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印染厂有限公司纺织印染建设项目(评审稿)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印染环评报告

印染环评报告
报告起草单位:XXXXX公司
报告编写时间:20XX年XX月XX日
一、项目概述
XXXXX公司拟建设一家印染企业,预计年生产XXXXX吨布料。
为确保生产对环境影响最小化,我们特别进行了印染环评。
二、环境评估
本次环评主要对以下方面进行评估:
1. 空气质量:对印染生产过程中的气体排放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排放浓度符合国家标准。
2. 水质状况:印染过程中会产生废水,我们采用先进的膜过滤
技术进行净化,出水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3. 噪声污染:我们对生产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噪声超出标准的情况不会出现。
4. 固体废弃物处理:印染生产完成后会产生固体废弃物,我们将采用分类处理和再利用的方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环保设施及管理
为确保生产对环境影响最小化,我们将在印染企业内设置污水处理设施、废气处理设施、固体废弃物处理设施等环保设施。
我们将在企业内严格执行环保管理制度,定期进行环保设施的监测和维护,确保环保设施运行效果。
四、环境保护责任
我们深知企业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将确保生产过程中不对环境造成任何损害。
对因生产过程中的环境问题造成的损害,我们将承担全部责任,并主动采取措施予以修复。
五、结论与建议
根据本次环评,我们认为在采用先进的环保设施及管理制度的情况下,印染企业的投产对环境影响较小。
我们建议在印染企业投产前,通过评估机构审核后获得环保许可证,并严格按照环保要求进行生产和管理。
六、签署
报告起草单位:XXXXX公司
签署人:XXX
签署日期:20XX年XX月XX日。
浙江伟伟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年印染1980万米高档伞布及旅游帐篷布、服装面料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简本

浙江伟伟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年印染1980万米高档伞布及旅游帐篷布、服装面料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简本一.项目概况从国内生产厂家看,由于第三代新型特种帐篷面料尚于近两年研制成功,除少数几家部队生产厂家每年仅能生产约8000万米外,其他有十几家民营企业年产量最多不超过5000万米。
而我国国内帐篷生产厂家年需求帐篷面料达10多亿万米,除普通帐篷面料由国内厂商供货外,特种帐篷面料70%依赖于进口。
根据这种形势,并结合市场分析,自然人郑渭良及潘金尧决定投资建设浙江伟伟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工程总占地40225平方米,约60.3亩,总建筑面积52292.5平方米。
拟建公司建设规模为年产1980万米高档伞布及旅游帐篷布、服装面料,主要建设染色、印花及涂层车间。
项目注册资金人民币2000万元。
二.工程内容及污染因素分析1、项目名称、性质及实施地点项目名称:浙江伟伟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年印染1980万米高档伞布及旅游帐篷布、服装面料项目。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单位:浙江伟伟纺织印染有限公司。
实施地点:浙江杭州湾上虞工业园区(二期)区块。
2、项目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项目年印染1980万米高档伞布及旅游帐篷布、服装面料,其中高档伞布1230万米/年,旅游帐篷布375万米/年,高档服装面料375万米/年,高档伞布及旅游帐篷布、服装面料均需涂层,具体产品规格及方案见表1。
表1 项目产品规格及方案注:产品门幅均为1.7米。
3、主要生产设备项目主要生产设备见表2。
表2 项目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4、主要原辅料消耗项目主要原辅料消耗见表3。
表3 项目原辅材料消耗一览表注:最大储存量以半个月生产用量核算。
5、主要生产工艺1、染色工艺流程根据企业提供的资料,项目染色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染色工艺流程图W2染色废水G1W1煮炼漂废水进入涂层工序2、印花工艺流程图2 印花工艺流程图印花成品布进入涂层工序3、涂层工艺流程6、项目污染源强汇总项目污染源强汇总见表4。
纺织印染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纺织印染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一、项目背景(写明项目的背景和主要内容)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说明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三、项目所在地环境分析(对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环境、人口、生态、资源等进行综合分析)四、项目的环境影响及风险评价(对项目可能引起的环境影响和风险进行评价,包括土地、水体、大气、噪音等方面)五、环境保护对策(提出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对策,包括环境管理措施、污染防治措施等)六、环境监测和评价方案(规划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环境监测和评价方案,包括监测内容、方法、频率等)七、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评估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八、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责任与义务(明确项目建设方和运营方的环境保护责任和义务)九、项目建设和运营所需的相关许可和审批(列明项目建设和运营所需的相关许可和审批事项,以及已获得的证照和报批情况)十、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公众参与情况(描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公众参与情况,包括信息公开、听证会等)十一、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核情况(说明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核情况,包括专家评审和政府部门审查意见)十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合法性与公益性评价(评估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合法性和公益性,对其进行总体评价和分析)十三、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附录(包括重要的资料和文献,如土壤、水质、空气等各项监测结果及分析报告等)以上是一份关于纺织印染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大致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可能会有一些差异。
