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效率分类计算(1)
学习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学习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机械效率是指在机械工作中所能发挥的功率与输入的功率之比,也可以理解为机械装置将输入的能量转化为有用功的能力。
学习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对于理解机械原理以及提高工作效率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学习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以及如何提升机械效率的方法。
一、机械效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机械效率通常用η 表示,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η = 有用输出功 / 输入功 × 100%其中,有用输出功是指机械装置所产生的实际有用功,输入功是指机械装置所接受的总输入功。
二、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1. 摩擦损耗:在机械运转中,由于物体间的接触而产生的摩擦力会损耗一部分能量,导致机械效率降低。
减小摩擦损耗的方法包括润滑、改善材料表面质量、减小表面粗糙度等。
2. 能量传递损失:在能量传递过程中,由于能量的转化和传输过程中损耗了一部分能量,也会导致机械效率的下降。
减小能量传递损失可以通过改善传动装置、提高材料的强度和刚度等方式来实现。
3. 内部能量损失:机械装置内部的零件运动过程中,由于摩擦和振动等原因,会产生内部能量损耗,进而降低机械效率。
减小内部能量损失可以通过优化设计、合理的材料选择和精确的加工工艺等方式来实现。
三、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1. 优化设计:在机械装置的设计过程中,合理设置齿轮齿数、曲轴的几何参数以及运动参数等,能够最大程度地提升机械效率。
2. 使用高效材料:选择高强度、低摩擦系数、良好抗磨损性和导热性的材料,能够降低能量损耗,提高机械效率。
3. 加强润滑:适当的润滑可以减小物体间的摩擦力,降低能量损耗。
选择合适的润滑剂和润滑方式,确保机械装置的正常运行。
4. 定期维护:定期进行机械装置的维护和保养,保持机械装置的良好状态,能够有效提升机械效率,并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
5. 运行条件的合理选择:合理选择机械装置的运行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速度等因素的控制,能够减小能量损耗,提高机械效率。
综上所述,学习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对于了解机械原理、提高工作效率以及降低能量损耗都具有重要意义。
2020-2021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机械效率的计算综合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机械效率的计算问题1.如图甲是一艘完全依靠太阳能驱动的船,该船长30米,宽15米,排水量60吨,船的表面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接收太阳能的功率为1.6×105W ,若接收的太阳能只用来驱动船前进。
在一次航行中,从某一时刻开始,太阳能船受到水平方向的牵引力F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船的运动速度v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
(g 取10N/kg ),则满载时太阳能船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__N ;第50s 到第100s 的运动过程中,太阳能船的效率是_________。
【答案】5610⨯ 25%【解析】【分析】【详解】[1]由题意可知,排水量60t ,则满载时太阳能船受到的浮力是356010kg 10N/kg 610N F =⨯⨯=⨯浮[2]由题意可知,第50s 到第100s 的运动过程中,太阳能船移动的距离是0.5m/s 50s 25m s vt ==⨯=这段时间牵引力所做的功是46810N 25m 210J W Fs ==⨯⨯=⨯牵总功是561.610W 50s 810J W Pt ==⨯⨯=⨯总那么太阳能船的效率是66210J 100%100%25%810J W W η⨯=⨯=⨯=⨯牵总2.如图的装置中,物体B 重为30N ,每个滑轮重均为6N ,不计绳重及滑轮的摩擦。
现用水平力F =20N 向右匀速拉动物体A ,物体B 也随滑轮匀速上升。
则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N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百分号前保留2位小数)。
【答案】8 83.33【解析】【分析】【详解】[1]物体B 重30N ,动滑轮重6N ,滑轮组需要提升的动滑轮与物体B 总重为30N+6N=36N三段绳子与动滑轮接触,不考虑绳子重及摩擦,则需要对动滑轮右边的向上的绳子施加36N 312N ÷=的力,物体才能匀速上升,以物体A 为研究对象,其左边的绳子对其施加了向左的12N 的拉力,它受到的向右的拉力为20N ,物体A 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受到的力是平衡力,则其受到的向左的摩擦力为20N -12N=8N[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B B B 30N 83.33%33312NW G h G h G F s W Fs Fs F h F η=======⨯⨯有总3.如图所示,工人用250 N 的力将重400 N 的物体匀速提升2 m 。
机械效率公式全部

