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伤ppt课件
合集下载
多发伤患者护理1ppt课件

术前准备:急救时即应做好急诊术前准备,如皮试、备血、备皮等,以免延误手术。
心理护理:外伤后神志清醒者,护士应关心与鼓励,消除焦虑和恐惧,配合治疗。
相关护理
常见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组织灌注量改变(体液不足心输出量减少) 与出血导致血容量减少有关
常见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1)将患者置于抢救室,尽量减少患者的搬动,置于休克卧位,以减少出血。 (2)遵医嘱迅速建立三条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及应用血管活性药物。(3)给患者进行持续面罩吸氧,氧流量8 L/min,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 (4)严格遵医嘱用药,记录出入量。 (5)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意识表情、面唇色泽、皮肤肢端温度、瞳孔及尿量。 (6)必要时保暖,应提高室温至20 ℃,用被子保暖,不能用热水袋。
头颅伤 颅骨骨折,颅内血肿,脑挫裂伤,颌面部骨折 。
胸部伤 多发性肋骨骨折、血气胸、肺挫裂伤、心脏及大血管损伤、气管损伤、膈肌破裂。
凡具备下列伤情两项或两项以上者可确定为多发伤
1
4.腹部伤
腹腔大出血或内脏器官破裂(如肝破裂、脾破裂、肾破裂等)。
2
5.骨盆等多处骨折
由于骨折可能导致大出血而危及生命,如骨盆骨折伴休克、四肢骨折伴休克、椎体骨折伴神经系统损伤等。
措 施
常见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二、气体交换受损 与多发肋骨骨折及肺挫伤有关
常见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措 施
(1)评估观察病人的呼吸、形态、频率等并记录 (2)注意病人的神志变化 (3)给予半卧位 (4)指导病人呼吸,尽量顺应呼吸机频率
常见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三、疼痛 与出血刺激脑膜脑水肿及全身多处损伤有关
多发伤患者的护理
单击添加副标题
多发伤--急诊医学PPT课件

可降低其发生率
早期快速有效救治
是减少创伤患者死亡的关键!!!
.
18
• GOLD HOUR 黄金一小时 ----美国Maryland州Baltimore的
Shock and Trauma Center 首先提出
• 白金十分钟 ----何忠杰教授
.
19
多发伤的救治
早期
中期
晚期
抢救生命 复苏 损伤控制
.
25
根本性治疗(一)
• 要求:决定多发伤治疗的顺序、不遗 漏任何一处损伤、治疗顺序是在C/R稳 定后,优先控制颅内压,其次三治疗 血运障碍/除去感染。
.
26
根本性治疗(二)
• 呼吸管理:不能确保其道开放的气管、 支气管损伤;不能维持肺换气功能的 肺破裂;大咯血的肺挫裂伤;各级破 裂;
• 循环管理:张力性气胸;急性心脏压
文献资料表明:对单一部位创伤者可用
AIS说明其严重程度,而多发伤者必须使用ISS
评分;AIS-ISS评分确能反映伤员伤情,是一
个较好的院内评分方案,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
床和研究工作。
.
15
两个概念区别:
①复合伤——两个或两个以上致伤因素同时或相继遭受两 种作用,使机体造成的损伤。
• 原子弹爆炸所致的热压伤、烧冲伤、爆炸伤也常常 造成多部位多脏器损伤是最典型的复合伤。
3 颈部创伤 颈部创伤并大血管损伤、创伤性血肿、 颈椎骨折。 (易出现失血性休克,血肿压迫气道窒息,损伤颈 髓高位截瘫。)
.
8
4 胸部创伤 多发性肋骨骨折、血气胸、肺挫 伤、纵隔气肿、心脏大血管伤、气管损伤、膈肌 破裂、连枷胸或心包填塞。
(易出现呼吸功能障碍→低氧血症→
心脏损伤→心肌供血供氧受限→乏氧代谢→ 心肌收缩力↓→传导阻滞→心律失常→心功能 ↓→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或心跳停止。)
早期快速有效救治
是减少创伤患者死亡的关键!!!
.
18
• GOLD HOUR 黄金一小时 ----美国Maryland州Baltimore的
Shock and Trauma Center 首先提出
• 白金十分钟 ----何忠杰教授
.
19
多发伤的救治
早期
中期
晚期
抢救生命 复苏 损伤控制
.
