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地理大作业

合集下载

中国旅游地理试题及答案

中国旅游地理试题及答案

中国旅游地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中,位于安徽省的是:A. 峨眉山B. 九华山C. 普陀山D. 五台山2. 被誉为“天下第一泉”的是位于哪个城市的泉水?A. 北京B. 上海C. 杭州D. 济南3. 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四大名楼?A. 黄鹤楼B. 岳阳楼C. 滕王阁D. 阅江楼4. 中国最大的沙漠是:A. 塔克拉玛干沙漠B. 库布齐沙漠C. 戈壁沙漠D. 巴丹吉林沙漠5. 著名的旅游胜地张家界位于中国的哪个省份?A. 湖南省B. 湖北省C. 四川省D. 云南省6. 中国的“四大名亭”中,以“爱晚亭”著称的是:A. 苏州B. 杭州C. 长沙D. 南京7. 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四大古都?A. 北京B. 西安C. 南京D. 洛阳8. 中国最长的河流是:A. 黄河B. 长江C. 黑龙江D. 珠江9. 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的著名山峰是:A. 珠穆朗玛峰B. 贡嘎山C. 梅里雪山D. 四姑娘山10. 中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中,位于甘肃省的是:A. 龙门石窟B. 云冈石窟C. 麦积山石窟D. 敦煌莫高窟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的首都______,是国家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历史悠久的古都。

2. 中国最南端的岛屿是______,它位于南中国海,是中国的三沙市的一部分。

3.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是______,位于江西省境内,是中国重要的湿地之一。

4. 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杭州,以风景秀丽的______而闻名,是西湖十景之一。

5. 中国的“四大名园”中,位于苏州的是______、______,位于北京的是______。

6. 中国的“四大菜系”包括川菜、鲁菜、粤菜和______。

7. 中国最长的海岸线是哪个省的?______。

8. 中国著名的古代建筑群______位于山西省,是明清两代的皇家祭天场所。

9. 中国最大的瀑布是______,位于贵州省,是黄果树瀑布群中最大的一级瀑布。

中国旅游地理作业

中国旅游地理作业

庐山风景区◎概况庐山位于中国中部江西省九江市南,北濒长江,东接鄱阳湖。

山体总面积3O2平方公里,南北长、东西窄。

全山共90多座山峰,最高峰为大汉阳峰,海拔1473.4米。

群峰间散布有许多壑谷、岩洞、瀑布、溪涧,地形地貌复杂多样。

庐山风光以“奇、秀、险、雄”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现主要有12个景区、37个景点、230个景物景观。

庐山早有“神仙之庐”的传说,水气缭绕的万顷江湖,使庐山夏日清凉,雨水充沛,云雾弥漫。

庐山的年平均雾日多达191天,弥漫的云气为庐山平添了许多迷人秀色和神秘色彩。

庐山是一座集风景、文化、宗教、教育、政治为一体的千古名山。

这里是中国山水诗的摇篮,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慕名登临庐山,为其留下4000余首诗词歌赋。

晋代高僧慧远(公元334~416年)在山中建立东林寺,开创了佛教中的“净土宗”,使庐山成为中国封建时代重要的宗教胜地。

遗存至今的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和理学的中心学府。

庐山上还荟萃了各种风格迥异的建筑杰作,包括罗马式与哥特式的教堂、融合东西方艺术形式的拜占庭式建筑,以及日本式建筑和伊斯兰教清真寺等,堪称庐山风景名胜区的精华部分。

庐山不但拥有“秀甲天下”的自然风光,更有着丰厚灿烂的文化内涵。

庐山地处江南台背斜与下杨子坳隐的交接带,区内地层除三叠纪外均有系统的出露,构造明显,展现出地壳演化的主要过程。

庐山具有独特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是中国第四纪冰川学说的诞生地、山麓郡阳湖滨.遗留着末次冰期时由古季风环流产生的独特的风沙丘群。

