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34节
精品课件-锁相技术(郑继禹)-第5章

37
第五章 数 字 锁 相 环
第三节 超前-滞后型位同步数字环 对于超前-滞后数字锁相环, 我们结合一个位同步提取加以 说明。超前-滞后数字锁相环组成如图5-16所示。
38
第五章 数 字 锁 相 环
图 5-16 超前-滞后数字锁相环基本组成
39
第五章 数 字 锁 相 环
33
Hale Waihona Puke 第五章 数 字 锁 相 环
由于(5-7)式含有时间变量不易运算,故将正弦函数uo(k)变 换成方波U(k),即
(5-8) 式中
(5-9)
34
令 式中
第五章 数 字 锁 相 环
(5-10)
(5-11)
35
而 从而有 所以
第五章 数 字 锁 相 环 36
(5-12) (5-13)
第五章 数 字 锁 相 环
代入(5-28)式, 可得 (5-29)
56
第五章 数 字 锁 相 环
从而有环路可锁定的最高频率(或速率) 环路可锁定的最低频率(或速率) 锁定(或同步)范围
57
(5-30) (5-31) (5-32)
第五章 数 字 锁 相 环
在通信过程中, 若信号发生暂时中断, 则原处于同步状态的 环路就失去控制, 由于未控制时频差为ΔB=B-BC, 因而位同步 信号相位就会相对于输入信号相位而发生偏移, 偏移的数值应为
一、电路组成与说明 电路实例是数字通信中常用的一种简单的超前-滞后位同步
环路, 未用序列滤波器, 电路组成如图5-17所示。
40
第五章 数 字 锁 相 环
图5-17 位同步数字环组成电路
41
第五章 数 字 锁 相 环
第五章横向分布系数计算例

a12 I1 ⎫ R11 = n + n ⎪ 2 ∑ I i ∑ ai I i ⎪ ⎪ i =1 i =1 ⎬ I1 a12 I1 ⎪ R51 = n − n 2 ⎪ ∑ I i ∑ ai I i ⎪ i =1 i =1 ⎭ I1
2010年5月13日 《桥梁工程概论》第五章 25
②利用荷载横向影响线求主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m
平衡
∑ R′ = αw′∑ I
i =1 i i i =1
n
n
i
=1
Ij
α=
48 E l3
偏心力矩M = 1·e的作用
αwi′ =
1
∑I
i =1
n
R′j =
i
∑I
i =1
n
i
2010年5月13日
《桥梁工程概论》第五章
23 两者叠加的结果
•
图d) 偏心力矩M = 1·e的作用 挠度: w '' i = a tgϕ
单向板
悬臂板
铰接板
2010年5月13日
《桥梁工程概论》第五章
6
四边简支板的荷载分布
• 在均布荷载q作用下,长边跨中挠: •短边跨中挠度:
2 q2 l2 Δ2= k EI
q1l12 Δ1 = k EI
•由位移协调条件: Δ1 =Δ 2 •力平衡条件: q = q1 + q2
4 l2 •因此: q1 = 4 4 l1 + l2
2010年5月13日
跨中弯矩 M 中 = +0.7 M 0 ⎫ ⎪ ⎬ 支点弯矩 M 支 = −0.7 M 0 ⎪ ⎭
11
《桥梁工程概论》第五章
弯矩
单 向 板 内 力 计 算 图 式
第五章 传热

液体被加热时,(/w)0.14=1.05,液体被冷却时,(/w)0.14=0.95
16
2. 圆直管强制滞流
Nu=1.86(RePrdi/l)1/3(/w)0.14 定性温度、定性尺寸和 (/w)0.14的处理同上 3. 圆直管过渡流
先按湍流计算,然后乘以校正因数
j=1-6×105/Re1.8<1
流体垂直流过单管时表面传热系数的变化
19
Nu=CRenPr0.4
Re 50~80 80~5000 ≥5000 C 0.93 0.715 0.226 n 0.4 0.46 0.6
2. 流体垂直流过管束 Nu=CeRenPr0.4 C、e、n的值由下表确定:
20
列序 1 2 3 4
直列 n 0.6 0.65 0.65 0.65
2
Pr
c p l
三、流体无相变对流表面传热系数的关联式
(一)流体在管内强制对流时的对流传热系数 1.流体在圆形直管内强制湍流时的对流传热系数 Nu=0.023Re0.8Prn 定性温度:流体进出口温度的算术平均值 定性尺寸:管内径 流体被加热时,n=0.4 流体被冷却时,n=0.3 对高粘度流体(粘度大于水粘度的2倍),用: Nu=0.027Re0.8Pr1/3(/w)0.14 定性温度:流体进出口温度的算术平均值 定性尺寸:管内径
E Et
Et:透过的能量
E:被反射的能量
33
由能量衡算:
Ea E Et E
Ea E
E E
Et E
1
a t 1
几种物体的定义:
黑体
镜体
a=1 =0 t=0 →例:黑煤a=0.97
a=0 =1 t=0 →例:磨光的铜镜面=0.97 t=0 a+=1
感觉器官的功能教学教案

感觉器官的功能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体生理学》第五章“感觉器官与感觉生理”,详细内容涉及第34节,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及触觉五大感觉器官的结构与功能,重点探讨视觉和听觉器官的生理机制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五大感觉器官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分析并解释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及其生理机制。
