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浙江省七年级(上)科学期末试题

合集下载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练习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下列关于地壳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震是地壳运动的唯一表现形式B.地壳运动不会改变地球的外形C.地壳运动可以改变山川地貌D.地壳运动不会对人类生活造成影响2.“中国大陆东南部常年受台风袭击”,这是因为()A.台风的主要路径经过B.中国人口集中在这个地区C.气候变化导致的D.地震多发的地区3.杰利克里夫裂谷是第几纪形成的?()A.第四纪B.第三纪C.第二纪D.第一纪4.我国第四纪冰川形成的主要时期是()A.早第四纪B.中第四纪C.晚第四纪D.全第四纪5.下列属于人类活动的一种的是()A.地震活动B.火山喷发C.温室效应D.土地开发6.目前地下水资源的最大威胁是()A.地震B.干旱C.土地沙漠化D.火山喷发7.下列不是浅表地下水蓄水库的一种的是()A.地下河流B.孔洞C.砂砾石层D.岩溶洞穴8.下列地理环境中,地壳运动的最常见表现形式是()A.地震活动和火山喷发B.台风和龙卷风C.台风和地震活动D.龙卷风和火山喷发9.造成地震的主要原因是()A.核能宇宙辐射B.地幔恒温球的抬升C.地震波的出现D.地壳运动的变形10.使得火山喷发的最常见原因是()A.地震活动B.火山口的爆发C.熔岩的喷射D.地壳运动的变形11.下列现象属于地震的是()A.山体滑坡B.地壳下沉C.火山喷发D.地震波传播12.我国地震相对集中区域是()A.珠江三角洲B.长江流域C.黄河流域D.辽河流域13.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是()A.纵波B.横波C.体波D.表面波14.孔洞和岩溶洞穴属于()A.蓄水层B.水源层C.径流层D.渗漏层15.杰利克里夫裂谷形成的原因是()A.地壳剪切作用B.地壳拉伸作用C.地壳挤压作用D.地壳受力作用16.火山的灾害性主要是由于()A.火山内部的高温B.火山外部的熔岩C.火山煤气的集聚D.火山灰的喷射17.地震预报的主要方法之一是通过()A.地震仪和计算机模拟B.地震仪和卫星观测C.地震仪和人工观测D.地震仪和气象观测18.将上升的地底岩浆迅速喷发到地表称为()A.火山喷发B.火山地震C.火山地震波D.火山热岩浆19.人类活动对地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B.土地沙漠化的扩大C.地震活动的增多D.火山喷发的加剧20.我国地震孕育区主要分布在()A.沿海带B.内陆带C.中部带D.西部带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地壳运动是()动的。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三套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三套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三套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试题一一、单选题(共15题)1.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示数分别是()A. 内径粗的升得高,它的示数也大B. 内径细的升得高,它的示数也大C. 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D. 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等2.一只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95℃;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的墙壁上,其示数为32℃。

教室的实际温度是()A. 27℃B. 30℃C. 32℃D. 37℃3.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可以简化为( )A. 擦→滴→撕→展→盖→染B. 滴→撕→展→擦→盖→染C. 擦→滴→展→撕→盖→染D. 擦→滴→撕→展→染→盖4.某固体物质受热后变为气态物质,这种变化属于()A. 化学变化B. 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C. 物理变化D. 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5.美国宾州匹兹堡大学研究团队利用取自人类皮肤细胞得出的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制作出了心肌细胞,向制造整个心脏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主要体现了干细胞的哪项生理过程?( )A. 细胞分裂B. 细胞生长C. 细胞分化D. 细胞成熟6.某同学先后5 次测量同一个小球的直径,其测量结果分别为1.74 厘米、1.73 厘米、1.74 厘米、1.72 厘米、1. 93 厘米,则小球的直径应取()A. 1.7325 厘米B. 1.73 厘米C. 1.77 厘米D. 1 .772 厘米7.我国北方的冬天,河流会结上厚厚的一层冰,冰的温度有时低至-40℃,假如在-40℃的冰下有流动的河水,那么关于水与冰交界处的温度以下正确的是()A. 4℃B. 一定是-40℃C. 0℃D. 应该略高于-40℃8.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时,一方面通过过滤、沉淀工业、生活污水中大的固体污染物,另一方面又利用细菌分解水中有机物变成二氧化碳、水以及无机盐,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

2022-2023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浙教版(含答案)

2022-2023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浙教版(含答案)

