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肿瘤学_PPT课件
合集下载
妇科肿瘤 PPT课件

早发现 早诊断 早治疗
是预防宫颈癌的关键
该方法还可治疗月经周期过长、子宫大出血、难治性产后出血、 异位妊娠(宫外孕)、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颈肿瘤、子 宫内膜肿瘤等,是目前妇科领域最前沿的技术之一。
宫·腹腔镜疗法 适宜7cm左右的各种妇科肿瘤,仅需在腹部开3个5mm左右的
小孔,手术全程可视,保全子宫与生育能力,不留疤痕、不开 刀、恢复快,手术无季节限制,3-4天便可出院。
妇科肿瘤自查四法
三是自摸肿块。下腹肿块被自己偶然发现,或由医生体检 查出,或为影像检测证实。包块是肿瘤的实体,它的发现和证 实最有价值。当肿瘤很小时自己是摸不到的,自己能摸到肿瘤 说明肿瘤已经相当大了,但总比忽略或根本不在意为好。在清 晨,空腹排解完大小便,平卧于床,略弯双膝,放松腹部,自 己用双手在下腹部按触,由轻浅到重深,如有肿物是可以发现 的。
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
(四)疼痛 比较少见,除因盆腔神经受压有疼痛外,带蒂的粘膜下肌瘤在
宫腔内引起宫缩而产生疼痛,当肌瘤阻塞宫颈管,妨碍经血外 流,可引起痛经。当带蒂的浆膜下肌瘤发生蒂扭转或
发生于妊娠期子宫肌瘤红色变性或感染时,均可引起较剧烈之 腹痛。
(五)对妊娠及分娩的影响 浆膜下肌瘤一般不影响受孕,当位于子宫角的壁间肌瘤压迫输
四是感觉疼痛。下腹部、腰背部、骶尾部疼痛,性交痛等。 疼痛并不是肿瘤的早期症状。通常当肿瘤体积相当大,压迫或 侵犯其他脏器时,才会引起疼痛。有时疼痛也是肿瘤的自我暴 露,如肿瘤发生蒂扭转,破裂或变性等都会引起腹部疼痛。
子宫肌瘤
多发生30~50岁,以40~50岁为多见,20岁以 下少见。据统计约有1/3的妇女患有不同程度的 子宫肌瘤,常因子宫肌瘤小,无症状,不做妇科检 查而未做诊断。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完整教育教学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二)病 理
(3)CINⅢ:
•即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
•病变几乎累及上皮全层,细胞核异常 增大、深染、染色质分布不均,核分 裂象多,细胞拥挤,排列紊乱,无极 性。原位癌又称上皮内癌,基底膜完 整,无间质浸润
精选PPT课件
(二)病 理
2.宫颈浸润癌
• CIN形成后继续发展,突破上皮下基膜浸润间 质,形成宫颈浸润癌(图16-3)。
• 宫颈有明显病灶,可直接在病灶取材。 • 宫颈无明显癌变可疑区时,可在移行区3、
6、9、12点4处取材或在碘试验、阴道镜下 取材做病理检查。
精选PPT课件
六、诊断及鉴别诊断
4.宫颈锥形切除术
• 适用于宫颈刮片检查多次阳性——宫颈活检阴性 者,或活检为原位癌需确诊者,应行诊断性宫颈 锥形切除术。
精选PPT课件
一、病 因
(二)相关危险因素
• 包括过早性生活(<16岁)、早婚、多个性 伴侣、性生活活跃、性生活不洁、早生育、 多产、密产等与宫颈癌发生密切相关;
• 男性不洁性行为及与有阴茎癌、前列腺癌或 其性伴侣曾患宫颈癌的高危男子性接触的妇 女也易患宫颈癌。
• 此外与性伴侣包皮过长、吸烟、经济状况、 肿瘤家族史、使用避孕药及饮食等因素亦有 关。
• 年轻患者可保留正常的卵巢组织。
精选PPT课件
2.放射治疗
• 适用于: ①ⅡB~Ⅳ期患者; ②全身情况不适宜手术的早期患者; ③宫颈大块病灶的术前放疗; ④手术治疗后病理检查发现有高危因素的辅助治疗。
放射治疗包括腔内照射及体外照射。
精选PPT课件
3.化疗
• 主要用于晚期或复发转移的患者,近年来也用于 放疗前或手术前静脉或动脉灌注化疗及与放疗并 行的同步化疗。
妇科肿瘤ppt

一、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原则
以手术治疗为主,少部分可单独放疗,并配合 孕激素、化疗,治疗个体化、注重首次治疗。
二、放射治疗原则 对不宜手术病例可采用单纯放疗,力争
使放射剂量分布符合宫腔形态,使子宫肌层 受量达到50GY左右,术前术后放疗尚无一致 意见。
三、术前放疗 对于术前放疗一直有争议,近年赞同者渐减少。 适应症:除外早期,高分化,不能耐受放疗者以外
高分化
发展慢
复发癌
PR(+)
用药要求: 大剂量,长疗程
