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化学 第一章 溶液培训讲学

合集下载

大学基础化学 第一章 溶液 PPT课件

大学基础化学 第一章 溶液 PPT课件
示溶解度。
(IUPAC建议用饱和溶液的浓度cb表示溶解度Sb,
单位为mol⋅dm-3)。
相似相容规则 (Like Dissolves Like)
一种溶质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度是否有办法 来预测?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立普遍的理论。只能凭 经验性的规则近似预测溶解度的相对大小。
常见的经验规则是相似相容规则: 溶质与溶剂分子间结构、分子极性相似则溶
气态溶液 空气
溶质为固体
根据溶质状态不同
液态溶液
椐溶质粒子大小 胶体溶液 d =1~100nm
粗分散系 d>100nm
第一节 溶解 dissolution
溶解过程是一种特殊的物理化学过程。
溶液形成的过程总伴随着能量变化、体积变化, 有时还有颜色变化。
奥斯瓦尔德把这类性质命名为“依数性”。
气体或容易挥发的液体可用理想气体方程 求摩尔质量。而难挥发的液体或固体可从其稀 溶液的依数性测定摩尔质量。
蒸气压 Vapor pressure
在一定温度下,当液体与其蒸气达到液、气两相 平衡时,液面上方的蒸气称为饱和蒸气,饱和蒸气所 产生的压强称为该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气压,简称蒸 气压。
整个过程是放热还是吸热,体积是缩小还是增 大,受这两个因素制约。
饱和溶液与溶解度
saturated solution and solubility
溶解过程也是一个双向的动态平衡过程。 达到平衡时,与溶质固体共存的溶液叫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与压力下,一定量饱和溶液中溶质的含
量叫溶解度。 习惯上常用100g溶剂所能溶解溶质的最大克数表
比较
物质的量浓度 cB
cB
nB V (L)
单位: mol·L-1 , mmol·L-1

医_用_化_学 课件

医_用_化_学 课件

§2 溶液的组成标度
3. 临床上纠正酸中毒用乳酸钠针剂,C为1mol ·L-1,每 支20ml,求每支针剂中含多少克乳酸钠(NaC3H5O3)。
M N3 H a5 O C 3=1 1 2
m B = n B * M B = c B * V * M B = 2 . 2 4 g
[例1-5] P4
B = cB ·MB
一、溶胶的电学性质
1. 电泳 胶粒在分散介质中定向移动。
§4 胶体溶液的性质
根据电泳方向可判断胶粒带何种电荷:
Fe(OH)3溶胶向负极——带正电; As2S3溶胶向正极——带负电。
§4 胶体溶液的性质
2. 胶粒带电原因 选择吸附——选择吸附与其组成类似的离子。
如:As2S3胶粒选择吸附HS而带负电。 电离作用——离解后,一种离子进入溶液,
如:NaCl i = 2;NaH2PO4 i = 2;CaCl2 i = 3
• 渗透浓度(cOs)
单位:mmol·L-1
非电解质:cOs = c1000 电解质:cOs = ic1000
§3 溶液的渗透压力
• 渗透压力在医学上的意义
等渗:280~320 mmol ·L-1 低渗:< 280 mmol·L-1 高渗:> 320 mmol ·L-1
思考题:
1. 将等体积0.008mol/L KCl与0.01mol/L AgNO3溶液 混合制成AgCl溶胶,比较MgSO4 、 Na3PO4 、 AlCl3 聚沉能力。若将等体积0.01mol/L KCl 与0.008mol/L AgNO3混合,又如何?
2. 某患者需要补入100g·L-1葡萄糖溶液,问应往500ml
细胞皱缩(血栓)
正常细胞