机械效率公式全部
机械效率是指机械设备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机械效率公式如下:
机械效率(η)= 输出功率÷输入功率×100%
其中,输出功率指机械设备输出的有用功率,输入功率指机械设备输入的总功率,包括有用功率和无用功率。
在实际应用中,机械效率还可以根据不同的输入和输出形式进行分类,常见的机械效率公式包括:
1. 传动效率公式
传动效率是指传动机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传动效率公式如下:
传动效率(η)= 有用输出功率÷输入功率×100%
其中,有用输出功率指传动机构输出的有用功率,输入功率指传动机构输入的总功率,包括有用功率和无用功率。
2. 泵效率公式
泵效率是指泵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泵效率公式如下:
泵效率(η)= 有用输出功率÷输入功率×100%
其中,有用输出功率指泵输出的有用功率,输入功率指泵输入的总功率,包括有用功率和无用功率。
3. 发电机效率公式
发电机效率是指发电机输出电功率与输入机械功率之比,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发电机效率公式如下:
发电机效率(η)= 输出电功率÷输入机械功率×100%
其中,输出电功率指发电机输出的电功率,输入机械功率指发电机输入的机械功率,包括有用功率和无用功率。
以上是机械效率的常见公式,不同的机械设备有不同的效率计算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计算。
生产效率计算方法

效率(efficiency)是指有用功率对驱动功率的比值,同时也引申出了多种含义。
效率也分为很多种,比如机械效率(mechanical efficiency)、热效率(thermal efficiency )等。
效率与做功的快慢没有直接关系。
工厂效率的含义太广泛了,不好用统一的公式表示。
而设备的利用率可以用以下公计算:公式一:设备利用率=每小时实际产量/ 每小时理论产量×100%公式二:设备利用率=每班次(天)实际开机时数/ 每班次(天)应开机时数×100% 公式三:设备利用率=某抽样时刻的开机台数/ 设备总台数×100%1.1 标准工时:指在正常情况下,从零件到成品直接影响成品完成的有效动作时间,其包含直接工时与间接工时。
即加工每件(套)产品的所有工位有效作业时间的总和。
制定方法:对现有各个工位(熟练工人)所有的有效工作时间进行测定,把所有组成产品的加工工位的工时,考虑车间生产的均衡程度、环境对工人的影响、以及工人的疲劳生产信息等因素后,计算得到标准工时。
备注:直接工时:指直接作业的人员作业工时;间接工时:指对现场直接作业工人进行必需的管理和辅助作业的人员,根据现车间管理组织的特点,车间除主任和直接作业人员外产生的工时;1.2 标准人力:指在设定的产量目标前提下,根据标准工时和实际生产状况,生产单位所配置的合理的人力数量。
1.3 生产效率: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实际人力×8.00小时-挡产工时+加班工时备注:实际产量:生产部、财务计算生产效率/生产力时以实际入库量计算;挡产工时:因外部门或受客观条件影响造成停线或返工工时;加班工时:为增加产量而延长的工作时间;生产效率=(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实际人力×8.00小时-挡产工时+加班工时)生产效率讲的是快慢,是速度,它是实际产出与标准产出的比率;生产力讲的是效益,它讲的是产出与投入之比。
初中机械效率公式

初中机械效率公式初中机械效率公式是描述机械运作效率的一个数学公式。
机械效率是指机械转动所做的功与输入的功之比,也就是机械转化能量的有效性。
机械效率越高,说明机械所转换的能量损失越少,能量利用效果越好。
机械效率的公式为:机械效率=实际输出功/输入功x100%其中,实际输出功是机械设备“真正”执行的有用功,是指有效用于产出所期待输出功的能量;输入功是指机械设备所输入的能量。
这个公式表明了机械效率是通过实际输出功和输入功之间的比例来计算的。
机械效率的计算需要获得实际输出功和输入功的数值。
实际输出功可以通过测量机械设备输出的功率和运行时间来获得,通常用公式实际输出功=功率x时间来计算。
输入功可以通过测量机械设备消耗的电能或其他能源来获得。
比如,当机械设备通过电动机驱动时,输入功可以通过测量电动机的电力消耗来计算。
不同的机械设备可能有不同的计算方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计算。
机械效率公式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可以用于评估机械设备的能量利用效果,确定机械转换系统的能量损失情况,指导机械设计和优化。
此外,机械效率也可以用于比较不同机械设备的性能,选择更高效的机械设备,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机械效率公式也能够对机械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设备故障或能量损失的问题,进行维修和优化。
总之,初中机械效率公式是描述机械设备能量利用效果的一个重要工具,通过实际输出功和输入功之间的比例来计算机械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需要来确定实际输出功和输入功的计算方法,以便进行机械效率的评估和优化。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机械功与机械能专题一功、功率、机械效率的综合计算习题课件

