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美文赏析大语文名家主题阅读汪曾祺《端午的鸭蛋》素材
端午的鸭蛋_阅读附答案

端午的鸭蛋阅读附答案端午的鸭蛋(节选)汪曾祺①我的家乡是水乡。
出鸭。
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
鸭多,鸭蛋也多。
高邮人也擅长腌鸭蛋。
高邮咸鸭蛋因而出了名。
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以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尤其标明:高邮咸蛋。
高邮还出双黄鸭蛋。
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
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尤其处记叙文阅读附答案汪曾祺《端午的鸭蛋》我的家乡是水乡。
出鸭。
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记叙文阅读附答案汪曾祺《端午的鸭蛋》我的家乡是水乡。
出鸭。
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
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以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
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咱们那穷处所就出鸭蛋似的!无非高邮的咸鸭蛋,确切是好,我走的处所很多,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整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
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其实不会做菜。
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
文不长,录以下:腌蛋以高邮为佳,色彩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
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
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②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
蛋白娇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
油多尤其别处所不及。
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
往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
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
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
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甚么咸鸭蛋呢!③端午节,咱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
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
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甚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
《端午的鸭蛋》经典回味的好词好句_好词好句

《端午的鸭蛋》经典回味的好词好句《端午的鸭蛋》是通过对端午风俗的描写和对家乡高邮鸭蛋的介绍,表达出对儿时的怀念以及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下面是小编这里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端午的鸭蛋》的,希望大家喜欢。
《端午的鸭蛋》好词饮水思源叹为观止如火如荼山盟海誓胸有成竹雄才大略与日俱增与众不同天经地义添枝加叶同心同德神通广大神魂颠倒脱胎换骨脱颖而出网开一面翘首以待危言耸听危在旦夕稳操胜券卧薪尝胆温故知新温文尔雅十恶不赦石破天惊全力以赴秋毫无犯求同存异义愤填膺引人入胜应接不暇迎刃而解游刃有余有口皆碑瞬息万变顺理成章肃然起敬随波逐流随机应变随心所欲《端午的鸭蛋》好句1.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
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
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
2.丝丝缠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
3.城隍庙的老道士还是我的寄名干爹,他每年端午节前就派小道士送符来,还有两把小纸扇。
4.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妙的道道,这就能辟邪么?喝雄黄酒。
5.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
6.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
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7.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
8.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
9.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
这有什么好看呢?10.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
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
11.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12.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
13.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不:放黄烟子。
黄烟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只是里面灌的不是硝药,而是雄黄。
14.点着后不响,只是冒出一股黄烟,能冒好一会,把点着的黄烟子丢在橱柜下面,说是可以熏五毒。
端午的鸭蛋--赏析

