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的关系

合集下载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儿童胃肠道疾病的关系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儿童胃肠道疾病的关系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儿童胃肠道疾病的关系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发展,我们对于儿童胃肠道疾病的认识和理解也越来越深入。

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被认为是一种常见的病原因素,在儿童胃肠道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儿童胃肠道疾病的关系展开讨论,并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与归纳。

一、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病因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一种生活在人类胃黏膜中的革兰氏阴性菌。

该菌的感染主要通过口腔-口腹道传播途径进行,其中儿童和成人之间的感染率存在一定的差异。

传播途径主要包括飞沫传播、食物与水源传播以及人际接触传播等。

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病、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等胃肠道疾病密切相关。

幽门螺杆菌通过其可运动性的鞭毛积极化附着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表面,并释放出多种毒力因子,如细菌毒素、酶和炎性因子等,导致慢性胃炎和其他相关疾病的发生。

二、 1. 慢性胃炎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常导致慢性胃炎的发生。

研究显示,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普遍较高,而感染程度与年龄呈正相关。

在幼儿群体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尤为突出。

慢性胃炎表现为胃痛、腹泻、恶心、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时可伴随溃疡形成,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2. 其他胃肠道疾病除了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还与其他儿童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如反流性食管炎、功能性腹痛等。

反流性食管炎表现为胃酸回流至食管,导致食管黏膜受损,幽门螺杆菌感染被认为是其发病因素之一。

功能性腹痛则是指排除其他明确原因后依然存在的腹痛,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与其发病机制有关。

3.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儿童胃肠道微生态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儿童胃肠道微生态的变化密切相关。

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引起胃肠道菌群失衡,导致有益菌数量减少,病原菌数量增加,进而导致儿童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这为深入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儿童胃肠道疾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早期发现和诊断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至关重要。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肠胃功能紊乱的关系及调理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肠胃功能紊乱的关系及调理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肠胃功能紊乱的关系及调理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病原菌,它常导致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等胃部疾病。

除了上述疾病,最近的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也可能与肠胃功能紊乱有关,引发诸如胃胀气、腹泻和便秘等症状。

本文将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肠胃功能紊乱的关系,并提供一些调理方法和建议。

一、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肠胃功能紊乱的关系1. 幽门螺杆菌引起的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导致慢性胃炎,胃黏膜受到炎症刺激,胃酸分泌异常,引发呕吐、酸反流和胃痛等症状,从而对胃肠道的正常运作产生影响。

2. 幽门螺杆菌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些溃疡可以干扰肠胃功能,造成胃酸过多或胃酸不足,从而引发胃痛、胀气等肠胃不适的症状。

3.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胀气: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胀气存在一定的关联。

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导致胃酸分泌异常,影响胃肠道蠕动,从而加剧胃肠胀气等不适感。

4.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腹泻和便秘:一些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腹泻和便秘存在相关性。

幽门螺杆菌感染能够引起肠道炎症反应,干扰肠道菌群平衡,导致肠胃功能紊乱而引发腹泻或便秘等症状。

二、调理方法和建议1. 就医咨询:如果出现胃痛、胀气、腹泻或便秘等不适症状,应尽早就医,咨询医生进行检查和诊断,明确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

2. 幽门螺杆菌抗菌治疗:通过使用幽门螺杆菌抗生素来消灭感染,以改善胃部疾病和肠胃功能紊乱。

抗菌治疗的具体方案需要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确定,严格按照医嘱服用。

3. 药物辅助治疗:在抗菌治疗的同时,医生也可能会根据症状给予药物治疗,比如胃酸抑制剂、抗胀气药物、调节肠道菌群的益生菌等。

4. 饮食调理:良好的饮食习惯对改善肠胃功能紊乱非常重要。

建议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饮酒和抽烟等不良习惯。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 5 .早期胃肿瘤已行内镜下切除或手术胃次 全切除
• 早期胃癌手术或内镜下切除后5年及23年 旳生存率均很高,所以存在再次发生胃癌 旳危险,根除HP可明显降低这一风险。不 但胃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内镜切除者根 除HP预防胃癌也是有益旳。
• 6 .需长久服用质子泵克制剂者(PPI) Hp 感染者长久服用PPI可使胃炎类型发
– 粪便Hp抗原检测 – 血清及分泌物(唾液、尿液等)抗体检测 – 基因芯片和蛋白芯片检测
常用HP检测措施旳敏感性及特异性
检测项目 细菌培养 病理切片染色
• 迅速尿素酶试验
尿素呼气试验 粪便HP抗原检测
敏感性(%)
特异性(%)
70-92
100
93-99
95-99
75-98
70-98
90-99
89-99

