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四》
李贺的诗大全

唐代:李贺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金铜仙人辞汉歌
唐代:李贺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从开篇到“家人折断门前柳”四句一韵,为第一层,写劝酒场面。先总说一句,“零落栖迟”(潦倒游息)与“一杯酒”连缀,大致地表示以酒解愁的意思。不从主人祝酒写起,而从客方(即诗人自己)对酒兴怀落笔,突出了客方悲苦愤激的情怀,使诗一开篇就具“浩荡感激”(刘辰翁语)的特色。接着,诗境从“一杯酒”而转入主人持酒相劝的场面。他首先祝客人身体健康。“客长寿”三字有丰富潜台词:忧能伤人,折人之寿,而“留得青山在”,才能“不怕没柴烧”。七字画出两人的形象,一个是穷途落魄的客人,一个是心地善良的主人。而紧接着,似乎是应继续写主人的致词了。但诗笔就此带住,然后以下两句作穿插,再引申出“零落栖迟”的意思,亦显得委婉含蓄。“主父西游困不归”,这是说汉武帝时主父偃的故事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到“直犯龙颜请恩泽”是第二层,为主人致酒之词。“吾闻”二字领起,是对话的标志;同时通过换韵,与上段划分开来。这几句主人的开导写得很有意味,他抓住上进心切的少年心理,甚至似乎看穿诗人引古自伤的心事,有针对性地讲了另一位古人一度受厄但终于否极泰来的奇遇:唐初名臣马周,年轻时受地方官吏侮辱,在去长安途中投宿新丰,逆旅主人待他比商贩还不如,他的处境比主父偃更为狼狈。为了强调这一点,诗中用了“天荒地老无人识”的生奇夸张造语,那种抱荆山之玉而“无人识”的悲苦,以“天荒地老”四字来表达,看似无理,实际上极能尽情。马周一度像这样困厄难堪,以后却时来运转,因替他寄寓的主人、中郎将常何代笔写条陈,唐太宗十分高兴,予以破格提拔。“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说的就是这件事。主人的话到此为止,只称引古事,不加任何发挥。但这番语言却很富于启发性。他说马周只凭“两行书”即得皇帝赏识,言外之意似乎是:政治出路不只是有一种途径,“囊锥”终有出头之日,而科场受阻也不能悲观。事实上,马周只是被唐太宗偶然发现,这里却说成“直犯龙颜请恩泽”,主动自荐,似乎又在怂恿少年要敢于进取,创造成功的条件。这四句以古事对古事,话中有话,极尽循循善诱之意。
唐代诗人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原文及译文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译文】龙马脊毛图案像连接着的铜钱,银蹄飞驰一片白色宛如踏云烟。
可是没有人为它编织锦绣障泥,又有谁肯为它铸造饰金的马鞭?马诗二十三首·其二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译文】寒冬腊月里,草根也发甜,京城道路上,白雪撒如盐。
不知自己嘴,是硬还是软,就是碰蒺藜,也要去吞衔。
马诗二十三首·其三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
鸣驺辞凤苑,赤骥最承恩。
【译文】忽然想起,周穆王何等威风,驾驶着车骑,驰进群玉山中。
骑卒吆喝开道,辞别了京城,八骏里面那赤骥马最受恩宠!马诗二十三首·其四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译文】这匹马可不是人家的凡马,它原是天上那房星的精灵。
到跟前敲敲它瘦劲的骨骼,还会发出带着铮铮的铜声。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译文】平沙覆盖着大漠宛如白雪茫茫,如弯钩的月亮高挂在燕然山上。
骏马何时才能套上镶金的笼头,冲锋陷阵飞驰在那深秋的战场!饥卧骨查牙,粗毛刺破花。
鬣焦珠色落,发断锯长麻。
【译文】饥饿的马儿躺卧着,瘦骨嶙峋,粗硬的毛,刺破那斑驳的花纹。
鬣毛枯焦,朱红色的光泽已消退,额发被粗长的麻绳磨断,让人寒心!马诗二十三首·其七西母酒将阑,东王饭已干。
君王若燕去,谁为拽车辕?【译文】宴会上,西王母饮酒已将残;东王公的饭,也已经快吃完。
君王啊,如果您去瑶池赴宴,还有谁来为您驾辕飞奔向前?马诗二十三首·其八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