25
根本性治疗(一)
• 要求:决定多发伤治疗的顺序、不遗 漏任何一处损伤、治疗顺序是在C/R稳 定后,优先控制颅内压,其次三治疗 血运障碍/除去感染。
.
26
根本性治疗(二)
• 呼吸管理:不能确保其道开放的气管、 支气管损伤;不能维持肺换气功能的 肺破裂;大咯血的肺挫裂伤;各级破 裂;
• 循环管理:张力性气胸;急性心脏压
文献资料表明:对单一部位创伤者可用
AIS说明其严重程度,而多发伤者必须使用ISS
评分;AIS-ISS评分确能反映伤员伤情,是一
个较好的院内评分方案,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
床和研究工作。
.
15
两个概念区别:
①复合伤——两个或两个以上致伤因素同时或相继遭受两 种作用,使机体造成的损伤。
• 原子弹爆炸所致的热压伤、烧冲伤、爆炸伤也常常 造成多部位多脏器损伤是最典型的复合伤。
3 颈部创伤 颈部创伤并大血管损伤、创伤性血肿、 颈椎骨折。 (易出现失血性休克,血肿压迫气道窒息,损伤颈 髓高位截瘫。)
.
8
4 胸部创伤 多发性肋骨骨折、血气胸、肺挫 伤、纵隔气肿、心脏大血管伤、气管损伤、膈肌 破裂、连枷胸或心包填塞。
(易出现呼吸功能障碍→低氧血症→
心脏损伤→心肌供血供氧受限→乏氧代谢→ 心肌收缩力↓→传导阻滞→心律失常→心功能 ↓→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或心跳停止。)
多发伤急救ppt课件

59
ICU复苏
• 复温:电热毯、空调、温湿气体输入、温 盐水腹腔灌洗、输液加热装置等等
• 纠正凝血障碍:输血小板、凝血因子、纤 维蛋白原 • 呼吸机通气 • 纠正酸中毒:扩容、吸氧、血管活性药物 • 全面进一步体检避免漏诊
60
确定性手术
• 取出填塞 • 全面探查 • 解剖重建
61
6、营养支持●
40
血气胸
41
反常呼吸
42
进一步处理:腹部外伤
• 多发伤合并腹内脏器损伤是主要死因之一 • 昏迷患者、腹部体征不明显者,易漏诊 • 腹腔穿刺,床旁B超、CT检查动态观察和临 床诊断
• 尽早明确有否剖腹探查指征,早期快速手 术 • 进腹后迅速止血,血压稳定并回升后彻底 探查腹腔内脏器
43
腹腔穿通伤
• 多发伤治疗与诊断同时进行! • 颅脑伤:甘露醇的应用时机?
• 失血为主患者,如实质性脏器破裂,血管 损伤、骨盆或长骨骨折,立即快速输液。 • 多部位创伤的整体诊治
33
3、进一步处理●
• • • • 颅脑伤 胸部伤 腹部伤 四肢骨盆、脊柱伤
34
进一步处理:颅脑损伤
• • • • 发生率仅次于四肢骨折 外伤患者首要死亡因素 关键在于防治脑疝 全身情况允许的前提下,尽早行颅脑CT检 查 • 昏迷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
4
多发伤特点★
伤情严重,短时间内致机体内生理失 衡、微循环紊乱、严重缺氧,影响组织细 胞功能的 循环和氧代谢障碍,如处理不当 则迅速未及伤员生命。
5
多发伤特点★
1、损伤机制复杂 车祸、高处坠落 2、伤情重、变化快 各伤情相互加重 3、生理紊乱严重 累及多个重要脏器,急 性血容量减少,组织低灌注,缺氧,激发 复杂的全身应激反应,脓毒症继发组织气 管损害——→休克、低氧血症、代谢性酸中 毒、颅内压增高——→MODS
多发伤的急救护理PPT课件

。
• (四)留置导管
•
抢救过程中及时留置尿管。留置尿管,观察患者尿液的颜
色、量、性质,了解患者有无泌尿系统损伤、肾功能、有效循
环血量及抗休克效果。疑有空腔脏器损伤的患者应及时留置胃
管并予以胃肠减压,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疑有胸腔脏器
损伤的患者应及时留置胸腔闭式引流,观察引流液的色、质、
量,改善肺通气状况。
应激反应重,伤情变化快,死亡率高
病情复杂,容易漏诊、误诊
六
处理复杂,常易顾此失彼
大
临
伤后并发症多,感染率高
床
特 点
伤情重,常有严重低氧血症, 休克发生率高
临床特点(三)
• 三大死亡高峰:
1
出现在伤后数分 钟内,为即时死 亡。死亡原因主 要为脑、脑干、 高位脊髓的严重 创伤或心脏主动 脉等大血管撕裂 ,往往来不及抢 救。
结语
•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交通的日剧发达,超高层
