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CS催化剂技术信息
MECS(R) SULFOXTM技术的应用

l a r t e c h n o l o g y a r e b i r e l f y d i s c u s s e d . T h e S UL F O X t e c h n o l o g y. d e v e l o p e d b y KVT i n t h e l a t e 1 9 8 0 s a n d n o w o w n e d b y ME C S Du P o n t i s d e s c r i b e d i n d e t a i l , e s p e c i a l l y i t s a p p l i c a t i o n i n t h e t r e a t me n t o f me t a l l u r g i c a l o f f - g a s e s a n d a n y H2 S o f g a s . T h e d e c i s i o n f a c t o r s o f
底层时 , 所 以往 往 进 口烟 道 上 热 电 偶 与催 化 剂 层
。 —— 初始 ( S O 2 ) , %; 6 ——二 吸塔 出口尾气 ( 0 ) , %;
— —
,
表 面 热 电偶 显 示 的 温 度 值 相 差 较 大 , 催 化 剂 层 底
总转化率 , %;
x i ——一次转化率或总转化率 , %; U i —— 一吸塔或 二吸塔 出口 ( S O 2 ) , %; △ —— 焚硫炉温升( 1 %热损失 ) , o C;
p r e s e n t e d a n d r e l a t i v e t o t a l c o s t s a r e c o mp a r e d b y t h r e e c a s e s t u d i e s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
tmcs 催化材料

tmcs 催化材料催化材料(TMCs)是一类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能的材料,它们在化学反应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
催化材料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石油化工、环保、能源等。
本文将对催化材料的分类、性能、制备方法以及应用领域进行简要介绍。
一、催化材料的分类根据催化材料的性质和结构,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 金属催化剂:金属催化剂主要包括贵金属和非贵金属两大类。
贵金属催化剂如铂、钯、铑等,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非贵金属催化剂如铁、钴、镍等,虽然催化活性较低,但资源丰富,成本较低。
2.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主要包括过渡金属氧化物和稀土金属氧化物。
这类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环保等领域。
3. 复合催化剂:复合催化剂是由两种或多种催化材料组成的催化剂。
通过复合,可以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降低成本。
常见的复合催化剂有金属-载体复合催化剂、金属-金属氧化物复合催化剂等。
4. 非晶态催化剂:非晶态催化剂是指没有明确晶体结构的催化剂。
这类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但制备工艺较为复杂。
二、催化材料的性能催化材料的性能主要包括催化活性、选择性、稳定性和再生性等。
催化活性是指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降低活化能的能力;选择性是指催化剂对不同反应物的选择能力;稳定性是指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保持其结构和性能的能力;再生性是指催化剂在反应结束后能够恢复其活性的能力。
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一种通过溶胶转变为凝胶的过程来制备催化材料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制备出具有较高比表面积和孔隙度的催化材料。
2. 水热法:水热法是一种在高温高压水环境中制备催化材料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制备出具有较高结晶度和纯度的催化材料。
3. 化学气相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是一种通过气相反应在固体表面上沉积催化材料的方法。
纳米催化剂简介

纳米催化剂简介摘要催化剂的作用主要可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提高反应速度,增加反应效率;二是决定反应路径,有优良的选择性,例如只进行氢化、脱氢反应,不发生氢化分解和脱水反应;三是降低反应温度。
纳米粒子作为催化剂必须满足上述的条件。
近年来科学工作者在纳米微粒催化剂的研究方面已取得一些结果,显示了纳米粒子催化剂的优越性。
纳米微粒由于尺寸小,表面所占的体积百分数大,表面的键态和电子态与颗粒内部不同,表面原子配位不全等导致表面的活性位置增加,这就使它具备了作为催化剂的基本条件。
最近,关于纳米微粒表面形态的研究指出,随着粒径的减小,表面光滑程度变差,形成了凸凹不平的原子台阶,这就增加了化学反应的接触面。
有人预计超微粒子催化剂在下一世纪很可能成为催化反应的主要角色。
尽管纳米级的催化剂还主要处于实验室阶段,尚未在工业上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它的应用前途方兴未艾。
