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森林公园概念的界定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城市森林公园规划建设初探—以绵阳市涪城区凤凰山森林公园为例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城市森林公园规划建设初探—以绵阳市涪城区凤凰山森林公园为例摘要:城市森林公园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时代的城市化进程中应运而生,它对于增强人们的自然保护意识和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本文以绵阳市涪城区凤凰山森林公园的建设为例,从分析城市森林公园的概念出发,结合凤凰山森林公园的资源禀赋和发展契机,提出了建设城市森林公园的必要性,为后续森林公园建设提供必要的前期研究。
关键词:城市森林公园;生态文明;公园规划建设1森林公园的建设初探1.1城市森林公园的概念阐述“城市森林公园”是指与城市的位置关系是紧密的,位于城市建成区内及其城郊范围森林公园,它具备一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并且能提供相应的休闲活动、运动健身等活动空间。
城市森林公园拥有森林的景观外貌及结构特征,是具有地域性、物种多样性和自我演替能力的森林生态系统,能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发挥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同时兼顾休闲、游憩、健身、科普等多种功能。
城市森林公园对于增强人们的自然保护意识和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城市居民能够在森林公园中与大自然接触,享受大自然的同时进行休闲娱乐活动。
城市森林公园比常见的城市公园多了一定的特殊性,主要作用是为人类优化工作和居住环境,综合了城市森林构建观念,侧重打造森林植物景观,应使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结合。
1.2涪城区(吴家镇)凤凰山森林公园概况1.2.1公园概况凤凰山森林公园位于绵阳市中心城区南部,隶属于涪城区城镇体系发展的城市副中心圈层—吴家镇,公园占地面积约484.22公顷,紧邻绵阳市二环路与绵中快速通道,区位交通条件优越,是涪城区南部的重点林区,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公园内风光秀丽,群山环绕,层峦叠嶂,峡谷幽深,翠谷清溪,环境优雅。
园区气侯温暖湿润,林地植被繁茂,植物资源繁多。
1.2.2资源禀赋凤凰山森林公园位于龙门山脉以东,地质环境较好。
公园以低山丘陵为主,起伏小,沟谷低平,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第4章、森林公园概述

人类是森林走出来的。人类是大自然之子,生命来源 于自然界。人类的繁衍一健康生存,依靠大自然产物 供给与支持。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人们在有 了经济条件之后,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企盼从快节奏 和污染环境的困惑中解脱出来,回顾大自然,获取大 自然的沐浴,享受大自然的恩泽,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品味大自然的神奇,森林公园为人们满足这一需要 发挥着得天独厚的作用。
1、原生性与和谐性; 2、整体性与系统性; 3、脆弱性与保护性; 4、自然特征的广泛性与地域性; 5、季节性与时代性; 6、社会特征的精神价值的无限性; 7、特异的民族性; 8、经济特征的不可移置于可更新性; 9、市场需求的多样性; 10、旅游经营的垄断性。
风景区及森林公园规划
森林公园有以下4个突出特点:
风景区及森林公园规划
2、在这里,国家最高管理机构一旦有可能,就 采取措施,在整个范围内阻止或取缔人类的占 据和开发并切实尊重这里的生态、地貌或美学 实体,以此证明国家公园的设立; 3、到此观光须以游憩、教育及文化陶冶为目的 ,并得到批准。
风景区及森林公园规划
1872-03-01, 世界第一个森林公园, 美国黄石公园
2、山水风景型森 林公园: 以奇山秀水为主的 自然风光最为诱人 ,森林风景和人文 景物一般。如湖南 的张家界、浙江的 千岛湖。
浙江千岛湖
浙江千岛湖
风景区及森林公园规划
3、人文景物型森林 公园: 以其古老独特的人 文境外而闻名于世 ,森林风景和山水 风景一般。 如山东的泰山、安 徽的琅玡山、山西 的五台山,浙江的 普陀山、四川的都 江堰。
风景区及森林公园规划
第四阶段:森林公园的发展、提高阶段 (2001年-- ) 严格保护 统一规划 合理开发 永续利用
森林公园的概念_类型与功能

费0返回40%;符合全部条件的返回50%。
通过这种经济杠杆的作用,促进营林者使用先进技术,实施规模和集约经营,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2)加强对林业/两金一费0使用范围的监督与管理,确保80%以上用于林业生产,防止挪作他用,对非生产性开支要严加控制。