溶液和胶体 医科大学化学讲课PPT

溶液和胶体 医科大学化学讲课PPT
稀溶液 (2)AgNO3 过量:
分散系的分类: 胶粒表面分子的解离: 人在淡水中游泳,会觉得眼球胀痛。
溶液 浓溶液
渗透
溶剂的净转移
Π(Pa或kPa)
纯溶剂
溶液
渗透压力 osmotic pressure
恰好能阻止渗透进行 而施加于溶液液面上的额外压力
Π(Pa或kPa)
稀溶液
浓溶液
渗透压力之差
(二)渗透压力与浓度、温度的关系
第二节 混合物和溶液的组成标度
第三节 稀溶液的通性/依数性
第四节 溶胶
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
稀溶液:
bB≤0.2 mol·kg-1的溶液
依数性:(colligative) 只与溶质的数目有关而与溶质本性无关的性 质称为溶液的依数性。又称稀溶液的通性。
稀溶液的通性包括:
1.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2. 溶液的沸点升高;
➢无关:分散相粒子的化学性质
2. 扩散/diffusion
➢物质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转移, 直到均匀分布的现象。
➢在生物体内,扩散是物质输送或物质通过 细胞膜的推动力之一。
有关:
➢扩散速率与物质的浓度梯度成正比。
3. 沉降 / sedimentation
重力、离心力使胶粒下沉 碰撞力、静电力抗衡下沉 达到动态平衡---沉降平衡 容器底部胶粒浓度较大
分散系的分类:
按分散相粒子直径的由小到大
小分子、小离子
<1 nm
分子分散系/溶液
高分子
1-100 nm
分子聚集体
胶体分散系
>100 nm
大颗粒/大液滴
粗分散系
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分散系
法杨斯规则(Fajans):

药用基础化学1第一章溶液ppt课件

药用基础化学1第一章溶液ppt课件

100% = 10%
0.1
13
讨论与练习
❖ 将10克氯化钠溶于90克水(密度1.07g/cm3 )
求氯化钠的:
(3) 质量摩尔浓度
= = bNaCl
nN aCl mH2O
10 58.5
(4)量的浓度
= 1000 90
1.90mol/kg
= = = cNaCl
nNaCl
V
m / NaCl MNaCl m/o
=18.4 mol/L
b B=nB/mA= mB ×1000/MB×m水
注意:质量摩尔浓度的单位为mol/kg
18
1.2
稀溶液的依数性
当溶质溶于溶剂形成稀溶液后,溶剂 的某些性质发生改变(如溶液的蒸气 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渗 透压现象),这些变化与溶质的本性 无关,只与溶质质点浓度有关,称为 稀溶液的依数性。即具有的四项通性。
nH2SO4
V
m / H2SO4 MH2SO4 m/o
98/98 1000 =18.4mol/L
100/1.84
(3)摩尔分数为 0.90 ; 98
= = = xH2SO4
nH2SO4 n n H2SO4 + H2O
98
98
2
0.90
返回 15
98 + 18
讨论与练习
1. 表示浓度或计算时,要注意定义和单位;
36
x B= nB/ n =nB/∑in i
例题8
要掌握
4.质量摩尔浓度
溶质B的物质的量除以溶剂的质量,
符号为bB,即bB=nB/mA
质量摩尔浓度的单位为mol/kg。 稀溶液中bB和xB的关系:
xB= nB/nA+nB≈nB/nA =nB/(mA/1000)·MA/1000 =bB·MA/1000

医学基础化学第1讲 溶液

医学基础化学第1讲 溶液
1887 年,拉乌尔(Raoult)根据实验结果指出:在一定温度 下,稀溶液的蒸气压(P)等于纯溶剂的蒸气压(PA*)乘以溶剂的 物质的量分数(XA)。 这一结论就是拉乌尔定律, 其数学表达式为: P = PA* · A X 若溶液仅由溶剂 A 和溶质 B 组成,并以 XB 表示溶质的物质 的量分数,则有: XA + XB = 1 P = PA* · (1-XB) ΔP = PA* - P = PA* · B X 拉乌尔定律又可表述为:在一定温度下,稀溶液的蒸气压下 降与溶质的物质的量分数成正比。
第二节
气体的溶解度和分配定律
一、气体溶解度
气体溶解度是在指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溶解在液 体中的气体分子和液面上的气体分子达到平衡时,气体在液体 中的浓度即为气体的溶解度。气体溶解度的大小不仅与气体的 本性和温度有关,还与压力有关。 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有两种情况: ① 物理溶解:与水不发生化学反应,溶解度小,如 O2、 N2、H2 等。 ② 化学溶解: 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溶解度大, NH3、 2、 如 SO HCl 等。