重点:五大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眼、耳模型,PPT课件,挂图。
2. 学具:显微镜,手电筒,放大镜,彩色图片,声音录制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眼、耳模型,提出问题:“我们是如何看到和听到这个世界的?”引发学生思考。
2. 理论讲解:a. 简介五大感觉器官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b. 详细讲解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及其生理机制。
3. 实践操作:a. 使用显微镜观察眼睛结构。
b. 用手电筒和放大镜进行视觉实验。
c. 录制不同声音,让学生分辨并解释其听觉原理。
4. 例题讲解:结合生活实例,解释感觉器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 随堂练习:完成教材第34节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五大感觉器官及其功能2. 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3. 生活实例与感觉器官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描述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
b. 举例说明五大感觉器官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a. 视觉形成过程: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皮层。
听觉形成过程:声波→外耳道→鼓膜→听骨→耳蜗→听神经→大脑皮层。
b. 举例:视觉器官帮助我们识别交通信号,听觉器官让我们听到警报声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五大感觉器官的功能和视觉、听觉形成过程掌握程度较高,但对实践操作部分还需加强指导。
第五章 真实验设计 34单多因素随机区组

第五章 真实验设计
第三节 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
背景知识
• 区组,源于英文词汇,block,英国统计学家 R.A.Fisher最初在农业田间实验中提出来的概念。 在农田实验中,不同的地块影响实验效果,他将 接受实验处理的地块作为区组,不同地块的土质、 肥力不同。在农业实验中采用随机区组实验设计, 就是想要通过将小块的土地分类为区组,以控制 按照随机方式选择出来的小块土地之间可能存在 的某些差异,从而消除不同地块对实验处理效应 的影响。
练习题
• (二)选择题 • 1. 所罗门四组设计可能采用的统计方法。 • A.单因素方差分析;B协方差分析;C.2×2方 差分析;D独立样本T检验。 • 2. 3×4的多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可能采用的数 据处理方法。 • A.主效应分析;B多重比较;C简单效应分析; D交互效应分析。
练习题
• (三)简答题 • 1.交互效应
3. 图示和数据收集 自变量A(P=2)和B(Q=2),额外变量E(n=5)。
a1b1 a2b1 a1b2 a2b2 —————————————— S11 S21 S31 S41 S12 S22 S32 S42 S13 S23 S33 S43 S14 S24 S34 S44 S15 S25 S35 S45 —————————————— Y11 Y21 Y12 Y22
注:所有被试首先在额外变量上匹配分成了5个区组。 这里每个区组4个被试,还可以是8,12等4的倍数。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1/6/2014
7
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时实行的“不抵抗”政策在 处理“济南惨案”中已露出端倪。 而日军在以后 全面侵华中的残暴野蛮行径在“济南惨案”中也已暴露无遗。
11/6/2014
8
2.全国形式上的“统一”
1928年12月29日凌晨, 东北易帜
月 日 凌 晨 , 张 学 良 等 联 名 通 电
1928年10月,国民党颁布《训政纲领》 ,内容: 中华民国于训政期间,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 民行使政权。 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全闭会时,以政权付托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 会执行之。 治权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付托于国民政府总揽而执行 之,以立宪政时期民选政府之基础。 指导监督国民政府重大国务之施行,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 会议行之。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之修正及解释,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 政治会议议决行之。
自北伐成功后,国民党就变质了。------张发奎
中国革命,何去何从?
