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形科

合集下载

唇形科LemiaceaeLabiatae

唇形科LemiaceaeLabiatae

细叶益母草
L. sibiricus
全草活血 调经, 利尿消肿; 果实为“茺蔚 子”, 清肝明目, 活血调经。
大花益母草
L. macranthus
全草活血 调经, 利尿消肿; 果实为“茺蔚 子”, 清肝明目, 活血调经。
夏至草
Lagopsis supina
全草养血, 调经。某些地区 作益母草用。
唇形花冠
鼠尾草的传粉
藿香
Agastache rugosa
茎、叶能 芳香化湿, 健胃 止呕, 发表解暑
广藿香
Pogostemon cablin
茎、叶能 芳香化湿, 健胃 止呕, 发表解暑
益母草
Leonurus japonicus
全草活血 调经, 利尿消肿; 果实为“茺蔚 子”, 清肝明目, 活血调经。
野芝麻
Lamium album
全草散 瘀消积, 调经 利湿; 花利 湿调经。
猫须草
Clerodendranthus spicatus
全草清热 除湿, 排石利 尿。
牛至
Origanum vulgare
全草清暑 解表, 利水消 肿。
地 椒 Thymus quinquecostatus
全草祛风解表, 行气止痛。
枸 杞 Lycium chinense Mill.
果实、根皮分别也作枸杞子和地骨皮。
酸浆
Physalis alkekengi var. francheti
宿萼或带 浆果的宿萼称 “锦灯笼”, 清 热解毒, 利咽化 痰, 行水; 全草 及根有相同效
苦 蘵 Physalis pubescens L.
薄荷
Mentha haplocalyx
全草疏散 风热, 清利头 目, 透疹。

药用植物学唇形科

药用植物学唇形科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唇形科
➢本科重要特征
➢多为草本,常含有挥发油而有香气,茎呈四棱形。
➢单叶对生,少数为复叶。
➢花两性,两侧对称,成轮状聚伞花序(轮伞花序),有 的在集成其他复合花序,花萼合生,通常5裂,宿存, 花冠唇形,通常上唇2裂,下唇3裂,少为假单唇形或单 唇形,二强雄蕊,贴生在花冠管上,花药2室,纵裂; 雌蕊子房上位,2心皮,4深裂成假4室,每室含1枚胚珠, 花柱着生于4裂子房隙中央的基部,柱头2浅裂。
泽兰:多年生草本,地下茎横走,先端常膨 大成纺锤状肉质块茎。披针形或长圆状披 针形,长2.5~12cm,宽0.4~4cm,先端 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锐锯,有缘毛, 上面密被刚毛状硬毛,下面脉上被刚毛状 硬毛及腺点。轮伞花序腋生,花冠白色, 不明显2唇形,前对雄蕊能育,后对雄蕊退 化为棒状。小坚果倒卵圆状三棱形。花期 6~9月,果期8~10月。全草入药,活血化 瘀,行水消肿 。
半枝莲:耳挖草、牙刷草,多年生草本,株高30-40厘米。
茎下部匍匐生根,上部直立,茎方形、绿色。叶对生,叶 片三角状卵形或卵圆形,边缘有波状钝齿,下部叶片较大, 叶柄极短。花小,2朵对生,排列成偏侧的总状花序,顶 生;苞片叶状,向上渐变小,被毛。花萼钟状,外面有短 柔毛,二唇形,上唇具盾片。花冠唇形,蓝紫色,外面密 被柔毛;二强雄蕊;小坚果卵圆形,棕褐色。花期5-6月, 果期6-8月。全草入药,清热解毒,化瘀利尿。
➢四枚小坚果。
➢花程式: ↑ K(5)C(5),(5) A 4,2 G(2 茎方形。叶对生。 轮伞花序;花冠二唇形,子房深4裂,花柱着生于4 裂子房的底部。四枚小坚果。
➢约220属,3500种,全球广布,主产地为地中海及中 亚地区。我国约99属,808种,全国均产。国产种类中, 已知药用75属,436种。