2022-2023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浙教版(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 生活处处有科学,留心观察皆学问。

下列对有关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 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B. 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见了,却看到了薄薄的一层霜,有人认为霜是由露变成的C. 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成气体跑掉了D. 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熔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2. 下列关于仪器使用操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已经调好的天平,移动到另一个地方使用,不需要重新调节B. 读数时,体温计不能离开身体,否则就不准确了C. 刻度尺的零刻度损坏后就不能再使用了D. 显微镜中的视野太暗时,可换大光圈3. 小明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在高倍镜下清晰的看到了细胞核,细胞壁等结构,但是无论怎么寻找都找不到叶绿体和液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切换低倍镜就有可能看到叶绿体B. 改用小光圈就有可能看到液泡C. 重新染色就一定能看到液泡D. 改用凹面镜和大光圈就有可能把叶绿体和液泡都找到4. 实验准备室里,实验仪器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下列表述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试管:“干净吧!我身上一滴水都没有”B. 酒精灯:“帽子哪里去了?我的燃料越来越少了”C. 铁架台:“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了”D. 量筒:“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坏了”5. 环保小组的同学在对轻度污染的水域进行检测时发现,蒲草细胞内某种有毒物质的含量远远低于其周围污水中该物质的含量,其根本原因是()A.细胞壁的保护作用B.细胞膜的保护作用C.细胞核的保护作用D.细胞壁和细胞膜的保护作用6. 神州飞船返回舱在返回大气时,跟空气摩擦发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期末科学试卷及答案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期末科学试卷及答案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到商店购买乒乓球时,小欢同学总要将几只乒乓球从选定的位置放手,观察乒乓球反弹的高度,选择反弹较高的乒乓球。

小欢的行为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 A .发现和提出问题 B .建立猜想或假设 C .通过观察、实验获取证据 D .交流合作 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 .加热液体药品B .滴入液体药品C .加入固体药品D .量取液体药品 3.小欢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测得的四次数据是5.12厘米,5.13厘米, 5.13厘米,5.22厘米,其中有一次测量是错误的,则正确的测量结果应该是 A .5.15厘米 B .5.13厘米 C .5.127厘米 D .5.12厘米 4.用量筒量取10毫升水时,若仰视读数,则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A .小于10毫升B .等于10毫升C .大于10毫升D .无法确定 5.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小乐同学分别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如图所示,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主要研究蒸发快慢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A .水的表面积B .水的温度C .水上方空气的流速D .水的质量6.显微镜下可见游动着的草履虫在遇到棉花纤维阻碍时就会后退,改变方向,再试探前进。

此现象说明A .草履虫有视觉器官,可以发现障碍物B .草履虫有运动系统,可以自由游动C .草履虫能适应环境并改变环境D .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7.如图是两种生物的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是植物细胞、乙是动物细胞B .标号①所示结构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C .标号③所示结构是叶绿体①② ③ ④ ⑤ ⑥甲 乙D.标号④所示结构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8.杜鹃是一种只产卵不孵卵的特殊鸟类,杜鹃花(俗名映山红)则是一种绿色开花植物。

下列关于杜鹃与杜鹃花结构层次的叙述,错误..的是A.杜鹃和杜鹃花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B.杜鹃具有保护、营养等组织C.杜鹃花的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 D.杜鹃花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9.证据是获得结论的最重要的依据,下列不属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是A.太阳的东升西落 B.远方驶来的船先见桅杆,后见船身C.麦哲伦环球航行 D.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10.关于地球的有关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是一个正球体 B.地球内部的软流层位于地幔中C.地球内部结构中,地幔是最内层 D.岩石圈是由地壳和软流层组成的11.以下容易爆发泥石流的地区和气候特征,正确的是①陡峭的沟谷山区;②平原地区;③地表植被覆盖好的地区;④终年高温少雨;⑤四季分明,降水均匀;⑥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1) 写出A~F中B、E所代表的生物名称:B________;E________。 (2) 在这些生物中,属于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是________;属于软体动物的是________。(均填字母代号) 23. 于谦有一首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人所述岩石属于____ ____岩,这种岩石中________(填“能”或“不能”)找到生物化石。 24. 小楚在实验室里进行“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的实验,根据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A . 液化 B . 熔化 C . 蒸发 D . 升华 17. 将2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ρ二氧化氮>ρ空气)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开隔板后 ,通过观察瓶内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做无规则运动。对于玻璃瓶的三种放置方法(如图所示),四位同学判断正确的 是( )
A . 小华认为甲图放置最不合理 B . 小夏认为乙图放置最不合理 C . 小梦认为丙图放置最不合理 D . 小满认为三种放置方法都不
25. 周日,小明和小红去爬附近的某座山,他们征得家长同意后,查阅了此山的等高线地形图。
(1) 写出图中F字母所表示地形的名称________。 (2) 若该地有一条小溪沿山谷流下,可能出现在DA和EB间的________处。 (3) 适宜攀岩运动的是________地。 (4) 若量得D和G之间的图上距离为6厘米,那么D和G的实际直线距离为________千米。 26. 仔细观察某学校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此地图是用________来判断方向的。 (2) 综合楼在体育馆的________方向。 (3) 如果按照地图三要素来看,此地图少了什么?答:________、图例。 (4) 该学校的经纬度大约是(120° E,31° N),由此判定它位于________半球和________半球及________(填“高”“中 ”“低”)纬度地带。 27. 假如你身处偏远海岛,缺乏生存所需的淡水怎么办?小明为你提供一种简便的海水淡化方法。在地面挖一水池,往

