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pgis误差校正(精)
MAPGIS误差校正

误差校正的操作在实用服务/误差校正,如下图:单击误差校正,弹出如下图:选择文件/打开文件,此处已系统自带例子为例,如下图;误差校正有三个难点;1 在文件/打开控制点,此处如果第一次进行误差校正,需要打开控制点,此时也支持新建控制点,给控制点起个名字,然后保存。
2 要分清楚理论值和实际值,理论值指图形应该在的位置,实际值是指图形现在在的位置。
如果你想把a图校到b图上,a图较实际值,也就是它现在在的位置;b图叫理论值即a 图应该在的位置。
3 采集搜索范围的设置,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的,原则是在理论值的参与校正点的某个点在采集搜索范围内只能有一个点参与校正。
误差校正的原理就是计算机根据采集的实际值的控制点与理论值的相应控制点计算出一个平均的偏移系说,参与校正的点越多校正的就越准确,理论上三个点确定一个平面,但是实际上参与校正的点至少四个。
由于校正的情况不一样,所以方法也不同,如果你手头上有两幅具有共同点的矢量图,只是比例尺或其他因素造成的不能套和在一起,就用下面的方法,前提是两幅图上必须有相同的同名点,比如a上有c 点,b图上也有c点。
下面介绍具体的校正步骤:1文件/打开控制点,如下图:选择打开控制点,如下图:此时如果是第一次校正,给控制点起名,然后打开,如果以前有控制点可以将其打开进行编辑。
单击打开,弹出如下对话框:单击是,将控制点保存。
2 控制点/设置空制点参数,如下图;3控制点/选择采集文件,如下;本例子标准线文件是理论值,方里网是实际值,我就是想通过误差校正将其他的点线面校到标准线文件框里。
4 添加校正控制点在方里网(实际值)上选择四个点,如下图;选择是,系统自动添加控制点编号,依次采集其他点。
5控制点/设置空制点参数此时选择理论值。
6控制点/选择采集文件,如下7控制点/添加校正控制点在标准线文件(理论值)上添加与实际值相应的控制点,此时要人工修该控制点号,如下图:依次添加相应的控制点并该好控制点号。
MAPGIS软件中图形变换及误差校正

MAPGIS软件中图形变换及误差校正摘要:在图件数字化输入的过程中,通常由于操作误差,数字化设备精度、图纸变形等因素,使输入后的图形与实际图形所在的位置往往有偏差,即存在误差,达不到实际要求的精度,满足不了生产应用的需要。
利用MAPGIS软件中误差校正工具对矢量化图形进行误差校正,通过编辑处理和数据校正,消除输入图形的变形,减小偏差,使之满足实际精度要求。
关键词:MAPGIS;图形变换;误差校正中图分类号:TP311.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6A-0061-01运用MAPGIS软件绘制地形地质图是将普通纸介质的图件,通过MAPGIS系统转化为计算机可识别处理的矢量图形。
通常需要用扫描仪将纸质图件扫描转化为计算机可识别的数字图像格式,然后在MAPGIS软件进行矢量化输入。
在扫描仪扫描输入过程中,由于操作误差、扫描变形、数字化设备精确度、图纸变形等各种原因,使输入后的图像与实际图形有较大的误差,从而使依据扫描图像矢量化的数字地图也同样存在误差,影响制图精度。
所以数字化的地图数据必须经过编辑处理和数据误差校正来清除输入图形的变形,才能达到精度的要求。
误差校正有两种,一个是纠正扫描影像,另一个是纠正矢量图,下面就影像纠正和误差较正的方法步骤做一简述。
1 纠正图像1.1 标准分幅图的校正标准分幅图扫描影像图的校正是,按图幅号及比例尺先生成图框,然后打开“图像分析”子系统,在文件下打开扫描的图像,在“镶嵌融合”菜单下选-打开参照文—打开参照线文件,选中刚才存的图框线文件,然后选择“删除所有控制点”,紧接着选择图的一个角和图框的对应角,分别逐个“添加控制点”,添加完后,“保存控制点数据”,也可选择“逐格网校正”。
得到经过校正的影像图,进行下一步矢量化工作。