用法: 已酸孕酮 250mg, Qd
甲地孕酮 160mg, Qd
三苯氧胺 10mg Bid
总之,宫内膜癌的治疗要遵循个体化,注 重首次治疗,尽量选择手术治疗,实施综 合治疗,但有很多问题需要探索。
常规剂量安排 腔内A点量5~7Gy/次 10Gy/周 阴道与宫腔量1∶1左右 总疗程4~6周 外照射B点量2~2.5Gy/次 前后对照 10Gy/周 A点剂量范围50~70Gy B点剂量范围35~55Gy
全盆照射25Gy 腔内A点减少15Gy
宫颈癌放疗剂量安排
早期 中期 溃疡 空洞 晚期
腔内A点量
外照B点量
35~50Gy
0~45Gy
45~55Gy
40~50Gy
20~40Gy
20~30Gy后
补量至50Gy
0~20Gy 后缩野补量至
或
20~40Gy
50~55Gy 8×15cm四野 交叉40Gy/后 缩野剂量至50~60Gy
其他条件 中心挡野 中心挡野 不挡野 挡野 不挡野 不挡野
不挡野
六、放疗并发症预防和处理 (一) 常见近期并发症 1、骨髓抑制 WBC↓ Pt↓ 贫血 2、感染(外阴、阴道、盆腔) 3、机械损伤(穿孔、裂伤) 4、消化道反应 5、泌尿系反应 6、全身反应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课件

药物治疗
化疗
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来杀死肿瘤细胞或抑制其生长。常用的化 疗药物包括顺铂、卡铂、紫杉醇等。
靶向治疗
针对特定基因突变或蛋白质的药物,可以更精确地杀死肿瘤 细胞或抑制其生长。常用的靶向治疗药物包括曲妥珠单抗、 贝伐珠单抗等。
放射治疗
内照射
将放射源放置在肿瘤内部或周围,以直接对肿瘤进行照射。内照射常用于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
02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类型
子宫肿瘤
01
0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3
子宫肌瘤
是最常见的子宫良性肿瘤 ,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组 成,多见于30-50岁妇女 。
子宫内膜癌
是子宫内膜发生的恶性肿 瘤,多见于老年妇女,与 长期无排卵或雌激素水平 过高有关。
子宫颈癌
是子宫颈发生的恶性肿瘤 ,与人乳头瘤病毒(HPV )感染有关。
卵巢肿瘤
3
女性生殖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
如内分泌、免疫等系统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肿瘤的基本概念
肿瘤的定义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 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 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 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
成的新生物。
肿瘤的分类
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恶 性肿瘤包括癌和肉瘤。
肿瘤的病因
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多种因 素均可导致肿瘤的发生。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类型 •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症状与诊断 •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治疗 • 预防与保健 • 案例分析
01
引言
女性生殖系统概述
1 2
女性生殖系统结构
包括外生殖器和内生殖器,如阴道、子宫、卵巢 等。
妇科肿瘤总论 PPT课件

• 随机对照实验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 前瞻性大样本对照实验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with a comparison group