本区地质构造复杂,形迹明显。

主要有北东向华夏式构造和北北东向新华夏式构造。

许许多多的断裂构造,形成众多的山峰。

庐山是第四纪强烈上升的断块山,当庐山上升之际、周围相对下陷,鄙阳盆地进一步发展,继而形成鄱阳湖。

北部以招曲构造为主要特征,形成一系列秀丽的岭谷地貌、南部和西北部则由一系列的断层崖,形成雄伟高峻的五老峰、秀峰、石门涧。

山地中分布着宽谷和峡谷,外围则发育着阶地和谷阶。

中国旅游地理作业

中国旅游地理作业

第一次作业1、简述城市旅游资源的优势。

答:1、自然条件比较理想,优越的区位、充足的水源、优美的环境、宜人的气候、丰饶的特产。

2、城市基础设施较完善、旅游接待设施较齐全,生产物资和旅游商品供应较充足,旅游机构集中,因而会成为旅游集散地。

3、城市人口较多,经济发达,也使其成为旅游客源地。

2. 简述线状旅游者空间行为的特征。

答:1.属于大尺度的空间行为。

2.到级别较高的旅游地旅游。

3.只游玩高等级旅游地的高级旅游点。

4.力图全程不走回头路。

5.旅程终点尽量选择在“购物天堂”等地方3. 简述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答:所谓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是对旅游者的产生具有恒定持续影响的地理环境。

一般来说,对旅游者产生具有密切关系的因素有:自然地理背景因素、文化地理背景因素、经济地理背景因素、环境质量因素。

共性影响:地理背景对旅游者产生的影响可概括为激发旅游,即激发旅游动机的形成与旅游行为的实现。

影响产生的原因: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和丰富性与人类各自居住环境的局限性和单调性,构成了人类生活环境与地表环境间微小与宏大,单调与丰富的尖锐矛盾。

正是这对矛盾激发着人类最本能的内在心理——好奇心。

4.简述中国园林的主要分布地区。

答:主要分布地区:都城及其附近---发达城市---山水城市。

第二次作业1. 请简述旅游审美的特点。

答:1、审美对象复杂而综合2、旅游审美主体的群众性3、旅游审美过程直接却短暂2. 请论述旅游资源破坏的原因及保护的方法:答:旅游资源破坏的原因:一、自然因素影响1、缓慢性影响2、突发性变化3、细菌和病虫害的作用二、战争和政策失误的影响1、战争会对社会的各个方面造成巨大的损失,旅游资源也不例外。

2、在和平时期由于政策失误也同样可能导致难以挽回的损失。

3、一般情况下,战争的破坏多局限于战事发生区,但破坏程度大;而政策失误的影响波及整个政权统辖区,多具有阶段性。

三、现实需求与保护的矛盾生产、生活和商业活动发展的现实需要对客观世界提出了更多的需求。

西南大学2019年12月(1191)《中国旅游地理》大作业随机答案

西南大学2019年12月(1191)《中国旅游地理》大作业随机答案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道题2.0分,共40.0分)1.对国际游客的界定一是时间上有要求;二是地域上有要求,三是旅游目的。

对 错2.对旅游者的产生具有恒定持续影响的地理环境称之为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

对 错3.替代性——产生在两个性质相同的旅游地之间。

对 错4.旅游者行为研究的意义,不仅揭示旅游行为的规律,更重要的是用以指导旅游经营者的市场开发、旅游地开发、旅游产品设计以及宾馆选址等主要经济行为。

对 错5.因为某一特殊原因所引起的,如各国举办的大型国际会议或活动我们把它称为非稳定性客流。

对错6.旅游偏好对旅游决策有影响。

对错7.细菌和病虫害对某些文物古迹的影响比较明显。

对错8.旅游发展对旅游资源也会造成的一些破坏。

对错9.我国的绝大多数高原,成为中外游客神往的地方。

对错10.国内外学者常使用旅游吸引因素这一概念,其范围非常广泛,除包含旅游资源的部分后,还包含了完善的会议设施、商务办公设备等具象因素和社会风气、文明程度等较为抽象的因素。

