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地理第一、二次作业答案
中国旅游地理2019-2020项目一二试卷及答案

《托职中》中国旅游地理2019-2020项目一二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旅游地理学习方法的是()A、实地考察法B、对比分析法C、多媒体主导学习法D、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法2、下列不属于旅游地理学研究对象的是()A、旅游的客体B、旅游者极其活动C、旅游业D、旅游场所3、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广义的山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以上,地貌类型多种多样。
A、三分之一B、三分之二C、四分之一D、四分之三4、岩溶地貌是地表石灰岩等碳酸盐类岩石受水和二氧化碳的溶解作用与伴随的机械作用共同形成的各种地貌形态,如石芽、溶斗、暗河等。
国际上将这种地貌称为“()”地貌。
A、雅丹B、风成C、喀斯特D、丹霞5、远看雅丹地貌,很像城市的街道与建筑,然而人迹罕至,故俗称()A、魔鬼城B、天堂C、地狱D、鬼城6、长江无论从长度、流域面积、还是从入海流量等方面都居我国首位,整个流域有()亿多人口,有27万平方千米耕地。
A、2B、3C、4D、57、云、雾、雨是()地区出现的景观,薄云、淡雾、细雨笼罩在山间或平原,产生一种朦胧美。
A、温暖湿润B、潮湿干燥C、低温条件D、温带大陆性季风8、()是月球遮掩太阳的一种天象。
A、月食B、日食C、日出D、日落9、()的确定,不仅能代表一个城市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文化底蕴、精神风貌、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且对带动城市相关绿色产业的发展,优化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品位和知名度,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A、旅游资源B、景点C、市花D、古树名木10、中国历史上曾修筑了多种道路,按()大致可分为驰道、驿道、栈道。
A、功能B、大小C、作用D、类型二、多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1、自然旅游资源主要包括()A、地貌旅游资源B、水体旅游资源C、气象气候与天象旅游资源D、生命旅游资源2、瀑布通常由三个要素构成,即()A、河水B、水流C、陡坎D、深潭3、下列属于我国道教四大名山的是()A、山西五台山B、四川峨眉山C、江西龙虎山D、安徽齐云山4、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包括()A、麦积山石窟B、云冈石窟C、龙门石窟D、莫高窟5、中国三大名楼指()A、岳阳楼B、滕王阁C、黄鹤楼D、季申楼6、著名的观鸟胜地有()A、海南南湾B、鄱阳湖C、扎龙D、张家界7、以下属于我国四大草原的是()A、内蒙古草原B、宁夏草原C、青海草原D、西藏草原8、()被称为最具吸引力的海滨旅游资源。
18春西南大学[1191]《中国旅游地理》作业标准答案
![18春西南大学[1191]《中国旅游地理》作业标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8c30ff0508763231121269.png)
18春西南大学[1191]《中国旅游地理》作业标准答案单项选择题1、阿房宫、唐长安、宋汴梁、清圆明园等都是因为因素而遭受的破坏。
1. 现实需求与保护的矛盾2. 旅游发展所造成的破坏3. 自然因素影响4.战争和政策失误的影响2、下列哪些因素不属于气象气候对旅游资源的影响的是1. 决定各地旅游活动项目的开发方向;2. 决定各地旅游淡旺季交替变化的周期规律;3. 决定旅游客流的流动方向及强度。
4.决定旅游地的地质地貌和骨架。
3、下列哪个功能不属于泉涌旅游资源的是。
1. 医药功能2. 审美功能3. 品茗酿造4.建筑功能4、秦阿房宫、唐长安、宋汴梁、清圆明园等资源遭受的破坏是下列哪种因素造成的。
年代以来,中国的现代人造景观相继问世。
)1. 2. 3. 4.xx年代 xx年代 xx年代 xx年代6、下列哪个水利工程是李冰父子主持建筑的呢?1. 2. 3. 4.都江堰灵渠京杭大运河坎儿井7、下列属于人造景观等主要集中地是。
