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技术和干燥机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空气干燥机的工作原理

空气干燥机的工作原理空气干燥机是一种用于降低空气湿度的设备,在许多不同的行业和应用领域中得到广泛使用。
它们可以在食品加工、塑料生产、纺织品行业、船舶和建筑业中使用。
本文将介绍空气干燥机的工作原理、类型和应用。
一、工作原理空气干燥机的工作原理基于湿空气通过吸附剂、吸附剂再生和脱附等过程降低湿度。
以吸附剂为例,其分为两种类型:常用的一种是硅胶吸附剂,另一种是分子筛吸附剂。
硅胶吸附剂:硅胶吸附剂是一种微孔材料,其孔径很小,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子。
当湿空气通过硅胶吸附剂时,水分子会从空气中被吸收到硅胶颗粒中,从而降低空气湿度。
硅胶吸附剂需要定期更换或再生,以便去除吸附在硅胶颗粒表面的水分子,使其再次具有吸附水分的能力。
分子筛吸附剂:分子筛吸附剂是一种具有大量微孔和介孔的晶体,其分子尺寸比硅胶吸附剂更小。
当湿空气通过分子筛吸附剂时,水分子被分子筛吸附,因为分子筛的孔径比水分子更小。
分子筛吸附剂的好处是可以用热解吸的方式再生,这种过程中利用高温(通常为150-200℃)将吸附在分子筛表面的水分子蒸发掉。
除了吸附剂,另一种常见的空气干燥机是冷凝式干燥机,其原理是通过在冷凝器中冷却空气来凝结水分子。
冷凝器是由冷却剂制成的热交换器。
当湿空气通过冷凝器时,水分子被冷却的表面吸附住,并形成水滴,然后排出干燥器。
干燥器通过循环重新加热和再次降低湿度的空气。
二、类型1. 吸附式干燥机吸附式干燥机是利用吸附剂来减少湿空气中水分子的设备。
吸附剂可以是硅胶、分子筛或其他材料。
吸附式干燥机有两个相反的操作步骤:干燥和再生。
在干燥步骤中,湿空气通过吸附剂,水分子吸附在吸附剂上,而在再生步骤中,吸附剂以高温或低温方式处理,以去除吸附在其表面上的水分子。
冷凝式干燥机是利用冷却制冷和冷凝来减少湿空气中水分子的设备。
冷凝式干燥机有两个主要部分:压缩机和冷凝器。
在压缩机中,空气被压缩和制冷,然后通过冷凝器冷却。
在冷凝器中,水分子被冷凝成水滴,并被从干燥器中排出。
2022年行业分析食品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应用状况与前景分析

食品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应用状况与前景分析在人类可用的自然食品中,绝大多数食品是由其独特固有物质和水组成的。
水是各种微生物生长和酶作用的打算性因素,新奇的食品由于水分存在而很快变质。
为了延长食品的储存时间,人们早在三千多年以前就借助阳光、风等自然条件使水分从其内部脱离出来。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进展,人们制造出许多种脱水技术,如热风干燥、冷风干燥、喷雾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等,这些脱水技术各有其不同的特点。
针对食品保鲜与保质而言,真空冷冻干燥技术最具应用价值,由于只有冻干技术才能最大限度、最长时间地保持其色、味、形和养分成分。
食品真空冷冻干燥被喻为20世纪食品工业技术进步的主要标志。
1、食品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的优点真空冷冻干燥是将含水物料冻结后,保持冰冻状态,在真空环境下加热,使冰升华成蒸汽并排出,从而脱出物料中水分获得冻干制品的过程。
由于该过程在低温低压下进行,而且水分不经过液态直接升华,冻干制品能保持其自然色泽与气味基本不变、外观外形基本不变、蛋白质与维生素等各种养分成分基本不变、固有物质基本不损失,因此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具有其它干燥技术无可比拟的优点。