关键词:性质,制备,典型催化剂,表征技术,应用,目录绪论-----------------------------------------------------------1 1. 纳米催化剂性质----------------------------------------------1 1.1 纳米催化剂的表面效应-------------------------------------1 1.2 体积效应-------------------------------------------------11.3 量子尺寸效应---------------------------------------------12. 纳米催化剂的制备--------------------------------------------2 2.1 溶胶凝胶法-----------------------------------------------2 2.2 浸渍法---------------------------------------------------2 2.3 沉淀法---------------------------------------------------3 2.4 微乳液法-------------------------------------------------3 2.5 离子交换法-----------------------------------------------3 2.6 水解法---------------------------------------------------3 2.7 等离子体法----------------------------------------------3 2.8 微波合成法-----------------------------------------------42.9 纳米材料制备耦合技术-------------------------------------43. 几种典型催化剂----------------------------------------------4 3.1 纳米金属粒子催化剂---------------------------------------4 3.2 纳米金属氧化物催化剂-------------------------------------5 3.3 纳米半导体粒子的光催化-----------------------------------5 3.4 纳米固载杂多酸盐催化剂-----------------------------------5 3.5 纳米固体超强酸催化剂-------------------------------------6 3.6 纳米复合固体超强酸催化剂---------------------------------6 3.7 磁性纳米固体酸催化剂-------------------------------------6 3.8 碳纳米管催化剂-------------------------------------------73.9 其它纳米催化剂-------------------------------------------74. 纳米催化剂表征技术------------------------------------------74.1 催化剂形态表征技术--------------------------------------7 4.1.1电子显微镜技术---------------------------------------7 4.1.2 最新电子显微镜技术--------------------------------7 4.2 催化剂表面结构表征--------------------------------------8 4.2.1 吸附法----------------------------------------------8 4.2.2 X 射线光电子能谱 ( X PS)----------------------------84.2.3 傅里叶变换 - 红外光谱( F T - I R )------------------8 4.3 催化剂内部结构表征--------------------------------------8 4.3.1外延 X 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 EXA F S)------------------8 4.3.2 X 射线衍射( X RD )----------------------------------8 4.4 催化剂性能测试------------------------------------------9 4.4.1电子顺磁共振( EP R )---------------------------------9 4.4.2 差热分析技术( D T A/ T G)---------------------------94.4.3 掠入射小角 X 射线散射技术 ( G I S A XS )------------95.纳米催化剂的应用分类---------------------------------------95.1 金属纳米粒子的催化作用--------------------------------95.2 带有衬底的金属纳米粒子催化剂---------------------------95.3 半导体纳米粒子的光催化---------------------------------105.4 纳米金属、半导体粒子的热催化---------------------------10。
氢燃料电池催化剂技术成果

氢燃料电池催化剂技术成果氢燃料电池是一种利用氢气和氧气进行化学反应来产生电能的装置,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催化剂。
催化剂是促进反应速率的物质,它们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速反应速度。
在氢燃料电池中,催化剂的作用是促进氢气和氧气的电化学反应,使反应能够在低温下进行,并提高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