1. 2. 3. 4.黄河流域川鄂地区长江下游近代商业城市8、下列哪个因素不是早期人类选择自己的政治中心的原因?1. 2. 3. 4.自然条件优越区位良好交通便利百姓生活的要求9、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锋山以西是我国的第阶梯。
1. 2.第二阶梯第一阶梯3. 4.第三阶梯第四阶梯10、旅游商为推销旅游线路所做的大量广告宣传,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对旅游业的报道,旅游报刊和1. 2. 3. 4.直接的旅游信息传播间接的旅游信息传播网络传播全球定位系统11、滑竿、轿子、溜索、羊皮筏、牛皮船、桦皮船、乌篷船等属于下列哪种旅游交通?1. 2. 3. 4.民俗型特种交通工具原始型特种交通工具仿古型特种交通工具现代型特种交通工具12、最早的索道于1894年建于下列哪个国家。
1. 2. 3. 4.意大利法国美国日本13、颐和园按性质来划分,属于以下哪类园林。
1. 2. 3. 4.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宗教园林岭南园林14、属于小尺度空间性的旅游者空间行为称为。
中国旅游地理习题训练答案

中国旅游地理习题训练答案中国旅游地理习题训练答案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国家,拥有广袤的土地、丰富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
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中国都有着独特的魅力。
下面是一些中国旅游地理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旅游地理。
1. 中国的四大名山是哪些?答案:中国的四大名山分别是泰山、黄山、华山和衡山。
这些山脉都有着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和登山。
2. 中国的最长河流是哪条?答案:中国的最长河流是长江。
长江是中国最重要的河流之一,也是世界第三长的河流。
它流经中国的许多重要城市,如重庆、武汉和上海,对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 中国有多少个世界遗产?答案:截至2021年,中国共有55个世界遗产。
这些遗产包括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混合遗产,涵盖了中国丰富多样的自然和文化遗产。
其中一些著名的世界遗产包括长城、故宫和黄山等。
4. 中国最高的山峰是哪座?答案:中国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的西藏自治区。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也是登山爱好者的圣地之一。
每年都有大量的登山者前往珠穆朗玛峰挑战自己的极限。
5. 中国的四大沙漠是哪些?答案:中国的四大沙漠分别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库鲁恩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嘉峪关沙漠。
这些沙漠都位于中国的西北地区,拥有广袤的沙丘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6. 中国的五大湖泊是哪些?答案:中国的五大湖泊分别是鄱阳湖、洞庭湖、太湖、青海湖和巴音布鲁克湖。
这些湖泊分布在中国的不同地区,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
7. 中国的四大佛教名山是哪些?答案:中国的四大佛教名山分别是峨眉山、九华山、普陀山和武当山。
这些山脉都是佛教信仰的重要场所,吸引了大批的信徒和游客前来朝拜和观光。
8. 中国的四大名湖是哪些?答案:中国的四大名湖分别是西湖、滇池、洞庭湖和太湖。
这些湖泊都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历史,是中国旅游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中国旅游地理(1)