浙江省2024学年七年级(上)科学期末试题

浙江省2024学年七年级(上)科学期末试题

浙江省2024学年七年级(上)科学期末试题(2024.1)班级学号姓名得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符合要求的答案。

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下列生物中,不属于真菌的是( )A.木耳B.香菇C.细菌D.蘑菇2.动物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是( )A.节肢动物B.环节动物C.脊椎动物D.原生动物3.下列动物属于地球上最高等的脊椎动物的是( )A.青蛙B.鲸C.麻雀D.鲫鱼4.绿豆种子发芽时,先长出的是( )A.芽B.根C.子叶D.真叶5.下列天体系统不包括太阳的是( )A.总星系B.银河系C.河外星系D.太阳系6.地球不但在自西向东自转,而且还围着太阳公转。

下列现象由于地球公转所产生的是( ) A.四季更替B.昼夜交替C.太阳东升西落D.以上三项均是7.下列测量锥体高度的方法正确的是( )8.下列长度单位按各自单位长度由小到大的排列依次是( )A.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米B.厘米、分米、毫米、微米、米C.微米、毫米、厘米、分米、米D.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9.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暖和,下列有关太阳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恒星B.太阳是一颗熊熊燃烧的气态星球C.太阳是地球及人类的主要能量来源D.太阳位于银河系的中心10.欣赏植物可依据其主要欣赏部位分为观花、观果、观叶和观茎植物等类型。

菊花和月季是大家熟知的两种欣赏植物,其欣赏类型分别为( )A.观花和观果B.观花和观叶C.观叶和观果D.观花和观花11.壹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

在探究中,有同学拿磁铁来吸一下。

“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结论B.沟通评价C.猜想与假设D.进行试验12.草原上生活着的绵羊,在冬季到来之前皮肤上会长出致密的毛,毛的含绒量很高,这是对下列哪一种环境的适应?( )A.干旱缺水坏境B.多风多沙环境C.寒冷干燥环境D.草食生活环境13.母马和公驴交配能生出骡,而骡不能繁殖后代。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5套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5套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5套期末测试卷(一)一、单选题(共15题)1.在生物的个体发育中,一个受精卵能发育成复杂的生物体。

生物体之所以复杂,主要是下列哪一生理过程在起作用?( )A.细胞的成熟B.细胞的分化C.细胞的生长D.细胞的分裂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先用低倍镜观察,再换用高倍镜,若不调整准焦螺旋,此时视野的清晰度和亮度变化是( )A.模糊、变暗B.模糊、变亮C.清晰、变亮D.清晰、变暗3.在平整地面上有一层厚度均匀的积雪,小明用力向下踩,形成了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所示。

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利用冰的密度,只要测量下列哪组物理量,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A.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B.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C.冰层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D.脚印的深度和脚印的面积4.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的结果使细胞数目增多B.细胞分裂一次形成两个子细胞,两个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一样C.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和细胞质都要平均分配到新细胞中去D.细胞分裂开始时染色体位于细胞中央5.有一支温度计,当它的玻璃泡浸没在冰水混合物中,管内水银面的高度是3cm,当它的玻璃泡浸没在沸水中时,管内水银面的高度是28cm,如果用这支温度计测量某一杯水的温度,这时温度计内水银面的位置在8cm处,那么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A.20℃B.32℃C.24℃D.36℃6.小刚在室温为20℃的实验室内测量一杯热水的温度,当他将水银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热水中时,发现温度计内的水银柱很快上升。