建筑的增多、化工爆炸、煤矿塌方等突发灾难事件的无法预测
性,使得创伤发生率有增无减,并且致伤因素的动能明显加大,
严重创伤和多发伤的比例显著增加。创伤已经成为当今人类死
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肿瘤,在人口死因构
成中列第4位,而在36岁以下人群死因中居第1位,给社会带
1. 头颅伤:颅骨骨折伴有昏迷的颅内血肿、脑挫伤
2. 颈部伤:颈部外伤伴有大血管损伤、血肿、颈椎损伤
3. 胸部伤:多发肋骨骨折、血气胸、肺挫伤、纵膈、 心脏、大血管 和气管破裂
4. 腹部伤:腹内出血,腹内脏器破裂,腹膜后大血肿 5.泌尿生殖系统损伤:肾破裂,膀胱破裂,子宫破裂,
尿道断裂,阴道破裂
临床特点(四)
《多发伤患者护理》课件

具体操作
案例效果
迅速评估患者伤情,启动紧急救治流程, 组织多学科专家进行会诊和协作,确保患 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患者最终康复出院,未留下任何后遗症。
案例二:多发伤患者的心理护理实践
01
总结词
心理疏导、人文关怀
02
03
04
详细描述
针对多发伤患者常见的心理问 题,采取了一系列心理护理措 施,包括心理疏导、人文关怀 等。
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支持
提供心理疏导
多发伤患者及家属可能面临巨大 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应及时提 供心理疏导,帮助其缓解焦虑、 恐惧等情绪。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情、治疗方 案及护理措施,提高其对疾病的 认知,增强其治疗信心。
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
急救技能
多发伤患者病情复杂、变化快,医护人员需具备扎实的急救技能,以便在第一时 间实施有效的抢救措施。
团队协作
加强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提高护理效果。
学科交叉
引入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丰富 护理手段和方法。
资源整合
整合医疗、康复、心理等多方面的 资源,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06
典型案例分享
案例一:重症多发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总结词
紧急救治、多学科协作
详细描述
介绍了一例重症多发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过程,强调了紧急救治和多学科协作的重 要性。
特点
多发伤具有伤情严重、休克发生率高、低氧血症发生率高、处理 复杂等特点,需要紧急救治和护理。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多发伤的常见病因包括交通事故、高 处坠落、挤压伤、爆炸等,其中交通 事故是最主要的病因。
病理机制
多发伤的病理机制涉及多个系统,包 括创伤反应、炎症反应、凝血与纤溶 系统等,这些系统相互作用,影响患 者的病情发展和预后。
多发伤PPT课件

•11
案例一
一例车祸伤患者,颜面部皮肤撕脱 出血,胸部开放性血气胸,腹部肠外溢, 全身多处擦伤
ISS评分? ISS=42+52+52=66
•12
多发伤 特点
•13
全身伤情评估
全身伤情评估——CRASH PLAN方案
C=cardiac(心脏)
P=pelvis(骨盆)
R=respiration(呼吸) L=limb(四肢)
多发伤的抢救
***
•1
多发伤定义
多发伤是单一创伤因素造成2个或 2个以上解剖部位损伤且至少1个部位 的损伤威胁生命
•2
诊断标准
凡具有以下两项或两项以上相加即为多发伤
颅脑创伤 颌面创伤 颈部创伤 胸部创伤 腹部创伤
骨盆部创伤 泌尿系创伤 脊柱创伤 肢体创伤 软组织创伤
•3
临床特点