中国旅游地理1、面状旅游空间行为称之为(A)。
1.A. 小尺度空间行为2.B. 点状旅游空间行为3.C. 超长尺度空间行为4.D. 大尺度空间行为2、一次完整的旅游活动包括决策行为和(A)。
1.A. 空间行为2.B. 旅游者行为3.C. 旅游者行为层次4.D. 识别需要阶段3、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行为层次是以下哪个学者提出的(B )。
1.A. 保继刚2.B. 陈传康3.C. 郭来喜4.D. 科波克4、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除了地貌条件、气候条件、陆地水文条件外,还有以下哪个因素?(A )1.A. 动植物条件2.B. 水景条件3.C. 土地资源条件4.D. 人类自己的选择5、人口数量及增长率、城市人口比例、人口文化素质的高低、旅游服务队伍素质的高低和社会安定状况等对旅游客流造成的影响,我们可以称之为(A )1.A. 社会因素2.B. 经济因素3.C. 旅游资源因素4.D. 环境质量因素6、休养疗养、出席会议、从事商务活动、科学考察、文化交流、大型运动会、登山探险、宗教朝觐属于以下哪种旅游活动层次?(A )1.A. 专门层次2.B. 基本层次3.C. 提高层次4.D. 娱乐层次7、安徽黟县西递、宏村,江苏周庄属于以下(A )旅游资源。
1.A. 特色村镇2.B. 城市旅游3.C. 人造景观4.D. 民族建筑8、(C )集中分布了我国南方私家园林艺术的精粹。
1.A. 黄河流域2.B. 川鄂地区3.C. 长江下游4.D. 华南地区9、秦昭王时期李冰父子建筑的水利工程项目是(A ),现在已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
1.A. 都江堰2.B. 灵渠3.C. 坎儿井4.D. 京杭大运河10、苏州狮子林是下列哪类园林的典型代表(C )。
1.A. 皇家园林2.B. 民族园林3.C. 宗教园林4.D. 岭南园林11、皇家园林、私家园林皆盛发展的时期是园林发展的哪个时期(D )。
1.A. 发轫期2.B. 奠基期3.C. 转变期4.D. 鼎盛期12、被称之为紫禁城的旅游景观是(C )。
《中国旅游地理》题1答案

《中国旅游地理》题1答案
一、1、马踏飞燕(马超龙雀)
2、牡丹城、文庙之首
3、武当山、青城山、齐云山、龙虎山
4、山青、水秀、石美、洞奇
5、油塑、壁画、堆绣
6、花城(羊城、蓉城、穗城)、五羊塑像
7、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
8、山海关
二、1、C 2、D 3、A 4、B 5、C 6、A 7、B 8、A 9、D 10、C
三、略
四、1、旅游资源——凡是能够吸引游客,并能够为旅游业利用,产生旅游、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一切因素。
按照属性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2、康乐气候——气温在10-23℃,相对湿度在65%-85%,风速在2m/s左右,人体感觉舒适的气候环境,能使人心情舒畅、精力充沛的气候,称为康乐气候。
五、答案要点:1、东岳泰山山东省雄
南岳衡山湖南省秀
西岳华山陕西省险
北岳恒山山西省幽
中岳嵩山河南省峻
2、北京故宫——明清两代的皇宫,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皇家宫殿建筑群。
建于明永乐4-18年(1406-1420),原称紫禁城,先后有24个皇帝相继在此登基执政,其中明朝的14位、清朝的10位。
(4分)
3、西湖旧十景——苏堤春晓、平湖秋月、三潭印月、曲院风荷、断桥残雪、花港观鱼、柳浪闻莺、雷峰夕照、南屏晚钟、双峰插云
4、1)名山圣水,雄险幽胜峻极于天; 2)古人类遗址,华夏民族生息之地
3)古都名城,历史文化博大精深; 4)故人安息,一代枭雄名垂青史
5)宗教遗存,中外文明交融发展; 6)古建工程,勤劳智慧典范代表
5、略
六、图略。
中国旅游地理第一、二次作业答案.doc

第一次作业1、简述线状旅游者空间行为的特征。
答:线状旅游空间行为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儿点:1、属于大尺度的空间行为。
2、到级别较高的旅游地旅游。
3、只游玩高等级旅游地的高级旅游点。
4、力图全程不走回头路。
