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双语教学实践论文
小学音乐教学实践论文8篇

小学音乐教学实践论文8篇第一篇: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与创新一、认清教学误区,避免“专业教学”(一)小学音乐课不等于音乐专业课目前,小学的音乐课堂上仍然存在着把注意力集中在传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的教学上,给学生进行纯粹的音乐专业知识灌输式教学,要求学生背记来开展专业技能训练,禁锢和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也人为地增加了学生学习音乐的难度与负担,久而久之,导致学生对音乐课堂产生了厌倦和害怕的心理。
(二)简单地成立几个音乐专业队(组)为了参加各级各类的音乐方面的比赛、汇演,有的学校挑选少数学生成立几个音乐专业队组进行强化训练,排练几个文艺节目参演,投入的人力、物力较少,又能出效果。
但这种只重视少数学生的训练,会将大部分学生拒之音乐教育的门坎之外,淡化了音乐教育的普及,音乐教育活动容易走向极端。
二、更新观念意识,承载教育重任(一)树立大局意识小学音乐教育是校园美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们要充分发挥音乐教学特有的育人功能,形成学校整体美育的教育合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展。
(二)强调发展理念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学校音乐教育不断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要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确定和调整中小学音乐教育目标与内容,改进教育方法,开辟各种途径,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进而影响和促进学生的素质形成及个性发展。
(三)注重主体观念学生是学习、体验音乐的主体,也是音乐活动、创造的主体。
这就要求我们要改进中小学音乐教育方法与途径,变被动接受型为主动创新型,使学生将音乐教育内容与要求,转化为自己的音乐艺术修养与审美情趣,真正成为音乐生活的主体。
三、改革音乐教学,强化创新能力(一)提升音乐教学课堂1.用激趣的手段。
紧扣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运用多种教学媒体恰到好处地播放与内容相关的课件、录像等,甚至光洁的教学用琴,配套的音像设备,生动活泼的教学挂图等,使音乐教室充满艺术氛围,刺激学生的视觉,激发学生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
英语歌曲唱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论文

英语歌曲唱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摘要: 优美、节奏感强的英文歌曲不仅可以给人美的享受,还可以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将从英文歌曲在调剂课堂氛围、导入新课、增强感情、突破教学重难点和巩固知识方面作出介绍。
关键词: 英文歌曲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人们常说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马克思说:“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
” 音乐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而英语是走向世界的桥梁。
热爱音乐是小孩子的天性,小孩子对音乐的敏感程度、接受能力、悟性都比较强。
因此,把音乐和英语结合起来,借助歌曲和节奏作为英语的载体,就能便于学生在唱唱、念念、跳跳中轻松愉快地学习英语,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陶行知说过:“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
”的确,小孩子比较好动,喜欢在玩中学,学中玩。
作为教师,应该针对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要具有一颗“童心”,甘做一个“小孩子”,走进学生们丰富多彩、曼妙无比的生活和情感世界,从而形成某种特定的课堂心理气氛。
小孩子在听觉方面发展比较迅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老师们能利用富有特色的英语歌曲或儿童歌谣来教学,来培养他们的听力能力,以此带给孩子们一个活泼、娱快、轻松的语言学习环境,这可以使我们的教学收到更佳的效果。
一、巧用歌曲,自然导入, 渲染课堂气氛。
简单、上口的英文歌曲是揭开新教学内容的一种有效而巧妙的途径。
通过活泼欢快的歌谣,可以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并以简洁有效的形式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上课前,我先问学生:“Are you happy, boys and girls?”S: “Yes, we are happy”.T: “Ok, if you are happy, please clap your hands.”然后要求学生一边哼唱clap your hands,一边配合动作,这样可以把歌曲用活。
使用活泼有趣的歌曲问答形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接下来的教学过程灵活、开放且自然流畅。
小学音乐教学实践论文8篇