• 特发性血小板降低性紫癜

共识解读
1 .消化性溃疡 是根除Hp 最主要旳适应证,根除Hp 可增进溃
疡愈合,明显降低溃疡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根除Hp 使绝大多数消化性溃疡不再是一种慢性、 复发性疾病,而是可彻底治愈。 2 .胃MALT 淋巴瘤
是一种少见旳胃恶性肿瘤,约80 %以上Hp阳 性,早期(病变局限于粘膜层或粘膜下层)旳胃 MALT 淋巴瘤根除Hp后可取得完全应答,但病灶深 度超出黏膜下层者疗效降低。根除Hp 已成为Hp阳 性早期胃MALT 淋巴瘤旳一线治疗。 (2023教授指南强烈推荐以上两种情况:根除Hp )
• 1999年海南会议提出了《我国对Hp若干问 题旳共识意见-海南共识》;
• 2023年安徽桐城会议提出《第二次全国Hp 感染处理共识意见-桐城共识》;
• 2023年庐山会议提出《第三届全国Hp感染 处理共识意见-庐山共识》;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病的关系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病的关系
3 诊 断
自 18 年 Wa e 等从慢性 活动性 胃炎 患者 的胃粘膜 中成 93 'tn r 功地培养 出幽 门螺杆菌 (ll ̄ t pl iH.y r 以来 , r , e y r PJ i dx , o, ) 0 大量
研究 表 明 , . 是 慢性 胃炎 的 主要病 因 . H rI y 亦是 消化 性 溃疡
个 循环后 . 可用琼 脂扩散凝胶 电泳检测到产物 。
4 H.y r与慢性 胃炎、 P 1i 0 消化性溃瘩的关 幕
H.y r与慢性 胃炎、 Pli o 十二指肠 溃疡 ( u Do
d e. U 密 erD )
导致细胞的 空泡 变性 。/ r  ̄ 等 提 出 H Pl 首先 引起 胃 ds l ah .y f o t 窦炎 . 随后发 生 胃粘膜损伤 . 胃粘膜屏障的破坏而遭 到酸 和 通过 胃蛋 白酶的消化 , 之溃疡形成。 胃溃 疡最常 发生 于具有炎症 继 的 胃窦粘膜的事实 . 也是对此论点的支持 。
率 明显相关。Du m等调查 结果表明 : . r感染 在家庭 内 r m H r Ii y o 有 聚集性 . 提示 通过密 切生活 接触存 在人. 人传 播的可 能性Ⅲ。 有研究认为 , 0i 人与人 或人与 动物之 间可能 通过唾 液、 H. r 在 飞沫、 食人被 H.y f污染的食物、 . 口一 口、 Pl o t 水 由 粪一 口等多种 途径传播 。H.y r的 医源 性传播 也被 证实 。张琳 等研究 表 J Pli o 明消化 科 医 务 人 员 H. y f感 染 率 高 达 8 . % ( 他 科 为 Pl o t 46 其 4 .%) 该院 胃镜室工作人员 10 65 , 0 %感染 , 经常不藏手 套操作 的 内镜 医师感染宰高 , 提示 了胃分泌液. 口腔传播途径 。 J

关于胃炎的30个问题,你想知道的全在这里!消化内科讨论版基层医生论坛

关于胃炎的30个问题,你想知道的全在这里!消化内科讨论版基层医生论坛

关于胃炎的30个问题,你想知道的全在这里!消化内科讨论版基层医生论坛1. 什么是胃炎?胃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急性和慢性炎症。

近 30 多年来有两个重要发现使胃炎的内容有重大更新,一是明确了幽门螺旋杆菌(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使胃炎的治疗发生了新的转折;二是有些胃炎的胃黏膜炎症轻微,而上皮和血管变化很突出,实际上是一种胃病,而非胃炎。

此外,由于胃镜的广泛应用和能直接取活检做组织学检查,使胃炎的检出率和诊断可靠性大为提高。

2. 胃炎有哪几类?胃炎一般分3 类,急性胃炎、慢性胃炎和特殊类型胃炎。

特殊类型胃炎的分类与病因、病理有关:包括胃手术后胃炎又称残胃炎、疣状胃炎、淋巴细胞性胃炎、肉芽肿性胃炎、嗜酸细胞性胃炎、化学性和放射性胃炎等。

3. 急性胃炎的常见症状有哪些?常急性发病,上腹痛、胀满、恶心、呕吐和食欲不振,重者可有呕血、发热、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