为此,一要建立开支计划的审批制度,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提前把本年度的/两金一费0开支计划报上一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才能执行;二是健全审计制度,把好开支这一关。
4.4 做好其他配套的改革1)处理好林业规费返回比例增大与林业部门经费紧缺的矛盾。
把林业/两金一费0的30%)50%返给林主,这无疑使各级林业部门减少了一笔不少的收入。
而林业部门的林业工作站、检查站、林业公安等各项费用是通过/两金一费0来开支的。
/两金一费0收入减少后,这些部门的经费如何保证?这是不能回避的问题,处理不好,势必会影响到其职能的发挥。
为此,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办法来解决:一是把林政执法人员和林业站人员的经费列入财政开支序列,从经费上给予保证;二是把收取的农林特产税列入林业发展基金的组成部分,作为林业的事业费,用于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林业保护工作;三是健全生态林补偿基金制度,向受益于自然保护区、水源林、森林公园等生态林的单位和个人收取生态补偿费,用于生态林的保护与管理。
四是加紧林业机构的改革和干部制度的改革。
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健全干部的考核制度、培训制度及干部能上能下的制度,精简人员,竞争上岗,提高林业工作人员的素质,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减轻经费的负担。
2)支持各级林业主管部门、林场和其他经营林业的单位开展多种经营、综合利用,兴办各种基地,增强自身的经济建设。
对开展多种经营、综合利用的项目各类税费进行减半征收,促进林产品的开发与综合利用,提高其经济效益。
3)大力支持兴办林产品市场,促进林产品的流通。
在税费方面倾斜,扶持兴办市场的单位或个人,允许收回市场建设投资后再收取各种税费,鼓励人们多办市场;市场收回成本投资后,各种税费实行减半征收,使兴办市场的单位和个人得到更多利益,以促进林产品的销售和流通,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
城市森林公园论文:城市森林公园景观生态规划

城市森林公园论文:城市森林公园景观生态规划【中文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使得城市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人类的强烈破坏,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与此同时,长期居住在城市的居民已不满足于城市高强度人工管理下的一般绿地设施和城市公园,而城市或城市近郊森林公园以其自然环境优势,成为了当前假日旅游和近郊休闲的新热点。
城市森林公园景观生态规划是实现森林公园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的重要途径,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并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总结,明确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不足之处,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基于对城市森林公园、景观生态规划及城市森林公园景观生态规划概念的界定,提出城市森林公园属性特征。
其次,本文从影响城市森林公园规划的自然及人文景观要素体系出发,提出了基于景观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森林生态学、森林美学及生态经济学的城市森林公园景观生态规划的理论、原则、目标及方法,为三台县凤凰山城市森林公园的具体规划提供系统的理论支持。
最后,基于上述研究,笔者结合实际项目——三台县凤凰城市森林公园景观生态规划,探讨了如何将所提出的理论体系应用到具体的实践当中。
在规划设计中,本文采用计算机技术,根据公园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实地勘察结果,结合其所处自然、历史和社会经济条件,将公园景观划分为7种类型,并对其进行景观要素特征指数分析,得出公园景观现状评价。
根据调查分析和评价结果,提出了公园的生态保护规划;在保护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生态分区规划,并从道路系统规划、建筑规划、植物景观规划等方面对公园进行了景观生态优化,同时制定了相应的实施和管理措施。
本文的创新之处是主要以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为依据,在森林公园景观要素体系的基础上,按照景观生态规划的理论、方法与步骤对位于城市中的森林公园进行了生态规划,希望对我国城市森林公园的规划建设提供可鉴的参考。