④同温度下,不论固体或液体, P大者为易
挥发性物质 ,P 小者为难挥发性物质
2、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当难挥发性溶质分 散于溶剂之中,溶液表
面的部分位置,被溶质
分子所占据,使得单位 表面所能逸出的溶剂的 分子个数减少,因此溶 液蒸气压较之纯溶剂有
所降底。
溶液中难挥发物质浓度越大,蒸气压下降越多。
Raoult 定律
溶液有两大类性质:
①与溶液中溶质的本性有关:溶液的颜色、比重、 酸碱性和导电性等; ②与溶液中溶质的质点数有关,而与溶质的本身性 质无关。如溶液的蒸气压、凝固点、沸点和渗透 压等
依数性:只与溶液的浓度有关,而与溶质的本 性无关的性质。包括: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 凝固点下降及渗透压等。

【北京大学】《医用基础化学》第一章 溶液

【北京大学】《医用基础化学》第一章    溶液

第一章 溶 液溶液是由一种以上物质组成的分散系统。

通常将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系统称为分散系统(d i s p e r s e ds y s t e m ), 简称分散系。

其中被分散的物质称为分散相,容纳分散相的物质称为分散介质。

根据分散相粒子直径的大小,可将分散系分为三类,如表1-1所示。

表1-1 分散系的分类工农业生产、科研及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各种溶液,在生命过程中溶液尤为重要。

如人的组织间液、血液、淋巴液及各种腺体分泌液等都是溶液;人体内的新陈代谢必须在溶液中进行;临床上许多药物常配成溶液使用等等。

因此,掌握溶液的有关知识对医学及相关学科是非常重要的。

本章主要介绍与医学关系极为密切的溶液知识——溶液的组成标度、溶液的渗透压及胶体溶液。

第一节 溶液的组成标度溶液的组成标度是用来表示一定量的溶剂或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其方法有许多种,医学中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一、物质的量浓度(a mo u n t o f s u b s t a n c e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物质B 的物质的量浓度表示符号为C B 或C (B ), 定义为溶质B 的物质的量(n B )除以溶液的体积(V),即:BB nC V = (1 – 1 ) n B 可通过B 的质量(m B )和摩尔质量(M B )求算,即:B B B m n M =(1 – 2 )式中:C B 的SI 单位为mol ·m -3,医学中常用mol ·L -1、mmol ·L -1μmol ·L -1等。

物质的量浓度(C B )可以简称为浓度,但不能称为摩尔浓度,使用时必须用粒子符号、物质的化学式或其特定组合指明物质的基本单元。

例如,24H SO C = 1 mol ·L -1,241H SO 2C = 0.1 mol ·L -1,21Ca 2C += 1mol ·L -1等等。

第一章 溶液

第一章 溶液

例:血红细胞置在下列哪个溶液中,将会引起 溶血(细胞破裂)现象( )
A. 9.0 g/L NaCl
B. 90.0 g/L NaCl C. 50.0 g/L 葡萄糖 D. 生理盐水的10倍稀释液 E. 100.0 g/L 葡萄糖溶液
(三) 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
血浆中的渗透压力分为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两 种。
3. 渗透现象产生的原因
单位体积内纯溶剂中的溶剂分子数目大 于溶液中的溶剂分子数目,在单位时间内, 由纯溶剂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中的溶剂分子 比由溶液进入纯溶剂中的溶剂分子多,致使 液面升高。
4. 渗透压力
(1)定义 恰能阻止渗透现象继续发生而达到动态平衡时的压力
称为渗透压力,用符号Π表示。
(2)单位 kPa或Pa
间隔着细胞内液与外液的细胞膜只 允许水分子透过,而其他分子和离子(如 K+,Na+等)不能透过。水分子的渗透方 向主要取决于晶体渗透压力。
当人体缺水时,细胞外液中盐的浓 度就会相对升高,外液的晶体渗透压力增 大,超过了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力,使细胞 内液的水分子进入细胞外液,造成细胞内 失水。
没有溶液,也就没有生命。
第一节 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溶液的稀或浓,常用其浓度(组成量度)来 表示。
所谓溶液的浓度是指在一定量溶液或溶剂中 所含溶质的量。
医学上常用的表示浓度的方法有:
物质的量浓度、质量浓度、质量分数、体积 分数、分子浓度。
一.物质的量浓度(cB) 1. 定义:cB=nB/V 2. 常用单位:mol·L-1;mmol·L-1;
解:
cB = ρB / MB
9.0 × 2 × 1000 = 308 mOsmol/L
58.5