近年来,关于氢燃料电池催化剂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其中最重要的进展之一是针对氧还原反应催化剂的研究。
氧还原反应是氢燃料电池中的关键反应之一,其速率决定了电池的性能和效率。
传统的氧还原反应催化剂主要使用贵金属,如铂和铂合金。
然而,贵金属的高成本和有限的资源性质限制了氢燃料电池的广泛应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开始探索非贵金属催化剂的开发。
他们发现,许多过渡金属和过渡金属氧化物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
例如,钴、镍和铁等过渡金属可以作为氧还原反应催化剂的替代品。
此外,一些纳米材料如金属-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也显示出优异的催化活性。
这些非贵金属催化剂不仅能够提供相当的反应活性,而且还具有更好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除了催化剂的替代材料,研究人员还致力于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
他们通过控制催化剂的结构和形貌,优化催化剂的吸附和反应活性。
例如,通过调节催化剂的晶体形貌和表面结构,可以增加其活性位点的暴露度,从而提高催化剂的反应活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合成多孔结构的催化剂,增加其表面积和反应活性。
这些方法可以降低催化剂的成本,并提高电池的性能和稳定性。
另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是开发催化剂的合成方法。
传统的催化剂合成方法通常需要高温和高压条件,难以实现大规模生产。
因此,研究人员开始探索低成本、高效率的催化剂合成方法。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溶胶-凝胶法,通过溶液中的化学反应来形成催化剂的颗粒。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控制催化剂的尺寸和形态,还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实现催化剂的制备。
此外,还可以利用模板法、电化学沉积法等新的合成方法来制备催化剂。
除了催化剂的研究,还有一些其他的技术成果也对氢燃料电池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于废酸再生工艺路线的选择

关于废酸再生工艺路线的选择摘要:对比干法硫酸与湿法硫酸技术,对比湿法硫酸中主要两种技术的优缺点关键词:硫酸法烷基化;干法硫酸;湿法硫酸1、前言随着国Ⅵ汽油升级政策的发布,国内兴起新建大量烷基化装置的热潮,国内主要采用硫酸法烷基化技术,采用硫酸法烷基化需要配套废酸再生工艺,本文主要对比分析废酸再生工艺的几种技术路线,供大家参考。
2、干法硫酸和湿法硫酸废酸再生工艺是将烷基化装置所产生的浓度约 90%的硫酸通过焚烧分解、氧化、吸收而转化为 98~99.2%的硫酸,此硫酸可返回烷基化装置作为催化剂循环使用。
目前采用较多的废酸再生工艺有二种:一是干法硫酸(杜邦 MECS SAR 技术和国内南化院技术),另一种是湿法硫酸(丹麦托普索公司的WSA 技术和奥地利 P&P 公司的SOP技术)。
两种工艺的主要区别在于:干法硫酸工艺需将焚烧炉出来的工艺气进行净化除尘干燥,干燥后的 SO2气体在反应器经过四段催化剂床层转化为 SO3,然后用浓硫酸进行吸收生产 98%、 99.2%的浓硫酸,由于在净化除尘中需要水洗,从而产生含 SO2的废水。
湿法硫酸工艺工艺气需要经过除尘,因此不会产生干法再生技术中的大量污水,工艺气不经过干燥,在有水蒸汽存在的条件下工艺气中的 SO2在反应器内经过催化氧化转化为 SO3,然后 SO3和水蒸汽冷凝生产出 98%的浓硫酸。
干法硫酸技术国内主要采用杜邦的MECS SAR 技术,主要业绩有广东惠州炼油厂和锦西石化公司等,还有一部分地炼采用国内南化院的技术。
干法硫酸的优点是最高可以生产99.2%的浓硫酸,而湿法硫酸最高只能生产98%的浓硫酸。
废酸再生技术其中一项重要制约长周期的就是废酸中含有重金属,燃烧后的烟尘附着在废锅炉管内堵塞炉管,影响装置的长周期运行,而干法硫酸的一个优点就是废热锅炉在负压条件下运行,可以在线对炉管进行清洁,保证装置可以长周期运行,而湿法硫酸不能在线进行清理,一旦堵塞严重需要停车处理。
微生物制氢

目录
CONTENTS
1 引言 2 制氢方法简介 3 生物制氢 4 制氢途径 5 存在问题与展望
1 引言
在目前所用的商品能源中95%是化石能源。在能量消耗
中比重最大的是石油,占能源总消耗总量的45%,煤炭占
30%,天然气占21%。一方面化石燃料的储量有
限,大规模的开采和消耗必将导致能源枯竭;
的产氢基因和产氢酶提炼出肠杆菌等受体细胞中进行表达。
在
问
(4)研究微生物产氢的代谢过程中的酶类,对代谢过程进
题
行控制,使代谢途径更好的向高效产氢的方向进行等。
与
展
望
[13] Ren N, Guo W, Liu B, et al. Biological hydrogen production by dark
物转化为电能的方法,在最近几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微生物电解电池( microbial electrolysis cells,MEC) 则是在MFC 的基础上改进而
成的一种产氢装置,即MECs技术是一种利用微生物代谢活动将储存在废水有机
生
物
物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生物反应装置。
制
氢
途
径
4 「MECs」原理
2
天然气转化制氢
生物制氢
制
甲醇水蒸气转化制氢
氢
方
法
煤焦化或煤气化法制氢
简
介
电解水制氢
[2] 倪萌, M.K .H .Leung , K .Sumathy. 电解水制氢技术进展[J].能源环境保护,2004,18(5):5-9. [3] 刘晓丽.制氢工艺技术比较[J].工艺与设备,2016,5:78-79.