颅脑创伤 颅内血肿、脑挫裂伤、颅底骨折者 颌面创伤 颌面部开放性骨折并大出血 颈部创伤 颈部创伤并大血管损伤、创伤性血肿、颈椎 骨折
•15
休克指数
休克指数=脉搏/收缩压
• 0.5为正常 • =1为轻度休克,失血20%-30% • >1为休克 • >1.5为严重休克,失血30%-50% • >2为重度休克,失血>50%
•16
失血性休克诊断要点
看
摸
测压
观察
•17
骨折出血量评估
休克:主要原因是出血 骨盆骨折 股骨骨折 多发性骨折 严重的开放性骨折 并发重要内脏器官损伤
A=abdomen(腹部)
A=arteries(动脉)
S=spine(脊柱)
N=nerves(神经)
H=head(头部)
•14
案例一
一例车祸伤患者,颜面部皮肤撕脱 出血,胸部开放性血气胸,腹部肠外溢, 全身多处擦伤
ISS评分? ISS=42+52+52=66
•12
多发伤 特点
•13
全身伤情评估
全身伤情评估——CRASH PLAN方案
C=cardiac(心脏)
P=pelvis(骨盆)
R=respiration(呼吸) L=limb(四肢)
多发伤的抢救
***
•1
多发伤定义
多发伤是单一创伤因素造成2个或 2个以上解剖部位损伤且至少1个部位 的损伤威胁生命
•2
诊断标准
凡具有以下两项或两项以上相加即为多发伤
颅脑创伤 颌面创伤 颈部创伤 胸部创伤 腹部创伤
骨盆部创伤 泌尿系创伤 脊柱创伤 肢体创伤 软组织创伤
•3
临床特点
颅脑创伤 颅内血肿、脑挫裂伤、颅底骨折者 颌面创伤 颌面部开放性骨折并大出血 颈部创伤 颈部创伤并大血管损伤、创伤性血肿、颈椎 骨折
•15
休克指数
休克指数=脉搏/收缩压
• 0.5为正常 • =1为轻度休克,失血20%-30% • >1为休克 • >1.5为严重休克,失血30%-50% • >2为重度休克,失血>50%
•16
失血性休克诊断要点
看
摸
测压
观察
•17
骨折出血量评估
休克:主要原因是出血 骨盆骨折 股骨骨折 多发性骨折 严重的开放性骨折 并发重要内脏器官损伤
A=abdomen(腹部)
A=arteries(动脉)
S=spine(脊柱)
N=nerves(神经)
H=head(头部)
•14
多发伤课件ppt.ppt

RED
影响急救成功的因素
•1)受伤的部位越重要、伤情越严重,成功率越 低,特别是有“三腔”脏器严重损伤者;伤后出 现心跳停止后再复苏者成功率低;多个脏器或系 统同时受伤者。 •2)抢救措施实施越早越完善成功率越大,远离 急救中心,长途转运的伤员因得不到及时有效的 治疗,常影响预后和疗效。
•3)心脏停跳的时间越长,效果越差。
MODREDS发生率 高
•衰竭的脏器数目越多 、死亡率越高。
难处理RED ,易漏诊
伤情错综复杂,涉及多个部位和器官, 观察待诊时间有限,现场救治条件简陋, 伤者多有休克、躁动、淡漠、昏迷、不能 准确表达,有些深部创伤,早期症状可不 明显,以后才逐渐表现出特征性症状,现 场救护人员专业知识所限,经验不足,使 诊疗十分困难,初诊误诊漏诊率可达12~ 20%。
RED
致残率、死亡率高
•早期多因颅脑伤、心脏大血管伤、高 位脊髓伤死亡; •数分钟至数小时多因窒息、呼吸循环 衰竭以及不能制止的大出血; •晚期常因严重感染、MODS等并发症致 残或死亡。
RED
“CRASH PLAN”检查常规
•C=cardiac( 心 脏 ),R=respiration( 呼 吸),A=abdomen(腹部),S=spine(脊柱脊 髓 ),H=head( 头 颅 ),P=pelvis( 骨 盆 ),L=limb( 四 肢 ),A=arteries( 动 脉 ),N=nerves(神经)。
RED
多发伤中各部位损伤 严重程度的判定标准
•1 颅脑创伤 颅内血肿、脑挫裂伤、颅底骨折 者。(易出现颅内高压→脑疝→脑干功能衰竭→ 呼吸心跳停止。) •2 颌面创伤 颌面部开放性骨折并大出血。( 易出现失血性休克,气道堵塞→窒息。) •3 颈部创伤 颈部创伤并大血管损伤、创伤性 血肿、颈椎骨折。(易出现失血性休克,血肿压 迫气道窒息,损伤颈髓高位截瘫。)
多发伤急救护理PPT课件

吸道通畅等。
骨折固定
对于明显骨折部位进行 临时固定,减少搬运过
程中的二次损伤。
转运安全
确保在转运过程中患者 安全,避免剧烈晃动和
颠簸。
案例三:爆炸伤多发伤的急救护理
总结词
爆炸伤特点、复合伤处理、心理支持
爆炸伤特点
常常伴有烧伤、冲击伤等复合伤,需迅速评 估和处理。