《端午的鸭蛋》赏析《端午的鸭蛋》既能感受到江苏农村端午节的风土人情,也能体验到汪曾祺语言的显著特色。
首先,我们来感受一下大师笔下的江苏农村的节日风情。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全国各地都会有不同的风俗习惯,而作者却由端午想到鸭蛋,因为这是作者的故乡——江苏高邮最具特色的事物了。
但是作者并未开篇就写鸭蛋,而是先介绍家乡过端午节的种种风俗习惯,诸如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等等,这里既有和其他地方相同的风俗,也有自己家乡所独有的做法。
描写这些无疑是为了引出“端午的鸭蛋”,但我们又不能把这些描写仅仅理解成这个作用,因为写到“端午”,作者的情绪便被调动起来,于是自然会想到儿时故乡的种种做法。
而这些影象,已经深深的留在作者的头脑深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些描写理解为作者对儿时怀念的一种体现。
在作者叙述了端午节的种种情形之外,很自然的引出自己家乡的另一个特色,也是全文的正题——端午的鸭蛋。
这种手法吊足了读者的胃口,让读者对“鸭蛋”已经有了足够的兴趣,实在想了解一下,这“高邮的鸭蛋”到底有哪些奇异之处?作者先是介绍高邮的双黄鸭蛋,让人惊奇不已。
接下来又介绍天下腌蛋以高邮为最。
这里,作者对家乡的自豪感透过文字已经表露无疑。
但到此为止,鸭蛋的特点虽已写出,但似乎和端午二字联系不多,于是作者的思路又回到了儿时的记忆之中,选取了一件颇具当地特色的风俗——挂鸭蛋络子,进行叙写,这段描述透露出的则全是儿时的快乐。
读《端午的鸭蛋》这篇文章就如同品一杯淡淡的清茶,入口时可能非常的朴素平实,可是回味起来就会发现,它是那样的香甜可口,沁人心脾。
When you are old and grey and full of sleep,And nodding by the fire, take down this book,And slowly read, 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Your eyes had once, 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How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And bending down beside the glowing bars,Murmur, a little sadly, how love fledAnd paced 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Is not between life and deathBut when I stand in front of youYet you don't know thatI love you.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Is not when I stand in front of youYet you can't see my loveBut when undoubtedly knowing the love from both Yet cannot be together.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Is not being apart while being in loveBut when I plainly cannot resist the yearningYet pretending you have never been in my heart. 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Is not struggling against the tidesBut using one's indifferent heartTo dig an uncrossable riverFor the one who loves you.。
端午的鸭蛋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端午的鸭蛋阅读理解题及答案端午粽子里的鸭蛋大家吃过吗?这篇《端午的鸭蛋》作者写家乡鸭蛋的名声、特色。
想必作者家乡端午的咸鸭蛋真的特别好吃吧。
下面由店铺为你带来关于端午的鸭蛋阅读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端午的鸭蛋阅读材料①A.我的家乡是水乡。
出鸭。
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
鸭多,鸭蛋也多。
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
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
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
高邮还出双黄鸭蛋。
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
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
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
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B.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
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
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
文不长,录如下: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
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
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②C.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
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
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
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
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
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
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
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端午的鸭蛋阅读题目1.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段内容。
第①段:第②段:2.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3.文中画线的句子分别体现本文语言的什么特点?A处:B处:C处:4.“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一句中,“吱”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5.袁枚是____________代诗人、诗论家,文中引用他的文章说明了什么?6.文段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怎样的思想感情?7.从语段的语言运用上,你得到了什么启发?端午的鸭蛋阅读答案1.①家乡鸭蛋的名声。
汪曾祺《端午的鸭蛋》阅读以及答案

汪曾祺《端午的鸭蛋》阅读以及答案汪曾祺《端午的鸭蛋》阅读以及答案汪曾祺,1920年3月5日生于江苏省高邮市,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夫。
”下面小编给家带来汪曾祺《端午的鸭蛋》阅读以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到家。
端午的鸭蛋我的家乡是水乡。
出鸭。
高邮麻鸭是著名的鸭种。
鸭多,鸭蛋也多。
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
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
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
高邮还出双黄鸭蛋。
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
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
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
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B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
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
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
文不长,录如下: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
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
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
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
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
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
C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
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
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
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14.选段主要写了两方面内容,先写了高邮咸鸭蛋,然后写了高邮咸鸭蛋(2分)15.仔细揣摩加点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端午的鸭蛋原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端午的鸭蛋原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解析在端午节时分,你的家乡会有什么样的风俗习惯呢?有吃咸鸭蛋这个风俗习惯吗?让我们来一起分享一下作者的这篇端午的咸鸭蛋吧!下面是店铺网络整理的《端午的鸭蛋》阅读题目及答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端午的鸭蛋》阅读原文我的家乡是水乡。
出鸭。
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
鸭多,鸭蛋也多。
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
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
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
高邮还出双黄鸭蛋。
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
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
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
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B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
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
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
文不长,录如下: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
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
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
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
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
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
C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
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
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
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端午的鸭蛋》阅读题目14.选段主要写了两方面内容,先写了高邮咸鸭蛋,然后写了高邮咸鸭蛋(2分)15.仔细揣摩加点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端午的鸭蛋》阅读附答案