当某时刻水银面经过35℃这一刻度时,这示数表示( )A.此时刻热水的温度B.此时刻房间内气温C.此时刻玻璃泡内水银温度D.不能表示任何物体的温度7.在使用显微镜过程中,常有压碎装片的现象发生,下表是对不同学习小组装片压碎情况及原因的调查统计结果。

则通过此表归纳出的装片压碎原因应为( )A.用低倍镜头、镜筒下落、粗准焦螺旋B.用低倍镜头、镜筒上升、细准焦螺旋C.用高倍镜头、镜筒下落、粗准焦螺旋D.用高倍镜头、镜筒上升、细准焦螺旋8.甲物质的密度为5g/cm3,乙物质密度为2g/cm3,各取一定质量混合后密度为3g/cm3。

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期末模拟试A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期末模拟试A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期末模拟试A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80分。

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B.C. D.2.科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如果发生意外也要冷静处理。

下列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选项意外事故处理方法A被火烧伤用大量清水冲洗B酒精洒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灭C被化学试剂灼伤用缓缓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D实验器材不慎打碎继续实验,完成实验后清理A. AB. BC. CD. D3.如图所示为食肉目部分动物的分类图解,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种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B. 猫和虎的共同特征最多C. 猫和豹的亲缘关系比猫和狗的亲缘关系近D. 虎和豹的共同点比虎和猫的共同点多4.如图分别为玉米、向日葵、葫芦藓、肾蕨、油松、水绵六种植物,将它们分类,正确的选项是()A. ③⑤⑥为苔藓植物B. ①③④为蕨类植物C. ③④⑥为藻类植物D. ①②⑤为种子植物5.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 德国科学家施莱登、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B. 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C. 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了细胞(实为细胞壁)D. 我国东汉科学家张衡一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候风地动仪)6.下列事件中,较早成为地球是球形的证据的是( )。

A. 毕达哥拉斯的球形大地设想B. 亚里士多德观察月食后发现缺口是弧形的C. 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D. 麦哲伦环球航行7.在地震中,不少无辜者并不是因房屋倒塌被砸伤或挤压伤致死,而是由于种种不当行为“扼杀”自己。

若不幸被困于倒塌建筑物中,下列措施不宜采取的是()A. 用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扩大活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B. 用湿毛巾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C. 不停地大声呼救并迅速用手挖掘砖块,希望尽快逃生D. 一时无法脱险时应尽量节省体力,寻找代用品和水,延长生存时间8.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2016学年七年级(上)科学期末试题(2017.1)班级学号姓名得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符合要求的答案。

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下列生物中,不属于真菌的是( )A.木耳B.香菇C.细菌D.蘑菇2.动物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是( )A.节肢动物B.环节动物C.脊椎动物D.原生动物3.下列动物属于地球上最高等的脊椎动物的是( )A.青蛙B.鲸C.麻雀D.鲫鱼4.绿豆种子发芽时,先长出的是( )A.芽B.根C.子叶D.真叶5.下列天体系统不包括太阳的是( )A.总星系B.银河系C.河外星系D.太阳系6.地球不但在自西向东自转,而且还绕着太阳公转。

下列现象由于地球公转所产生的是( ) A.四季更替B.昼夜交替C.太阳东升西落D.以上三项均是7.下列测量锥体高度的方法正确的是( )8.下列长度单位按各自单位长度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A.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米B.厘米、分米、毫米、微米、米C.微米、毫米、厘米、分米、米D.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9.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温暖,下列有关太阳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恒星B.太阳是一颗熊熊燃烧的气态星球C.太阳是地球及人类的主要能量来源D.太阳位于银河系的中心10.观赏植物可根据其主要观赏部位分为观花、观果、观叶和观茎植物等类型。

菊花和月季是大家熟知的两种观赏植物,其观赏类型分别为( )A.观花和观果B.观花和观叶C.观叶和观果D.观花和观花11.壹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

在探究中,有同学拿磁铁来吸一下。

“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结论B.交流评价C.猜想与假设D.进行实验12.草原上生活着的绵羊,在冬季到来之前皮肤上会长出致密的毛,毛的含绒量很高,这是对下列哪一种环境的适应?( )A.干旱缺水坏境B.多风多沙环境C.寒冷干燥环境D.草食生活环境13.母马和公驴交配能生出骡,而骡不能繁殖后代。