确保报告书内容完整,准确地反映项目的环境影响和保护情况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注意报告书的语言准确、规范,结构清晰,通过报告书使有关方面对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有一个更全面、准确的了解,为项目的顺利建设提供参考和保障。
恩平锦兴纺织印染企业有限公司一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恩平锦兴纺织印染企业有限公司一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网络公示版)目录1. 总则1.1 项目由来锦兴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针织服装面料及筒子色纱的织造、染整及销售于一体的港资上市集团公司。
该公司创办于1996年,于1999年获得TUV德国莱茵公司颁发的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证书,2004年9月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
通过多年的经营,该公司建立了一个完整的产品销售网络,与世界服装知名品牌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并在中国广州市番禺区设有占地面积约140000 m2的生产基地,2004年实现年产织布、染布及染纱分别约为7500万磅、1亿磅及3000万磅。
锦兴国际规划在未来几年内,把公司建成与世界知名成衣制造商及服装品牌有首选合作伙伴关系,能为不同市场提供多种优质针织布料产品,集纺纱、针织、印染、成衣于一身的大型纺织企业。
锦兴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决定在广东省恩平市投资建设恩平锦兴纺织印染企业有限公司建设项目,拟选址于恩平市东安325国道塘洲路段东南侧(图1-1),一期建设内容包括10万纱锭的纺纱车间、300万磅/月的针织印染车间、30万打/月成衣车间,配套净水站、生产废水处理站、热电站、办公和生活服务设施等。
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促进锦兴国际的发展,对恩平市经济发展有重大的贡献。
恩平锦兴纺织印染企业有限公司一期建设项目属纺织印染工程,在建设期和运营期均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的有关规定,该项目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为此,恩平锦兴纺织印染企业有限公司的建设单位锦兴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委托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会同恩平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共同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恩平锦兴纺织印染企业有限公司一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评价单位接受委托后,根据国家相关法规标准的规定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在对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相关资料的初步研究基础上进行初步的现场踏勘和调研,编制了《恩平锦兴纺织印染企业有限公司一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大纲》。
纺织染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纺织染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过程、结论与建议等。
报告摘要:本报告系深圳XX市XX村XX街XX路XX号XX纺织染整建
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经过环境影响评价,评估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发现:该项目对地面水环境的影响比较小,主要表现为水体自然质量保持
正常,并缓解了污水处理平台;空气质量未发现明显易感性,可以满足环
境空气质量标准,但噪声对入住小区周边居民有一定的影响;生物多样性
受到一定影响,但没有发现明显变化,原生态均未发生破坏;综合分析,
该项目符合当地政府相关的环境保护法规,符合环境安全要求,建设项目
安全、可行。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过程
1.环境影响评价
a)环境资源调查和评估
b)环境保护对策制定
c)环境保护设计
d)环境管理体系建设
2.环境影响评估
a)环境质量监测
b)气象指标监测
c)空气质量监测
d)水文地质指标监测
e)土壤污染物检测
f)生物多样性监测
g)社会经济效益评估
3.项目排查
对项目进行排查,具体内容包括:
a)环境影响评价条件
b)环境污染控制技术。
纺织染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5.1 施工期间环境空气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控措施 ····································48
5.2 施工期间水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控措施 ·······································49 5.3 施工期间固体废物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控措施 ····································50 5.4 施工期间声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控措施 ·············································50 5.5 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及减缓措施 ···················································52 5.6 施工期环境管理 ········································································52 5.7 小结························································································53