1.2 任意图形图像的校正对任意图形图像进行校正,根据图上方里网格数的相应尺寸,用MAPGIS编辑子系统,画好相应的网格,或按照坐标画好方里网格,然后用同上的方法添加控制点进行影像校正。
mapgis误差校正流程

m a p g i s误差校正流程(总1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误差校正制作流程王勇毅,张玲上图为一张1/5千地形图,矢量化前未对扫描的光栅图进行坐标配准,矢量化后得到的点、线、面图层文件坐标为相对坐标,要在MapGis中将转换为绝对坐标,则通过误差校正实现坐标配准。
1、生成标准图框1)实用服务子系统→投影变换→系列标准图框→用键盘生成矩形图框,出现以下对话框:2)以原图内图廓左下角X及Y值作为起始公里值,以内图廓右上角X及Y坐标值作为结束公里值,单位为公里。
如上图所示,原图左下角X及Y坐标值为:X=543.5; Y=3410.5;原图右上角X及Y坐标值为:X=545.5; Y=3412.5;3)“坐标系”选“国家坐标系”,“矩形分幅方法”选“任意公里矩形分幅4)原图X坐标值前两位37为3度带带号,比例尺为1:5000,网格间距xd及yd均为0.5,网格线类型选“绘制实线坐标线”,各参数输入结果如下图所示:点击确定,图框自动生成如下图。
5)点击“文件”→“另存文件”→选定全部点、线、区文件→“确定”6)指定存放目录→以“图框”名将点、线、区文件全部存在指定的文件夹中7)退出投影变换系统2、误差校正1)采集实际控制点在MapGis误差校正系统中装入已经矢量化但未进行坐标校准的点、线、面文件(包括装入预先采集的校正网格线如上图)①实用服务→误差校正→文件→打开文件→选定要装入文件→确定。
②设置控制点参数:控制点→设置控制点参数→采集数据类型:实际值此时是采集未配准图控制点的实际值③选择采集文件:控制点→选择采集文件此时选择未配准的图框网格线文件“图框.WL”作为采集文件。
④添加校正控制点:控制点→添加校正控制点至少选取10—13个控制点,即4个图幅角点和6—9个分布均匀的方格网交点(最好全部选择方格网交点),以保证误差校正精度。
Mapgis误差校正方法

Mapgis误差校正方法1.在“输入编辑”建LS.wl文件,找四个十字线,按顺时针顺序记下X和Y的值。
2.退到“主菜单”上进行误差校正。
3.把刚才存的LS.wl文件调入。
4.在下拉菜单栏上点击“文件”→“打开控制点”,输入一个文件名,点击“打开”按钮,会弹出一个“错误信息”板,不用理会它,点击“是”按钮。
5.在下拉菜单栏上点击“控制点”→“设置控制点参数”中,都打上对勾。
6.在下拉菜单上点击“控制点”→“选择采集文件”,选中要校对的文件。
7.同样在“控制点”→“添加校正控制点”,依次输入四个点的XY值8.好了,四个点依次输完,在下拉菜单点击“数据校正”→“线文件校正转换”,在“文件”里点击“保存控制点”。
9.右键点击“复位窗口”,弹出“选择文件名”面板,选择刚校正后的“NEWLIN.WL”文件。
8.这个LS.WL文件就校正完了,我们校正这个LS文件主要是为了用它的校正点,关闭现在的窗口,重新调入所需校正的文件(可一次性调入点、线、面文件)。
9.“文件”→“打开控制点”,把刚才用的控制点文件调入。
10.“数据校正”→“线文件校正转换”,“点文件校正转换”,“区文件校正转换”。
11.右键点击“复位窗口”,弹出“选择文件名”面板,选择校正后的文件。
12.“文件”→“另存文件”,把校正后的文件存盘(为了区别没有校正过的文件,一般在原文件名的基础上加再加上jz,比如原文件是LS.WL,校正后的文件是LSJZ.WL)。
OK,一个文件就校正完了,对于新手来说有点难,没关系,多用几次就简单了,最主要是记住不要把原文件覆盖,如果是觉得没有把握,最好把原文件备份一下这次我们讲得是“误差校正”,用“大地坐标系”来校正,它是利用XY值校正,下次我们用到的“投影变换”是用度、分、秒来校正。
mapgis图形误差校正

Mapgis图形误差校正
一、文件转换:jpg文件转换成msi文件
打开图像分析
文件选择转换数据类型(选添加文
件提示转换成功。
添加文件
查找要转换的文件,并添加进去.