【英文摘要】With the accelerating process of urbanization,the city’s natural environment is severely damaged by large-scale urban construction.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s getting worse as well.At the same time,people who have been living in city for quite a long time are becoming dissatisfied with artificial general facilities and urban green parks.They prefer to weekend tours or urban trips in some urban or suburban forest parks because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al advantage.The planning of urban forest park is a functional way to achieve ecological and social function of a normal forest park.It also has remarkable meaning in improving urb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meeting the growing spiritual and cultural demands.First, this paper reviewed and summarized related domestic and overseas research and specified current status and deficiencies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is study. Also, it proposed urbanforest park features in term of the definition of the concept of the forest park, urban forest park, and landscape ecological planning of urban forestpark.Secondly,theories,principles,objectives and methods of urban forest park landscape ecological planning are proposed based on landscape ecology, urban ecology, forestecology,landscape aesthetics and ecological economics in respect of the natural and human elements of urban forest park, and provide the Santai Phoenix Mountain Urban Forest Park with systematic theoretical support.Finally, based on the above study, the author discusses how the theory system is applied to the specific practice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actual project-Planning of the Santai Phoenix Urban Forest Park.This paper divides park landscapes into 7 types by using computer technology,maps and field survey,which combined with its natural, historical and socio-economic conditions. It also performs index analysis of landscape element characteristic and comes to a park landscape assessment.According to the survey analysis and evaluation,this paper raised the suggestion on park’s ecological protection, ecological zoning based on conservation planning and landscape 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 planning based on road system, constructionplanning, plant planning and other aspects of park landscape ecological optimization,to develop the