《唇型科植物完全》课件

《唇型科植物完全》课件

加强执法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非法采挖、贩卖唇型科 植物的执法力度,遏制非法行为。
推广宣传教育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唇型科植 物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科学研究与监测
加强科学研究,对唇型科植物的种群 动态进行监测,及时掌握其生存状况 ,为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04 唇型科植物的应用价值Fra bibliotek药用价值
药用成分
唇型科植物含有多种药用成分, 如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生物 碱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水分
唇型科植物通常生长在湿润的环境 中,如森林、草地、沼泽地等。它 们需要充足的水分来维持生长。
土壤
唇型科植物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 可以在各种类型的土壤中生长,包 括酸性土壤、碱性土壤和沙质土壤 等。
生态作用
土壤改良
观赏价值
唇型科植物通常具有较好的土壤改良 作用,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 肥力。
02 唇型科植物的分布与生长 环境
分布地区
01
02
03
温带地区
唇型科植物主要分布在温 带地区,包括亚洲、欧洲 和北美洲。
热带高山
在热带高山地区也有一些 唇型科植物分布,如某些 地区的杜鹃花属植物。
草地和森林
唇型科植物在各种草地和 森林生境中都有分布,从 平原到高山。
生长环境
光照
唇型科植物需要充足的阳光,但 它们通常在林下或灌木丛中生长 ,以避免过度暴露在直射阳光下
唇型科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许 多种类花朵美丽,色彩鲜艳,被广泛 用于园艺和花卉产业。
维持生态平衡
唇型科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 的角色,它们为其他生物提供栖息地 和食物来源,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
03 唇型科植物的繁殖与保护

唇形科 百度

唇形科 百度

编辑本段 形态特征
花图式
唇形科植物通常为一年生至多年生草本。植株含芳香油,具有柄或无柄的腺 体,或各种单毛、具节毛或星状毛。茎直立或匍匐状,常四棱形;枝条对生, 稀轮生。叶通常为单叶,全缘或具各种齿、浅裂或深裂,稀为复叶,大多对 生,稀轮生或部分互生。花序聚伞, 3 至多花,通常在节上形成 轮伞花序 (或假轮)、 单歧聚伞花序 或每节双花,并由上述花序组成顶生或腋生的总 状、穗状或圆锥状的复合花序,稀为头状或偏向一侧开放 〔如黄芩属 (Scutellaria)和香薷属(Elsholtzia)的一些种类 〕;苞叶常在茎上向 上逐渐过渡成苞片,与叶同色或异色,稀苞片或小苞片成针刺状、叶状或特 殊形状。 花通常两性,两侧对称,稀多少辐射对称; 花萼钟状、管状或杯状,稀 壶状、球形或二片盾形,萼齿通常 5,稀 3、2 或 10(其中 5 长 5 短),齿 间稀具胼胝体 〔如青兰属(Dracocephalum)〕,具 5、10、15 脉,稀 8、11、13~19 脉,外面通常被毛或腺体,内面有或无毛环 〔或称果盖 (carpostegium)〕;花冠管状多为二唇形,着色;裂片 5,稀 4;雄蕊通 常 4,二强,稀 2 枚,通常前对长,后对较短,着生于花冠管上, 花丝丝状, 有或无毛, 花药 2 室、纵裂,花盘下位,通常肉质;子房上位,由 2 个中向 心皮形成;有 4 个心室;中轴胎座。花柱通常着生于子房基部,柱头 2 裂, 稀不裂。果为 4 枚小坚果或核果状;种子于果内单生,直立,稀横生而皱曲, 胚乳无或极不发育,胚具微肉质子叶。 花粉常具 3~4 或 6 沟,扁球形至长 球形。外层与内层厚度同或较厚,常具网。沟具有颗粒状膜。具 3 沟的花粉 粒传粉是在二核时期,具 6 沟的花粉粒在三核时期。
编辑本段 结构差异
唇形科植物结构上有很大不同,干燥生境上的种类表现出明显的旱生结 构,但一些在沼泽地上的种类在幼茎的皮层中有发达的胞间间隙。枝条的横 切面常为方形,有极为发达的厚角组织。 气孔出现于一面或两面,虽然也混 生有毛茛型,但通常为石竹型。叶柄维管束由简单浅弧状各分离维管束至一 闭合维管束环。木栓的数量及其发生位置有很大差异,有时发生于近表皮层,