小学音乐教学实践论文8篇第一篇: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与创新一、认清教学误区,避免“专业教学”(一)小学音乐课不等于音乐专业课目前,小学的音乐课堂上仍然存在着把注意力集中在传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的教学上,给学生进行纯粹的音乐专业知识灌输式教学,要求学生背记来开展专业技能训练,禁锢和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也人为地增加了学生学习音乐的难度与负担,久而久之,导致学生对音乐课堂产生了厌倦和害怕的心理。
(二)简单地成立几个音乐专业队(组)为了参加各级各类的音乐方面的比赛、汇演,有的学校挑选少数学生成立几个音乐专业队组进行强化训练,排练几个文艺节目参演,投入的人力、物力较少,又能出效果。
但这种只重视少数学生的训练,会将大部分学生拒之音乐教育的门坎之外,淡化了音乐教育的普及,音乐教育活动容易走向极端。
二、更新观念意识,承载教育重任(一)树立大局意识小学音乐教育是校园美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们要充分发挥音乐教学特有的育人功能,形成学校整体美育的教育合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展。
(二)强调发展理念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学校音乐教育不断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要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确定和调整中小学音乐教育目标与内容,改进教育方法,开辟各种途径,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进而影响和促进学生的素质形成及个性发展。
(三)注重主体观念学生是学习、体验音乐的主体,也是音乐活动、创造的主体。
这就要求我们要改进中小学音乐教育方法与途径,变被动接受型为主动创新型,使学生将音乐教育内容与要求,转化为自己的音乐艺术修养与审美情趣,真正成为音乐生活的主体。
三、改革音乐教学,强化创新能力(一)提升音乐教学课堂1.用激趣的手段。
紧扣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运用多种教学媒体恰到好处地播放与内容相关的课件、录像等,甚至光洁的教学用琴,配套的音像设备,生动活泼的教学挂图等,使音乐教室充满艺术氛围,刺激学生的视觉,激发学生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
小学音乐实践活动论文范文(共7篇)

小学音乐实践活动论文范文(共7篇)小学音乐实践活动论文范文第1篇(一)民间音乐对于民间音乐的概念界定,比较科学并被大家认可的观点主要来自于伍国栋和周青青两位研究者的论述。
伍国栋在他的《中国民间音乐》中指出:“民间音乐是当今世界、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中存见的一部分既古老又现代的音乐文化类型,是创始于人民大众又供人民大众在日常社会生活中口耳相传的方式来共同操纵、共同享有、共同阐释和共同传承的一种非专业创作的社会音乐文化产品。
”周青青在其《中国民间音乐概论》中就“中国民间音乐”的“既古老又现代”的重要特征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认为中国民间音乐“伴随着中国各民族社会历史衍进,经受了社会生活环境变迁的影响、考验和选择,并在接受这种影响、考验和选择的漫长历史过程中,不断地在形式结构上进行构建,在题材内容上进行新的提炼和充实,从而具备了能够适应当代社会生活新环境的若干特征,具备了现代人所需求的艺术审美品格”。
伍国栋就中国民间音乐的“类型”和“特征”等重要问题进行了较准确的阐述,周青青就民间音乐的古老性及其形式结构与内容做了阐发,可见两人的观点基本一致。
笔者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后,认为民间音乐是由各民族劳动人民根据自己的生活实践体验和对生活的理解自发创编的、依靠口头传承的方式代代相传、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和最基础的层面———民间大众所特有的思想、行为、情感、审美趣味等各种音乐体裁的总称。
其主要音乐体裁包括民间歌曲、民间舞蹈、民间器乐、戏曲音乐、说唱音乐五大类。
民间音乐是我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二)民间音乐的特点1.形象性强,俗味浓郁在民间音乐中,民间歌舞中常常使用形象化、艺术化的道具,如:舞狮中的狮子、绣球,跑旱船中的旱船、轿子等这些具体形象化的实物,具有很强的民间文化色彩,俗味浓郁,具有大俗之美。
它反映了民间百姓对这些和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音乐形式的挚爱,这些俗味浓郁、形象性强的民间音乐具有夸张性、拟人性和性和“亲融性”。
关于音乐课实践对英语教学的思考(共5篇)

关于音乐课实践对英语教学的思考(共5篇)第一篇:关于音乐课实践对英语教学的思考关于音乐课实践对英语教学的思考英语作为一门主要学课,教师所要做到的是对学生强调英语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心理上重视英语的学习。
而且在教学当中,教师应当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热情。
教师本身应当是知识丰富、负责任的领导者,帮助学生在英语的学习中将知识学扎实,学牢固,学全面。
我虽然教的是音乐,但是对英语的热爱从没有半分掺假。
作为教师所应当具备的素质,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上音乐教师和英语教师应当是相通的。
在这里,我从音乐教学中所总结的几点经验,相信在英语教学中也同样适用。