第1章溶液-无机化学精品PPT课件

第1章溶液-无机化学精品PPT课件
欲配制1.0mol·dm-3的硫酸溶液0.50dm3,需取 用ρ=1.84g·cm-3、98%的浓硫酸多少立方厘米
解:设需取用浓硫酸xcm3。 因为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含量不变,故有: 0.5dm*1.0mol·dm-3*98g·mol-1=x*1.84g·cm3*98%
解得 x=27.2cm3
18
第二节:稀溶液的依数性
(C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lligative properties of dilute solutions)
什么是“稀溶液的依数性 ”?
与溶解有关的性质分为两类: 溶液的颜色、比重、导电性等性质, 与溶质的本性有关;溶液的蒸气压、沸点、凝固点等性质,与溶质的 本性无关。
只与溶质的数量(摩尔分数)有关,而与溶质的本性 无关的性质,称为“依数性”。
9
注意:使用物质的量单位mol时,要指明物 质的基本单元。
例: c(KMnO4)=0.10mol·L-1 c(1/5KMnO4)=0.10mol·L-1的两个溶液。
两种溶液浓度数值相同,但是,它们所表示 1 L溶液中所含KMnO4的质量是不同的,前者 15.8克, 后者为3.16克。
10
1.1.5 溶质B的质量摩尔浓度
bB
nB mA
bB —溶质B的质量摩尔浓度,单位为mol·Kg-1。 nB —溶质B的物质的量,单位为mol。 mA —溶剂的质量,单位为kg。
11
两组分的溶液系统 :
溶质B的量分数:
B
nB nA nB
溶剂A的量分数:
A B 1
A
nA nA nB
任何一个多组分系统,则
12
i 1
例1-1 求(NaCl)=10%的NaCl水溶液中溶质和 溶剂的摩尔分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1 2 H2S O4
1mol L1
指每升含有硫酸 1 98克 2
1 2 H2SO4
cFe3 1mol L1 指每升含有铁离子56克
Fe3+
cNaOH 3mol L1 指每升含有氢氧化钠:
3×40克
7
NaOH
例:100mL正常人的血清中含有10.0mgCa2+离子, 计算 正常人血清中Ca2+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已知:VB=750ml, V = 1000ml B = VB/V = 750/1000 = 0.75(75%)
14
5. 溶液的稀释
公式法 交叉法(自学) 原理: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量不变。
c1V1 = c2V2 ρ1V1 = ρ2V2
1 V1 = 2 V2
*ω1m1 = ω2m2(m溶液的质量)
解:已知 MCa2+ =40g/mol CCa2+ =nCa2+ / V =mCa2+ /M /V
=0.010g/40.0×0.1 =2.50×10-3 mol/L
8
2. 质量浓度(mass concentration)
物质B的质量浓度ρB表示:
B
mB V
单位:kg·m-3(SI单位)
g·L-1 、mg·L-1 、μg·L-1 (医学常用单位)
10
3.质量分数(mass concentration)
物质B的质量分数B
wB
mB m
式中: B 量纲为一,即单位为1(小数,%表示)
11
例: 市售浓硫酸:密度(ρ)=1.84kg.L-1
ωB=98% 。计算:C 1/2H2SO4和C H2SO4。
cB
nB V
mB MB V
B V wB
MB V
渗透:溶剂(水) 分子通过半透膜,由纯溶剂进入溶 液(或从稀溶液向浓溶液)的自发过程(净迁移)。
20
产生渗透现象必须具备的条件: (1)半透膜的存在 (2)半透膜两侧的溶液浓度不相等
纯水 渗透装置
渗透方向:溶剂(水)分子从纯溶剂向溶液渗透或从
稀溶液向浓溶液中渗透。
渗透平衡:单位时间内溶剂分子进出半透膜数目相等 的状态。
μmol·L-1。
5
如:1L溶液中含有98gH2SO4,该溶液的浓度:
c(H2SO4)=1mol·L-1
c(1/2H2SO4)= ?2 mol·L-1
基本单元可以是原子、分子、离子以及其它粒子(或其特定组合)。
6
例 L1 指每升含有硫酸98克
H2SO4
➢ 物质的量浓度 ➢ 质量浓度 ➢ 质量分数 ➢ 体积分数 ➢ 溶液的稀释
4
1.物质的量浓度
(amount of substance concentration)
定义:
物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溶质B的物质的
量 nB 除以溶液的体积V。用符号cB或c(B)表示
cB
nB V
单位: mol·m-3 (SI单位) ,mol·L-1 、mmol·L-1、
B wB
MB
cH2SO4 18.4mol L1
c1
2
H
2
SO4
36.8mol L1
12
4. 体积分数(volume fraction)
定义:在相同温度和压力下,溶质B的体积VB与
混合物(或溶液)总体积V之比。用符号B表示
B
VB V
式中: B量纲为一,即单位为1(小数/%)
13
例:取 750ml 纯酒精加水配成 1000ml 医用消毒 酒精溶液,计算此酒精溶液中酒精的体积分数。
思考: 质量浓度与物质的量浓度?
B cBMB
9
例:100ml生理盐水中含NaCl 0.9g,计算生理 盐水的质量浓度和物质的量浓度。
解:ρNaCl = mNaCl/V = 0.9g/0.10L = 9.0g.L-1 cNaCl = ρNaCl /MNaCl = 9.0g.L-1/58.5g.mol-1 = 0.15mol·L-1
21
欲使膜两侧液面的高度相等并 保持不变,即:维持渗透平衡,必须 在溶液液面上加一压力才能实现。
这时,溶液液面上所施加的 压力就称为该溶液的渗透压力。
π
纯水
22
Π
溶剂的净转移
纯溶剂
溶液
纯溶剂
溶液
纯溶剂
溶液
半透膜
半透膜
半透膜
(a)
(b)
(c)
渗透压力(osmotic pressure): 恰能阻止渗透现象
继续发生而达到动态平衡时的压强。
符号:π 单位:常用Pa或kPa *
23
二、溶液渗透压与浓度、温度的关系
1886年荷兰物理化学家Van’t Hoff通 过实验得出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渗 透压力与溶液的浓度、温度的关系:
Π = cB RT
式中:Π为溶液的渗透压力;T为热力学温度;cB为溶液 的物质的量浓度;R为气体常数,8.314 kPa·L·mol-1·K-1。
溶胶
胶粒(分子、 离子或原子
非均相、亚稳定系统
的聚集体) 分散相粒子扩散较慢
散 高分子 系 溶液
高分子
均相、稳定系统 分散相粒子扩散慢
实例
NaCl溶液 葡萄糖溶液
Fe(OH)3溶胶 As2S3溶胶 蛋白质溶液 核酸溶液
>100nm
粗分散系
粗分散相粒 非均相、不稳定系统