• 回顾性研究 retrospective follow-up study
• 交叉组研究结果 cross sectional study
• 最初均为临床分期 • 现随学科发展,对疾病的认识,加入了病 理分期的内容。 • FIGO分期经过多年的实践,目前除子宫颈 癌外,所有的妇科恶性肿瘤均已由以临床 为基础的分期转向手术病理分期。
医学资料 11
FIGO分期
• 根据临床检查,按解剖学病变范围进行分期。
Ⅰ期:仅限于器官局部的早期癌。 Ⅱ期:癌症已向外转移、超过原发并部位, 并转移到相邻器官表面。 Ⅲ期:癌已有更多部位的转移。 Ⅳ期:癌已有明显其他器官内的转移。 • 在分期中可以反映出肿瘤特殊的预后后因素。
• 以循证医学为基础,不受时间所限,并能随着新 进展有所发展。 • 无论何种肿瘤分期系统,均有以下内容: * 肿瘤所在的解剖部位、
* 临床表现和病理区域;
* 组织类型,肿瘤分级等。
• 临床上还需关注患者的年龄、症状持续时间和标 记物等,
• 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医学资料 10
肿瘤分期原则
• FIGO分期和TNM分期
子宫内膜癌
Endometrial Cancer
卵巢癌
Ovarian Cancer
输卵管癌等
Ca. of fallopian tube
阴道癌
Vaginal cancer
外阴肿瘤
Vulvar caner
医学资料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 前瞻性大样本对照实验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with a comparison group
• 回顾性研究 retrospective follow-up study
• 交叉组研究结果 cross sectional study
• 最初均为临床分期 • 现随学科发展,对疾病的认识,加入了病 理分期的内容。 • FIGO分期经过多年的实践,目前除子宫颈 癌外,所有的妇科恶性肿瘤均已由以临床 为基础的分期转向手术病理分期。
医学资料 11
FIGO分期
• 根据临床检查,按解剖学病变范围进行分期。
Ⅰ期:仅限于器官局部的早期癌。 Ⅱ期:癌症已向外转移、超过原发并部位, 并转移到相邻器官表面。 Ⅲ期:癌已有更多部位的转移。 Ⅳ期:癌已有明显其他器官内的转移。 • 在分期中可以反映出肿瘤特殊的预后后因素。
• 以循证医学为基础,不受时间所限,并能随着新 进展有所发展。 • 无论何种肿瘤分期系统,均有以下内容: * 肿瘤所在的解剖部位、
* 临床表现和病理区域;
* 组织类型,肿瘤分级等。
• 临床上还需关注患者的年龄、症状持续时间和标 记物等,
• 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医学资料 10
肿瘤分期原则
• FIGO分期和TNM分期
子宫内膜癌
Endometrial Cancer
卵巢癌
Ovarian Cancer
输卵管癌等
Ca. of fallopian tube
阴道癌
Vaginal cancer
外阴肿瘤
Vulvar caner
医学资料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妇科肿瘤ppt课件

※※晚期癌主要死因有:尿毒症:肿瘤压迫双侧输尿管引起; 出血:癌灶侵犯大血管;感染:局部或全身感染;恶病质:全 身重要器官转移或全身衰竭而死亡。
妇科肿瘤1
23
【复习重点】※※※
1、宫颈癌病理 2、CIN的概念。 3、宫颈癌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转移途径。 4、宫颈癌需要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妇0
妇科肿瘤1
20
【治疗】※※
1.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CINⅠ级者 按炎症处理,1次/3~6月随访刮片, CIN Ⅱ级者 应选用电熨、激光、冷凝或宫颈椎切术进行治疗。术 后随访1次/3~6月。 CINⅢ级者 主张子宫全切术。,年轻迫切要求生育者可行宫颈椎 切术。术后随访。
2.原位癌 一般多主张全子宫切除术,年轻者保留双卵巢。
轻度:细胞异型性较轻,细胞排列稍紊乱;—CINⅠ 中度: 细胞异型性明显,细胞排列紊乱;—CINⅡ 重度:细胞显著异型,极性几乎消失,不易与原位癌区
—CINⅢ
宫颈原位癌:又称上皮内癌。