(1)干燥在高真空度下进行,氧气极少,易氧化物质得到爱护,并且因缺氧而灭菌或抑制某些细菌的活力。
(2)干燥在低压下进行,被干燥的物料不致氧化变质。
(3)干燥在低温下进行,物料中易发挥的热敏性成分不致变性或失去活力。
(4)冻结时被干燥的物料可形成“骨架”,干燥后保持原形,不会消失收缩现象,且内部呈疏松多孔的海绵结构。
(5)脱水彻底,干燥时能排解90%~95%左右的水分,干燥后可在常温下长期保存,并且因重量轻而便于运输。
(6)复水性极好,冻干制品能快速吸水复原,其色泽、品质与鲜品基本相同。
2、食品冻干技术的应用状况2.1国外的应用状况食品真空冷冻干燥技术起源于20世纪30年月。
1930年丹麦的Flosdorf开头了食品冻干试验,1940年英国的Fikidd提出了用冷冻干燥方法进行食品处理的技术。
谷物干燥机械化技术的应用

3 ) 横 流干燥 。 粮食 流 向与热 风 流 向垂 直 。 横流 干
燥 时进 风 侧 的粮 食 过 干 ,而 排 气侧 的粮食 则干 燥 不
产 的关 键环 节和农 产 品产后 加工 的重 要步骤 . 也是粮
成 污染 和 杜绝 农 民 占用 公 路 晾 晒造 成 的交 通 伤 亡事
故。
2 谷 物 干 燥 的 主 要 方 式
按 照谷 物和 气流 的流动 方 向 . 稻谷 干燥 机 主要 分 为顺 流式 、 逆 流式 、 横流 式 、 混 流式 、 顺混 流 式等机 型 。 1 )顺 流干燥 。 热 风与 粮食 的流 动方 向相 同 , 干燥 均匀 , 无 水分 梯度 . 干燥 质量 较好 。采用 顺 流干燥 , 高
2 )逆 流 干燥 热风 与粮食 的 流动方 向相 反 。 逆流
1 谷 物 干燥 的 作 用
1 . 1 减 少粮食 损 失 。 促 进农 民增 收
我 国是 世界 最 大的粮 食生 产 国和消 费 国 。 年产 粮 食约 5亿 t ,但 因气候原 因导致谷 物不 能及 时 晒干或 未达 到安 全水分 而造 成 的霉变 发芽 等损 失 , 约 占粮 食 产量 的 5 %, 这相 当于 年 产 5亿 t 粮食 中有 2 5 0 0万 t
食生产 机械 化 的组成部 分 。近年 来 。 土地集 约 化程 度 的提高 和机 械化 大型装 备 的应用 . 使谷 物 收获 的效 率
大 大提 高 :但集 中收 获期 的缩短 和恶 劣天气 的影 响 , 给 谷物 带来 大量 损失 。因此 , 谷物 干燥 机械 化 技术 成
脱水与干燥技术在制糖业的应用

脱水与干燥技术在制糖业的应用脱水和干燥技术是制糖业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对于提高糖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探讨脱水和干燥技术在制糖业中的应用,以及其对糖产品质量、产量和成本效益的影响。
1. 制糖过程中的脱水制糖过程中的脱水是指从糖蜜或糖浆中去除水分,以提高糖的纯度和浓度。
脱水过程对于保证糖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水分过高会导致糖产品容易受潮、结块,同时也会影响糖的保存期限。
在制糖过程中,脱水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如蒸发、膜分离、吸附等。
其中,蒸发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加热糖蜜或糖浆,使其水分蒸发,从而实现脱水的目的。
此外,膜分离和吸附等方法也在一些先进的制糖工艺中得到应用,这些方法可以更高效、更精确地控制脱水过程,从而提高糖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2. 制糖过程中的干燥制糖过程中的干燥是指将脱水后的糖产品中的水分进一步去除,以达到所需的含水量。
干燥过程对于保证糖产品的口感、质地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干燥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对于糖产品的质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常用的干燥方法包括流化床干燥、滚筒干燥、喷雾干燥等。