一,英语的课堂教学要讲究趣味化、生活化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个生活化的情境,比如说在学习到购物的一课时,在导入课堂时,教师采用图片或者提问问题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或者让学生角色扮演的形式效果会更明显,生活化的同时又不乏趣味化。
沉浸式的教学让学生对英语词汇和语法的记忆更加深刻,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将知识基本掌握一大半,减轻学生的负担,而且不会让学生对英语产生乏味感。
再或者讲到旅行一课时,让学生规划属于自己的旅行路线,进行一次真正的旅行。
或者在课堂上排练一次话剧表演,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
二,英语教学需要负责任的态度此次调研活动所反映出的明显问题是学生不会唱课本上的英语歌。
英语歌曲的存在,本身就是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热情,使得外语的学习生动化,并且能够增加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化和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使得英语语言的掌握更加接近母语语言。
英语教师虽然不是专业的音乐老师,但是可以使用磁带、光盘等教学用具,在课堂上播放歌曲教学生学习。
所以在英语的教学中,不但要讲文本性的知识点,也需要将知识教授得趣味化、娱乐化、技巧化。
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将非考点一笔带过或者直接略过,而是本着负责任的态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知识学得多元化。
三,英语教学应当将知识系统化、全面化在英语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知识的理论性,也就是说,注重学生所学的知识是否系统和全面。
小学双语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

小学双语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双语教学为当今的中国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双语音乐课是拓展英语学习的途径,给学生创造另一个英语输入与输出的平台。
双语音乐课堂教学构造方法一、前言面对经济全球化,掌握一门外语已经成为国际交往与多元化文化交流的需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双语教学成为了一个新的亮点。
双语音乐课是从创设情景、欣赏感知逐步过渡到学生主动参与、丰富经历,最后到达自我表现、稳固迁移,从而强化第二语言的习得。
下面就我校双语音乐的课堂教学,谈谈我自身对小学双语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的感受。
二、“双语音乐”教学构造探索双语音乐课一般分为三种课型:欣赏课、歌曲教学和表演课(音乐剧和戏剧表演)。
1.欣赏课欣赏课的根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中心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音响形式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双语音乐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这样一种将“看、听、讲、议、练”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构造,既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等形式,积极主动参与到整个音乐欣赏活动中来,又有利于充分发挥师生的“双主体”作用,培养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可贵的创新意识。
通过对经典的英语歌曲的欣赏,理解感受音乐的情感之外,同时也对异国文化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2.歌曲教学歌曲教学是我们双语音乐课中最为普遍的课型。
对于双语音乐课,解决词汇及专业术语,是课堂正常进展的必要环节,如不解决好这些问题,将会使课堂不连贯,中断教学流程,影响学习效果。
3.表演课表演课其实也是一种拓展课,主要涉及音乐剧和戏剧等内容。
在教学中,双语音乐课演变为英语音乐剧,音乐教室转变为生活舞台,使学生参与到自我实现的创造性活动中来,让他们有自由支配、自主发挥的时间与时机,让他们有可能展示独特的才华,探索适合自己开展的方向和方式,才能鼓舞每个人开发潜能的信心与勇气,同时培养学生英语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标准论文--英文歌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英文歌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On the Application of English Songs in Primary SchoolEnglish TeachingAbstract: Since quality education advocated, some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English teaching in China. However, listening is the week point for the students. With the rapid social development in China, the traditional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cannot