产氢mfc的原理及应用

产氢mfc的原理及应用产氢MFC是指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简称MFC)通过生物电化学反应将有机废弃物产生的电子转化为氢气的一种技术。
MFC可以将有机物质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其转化为电子,这些电子可以通过外部电路传输并驱动电子阴极上的还原反应,从而将电子转化成氢气。
产氢MFC技术具有高效、绿色、可再生等优点,因此在能源转化与环境保护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产氢MFC的原理包括生物电化学反应、电子传输和氢气产生三个方面。
首先是生物电化学反应。
在产氢MFC中,底物(一般为有机废弃物)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被氧化,这一过程就是电子供体加电子受体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
微生物在底物的代谢过程中会产生电子,这些电子通过微生物的细胞呼吸链系统转移到电子受体上,例如由外部电路提供的电子阴极。
其次是电子传输。
MFC中电子阴极是电子受体,它与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电子通过导电性物质传输,形成一个闭合的电子传输通路。
一般情况下,电子传输器材可采用传导性聚合物如聚丙烯酸(PPy)等。
电子的传输通路主要分为微生物内部的细胞呼吸链系统和电子介导物之间的传输。
最后是氢气产生。
当电子通过传输到电子受体上时,经过还原反应后,电子转化为氢气,这个反应过程被称为氢气还原反应(H2 Reduction Reaction)。
这个反应是通过电子阴极上的催化剂来催化的,常用的催化剂有铂、镍、铁等。
产氢MFC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生物能源转化:产氢MFC可以利用废弃物等有机物质转化为能量,生产可再生的绿色氢气,为能源转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可持续发展途径。
2. 废水处理:产氢MFC可以用于废水处理。
典型的应用是在污水处理厂中使用MFC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电子和氢气,达到同时净化水体和产生能源的目的。
3. 氢气燃料电池:产氢MFC可以为氢气燃料电池提供可再生的氢气燃料。
氢气燃料电池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转化技术,可以用于汽车、工业等领域,而产氢MFC作为氢气的可持续生产途径,为氢气燃料电池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上海济平新能源催化剂技术参数

上海济平新能源催化剂技术参数
济平新能源是一家专注于催化剂研发和生产的公司,其位于上海市松江区。
下面是济平新能源催化剂技术参数:
1. 催化剂种类:铂族金属催化剂、非铂族金属催化剂、复合催化剂。
2. 氧化物载体:γ-Al2O3、ZrO2、CeO2、TiO2等。
3. 活性金属负载量:一般为0.5-5wt%。
4. 催化剂形态:粉末、颗粒、膜状等。
5. 催化剂用途:汽车尾气处理、工业废气处理、石油化工、化学合成等领域。
6. 催化剂性能:具有高催化活性、稳定性和选择性;能够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发挥良好的催化效果。
7. 催化剂生产技术:采用高温固相合成、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等先进的制备工艺,保证催化剂质量的稳定和可控性。
8. 催化剂质量认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标准,产品质量得到广泛认可和信任。
以上是济平新能源催化剂技术参数的简要介绍,详细信息可登录公司官网或咨询客服人员获取。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事记
Introduced DynaWave gas scrubbers to the industry to replace venturis and open humidifiers with high efficiency reverse jets and froth columns.
MECS began to supply design services for the catalyst such as design of the converter vessel, and eventually expanded this to providing basic engineering to an engineering company in the USA who designed and constructed complete acid plants in 1930. MECS bought the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company in 1957 and has constructed all of the plants it has designed in the USA since that time. The engineering company name was changed to Enviro-Chem. MECS公司接着开始提供诸如转化器设计等的催化剂设计服务,并最终在20世纪30年 代扩展到提供工程设计给美国的一家工程公司进行总承包,在1957年MECS公司购买 了这家公司以后开始在美国建设所有由MECS公司设计的工厂,该公司的名称也改为 ENVIRO-CHEM。
在行业中引入动力波洗涤器,用高效逆向喷嘴和泡沫柱技术替代原有的文丘里和 空塔技术。
Introduced Cesium promoted catalyst for lower temperature operation in new and existing plants. This allowed increased capacity and conversion in existing plants, and lowered the capital cost of new plants that require exit emissions down to 100 ppm SO2.