复合伤处理
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复合伤,如出血、窒息 等。
持续监测
记录与报告
在急救过程中,应对伤员的生命体征 进行持续监测,包括意识状态、呼吸、 脉搏、血压等。
对监测到的生命体征数据进行记录, 并及时向上级医生或相关部门报告。
异常处理
一旦发现生命体征异常,应立即采取 相应处理措施,如升高血压、调整呼 吸等。
04 常见多发伤的急救护理
颅脑损伤的急救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详细描述
在急救过程中,应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及时清理呼吸道异物,如血液、呕吐 物等。对于严重呼吸困难的患者,可能需要紧急气管插管或使用呼吸机辅助呼 吸。
控制出血
总结词
出血是导致休克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控制出血是急救护理的关键步骤。
详细描述
对于明显的出血部位,应立即采取止血措施,如加压包扎、止血带等。对于内脏 出血或骨折导致的出血,可能需要手术止血。在等待手术期间,应密切监测患者 的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及时补充血容量,防止休克发生。
及时清理呼吸道异物,确保呼吸 通畅,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机
械通气。
控制出血
对于头皮裂伤或颅内出血,应迅速 压迫止血,并抬高头部以降低颅内 压。
降低颅内压
对于严重颅脑损伤,可给予甘露醇 等脱水药物降低颅内压,同时严密 监测生命体征。
骨折固定
对于明显骨折部位进行 临时固定,减少搬运过
程中的二次损伤。
转运安全
确保在转运过程中患者 安全,避免剧烈晃动和
颠簸。
案例三:爆炸伤多发伤的急救护理
总结词
爆炸伤特点、复合伤处理、心理支持
爆炸伤特点
常常伴有烧伤、冲击伤等复合伤,需迅速评 估和处理。
复合伤处理
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复合伤,如出血、窒息 等。
持续监测
记录与报告
在急救过程中,应对伤员的生命体征 进行持续监测,包括意识状态、呼吸、 脉搏、血压等。
对监测到的生命体征数据进行记录, 并及时向上级医生或相关部门报告。
异常处理
一旦发现生命体征异常,应立即采取 相应处理措施,如升高血压、调整呼 吸等。
04 常见多发伤的急救护理
颅脑损伤的急救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详细描述
在急救过程中,应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及时清理呼吸道异物,如血液、呕吐 物等。对于严重呼吸困难的患者,可能需要紧急气管插管或使用呼吸机辅助呼 吸。
控制出血
总结词
出血是导致休克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控制出血是急救护理的关键步骤。
详细描述
对于明显的出血部位,应立即采取止血措施,如加压包扎、止血带等。对于内脏 出血或骨折导致的出血,可能需要手术止血。在等待手术期间,应密切监测患者 的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及时补充血容量,防止休克发生。
及时清理呼吸道异物,确保呼吸 通畅,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机
械通气。
控制出血
对于头皮裂伤或颅内出血,应迅速 压迫止血,并抬高头部以降低颅内 压。
降低颅内压
对于严重颅脑损伤,可给予甘露醇 等脱水药物降低颅内压,同时严密 监测生命体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由于神经-内分泌调节机能的失控, 机体处于高代谢、高动力循环、高 血糖、负氮平衡状态,内环境严重 紊乱。
多发伤
13
感染率高
• 创伤应激反应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