唇形科植物的主要识别特征

唇形科植物的主要识别特征

唇形科植物的主要识别特征
唇形科植物是有果实的科内植物,它们经常被用作食用蔬菜或作坊植物。

在认识唇形科植物时,有几种主要的特征可以帮助我们区分它们的类型。

首先,唇形科植物的叶片和气孔配置是有别于其他植物的,让它们更容易被识别。

叶片多为椭圆形,黄绿色,有时还会变成紫色。

它们的叶脉也比较明显。

气孔细胞可分布在叶子的两面,还可以突出到表面,形成独特的气孔。

其次,唇形科植物的花常常能用来区分它们的类型。

它们的花一般有紫色,蓝色,黄色和白色,花有不规则的闭合状态,有五个花瓣,排列成螺旋状的环状,形成圆形的花冠。

最后,唇形科植物的果实是其最易识别的特征,它们多数都有类似椭圆形的绿色或黄色果皮,质地非常脆,果实总是有聚果或枝条和枝叶成熟同时,全部果实又有偶聚果状,相互连接,组成大化簇状果实。

通过以上特征,我们可以识别出不同的唇形科植物,这些特征可以帮助我们从大量的植物中找出唇形科的代表植物。

唇形科检索表

唇形科检索表

唇形科检索表1. 简介唇形科是一门研究人类唇形特征的学科,主要涉及唇部解剖、唇形分类、唇部疾病等方面。

通过对唇形的观察和分析,可以了解人体健康状况、遗传特征以及可能存在的疾病风险。

本文将介绍唇形科的相关内容,并提供一个针对唇形的检索表,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唇形特征。

2. 唇部解剖学2.1 唇部结构人类的嘴唇是由上下两片可移动的软组织构成,位于口腔前缘。

上嘴唇与下嘴唇之间有一个深度不等的中央裂隙,称为口角。

嘴唇内侧有黏膜覆盖,外侧则为皮肤。

2.2 唇红与皮肤颜色嘴唇红色部分称为“唇红”,其颜色受到血液供应和色素沉着的影响。

正常情况下,健康人群的嘴唇呈现粉红色或淡红色。

唇红的颜色也可以反映人体健康状况,如贫血、缺氧等都会导致唇红变淡。

3. 唇形分类根据唇部形态特征,可以将唇形分为以下几类:3.1 全唇型全唇型是指上下嘴唇之间没有明显的间隙,呈现完全闭合的状态。

这种唇形通常被认为是标准的、健康的唇形。

3.2 单缺失型单缺失型是指上下嘴唇之间有一个较小的间隙,一般只影响到一侧。

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先天性畸形或外伤引起的。

3.3 双缺失型双缺失型是指上下嘴唇之间有一个较大的间隙,两侧均受影响。

这种情况多数为先天性畸形所致。

3.4 口角裂隙型口角裂隙型是指上下嘴唇之间有一个明显的裂隙,使得嘴角向两侧延伸。

这种情况通常与遗传因素有关,并且可能伴随着其他面部畸形。

4. 唇部疾病唇部疾病是指影响唇部健康的各种异常情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唇部疾病:4.1 唇炎唇炎是指唇部皮肤发生红、肿、痒、脱屑等炎症反应的情况。