corresponding implementation and management measures.The main innovation of this paper is the related theory of landscape ecology which is based on landscape elements of forest park, and the planning of the urban forest park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heory and methods.Hoping it can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ny urban forest park.【关键词】城市森林公园景观生态规划【英文关键词】Urban Forest Park Landscape Ecological Planning【目录】城市森林公园景观生态规划研究摘要4-5Abstract5-6 1 绪论9-18 1.1 研究背景9-10 1.2 相关研究进展10-15 1.2.1 景观生态规划研究进展10-13 1.2.2 森林公园景观生态规划研究进展13-15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15-16 1.3.1 弥补城市地区开展森林生态旅游规划上的不足15-16 1.3.2 恢复城市森林公园景观结构和功能,维持区域生态安全16 1.3.3 为城市森林公园景观规划建立完善的理论体系16 1.4 研究内容16-17 1.5 研究方法17-18 1.5.1 文献分析法17 1.5.2 实地调研法17 1.5.3 景观综合规划法17 1.5.4 案例分析法17-18 2 相关概念界定18-21 2.1 城市森林公园18-20 2.1.1 城市森林公园的概念界定18 2.1.2城市森林公园的属性特征18-20 2.2 景观生态规划20-21 2.2.1 景观生态规划的概念界定20 2.2.2 景观生态规划的基本模式20-21 2.3 城市森林公园景观生态规划21 3 城市森林公园景观生态规划的理论体系21-42 3.1 城市森林公园景观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21-27 3.1.1 景观生态学的整体性、异质性和稳定性原理21-23 3.1.2 城市生态学的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动态原理23-24 3.1.3 城市森林生态学的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及功能原理24-25 3.1.4 森林美学的自然美、艺术美和生活美25 3.1.5 生态经济学的生态经济平衡和效益理论25-27 3.2 城市森林公园景观生态规划原则27-29 3.2.1 生态保护原则27 3.2.2 景观整体优化原则27-28 3.2.3 景观多样性与异质性原则28 3.2.4 景观本土化原则28-29 3.3 城市森林公园景观生态规划目标29-32 3.3.1 生态健康目标29-30 3.3.2 景观美学目标30-31 3.3.3 科普教育目标31-32 3.4 景观生态规划方法32-42 3.4.1 景观生态要素特征调查32-38 3.4.1.1 自然景观要素32-36 3.4.1.2 人文景观要素36-38 3.4.2 景观生态分析评价38-41 3.4.2.1 景观生态分析38-41 3.4.2.2 景观生态评价41 3.4.3 景观利用的生态优化方案41 3.4.4 小结41-42 4 凤凰山森林公园景观生态规划实例42-79 4.1 研究区域概况42-49 4.1.1 研究区基本概况42 4.1.2 研究区景观生态要素特征调查42-48 4.1.2.1 自然景观要素42-45 4.1.2.2 人文景观要素45-48 4.1.3 小结48-49 4.2 研究区景观生态分析与评价49-53 4.2.1 研究区的景观结构和景观格局现状分析49-52 4.2.1.1 景观类型划分49-50 4.2.1.2 景观格局分析50-52 4.2.2 研究区景观评价52-53 4.3 研究区景观生态规划优化方案53-79 4.3.1 规划总则53-55 4.3.1.1 规划目标53 4.3.1.2 规划理念53 4.3.1.3 规划原则53-55 4.3.2生态保护规划55-60 4.3.2.1 保护培育规划55-59 4.3.2.2 文物保护规划59-60 4.3.3 生态游憩功能区划60-67 4.3.4 道路系统景观生态规划67-70 4.3.4.1 公园出入口规划68 4.3.4.2公园道路系统68-70 4.3.4.3 停车场规划70 4.3.5 建筑景观生态规划70-73 4.3.6 植物景观生态规划73-77 4.3.6.1 分区植被规划73-75 4.3.6.2 植被改造措施75 4.3.6.3 植物选择75-77 4.3.7 生态管理实施措施与办法77-79 5 研究结论与讨论79-82 5.1 主要的研究结论79-80 5.2 讨论80-82参考文献82-87致谢87-88附图88-89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89【采买全文】1.3.9.9.38.8.4.8 1.3.8.1.13.7.2.1 同时提供论文写作一对一辅导和论文发表服务.保过包发【说明】本文仅为中国学术文献总库合作提供,无涉版权。