开始转换,并看到提示转换成功对话框。
然后就可以关掉窗口,转换工作完成。
二、图像校正
在输入编辑里添加msi文件
在工程文件中右击添加项目,文件类型选成msi格式,然后图形1:1刷新一下。
1:1
新建控制点文件,不处于编辑选中状态。
添加4个控制点(不在一条直线上)。
定位点
依次输入控制点的坐标值,坐标值读取如:
X:580.400(前面代号39可以省略) 点的坐标是
Y:3490.000
那定位点输入数值就是
再依次输入其他3个点就行了。
输入完后,点其他键盘输入参数
注:比例参数:mapgis的默认比例是1:100万的,也就是说原图比例(分母)乘以多少的100万,比例参数就填多少。
然后确定,后提示,转后不可变直接点是就行了。
3图象分析
打开影像
镶嵌融合删除所有控制点
删除前
删除后
按照原图控制点的先后顺序,重新添加控制点。
现在原图原点添加控制点,
再在参照点文件中对应点点击,让两个十字对准,然后连击3次空格键,提示保存后同样的方法做两外3个点。
注意:第四个点如果无法让两个十字光标重合以参照点文件的中重合为准;四个点顺序也不能乱。
完成后直接关掉。
4、再输入编辑里打开,校正后的msi文件,并测量是否校正成功。
mapgis误差校正(精)

第六讲误差校正一、误差校正子系统功能概述机助制图是用计算机来实现制图,将普通图纸上的图件,转化为计算机可识别处理的图形文件。
现代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使机助制图技术发展很快。
机助制图主要可分为编辑准备阶段、数字化阶段、计算机编辑处理和分析实用阶段、图形输出阶段等。
在各个阶段中,图形数据始终是机助制图数据处理的对象,它用来描述来自现实世界的目标,具有定位、定性、时间和空间关系(包含、联结、邻接)的特征。
其中定位是指在一个已知的坐标系里,空间实体都具有唯一的空间位置。
但在图件数字化输入的过程中,通常由于操作误差,数字化设备精度、图纸变形等因素,使输入后的图形与实际图形所在的位置往往有偏差,即存在误差。
个别图元经编辑、修改后,虽可满足精度,但有些图元,由于位置发生偏移,虽经编辑,很难达到实际要求的精度,此时,说明图形经扫描输入或数字化输入后,存在着变形或畸变。
出现变形的图形,必须经过误差校正,清除输入图形的变形,才能使之满足实际要求。
图形数据误差可分为源误差、处理误差和应用误差3种类型。
源误差是指数据采集和录入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如制图过程中展绘控制点、编绘或清绘地图、制图综合、制印和套色等引入的误差,数字化过程中因纸张变形、变换比例尺、数字化仪的精度(定点误差、重复误差和分辨率)、操作员的技能和采样点的密度等引起的误差。
处理误差是指数据录入后进行数据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包括几何变换、数据编辑、图形化简、数据格式转换、计算机截断误差等。
应用误差是指空间数据被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误差。
其中数据处理误差远远小于数据源的误差,应用误差不属于数据本身的误差,因此误差校正主要是来校正数据源误差。
这些误差的性质有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粗差。
由于各种误差的存在,使地图各要素的数字化数据转换成图形时不能套合,使不同时间数字化的成果不能精确联结,使相邻图幅不能拼接。
所以数字化的地图数据必须经过编辑处理和数据校正,消除输入图形的变形,才能使之满足实际要求,进行应用或入库。
MAPGIS试验四投影变换和误差校正(共51张PPT)

共五十一页
共五十一页
➢ 对1:5000,1:1万、1:2.5万、1:5万、1:10万、1:20 万比例尺,只产生高斯—克吕格投影下的标准图框;而对1: 50万、1:100万比例尺,可产生三种投影方式下的标准图框。
➢选择(xuǎnzé)大地坐标系
选择(xuǎnzé)坐标 系
共五十一页
椭球参数
➢选择(xuǎnzé)标准图框比例尺
共五十一页
➢ 设置(shèzhì)图框参数
共五十一页
➢不同图框模式(móshì)
✓地理坐标十字经纬网
共五十一页
✓ 单线(dānxiàn)内框
共五十一页
✓ 高斯坐标(zuòbiāo)实线公里网
实验四:投影转换及误差(wùchā)纠正
共五十一页
第一项:图框生成 与使用 (shēnɡ chénɡ)
❖ 简介
标准图框是指符合国家标准的图幅框与坐标系统, MAPGIS提供自动生成多种标准图框的功能(gōngnéng)。
MAPGIS的【实用服务】—【投影变换】系 统提供了本功能。
共五十一页
共五十一页
➢ 生成(shēnɡ chénɡ)的图框数据以文件形式存放;点、线、面 数据分别存于扩展名为“.WT”、“.WL”、“.WP” 的图形数据文件中。在不同的图框模式选项下,可能只 有点、线、面数据中一类或两类
共五十一页
❖ 标准图框生成步骤
标准图框的生成步骤分为(fēn wéi)输入参数、 选择选项、计算数据、绘制图框及输出图形 文件
共五十一页