常见的原因包括气候干燥、过度日晒、口周湿润不良等。

4.2 口角炎口角炎是指口角处皮肤发生红、裂、溃疡等异常情况。

多数口角炎与真菌感染有关,也可能与维生素B缺乏、唾液分泌不足等因素有关。

4.3 唇癌唇癌是一种恶性肿瘤,主要出现在嘴唇表面。

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下、吸烟和饮酒等。

5. 唇形科检索表以下是一个针对唇形特征的检索表,通过填写相关信息,可以对自己的唇形进行初步了解。

唇形科检索表

唇形科检索表

唇形科检索表
以下是唇形科常见的检索表:
1. 唇形:细长唇、薄唇、厚唇、上唇厚、下唇厚、双唇厚、唇红、上唇薄、下唇薄、双唇薄、唇干、唇皮厚、唇下垂等。

2. 唇型:上睑唇、上翘唇、下睑唇、下垂唇、嘟嘴唇、前突唇、后缩唇、双下巴唇等。

3. 唇色:唇红、唇青、唇紫、唇白、唇暗、唇黄等。

4. 唇缘:唇裂、唇疱、唇痒、唇溃、唇肿、唇脱皮、唇疱疹等。

5. 唇质:唇干、唇湿、唇滑、唇燥、唇痛、唇烂、唇痒等。

6. 唇部肌肉:唇肌紧张、唇肌松弛、唇肌痉挛等。

7. 唇粘膜:唇粘膜破裂、唇粘膜糜烂、唇粘膜溃疡等。

8. 其他相关症状:口角炎、口腔溃疡、口唇肿胀、口唇干裂、口唇起皮等。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唇形科检索表,用来描述唇部相关的症状和特征。