国家森林城市标准

国家森林城市标准
国家森林城市标准是一项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制定的标准,旨在评估和认定各个城市是否符合国家森林城市的要求。
以下是国家森林城市标准的一些主要要求和指标:
1. 绿化覆盖率:城市绿地、公园、森林覆盖率应达到一定比例,有一定数量的绿化地区和植被覆盖。
2. 空气质量:城市空气质量应达到一定的标准,有一定数量的森林以吸收二氧化碳和净化空气。
3. 水环境保护:城市河流、湖泊和水源地的保护应达到一定的要求,有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
4. 生态旅游:城市应开发和保护一定数量的生态旅游景点和生态旅游资源,提供生态旅游服务。
5. 生态保护与恢复:城市应有一定数量的生态保护区和植被恢复工程,并采取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6. 建设规划与管理:城市的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应符合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保护城市森林和生态系统。
7. 环境教育:城市应加强环境教育工作,提高居民对森林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意识。
以上是一些国家森林城市标准的主要要求,各个城市需要根据
自身的情况和条件来评估和认定是否符合这些标准。
它的实施旨在推动城市绿化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浅议城市森林的定义及其类型

浅议城市森林的定义及其类型人类社会的发展,工业化水平越来越高,伴随着的城市效应越来越明显,现如今的城市生态环境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城市森林的概念应运而生,文章主要就城市森林的定义及城市森林的类型做简单介绍。
标签:城市森林类型成分0 引言社会发展,人类文明程度越来越高,各项生活指标越来越高,对聚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个好的城市生态气候环境已经成为现阶段大家共同的追求和要求,而城市森林正是为满足此种要求应运而生。
所谓的城市森林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工程,它包含了系统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包括系统中的人、城市建筑、城市工业以及城市经济等各方面。
城市森林的系统需要满足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以及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等要求。
而城市森林的发展必然会涉及其管理者和管理部门,管理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和不断改进的一个过程。
1 城市森林的定义作为一门新兴的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和研究深度的学科:城市林业,其使命非凡。
各个国家的学者和研究人员对城市林业的定义和理解也是有所差别的。
台湾的高清教授对城市林业的内容做了以下概括,他认为城市林业应该包含:“行车道的绿化树木栽培、各公园庭院的林木栽培和都市绿地的林木栽培与都市区域范围内的林木栽培以及所必须的水资源的保有和有效分配利用”,美国的Grey G W也对城市林业的所含内容与高清教授有着相同的认识。
Erik Jorgerger则对城市林业有着这样的认为:“服务于城市人群的休憩区和所需水域以及城市区域内的所有林木都属于城市林业的范畴”。
日本的专家学者则对城市林业有如下的认识:城市森林的概念范畴应该包含城市范围内的所有林木、花草、植被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有生植物林木机体,区域范围内包含城市内和城市外。
虽然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对城市森林的概念认识存在偏差,但总体上是一致的,他们都涉及了城市森林的主体和从体以及相关的有关联机体。
2 城市森林体系分类2.1 国内外分类介绍世界上对城市森林的分类有很多的方法,主要分类见表1~3:2.2 我国城市森林类型基于我国的国情和现状,当前的城市森林主要依据和参照地域内的建设和设施、经营等情况主要分为以下七个大类:2.2.1 防护林为了抵御风沙的袭击、海潮、洪水和污染以及为了保持水土的稳定性和涵养水源而认为制造的森林地带。
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森林公园2012年5月14日星期一国家森林公园中国国家森林公园标志国家森林公园(National Forest Park),这一提法主要用于中国大陆地区,是各类别森林公园中的最高级。