这些干燥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糖产品的特性和生产需求进行选择。
例如,流化床干燥适用于细小颗粒的糖产品,可以实现快速、均匀的干燥;滚筒干燥适用于较大颗粒的糖产品,干燥效果较好;喷雾干燥适用于高粘度的糖产品,可以实现快速干燥且产品质量较好。
3. 脱水和干燥技术对糖产品质量的影响脱水和干燥技术对于糖产品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精确控制脱水和干燥过程,可以有效提高糖产品的纯度、口感和稳定性。
同时,良好的脱水和干燥技术还可以减少糖产品的结块和受潮现象,延长其保存期限。
4. 脱水和干燥技术对糖产量和成本效益的影响脱水和干燥技术对于糖产量和成本效益也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优化脱水和干燥过程,可以提高糖的提取效率,从而提高糖产量。
同时,高效、节能的脱水和干燥技术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成本效益。
5. 结论脱水和干燥技术在制糖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干燥机的发展历史和技术创新

干燥机的发展历史和技术创新一、引言干燥机作为一种常见的工业设备,在物料干燥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发展历史和技术创新两个方向来探讨干燥机的演变过程。
二、发展历史1. 早期干燥方法干燥对于早期人类来说,是一种生存必需的技术。
在没有干燥机的时代,人们通过自然晾晒或采用一些简单的方法实现物料的干燥,如在太阳下晒干、使用风力等。
然而,这些方法效率低下,不能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求。
2. 机械干燥的发展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人们迫切需要一种能够高效、连续地进行物料干燥的设备。
于是,最早的机械干燥机诞生了。
这种干燥机主要采用蒸汽或燃烧燃料,通过热力传导将物料中的水分蒸发,达到干燥的目的。
尽管这些早期干燥机在技术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但其推动了干燥技术的发展。
3. 进一步改良与智能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干燥机逐渐引入更多的先进技术。
通过改良结构和控制系统,使得干燥机的工作效率、品质和安全性得到了很大提升。
例如,采用循环气流技术将废气进行回收利用,有效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减少了环境污染。
三、技术创新1. 微波干燥技术微波干燥技术是近年来的一项重大创新。
相比传统干燥方法,微波干燥技术具有许多优势,如短时间内加热干燥、能耗低、对物料质量影响小等。
微波干燥技术已在食品、药品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超声波干燥技术超声波干燥技术利用超声波的机械振动作用,改变物料内部的温度和湿度分布,加速水分的蒸发过程。
相比传统干燥方法,超声波干燥技术具有干燥速度快、能耗低、对物料质量影响小等优势。
它在纺织、陶瓷等领域的应用逐渐扩大。
3. 进口智能控制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先进的智能控制系统被引入到干燥机中,使其具备更高的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水平。