《端午的鸭蛋》阅读附答案端午的鸭蛋鸭蛋是端午节期间不可或缺的食品之一,每年到了端午节,人们都会蒸鸭蛋、煮鸭蛋或制作成粽子。
那么,为什么鸭蛋在端午节如此重要呢?这篇文章将为你揭开端午的鸭蛋之谜。
起源端午节,又称龙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许多不同的传说,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屈原的故事。
据传,屈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他为了救国不顾一切,最终投江自尽。
人们为了纪念他,每年的五月初五都会举行划龙舟和吃粽子的活动。
而鸭蛋在端午节中的地位,则源于另一个传说。
相传,在屈原投江之后,当地的百姓们用粽子、鸭蛋和五色丝线投入江中,以防止鱼龙鳖蛇吃掉屈原的尸体。
后来,这种习俗逐渐发展成为了现在吃鸭蛋和制作粽子的传统。
鸭蛋的意义鸭蛋在端午节中有着特殊的意义,一方面它象征着“安邦宁国”的寓意。
古人认为,鸭蛋的形状像一个圆球,代表着团圆和和谐。
而鸭蛋的蛋壳是灰色的,与岁月的沉淀相似,寓意着平安和稳定。
因此,人们在端午节食用鸭蛋,希望家庭幸福美满,国家安定繁荣。
另一方面,鸭蛋在中国文化中也有着丰富多样的象征意义。
在古代,鸭蛋常常被用来祭祀神灵,表示人们对神灵的敬仰和祈福。
此外,鸭蛋也被视为一种吉祥的象征,人们相信食用鸭蛋可以驱邪避凶,带来好运和好健康。
鸭蛋的制作在端午节期间,人们会采购新鲜的鸭蛋,并用不同的方式加工制作。
最常见的就是蒸鸭蛋,将鸭蛋放入蒸锅中,用大火蒸熟后取出,鸭蛋的内部会呈现出黄白分明的层次感。
蒸鸭蛋食用时,可以加入适量的盐和花椒粉,增加口味。
另外,还有一种制作鸭蛋的方式是煮鸭蛋。
将鸭蛋放入锅中,加入足够的水,煮沸后改用小火慢慢煮熟,这样煮出来的鸭蛋口感更加绵密。
此外,鸭蛋还可以和糯米一起制作成粽子。
粽子是一种传统的中国食品,用竹叶包裹,内有糯米、鸭蛋、肉类等馅料,既美味又营养。
制作粽子时,先将糯米用水浸泡,然后加入调料和馅料,用竹叶包裹成锥形,大火蒸煮即可。
答案揭晓鸭蛋在端午节中的重要性,对于许多人来说可能只是一个习俗的象征,但其实鸭蛋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民间传说。
端午的鸭蛋阅读题及答案

端午的鸭蛋阅读题及答案端午的鸭蛋能让人想起儿时生活的美好回忆,每到端午节时妈妈总要用鸭蛋包粽子。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端午的鸭蛋阅读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端午的鸭蛋》阅读原文①我的家乡是水乡。
出鸭。
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
鸭多,鸭蛋也多。
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
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
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
高邮还出双黄鸭蛋。
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
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记叙文阅读答案汪曾祺《端午的鸭蛋》我的家乡是水乡。
出鸭。
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记叙文阅读答案汪曾祺《端午的鸭蛋》我的家乡是水乡。
出鸭。
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
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
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
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
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
文不长,录如下: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
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
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②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
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
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
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
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
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
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
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③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端午的鸭蛋
汪曾祺
我的家乡是水乡。
出鸭。
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
鸭多,鸭蛋也多。
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
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
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
高邮还出双黄鸭蛋。
别处鸭蛋有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
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
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
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
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
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
文不长,录如下: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
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
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
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
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
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
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
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
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
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
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
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
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
二要挑形状好看的。
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
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
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
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
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
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
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鸭蛋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
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
小时读囊萤映雪故事,觉得东晋的车胤用练囊盛了几十只萤火虫,照了读书,还不如用鸭蛋壳来装萤火虫。
不过用萤火虫照亮来读书,而且一夜读到天亮,这能行么?车胤读的是手写的卷子,字大,若是读现在的新五号字,大概是不行的。
(选自《汪曾祺散文》)
【佳作赏析】
汪曾祺深感现代社会生活的喧嚣和紧张,使读者形成了向往宁静、闲适、恬淡的心理定势,追求心灵的愉悦、净化和升华。
汪曾祺把自己的散文定位于写凡人小事的小品,适应了中国读者文化心态和期待视野的调整。
此外,好的语言不一定是华美的词藻和整齐的句式,有时看似平淡的词句同样极有韵味,极有情致。
汪曾祺曾经说:“我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
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写作借鉴】
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不直接从鸭蛋入笔,偏偏从端午的风俗写起,系百家子、吃“十二红”……一个一个端午的风俗娓娓道来,不紧不慢。
二、三两节介绍家乡高邮的鸭蛋,还是不疾不徐,从高邮的大麻鸭说起,说到高邮咸鸭蛋、高邮双黄鸭蛋的特点,高邮咸蛋的食法,甚至还扯到了袁枚《随园食单》对高邮鸭蛋的记载。
这些笔墨看似与主题无关,实则正是作者独具匠心的高妙之处。
作者写文章所追求的是如同老者在闲话往事,漫叙沧桑,而不需要刻意追求结构布局的造作雕饰,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体现出一种闲适自由、随心所欲的风格。
这种从容不迫、开合有度的技法,十分值得我们写作时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