对错11.经济发达程度、国家间地区经济贸易的开放程度也是影响旅游客流形成的因素。

对错12.20世纪60至80年代是欧洲旅游业迅速发展和世界各地旅游业广泛普及阶段。

对错13.因山崩、火山熔岩、泥石流等堵塞河道而形成的湖泊叫河迹湖。

对错14.旅游地理学不仅是应用性学科,也是新兴的边缘学科。

对错15.对于最大信息获取量和最高满意度的追求,使人们在选择旅游地时倾向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

对错16.国内旅游者在访问地的某个公共或私人住宿设施中至少停留一夜的国内游客。

对错17.基本旅游层次就是提高旅游层次。

对错18.城市人口比例、人口文化素质的高低、旅游服务队伍素质的高低也会影响旅游客流的形成。

对错19.我国北方地形与南方地形差别很大,因此形成了不同的风格。

对错20.镜泊湖是我国著名的河迹湖。

对错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道题4.0分,共20.0分)1.以北京为中心,具有风格粗犷、多野趣,各种人工建筑厚重有余,委婉不足的特征,我们把这类园林称之为()。

《中国旅游地理》作业参考答案

《中国旅游地理》作业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代码: 1191 学年学季: 20182单项选择题1、()年代以来,中国的现代人造景观相继问世。

. . . . 20 世纪 80 年代20 世纪 70 年代20 世纪 60 年代20 世纪 50 年代2、下列哪个水利工程是李冰父子主持建筑的呢?. . . . 都江堰灵渠京杭大运河坎儿井3、下列哪个因素()不是早期人类选择自己的政治中心的原因?. . . 自然条件优越区位良好交通便利. 百姓生活的要求4、滇池、抚仙湖属于哪种湖泊。

(). 河迹湖. . . 构造湖堰塞湖海迹湖5、湖南武陵源属于下列哪种地质地貌?(). . . . 花岗岩地貌景观丹霞地貌景观流纹岩地貌景观熔岩地貌景观6、除了黄果树瀑布、壶口瀑布之外,还属于我国三大瀑布的有哪个?(). . . 吊水楼瀑布大龙湫瀑布海螺沟瀑布. 从化温泉7、滑竿、轿子、溜索、羊皮筏、牛皮船、桦皮船、乌篷船等属于下列哪种旅游交通?. . . . 民俗型特种交通工具原始型特种交通工具仿古型特种交通工具现代型特种交通工具8、导致旅游外汇收入的相当大的部分倒流了回去是旅游发展的哪个时期(). 旅游业发展期. . . 旅游业成熟期旅游业萌动期旅游业发展的衰落期9、自然灾害及人为因素引发的生态灾难,如气象、地质等灾害带来的旅游危机属于下列哪个危机?(). . . . 自然生态危机社会危机突发公共卫生危机政治危机10、工业旅游最早出现在下列哪个地区()?. . . 德国鲁尔矿区及法国雪铁龙汽车制造公司澳大利亚造币厂美国废弃的金矿. 日本汽车制造厂11、湖南武陵源是哪类地质地貌的典型区域()。

. . . . 丹霞地貌景观花岗岩地貌景观熔岩地貌景观湿地地貌景观判断题12、水也称为人文资源的重要组成要素,例如在园林中常常利用水来装饰。

. . A.√B.×13、选择高质量的环境,处理好利用和保护环境的关系是稳定性旅游客流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组。

中国旅游地理大作业剖析

中国旅游地理大作业剖析

题目:我的家乡—法门寺Array成绩院 (系):机电工程系课程名称:中国旅游地理专业班级:机制****班学号: **********姓名: ***上课时间: **********我的家乡—法门寺我的家乡在扶风县,那里没有巍峨的大山,也没有汹涌的大河,不过在我的家乡,却又很多地方所不具有的特色文化—中国佛教文化法门文化。