根据这一事实,我们可以确定( ) A.马和驴属于同一物种B.马和骡属于同一物种C.马、驴不是同一物种D.驴和螺属于同一物种14.废弃的塑料地膜易造成白色污染,它对土壤的主要危害是( )A.分解产生的物质有毒B.影响土壤的渗水、透气C.植物吸收后,污染物会在植物体内累积D.影响土壤的酸碱度15.下列关于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列次序为( )①选取适当温度计②取出温度计③观察温度计读数并记录④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⑤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数分钟A.④①⑤③②B.④⑤③②①C.④③⑤①②D.③④①②⑤16.当北京时间是正午12∶00时,下列哪幅图代表此时悉尼(东十区)时间( )17.与土壤的保水、保肥、通气、透水能力有关的是 ( )A.土壤固体中三种颗粒的比例B.土壤固体中三种颗粒的温度C.土壤中沙粒的硬度D.土壤中黏粒的黏性18.为了纪念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用自制的天文望远镜撩开太阳系神秘的面纱400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2009年定为国际天文年。

该年的7月22日上午9时左右。

在浙北等地出现了百年不遇的日全食现象,这一天的农历日期和月相分别是 ( )A.初一;新月B.十五;满月C.十五;新月D.初一;满月19.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

以下有关地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地球是一个椭球体B.地球内部可分为地壳和地幔两层C.火山和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表现D.流水、风力、冰川等是影响地形的外力作用因素20.下列有关湿地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湿地的生产者是浮游动物B.“小鱼→大鱼”是湿地中的一条食物链C.湿地中的所有鱼类是一个生物种群D.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21.自然界的组成也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下列层次中,由简单到复杂排列正确的是( ) A.生物圈—→生物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B.种群—→生物体—→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C.生物体—→种群—→生物圈—→生态系统—→群落D.生物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22.长江口的崇明岛(如右图)的形成主要由下列什么原因造成的( )A.风化作用 B.地震作用C.风的作用D.流水作用23.人的指纹各不同,可以作为鉴别身份的依据。

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 A.人具有物种多样性B.不同的人的性状存在差异C.不同的人不是同一个物种D.人种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一个表现24.下列各图表示植物某些特征,属于双子叶植物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5.猪笼草的叶子逐渐变化,演绎成奇妙的“捕虫器”,即一个能引诱并抓住昆虫的小兜子,一旦昆虫掉进里面,就能迅速分泌出含有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的消化液,杀死昆虫,并饱饱地大吃一顿“美餐”。

但我们仍然说猪笼草属于植物,这是由于( )A.它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B.它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它不能自由运动D.它是绿色的二、简答题(一)(本大题共20分,每空2分)26.①生活在一块稻田里的所有生物②某一池塘中的全部鱼类③肺炎患者肺部所有的肺炎双球菌④一根枯木及枯木上所有生物。

上述组合中,属于种群的是,属于群落的是,属于生态系统的是(填标号)。

27.下列行星中,属于类地行星的有(填标号)。

①金星②木星③水星④土星⑤火星28.宁波一所学校的同学在“竿影长度和方向的测量”活动中,观察到时的竿影最短,且竿影位于竿的边。

29.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得金属块的长度为。

30.如图所示,温度计所指示的温度是:。

31.下图是育才学校的平面图。

该平面图中学生餐厅位于车棚的方向。

如果学校南围墙在图中的长度为8cm,它的实际长度为 m。

三、简答题(二)(本大题共30分,每空1)32.①计算机的鼠标②水中的水母③山上的竹笋④山洞里的石笋⑤飞行的蜻蜓⑥奔跑的斑马⑦布娃娃以上各项中,请你仔细认一认,其中属于生物的有,你判断的依据是。

33.如图是慈溪风电场一角。

风能吹动风力发电机的叶轮转动。

说明风具有能;转动的叶轮又带动发电机发电,在此过程中,能量由能转化为能。

34.观察和实验是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观察能使人们获得有关自然现象的,实验可使自然现象在的条件下再现。