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
【译文】骏马赤兔,没有人来乘用,只有猛将吕布,才能把它跨骑。
我听说,那矮小的果下马,才肯俯首听命,任凭蛮儿驾驭。
马诗二十三首·其九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龙。
夜来霜压栈,骏骨折西风。
【译文】养龙能手飂叔匆匆逝去永不返,如今再无人培养重用英贤。
寒夜里霜雪把马棚压坍,西风中骏马的脊骨已被折断。
马诗原文及赏析

马诗原文及赏析马诗原文及赏析1马诗唐代: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译文及注释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
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大漠:广大的沙漠。
燕山:在河北省。
一说为燕然山,即今之杭爱山,在蒙古人民共和国西部。
钩:古代兵器。
何当金络(luò)脑,快走踏清秋。
什么时候才能给它戴上金络头,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何当:何时。
金络脑:即金络头,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踏:走,跑。
此处有“奔驰”之意。
清秋:清朗的秋天。
译文及注释译文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
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什么时候才能给它戴上金络头,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注释大漠:广大的沙漠。
燕山:在河北省。
一说为燕然山,即今之杭爱山,在蒙古人民共和国西部。
钩:古代兵器。
何当:何时。
金络脑:即金络头,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踏:走,跑。
此处有“奔驰”之意。
清秋:清朗的秋天。
赏析这首诗看起来是写马,其实是借马来抒情,抒发诗人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热切期望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可以为国建立功业。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
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
一、二句展现出一片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
这幅战场景色,一般人也许只觉得悲凉肃杀,但对于志在报国之士却有着异乎寻常的吸引力。
“钩”是一种弯刀,一种武器。
从明晃晃的月牙联想到武器的形象,也就含有思战斗的意思。
作者所处的贞元、元和之际,正是藩镇极为跋扈的年代,而“燕山”暗示的幽州荆门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带,所以诗意是颇有现实感慨的。
思战之意也有针对性。
平沙如雪的疆场寒气凛凛,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
所以这两句乍看是应用赋法,实则启动后两句抒情,又具有兴义。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马诗》全诗翻译及赏析

《马诗》全诗翻译及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马诗二十三首》全诗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马诗》全诗翻译及赏析篇1李贺《马诗二十三首》之五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注释:①大漠:沙漠。
②燕山:燕然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杭爱山。
大漠和燕山,俱是当时边塞争战之处,是良马、英雄绝好的用武之地。
③何当:何时。
④金络脑:络脑,络头、辔头。