法门寺简介法门寺又称法云寺,坐落于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城北10公里处的法门镇,距离宝鸡市约100公里,西安市约120公里。

法门寺始建于东汉末年桓帝年间,距今有1700多年历史,故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美誉。

据记载所言,两千多年前,释迦牟尼遗体火化后结成舍利,印度阿育王为了弘扬佛法,三佛舍利于世界各地,凡得舍利处皆要建塔供养。

中国有十九处,法门寺为第五处。

法门寺因舍利而建塔,因塔而建寺。

法门寺在隋以前叫“阿育王寺”,在北魏时期,在当时社会有很高的社会地位,隋文帝改名为“成实道场”,唐高祖李渊正式敕建并更名为“法门寺”,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曾多次开坛就地瞻礼舍利。

法门寺塔原俗名“圣冢”,后改建为四级木塔,唐高宗显庆年间扩建瑰宁宫二十四院,建筑极为壮观,到了宋代,当朝皇帝将法门寺建筑规模扩充到历史之最,宋徽宗曾亲手手书“皇帝佛国”可见当时法门寺在当时的社会地位。

明代法门寺塔因年久而损坏,后由地方富绅集资,历时三十年,修建了八棱十三级砖塔,在此以后,法门寺逐渐没落。

民国二十八年,在爱国志士朱子乔先生的主张下,法门寺进行了自明清以来最大规模的维修。

文革期间,红卫兵欲挖地开塔,良卿法师点火自焚,以生命保护了埋藏在法门寺地下的珍宝。

1981年8月24日,宝塔半边倒塌。

1986年,中央政府决定重建法门寺,87年2月底重修宝塔,也是在这一年,在沉寂了1113年之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法门寺2499件大唐国宝重器,簇拥着佛祖真身舍利重返人间!地宫出土的大量稀世珍宝,无论在中国历史政治史、文化史、科技史、中外交流史、美术史等方面的研究上,都有及其重要的价值。

中国旅游地理作业

中国旅游地理作业

中国旅游地理作业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古国,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景观、历史遗迹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旅游者。

作为一门探索中国旅游资源的学科,中国旅游地理在国内外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从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个方面,探讨中国旅游地理学科的意义和实践。

自然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赋予的、具有旅游价值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

中国地大物博,拥有许多独特的自然景观,如雄伟的长城、古老的故宫、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神秘的西藏高原等。

这些自然景观以其壮美的山河、奇特的地貌和丰富的生态多样性,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访。

人文旅游资源则是指人类创造的文化景观和历史遗迹。

中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如传统手工艺、古建筑、古村落、古镇古街等。

这些人文景观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学习。

中国旅游地理学科的任务就是对这些旅游资源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中国旅游地理的学习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遗产,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规划方案。

中国旅游地理学科的发展也促进了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为世界了解中国、中国走向世界搭建了桥梁。

中国旅游地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也为世界了解中国、中国走向世界提供了平台。

通过学习和研究中国旅游地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遗产,为旅游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也能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中国,这片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大地,其广袤的领土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孕育了无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这些景观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探索和欣赏。

在《中国旅游地理》这本书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第三章的主题——中国旅游资源地理。

中国旅游资源地理涵盖了中国的各种自然和人文景观,包括壮丽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遗迹、独特的民俗文化等。

中国旅游地理作业

中国旅游地理作业

我来自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在我的家乡,有很多旅游景点,比如说阆中古城,凌云山,朱德故居纪念馆,西山风景区,锦屏山,罗瑞卿故居,玉屏公园,万卷楼等。

阆中古城,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春节发源地,中国四大古城之一。

阆中是三国文化旅游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阆中古城山围四面,水绕三方,天造地设,风景优美,素有“阆苑仙境”、“巴国蜀国要冲”之誉。