请思考
16
两点结论:
第一,中国仍然需要进行反帝反封建的 民主革命。 第二,要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 必须同国民党反动派作坚决的斗争,推翻它 的反动统治 。
17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1927-1937)
(一)大革命失败后的艰难环境 1.国民党的“清共”反革命政变,中国革命处于低潮。
联保就是各户之间联合作保,共具保结,互相担保不做通共 之事; 连坐就是1家有罪,9家举发,若不举发,10家连带坐罪。 希望:民众支持政府→对工农红军进行军事“围剿”
结果:民众怨声载道→将全国变成大囚笼
13
(二)国民党政府建立一党专政的军事独裁统治的措施:
第五章 原油处理

原油中的含水给生产带来的主要问题
原油中含水、含盐、含泥沙等杂质会给原油集输和 炼制带来很多麻烦: 增大了液体量,降低了设备和管路的有效利用率; 增加了集输过程中的动力和热力消耗; 引起金属管路和设备的结垢与腐蚀,使其寿命降低; 破坏炼制工作的正常进行。
3
原油脱水
由于原油中所含的盐类和机械杂质大多数 溶解或悬浮于水中,原油脱水过程实际上也是 降低原油含盐量和机械杂质的过程。
11
12
2
一、乳状液及其类型
根据内相与外相的性质,乳状液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类是油分散在水(水是外相,油是内相)中, 如牛奶,简称水包油型乳状液,用O/W表示; 另一类是水分散在油(水是内相,油是外相) 中,简称油包水型乳状液,用W/O表示。
鉴别乳状液类型的方法
染料法 选择一种只溶于油相而不溶于水相的染料, 取少量加入乳状液中摇荡之。 若整个乳状液均被染色,则油相是外相; 若只是液珠呈染料之色,油便是内相。 鉴别常为黑色的原油有一定的困难。
原油脱水
原油和水在油藏内运动时,常携带并溶解大量盐 类,如氯化物、硫酸盐、碳酸盐等。
在油田开采初期,原油中含水很少或基本不含水,
第五章 原油处理
这些盐类主要以固体结晶形态悬浮与原油中。 进入中、高含水开采期则主要溶解于水中。
对原油进行脱水、脱盐、脱除泥砂等固体机械杂 质,使之成为合格商品原油的工艺过程称原油处 理,国内常称原油脱水。
47
影响原油稳定性的因素
温度:温度升高,稳定性下降。 主要原因: 加剧了内相颗粒的布朗运动,增加了互相碰撞、 合并成大颗粒的机率; 水和油的密度差增大,水滴易于在油相中下沉; 降低了原油的粘度,水滴易于下沉。
48
8
影响原油稳定性的因素
第五章客户终生价值

CLV是客户终生价值,指一个忠诚客户在若干时期内给企业带来
利润的当前值;
P0表示客户首次购买产品的价格; C0表示最初吸引客户的成本; Pr表示企业每年从忠诚客户那里获得的利润: Pr=In-C;
C表示企业服务于客户的成本,包括固定成本的分摊及变动成本
r表示贴现率;
n表示客户对企业忠诚的年数。
此模型能帮助企业较正确地了解客户的终生价值。但是在实际操
作中不容易实现,因为企业很难合理地分摊固定成本到每个客户。针
对这个问题,可提出模型三。
二、不考虑客户支出分配的客户终生 价值模型
(三)模型三:基于利润贡献的忠诚客户的客户终生价值模型
式中:
CLVP0 C0 Rr1
1
1r
r
n
(5.4)
CLV是客户终生价值,指一个忠诚客户在若干时期内给企
业带来利润贡献的当前值;
值的影响 (五)观察客户购买转换变化对客户终生价值
的影响
(一)考虑支出分配的客户终身价值 模型