易聚沉或分层
泥浆 乳汁
3
第一节 溶液的组成标度
15
例:配制1000mL 1.0mol·L-1的HCl溶液,需质 量分数为37%的浓盐酸(密度为1.19g·mL-1) 多少毫升?
解:该浓盐酸的浓度为c1
1L×1.19g·mL-1×37%
c1 =
=12.1mol ·L-1
36.5g·mol-1×1L
设需该浓盐酸V1 mL:c1V1(浓) = c2V2 (稀) V1 = c2V2/c1 = 1.0 mol ·L-1×1000mL/12.1mol ·L-1
= 82.6mL
16
第二节 溶液的渗透压
17
第二节 溶液的渗透压
➢ 渗透现象和渗透压 ➢ 溶液渗透压与浓度、温度的关系 ➢ 渗透压在医学中的意义
18
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力
实验现象:如蔗糖的扩散
扩散现象 溶剂:纯溶剂→溶液 溶质:浓溶液→稀溶液(自发过程)
19
半透膜:只允许溶剂分子透过,而溶质分子不 能透过(如膀胱膜、硫酸纸、玻璃纸及机体内的 细胞膜、毛细管壁等)。
医用化学 第一章 溶液
分散系统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
所形成的系统称为分散系统,简称分散系。
分散相:被分散的物质 分散系统
分散介质: 容纳分散相的物质
2
分散系的分类
分散相粒径
分散系类 型
分散相粒子 组成
主要特征
<1nm
分子分散

小分子或离
(真溶液)

均相,稳定系统 分散相粒子扩散快
胶 体 1~100nm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