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合集下载

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是人类胃肠道的一种常见细菌。

它是一种螺旋状的革兰氏阴性菌,能在人类胃黏膜上生长繁殖,是导致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胃癌和胃肠道疾病的患病率也在不断上升,因此,了解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对于控制和预防该类疾病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的发现和结构最初是由澳大利亚的两位科学家独立发现的。

在1982年,澳大利亚研究人员罗宾·沃伦发现在许多患有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患者胃内均存在这种细菌,随后,在同一年,澳大利亚的马歇尔也发现了类似的情况,并通过自己吞食了培养细菌的试管证明了细菌导致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关系,从而赢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的结构和特性也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的外壳是由多种不同结构的蛋白质和糖类分子形成的。

其中,血型抗原是其最重要的成分之一。

通过这些抗原在胃黏膜上形成稳定的结构,以抵抗胃液和黏液的侵蚀,从而生存和繁殖。

同时,的细胞壁还含有大量的脂质DNA,这些脂质DNA可以与宿主胃黏膜细胞的核酸结合,并将致癌物质注入宿主细胞内,引发细胞发生癌变。

二、的发病机制会释放毒素和炎症因子,引发宿主胃黏膜发生炎性反应,造成慢性胃炎。

长期的胃炎可以导致胃黏膜萎缩和溃疡形成。

除此之外,还可以刺激宿主产生大量的胃酸,进一步破坏胃黏膜,加速病情的恶化。

而且,慢性胃炎的高风险人群和长期患病者有患胃癌的风险。

三、的检测方法感染并不一定引起症状,因此,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感染了。

对于有感染风险的人群,如长期使用类固醇或非甾体类药物、曾经患有胃病、胃肠道手术史以及家族中有慢性胃炎或胃癌患者等人群,应该定期进行的检测。

的检测方法包括呼气试验、血清学检测和胃镜检查等。

其中,呼气试验是一种安全、无痛和非创伤性的检测方法,可用于初步筛查感染。

血清学检测通过检测血液中存在的特异性抗体水平来诊断感染。

胃镜检查是一种准确、可靠的检测方法,能够直接观察胃粘膜的病理改变,并采用组织学等方法进行的检测。

幽门螺杆菌感染基层治愈指南(2023年)

幽门螺杆菌感染基层治愈指南(2023年)

幽门螺杆菌感染基层治愈指南(2023年)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胃部感染,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本指南旨在提供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基层治愈方案,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管理和治疗患者。

病因与传播途径幽门螺杆菌感染主要由幽门螺杆菌引起,该细菌通过口腔-口腔和粪-口传播途径进行传染。

可通过与感染者接触、食用被污染食物或饮水、捏持被污染物品后接触口腔等方式传播。

临床表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引起消化不良、胃炎、胃溃疡、胃癌等疾病。

常见症状包括上腹疼痛、腹胀、嗳气、恶心、食欲不振等。

但部分感染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

诊断方法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主要依靠呼气试验、组织检查和血清学检测。

其中,呼气试验是最常用的非侵入性检测方法,组织检查通常用于胃镜检查时采集组织样本,血清学检测则主要通过血清抗体检测。

治疗方案1. 三联疗法(一线治疗):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连续用药7天。

也可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选择。

2. 四联疗法(二线治疗):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和甲硝唑,连续用药10-14天。

3. 针对病情和治疗效果不佳的复发性感染或耐药性感染,可考虑使用其他抗生素,如呋喹诺酮类药物、四环素类药物等。

注意事项1. 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应严格按医生嘱咐用药,并遵循合理饮食。

2. 服药期间应避免饮酒、烟草等刺激胃黏膜的物质。

3. 监测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随访与复查患者在完成治疗方案后,需定期复查以评估疗效。

推荐的复查方案包括呼气试验、组织检查或血清学检测。

如治疗无效或复发,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结论本指南提供了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基层治愈方案,医务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同时,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合理使用药物有助于提高治愈率和减少药物抗性的发展。