通过传感器和控制器的配合,干燥机能够实现对温度、湿度、物料流量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和调节,从而达到最佳的干燥效果。
四、结论干燥机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从简单的自然干燥到机械干燥再到技术创新的过程。
食品工艺学论文 干燥工艺

摘要:干燥技术是最重要的食品保藏方法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干燥食品的数量需求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纵观干燥的发展历史,传统的热风干燥虽然被普遍使用,但已不能满足当前食品干燥的要求。
目前比较典型的干燥技术有微波干燥、红外辐射干燥、冲击干燥、渗透干燥、流床干燥、喷雾干燥、冷冻干燥,各种不同的干燥技术都既有其各自优点,又有其局限性,有些干燥方法对设备要求高,干燥成本也比较高;有些方法会造成质量损失,降低产品的市场价值;有些方法能耗大,易造成环境污染。
因此,干燥技术仍然在不断革新完善,一些高新技术方法如超声波干燥法、变温压差膨化法、微波冻干、超临界流体干燥正在逐步发展。
本文是通过阅读了大量文献之后,对我国食品干燥工艺的技术方法进行综述,探讨了在食品加工中这些方法的运用特点、存在问题、以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干燥传统典型干燥新型干燥试验性阶段干燥法正文一、食品干燥工艺基本原理食品干燥的基本过程是食品从外界吸取热量使食品内部水分向表面扩散,扩散到表面的水分又向周围空间蒸发的过程。
食品干燥比较复杂,首先是对食加热使其水分汽化的传热过程,然后是汽化后的水蒸气由于其蒸汽分压较大而扩散进入气相的传质过程,而水分从食品内部由于扩散等的作用而到达食品表面,则是一个食品内部的传质过程。
因此,干燥过程的特点是传热和传质过程同时并存,两者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制约,有时传热可以加速传质过程的进行,有时传热又可减缓传质的速率。
因此,热量的传递和食品水分的外逸,即食品的湿热传递是食品干燥的基本原理。
二、传统典型干燥工艺2.1 空气干燥法:以热空气作为干燥介质,通过对流方式与食品进行热量与水分的交换。
根据干燥介质与食品流动接触方式不同,分为固定接触式对流干燥和悬浮式接触干燥两大类。
其中应用于工业生产最为广泛的方法是:2.1.1 隧道式干燥——干燥过程是将物料放在料车料盘上,料车在矩形干燥轨道中运动,并与流动的热空气接触,进行湿热交换获得干燥。
干燥技术及其应用

干燥技术及其应用摘要:干燥是食品加工和保藏的重要方式之一,近年来食品领域干燥技术发展迅速,有大量国内外学者致力于研究开发新型干燥技术,对其进行改良的改进。
本文从近年来食品干燥领域中的较新研究成果及受关注的研究方向等方面作了归纳总结,分别介绍了真空冷冻干燥技术、远红外干燥技术、微波干燥技术、喷雾干燥技术、热风干燥技术和太阳能干燥技术6种食品干燥技术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食品干燥技术的研究、发展方向。
关键词:真空冷冻远红外热风喷雾微波太阳能干燥技术干燥技术是一门跨专业、跨行业、具有科研性质的技术,因为其面对的产业众多、物料的理化性质不同、产品质量及其他方面的要求千差万别。
在干燥技术的开发及研究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需要了解被干燥物料的性质。
第二要熟悉传递工程的原理。
第三实施手段[1]。
现代的干燥技术起始于20 世纪50年代,迄今为止,已有许多的干燥技术应用于工业化生产,主要有真空冷冻干燥、太阳能干燥、喷雾干燥、热风干燥、微波干燥和远红外干燥等。
其中一些设备已达到国际当代水平并出口到国外。
干燥也是食品保藏的一种重要方法。