35.彗星是由彗核、、三部分组成。

36.地球自转产生的天文现象有、。

37.我们中国位于半球(填“北”或“南”),大部分在带(填温度带),这一温度带有一显著特征是(填“终年高温”、“终年严寒”、“四季分明”)。

38.植物对土壤的保护主要体现在植物的把土壤颗粒紧紧地黏结在一起,植物的可以减缓雨水直接冲击土壤。

39.在下列植物中:①水稻②大豆③小麦④向日葵。

属于双子叶植物的有;属于单子叶植物的有。

40.地球上有许多动物(如苍蝇、老鼠等)给人类带来了很多的麻烦,甲同学认为应彻底消灭它们,乙同学说应适当控制它们的发展,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出发,你认为同学说法是不正确的,理由是。

41.读右面的图回答:(1) 图中B为(填名称)板块,我们中国主要位于板块(填标号)。

(2) 科学家们在研究时发现:的地方恰恰是火山、地震最集中的地带,比如,我国的台湾省多地震,它位于地震火山带上。

42.如图所示是南极海洋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解。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 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的须鲸称为一个。

(2) 从生态系统的成分来看,海藻属于。

(3) 该生态系统中海豹是级消费者。

(4) 请写出该食物网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

43.如图所示,有A、B、C、D、E、F六种生物,其中A、C同属不同种,B、C同科不同属,C、D同目不同科,B、E同纲不同目,E、F同门不同纲,则与C同科的生物有;与A同目的生物有。

四、分析探究题(本大题共20分,44—46题每空1分,47题每空2分)44.下图表示一个局部经纬网。

(1) A处的经纬度分别是。

(2) B在A的方向。

(3) 在A、B、C三点中,位于西半球的是,位于南半球的是。

(4) 7. 5°W、7. 5°E是中时区的两条界线,那么A所处的时区是区。

45.森林是人类的朋友。

右下图是科学工作者对某森林生态系统中不同层次的植物及土壤生物固定太阳能的调查结果。

图中显示乔木层固定的太阳能(填“等于”或“大于”或“小于”)灌木层和草本层固定的太阳能,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46.小明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在标尺左端O点,在横梁平衡前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天平横梁平衡后,在称物体质量时,他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后,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乙所示,这时他应进行的操作是(以上两空都要写明调节的方向即“向左”或“向右”)。

小明家的—个水龙头因关闭不严,导致滴水不止。

他用质量为50g的烧杯放在水龙头下接滴水。

10 min后将装有水的烧杯放到已调好的天平盘中,当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时,盘内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上图所示,那么小明家的这个水龙头10 min漏掉水的质量为 g。

如果把测水和烧杯总质量的实验移到山顶上进行,测得这个水龙头10 min漏掉水的质量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7.当前大量物种灭绝或濒临灭绝,生物多样性正在不断减少。

有科学家调查了影响脊椎动物灭绝的常见原因,结果如下表所示。

注:生境消失指各种因素引起的森林和草地等大面积减少。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1) 表中的“生境消失”是指在(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层次上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2) 从上表结果分析,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减少首先通过的缩短或减少,而降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从而破坏生态平衡。

(3) 如果要比较上表中的“生境消失”、“过度开发”和“物种引进”等三大原因分别对脊椎动物物种灭绝的影响程度,应对上述数据先进行处理,再对处理结果进行比较。

根据你的分析,上述三大原因中是影响最大的因素。

(参考答案)一、1—5:CABBC 6—10:ACCDD 11—15:DCCBA 16—20:BAABD 21—25:DDBBA二、26.③;①;④27.①③⑤28.正午(正午12点给1分);正北(或北)29.2.80 cm(单位和数值各1分) 30.-6℃(单位和数值各1分) 31.南;240 三、32.②③⑤⑥;它们都有生命 33.动;动、风、机械能;电 34.信息;人为控制35.彗发;彗尾 36.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 37.北;北温带;四季分明38.根系(根);树冠或茎叶(有其一即可) 39.②④;①③40.甲;彻底消灭有害动物会使它们的天敌由于缺少食物而消亡,从而破坏食物链,影响生态平衡(合理即可) 41.(1) 印度洋 A (2) 板块交界;环太平洋42.(1) 种群(或生物种群) (2) 生产者 (3) 三 (4) 海藻→磷→虾→须鲸43.A、B;B、C、D四、44.(1) 20°E、20°N (2) 西南 (3) C;B (4) 东一 45.大于;光46.向左调节平衡螺母;向右移动游码;左;31.4;不变47.(1) 生态系统 (2) 食物链 (3) 对各列中的数据计算总和(或取平均值)(意思合理即可);物种引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