✓采集实际值 ✓打开理论标准图框 ✓采集理论值 ✓关闭(guānbì)标识同名地物点的文件和理论标准
MAPGIS地图矢量化误差分析及校正

太原科技2008年第3期T AIY U ANS C I-T E CH郑勤成,张亚仙,杨艳利地理信息系统(GIS )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地理空间信息产业的发展。
随着数字地球(Digital Earth )的兴起及空间信息资源的基础性地位日渐突出,地理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推动数字地球的关键因素。
地理信息技术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 )、全球定位系统(GPS )和遥感(RS ),而GIS 又是其关键技术之一。
MAPGIS ,VIEWGIS ,CIT YST AR ,GEOST AR 等一批优秀国产GIS 软件已经开始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国内GIS 市场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地理数据是GIS 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工作量是最大的。
专家认为,一个GIS 工程建设的投资比例一般为,硬件∶软件∶数据=1∶2∶7。
由此,数据的精确度对于GIS 来说显得尤其关键和重要。
笔者根据在数字化与资源环境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做地图矢量化及数据校正的工作经验,结合相关理论,对MAPGIS6.5图形处理模块在图形矢量化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产生误差的原因及如何减小误差、误差校正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1地图矢量化产生误差的原因1.1原始地图数据信息载体介质不同产生的误差原始地图数据信息载体介质一般分为纸介质、透明薄膜介质和刻图薄膜介质3种。
在3种信息载体中,纸介质的变形最大,其次为透明薄膜介质,刻图薄膜介质变形最小。
纸介质变形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折叠、褶皱以及气候的影响,变形误差一般在1.00mm ~2.00mm 。
薄膜介质产生变形的主要原因是在使用和保存过程中产生褶皱,温度也会对薄膜形状产生影响,其变形误差小于等于0.20mm 。
刻图薄膜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在翻印刻绘原图时因设备精度的原因而引起的误差,它的变形误差一般小于等于0.15mm 。
1.2地图扫描矢量化产生的误差1)用于扫描地图的扫描仪本身精度不高或者在扫描过程中设置的扫描精度不够产生的误差,扫描过程中还可能由于光栅图像变形而产生误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讲误差校正
一、误差校正子系统功能概述
机助制图是用计算机来实现制图,将普通图纸上的图件,转化为计算机可识别处理的图形文件。
现代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使机助制图技术发展很快。
机助制图主要可分为编辑准备阶段、数字化阶段、计算机编辑处理和分析实用阶段、图形输出阶段等。
在各个阶段中,图形数据始终是机助制图数据处理的对象,它用来描述来自现实世界的目标,具有定位、定性、时间和空间关系(包含、联结、邻接)的特征。
其中定位是指在一个已知的坐标系里,空间实体都具有唯一的空间位置。
但在图件数字化输入的过程中,通常由于操作误差,数字化设备精度、图纸变形等因素,使输入后的图形与实际图形所在的位置往往有偏差,即存在误差。
个别图元经编辑、修改后,虽可满足精度,但有些图元,由于位置发生偏移,虽经编辑,很难达到实际要求的精度,此时,说明图形经扫描输入或数字化输入后,存在着变形或畸变。
出现变形的图形,必须经过误差校正,清除输入图形的变形,才能使之满足实际要求。
图形数据误差可分为源误差、处理误差和应用误差3种类型。
源误差是指数据采集和录入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如制图过程中展绘控制点、编绘或清绘地图、制图综合、制印和套色等引入的误差,数字化过程中因纸张变形、变换比例尺、数字化仪的精度(定点误差、重复误差和分辨率)、操作员的技能和采样点的密度等引起的误差。
处理误差是指数据录入后进行数据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包括几何变换、数据编辑、图形化简、数据格式转换、计算机截断误差等。
应用误差是指空间数据被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误差。