干燥是通过各种方法(如晒干、风干等)脱去食品中的水分,降低其水分活度,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达到保藏食品的目的。
干燥后的食品质量轻、体积小,便于贮藏和运输,因而应用广泛[2]。
食品干燥的设备按照设备的特征可以分为自然干燥法和人工干燥法。
现在用于工业化生产的大多数是人工干燥法。
近年来,食品干燥设备的设计更多的是以能量利用率、产品质量、安全性、环境影响、成本等作为评价指标。
现代消费者追求更加健康、营养和天然的食品,因此食品干燥设备在设计时,需将产品的质量放在首位[3]。
1.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简称冻干,是将湿物料或溶液在较低的温度(-10℃~-50℃)下冻结成固态,然后在真空(1.3~13P)下使其中的水分不经液态直接升华成气态,最终使物料脱水的干燥技术[4]。
1.1原理真空冷冻干燥的原理是基于水的三种变化。
干燥技术和干燥机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2 各种 干燥 机的工作原理及 特点
2 1 箱 式 、隧 道式 干燥 机 . 使用 简单 ,可 以是连 续 式或 间歇 式 的 。对 间歇 式 干燥 机可 以是 常压和 真 空 2种 。对于 箱式 干 燥 机 ,将 待干 物料 以一 定 厚度 装入 物料 盘 中 ,然后 将 盘 分别 装 入 干燥 箱 或将 盘装 入 一个 小 车 中 ,再 将此 小 车送 入 干 燥 箱 中 。对 于连续 隧道 式 干燥 机 ,小 车在 隧 道 中缓 慢 运 动 ,热 空气 掠过 物料 ,使 物 料加 热 ,废 气通 过 风 扇 排 除 。常 用于 蔬菜 、水果 和蜜 饯 等物料 的加工 。 特 点 :物 料不 混杂 ,对 箱 式 干燥机 ,物料 干 燥 较 均 匀 ,维修 费 用低 ,产 量低 ;但 对 隧道 式 干燥 机 ,当
物料 干燥 不 均匀 ;适 应性 广 ,对 颗粒 料 和液 体 料 均 能 加 工 ;物料 不 易 破 损 ;但 物 料 装 卸 不 便 ,热 效 率 低 ,
产 品复水 性 差 。
2 2 带 式 干 燥 机 . < 粮油加 工与食品机械)20 年 第 9 02 期 2 7
这 些 分类 方 法 与本专 业 的加 工工 艺 有机 结合起 来 并 能
隧道 较 长时 ,需加装 空 气交 换 系统 ,否则 易造 成 上 下
l 干 燥 机 的分 类
干燥 机 的分 类通 常有 多 种形 式 ,每 种干燥 机 根 据
操 作方 式 、结 构 原理 、加 热 方 式 、物 料 的运 动 形 式 、
传 热原 理 、干燥 室 的压力 等都 有 不 同的分 类 方法 。根 据操 作 方 式 可分 为 间歇 式 和连 续式 2种 ;根据 加 热方 式 可分 为 对 流式 、传 导式 与辐 射式 等 ,其 间又 可 分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原料和产品形状及要求。大多数的干燥机都可 以干燥颗粒物料,只有少数干燥机适合于干燥浆状或 薄片状物料,因此当物料形状一经确定,便可以排除 一部分干燥机,但在选型时还应考虑原料的多样性或 加工后的处理要求。
特点: 操 作 弹 性 大, 适 应 性 广; 干 燥 的 热 效 率 高,速率 大; 干 燥 时 间 短, 可 适 用 于 热 敏 物 料 的 干 燥。
真空冷冻干燥机 首先将物料冻结到共晶点温度以下,使物料中的 水分变成固态的冰,然后在较高的真空条件下使冰直 接升华为水蒸汽,再利用真空系统中的水汽凝结器将 水蒸汽冷凝,从而获得干燥制品。该机对热敏物料、 生物物料及芳香类物料尤为合适。 特点:物料不易氧化;产品干燥后的形状基本上 不发生变化,有较高的速溶性和复水性;干燥产品无 表面硬化现象;产品脱水彻底,易于长期保存;对环 境无污染。但真空冷冻干燥机的一次性投资和运行费 用较高,冷冻干燥时间较长,产品成本较高。