fi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ociety and need to be improved, especially in listening. In the four skills,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listening makes the first place, which tells it significance. The poor listening of the students makes it hard for them to improve their communicative ability. Although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also sometimes pay attention to the listening aspects, it cannot fit the new situations and new changes during the new times, especially on the aspects of listening content and listening skills.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famous Lozanov’s suggestive Teaching theory, music and songs can be used as an effective technique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Songs can arouse students’ interest towards language study and help to form their linguistic sense. This essay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reasons why English songs can be used in primary school English class, and how they are effectively used. Therefore through this thesis research the English listening teaching can be improved as well as the entire English teaching of our nation.Key Words: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English songs teaching method[摘要] 提倡素质教育以来,我国英语教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初探小学音乐双语教学

初探小学音乐双语教学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接轨,外语作为具有重要交流作用的工具,越发受到人们的重视,外语教育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潮流中,双语教育正在汇入21世纪教育信息化所促成的国际化的教育时空中,并越来越引起各国教育界人士的关注,成为21世纪全球新一轮教育改革大趋势之一。
一、对双语教学的理解和认识1.概念的界定:“双语”的英文是“bilingual”。
根据英国著名的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所给的定义是:a person who knows and uses two languages.in everyday use the word bilingual usually means a person who speaks,reads,or understands two languages equally well(a balanced bilingual),but a bilingual person usually has a better knowledge of one language than of the other.(一个能运用两种语言的人。
在他的日常生活中能将一门外语和本族语基本等同地运用于听、说、读、写,当然他的母语语言知识和能力通常是优于第二语言的。
)所谓“双语教学”,是指将学生的外语或者第二语言通过教学和环境,经过若干阶段的训练,使之能代替或接近母语的表达水平。
具体包括几种形式:(1)学校使用一种不是学生在家使用的语言进行教学。
这种模式称为:浸入型双语教学。
(2)学生刚进入学校时使用本族语,然后逐渐地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其他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
这种模式称为:保持型双语教学。
(3)学生进入学校以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然后逐步转变为只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
这种模式称之为:过渡型双语教学。
2.双语的教育目标:“我国双语教育的目的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构建和谐世界,而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和世界眼光的双语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音乐双语教学的实践探索与思考摘要:音乐双语教学是双语教育的一个分支,它因其情感性和娱乐性而成为双语教学的主要科目之一,为学生提高外语能力提供了有效途径。
本文从实践上作为双语教学的直接参与者,对音乐学科开展双语教学进行实验研究,为目前的基础教育领域推行双语教学提供案例,促进当前小学音乐学科开展双语教学的改革和深入。