1984
Patented the Heat Recovery System which produces steam for process or
power generation from heat previously lost in acid cooling systems. This
increases heat recovery on sulfur burning plants up to 90%.
开发11型催化剂在低催化剂层提供高活性催化剂
1970
Built the first interpass absorption plant in the USA
在美国建成第一家二转二吸工厂
1978
Designed the first stainless steel converter for high SO2 concentrated gas
Room C-E, 29F, Xinmei Union Square 999 South Pudong Road,
中新国梅上联海合市广场浦东29南楼路C-9E9座9号
孟S得h莫用a克于n公除g司接ha对收i本方2方对0案技01设术2计和0及商, 其务P任竞.R何标.附评C件估h中以in包外a含的的其所他有任信何息目或的。数据拥有所有权。接收方应对该等信息或数据予以严格保密,并要求其员工对邮该等编信:息或20数0据1予2以0严格保密。该等信息或数据不
设计了第一台用于高浓度SO2气体的不锈钢转化器
Introduced MECS anodically protected shell and tube acid coolers
引入MECS阳极保护酸冷器
1980
Introduced modern energy efficient design concepts which increased steam
冶炼烟气制酸厂中第一家SO2尾排达到低于100PPM,该工厂设计中同时结合了 HRS系统。
Licensed technology for OCAP plate type gas to gas heat exchangers featuring improved performance and reduced pressure drop. We bought the technology two years later.
Companies outside the USA were also licensed to design sulfuric acid plants using MECS technology starting with an English company in 1939. Since then, a network of licensees and local partners has been established around the world. MECS has contracted with licensees, clients, and local contractors to provide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services using the latest available sulfuric acid technology. We are committed to provide our customers a design that combines the most effective energy saving techniques with low cost and high quality.
在新建工厂和现有工厂中引入操作温度低的铯催化剂,使现有工厂得以提高产量 和转化率,要求SO2尾排在100PPM以下的新建工厂的投资得以降低。
Started up the first major metallurgical smelter off gas acid plant guaranteed to emit no more than 100 ppm SO2. This design incorporated a dual boiler Heat Recovery System.
杜孟邦莫可克持化续工解成决套方设案备事(上业海部)有限公司
DuPont Sustainable Solutions
MECS Chemical Plants Equipment (Shanghai) Co., Ltd
从1939年的一家英国公司开始,在美国以外的很多公司也得到MECS公司许可使用 MECS技术设计硫酸厂,之后在世界各地建立了许可商和当地合作伙伴的网络;MECS 公司和许可商、业主和当地承包商订立协议使用最先进的硫酸技术提供工程和施工服 务,公司的宗旨是在低成本高质量的前提下结合最有效的节能技术向业主提供设计 。 Significant developments that MECS has made in the industry include the following. MECS公司在硫酸工业中作出的重要发展概括如下:
Around 90 years ago MECS Company was a major user of sulfuric acid and built its first sulfuric acid plant in 1917. The Contact process began to replace the Chamber process at that time and MECS commenced making vanadium catalyst in 1925, not only for its own use but also for sale. Vanadium catalyst was recognized then as a quality product with low cost, good activity, and long life. 约90年前MECS公司是硫酸的主要用户,在1917年建立了它的第一家硫酸厂,在当时 接触工艺开始替代烟道工艺;而在1925年MECS公司开始生产钒催化剂,不仅自用而 且用于在市场上销售,随后钒催化剂也被广泛的认为是一种低成本高质量的、具有优 异活性和寿命的产品。
杜孟邦莫可克持化续工解成决套方设案备事(上业海部)有限公司
DuPont Sustainable Solutions MECS Chemical Plants Equipment (Shanghai) Co., Ltd
TECHNICAL INFORMATION
技术信息
MECS’s Sulfuric Acid Background 孟莫克在硫酸工业的经验
production by 20-25%
现代的高效利用能量的设计概念使蒸气产量增加20%-25%
Introduced LP-120 and LP-110 ring catalyst to reduce pressure drops by 30-
5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LP-120和LP-110环状催化剂,降低30%-50%的阻力
通过获得OCAP板式气气热交换器许可使其得于应用在硫酸工业提高性能降低阻 力,并于2年后购买该技术
Started up the largest single train acid plant in the world (Anaconda in Australia). This plant features the world’s largest Heat Recovery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