适宜的干燥方法和技术不仅可以减少食品加工、 贮存和运输的费用,而且可以减少食品的腐败,保持 其风味和色泽。在食品工业中,由于其加工物料的理 化指标的特殊性,在针对某一特定食品物料和制定相 应的加工工艺时,如何正确选择干燥工艺与干燥机, 使其能满足食品加工工艺要求,保持其特有的物化指 标是食品加工业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大部分干燥的原料和产品具有相似形状,当原料 和产品形状不同时就特别注意,此时应慎重考虑。另 外,产品的特性和要求对选型也有很大的影响。
②操作运行方式。按操作运行方式可将干燥机分 成间歇式和连续式。间歇式干燥机以小型为主,工作 时劳动强度较大,仅适宜于对低生产率、长滞留时间 的物料干燥,否则应选用连续流动式干燥机。某些情 况下可选用半连续式干燥机。
搅拌盘式干燥机 是一种高效节能的干燥设备。其主要结构是空心 加热盘和安装于其上的起搅拌和排料作用的耙臂及耙 叶等部件。空心加热盘是干燥器的主要部件,在机器 内部呈交错排列,物料由上部喂入后,依靠重力在盘 上作由内向外和由外向内的迂回运动,直至排出机 外。加热盘的内部通热介质,为了提高热介质在空心 盘内 的 扰 流 作 用、 强 化 传 热 效 率, 增 加 空 心 盘 的 刚 度,提高承载能力,在其加热盘的内部都焊有折流板 或短管。 特点:热效率高,能耗低,干燥时间短;可调控 性好;产 品 干 燥 均 匀, 质 量 好; 被 干 燥 物 料 的 破 损 少;对环境无污 染;无 振 动,低 噪 声;设 备 直 立 安 装,占地面积小。
# 结束语
以上干燥机的选择均是对单一干燥技术与机械的 分析和选择,对一些特殊物料,在干燥过程中有时干 燥速率或物料流动特性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在加工中 可根据不同的工艺情况选择 种或 种以上的干燥技 术或 种类型不同的干燥机组合使用以保证产品质 量。
干燥机的选择除了以上技术因素外,经济因素也 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选择干燥技术和 干燥机时,应以适用,能满足物料工艺技术要求为准 则,不可追求无谓的高指标,以免造成投资浪费和加 工成本的提高。
③加热方式。对连续式干燥机,当物料所含成分 不一样时,由于不同物料有不同的操作工艺条件,在 干燥机选择时因注意防止气味间的交叉污染。
热源的选择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目前所用的主 要加热方式是对流和接触加热,辐射和介电也有所采 用,另外还有组合加热方式。
对流干燥机一般采用高风量,传热速率较高,因 此干燥速率快,但排气的热损失较大,有害气体和灰 尘的排放量也较高。如果环境污染绝对禁止时应采用 接触式干燥方法。如果对物料温度有严格要求,最好 采用真空式传导干燥,否则最好用对流干燥。
本文结合国内外干燥机的现状,就干燥机的干燥 工艺、加热方式、结构等问题对干燥机进行了必要的 分类,并对各种干燥机的工作原理和特点作了简述, 以期在确定产品的加工工艺和选择干燥机时有一个帮 助。
干燥机的分类
干燥机的分类通常有多种形式,每种干燥机根据 操作方式、结构原理、加热方式、物料的运动形式、 传热原理、干燥室的压力等都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根 据操作方式可分为间歇式和连续式#种;根据加热方 式可分为对流式、传导式与辐射式等,其间又可分为 直接加热式和间接加热式;按结构原理可分为箱式、 隧道式、滚筒式、塔 式、盘 式 等。如 此 多 的 分 类 形 式,使得非干燥专业的技术人员在实际运用中对怎样 选择、应用干燥技术与干燥机感到无从下手。如何将 这些分类方法与本专业的加工工艺有机结合起来并能 对实际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使干燥技术能更好 地为更多领域服务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设计与开发工作。
通讯地址:(
)南京市新模范马路 号。
《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年第#期 !"