5、旅程终点尽最选择在”购物天堂”等地方2、简述中国园林的主要分布地区答:主要分布地区:都城及其附近——发达城市——山水城市3、简述城市旅游资源的优势答:1、自然条件比较理想,优越的区位、充足的水源、优美的环境、宜人的气候、丰饶的物产。
2、城市.基础设施较完善,旅游接待设施较齐全,生产物资和旅游商品供应较充足,旅游机构集中,因而会成为旅游集散地。
3、城市人口较多,经济发达,也使其成为旅游客源地。
4、简述简述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答: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定义:所谓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是对旅游者的产生具有恒定持续影响的地理环境。
类型:一般来说,对旅游者产生具有密切关系的因素有:自然地理背景因素、文化地理背景因素、经济地理背景因素、环境质量因素。
共性影响:地理背景对旅游者产生的影响可概括为激发旅游,即激发旅游动机的形成与旅**为的实现。
影响产生的原因: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和丰富性与人类各自居住环境的局限性和单调性,构成了人类生活环境与地表环境间微小与宏大,单调与丰富的尖锐矛盾。
正是这对矛盾激发着人类最本能的内在心理——好奇心。
第二次作业1、简述旅游资源的分布规律。
答:一是自然旅游资源的分布。
与各地自然条件相关,各地的自然条件与地球的形成、地壳的变化、大气环流等有直接的关系。
二是人文旅游资源与人类历史有关。
(1)文物古迹分布在人类文明发展较早的地区、人类活动较频繁的地区。
(2)现代城市、游乐项目多分布在现代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2、简述宫廷礼制建筑的旅游价值。
答:(1)宫廷礼制建筑如皇城、宫城、庙坛,在改朝换代后,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
(2)宫廷礼制建筑常常同最高统治者的命运息息相关,是重大历史事件的策源地,因而成为了”历史载体”。
中国旅游地理 习题答案

《中国旅游地理》复习思考题答案要点第1章中国旅游资源地理概述1.简析旅游资源的特点。
答:旅游资源是吸引旅游者并使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关键,旅游资源与一般的资源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1)旅游资源的综合性。
旅游资源的综合性首先表现为旅游资源多是由不同的要素组成的综合体,如山岳景观由高耸挺拔的山体、林地及云雾等组成;峡谷景观由谷地、河水及林地组成。
旅游资源的综合性还表现在旅游资源开发上。
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结合在一起开发,对旅游者更有吸引力。
(2)旅游资源的地域性。
地域性是旅游流产生的根本因素。
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自然与文化环境,而旅游者天生有求新、求异的心理需要,这使得旅游者在一定的条件下跨越空间限制前往异地游览。
(3)旅游资源的不可移动性。
自然旅游资源是大自然的杰作,它们都是在一定自然地理环境下形成的,由于其规模往往巨大或与地理环境的紧密联系性,难以发生空间位移。
(4)旅游资源可重复开发性。
旅游资源在妥善保护的情况下多可长期反复利用。
旅游者通所带走的只是利用旅游资源开发的旅游产品的意念和印象。
(5)旅游资源的观赏性。
旅游资源同一般资源的最主要区别,就是它的美学特征,它具有观赏性。
观赏性影响旅游资源的品质,一般来说,旅游资源的观赏性越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就越大。
2.简述我国地貌旅游资源的特点。
答:我国地貌轮廓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下降;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脉纵横,呈定向排列并交织成网格状。
具体特点是:(1)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有被内力推移而高高抬升的高原和山地,也有低洼的盆地和平原,还有起伏和缓的丘陵。
(2)山地高原分布广泛。
(3)平原狭小,分布零散。
3.水体旅游资源都包括哪些内容?答:水体旅游资源主要包括河流、湖泊、瀑布、泉和潮汐。