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指南

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指南

口腔卫生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定期更换牙刷,有助于 减少胃部幽门螺旋杆菌的 感染风险。
增强免疫力
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 等方式增强免疫力,有助 于提高对幽门螺旋杆菌的 抵抗力。
04 幽门螺旋杆菌治疗的注意 事项
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遵循医嘱
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治疗,不要自行更 改治疗方案或停药。
注意症状变化
留意自己是否有胃痛、胃 酸、胃胀等症状,如有异 常,及时就医检查。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规律饮食、作息规律 等,以降低再次感染的风 险。
预防再次感染的措施
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手、保持口腔卫生,避免口 口相传的感染途径。
分餐制或使用公筷
与家人或朋友聚餐时,建议采用分 餐制或使用公筷,以降低交叉感染 的风险。
案例二:饮食调整的成功案例
总结词
通过调整饮食习惯,改善胃部环境,成功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生长。
详细描述
患者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同时 ,采用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方式,以减轻胃部负担。经过一段时间的饮食调 整,患者的胃部环境得到改善,幽门螺旋杆菌的生长得到有效抑制。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会增加患胃癌的风 险。
02 幽门螺旋杆菌的诊断
诊断方法
胃镜检查
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
通过胃镜获取胃黏膜标本进行快速尿素酶 试验、组织学检查或PCR检测。
让患者服用标记的尿素,然后通过呼吸测 试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的存在。
粪便抗原检测
血液抗体检测
检测粪便中幽门螺旋杆菌抗原,用于初步 筛查。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指 南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研究现状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研究现状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研究现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一种能够寄生在胃黏膜上的螺旋形细菌,是人类胃部最常见的感染源之一。

多年以来,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许多胃疾病如胃溃疡、慢性胃炎和胃癌等密切相关。

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发现,本文将就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探讨。

一、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传播途径根据广泛临床观察和实验室研究,人类主要通过口-口接触和食物-口接触途径感染幽门螺杆菌。

这意味着亲密接触(如家庭成员之间)、不洁食品及水源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此外,虫媒也被认为是其中一种可能的传播途径。

母体传播也是导致婴儿和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常见原因。

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致病机制幽门螺杆菌感染主要通过其特有的致病因子引起。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尿素酶(urease)和细胞毒素(cytotoxin-associated gene A,简称CagA)。

尿素酶可以将胃内尿素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从而中和胃酸,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给细菌。

CagA则可以通过进入寄主上皮细胞并与其相互作用来引发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并介导肠上皮细胞炎症反应。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致病因子如细菌表面黏附分子(adhesins)、组蛋白变构酶等也参与了幽门螺杆菌感染过程。

这些致病因子协同作用引发的产物,如氧化应激、促炎性因子和错过免疫反应等,均对宿主组织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损害。

三、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系统疾病1. 胃溃疡:多数胃溃疡患者(超过80%)被证实为幽门螺杆菌感染。

细菌通过破坏胃粘膜抵御感染,引起黏膜屏障功能紊乱,从而导致胃酸和消化酶对黏膜产生直接损害。

2. 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是最常见的胃部疾病之一。

感染后,机体会产生炎性细胞浸润和局部免疫反应,释放大量促炎因子和氧自由基等,导致黏膜组织发生变性、坏死以及纤维化。

3. 胃癌: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发展的重要诱导因素之一。

细菌引起的持久慢性肠上皮炎症可导致DNA突变、细胞增殖异常以及凋亡抑制等,从而增加了癌前期阶段及早期癌变的风险。

2022中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治疗指南

2022中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治疗指南

推荐
√ √ √ √ √ √ √ √

推荐意见1
●是否应将铋剂四联方案作为H.pylori感染初次和再次根除治疗方 案?
●推荐意见:建议在H.pylori感染初次和再次根除治疗中使用铋剂 四联方案,疗程为14 d。

推荐意见1
抗生素组合 组合1 组合2 组合3 组合4 组合5
铋剂四联方案中推荐的抗生素组合
儿童HP根除治疗
儿童HP根除治疗可用的口服治疗药物剂量及用法
药物
剂量
最大剂量
服药时间
奥美拉唑
常规剂量:1mg/(kg▪d),分2次/d
20mg/次,2次/d
饭前15-30min
兰索拉唑
0.7-3.3mg/(kg▪d),分2次/d
30mg/次,2次/d
饭前15-30min
阿莫西林
50mg/(kg▪d),分2次/d
推荐意见2
●H.pylori感染初次和再次根除治疗应推荐高剂量双联方案还是 铋剂四联方案?
●推荐意见:铋剂四联方案和高剂量双联方案均可用于H.pylori 感染初次和再次根除治疗。
推荐意见3
●在铋剂四联方案中,是否推荐双倍剂量PPI根除治疗H.pylori感染? ●推荐意见:在铋剂四联方案中,不推荐常规使用双倍剂量PPI根除
抗生素1
抗生素2
阿莫西林1.0 g、2次/d
克拉霉素500 mg、2次/d
阿莫西林1.0 g、2次/d
左氧氟沙星500 mg、1次/d或200 mg、2次/d
四环素500 mg、3~4次/d 甲硝唑400 mg、3~4次/d
阿莫西林1.0 g、2次/d
甲硝唑400 mg、3~4次/d
阿莫西林1.0 g、2次/d