以金作络头,表示主人对马的宠爱、重视。
⑤清秋:天清气爽的秋天。
译文1:广阔的沙漠在月的映照下如铺上了一层霜雪,燕山之上悬挂着一轮如银钩的弯月。
何时能配上金饰的络头,在清爽的秋季里奔驰在沙场上。
译文2:大漠里尘沙似雪,一弯如钩残月挂在燕山之上。
何时才能骑上快马,在清秋时节尽情驰骋。
赏析这首以马喻人,托物言志,抒发诗人怀才不遇,借良马希望带上金络头,以图得到重用,一显身手的心愿——广阔的沙漠,沙白如雪,燕山新月初上,其弯如钩,这种边塞争战之处,正是良马和英雄绝好的用武之地;然而,何时战马才能配上金络脑,快步驰骋在清秋的大地上?语言明快,风格健爽。
一个“踏”字,仿佛听到了战马奔腾的声音,又好像看到战马风驰电掣的雄姿,给人以立体感。
四句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景非实地,情是真情;情景相衬,鲜明地表达了诗人意图立功疆场的强烈感情。
一、二句展现出一片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如同运用赋的手法: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是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
这幅战场景色,一般人也许只觉悲凉肃杀,但对于志在报国之士却有异乎寻常的吸引力。
“燕山月似钩”与“晓月当帘挂玉弓”(《南园·寻章摘句老雕虫》)匠心正同,“钩”是一种弯刀,与“玉弓”均属武器,从明晃晃的月牙联想到武器的形象,也就含有思战斗之意。
《马诗二十三首·其四》原文、翻译及赏析

《马诗二十三首·其四》原文、翻译及赏析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马诗二十三首·其四》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马诗二十三首·其四唐代:李贺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译文这匹马不像是人间的凡马,似乎是天上的房星下凡。
它看上去瘦骨磷峋,可你如果上前去敲一敲它的瘦骨,好像还能听见铮铮的铜声。
鉴赏首句开门见山,直言本意,肯定并且强调诗歌所表现的是一匹非同寻常的好马。
起句平直,实在没有多少诗味。
次句“房星本是星”,乍看起来像是重复第一句的意思。
“房星”指马,句谓房星原是天上的星宿,也就是说这匹马本不是尘世间的凡物。
如果这句的含义仅限于此,与首句几乎一模一样,那就犯了重沓的毛病。
诗只四句,首句平平,次句又作了一次重复,那么这首诗就有一半索然无味,没有价值。
但如细细咀嚼,便会发现第二句别有新意,只是意在言外,比较隐晦曲折。
《晋书·天文志》中有这样一段话:“房四星,亦曰天驷,为天马,主车驾。
房星明,则王者明。
”它把“房星”和“王者”直接联系起来,就是说马的处境如何与王者的明暗、国家的治乱息息相关。
既然马的素质好遭遇不好,那么,王者不明,政事不理的状况就不言可喻了。
这是一种“渗透法”,通过曲折引申,使它所表达的实际意义远远超过字面的含义。
三、四句写马的形态和素质。
如果说前二句主要是判断和推理,缺乏鲜明生动的形象,那么,后二句恰恰相反,它们绘声绘影,完全借助形象表情达意。
李贺写诗,善于捕捉形象,“状难见之景如在目前”,这两句就是突出的例子。
“瘦骨”写形,表现马的处境;“铜声”写质,反映马的素质。
这匹马瘦骨嶙嶙,说明境遇不好。
在常人的眼里,它不过是匹筋疲力尽的凡马,只有真正爱马并且善于相马的人,才不把它当作凡马看待。
李贺的诗集[经典]
![李贺的诗集[经典]](https://img.taocdn.com/s3/m/f79c2d8b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c9.png)
李贺的诗集[经典][唐]李贺雀步蹙沙声促促,四尺角弓青石镞。
黑幡三点铜鼓鸣,高作猿啼摇箭箙。
彩巾缠踍幅半斜,溪头簇队映葛花。
山潭晚雾吟白鼍,竹蛇飞蠹射金沙。
闲驱竹马缓归家,官军自杀容州槎。
马诗二十三首·其四[唐]李贺此马非凡马,房星是本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金铜仙人辞汉歌[唐]李贺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送沈亚之歌·并序[唐]李贺文人沈亚之,元和七年以书不中第,返归于吴江。
吾悲其行,无钱酒以劳,又感沈之勤请,乃歌一解以送之。