4.旅游资源开发应遵循哪些原则?答: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1)保护、突出民族和地方特色。
(2)市场原则。
(3)权衡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
旅游地理试题答案

第一章现代旅游及其作用【章末检测参考答案】1.答案:(1) 我国入境旅游人数以及国际旅游旅游外汇收入均出现大幅度的增加,尤其是2000以来。
其中2000年—2006年增加幅度最大。
(2) 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秀丽的山川风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敞开国门,积极发展餐饮旅游业,接待能力和接待水平大幅度提高,在此基础上,大力挖掘旅游资源,积极吸引外国游客,来华旅游人数逐年增多,客源更加广泛,营业收入不断提高。
(3) 能够增加国家的外汇收入。
由于旅游业基本上是劳动密集型的服务性行业,因此发展旅游业能够带动第三产业,促进国家商业贸易和服务业发展,带动国家经济的发展,解决部分失业问题。
(4)旅游业是综合性的行业,它既以其他部门为基础,又能带动和促进其他部门的发展。
旅游业不仅能带动酒店、餐饮、交通运输、建筑、商品贸易、金融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而且能促进农副产品加工、建材、交通、机械等工业部门,以及为旅游业培养各类服务、管理人员的旅游教育的发展。
因此说“旅游一动百业兴”。
(5)D2.(1)奥地利中香港(2)希腊中香港(3)西班牙英(4)增加外汇收入刺激消费需求,加快货币流通扩大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3.【解析】旅游业属劳动密集型的服务性行业;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发展旅游业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1)ABC(2)负旅游业的发展会促进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的发展,并带动旅行社、酒店、餐厅、娱乐场所等设施的发展以及商业网点的增加,从而为当地居民增加就业机会和岗位,居民失业总人数减少;旅游淡季时,造成大部分设施和人员闲置,居民失业总人数增加。
4.【解析】⑴据材料易得答案。
⑵考查旅游资源的类型。
⑶考查旅游业的作用。
此题属于材料题,我们从中可得出两点启发:一、认真读材料,从材料中间可能找出相关问题的答案,从而考查解读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二、结合材料,可以考查与材料相关的知识,从而考查知识迁移的能力。
(1)A(2)人文旅游资源中的民俗风貌(3)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促进文化的交流朝阳(4)搞活地区经济,并创造工作岗位,增加收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作业1、简述线状旅游者空间行为的特征。
答:线状旅游空间行为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属于大尺度的空间行为。
2、到级别较高的旅游地旅游。
3、只游玩高等级旅游地的高级旅游点。
4、力图全程不走回头路。
5、旅程终点尽量选择在"购物天堂”等地方2、简述中国园林的主要分布地区答:主要分布地区:都城及其附近——发达城市——山水城市3、简述城市旅游资源的优势答:1、自然条件比较理想,优越的区位、充足的水源、优美的环境、宜人的气候、丰饶的物产。
2、城市基础设施较完善,旅游接待设施较齐全,生产物资和旅游商品供应较充足,旅游机构集中,因而会成为旅游集散地。
3、城市人口较多,经济发达,也使其成为旅游客源地。
4、简述简述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答: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定义:所谓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是对旅游者的产生具有恒定持续影响的地理环境。