幽门螺旋杆菌怎么治疗方案

幽门螺旋杆菌怎么治疗方案

幽门螺旋杆菌怎么治疗方案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它与胃溃疡、胃癌等消化系统疾病密切相关。

针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和辅助治疗两个方面。

以下是针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治疗方案的介绍。

一、抗生素治疗方案使用抗生素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主要手段之一。

目前常用的抗生素方案有三合一和四合一治疗方案。

1. 三合一方案三合一方案主要由一种质子泵抑制剂(PPI)和两种抗生素组成。

典型的三合一方案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克拉霉素+韦唑仑。

其中,质子泵抑制剂用于减少胃酸分泌,提高抗生素的疗效;克拉霉素和韦唑仑则分别具有抗幽门螺旋杆菌的作用。

2. 四合一方案四合一方案在三合一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种抗生素。

常用的四合一方案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克拉霉素+韦唑仑+甲硝唑。

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加抗生素的种类,提高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成功率。

抗生素治疗的具体剂量和疗程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确定。

通常治疗周期为7至14天,如果初次治疗失败,则需要重新选择方案并进行第二次治疗。

二、辅助治疗方案除了抗生素治疗,辅助治疗方案也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辅助治疗主要包括质子泵抑制剂、胃粘膜保护剂和中药辅助治疗等。

1. 质子泵抑制剂质子泵抑制剂是一类能够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可有效减轻胃部炎症和溃疡症状,提高抗生素的疗效。

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包括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

2. 胃粘膜保护剂胃粘膜保护剂可以帮助修复和保护受损的胃粘膜组织,减轻胃部不适和炎症。

常用的胃粘膜保护剂包括枸橼酸铋钾、胃蛋白酶等。

3. 中药辅助治疗一些中药具有一定的抗菌和调节胃肠功能的作用,可以辅助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常用的中药包括黄连、三七等。

需要注意的是,治疗期间患者应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酸涩等,以免加重胃部不适。

此外,患者还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以提高治疗效果。

总结起来,针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和辅助治疗两个方面。

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方案

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方案

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方案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细菌感染,它可以引发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等严重疾病。

因此,及时有效地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至关重要。

针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方式。

药物治疗方案是目前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主要方法。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和胃黏膜保护剂。

抗生素是直接针对幽门螺旋杆菌的药物,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等,通常需要联合使用两种或以上的抗生素以增加疗效和减少耐药性。

质子泵抑制剂可以减少胃酸的分泌,从而降低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帮助抗生素更好地发挥作用。

胃黏膜保护剂则可以修复受损的胃黏膜,减轻胃部不适症状。

除了药物治疗外,非药物治疗也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重要手段。

首先,饮食调理是非药物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患者应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持规律饮食,有助于减轻胃部不适症状。

其次,生活方式的调整也是非药物治疗的重要内容。

戒烟限酒、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都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对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积极作用。

总的来说,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方案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年龄、性别、合并症、耐药情况等因素。

在选择药物治疗方案时,应根据幽门螺旋杆菌的耐药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组合,避免盲目使用抗生素导致耐药性增加。

在非药物治疗方面,饮食调理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同样重要,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指导,做好相关的调理工作。

综上所述,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需要综合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治疗,以期尽快康复。

同时,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同样重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的风险,有助于维护胃部健康。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对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所帮助,祝愿患者早日康复。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诊断和治疗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诊断和治疗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诊断和治疗发表时间:2019-09-05T17:21:46.743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第08期作者:陈武春[导读]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是一种常见胃炎类型,发病率高,对病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西南石油大学校医院,四川南充,637000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是一种常见胃炎类型,发病率高,对病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我们应该尽早诊断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并且根据病人是情况,对症治疗。