征(SIRS),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
受到抑制,机体易感性增强,可通过
污染的伤口、肠道细菌移位和侵入性
导管等多个途径使感染率上升。易产
生耐药菌和真菌感染。
多发伤
14
MODS发生率高
• 衰竭的脏器数目越多、死亡率越 高。
多发伤
15
难处理,易漏诊
伤情错综复杂,涉及多个部位和器官,
观察待诊时间有限,现场救治条件简陋,
伤者多有休克、躁动、淡漠、昏迷、不能
准确表达,有些深部创伤,早期症状可不
明显,以后才逐渐表现出特征性症状,现
场救护人员专业知识所限,经验不足,使
理;若危险程度相似,则相关学科分
组同台处理。四肢开放性骨折需在剖
胸剖腹结束时再进行清创固定,闭合
性骨折可择期进行。
多发伤
21
改变诊疗模式,由平时的诊断→治疗,变为抢 救→诊断→治疗
• 伤后60分钟的处理是决定伤员生命的关键
时刻,称之为“黄金时间”,故要集中精力
做抢救。做特殊检查的必备条件:危及生
命的原因暂时得到控制、抢救工作获得一
心肌收缩力↓→传导阻滞→心律失常→心功
能↓→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或心跳停止。)
2 5、腹部创伤 腹腔内大出血、内脏损伤
。(易出现肝、胆、肠破裂→腹膜炎→感染
性休克→微循环障碍→MODS。肝、脾、肾破
裂→失血性休克→微循环障碍→心博停止。
多发伤
5
1、 6、骨盆部创伤 骨盆骨折并腹膜后血肿 及失血性休克。 2、 7 、泌尿系创伤 肾脏损伤、膀胱破裂 、子宫破裂、尿道断裂、阴道撕裂伤。(易 出现失血性休克,肾功能衰竭,感染。) 3、8、脊柱创伤 脊柱骨折并神经系统损 伤。(易出现截瘫。)
多发伤
18
多发伤处理的四项原则
多发伤
19
第一时间必须寻找和解除危及生命 的损伤。
• 1)解除窒息、疏通气道, • 2)制止大出血, • 3)解除心包填塞, • 4)封闭开放性气胸和引流张力性气 胸, • 5)解除过高的颅内压。
多发伤
20
危重者优先
• 伤情涉及几个领域需紧急处理时,
以对生命构成威胁最大的学科优先处
严重多发伤的紧急处理
多发伤
1
严重创伤是个众所关注的社会问题,是危 害人们生命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创伤、肿 瘤、心脑血管疾病)。多发伤不是几种简单 外伤的相加,而是一种对全身影响大,病理 生理变化十分显著、直接威胁生命的创伤。
多发伤
2
多发伤定义
• 指在同一外力作用下,机体有两处或两处 以上解剖部位受到的严重创伤,其中之一 是致命的。
多发伤
6
1、 9、 肢体创伤 四肢开放性骨折、四肢长 骨干骨折、四肢大血管伤。(易出现失血性 休克,脂肪栓塞等。)
10、软组织创伤 广泛性软组织损伤并大出 血或挤压综合征。(易出现失血性休克,脓 毒血症→严重感染性休克,肾功能衰竭。)
多发伤
7
凡在两处或两处以上创伤部位中具备上述1 条或1条以上者即为多发伤。
诊疗十分困难,初诊误诊漏诊率可达12~
20%。
多发伤
16
致残率、死亡率高
• 早期多因颅脑伤、心脏大血管伤、高 位脊髓伤死亡;
• 数分钟至数小时多因窒息、呼吸循环 衰竭以及不能制止的大出血;
• 晚期常因严重感染、MODS等并发症致
残或死亡。
多发伤
17
“CRASH PLAN”检查常规
• C=cardiac( 心 脏 ),R=respiration( 呼 吸),A=abdomen(腹部),S=spine(脊柱脊 髓 ),H=head( 头 颅 ),P=pelvis( 骨 盆 ),L=limb( 四 肢 ),A=arteries( 动 脉),N=nerves(神经)。
至今尚无一个对创伤严重程度做出非常客 观准确评价的公认的分级标准,因为任何一 个分级标准都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创伤刺激 的复杂性。目前在国际上被大家认可和接受 的是AIS-ISS计分法,创伤严重程度的计分值 必须AIS-ISS计分≥16分。
多发伤
8
多发伤的特点
多发伤
9
伤因复杂
• 常以高动能损伤为主。如交通事故 伤、高处坠落、矿井矿山、桥梁隧 道坍塌压砸。
• 而复合伤的定义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原