类型:一般来说,对旅游者产生具有密切关系的因素有:自然地理背景因素、文化地理背景因素、经济地理背景因素、环境质量因素。
共性影响:地理背景对旅游者产生的影响可概括为激发旅游,即激发旅游动机的形成与旅**为的实现。
影响产生的原因: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和丰富性与人类各自居住环境的局限性和单调性,构成了人类生活环境与地表环境间微小与宏大,单调与丰富的尖锐矛盾。
正是这对矛盾激发着人类最本能的内在心理——好奇心。
第二次作业1、简述旅游资源的分布规律。
答:一是自然旅游资源的分布。
与各地自然条件相关,各地的自然条件与地球的形成、地壳的变化、大气环流等有直接的关系。
二是人文旅游资源与人类历史有关。
(1)文物古迹分布在人类文明发展较早的地区、人类活动较频繁的地区。
(2)现代城市、游乐项目多分布在现代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2、简述宫廷礼制建筑的旅游价值。
答:(1)宫廷礼制建筑如皇城、宫城、庙坛,在改朝换代后,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
(2)宫廷礼制建筑常常同最高统治者的命运息息相关,是重大历史事件的策源地,因而成为了"历史载体”。
(3)宫廷礼制建筑是其所属时代的建筑精华。
(4)有极其丰富的收藏品,也为极有价值的历史古迹。
(5)其所在地是当时经济、文化中心,故现在也是旅游中心,具有区位优势。
3、简述旅游客流形成的影响因素。
答:1、社会、经济因素(1)社会因素:人口数量及增长率、城市人口比例、人口文化素质的高低、旅游服务队伍素质的高低和社会安定状况等方面。
(2)经济因素:经济发达程度、国家间地区经济贸易的**程度、以及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电讯、邮电、信息传递手段的发达程度。
2、旅游资源因素组合:主要包括自然好人文旅游资源的数量、等级、空间组合状况以及可利用时间状况。
3、国家或地区的地理区位因素组(1)自然区位,在此要理解什么是自然区位?(2)行政区位:是否临近主要的旅游客源国或旅游接待国。
(3)交通区位:是否位于国际或国内的交通要道上。
4、环境质量因素组: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选择环境;其二是保护环境。
选择高质量的环境,处理好利用和保护环境的关系是稳定性旅游客流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组。
4、请论述旅游资源破坏的原因及保护的方法答:旅游资源破坏的原因:一、自然因素影响1、缓慢性影响(1)自然界的风化作用、溶蚀作用、浸蚀作用、氧化作用、风蚀作用、流水切割作用、地球板块移动、温度变化和潮湿以及生物的生命规律等,对旅游资源都会产生影响。
这些因素中多数因素的影响比较缓慢,须经过相当长的时期才能察觉。
这些因素也是某些旅游资源形成的原因。
许多观赏价值极高的地貌景观,如奇石、岩溶地貌、海岸地貌、雅丹地貌,还有中国园林中不可或缺的"太湖石”、惹人喜爱的观赏石等,假如没有上述影响,便也不会产生。
2、突发性变化自然界的某些突发性变化,例如地震、火山喷发、洪水、火灾、飓风、山崩、泥石流、地层断裂或塌陷等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往往极其巨大,但至今多难以预测和有效防止。
3、细菌和病虫害的作用细菌和病虫害对于动植物和某些文物古迹的影响比较明显。
一般可以通过人工方法或生物方法加以防治。
不过,上述危害却正是斑竹这一特殊品种产生的必要条件。
二、战争和政策失误的影响1、战争会对社会的各个方面造成巨大的损失,旅游资源也不例外。
中国历史上的辉煌建筑毁于兵燹比毁于其他任何原因的都多,如秦阿房宫、唐长安、宋汴梁、清圆明园等。
2、在和平时期由于政策失误也同样可能导致难以挽回的损失。
例如对森林的过量砍伐,炸山采石,填湖造田,特别是十年**中对各种文物古迹的毁灭性破坏等。
黄土高原今日水土流失如此严重,除自然原因之外,更重要的是历史上曾大肆砍伐森林以营造宫殿及屯垦戍边,使植被遭到了严重破坏。
3、一般情况下,战争的破坏多局限于战事发生区,但破坏程度大;而政策失误的影响波及整个政权统辖区,多具有阶段性。
旅游资源的保护方法:一、生产、生活和商业活动发展的现实需要对客观世界提出了更多的需求。
若未能妥善解决,会造成对环境和旅游资源的破坏。
1、废气、废水、废物、飘尘、噪音污染等未处理好,环境质量下降,有的还会影响到整个城市的面貌。