其中数据处理误差远远小于数据源的误差,应用误差不属于数据本身的误差,因此误差校正主要是来校正数据源误差。
这些误差的性质有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粗差。
由于各种误差的存在,使地图各要素的数字化数据转换成图形时不能套合,使不同时间数字化的成果不能精确联结,使相邻图幅不能拼接。
所以数字化的地图数据必须经过编辑处理和数据校正,消除输入图形的变形,才能使之满足实际要求,进行应用或入库。
一般情况下,数据编辑处理只能消除或减少在数字化过程中因操作产生的局部误差或明显误差,但因图纸变形和数字化过程的随机误差所产生的影响,必须经过几何校正,才能消除。
由于造成数据变形的原因很多,对于不同的因素引起的误差,其校正方法也不同,具体采用何种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因此,在设计系统时,应针对不同的情况,应用不同的方法来实施校正。
从理论上讲,误差校正是根据图形的变形情况,计算出其校正系数,然后根据校正系数,校正变形图形。
但在实际校正过程中,由于造成变形的因素很多,有机械的、也有人工的,因此校正系数很难估算。
比如说,数字化后的图是放大了,还是缩小了,放大或缩小了多少倍,是局部变形还是整体变形,是某些图元与实际不符还是整个图形都发生了畸变等等。
如果某个图元本是四边形,可由于输入误差,成为三角形,那么这个是不是也该进行误差校正
呢?下面简要谈一谈误差校正的适用范围。
对那些由于机械精度、人工误差、图纸变形等造成的整幅图形或图形中的一块或局部图元发生位置偏差,与实际精度不相符的图形,都称为变形的图形,象整图发生平移、旋变、交错、缩放等等。
发生变形的图形都属校正范围之列。
但对于那些由于个别因素,造成的少点、多边、接合不好等局部误差或明显差错,只能进行编辑修改,不属校正范围之列。
校正是对整幅图的全体图元或局部图元块,而非对个别图元而言。
图中若发现仅某条弧段上的某点或某段数据发生偏移,则需经编辑、移动点或移动弧段即可得到数据纠正,但若是这部分图形都发生位置偏移,此时可以对这部分图形进行校正。
图中所进行的校正示意为将图形校正到标准网格中。
二、误差校正的使用步骤
1.为了对输入的图元文件进行校正,首先得确定图形的控制点。
那么什么是图形的控制点呢?我们这里所说的图形控制点,是指能代表图形某块位置坐标的变形情况,其实际值和理论值都已知或可求得的点。
如图形中经纬网交点,从位置上它可指示一幅图的位置情况,其周围点的位置坐标往往是以其为依据。
在一幅图中,具体经纬网点的理论坐标可以经计算或根据标准经纬网求得,为此,经纬网点往往作为校正用的控制点。
控制点的选取应尽量能覆盖全图,而且均匀,至于控制点的多少根据实际情况,若图件较大,要求的精度较高,要求的控制点越多。
一般控制点为三角点、水准点和经纬点,控制点越多,控制越精确。
2.在文件菜单下,选择<打开控制点>,打开或新建控制点文件。
3.装入并显示图形文件,通过<设置控制点参数>功能设置控制点的数据值类型为实际值,通过<选择采集文件>功能选择控制点所在的文件,然后通过<添加控制点>功能直接在图上采集图形中控制点的实际值。
4.直接从键盘输入控制点的理论值或从标准数据文件中采集理论值。
5.显示或编辑校正控制点,检查是否正确,输入完毕记着进行保存。
6.设置校正参数,进行相应文件校正。
7.显示校正后的图元文件,检查校正效果,若未能达到要求的精度,请检查控制点的质量和精度。
三、文件和显示操作
文件菜单主要用来装入校正前的图元源文件或者用来采集控制点的文件及保存变换后的校正图元文件。
在输入文件名窗口中,按着Shift键或Ctrl键可以选择多个文件同时打开,装入工作区。
显示操作主要用来显示图元文件,其中选择复位窗口时,可自由地选择工作区中的文件,进行显示。
为了比较校正前后的文件,可分别选择校正前后的文件名,一般没有存盘时,缺省的校正后的文件名是newlin.wl(newreg.wp或newpnt.wt)。
在“显示”菜单下有“还原显示开关”和“控制点显示开关”两个开关项,用鼠标点按
对应菜单项进行打开和关闭。
若菜单项前有“√”,则表示打开。
四、对图形及其参数进行校正
1.整图变换:将所选文件进行比例、平移和旋转变换。
参考图形编辑。
2.校正转换:被校正文件装入工作区中后,即可设置校正控制点。
若校正系数也已设置完毕,即可开始校正变换操作。
校正变换的操作相当简单,选中相应的文件校正变换项,选择要校正的文件,系统即自动进行校正变换,变换后的文件分别是newlin.wl (newpnt.wt,newreg.wp) 表示的。
校正变换完毕,用户到窗口操作中可以浏览查看一下校正结果。
若想保存校正结果,到文件中保存相应文件即可。
其中部分文件校正功能类似于存部分文件,校正前用户首先开矩形框选择要校正的部分,则落入框内的文件内容参加校正,框外的坐标保持不变。
注意:若控制点选取不好,校正后的结果文件效果不会很好。
所以校正的精度,关键在于选择适当的控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