吴兴才人怨春风,桃花满陌千里红。
紫丝竹断骢马小,家住钱塘东复东。
白藤交穿织书笈,短策齐裁如梵夹。
雄光宝矿献春卿,烟底蓦波乘一叶。
春卿拾材白日下,掷置黄金解龙马。
携笈归江重入门,劳劳谁是怜君者。
吾闻壮夫重心骨,古人三走无摧捽。
请君待旦事长鞭,他日还辕及秋律。
还自会稽歌[唐]李贺野粉椒壁黄,湿萤满梁殿。
台城应教人,秋衾梦铜辇。
吴霜点归鬓,身与塘蒲晚。
脉脉辞金鱼,羁臣守迍贱。
苦篁调啸引[唐]李贺请说轩辕在时事,伶伦采竹二十四。
伶伦采之自昆丘,轩辕诏遣中分作十二。
伶伦以之正音律,轩辕以之调元气。
当时黄帝上天时,二十三管咸相随,唯留一管人间吹。
无德不能得此管,此管沉埋虞舜祠。
艾如张[唐]李贺锦襜褕,绣裆襦。
强饮啄,哺尔雏。
陇东卧穟满风雨,莫信笼媒陇西去。
齐人织网如素空,张在野田平碧中。
网丝漠漠无形影,误尔触之伤首红。
艾叶绿花谁剪刻,中藏祸机不可测。
老夫采玉歌[唐]李贺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
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
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
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山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
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
秋来[唐]李贺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马诗》原文及翻译赏析(精选15篇)

《马诗》原文及翻译赏析《马诗》原文及翻译赏析(精选15篇)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马诗》原文及翻译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马诗》原文及翻译赏析篇1马诗二十三首·其十八原文:伯乐向前看,旋毛在腹间。
只今掊白草,何日蓦青山?译文伯乐走到跟前一看,这是千里马哪,旋毛就长在它腹间!如今却克扣它的草料,什么时候它才能够腾飞跨越青山?注释⑴伯乐:古之善相马者,相传为春秋秦穆公时人。
⑵旋毛:蜷曲的马毛。
王琦注:“郭璞《尔雅注》:‘伯乐相马法,旋毛有腹下如乳者,千里马也。
’颜师古《汉书注》:‘白草似莠而细,无芒,其干熟时,正白色,牛马所嗜也。
”⑶只今:如今。
掊(póu):克减,克扣。
白草:牛马爱吃的一种草。
⑷蓦:超越,跨越。
赏析:此诗为李贺组诗《马诗》二十三首的第十八首。
诗中说,有匹生着旋毛的千里马,庸人们认不出,于是克减草料,且虐待备至,导致它缺食少力;善于相马的伯乐一看,才认出是匹千里马。
诗人以倍受摧残的骏马作比,表达了对良才受到压抑和虐待的愤慨。
刘辰翁谓“赋马多矣,此独取不经人道者。
”盖李贺此二十三首皆借马以抒感。
王琦谓“大抵于当时所闻见之中,各有所比。
言马也而意初不征马矣。
”二人所论皆是。
此诗就是设为伯乐叹息良马不遇爱马之主,无从显其材,可为咏物诗之规范,所谓“不即不离”、“不粘不脱”于此诗中可以明见。
《马诗》原文及翻译赏析篇2马诗二十三首·其四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翻译这匹马不像是人间的凡马,似乎是天上的房星下凡。
它看上去瘦骨磷峋,可你如果上前去敲一敲它的瘦骨,好像还能听见铮铮的铜声。
译文这匹马不像是人间的凡马,似乎是天上的房星下凡。
它看上去瘦骨磷峋,可你如果上前去敲一敲它的瘦骨,好像还能听见铮铮的铜声。
马诗原文及赏析

马诗原文及赏析马诗原文及赏析(通用8篇)《马诗二十三首》是唐代诗人李贺的组诗作品。
这组诗名为咏马,实际上是借物抒怀,抒发诗人怀才不遇的感叹和愤慨,以及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愿望。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马诗原文及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马诗原文及赏析篇1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龙。
夜来霜压栈,骏骨折西风。
诗词赏析:此诗为李贺组诗《马诗》二十三首的第九首。