4. 急性胃炎的常见病因有哪些?(1)药物:最常见的是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芬、吡罗昔康(炎痛喜康)及含这类药物的感冒药。

(2)酒精和刺激性饮料:一次大量饮酒可引起急性胃黏膜损伤、糜烂,甚至出血。

(3)细菌及毒素:进食不洁食物或过期、变质食品可引起急性胃肠炎(4)物理损伤:胃内异物,胃柿石、留置胃管、食管裂孔疝可机械性损伤胃黏膜(5)腐蚀性化学物质:吞服强酸(硝酸、盐酸、硫酸)或强碱可以造成急性腐蚀性胃炎。

(6)应激性胃炎:严重创伤、烧伤、大手术、脑出血、大面积脑梗死、肝肾功能衰竭、休克,等原因可造成急性胃黏膜缺氧、缺血和胃黏膜屏障破坏引起应激性胃炎,甚至应激性溃疡出血。

精神刺激(亲属丧亡、天灾、事故)也可引起应激性胃炎。

5. 如何诊断急性胃炎?有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酗酒或明确饮食不洁者,表现有上腹痛、胀满、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均应想到急性胃炎可能,因胃黏膜修复能力很强,所以胃镜检查应及时,但吞服强酸、强碱等腐蚀剂者禁忌胃镜检查。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关系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关系

伤小 , 固定 牢 靠 , 扭 转 力 强 , 治 疗 胫 骨 骨 折 时 比 其 他 内 抗 在
固 定具 有较 明显 优势 , 治疗 胫 骨 骨折 较 好 的方 法 之 一 。 是 参 考 文 献
1 罗先 正 , 贵 兴 . 内针 内 固定 .北 京 : 民卫 生 出版 社. 邱 髓 人
现报告如下 。
1 资料 与 方 法 1 1 一 般 资 料 : 有 上 腹 隐 痛 、 胀 、 酸 、 气 等 上 消 化 . 对 饱 反 嗳
3 4 开 放 骨 折 是 否 扩髓 : 合 性胫 骨 骨折 扩髓 后 植 入 髓 内 . 闭 钉 已 成共 识 , 对 开 放 性 胫 骨 骨 折 , 否 扩 髓 , 但 是 目前 仍 有 争
总 之 , 骨 骨 折是 一 种 常 见 骨 折 , 治 疗 方 法 较 多 , 胫 其 如 采 用 石 膏 、 夹 板 、 引 、 板 、 固 定 支 架 等 固定 , 均 存 小 牵 钢 外 但
见 表 1 。
表 1 慢 性 胃病 2 2 胃黏 膜 HP阳性 情 况 5例
达 9 左 右 , 认 为 HP感 染 是 引 起 慢 性 胃 炎 、 U 十 分 重 O 故 P 要 的 因素 。本 文 就 2 2 经 内镜 及 病 理 诊 断 的 慢 性 胃炎 和 5例
P 患 者 , 快 速 尿 素 酶 试 验 检 测 胃窦 部 HP感 染 的 情 况 , U 用
县 人 民 医 院 ,3 30 0 0 0
( 稿 日期 :0 90 — 2 收 , , 9 0年 1 苏 男 17 0月 生 , 主 任 医师 , 烦 副 娄
幽 门螺杆 菌 感染 与慢 性 胃炎 和 消化 性溃 疡 的关 系
吕梁 市 离石 区 疾病 预 防控 制 中心 ( 3 0 0 武 秀媛 030 )

胃幽门螺旋杆菌杀灭方法,最怕四种药物,胃病会彻底远离

胃幽门螺旋杆菌杀灭方法,最怕四种药物,胃病会彻底远离

幽门螺杆菌是导致:反流性食管炎、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罪魁祸首。

幽门螺旋杆菌如果不好好控制的话严重的会导致胃癌。

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有哪些症状呢?早期的胃炎大都跟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多数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表现为上腹部饱涨或疼痛,恶心、呕吐、打嗝、口臭、不思饮食等等,症状不明显。