首都北京城的变化就很能说明这一问题。
2、地下水位也大幅度下降,一些原有的泉水景观也消失了。
济南素以"泉城”闻名,而20世纪80年代末期.最著名的趵突泉也曾停止喷涌,后避开泉水水源兴建了新水厂,泉水方得以重现。
3、还应提及"视觉污染”问题。
出于商业需要,林立的广告牌、缤纷的霓虹灯已成为司空见惯的景象。
如在自然风景区内,过多的广告和霓虹灯,会遮挡观赏视线,强烈的色彩刺激也会加速视觉疲劳;在重点文物古迹所在地,还会对旅游资源本身和旅游效果形成直接损害。
这种现象即被称为"视觉污染”。
上述现象目前已有所改善,但有些景观则不可能恢复旧貌了。
当然,人口增加、环境质量下降等,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旅游发展所造成的破坏1、旅游开发中的"破坏性建设”指那些虽然其出发点是为了发展旅游业.但是由于缺乏知识或考虑不周,而进行了一些不适当的工程,造成了对旅游资源或环境的破坏。
"破坏性建设”问题,只有提高规划制定者和有关领导的专业科学水平才能得到解决。
2、超负荷接待所造成的影响在经营管理中,多数情况下是为了追求高利润,也有时是为形势所迫(一般出现在较短的时日,例如在某个节日,在某旅游点刚的日子),游人数量超过了合理容量,破坏了旅游资源,降低了环境质量,有时甚至造成游人伤亡。
3、旅游管理中的失误例如在某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塔林中,曾充斥着各种摊贩、算命者、乞讨者和粗俗的摄影摊;在天坛这一按照原建设意图应是神圣、肃穆的场所,曾举行商品交易会,还曾将废土和建筑余料堆成远高于祈年殿的土堆;在沈阳故宫的大殿中,曾搞过射箭项目,且不说射箭同故宫风马牛不相及,单看那一支支射在檩梁上的箭,没有人不为珍贵的文物遭破坏而惋惜。
所幸的是有些已经得到纠正。
4、伴随着游人的到来而产生的难以避免的影响例如众人的脚踏踩实了地面,影响了植物吸收水分和营养。
这是一些旅游点内古树生长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
游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其他有害气体和水分以及散出的体热造成了封闭空间的环境变化,对其中的文物会造成不利影响。
敦煌石窟和溶洞、陵寝地宫内都存在这一问题。
5、部分游人的不文明行为例如随地抛弃废物垃圾,随地吐痰,在禁烟区内吸烟(这是造成旅游地火灾的重要原因)、乱写滥刻等;当然,也包括其他一些不文明的举止,例如在除游泳区外的公共场所衣着不整,甚至做出有伤风化的举动等。
这些会败坏其他游人的游兴。
对此,旅游管理部门一方面应加强检查监督,及时制止上述不良现象;另一方面应加强宣传,唤起游客自觉性,避免不文明行为的出现。
5、请论述民风民俗旅游的特点。
答:(一)民风民俗的广泛性;(二)民风民俗的自在性;(三)保持淳朴真实力戒矫揉造作;(四)强调体验性。
6、请论述影响旅游决策的因素。
答:1.旅游服务因素。
包括客源地旅游服务系统、出行服务系统、目的地服务系统和支持服务系统。
主要涉及吃、住、行、游、购、娱、咨询、信息、预定、导游、售后等具体的旅游服务。
2.社会支持因素。
个人的心理和行为受社会环境的规范和制约。
社会对旅游的宣传、倡导,并提供一定的便利,无疑会促进旅游风气的形成。
同时,社会支持已经使旅游成为现代人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机会、有条件而不去旅游,个人不仅会感受到外在的社会压力,而且会感受到内在的心理冲突。
3.个人心理因素。
人的行为是个人特征与环境互相作用的产物。
个人心理因素会影响他们怎样认识、评价旅游环境,以及持有什么样的决策标准,从而影响他们的旅游决策。
4.群体支持因素。
个人的心理和行为既受所属群体的影响,又受参照群体的影响。
因此,时尚、家人、亲朋好友等,都会影响个人的旅游决策。
在旅游活动中,很多情况下参照群体比所属群体拥有更大的影响力。
5.个人社会经济因素。
日常生活的压力、金钱、时间等因素,是现代旅游的基本约束条件。
对于现代人来说,在拥有金钱和时间的情况下,想要解除日常生活的压力,最佳的途径就是外出旅游。
6.其他因素。
包括几个难以归属到其他类型之中的因素,即亲朋好友的旅游推荐、旅游广告宣传、旅游目的地远近等。
7、请简述旅游审美的特点答:1、旅游审美主题审美观的差异性;2、旅游审美客体的复杂性;3、旅游审美过程的直接性和短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