上皮全层极性消失、核大、深染、染色质分布不均,有核分裂相。 癌变未穿透基底层,可累及腺体,但无间质浸润。
妇科肿瘤1
6
女性生殖器肿瘤
•子宫内膜癌 •卵巢肿瘤
妇科肿瘤1
1
第一节 子宫颈癌
• 居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的首位 • 发病年龄多在30~50 岁 • 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妇科肿瘤1
2
【病因】 ※
至今尚不清楚,相关因素有: 1、有地域差别:山区高于平原,农村高于城市 2、与早婚、早产、多产、性生活紊乱有关。 3、与宫颈慢性炎症、裂伤有关。 4、与一些病毒感染有关 。
1·外生型:也称菜花型。常见,癌组织生长如菜花状。 起初为息肉样或乳头样突起,继而成大小 不等的赘生物。
妇科肿瘤1
23
【复习重点】※※※
1、宫颈癌病理 2、CIN的概念。 3、宫颈癌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转移途径。 4、宫颈癌需要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妇0
妇科肿瘤1
20
【治疗】※※
1.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CINⅠ级者 按炎症处理,1次/3~6月随访刮片, CIN Ⅱ级者 应选用电熨、激光、冷凝或宫颈椎切术进行治疗。术 后随访1次/3~6月。 CINⅢ级者 主张子宫全切术。,年轻迫切要求生育者可行宫颈椎 切术。术后随访。
2.原位癌 一般多主张全子宫切除术,年轻者保留双卵巢。
轻度:细胞异型性较轻,细胞排列稍紊乱;—CINⅠ 中度: 细胞异型性明显,细胞排列紊乱;—CINⅡ 重度:细胞显著异型,极性几乎消失,不易与原位癌区
—CINⅢ
宫颈原位癌:又称上皮内癌。
上皮全层极性消失、核大、深染、染色质分布不均,有核分裂相。 癌变未穿透基底层,可累及腺体,但无间质浸润。
妇科肿瘤1
6
女性生殖器肿瘤
•子宫内膜癌 •卵巢肿瘤
妇科肿瘤1
1
第一节 子宫颈癌
• 居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的首位 • 发病年龄多在30~50 岁 • 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妇科肿瘤1
2
【病因】 ※
至今尚不清楚,相关因素有: 1、有地域差别:山区高于平原,农村高于城市 2、与早婚、早产、多产、性生活紊乱有关。 3、与宫颈慢性炎症、裂伤有关。 4、与一些病毒感染有关 。
1·外生型:也称菜花型。常见,癌组织生长如菜花状。 起初为息肉样或乳头样突起,继而成大小 不等的赘生物。
妇产科学-妇科肿瘤PPT课件

宫颈活检
颈管搔刮(ECC)
锥切
23
LEEP
2.辅助检查
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Pap smear): 普查采用,必须在宫颈移行带区刮片检查。 巴氏染色法:分5级:I级正常,Ⅱ级炎症引起, Ⅲ级可疑,Ⅳ级可疑阳性,V级阳性。
TCT(TBS系统):ASC, LSIL, HSIL
24
TCT结果的意义
鳞状细胞癌:约占80%~ 85%
腺癌:约占15%~20% 腺鳞癌:2%~5%
鳞癌
高分化浸润性腺癌
15
[转移途径] 1.直接蔓延 最常见,向邻近器官、组织扩散。
前、后、上、下、左、右浸润。
16
2.淋巴转移 局部浸润—淋巴管—癌栓—淋巴管内扩散 一级组:宫旁,宫颈旁,输尿管、闭孔、
髂内外动脉旁。 二级组:髂总A、腹股沟深浅、腹主A旁。 3.血行转移 肺、肝、骨等。
21
[诊 断]
1. 病史、临床表现、妇科三合诊、 全身检查
22
宫颈病变的诊断程序
-三阶梯确诊步骤
细胞学检查(cervical cytology):
Pap or TBS系统
超薄液基涂片(TCT、LCT)
HPV检测(HPV-21)
阴道镜检查(colposcopy)
组织病理学诊断(cervical pathology)
17
[临床表现]
症状 早期无症状与慢性宫颈炎难区别, 一旦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 阴道流血 阴道排液 晚期癌症状
18
阴道流血:
早期:接触性出血,量少 中期:不规则出血 晚期:出血较多或致命性大出血
外生型:出血多,早 内生型:出血晚,少 老年人:绝经后不规则流血
19
外阴肿瘤【妇产科】 ppt课件

ppt课件
8
临床表现