如果发现幽门螺杆菌阳性并非都要治疗,消化科指出,目前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指南提出,建议胃溃疡、胃淋巴瘤、胃癌、胃癌高危人群者在治疗时要查幽门螺杆菌,对病情的治疗帮助极大,若没有这些病者无需检查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的传播方式有哪些呢:幽门螺杆菌确最主要哦的传染方式“粪-口”“人-人”就是它主要的传播方式,生活中最常见的:双手、感染者的唾液、粪便、使用过的餐具(碗筷)、毛巾生活用品等等都可能引发传染另外一个主要的传染方式是我们独有的饭桌文化,一大桌人吃一碗菜,没有使用公筷的习惯,这就注定了我们传染幽门螺杆菌的人数和速度要比其他国家高很多。

预防幽门螺杆菌最常见的手段:(1)聚餐围餐使用公筷,分餐,就可以避免幽门螺旋杆菌传播。

(2)煮沸碗筷。

这样可杀死多数幽门螺旋杆菌;(3)勤洗衣物床单被套。

为了避免病菌的传播,应经常对被褥、枕头等进行换洗、消毒;(4)饭前便后需洗手,蔬菜、瓜果要洗净,尽量吃熟食,不喝生水,不吃不洁食物。

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方法:对于需要杀菌的患者,幽门螺杆菌的治疗规范性相当重要。

消化科强调:“现今由于部分医院治疗幽门螺杆菌方案不规范,导致很多患者对幽门螺杆菌耐药,细菌很难杀死。

原有除幽门螺杆菌方案目前因耐药只有不到70%的根除率。

目前临床上用的做多的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案为三联疗法,四联疗法,+必须至少一种益生菌(对抗菌)卫乐舒益生菌。

现在已提倡用四联疗法根除HP加上卫乐舒对抗益生菌,疗程10-14天左右,后期持续服用一段时间卫乐舒益生菌,可大大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这目前也是国际上推崇的疗法。

慢性胃炎健康教育

慢性胃炎健康教育

慢性胃炎健康教育慢性胃炎是指胃黏膜长期受到炎症刺激而引起的一种胃病。

它是常见的胃部疾病之一,常见症状包括上腹疼痛、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

为了匡助患者更好地了解慢性胃炎,以下是一份详细的慢性胃炎健康教育内容。

一、慢性胃炎的定义和病因慢性胃炎是指胃黏膜长期受到炎症刺激而引起的一种胃病。

其病因主要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饮食不规律、精神紧张、吸烟、酗酒等。

二、慢性胃炎的症状和诊断慢性胃炎的常见症状包括上腹疼痛、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

诊断慢性胃炎主要依靠胃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

三、慢性胃炎的预防和治疗1. 饮食调理: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多食用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适量摄入蛋白质和维生素。

2. 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时定量进食,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

3. 操纵情绪:避免长期精神紧张和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4. 幽门螺杆菌治疗:如果慢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需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治疗。

5.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医生会开具适当的抗酸药物、抗生素等进行治疗。

四、慢性胃炎的并发症和注意事项1.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关系: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常见病因之一,长期感染可能增加患胃癌的风险。

2. 饮食注意:避免长期空腹,不要吃过热或者过冷的食物,避免过度进食和饮酒。

3. 定期复查: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并根据医生建议进行治疗调整。

五、慢性胃炎的康复护理1. 饮食护理: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安排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

2. 心理护理:积极调整心态,保持良好的情绪,避免长期精神紧张和压力。

3. 定期复查: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根据医生建议进行治疗调整。

六、慢性胃炎的康复效果和预后慢性胃炎的康复效果和预后因个体差异而异。

合理的治疗和生活调理可以改善症状,减少复发。

但是,如果不注意生活习惯和饮食调理,病情可能会反复发作,甚至可能导致胃溃疡、胃出血等并发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的关系
发表时间:2010-09-15T11:01:45.32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22期供稿作者:马淑杰
[导读] 自1982年人体胃黏膜成功分离出一种螺旋样杆菌(Hp)后,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马淑杰(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人民医院黑龙江加格达奇 165000)
【中图分类号】R5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2-0049-02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细菌密度与不同程度慢性胃炎的关系,得出结论:Hp感染的细菌密度与慢性胃炎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幽门螺旋杆菌慢性胃炎相关分析
自1982年人体胃黏膜成功分离出一种螺旋样杆菌(Hp)后,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有关研究发现Hp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病、胃淋巴瘤等疾病的关系密切。

多数研究者认为Hp是引起慢性胃炎的主要原因,称之为Hp相关性胃炎。

本研究采用定量的方法探讨Hp 感染量与不同程度慢性胃炎的关系,为临床治疗Hp相关性胃炎患者使用不同Hp根除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近四年在我院接受胃镜检查的门诊及住院患者行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查,选择Hp阳性患者118例,其中女性51例,男性67例,年龄18~71岁,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患者8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34例。