这首诗化用飂叔豢龙的典故,斥责当时统治者摒弃、残害贤才,表现了作者的愤慨不平和对英才埋没的痛惜心情。
刘辰翁谓“赋马多矣,此独取不经人道者。
”盖李贺此二十三首皆借马以抒感。
王琦谓“大抵于当时所闻见之中,各有所比。
言马也而意初不征马矣。
”二人所论皆是。
此诗叹良马不得善养者则必为风霜所摧折,可为咏物诗之典范,所谓“不即不离”、“不粘不脱”于此诗中可以明见。
马诗原文及赏析篇2原文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翻译寒冬腊月里,草根也发甜,京城道路上,白雪撒如盐。
不知自己嘴,是硬还是软,就是碰蒺藜,也要去吞衔。
注释腊月:农历十二月。
天街:京城里的街道。
雪似盐:《世说新语·言语》:“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蒺藜:植物名,实有刺。
鉴赏李贺《马诗》是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共二十三首。
这是第二首。
这首诗通过骏马在寒冬腊月里无草可食,饥肠辘辘,只能到白雪覆盖的土里寻找草根,这时连草根都变成了甜的,就算是碰到了带刺的蒺藜,也要把它吃掉。
此诗表现了有志之士的穷苦困顿的遭遇和倔强不屈的性格。
马诗原文及赏析篇3原文: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
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
诗词赏析:诗人借古喻今,用诙谐、辛辣的笔墨表现严肃、深刻的主题。
前二句写汉武帝炼丹求仙的事。
汉武帝一心想长生不老,命方士炼丹砂为黄金以服食,耗费了大量钱财。
结果,所得的不过是一缕紫烟而已。
“得”字,看似平常,却极有份量,对炼丹求仙的荒诞行径作了无情的鞭挞和辛辣的嘲讽,深得“一字褒贬”之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
四》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这首诗写马的素质好,但遭遇不好。
用拟物的手法写人,写自己,是一种“借题发挥”的婉曲写法。
首句开门见山,直言本意,肯定并且强调诗歌所表现的是一匹非同寻常的好马。
起句平直,实在没有多少诗味。
次句“房星本是星”,乍看起来象是重复第一句的意思。
“房星”指马,句谓房星原是天上的星宿,也就是说这匹马本不是尘世间的凡物。
如果这句的含义仅限于此,与首句几乎一模一样,那就犯了重沓的毛病。
诗只四句,首句平平,次句又作了一次重复,那么这首诗就有一半索然无味,没有价值。
但如细细咀嚼,便会发现第二句别有新意,只是意在言外,比较隐晦曲折。
《晋书·天文志》中有这样一段话:“房四星,亦曰天
驷,为天马,主车驾。
房星明,则王者明。
”它把“房星”和“王者”直接联系起来,就是说马的处境如何与王者的明暗、国家的治乱息息相关。
既然马的素质好遭遇不好,那么,王者不明,政事不理的状况就不言可喻了。
这是一种“渗透法”,通过曲折引申,使它所表达的实际意义远远超过字面的含义。
三、四句写马的形态和素质。
如果说前二句主要是判断和推理,缺乏鲜明生动的形象,那么,后二句恰恰相反,它们绘声绘影,完全借助形象表情达意。
李贺写诗,善于捕捉形象,“状难见之景如在目前”,这两句就是突出的例子。
“瘦骨”写形,表现马的处境;“铜声”写质,反映马的素质。
这匹马瘦骨嶙嶙,显然境遇不好。
在常人的眼里,它不过是匹筋疲力尽的凡马,只有真正爱马并且善于相马的人,才不把它当作凡马看待。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尽管它境遇恶劣,被折腾得不成样子,却仍然骨带铜声。
“铜声”二字,读来浑厚凝重,有立体感。
它所包含的意思也很丰富:铜声悦耳,表明
器质精良,从而生动地显示了这匹马骨力坚劲的美好素质,使内在的东西外现为可闻、可见、可感、可知的物象。
“素质”原很抽象,“声音”也比较难于捉摸,它们都是“虚”的东西。
以虚写虚,而又要化虚为实,的确很不容易,而诗人只用了短短五个字就做到了,形象化技法之高妙,可说已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
尤其可贵的是,诗歌通过写马,创造出物我两契的深远意境。
诗人怀才不遇,景况凄凉,恰似这匹瘦马。
他写马,不过是婉曲地表达出郁积心中的怨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