1、症状
和出血。 最常见外阴瘙痒、局部肿块或溃疡。
如肿物合并感染或期别较晚,可出现疼痛、渗液
ppt课件
9
临床表现
1、体征早期局部丘疹、结节或溃疡;晚期为不 规则溃烂、乳头菜花状,有时可见 “接吻癌
灶”。癌灶可生长在外阴任何部位,以大阴唇最
多见,其次为小阴唇、阴蒂、会阴、尿道口和肛 周等。如癌灶转移到腹股沟淋巴结时则可扪到增 大、质硬和固定的淋巴结。
ppt课件
20
影响预后的因素
• 临床分期、Breslow深度、Chark 分级以外,淋巴结状态(淋巴结 转移及数目)也可作为独立预后 因素影响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时 间。淋巴结(+)5年生存率 26.8%,而淋巴结(-)者为65.2%, 两者有显著差异。
ppt课件 21
• 文献报道有溃疡者5年生存率38%, 而无溃疡者5年生存率80% (p<0.001)。另外还有肿瘤生长 方式、扩散方式、初次手术、肿 瘤直径等对预后也有一定影响。
ppt课件
18
临床表现
• 临床表现为外阴部结节、出血、瘙痒、 局部色素沉着,可伴有溃疡、疼痛。外 阴黑色素瘤可发生于外阴任何部位,好 发于光滑的黏膜,如大阴唇内侧、小阴 唇、阴蒂、阴道口。
ppt课件
19
• 外阴黑色素瘤极少发生于青春前 期,多见于成年人,且随年龄增 长其发病率亦上升。据报道肿瘤 位于阴蒂及多发病灶预后较差。 肿瘤转移时腹股沟淋巴结首当其 中。
II期 III期
IIIA期:1个淋巴结转移(≥5mm),或1-2个淋巴结转移(<5mm) IIIB期:≥2个淋巴结转移(≥5mm),或≥ 3个淋巴结转移(<5mm) IIIC期:淋巴结阳性伴淋巴结囊外扩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 后] 影响因素:病理类型、分级 肌层浸润深度 患者全身状况 治疗方案 5年生存率:Ⅰb期94% Ⅰc期87% Ⅱ期84% Ⅲ期40%-60%
[随 访]
术后2年内:每3-6个月疗 3-5年:每6个月-1年
盆腔检查、CA125、B超、CT、MRI、胸片
[预 防]
1、定期妇科检查,注重高危因素。 2、围绝经期,绝经后妇女,阴道出血,
1、卵巢上皮性肿瘤 好发年龄30~60岁 良、恶性、临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性
(1)浆液性肿瘤 (2)粘液性肿瘤
[病 理]
(1)浆液性肿瘤 良:浆液性囊腺瘤:占良性肿瘤25% 单侧:球形,大小不等。 镜下:囊壁为纤维结缔组织 内为单层立方形 或柱状上皮间质的砂粒体
[病 理]
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 双侧多见,乳头向囊外。 上皮层不超过3层,无间质浸润。 5年存活率90%以上。
[鉴别诊断]
1、绝经过渡期功血:诊断性刮宫 2、老年性阴道炎:阴道壁粘膜有出血点 3、子宫粘膜下肌瘤、内膜息肉:分段诊断
宫腔镜 4、原发性输卵管癌:“三联症”分段诊断 5、宫颈管癌:分段刮宫,宫颈活检,B超
子宫肉瘤:分段刮宫,宫颈活检,B超 6、子宫内膜炎,宫腔积脓
[治疗]
手术 手术加放疗 放疗 孕激素治疗 抗雌激素治疗 化疗
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较大,多为单侧, 多房。囊壁厚,有实质性区域和乳头, 上皮不超过3层,核分裂少,无间质浸润
妇科肿瘤学
妇科肿瘤
外阴肿瘤 宫颈癌 子宫肿瘤 卵巢肿瘤 输卵管肿瘤
子宫肌瘤
[概 述]
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根据尸检资料35岁以上妇 女约20%有子宫肌瘤。
由平滑肌、结缔组织组成,年龄以30-50岁多见
[发病因素]
1、雌激素作用:肿瘤中雌二醇含量及ER高 2、孕激素作用:孕激素及PR,促进肌瘤增殖 3、遗传:25%-50%子宫肌瘤存在细胞遗传学的 异常。
应加以警惕 3、正确应用雌激素
卵巢肿瘤
[概 述]
女性生殖器常见肿瘤, 女性生殖器三大恶性肿瘤之一。 因卵巢深藏盆腔,不易触及。 卵巢癌早期无症状。 卵巢癌五年存活率20~30%
[发病高危因素]
1、遗传、家族因素 2、环境因素 3、内分泌因素,未孕,易发病
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合并卵巢癌机会高
[病 理]
[病 理]
恶性 浆液性囊腺瘤,占40~50% 5年存活率20~30%
双侧多见,半实质性,结节状,有乳头 镜下:上皮增生4~5层以上。
细胞异型明显;癌细胞向间质浸润