三国时蜀汉大将张飞,任巴西太守,驻阆中达7年之久(公元214—221),在这里他率精卒万人,打败了曹操的上将张郃带领的三万人的进攻,取得了“保境安民”的胜利。

张飞伐吴前夕,他被部下范强、张达所杀,身葬于阆中,后人为其建的“桓侯祠”,今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三国蜀汉名仕周群、谯周、程畿,镇北将军黄权,镇南大将军马忠等都是阆中人。

如今,以古城为中心,已经形成“古城南区”“张飞庙旅游区”“东山园林”“锦屏山旅游区”“滕王阁旅游区”“古城科举文化旅游区”“天宫院旅游区”等多处成片的旅游区。

阆中饮食文化远近闻名。

久负盛名的保宁醋、白糖蒸馍、保宁压酒、松花皮蛋、酸菜豆花面、锭子锅盔、酥锅盔、热凉面(牛肉凉面)、牛羊杂碎面、吊汤扯面、川北凉粉、热凉粉等充满古城民俗民风的饮食小吃,足以使人们一饱口福。

阆中共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其数量居全省县级政区之首。

分布在古城区内的重要历史遗迹有汉桓侯祠(张飞庙)、华光楼、贡院、清真寺、文庙、净圣庵、天主堂、火神楼、柳树井、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以及正在修复或重建中的道台衙门、学署、武庙、中天楼等。

这些历史遗迹是阆中悠久历史和厚重文化的具体体现,如果说阆中古城是一幅画,那么这些历史遗迹则是画中的“点晴之笔”,没有它们,古城将立即变得平庸起来。

凌云山三清殿是道教标志性建筑,因内塑有道家三清真人而得名。

凌云山天然睡佛,遥望凌云山白山、马岩山方向,我们看到的是由山脊绵延而成的两尊天然睡佛,白山睡佛长约2公里,马岩山睡佛长约1.5公里,逶迤相连,面北脚南,相传为佛陀显化而成,方位与释伽佛祖当年圆寂方向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我的家乡—法门寺Array成绩
院 (系):机电工程系
课程名称:中国旅游地理
专业班级:机制****班
学号: **********
姓名: ***
上课时间: **********
我的家乡—法门寺
我的家乡在扶风县,那里没有巍峨的大山,也没有汹涌的大河,不过在我的家乡,却又很多地方所不具有的特色文化—中国佛教文化法门文化。

法门寺简介
法门寺又称法云寺,坐落于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城北10公里处的法门镇,距离宝鸡市约100公里,西安市约120公里。

法门寺始建于东汉末年桓帝年间,距今有1700多年历史,故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美誉。

据记载所言,两千多年前,释迦牟尼遗体火化后结成舍利,印度阿育王为了弘扬佛法,三佛舍利于世界各地,凡得舍利处皆要建塔供养。

中国有十九处,法门寺为第五处。

法门寺因舍利而建塔,因塔而建寺。

法门寺在隋以前叫“阿育王
寺”,在北魏时期,在当时社会有很高的社会地位,隋文帝改名为“成实道场”,唐高祖李渊正式敕建并更名为“法门寺”,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曾多次开坛就地瞻礼舍利。

法门寺塔原俗名“圣冢”,后改建为四级木塔,唐高宗显庆年间扩建瑰宁宫二十四院,建筑极为壮观,到了宋代,当朝皇帝将法门寺建筑规模扩充到历史之最,宋徽宗曾亲手手书“皇帝佛国”可见当时法门寺在当时的社会地位。