中国的森林公园分为国家森林公园、省级森林公园和市、县级森林公园等三级,其中国家森林公园是指森林景观特别优美,人文景物比较集中,观赏、科学、文化价值高,地理位置特殊,具有一定的区域代表性,旅游服务设施齐全,有较高的知名度,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场所,由国家林业局作出准予设立的行政许可决定。
森林公园级别:国家、省级市、县级森林公园主要特点:景观特别优美,人文景物比较集中最早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公园”的概念源自美国,名词译自英文的“National Park”,据说最早由美国艺术家乔治·卡特林(Geoge Catlin)首先提出。
1832年,他在旅行的路上,对美国西部大开发对印第安文明、野生动植物和荒野的影响深表忧虑。
他写到“它们可以被保护起来,只要政府通过一些保护政策设立一个大公园……一个国家公园,其中有人也有野兽,所有的一切都处于原生状态,体现着自然之美”。
之后,即被全世界许多国家所使用,尽管各自的确切含义不尽相同,但基本意思都是指自然保护区的一种形式。
黄石国家公园1872年美国国会批准设立了美国、也是世界最早的国家公园,即黄石国家公园。
自黄石国家公园设立以来,全世界已有一百多个国家设立了多达1200处风情各异、规模不等的国家公园。
综观世界上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国家公园,一般都具有二个比较明显的特征:一是国家公园自然状况的天然性和原始性,即国家公园通常都以天然形成的环境为基础,以天然景观为主要内容,人为的建筑、设施只是为了方便而添置的必要辅助。
二是国家公园景观资源的珍稀性和独特性,即国家公园天然或原始的景观资源往往为一国所罕见,并在国内、甚至在世界上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而特别的影响。
城市公园的类型划分及其与功能的关系分析_陶晓丽_陈明星_张文忠_等

地理研究GEOGRAPHICAL RESEARCH第32卷第10期2013年10月V ol.32,No.10Oct.,2013收稿日期:2013-03-25;修订日期:2013-08-1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01080,41230632,4077105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J15B02);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联合资助项目(20106203110002)作者简介:陶晓丽(1984-),女,安徽芜湖人,硕士,研究方向为城市公园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E-mail:gistxl@通讯作者:白永平(1961-),男,江苏南京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发展与区域管理。
E-mail:baiyp@1964-1976页城市公园的类型划分及其与功能的关系分析——以北京市城市公园为例陶晓丽1,陈明星2,3,张文忠2,3,白永平1(1.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兰州730070;2.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摘要:城市公园是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也是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中国现行城市公园分类标准的回顾与探讨,提出城市公园可以划分为5种类型:文化遗址公园、游乐公园、综合性公园、社区公园、生态公园。
北京市六环以内城市公园共计148处,总面积7293.9hm 2,平均面积49.28hm 2,各个类型公园有着不同的分布特征。
城市公园至少具有四种重要功能:旅游休闲、生态价值、防灾减灾和教育科普。
城市公园类型与功能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每个公园复合了多种功能,但是各个类型城市公园有不同的主导功能。
文化遗址公园以旅游休闲和教育科普为主导功能,游乐公园相对单一的旅游休闲功能,综合性公园的功能比较全面,社区公园除科普功能较弱外,具有其它几项功能的中等水平,生态公园则以生态价值为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学研究表明, 自然生境的能量和物质总 量与其面积成正相关。因此, 一定面积 即城市 森林公园合理规模区间值的确定很重要。有研究 认为, 在其他条件类似或相同的情况下, 生物多样 性与面积的关系类似于区间函数, 面积在 1hm 2、 10 hm2、100 hm2 这三个区间内的自然生境其生物 多样性有等级性差异, 有学者据此将城市中的生 态公园规模分为小型、中型、大型。对于不同尺度