[病 理]
(2)粘液性肿瘤 良性:粘液性囊腺瘤,占20% 单侧,巨大、光滑、多层 囊内面胶冻 粘液。 镜下:囊壁为纤维结缔组织; 内为单层高柱状上皮; 穿破后形成腹膜粘液瘤
[分 类]
1、生长部位 宫体肌瘤(90%)、宫颈肌瘤(10%)
2、与子宫壁的关系: (1)肌壁间肌瘤60-70% (2)浆膜下肌瘤20% (3)黏膜下肌瘤10-15%
3、多发性子宫肌瘤
[病 理]
巨检:实质性、球型、单个、多个、 镜检:梭形平滑肌细胞及纤维结缔组织
[诊断及鉴别诊断]
1、妊娠子宫 2、卵巢肿瘤 3、子宫腺肌瘤 4、子宫恶性肿瘤 5、其他
[转移途径]
1. 直接蔓延 2. 淋巴转移
宫底部→阔韧带上部淋巴网→盆伞韧带→卵巢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宫角部→圆韧带→腹股沟淋巴结 子宫下段、宫颈管→宫旁、髂内、髂外、髂总 子宫后壁→宫骶韧带→直肠淋巴结
3. 血行转移
[临床分期]
[临床表现]
1.症状: ① 阴道流血:绝经后流血占65%~70% 围绝经期妇女月经紊乱 40岁以下月经过多、紊乱。 ② 阴道排液:血性、浆液性 ③ 下腹疼痛 ④ 全身症状
子宫肌瘤合并妊娠
妊娠期:流产、早产;胎位异常;胎盘 前置;肌瘤变性等。
分娩期:阻塞产道造成难产;宫缩乏力 引起产后出血、产程延长
产褥期易发生肌瘤变性。
子宫内膜癌 Endometrial Carcimma
[概 述]
子宫内膜癌又称子宫体癌 指子宫内膜发生的癌,以腺癌最常见 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 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 女性全身恶性肿瘤7%。近年发病率上升
手术前放疗: Ⅱ、Ⅲ期患者可在术前放疗
3、放疗
有严重合并症 不能耐复手术 Ⅲ、Ⅳ期不宜手术者。
4、孕激素治疗:辅助性治疗和姑息性治疗。
晚期或复发者\不能手术者\年轻、早期者\
孕激素受体阳性者
甲羟孕酮200-400g/d×3月,密切随访
5、抗雌激素治疗:单独应用TAM对子宫内膜癌
的治疗作用很弱。
6、化疗:子宫内膜癌对化疗药物敏感性不高,加 之其治疗对象多为晚期和复发患者,化疗疗效并 不理想。
1、手术治疗: Ⅰ期:筋膜外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术
透明细胞癌,浆液性乳头状癌, 未分化癌浸润肌层≥1/2 须行盆腔、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
Ⅱ期:广泛子宫切除+双侧盆腔淋巴清扫术+腹 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
2、手术加放疗 手术后放疗:目的是减少肿瘤局部复发、提高生
存率。 Ⅰ期患者腹水中找到癌细胞 Ⅰ期患者有深肌层浸润
[发病相关因素]
1. 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长期刺激 2. 子宫内膜增生过长 3. 体质因素: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 4. 绝经后延 5. 遗传因素
[病 理]
巨检: ⑴ 局灶型:息肉菜花状,癌灶小,可浸润肌层。 ⑵ 弥散型:面广,较少有肌层浸润。
镜检: ⑴ 内膜样腺癌:最常见 ⑵ 腺癌伴鳞状上皮分化 (腺角化癌、鳞腺癌) ⑶ 透明细胞癌 ⑷ 浆液性腺癌
[处理]
1、随诊:肌瘤小,无症状,3-6月随访一次。 2、药物:肌瘤较小、症状轻或不明显、近绝经
年龄及全身情况不能手术者。 雄激素、GnRH-A、孕三烯酮、米非司酮 3、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子宫大于妊娠2个半月大小, 症状明显致继发贫血,黏膜下肌瘤或怀 疑有恶变者。
手术方式: 1、肌瘤切除术 2、子宫切除术
[临床表现]
2.体症 早期:一般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子宫增大,软。 晚期:子宫 明显增大,触痛。 附件 包块,增厚。 贫血、全身衰竭、恶液质
[诊 断]
1.病史:症状、体征 2.分段诊刮:最常用、最有价值的方法 3.辅助诊断: (1) 细胞学检查:涂片找癌细胞,作为筛选 (2) B超 (3) 宫腔镜 (4) MRI、CT、淋巴造影、CA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