什么是油门螺旋杆菌?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最早由澳大利亚学者Marshall和Warren经由慢性胃炎患者胃窦粘液层以及上皮细胞中分离出来的,是一种微厌氧、呈螺旋形的细菌,该类细菌对生长条件具有较高的要求。

有资料报道显示,慢性胃炎患者中,60%-90%胃粘膜中可以分理培养处Hp,随着学者们对Hp的研究,加深对慢性胃炎的了解,发现了Hp感染程度与胃粘膜炎症程度之间的关系。

1986年,世界胃肠病学会第八届会议上明确提出Hp感染是导致慢性胃炎的一大病因。

如何诊断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1,临床表现。

和非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胃炎相比,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表现大同小异,大多数病人表现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和腹痛等症状。

2,胃镜表现。

对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胃镜下,黏膜改变以充血、水肿为显著表现,而且可见颗粒状增生。

胃镜检查中,若是出现以下征象,考虑是幽门螺杆菌感染:(1)黏膜呈现出弥漫性颗粒样增生状态;(2)胃窦部伴有明显的炎症表现,而且已经累及到胃体;(3)黏膜表现出红肿、糜烂等症状;(4)黏膜下可见出血点,或者是陈旧性血痂;(5)稠厚黏液斑。

3,幽门螺杆菌(Hp)感染诊断。

内镜下,黏膜改变缺乏特异性,因此,实验室诊断是确定Hp感染的常用方法。

对于慢性胃炎,病因学诊断中,检测Hp的方法较多,主要分成2种,一是经胃镜进行侵入性操作检查,如病理切片染色、快速尿毒酶试验等,二是不通过胃镜的非侵入性检查,如血Hp抗体测定、尿素呼气试验以及粪便Hp抗原检测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 江西井冈山共识 (2012) 浙江杭州共识
(2016)
幽门螺杆菌:关系到公众健康 的大问题
•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 一样感染Hp人数众多。
• 世界上没有一种病原体像Hp 一样感染全球半数以上人口。
• 世界上没有一种细菌像Hp一 样诱发如此多的临床疾病。
胡伏莲,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教授,我国幽门螺杆菌研究领域的创始人之一及学术带头人和资深专家, 全国幽门螺杆菌学组名誉组长。主编了《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基础与临床》、《幽门螺杆菌感染诊疗指南》等。
2.溃疡病维持治疗:根除HP 治疗后,无并发症的十二指 肠溃疡,不推荐延长质子泵 抑制剂PPI抑酸治疗。胃溃疡 和有并发症的十二指肠溃疡 仍需延长质子泵PPI 治疗。
3.HP阳性出血性溃疡应在 重新进食时就开始根除。
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案
我国共识
井冈山共识 (2012)
MaastrichtⅣ治疗方案
• 幽门螺杆菌的重复感染率、再感染率很高。
HP现症感染
惊慌?
根除
最合适的适应症与根除方案
发现
消灭
杭州
共识 (2016)
HP阳性的下列疾病
必 支不 须 持明

消化性溃疡 (不论是否活动和有无并发症史) √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状

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糜烂

早期胃肿瘤已行内镜下切除或胃次全手术切
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 2、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 ---添加至HP感染根除的指 征
幽门螺杆菌诊治
我国共识
1、长期服用PPI。胃炎类型发生变化, 胃体萎缩为主的低胃酸型胃炎发生胃癌 的危险性显著增高。蒙古沙鼠模型研究 显示,PPI可加速或增加胃癌发生率。长 期服用PPI治疗GERD患者均需根除HP。
研究现状
非消化科研 究和非消化 病之间的关 系?
公共卫生问 题备受关注
大量研究表明:
慢性活动性胃 炎的病原菌
是消化性溃疡 的重要致病因

是低级别胃 MALT淋巴瘤 的重要致病因

胃癌的Ⅰ类 致癌原
幽门螺杆菌与胃外疾病的关系
不明原因缺铁性贫 血(IDA)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 性紫癜(ITP)
自身免疫性胃炎 (AIG)
序贯疗法:两个5d组成: 前5d PPI+阿莫西林 后5d PPI+克拉霉素+甲硝唑
伴同疗法:将序贯疗法中的 3种抗生素和PPI合起来一起 服用。
左氧氟沙星三联方案: 左氧氟沙星替代高耐药率的 克拉霉素。
井冈山共识
重视方案:首选四联疗法,标
准剂量PPI+标准剂量铋剂+2种
抗菌素