因引起的损伤。
• 多处伤是指虽然体表有多个部位的损伤, 但无一处是严重的致命的。
多发伤
3
多发伤中各部位损伤 严重程度的判定标准
• 1 颅脑创伤 颅内血肿、脑挫裂伤、颅底骨折 者。(易出现颅内高压→脑疝→脑干功能衰竭 →呼吸心跳停止。)
• 2 颌面创伤 颌面部开放性骨折并大出血。 (易出现失血性休克,气道堵塞→窒息。)
• 3 颈部创伤 颈部创伤并大血管损伤、创伤性 血肿、颈椎骨折。(易出现失血性休克,血肿 压迫气道窒息,损伤颈髓高位截瘫。)
多发伤
4
1、 4、 胸部创伤 多发性肋骨骨折、血气
胸、肺挫伤、纵隔气肿、心脏大血管伤、气
管损伤、膈肌破裂、连枷胸或心包填塞。
(易出现呼吸功能障碍→低氧血症。心脏损
伤→心肌供血供氧受限→乏氧代谢→PH↓→
多发伤
10
伤情重,范围广
• 可同时伤及身体一个或多个部位, 可同时存在开放伤和闭合的多种类 型。
多发伤
11
休克多,变化快
• 休克约占50~71.2%。疼痛刺激、大 出血、心泵衰竭均可致休克。若合 并有“三腔脏器”(颅腔、胸腔和腹 腔)时,伤情可明显加重,且 50~90%有低氧血症。
多发伤
12
应激反应重
定成效、伤情相对稳定,搬动不会加剧伤
情恶化,检查很有必要性又具有可行性。
多发伤
22
切忌把时间花费在繁琐的可做可不做的检查 上,过多的辅助检查必然浪费伤后宝贵的抢 救时间,特别是搬动伤员到特殊场所更要慎 重。如果伤情虽不稳定,但辅助检查对诊疗 特别有意义,可创造条件立即做,如行气管 插管机械通气做头颅螺旋CT等,但应做好意 外抢救准备,并向伤员亲属讲清检查的必要 性和风险性。
多发伤
23
遵循“救命第一,保存器官、肢体第 二、维护功能第三”的原则。
• 手术处理中遇到对脏器取舍留弃的选择 时,遵循“救命第一,保存器官、肢体 第二,维护功能第三”的原则。
多发伤
24
急救
• 首先建立和保证三个通道的畅通, 实施有效的复苏。
多发伤Βιβλιοθήκη 25气道• 建立和保持通畅的气道是复苏和抢救 中最重要的环节。
多发伤
13
感染率高
• 创伤应激反应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
征(SIRS),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
受到抑制,机体易感性增强,可通过
污染的伤口、肠道细菌移位和侵入性
导管等多个途径使感染率上升。易产
生耐药菌和真菌感染。
多发伤
14
MODS发生率高
• 衰竭的脏器数目越多、死亡率越 高。
多发伤
15
难处理,易漏诊
伤情错综复杂,涉及多个部位和器官,
观察待诊时间有限,现场救治条件简陋,
伤者多有休克、躁动、淡漠、昏迷、不能
准确表达,有些深部创伤,早期症状可不
明显,以后才逐渐表现出特征性症状,现
场救护人员专业知识所限,经验不足,使
理;若危险程度相似,则相关学科分
组同台处理。四肢开放性骨折需在剖
胸剖腹结束时再进行清创固定,闭合
性骨折可择期进行。
多发伤
21
改变诊疗模式,由平时的诊断→治疗,变为抢 救→诊断→治疗
• 伤后60分钟的处理是决定伤员生命的关键
时刻,称之为“黄金时间”,故要集中精力
做抢救。做特殊检查的必备条件:危及生
命的原因暂时得到控制、抢救工作获得一
心肌收缩力↓→传导阻滞→心律失常→心功
能↓→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或心跳停止。)
2 5、腹部创伤 腹腔内大出血、内脏损伤
。(易出现肝、胆、肠破裂→腹膜炎→感染
性休克→微循环障碍→MODS。肝、脾、肾破
裂→失血性休克→微循环障碍→心博停止。
多发伤
5
1、 6、骨盆部创伤 骨盆骨折并腹膜后血肿 及失血性休克。 2、 7 、泌尿系创伤 肾脏损伤、膀胱破裂 、子宫破裂、尿道断裂、阴道撕裂伤。(易 出现失血性休克,肾功能衰竭,感染。) 3、8、脊柱创伤 脊柱骨折并神经系统损 伤。(易出现截瘫。)
多发伤
18
多发伤处理的四项原则
多发伤
19
第一时间必须寻找和解除危及生命 的损伤。
• 1)解除窒息、疏通气道, • 2)制止大出血, • 3)解除心包填塞, • 4)封闭开放性气胸和引流张力性气 胸, • 5)解除过高的颅内压。
多发伤
20
危重者优先
• 伤情涉及几个领域需紧急处理时,
以对生命构成威胁最大的学科优先处