明代法门寺塔因年久而损坏,后由地方富绅集资,历时三十年,修建了八棱十三级砖塔,在此以后,法门寺逐渐没落。

民国二十八年,在爱国志士朱子乔先生的主张下,法门寺进行了自明清以来最大规模的维修。

文革期间,红卫兵欲挖地开塔,良卿法师点火自焚,以生命保护了埋藏在法门寺地下的珍宝。

1981年8月24日,宝塔半边倒塌。

1986年,中央政府决定重建法门寺,87年2月底重修宝塔,也是在这一年,在沉寂了1113年之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法门寺2499件大唐国宝重器,簇拥着佛祖真身舍利重返人间!地宫出土的大量稀世珍宝,无论在中国历史政治史、文化史、科技史、中外交流史、美术史等方面的研究上,都有及其重要的价值。

1988年法门寺正式开放并成功举办了国际性的佛指舍利瞻礼方法会。

海内外诸山长老及其他代表三百多人参加可法会。

二十多年来,法门寺在历届方丈澄观法师、净一法师的主持下,相继建成大雄宝殿、玉佛殿、禅堂、祖堂、斋堂、寮房、佛学院等大批仿唐式建筑。

法门寺的主要建筑
(1)真身宝塔
真身宝塔因塔下藏有佛祖真身舍利而得名,初为“圣冢”,唐代建四级木塔,明代改建砖塔。

此塔见于典籍记载,均称其为“古塔四层”、“木塔四层”,金人称其“三级风檐压鲁地,九盘轮相壮秦川”。

1981年8月24日明塔的一半崩塌,剩下半壁残塔。

1987年春发掘出唐代塔基,证实其为正方形,边长26米,木结构,有4根承重柱,20个回廓柱,楼阁式结构。

四道流水屋檐,有高拱飞翘的重檐。

参照碑铭的描写,可推知它的构造与地宫出土的铜浮屠相仿佛。

1988年四月按坍塌前的明塔实测图施工复原,以钢筋水泥为骨架,青砖砌色而成。

形状与明塔相同,八卦定向,十三级,四十七米高,雄伟壮观。

塔内还修建了平台供游人登高眺望。

(2)法门寺地宫
法门寺唐代地宫于1987年发现,是世界上发现时代最久远、
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佛塔地宫。

地宫所保存的大批文物,不仅等级高,品种多,有的甚至完好如初。

是研究唐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多种学科提供了实物证据,对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法门寺地宫文物代表了唐文化的金字塔尖。

(3)法门寺佛学院
法门寺佛学院是西北地区唯一一所汉传佛教高等院校,2004年11月在方丈学诚法师主持下筹建运行。

2010年5月,国家宗教事务局正式批准为本科学制,另特设三年制研究生班。

学院秉持“志、道、德、才、学”的办学方针,吸取传统丛林培养僧才的经验精华,借鉴现代学院教育的规范化、标准化,培养解行并重的优秀僧才。

(4)法门寺博物馆
法门寺博物馆又称法门寺珍宝馆,陈列大厅设在珍宝阁二、三层内。

设有陈列《法门寺出土文物展》,展出文物160多件,全部是地宫出土的文物精品,为唐皇室文物精华的集群性陈列,另外还在地宫设有《地宫珍宝展》。

法门寺博物馆正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高标准的陈列展览精品呈现出千年辉煌,每年100多万海内外各界人来这里参观学习、观光旅游,进行文化学术探访。

法门寺博物馆已成为大西北独具特色的大唐文化和佛教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国内颇具影响的学术文化交流中心。

(5)法门寺合十舍利塔
法门寺合十舍利塔始建于2004年,由台湾著名建筑设计大
师李祖原策划设计。

塔高148米,呈双手合十状,中间有安放佛指舍利的宝塔型建筑,塔内供奉着举世闻名的佛祖释迦牟尼真身舍利。

舍利塔总投资超过五十亿人民币。

总建筑面积为76690平方米,其中地上为60225平方米,地下约为16465平方米。

2009年3月29日,佛教圣地法门寺合十舍利塔落成。

2009年5月9日举行佛指舍利安奉大典。

(6)佛光大道
佛光大道长1230米,宽108米,1代表这里供奉着世界上唯一释迦摩尼指骨舍利,2代表新旧两座宝塔,3就是代表佛法僧三宝的设计规划,而0就是万物一切所有的众生。