关键词:小学音乐双语教学实践探索与思考21世纪,中国加入wto,成为世界经济圈中的重要一员,带来国际化、现代化的进程日益加速,我国急需既精通外语又有专业特长的复合型人才。
国家教育部提出“要把学生熟练掌握外语,特别是英语作为一项战略性的工作来抓”,“要求一批重点建设的学校都要尽快在自然科学、经济、管理等课程中使用汉语、英语进行双语教学”。
在这种情况下,双语教育产生了,而且在现阶段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显得突出。
目前许多国家出于增强竞争力的考虑,都非常重视双语教学并且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模式。
我国虽然历来也很重视外语教学,但对双语教学的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和教学模式。
同时,国内已经开展了双语教学的地区对双语学科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理科学科,对音乐学科双语教学的研究很少。
音乐最能引起少年儿童的心理与情感的共鸣,促进大脑思维的活跃性,使其更容易感知、体验、接受新知识,利用音乐课的唱、跳、表演、游戏等特有的形式可以将双语教学与音乐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用音乐增加双语的娱乐性,用双语扩大音乐课内容的涉及面,使学生在欢快的音乐氛围中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另外,由于我国的双语教学还处在探索和实验阶段,所以在音乐、美术等艺术类和数、理、化等非语言类学科中加强双语教学的实践非常符合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实际情况。
上海市教委及双语教学实验研究小组确定的方针是”推进过程中,学科教学采用‘先副后主,先理后文’的原则,易于调动学校教师的积极性和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又不影响学生学科目标达成,避免学科损伤。
”因此,无论从学科的特性还是我国实际情况出发,音乐学科开展双语教学都具有很强的适宜性和实践指导性。
一、音乐双语教学实验目的、确定被试及实验前测本文的实验目的是检验在小学音乐课中实施双语教学对学生的英语水平提高的影响,同时检验对学生掌握音乐知识的影响。
本文随机选取所在学校四年级的两个班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在进行教学实验前,先对两班的学生进行了前测,包括音乐水平的测试和英语水平的测试,并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态度做了问卷调查,旨在保证两组实验对象在实验前音乐水平和英语水平基本平衡。
通过spss统计软件处理数据得知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在音乐的四个考察维度上(演唱、乐理、欣赏、创作)和英语的四个考察维度上(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均没有显著性差异。
二、音乐双语教学的流程设计根据兰伯特的“态度—动机”模式理论和加德纳的“社会—教育”模式理论,教学流程如下图所示:(一)导学:开展双语教学前,对学生进行问卷及前测的测试,以便使学生了解双语教学的方式、内容,也确保学生音乐、英语水平的均衡。
同时教师在每次课前一周将所要学到的音乐英文词汇句型等提前印好发给学生预习,以便教学中使用和对照。
(二)导入1——创设背景:教学前将教室及教具所用的图画、文字、音符等设计布置为双语对照的形式。
课前及课中休息时始终以双语音乐、动画等为背景。
导入2——激发兴趣:每课课前用学生熟悉的英语歌曲互相问好,从学生熟悉的音乐知识入手进行双语教学,减少学生的畏难心理,激发学生兴趣。
(三)导用——强化巩固:通过游戏、律动、歌唱等活动使学生在完成音乐学习的同时进一步理解和加深记忆,以巩固和提高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
(四)导练——能力迁移:学生基本熟悉本节音乐词汇后,教师通过欣赏、创作等方法展开活动,使学生了解外国音乐文化背景的同时拓展音乐的想象、创造力。
(五)评价与反馈:每个教学环节中及课后,教师通过双语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以获得反馈信息来随时调节双语教学过程。
(六)测试与结果统计:通过课堂活动表现、问卷、测验等综合方式对学生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同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三、音乐双语教学实验后测及结果分析(一)音乐双语教学对学生英语水平提高的影响通过两年的教学实践及对实验结果数据的统计分析得知音乐双语教学对学生英语水平的影响为:音乐双语教学能够显著提高学生外语水平,实验班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与对照班相比呈显著性差异(p0.05),演唱和欣赏与对照班相比呈显著性差异(p<0.05),创作与对照班相比呈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
具体分析如下:1.全新的授课方式为学科教学增加了动力。
双语教学这种全新的授课方式令学生感到新奇有趣而紧张兴奋,这就使得他们对于音乐学科内容的学习也比以前更加积极、投入。
通过教学实验前的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可知,80.2%的学生听说过双语教学,92%的学生对于用英语讲授音乐知识觉得“很感兴趣”,尽管有一部分学生(19.8%)没有听说过双语教学,但在“是否希望自己能够参与到音乐双语教学”这个问题上,97%的学生都表示“非常希望”,占绝大多数。
此外,在音乐双语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始终将保持学生兴趣放在第一位。