西方很早就在城市化的困扰中注意到了发展 城市林业。 1968年美国已经开始 在一些大学开 设 城市森林 课目, 许多国家和地区也相继开展 了城市森林研究和实践, 并有不少成功案例。欧 盟绿色报告书认为在城市绿化建设中, 应注重营 造自然环境, 城市森林 不求整齐划一, 而是以 接近自然为目标。这种自然环境能有利于野生动 植物的生存, 能为之提供必要的传播途径。可见 发达国家的 城市森林 与我国林 业行业中实际 使用的 森林 概念基本吻合, 实质都是指森林生 态系统。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是城市复合生态系统 中的子系统, 它广泛参与城市复合生态系统中的 物质、能量的高效利用, 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和 自我调节。 1. 4 城乡一体绿化与城市森林公园的兴盛
与城市的距离是衡量城市森林公园与城市关 系紧密程度的重要指标。与城市紧密嵌合, 被城 市生态系统所依赖是最紧密的关系; 处于较短的 经济距离范围内, 一方面通过在更大尺度的生态 系统里与城市保持着较为密切的生态系统的动态 平衡, 另一方面以市民为主要客源市场而服务城 市, 这种关系也会影响到城市森林公园的城市属 性。通过调查发现: 2006年北京 82. 4% 的森林游 憩者的游憩 活动范围在 40km 之 内, 81. 9% 的游 憩者会选择当天返回。也有成功实践案例如法国 巴黎城郊的著名森林 ( 如枫丹白露林、法显叶林、 鲍罗尼林以及稍远的诺曼底地区橡林 ) , 离巴黎 分别有 2. 5km 至 100km 远, 离城市很远却能游客 众多, 这离不开巴黎发达的交通体系。还有研究 显示人们对于心理主观乐意的出行, 能容忍的时 间更长一些, 以游憩为目的的出行, 人们一般能容 忍的最长时间是 85分钟。城市居民出行距离受 交通方式、城市空间形态、城市经济水平等影响。 综合考虑成功案例及游客游憩行为及生理心理特 征, 笔者认为城市森林公园离城市应不超过 1小 时经济距离较为恰当, 即城市森林公园应处于城 市 1小时经济圈内, 这也能符合我国国情和地区 发展规划。 2. 1. 2 体现地带性森林的自然特征。
的生境, 生态学家做过很多研究, 确立了一些较为 通用的数值, 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最小面积 是 1200~ 1500m 2; 鸟类栖息地斑块至少大于 1. 5 hm2, 当栖息地斑块面积在 1 hm2 ~ 30 hm2 时, 鸟 类种的数量与面积关系曲线较陡, 当大于 30 hm2 时, 突然变缓; 生态廊道的宽度应分级设置, 陆地 带状廊道最小宽度在 60~ 100m, 才能包含多数边 缘种和较多内部种, 才可满足动植物迁徙和传播 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般要求。根据以上理论 研究, 考虑到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受较多干扰, 城市 森林公园 规模 应在 2 hm2 以 上, 最小 宽度应 在 100m 以上。 2. 1. 3 具有公园的基本属性
杂, 种群的密度和群落的结构能够处于自我维持 的状态。经过多年的林业科学研究, 我国各地地 带性森林的自然特征基本已经明确, 这有助于城 市森林公园建设中森林生态系统及森林景观建设 目标的确定。大众可直观感受到城市森林公园的
自然特征一般应有: 外来物种少, 以乡土树种和乡 土灌木、草本构成植物群落; 树木占据优势即树木 在植物群落中具有最高优势度; 植物种类多, 且有 明显的成层结构, 通常有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 环境因子尤其是温度、湿度能被明显地感知到与
城市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强烈改造通常使得气 候、水文、地形地貌、土壤、植被、动物等自然因素 都发生了不可逆的变化, 使得有限的空间里集中 大量的人口、物质和能源, 并产生 大量的污染物 质, 城市环境表现出高度人工化特征和污染特征。 20世纪 30年代到 60年代, 美英日等发达国家相 继爆发 八大公害 事件。城市的 可持续发展问 题迫切需要解决。
有学者认为城市森林公园是 位于市内或市 郊有一 定面积, 森 林覆盖 率较 高的自 然风 景 ,
主要为市民提 供森林生态旅游的场所, 有良好 的森林植被, 森林野趣突出, 满足广大市民回归自 然和假日郊游等户外活动需求, 等同于城市园林 绿地, 是城市社 会公益性开发型的公 园 。上述 表述均较为模糊, 需要进一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 行界定。 2. 1. 1 体现特定的社会、经济属性。
我国从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积极应用生态领 域研究成果, 将生态与环境美学结合, 强调生态效 益。一些地方应用系统工程理论, 注重建设多层