废除一、二、三线,只分初始和
4
阿莫西林 1%-5%
5
呋喃唑酮 1%-5%
6
四环素
1%-5%
标准三联疗法(2方案)根 除率已低于或远低于80%
国际上推荐--序贯疗法与标 准三联疗法相比并未显示优 势
伴同疗法--我国缺乏相应资 料(同时服用3种抗菌素— 增加不良反应,治疗失败后 抗菌素选择余地减少
推荐的四联方案 抗生素剂量和用法
井冈山共识 (2012)
2、治疗所有HP阳性者,但如无意治 疗,就不要进行检测。—世界胃肠 病学组织制定的发展中国家幽门螺 杆菌感染临床指南中提出良好实践 要点。因此要根据根除适应症进行 HP检测不应任意扩大检测对象。
幽门螺杆菌诊治的共识
欧洲共识
MaastrichtⅣ (2012)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强烈证据表明根除HP可 降低胃癌发生的危险性。


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

胃癌家族史

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包括低剂量阿

司匹林)
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其他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疾病(如淋巴细胞性

胃炎、增生性胃息
肉、Ménétrier 病)
证实有幽门螺杆菌感染

两次共识重要的区别点
GERD:无需根治
部分研究认为根除Hp有可 能增加GERD和食管腺癌的 发生危险性。Hp阳性GERD 患者长期服用PPI可增加胃 体萎缩发生的危险性,进而 增加胃癌发生危险性
方案
抗菌药物1
抗菌药物2
1 阿莫西林1000mg,2次/d 克拉霉素500mg,2次/d
左氧氟沙星500mg,1次/d或200mg,2次
2 阿莫西林1000mg,2次/d
/d
3 阿莫西林1000mg,2次/d 呋喃唑酮100mg,2次/d

补救

疗程10-14天,废弃7天(适当增

加疗程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疗效 )

对铋剂有禁忌者或证实HP耐药率 仍较低时,可选用非铋剂方案。
包括标准三联方案、序贯疗法和
伴同疗法
推荐用于根除治疗的6种抗生素
抗菌药物 耐药率
1
甲硝唑 60%-70%
2 左氧氟沙星 30%-38%
3
克拉霉素 20%-38%
幽门螺杆菌:关系到公众健 康的大问题
为什么要检测幽门螺杆菌
• 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子, 并与胃癌及胃MALT淋 巴瘤密切相关。
• 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WHO/IARC)将幽门螺杆菌定为第 Ⅰ类(即肯定的)生物致癌因子, 并明确为胃癌的危险因素。
• 幽门螺杆菌非常顽固,自然清除率极低。人类一旦感染幽门螺杆菌后,若不 进行治疗,几乎终身处于持续感染中。
维生素B12缺乏
与心脑血管疾病、 糖尿病及皮肤等疾 病相关
与IBS亚型有关
幽门螺杆菌诊治的共识
欧洲共识
我国共识
MaastrichtⅠ (1996) MaastrichtⅡ (2000) MaastrichtⅢ (2005) MaastrichtⅣ (2012)
海南三亚共识 (1999) 安徽桐城共识 (2003) 江西庐山共识
幽门螺杆菌感染诊疗新进展
主讲人:
• 1、历史 • 2、发展
幽门螺杆菌历史
• 马歇尔和沃伦先驱性 的发现,使胃溃疡从 原先人们眼中的慢性 病,变成了一种“采 用短疗程的抗生素和 酸分泌抑制剂就可治 愈的疾病
----2005年诺贝尔奖的 颁奖词
研究现状
消化科研究 与消化病之 间的关系?
制药公司投 入巨资研发 有效药物
克拉霉素低耐药率地区 克拉霉素高耐药率地区
一线方案 二线方案
标准三联疗法 或序贯疗法 或伴同疗法
铋剂四联疗法 或左氧氟沙星 三联疗法
铋剂四联疗法 (如无铋剂,序贯 疗法或伴同疗法)
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
三线方案
基于药敏试验结果
标准三联方案: 1、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 2、PPI+克拉霉素+甲硝唑
铋剂四联方案: 铋剂+PPI+四环素+甲硝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