T
CLV
1rtFt
SitRt
t0
i1
式中: CLV是客户终生价值,指一个客户在若干时期内给
企业带来利润贡献的当前值; t表示选择分析的时间周期(如一月、一季或一年); r是折现率; T表示企业计划的计算长度(多少个时间周期); Ft是每个时间周期t内客户购买该产品品类的期望频数;
1997年德沃尔(DWYER)将杰克逊(Jackson)的 客户分类应用到了直效营销中,他根据两类客户的行 为特征差异,开发了两个分别针对这两类客户的预测 模型——适用于永久流失客户的客户保持模型和适用 于暂时流失客户的客户转移模型。但是DWYER方法的缺 陷是,它只能预测一组客户的终生价值或每个客户的 平均终生价值,无法具体评估某个客户对于公司的终 生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两个错位波面
1.基于几何光学原理
s
t sin 2i n 2 sin 2 i
由此,对于一定折射率 n 的玻璃平板,可根据式(5-36)作 出 s / t 与入射角 i 之间的关系曲线。如图5-28所示为 s/t 632 .8nm, n 1.5147 ( K9玻璃)
s 的情况下, / t 与 i 之间的关系 曲线。 i 500 附近,错位量 在入射角 S最大。此时 S 0.76t 。
A′ D′ D C′ D
(二)实现波面错位的方法
1.基于几何光学原理 利用光在错位元件上的反射和折射实 现波面的错位。这种方法既可以用在平行光路中,有可用在 汇聚光路中。如图所示其中图(a)为平面波横向错位,其 参考面显然是平面;图(b)球面波横向错位,其参考面是 一个与实际波面接近的球面,横向错位是原始波面绕参考面 的球心转过一定角度而产生。在平行光情况下,横向错位量 以线值s表示,在会聚光下,通常以角值 表示。
2
θ
α
+1级
-1级 -1级 0级 0级 +1级
arcsin( / d )
(5 37 )
2.基于衍射原理
适当选择 d 值,使零级光束和 1 级光束皆有部分重叠,而 +1级 1 级光束彼此分开。这个条件为 ,即 -1级
d 2F 2f / D
α
(5 38)
第五章 干涉测量
第三节 错位干涉测量
第三节 错位干涉测量
干涉法测量光学系统或零件的波像差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测 量精度。大多数用于检测光学零件和系统的干涉仪,都需要 一个标准的光学参考面。如在第二节中介绍的泰曼干涉仪和 菲索干涉仪中的标准参考平面。在采用普通光谱灯作光源的 情况下,参考面的口径至少要等于被测系统的口径。当工作 口径大于一定数值时,例如200mm,干涉仪的制造就将十分 困难,造价也会成倍增加。自上世纪40年代起,就有人开始 研究一种不需要标准参考面的波面错位干涉技术,并出现了 各种错位干涉方式的干涉仪,例如波面剪切干涉技术,点衍 射干涉仪和散射板干涉仪等。本节介绍波面错位干涉的基本 原理、横向错位干涉原理和横向错位干涉仪器及其应用。
(二)横向错位干涉图的数学处理
当 s x 足够小的情形,可写为: W s x N x x (5 41)
式中 N x为沿 x 方向错位 s x 的干涉条纹序号; 为光波波长。 为提高处理原始波面的精度,需要采集另一幅正交方向的 干涉图,这是因为 x 方向错位干涉图不反映 y 方向的波面变 化,而且对接近错位量s x 整数倍的波面谐波成分也变得不灵 敏。如记另一方向的错位量为 s y ,同理有这幅干涉图的亮纹 方程式: W s N (5 42)