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中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表现欲强、好奇心强,但语言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在双语教学中始终循序渐进地选择适合学生外语接受能力的教学方法,以保持学生对双语课的兴趣。
只有让学生保持对双语课的兴趣,才能将音乐知识贯穿其中,不至于损伤学科教学,从而最终实现双语教学与学科教学互相促进,优势互补。
2.丰富的外国文化拓展了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音乐双语教学中,乐理部分的内容相对固定,不易受教学方法的影响,再加上乐理内容进行解释时音乐专业词汇出现较多集中,考虑到学生能够接受和消化的程度,因而较多使用中文教学或中文为主、英文为辅的教学方式,因此,乐理教学实验班与对照班无显著性差异。
除乐理教学外,演唱、欣赏、创作教学都易受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且在实际教学中,四种内容是互相贯穿的。
在教学各个环节中,通过浅显易懂的英文知识的介入、衔接而使学生了解了外国音乐的背景、文化,逐渐拓宽了艺术视野,拓展了音乐的想象力、创造力。
如综合课《we wish you merry christmas》,根据“导入→欣赏→拓展→编创→总结深化”的教学设计,教学中向学生介绍了圣诞节的来历:圣诞节是来自基督教的习俗,在这一天上帝为了救赎世人而让他的独生子耶稣基督来到世间成为人的样子,与人一同承担苦难。
圣诞节就是庆祝圣子耶稣基督诞生的节日。
对于圣诞节的意义特别强调告诉学生:圣诞节最重要的意义不是等待圣诞礼物,而是“forgive”(饶恕)和“reconcile”(和好),在圣诞节的夜晚我们都要想一想,有演唱we wish you merry christmas 这首歌曲。
有一组学生设计了动画片《猫和老鼠》的情景,表演了在过圣诞节时,调皮的老鼠总给猫捣乱,天使出来告诉二人圣诞节要“饶恕”和“和好”的道理,最后二人和好,互唱圣诞快乐歌。
这节课中学生表演的很投入,用英语的对话虽然很简单但却很自然,至今还留给我很深的印象,很感动。
在此课例中,充分体现了双语教学通过外国文化的情感迁移而促进了学生的音乐欣赏和表现力。
四、音乐双语教学的思考及建议(一)加强音乐双语教学教材的开发目前,音乐双语教学的教材开发还不够系统全面,只有人教出版社翻译现行中文音乐课本的汉英对照版音乐教材,大部分音乐双语教师就只有一边参考本土教科书一边参考国外和港澳的英语教材进行备课,这样的方式不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科学性和不系统性,不利于音乐双语教学的良性发展。
建议由相关学科专家和英语专家共同着手开发和编译双语教材,在翻译中文版教材的同时开发多种新教材,将国外适合我国音乐双语教学的内容统一编译,以便更有效地促进双语教学中音乐和英语两门学科的共同发展。
(二)加强音乐双语教学师资的开发音乐双语教师需要一种复合型人才,即教师既具备相当的音乐素质,又要具备一定的外语语言基础,然而目前的音乐双语教师大部分外语能力都不够理想,因而不能胜任双语教学,由此而导致了音乐双语师资的缺乏。
这一情况是音乐双语教学中最现实、最难以解决的问题,它直接导致了我国音乐双语教学的停滞不前。
建议加强音乐双语教师的师资培训,将双语教师的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的整体规划,将集中培训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将英语语言培训与学科专业英语培训相结合。
(三)加强音乐双语教学教学规律的研究目前,由于双语教材、双语师资等多方面的原因,音乐双语教学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对于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教学评价设计等教学规律都没有展开相应的研究,少量的研究也只停留在教师个人的水平层面上。
如不及时加强此方面的研究,音乐双语教学将难以进一步全面推广。
建议学校与学校、教师与教师间要多加强此方面的交流,以获得最有效的教学规律,同时相关专家及相应教育机构也需多做指导并编集成册,以便教师借鉴、交流,提高双语教学水平。
通过两年多的音乐双语教学实践,我深深感到音乐双语教学是一项新鲜而富有挑战性的教学工作,它必将为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和双语教育事业注入新鲜的血液与活力。
作为音乐双语教学的直接参与者我们只有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促进音乐双语教学的科学发展,最终促进我国双语教育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1]杨立群主编.小学双语教学双切整合模式.上海:文汇出版社.2004[2]曹理、何工著.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3]袁善琦编著.儿童趣味音乐教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王斌华编著.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5]孙宏.小学双语教学(音乐、英语)的初步认识与体会.《中国音乐教育》.2002.11[6]胡晓.双语学习“tpr教学法”简介.《教育导刊》(幼儿教育版).1999.4[7]余珍有.儿童双语现象与双语教育.《南京师大学报》.1995.1[8]朱浦.对推进上海中小学双语教学的思考.《上海教育》.2001.15[9]袁铭.音乐唱游双语教学初探.http://www.psfshl.pudong_/music/yijiaoworld/t eachdetail.htm[10]孙敏.艺术双语课的实践和思考.[11]朱建华.双语教学:重在引导学生参与.[12]徐国康.音乐双语教学与音乐双语用语[13]王琦.关于我国音乐双语教育中诸多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