实际使用时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添加。

唇形科植物的特征

唇形科植物的特征

唇形科植物的特征唇形科植物的特征唇形科是植物界中的一大科,该科植物常见于温带和热带地区,包含了许多种类,例如罗汉松、龙胆、马鞭草等。

唇形科植物的特征是唇形花,这些花以独特的形态、颜色和纹理吸引了人们的关注。

以下是唇形科植物的三个主要类别及其特征。

第一个类别:具唇形花的草本植物第一个类别包括了草本植物,它们都具有唇形花。

这些花的花瓣通常会形成唇形或唇状的形状,其中上唇和下唇有明显的区别。

在这个类别中,最有名的植物之一是马鞭草。

马鞭草的花以鲜艳的颜色和唇形花为特征,迷人的颜色吸引着许多花卉爱好者。

牵牛花也属于这个类别,它的花朵呈鲜艳的紫红色,非常漂亮。

第二个类别:具唇形花的灌木植物第二个类别包括了灌木植物,它们同样具有唇形花。

这些花通常集中在植物的末端或较高的位置,有时候会形成闪亮的花序。

在这个类别中,最有名的植物之一是龙胆。

龙胆的花朵呈现出蓝色的颜色,非常的美丽,它们应该是欧洲最美丽的野花之一。

蜡梅也同样属于这个类别,它的花朵呈蓝色、白色和紫色,而且非常香。

第三个类别:具唇形花的树木第三个类别包括了树木,它们也具有唇形花,但是通常较少。

在这个类别中,最有名的植物之一是罗汉松。

罗汉松的花朵呈白色或黄色,通常是在春季开放,是极美丽的。

另外,红钟菌也同样属于这个类别,它是一种小型的树木或灌木,长有唇形花而闻名。

总而言之,唇形科植物是一大美丽的植物群体,具有各种各样的花卉形态和颜色。

无论是草本植物、灌木植物还是树木,只要它们属于唇形科,都会具有唇形花这一显著的特征。

可以说,这些花充满了诗意和魅力,又为我们打开了美丽的自然世界的大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溪黄草
Rabdosia serra
全草清
热解毒, 散瘀 消肿。
连钱草 Glechoma longituba
全草清热解毒, 利尿排石, 散瘀消肿。
猫须草
Clerodendranthus spicatus
全草清热除
湿 , 排石利尿。
本科重点特征
芳香草本, 茎四棱形, 叶多对生, 轮 伞花序, 唇形花冠, 二强雄蕊, 子房 上位, 四分子房, 花柱基生, 四小坚 果。
大花益母草
L. macranthus
全草活血 调经, 利尿消肿; 果实为“茺蔚 子”, 清肝明目, 活血调经。
丹 参
Salvia miltiorrhiza
全株密被长柔毛。 根肥壮,外皮砖红色。 单数羽状复叶对生;轮 伞花序组成假总状花序; 花冠上唇略呈盔状,下 唇 3裂。
根活血祛瘀 , 消肿止痛 , 养 心安神。
果实为“苏子”, 降气消痰; 叶为“苏叶”, 解表散寒, 行气和胃, 解鱼蟹毒; 梗为“苏梗”, 理气宽中。
夏枯草 Prunella vulgaris L.
轮伞花序密集 成顶生的假穗 状花序。 全草和果穗入 药,能清肝火, 散郁结,降压。
夏枯草 Prunella vulgaris
全草或果穗清肝火, 散郁结, 降压。
益母草
Leonurus japonicus – 基生叶圆形;茎中部叶三全裂;而茎上部叶都是 线性;轮伞花序;花冠唇形,紫红色或淡红色。 小坚果黑褐色,三角形。 – 全草活血调经, 利尿消肿; – 果实为“茺蔚子”, 清肝明目, 活血调经。
益母草
Leonurus japonicus
全草活血调经 , 利尿消肿 ; 果 实 为 “ 茺 蔚 子”, 清肝明目, 活血调经。
唇形科
Labiatae
↑ K(5)C(5 )A4,2 G(2:4:1)
①.草本或灌木,常含有芳香油而含有香 气,茎常4棱形。
②.叶对生,无托叶。 ③.轮伞花序。
④.花两性,两侧对称,花萼合生,常 5齿裂,宿存,花冠合生,二唇形, 常上唇二裂,下唇3裂。
雄蕊4,2强或仅2枚发育,着生于 花冠筒上。
黄 芩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主根粗壮,皮暗褐色,断面黄绿色。 叶对生披针形,下面密被下陷的腺点;具短柄。 总状花序顶生,具叶状苞片,花偏向一侧,小坚 果4枚,黑色,球形。
根清热燥湿, 泻火 解毒, 安胎。
藿 香
Agastache rugosa
叶长圆披针形,边缘具不
多年生草本,上部被短毛。
轮伞花序腋生。花冠淡紫色或白色全草疏散风热, 清利头目,
透疹。
紫 苏 P. frutescens acuta
一年生直立草本。全株 绿色或紫色,有毛。轮伞 花序集成总状花序;花冠 紫红色。 果(苏子)能降气消痰; 叶(苏叶)能解表散寒, 行气和胃,解鱼蟹毒;梗 (苏梗)能理气宽中。
白 苏 Perilla frutescens
整齐钝锯齿,散生透明腺
点。轮伞花序集成顶生假
穗状花序,花冠淡紫蓝色。 茎、叶能芳香化湿, 健胃止 呕, 发表解暑
广 藿 香
Pogostemon cablin
茎、叶能
芳香化湿, 健胃
止呕, 发表解暑
薄 荷
Mentha haplocalyx
多年生草本,有清凉浓郁的 香气。 茎四棱;叶片两面均被有腺
鳞及柔毛。
萜类:如丹参属植物中所含的丹参
酮、隐丹参酮、异丹参酮等,具抗 菌消炎、降血压及活血化瘀等作用。
– 香茶菜属植物中的冬凌草素、延命草 素具抗菌消炎和抗癌作用。 – 多含挥发油,如薄荷油、荆芥油、广 藿香油和紫苏油等有抗菌、消炎及抗 病毒作用。 – 黄酮类成分:如黄芩苷、黄芩素等, 均有抗菌消炎作用。 – 生物碱类:如益母草碱、水苏碱。
子房上位,2心皮,合生,常4深裂成4 室, O1,花柱基生。
⑤.果实由4枚小坚果组成。
显微特征
• 茎角隅处具发达的厚角组织。具腺 毛或腺鳞。气孔直轴式。
分 布
约220属,3500余种,广布全球主要分 布地中海及中亚地区;我国99属800余 种,全国分布;已知药用75属,430余 种。
化学成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