ne
vo , k0
i
no
ve , ke
t
s
由上式可见,只要绕光轴转动晶体平板,就可达到错位量连 续可调的目的。
二、横向错位干涉的测量原理
(一)横向错位光束的产生
图5-33所示的是默蒂(Murty)1964年设计的一种单平板 错位干涉仪。由激光器出射的光束经扩束镜与聚焦系统会聚 于被测透镜的带有针孔的焦点处,形成一束准直的被测波 面,射向平行平面玻璃板。一部分光束在前表面反射后形成 原始波面,另一部分透过玻璃平板经后表面反射,再经前表 面折射出射形成错位波面,这两个波面在重叠区产干涉。
显微物镜 来自He-Ne 激光器的光束
空间滤波器
被检透镜
平行的或稍成楔角的玻璃板
横向错位量s 两个横向错位波面
(一)横向错位光束的产生
平板玻璃是一个关键的错位元件。如式(5-36)指出的, 错位量的大小与玻璃平板的厚度t 、折射率n 和入射角i 有关。 玻璃平板的两表面面形和光学材料的均匀性均应优良,在玻 璃板的前后表面镀上反射膜可以增加条纹强度,但也会使二 次以上的反射光叠加在原错位的干涉图上,这是有害的。因 此,玻璃板一般不镀膜。 如玻璃板稍带楔形,则会在准直的错位波面中引入一个固 定不变的线性光程差; 当在准直光束中旋转平板,只会改变条纹的方向,但不会 引起条纹疏密的变化。在光学实验中,常用此法准直扩束后 的激光光束。
一、波面错位干涉的基本原理
所谓波面错位干涉技术,就是通过一定的装臵(某种错位元 件),将一个具有空间相干性的波面分裂为两个完全相同或 相似的波面,并且使这两个波面彼此错位,因为波面上的各 点是相干的,在两个波面的重叠区将产生干涉,考察和分析 处理干涉条纹就可以了解有关原始波面的信息。 C C C′ (一)波面错位的方式 C′ 波面错位的方式很多,如图 A A′ B′ B A A′ B B′ D′ 5-26所示分别为横向、径向、 旋转和翻转错位的示意图。 D D′ D C 图中ABCD为原始波面, D′ C′ B′ C 为错位波面,原始波面和错位 A B B′ B A A′ 波面的重叠区即为干涉区。
2
θ
D /f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α
+1级
d sin θ λ
0级 -1级 0级 -1级 0级 +1级
上式表明,光栅周期的选择是由被测系统的光圈数 和波 长决定。如 F 5, 0.5m ,则 d 值为 5m ,需用每毫米 200条线的光栅。图5-29所示的光栅干涉图是光栅栅距恰好 使两个一级光束相切,并通过零级光束的中心。
k
(5 44 ) (5 45)
式中 Z k ( x, y)的表达式及其性质可参见《Optical shop testing》 如图5-35所示,在两幅正交的错位干涉图上以 s x 和 s y 为间 距作矩形网格,采集公共干涉区域内网格点上干涉条纹级次 ,代入式(5-44)和(5-45),按Schmidit-gram正交化法及 其协方差分别拟合出 Bk和 Ck。比较式(5-43)和(5-44)、 (5-45)的关系,可导出 Ak 与 Bk 、 Ck 的关系,进而求得 Ak 。
横向错位量s 两个横向错位波面
(二)横向错位干涉图的数学处理
错位干涉的优点是不需要参考波面,但随之而来的缺点是 干涉图与被测波面的关系不象普通干涉图那样简单、直观。 这也是错位干涉未能广泛使用的原因。因此,对错位干涉图 的分析处理变得格外重要。 图5-34所示是两个错位波面,其原始波面记为 W ( x, y ) , ( x, y ) 是波面P点处的平面坐标,其错位 W ( x, y) 波面记为W ( x sx , y) ,沿 x 方向的错位量 为s x 。在波面的重叠区内,按光程差 P ( x, y ) W ( x, y) 为波长的整数倍,得干涉亮条纹 sx 的方程式: O O ΔW ( x, y) W ( x, y) W ( x sx , y) N x λ (5 40) x