1.1 任务由来 ··················································································1 1.2 编制依据 ··················································································1 1.3 评价目的 ··················································································4 1.4 评价因子 ··················································································4 1.5 评价工作等级 ············································································5 1.6 评价重点 ··················································································6 1.7 评价范围 ··················································································6 1.8 评价范围所属环境功能区及执行标准 ··············································7 1.9 评价标准 ··················································································7 1.10 控制污染与环境保护的目标························································10 1.11 评价工作程序 ··········································································10
印染厂环评报告

印染厂环评报告1. 引言本报告为某印染厂进行的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简称EIA)报告。
印染厂是一家专业从事纺织品印染生产的企业,其生产过程中可能带来一系列的环境影响。
本报告将对印染厂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以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2. 项目背景印染厂位于某市工业园区,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
主要生产纺织品印染产品,年产值达到数百万。
该企业已落实环境保护措施,但仍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和问题,需要进行环评。
3.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本次环境影响评价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实地调查:对印染厂的生产设施、废水处理设施、废气排放设备等进行实地考察和调查。
•数据收集:搜集印染厂各种废物排放数据、生产量数据等,以及相关法规、标准等。
•环境模拟:对印染厂排放物进行环境模拟,评估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4. 环境影响评价结果经过对印染厂生产过程和排放物的详细分析和评估,得出以下环境影响评价结果:4.1 废水排放印染厂的废水排放主要来自生产过程中的清洗、漂白、染色等工艺。
经过废水处理后,排放到当地污水处理厂进行二次处理。
经过环境模拟,废水排放对周围水体的影响较小,但仍需加强废水处理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排放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4.2 废气排放印染厂的废气排放主要来自烘干、固化等工艺过程。
经过环境模拟,废气排放对周围空气质量的影响较小,但仍需加强废气排放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4.3 噪声污染印染厂的生产设施噪声较大,可能对周边居民和环境造成影响。
建议印染厂采取有效的隔音措施,减少噪声污染。
4.4 固体废物处理印染厂产生大量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废纺织品、废染料和废液体等。
建议印染厂开展分类收集和科学处理,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
5. 环境保护措施为减少印染厂对环境的影响,以下环境保护措施被提出:•定期对废水处理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废水排放符合标准。
印染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印染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引言印染项目是一种传统的工业项目,其生产过程中涉及大量的化学物质使用和废水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备受关注。
本报告旨在对印染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和分析,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项目概述印染项目是一种涉及纺织品染色和印花的工业项目,通常包括染色、印花、烘干等工艺步骤。
印染过程中使用的化学物质主要包括染料、助剂、溶剂等,这些化学物质在染色和印花过程中会与纺织品接触,并通过废水排放到环境中。
3.环境影响分析3.1水质污染在印染过程中,大量的化学物质通过废水排放到环境中,其中包括染料和助剂等有害物质。
这些有害物质对水体的污染会对水生生物产生毒性影响,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3.2动物活动受影响印染废水中的有毒物质直接或间接进入水体中,这些有毒物质会对水中生物体产生毒害作用。
例如,染色过程中使用的染料中可能含有重金属,如铅和镉等,这些重金属会积累到食物链的顶端,对水生动物造成毒害,并可能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3.3大气污染印染项目中的染料和溶剂等化学物质也会通过挥发和气体排放的方式进入大气中,对空气质量产生影响。
这些有害物质会通过空气传播到周围环境,引起大气污染,并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4.环境保护措施4.1废水处理系统印染项目应配备完善的废水处理系统,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
可以采用物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方法,降低废水中污染物的浓度,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4.2环境监测与管理印染项目应建立环境监测系统,对废水、废气和噪音等环境指标进行实时监测。
同时,应加强对生产过程中化学物质的使用管理和控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3绿色化学品的使用为降低印染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可以使用低毒、无毒的替代染料和助剂等化学品。
同时,也可以推广节水技术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
5.结论印染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会对水质、空气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造成影响。