次、多结构、多功能的植物群落, 将城市公园绿地 改建为城市森林公园; 一些地方将城郊森林或森 林公园囊括进城市规划区; 一些离城市远的森林、 林场随着城市辐射范围扩大、国民出行距离增大 而与城市经济距离缩短, 生态游憩价值凸显, 被加 以保护 并 合 理 利 用 建 成森 林 公 园。如 深 圳 从 2002年开始进行城市周边生态风景林营造, 全市 林业用地面积 87230. 5hm2, 其中规划建设城市生 态风景林 54072. 5 hm2, 生态风景林比例达 62% , 并在生态风景林建设基础上将全市山体林地逐渐 向公园推动, 计划建成多个森林公园 ; 北京进行 森林为主体的城市绿化隔离带工程建设, 已建成 第一条城市绿化隔离带并启动第二条城市绿化隔 离带, 依托国有林场、集体林场建成 20余处城市 森林公园, 其中已经建成国家级森林公园 12 个, 市县级森林公园 11个; 长沙市推行城市林业生态 圈建设, 在城市林业生态圈内建成 10处城市森林 公园; 成都实行城乡绿化一体建设, 推行城市、森 林、园林的 三者融合 , 城区、近郊、远郊的 三位 一体 , 乔木、灌木、地被的 三头并 进 , 生态林、 产业林和景 观林 的 三林 共建 , 建成了 点、块、 带、网、片相 结合的 城市林 业生 态系 统 ( 景观 系 统 ) , 建成 24处城市森林公园, 其中 4处国家级、3 处 省级 、17 处市 级。 2 城市森林公园的概念及定位分析 2. 1 城市森林公园的概念
城市森林公园依其所处地理位置, 它可能是 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或者是城市生态系统 与其他生态系统联系的纽带, 是城市生态过程得 以持续的关节点; 它也可能是某特定城市生态系 统生物生产过程的接力者, 是其物流、能流的主要 接纳和提供者。森林生态系统自然特性表现为物 种地带性分布明显, 动物种类繁多, 群落的结构复
我国城市森林公园作为新兴和发展中的公园 类型, 虽然近年的建设实践快速升温, 但其概念仍 然模糊。为了防止因对城市森林公园概念的理解 差异而对其规划、建设造成不利影响, 有必要对此 概念进行界定。 1 城市森林公园产生背景及发展历程 1. 1 城市与公园的发展
近代 公园 ( public park ) 一词来源于欧洲, 19 世纪中叶传入我国, 其内涵是 人生共同生活 上依实用及美观目的, 以设计土地, 而供群众使用 及享乐者也 , 其功能是 休养、保健、运动、美观、 防灾、避难、教化、国防和经济功能 , 当时有影响 的公园主要是殖民者建成 的为少数人服 务的公 园。 50年代在保护、维修古典园林的同时, 学习 苏联的 文化休息公园 模式进行 新型公园的建 设, 公园内常常建有体育场、图书馆等分属园林部 门之外其他部门的建筑设施, 公园内构筑物比重 大。文革时 期公园发展处 于停滞甚至被 破坏状 态。改革开放后, 公园建设发展迅猛, 至 1985年, 全国城 市 公 园 达 到 978 个, 总 面积 达 2. 10 万 hm2。尤其是上世纪 80年代后期至 21世纪初, 随 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市容整治、城市环境综合整 治、创建园 林城市活动的开展, 公 园内涵变化很 大, 其外延得到扩展, 公园数量、质量和理论都有 很大发展。随着国民财富的增多、出行条件的改
摘 要: 回顾分析 城市森林公 园产生 的背 景及发 展历 程, 从城 市森林 公园 的社会 经济 属 性、地带性森林自 然特征、公园属性入手对 城市森林 公园的 概念进 行界定, 并就 城市森 林 公园行政主管部门、在各公园体系中所处位置、与相关规划的关系及与 森林游憩事业的 关 系进行定位分析, 指出其发展建设应及早注意的问题, 同时对几个容易 混淆的概念予以 廓 清。 关键词: 城市; 公园; 城市森 林; 城市森林公园; 概念; 定位
森林资源, 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 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 生物 , 在
* 收稿日期: 2010- 04- 22
谢莉等: 市森林公园概念的界定
49
森林的保护利用实践中也体现了森林资源即 场 地及其附着生物 , 以林木为主的一片区域 , 因 此森林的法律内涵与学术内涵是一致的。
生态学理论将城市作为一种与森林、草地、河 流、湖泊、海洋、湿地并列的生态系统类型, 其区别 于其他生态系统的是: 以人为核心, 高度人工化, 因自身是不完善的系统而对外部有强烈依赖性,
50
四川林 勘设计 2010年第 2期
有密集的人流、物流、能流、信息流、资金流。城市 森林公园发展的驱动力和存在的必要性都是以特 定城市为依托的, 这不同于自然保护区或偏远山 野的森林公园。由于城市森林公园较其他森林区 域有更强的保护生态系统和满足目标客源市场游 憩、体验等活动的使命, 在设计目标、基地选址、空 间模式、管理模式等方面一般会体现出所服务城 市或目标客源城市的社会、经济属性。
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 人与生物 圈计划 , 对生物圈不同区域 ( 包括森林、城市等 ) 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系统研究, 目前已有一百多个 国家参加这一计划, 生态问题及其研究得到世界 普遍的重视。 1992年 !生物多样性公约 ∀ ( 里约宣 言 ) 的签署和 1998年 !京都议定书 ∀的签署, 更明 确表明森林承载了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 性、调节气候、换取碳排放量的重要作用。社会对 森林居于陆地生态系统主体地位有普遍的认同。 1. 3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城市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