1.0 0.8 0.6 0.4 0.2
S=错位量 n=1.51
t=厚度
0
i
10° 20° 30°40° 50°60° 70°80° 90°
2.基于衍射原理
用衍射原理也能实现波面的错位。其基本思想是将一个衍 射光栅臵于被测波面的聚焦点附近,利用光栅的衍射产生若 干级次的彼此错位的波面。由于高次衍射波束的强度减弱, 实际用零级衍射和一级衍射的波面。 如一束会聚光入射在一个周期为 d 的透射式光栅上,其中 心光线垂直于光栅,聚焦点与光栅面重合,会聚光束的锥顶 角为 2 ,由衍射光栅公式得一级衍射角为:
(一)横向错位光束的产生
由于错位用的玻璃板有一定的厚度,因此两个错位的波面 不是等光程的。用诸如高压汞灯等准单色光源是不能产生良 好的干涉图形,而必须用时间相干性良好的激光光源。 图5-33中加入小针孔作为空间滤波器,是为了滤去非零频 的衍射噪声。减小激光散斑效应的干扰。如靠近小针孔的前 方加入电机带动旋转的毛玻璃屏,还会更有效地改善激光干 空间滤波器 涉图形的质量。
y
y y
通过数值求解式(5-41)和(5-42),获得原始波面W ( x, y ) 。
(二)横向错位干涉图的数学处理
用泽尼克(Zerniker)多项式表示原始波面和两个错位波面:
W ( x, y ) Ak Z k ( x, y )
k k
(5 43)
N x / s x Bk Z k ( x, y ) N y / s y C k Z k ( x, y )
-0.001122 0.02646
三、横向错位干涉仪及其应用
如上所述,实际横向错位干涉的装臵简单,只是对错位干 涉图的判读与数值处理比普通干涉图要复杂。随着电子计算 机及其图像处理技术和激光器的发展,错位干涉技术以其成 本低、共光路等特点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下面介绍两种 P 横向错位干涉仪及其应用。 P (一)平板型横向错位干涉仪及其应用 哈瑞哈兰(Hariharan)1975年曾提出 W s 一种改进型的平板错位干涉仪。其原理 W1 如图5-37所示,采用两块玻璃平板,由前 W2 一块平板P1 的后表面与另一块平板 P2 的前表 W 面之间的“空气隙”构成错位元件。一个被测波面 被两块 平 W1 W2 板的后、前表面反射后,形成两错位的波面 和 。
3.基于偏振原理
当一束光入射到双折射材料上时,会产生两束振动方向互 相垂直的偏振光。利用这个偏振现象可以实现相干波面的错 位干涉。在这类方法中,利用晶体单平板实现错位是比较简 单实用的一种。 如图5-32所示,单轴晶体平板的光轴与入射面垂直,用一 束偏振方向与入射面成 450 的偏振平行光入射。由晶体的性质 可知,出射光束将分裂为两束互相错开的平行光束,一束偏 振方向平行于入射面,另一束偏振方向垂直于入射面。 2 i ne2 no 1 sin 2 可知 由 tan 2 2 2 2
(二)横向错位干涉图的数学处理
一个用以上算法处理错位干涉图所得的被测波面的结果见图 5-36。图5-36(a)、(b)略 (c)原始波面的Zerniker多项式系数 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