为减少和控制这些影响,应采取综合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废水处理、环境监测和管理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 总论 (1)1.1 评价任务的由来 (1)1.2 评价目的和原则 (1)1.3 编制依据 (2)1.4 评价标准 (3)1.5 控制污染与环境保护目标 (6)1.6 评价工作等级 (7)1.7 评价范围 (8)1.8 评价重点和评价因子 (8)1.9 评价工作程序 (9)2. 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 (11)2.1 建设项目概况 (11)2.2 生产工艺流程 (12)2.3 主要生产设备及原辅材料用量 (13)2.4 给排水及公用工程 (15)2.5 工程污染源分析 (16)3. 建设项目周围区域环境概况 (20)3.1 自然环境概况 (20)3.2 社会环境概况 (22)3.3 区域环境功能区划 (24)3.4 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25)3.5 环境空气现状调查与评价 (29)3.6 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31)3.7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32)3.8 建设项目周围主要污染源 (33)4. 营运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35)4.1 水环境影响预测 (35)4.2 环境空气质量影响预测 (41)4.3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2)4.4 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54)4.5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55)5.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56)5.1 施工期噪声影响分析 (56)5.2 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57)5.3 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58)5.4 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59)5.5 施工期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59)6. 清洁生产评述与污染物总量控制分析 (61)6.1 清洁生产评述 (61)6.2 污染物总量控制建议指标 (66)6.3 环境风险评价分析 (67)7. 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68)7.1 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68)7.2 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73)8. 公众参与调查 (75)8.1 公众参与的目的和意义 (75)8.2 公从参与对象 (75)8.3 公众参与方式 (76)8.4 公众参与结果分析 (77)8.5 公众参与总结 (78)9. 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 (79)9.1 项目选址原则 (79)9.2 厂址选择方案 (79)9.3 厂址所在地环境功能属性及其现状 (79)9.4 厂址所在地区的规划及发展 (80)9.5 供电、给排水条件 (80)9.6 厂址合理性评价 (81)10.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82)10.1 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82)10.2 环境损失收益分析 (83)11. 环境管理与监控计划 (84)11.1 施工期环境管理和监控计划 (84)11.2 营运期的环境管理和监控计划 (86)11.3 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管理 (87)12. 评价结论与建议 (89)12.1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 (89)12.2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结论 (89)12.3 污染防治措施分析结论 (91)12.4 公众参与调查结论 (92)12.5 清洁生产措施与总量控制指标建议 (92)12.6 评价结论 (94)1. 总论1.1 评价任务的由来**纺织印染厂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由**纺织印染厂有限公司投资设立,拟选址**区**工业区,项目投资总额为3000万人民币,占地面积10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40000平方米。
该公司主要生产销售纺织材料、包装材料、服装以及纺织品的织造、漂染,生产规模约为3000万米布,年产值1.5亿元。
全厂拟职工定员总数为1000人。
本项目不属于《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之列,是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的。
该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及建成投产运营后,将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的有关规定,为切实做好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使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确保项目工程顺利进行,本项目必须进行环评申报审批程序。
我院接受委托后,随即组织人员到拟建场地,及其周围进行了实地勘查与调研,收集了有关的工程资料,进行了该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环境现状调查,依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结合该项目的生产特点,编制了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大纲,提出拟开展的环评工作内容,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工程污染源分析、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和影响预测等工作,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2 评价目的和原则根据建设项目的建设规划,针对项目的工程特征和污染特征,预测该项目开发建设期间和建成后,对当地水、气、声等环境以及敏感目标可能造成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并提出必要的治理措施和必须达到的环境要求,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论证其建设的可行性,为项目实现优化选址,合理布局,最佳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使其实施后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根据国家有关环保法规,结合该建设项目工程建设特点和厂址区域环境现状,确定本次评价遵循的原则如下:(1)建立和健全环保措施,认真贯彻执行“清洁生产”、“污染源达标排放”及“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等环境保护政策。
(2)在对各污染源实施治理方面,首先考虑不能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影响为原则,使周边环境空气和纳污水域保持环境容量满足功能区要求,外排污染物在严格执行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原则下,应尽可能地得到削减。