排除标准:14C尿素呼气试验阴性;胃镜下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及并发症;临床上疑癌患者;近1~2周内服用任何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和铋剂;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等致溃疡病药物者;消化道出血、肝硬化、消化道肿瘤、心肝肾肺功能不全、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

1.2检测方法
1.2.1 胃镜检查禁食12h,签署胃镜检查同意书,病人取左侧卧位,口含牙垫,仰头,下颚朝前;插入胃镜,按修订后的悉尼标准观察记录病变。

记录内镜表现分为充血/渗出、扁平糜烂、隆起糜烂、萎缩、出血、反流及皱壁增粗,根据各种表现的轻重进行分级(0~3级)。

1.2.2 黏膜活检每例患者取5块,其中胃窦2块,分别为大弯小弯距幽门2~3 cm处;胃体2块,分别取距贲门8 cm,大小弯各1块;胃角1块。

向病理医师提供内镜所见、临床病史和活检部位,以便做出正确的临床病理判断。

1.2.3 14C尿素呼气试验胃镜前禁食12h,服用14C尿素呼气试验微量胶囊1粒,整粒吞服,静坐20min后通过一长约20cm带滴球的一次性输液管向加有1 ml氢氧化胺、1ml无水乙醇、1%酚酞1滴的闪烁瓶内液体(CO2吸收剂)吹气,力度适中以免液体溅出。

当CO2吸收剂的紫红色退尽为无色时,提示CO2饱和,停止吹气。

加入5ml闪烁液,使用LKB1217型液闪计数仪(1KB1217)测定每分钟衰变数(dpm),以14C尿素呼气试验值>100dpm为阳性标准。

1.3病理组织学检查及Hp的定量分析
采用Giemsa染色,取标本2块先放在装有10%福尔马林液中,固定、梯度酒精、二甲苯处理、浸蜡、石蜡包埋后制成病理检查组织蜡块,连续切取3~5μm厚切片经梯度酒精、二甲苯脱水及透明处理后,用中性树胶封固,Giemsa染色剂染色放置20min后,烘干切片5min,然后先在低倍(10×10倍)及高倍(10×40倍)光镜下进行病理诊断,最后在油镜下检测幽门螺杆菌(10×100倍油镜),在黏膜缘及/或腺腔小凹处观察到逗点状、短棒状紫蓝色小体为Hp阳性。

1.4分类及诊断标准
(1)慢性胃炎组织学形态的分类标准:以慢性炎症细胞密集的程度和浸润深度分为4度:无明显异常、轻度、中度、重度。

(2)Hp的半定量分析诊断采用修订后的悉尼标准:根据Hp在黏膜中分布的密度分成4度:无,轻度,中度,重度。

肠化黏膜表面通常无Hp定植,故标本全长中要扣除肠化区。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各级间的差异及关联性采用x2检验及Spearman 相关性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不同类型慢性胃炎的性别分布
118例中女性患者51例,其中CSG患者35例、CAG患者16例;男性患者67例,其中CSG患者49例、CAG患者18例。

男女比例为1∶0.76。

不同类型胃炎的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87,P=0.592)。

2.2Hp密度与慢性胃炎严重程度的关系
Hp密度与慢性胃炎严重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621,P<0.001)。

Hp密度与慢性胃炎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457 669,P=0.001)。

3 讨论
3.1慢性胃炎的性别分布
目前对于性别与Hp感染的相关性研究结果不尽相同。

本研究通过对118例接受检查的慢性胃炎病人行14C尿素酶呼吸试验及胃黏膜病理切片Hp染色并按悉尼标准进行定量分析及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类型胃炎的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86,P=0.535),与国内报道一致。

3.2 Hp密度与慢性胃炎严重程度的关系
目前对于Hp与慢性胃炎关系的研究较多,但与慢性胃炎严重程度关系的研究较少。

故本研究以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从感染幽门螺杆菌密度的角度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Hp的密度越高胃黏膜炎症细胞密集程度和浸润深度越大,即胃炎越严重(x2=27.621,
P=0.001)。

且Hp感染的密度与慢性胃炎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457 669,P=0.001)。

说明随着Hp感染密度增加,胃炎严重程度也增加。

参考文献
[1] 郭智成,陈冲.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2,29(4):234~236.
[2] 扬万刚,李学峰. 幽门螺杆菌的流行病学综述[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6(4):99~1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