严重多发伤的紧急处理
多发伤
1
严重创伤是个众所关注的社会问题,是危 害人们生命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创伤、肿 瘤、心脑血管疾病)。多发伤不是几种简单 外伤的相加,而是一种对全身影响大,病理 生理变化十分显著、直接威胁生命的创伤。
多发伤
2
多发伤定义
• 指在同一外力作用下,机体有两处或两处 以上解剖部位受到的严重创伤,其中之一 是致命的。
多发伤
6
1、 9、 肢体创伤 四肢开放性骨折、四肢长 骨干骨折、四肢大血管伤。(易出现失血性 休克,脂肪栓塞等。)
10、软组织创伤 广泛性软组织损伤并大出 血或挤压综合征。(易出现失血性休克,脓 毒血症→严重感染性休克,肾功能衰竭。)
多发伤
7
凡在两处或两处以上创伤部位中具备上述1 条或1条以上者即为多发伤。
诊疗十分困难,初诊误诊漏诊率可达12~
20%。
多发伤
16
致残率、死亡率高
• 早期多因颅脑伤、心脏大血管伤、高 位脊髓伤死亡;
• 数分钟至数小时多因窒息、呼吸循环 衰竭以及不能制止的大出血;
• 晚期常因严重感染、MODS等并发症致
残或死亡。
多发伤
17
“CRASH PLAN”检查常规
• C=cardiac( 心 脏 ),R=respiration( 呼 吸),A=abdomen(腹部),S=spine(脊柱脊 髓 ),H=head( 头 颅 ),P=pelvis( 骨 盆 ),L=limb( 四 肢 ),A=arteries( 动 脉),N=nerves(神经)。
至今尚无一个对创伤严重程度做出非常客 观准确评价的公认的分级标准,因为任何一 个分级标准都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创伤刺激 的复杂性。目前在国际上被大家认可和接受 的是AIS-ISS计分法,创伤严重程度的计分值 必须AIS-ISS计分≥16分。
多发伤
8
多发伤的特点
多发伤
9
伤因复杂
• 常以高动能损伤为主。如交通事故 伤、高处坠落、矿井矿山、桥梁隧 道坍塌压砸。
• 而复合伤的定义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原
因引起的损伤。
• 多处伤是指虽然体表有多个部位的损伤, 但无一处是严重的致命的。
多发伤
3
多发伤中各部位损伤 严重程度的判定标准
• 1 颅脑创伤 颅内血肿、脑挫裂伤、颅底骨折 者。(易出现颅内高压→脑疝→脑干功能衰竭 →呼吸心跳停止。)
• 2 颌面创伤 颌面部开放性骨折并大出血。 (易出现失血性休克,气道堵塞→窒息。)
• 3 颈部创伤 颈部创伤并大血管损伤、创伤性 血肿、颈椎骨折。(易出现失血性休克,血肿 压迫气道窒息,损伤颈髓高位截瘫。)
多发伤
4
1、 4、 胸部创伤 多发性肋骨骨折、血气
胸、肺挫伤、纵隔气肿、心脏大血管伤、气
管损伤、膈肌破裂、连枷胸或心包填塞。
(易出现呼吸功能障碍→低氧血症。心脏损
伤→心肌供血供氧受限→乏氧代谢→PH↓→
多发伤
10
伤情重,范围广
• 可同时伤及身体一个或多个部位, 可同时存在开放伤和闭合的多种类 型。
多发伤
11
休克多,变化快
• 休克约占50~71.2%。疼痛刺激、大 出血、心泵衰竭均可致休克。若合 并有“三腔脏器”(颅腔、胸腔和腹 腔)时,伤情可明显加重,且 50~90%有低氧血症。
多发伤
12
应激反应重
定成效、伤情相对稳定,搬动不会加剧伤
情恶化,检查很有必要性又具有可行性。
多发伤
22
切忌把时间花费在繁琐的可做可不做的检查 上,过多的辅助检查必然浪费伤后宝贵的抢 救时间,特别是搬动伤员到特殊场所更要慎 重。如果伤情虽不稳定,但辅助检查对诊疗 特别有意义,可创造条件立即做,如行气管 插管机械通气做头颅螺旋CT等,但应做好意 外抢救准备,并向伤员亲属讲清检查的必要 性和风险性。
多发伤
23
遵循“救命第一,保存器官、肢体第 二、维护功能第三”的原则。
• 手术处理中遇到对脏器取舍留弃的选择 时,遵循“救命第一,保存器官、肢体 第二,维护功能第三”的原则。
多发伤
24
急救
• 首先建立和保证三个通道的畅通, 实施有效的复苏。
多发伤Βιβλιοθήκη 25气道• 建立和保持通畅的气道是复苏和抢救 中最重要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