(3)通过类比调查和实测资料相结合确定本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后产生的污染源强,在保证评价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利用现有的环境影响评价成果资料及该地区近几年的有关环境现状监测资料。
(4)环评的全过程中坚持为工程建设的决策服务,为环境管理服务,注重环评工作的针对性、公正性和实效性。
1.3 编制依据1.3.1 环保法规及地方条例(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修正);(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修正);(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年10月);(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1998) 253号;(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6月19日);(8)、《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广东省人大常委会(1994)第 57号公告;(9)、《广东省碧水工程计划》(广东省人民政府,粤府办[1997]29号);(10)、《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试行方案)》1999年11月25日;(11)、《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水质保护条例》;(12)、《**市环境保护条例》(1998年5月21日);(13)、《广东省环境保护“十五”规划》和《**市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14)、《国家危险废物名录》(1998);(15)、《广东省实施(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规定》。
1.3.2 行业技术规范(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则)》(HJ/T 2.1~93);(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 2.3~93);(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6)、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1]118号《关于发布<印染行业废水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
1.3.3 工程资料及其他(1)、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大纲;(2)、《**纺织印染厂有限公司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关于开展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委托书;(4)、**纺织印染厂有限公司提供的有关建设项目的其他工程资料及图纸;(5)、《**工业区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
1.4 评价标准1.4.1 环境质量标准(1)水环境工业区内河涌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质标准,见表1-1;黄茅海海区的崖门水道以沙龙涌入海口为界,以北至虎跳门水道口执行《海水水质标准》(GB3076-1997)中二类海水水质标准,以南执行三类海水水质标准,见表1-2。
表1-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mg/L,pH除外)参照《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参照《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一级标准表1-2 海水水质标准(单位:mg/L,pH除外)(2)环境空气项目所在一般工业区为二类环境空气功能区,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见表1-3。
表1-3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单位:mg/m3)注:*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0]1号通知作修改(3)环境噪声工业区的环境噪声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的3类标准,见表1-4。
表1-4 环境噪声标准(单位:dB(A))1.4.2 污染物排放标准(1)水污染物水污染物排放同时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第二时段一级标准、《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92)》Ⅰ级标准、《广东省水污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见表1-5。
表1-5 污水排放标准(mg/L,pH除外)通过比较可知,应执行最严格的《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
(2)大气污染物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新污染源二级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二级标准、《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 第二时段二级标准,见表1-6。
表1-6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单位:mg/m3)通过比较可知,应执行最严格的《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 第二时段二级标准。
职工食堂油烟排放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见表1-7。
表1-7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3)噪声噪声控制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的Ⅲ类标准,见表1-8。
表1-8 噪声控制标准(单位:dB(A))建设期间的噪声标准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GB12523-90),施工噪声在其施工场界的限值见表1-9。
表1-9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单位:dB(A))1.4.3 其它标准(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3)、《工作场所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4)、《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1-5085.3-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