而108呢,比如说法师手持的念珠就是108颗,每拨去一颗佛珠就代表看破放下一种烦恼。

远远望去,直通合十舍利塔,是众生不断攀登,不断升华的过程。

佛光大道分为主道和辅道。

主道上陈列的是十尊菩萨和经幢。

两边黄色柱状体的就是佛教的圣物经幢,佛经经常可于其上,象征着佛法的智慧能够降服一切烦恼。

经幢也是按照佛教的五个时期来排列的,分
别为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和法华时。

华严时,指的是法界之法渡大菩萨,这个时期讲求的是大乘佛法。

而辅道中东西各八组景观小品。

东边是佛陀胜迹,讲到的是佛陀有凡入胜的过程,西边是法界源流,在佛法中有百千万亿尊菩萨,化身不同,修行方式不同名字也不同,但是菩萨的设置是根据不同的修行方式及宗派来定。

所以佛光大道也可以说是一条成佛大道。

门票·开放时间
门票:门票将实行一票制,120元就可参观法门寺院、法门寺博物馆和合十舍利塔三个景点。

(A.1.2M以下儿童及70周岁以上老人,军官(含残疾军人)凭证件免票;B.1.2-1.4M之间的儿童,65周岁-69周岁之间的老人半价。

法门寺近些年,投资五十亿,用于改善法门寺景观。

并建造了佛骨舍利塔。

)3月-11月:8:00~17:30;11月-次年2月:8:30~17:00。

交通概况
西安市内可以乘坐火车站广场的游2路公交车前往,也可以在城西客运站坐去西安-扶风的客车还可以在西安火车站乘坐动车组至杨凌站下车,然后再转乘杨凌-法门寺的公交前往。

宝鸡市内可以在火车站旁的长途汽车站乘坐去扶风县的客车。

到扶风县后,再转乘小公交到法门寺博物馆。

法门寺拥有世界十大之最
一、地宫出土的佛指舍利(一个金骨和三个影骨),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有文献记载和碑文证实的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是佛教世界的最高圣物。

二、法门寺地宫,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佛塔地宫。

三、地宫文物陈列方式,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唐代密宗之金胎合曼曼荼罗。

四、地宫27000多枚钱币中,13枚玳瑁开元通宝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绝无仅有的玳瑁币。

五、地宫出土的一整套宫廷茶具,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等级最高、配套最完整的宫廷茶具。

打破日本茶文化起源说。

六、地宫中出土的双轮十二环大锡杖,长1.96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体型最大、等级最高、制作最精美的佛教法器。

七、地宫中发现的13件宫廷秘色瓷,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并有碑文证实的秘色瓷器。

八、地宫中发现的700多件丝织品,几乎囊括了有唐一代所有的丝绸品类和丝织工艺,堪称唐代丝绸的宝库,是唐代丝绸考古的空前大发现。

九、盛装第四枚佛指舍利的八重宝函,是世界上发现的制作最精美、
层数最多、等级最高的舍利宝函。

十、安奉第三枚佛祖真身舍利的鎏金银宝函,上面錾刻金刚界四十五尊造像曼荼罗,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密宗曼荼罗坛场。

现在我们看到的一部分是明清建筑,大多数是仿唐建筑,建设考究堪称精品。

这就是我的家乡,一个充满佛教文化的乐土,一片淳朴的风俗风尚,法门寺伴随着我的祖辈走过无数个春秋;在我们那里,还孕育出另一个著名的文化—西周青铜文化,“凤鸣岐山”中的古岐山,也是在我的家乡,善良勤劳的扶风人民热忱欢迎大家前来做客。

二〇一四年六月十一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