干燥技术和干燥机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王永德, 廖传华 王永德(中石化南京化学工业集团公司氮肥厂), 廖传华(南京工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行了有序的综合分类。对不同型式干燥机的工作原理
和结构特点以及每种干燥机适宜加工的物料形式作了
简述。
【关键词】干燥机;干燥工艺;食品工业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由于干燥机种类很多,干燥技术的应用领域很广,一 种使其能涵盖所有的干燥机和应用领域的综合分类是 不可能的,本文仅就食品工业应用领域中较成熟的干 燥机进行大致的分类。首先根据操作方式,将干燥机 分成间歇式和连续式#种干燥机,再根据加工方式、 传热原理和干燥室的压力等进一步分类,最后按结构 分类。干燥机分类如下。
加工工艺对干燥机的要求 应针对产品加工工艺的要求来选择干燥机。初步 选择的首要因素应该是:确定加工工艺对干燥工艺的 要求型式,即间歇式加工还是连续式加工;产品在加 工中所要求的生产率以及今后发展对生产率的要求; 物料在干燥工序前后的状态;干燥机的安装,包括空 间和可利用的高度,可利用的能量,现行法律环境因 素的限制。
加工工艺对干燥工艺的要求 食品的脱水量和中热湿度及加热时间应根据后续 加工所要求获得的理化指标而得到相应的控制,因此
!" !""!年第#期《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
专题综述
在考虑整体加工工艺的同时确定干燥工艺。需注意的 问题是:物料的物性,包括从干燥机中喂入和输出, 以及在干燥机中的特性等;干燥特性,包括初始含水 率和临界含水率,允许的最高物料温度和期望的干燥 时间;干燥产品的特殊要求,包括卫生要求,理化成 分的保持量,最终含水率,物料形状与尺寸和容积密 度;物料 在 干 燥 工 序 前 后 的 品 质 情 况, 包 括 热 敏 物 料、易氧化物料、褐变物料和色泽变化等;产品的损 失。 !"! 干燥机的选择
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 MACHINERY FOR CEREALS OIL AND FOOD PROCESSING 2002(9) 8次
参考文献(10条) 1.徐成海 真空低温技术与设备 1995 2.Mujudar A. S Handbook of Industrial Drying 1994 3.范晓顺 引进日本浆叶式干燥机应用初探 1992 4.K Masters Handbook of Spray drying 1991 5.Yamato Y A Novel Rotary Dryer with through Air Combination 6.BIMBENT J J Food Drying and Dewatering[外文期刊] 1996(09) 7.《化工设备设计全书》编辑委员会 干燥设备设计 1986 8.潘永康;王喜忠 现代干燥技术 1998 9.童景山 流态化干燥工艺与设备 1996 10.WALKER C E Air-Impingement Drying and Toasting of Ready-to-Eat Cereals 1991(10)
参考文献
,, 〔〕
, , ( ):
~ 潘永康,王喜忠编 现代干燥技术〔 〕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工设备设计全书编辑委员会 干燥设备设计〔 〕 上海:上海
科学技术出版社,
,,
〔〕
, , ( ): ~ ,,
〔〕
’,
( ’)
,
,
〔〕
,
,
,
,
范晓顺 引进日本浆叶式干燥机应用初 探〔 〕 北 京 染 料 厂,
流化床干燥机 其工作原理是使被干燥物料悬浮在加热介质中以 尽量增大两相接触面面积,达到强化传质的目的。 特点:干燥时间短,处理量大,适用于热敏性物 料的干燥;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制作方便;适应 性广。由于物料在干燥过程中有一定的碰撞和磨擦, 物料表面易受损伤。
干燥机的选择
应根据 被 干 燥 物 料 的 性 状 等 要 求 合 理 选 择 干 燥 机。
,
〔〕
徐成海 真空低温技 术 与 设 备〔 〕 北 京:冶 金 工 业 出 版 社,
童 景 山 流 态 化 干 燥 工 艺 与 设 备 〔 〕 北 京:科 学 出 版 社,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王永德(
),男,安徽安庆人,中石化南京
化学工业集团 公 司 氮 肥 厂 工 程 师,主 要 从 事 化 工 过 程 机 械 的
喷雾干燥机 适用于 可 用 泵 输 送 的 物 料。 物 料 由 泵 送 入 雾 化 器,由雾化器将物料在热的干燥介质中雾化成不连续 的小滴。由于物料比表面积大大提高,蒸发和干燥的 速率极快,产品温度最高达到干燥介质的湿球温度, 但这仅在几秒钟之内,不会破坏物料的性状,因此适 用于热敏物料的干燥。干燥产品可按需要制成粉状、 颗粒状、空心球或团粒状。 特点:物料干燥时间短,物料温度不高;操作灵 活性大,可满足各种产品的质量指标;工艺简单,易 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对大气的污染小,劳动环境 好。但设备庞大;加热介质温度低于!"#$时,传热 系数低;气固物料的分离要求高,一般需两级除尘; 热效率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