(3)若用该滑轮组匀速提升 1.8×104 N 的物体,则其机械效率是多少?
第 14 页
九年级 物理 全一册 沪粤版
解:(1)W 有用=G 物 h=1.2×104 N×6 m=7.2×104 J, W 总=Fs=6×103 N×3×6 m=1.08×105 J; (2)P=Wt总=1.081×0 1s05 J =1.08×104 W;
第8页
九年级 物理 全一册 沪粤版
解:(1)因为货物上升的高度 h=1.5 m,用时 t=5 s,所以货物上升的 速度:v=ht=15.5sm =0.3 m/s; (2)因为货物的质量:m=1 t=1×103 kg, 所以货物的重力:G=mg=1×103 kg×10 N/kg=1×104 N;
第9页
推力做功的功率:P=Wt=1
200 5s
J
=240
W;
第 23 页
九年级 物理 全一册 沪粤版
(4)利用斜面将货物匀速推到车上,则
W 有用=Gh=1 000 N×0.9 m=900 J, W 总=Fs=800 N×1.5 m=1 200 J,
斜面的机械效率:
η=WW有总用×100%=1902000JJ ×100%=75%。
第 30 页
九年级 物理 全一册 沪粤版
(3)人沿竖直向下方向拉绳子时对绳子的最大拉力等于人的重力,由滑轮
组结构可得人拉绳子的力:Fb=f3+3 G动,
能克服的摩擦力:
f3=3Fb-G 动=3×500 N-100 N=1 400 N<1 500 N,
所以此时小熊不能拉动物体。
第 31 页
第 15 页
九年级 物理 全一册 沪粤版
(3)不计绳重和摩擦,则
土方降水机械效率计算

第1章 土方工程常见土方工程:场地平整,基坑、沟槽开挖,人防工程和地下建筑屋的土方开挖,路基工程等;土方工程的主要施工过程:开挖、爆破、运输、填筑、平整和压实等。
1.1 概述1.1.1 土方工程的特点工程量大;施工工期长;工人劳动强度大; 施工条件复杂(受气候、水文、地质等影响较大);1.1.2 土的工程分类土的分类方法:按土的颗粒级配(几何上)按土的塑性指数(物理指标上)按土的沉积年代(时间上)按土的开挖难易程度(工程性质上),见书本P4表2-1 1.1.3 土的基本性质土的组成——土的固体颗粒、土中的水、土中的空气;土的三相物质实混合分布的,但一般用土的三相图来表示土的组成。
土的物理性质:1) 土的可松性和可松性系数——指自然状态下的土经开挖后,体积因松散而增大,以后虽经回填压实,也不能恢复到原来的性质;土的可松性可松性系数表示: 最初可松性系数:21/s K V V =,最终可松性系数:'31/s K V V = 1V ——土在天然状态下的体积;2V ——土在开挖后松散状态下的体积;3V ——土在经压(夯)后的体积例:某基坑开挖体积为200m 3 ,基础体积为120m 3,基础做好后进行土方回填。
则回填后余下松土有多少?(k S =1.2, k S =1.1)练习:某基坑开挖体积为500m 3 ,基础体积为250m 3用土去填满,填满后,将剩余的土填入底面积为10×10m 2的坑内,问坑为多高?(k S =1.2,k S =1.1)2) 土的天然含水量——指土中水的重量与土的固体颗粒重量的百分比,100%w sm w m =⨯ 3) 土的天然密度——指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土的质量,Vm =ρ 4) 土的干密度——指单位体积固体颗粒部分的质量,s d m V ρ= 5) 土的孔隙比——土的孔隙体积与固体体积的比值,v sV e V = 6) 土的孔隙率——土的孔隙体积与总体积的比值,100%v V n V=⨯ 7) 土的渗透性及渗透系数——指水流通过土中孔隙的难易程度,水在单位时间内穿透土层的能力用渗透系数K 表示,单位为m/d.1.2 土方工程量计算及土方调配1.2.1 基坑、基槽基坑:底面积在20m 2以内,且底长为底宽3倍以内者;基坑的土方量计算(书上的图例):V=(H / 6)× (A 1+4A 0+ A 2)式中:A 1、A 2——上、下底面积;A 0——中截面的面积;H ——深度;基槽:宽度在3m 以内,且长度等于或大于宽度3倍者;基槽的土方量计算:V=(H / 6)× (A 1+4A 0+ A 2)式中:A 1、A 2——上、下底面积;A 0——中截面的面积;H ——深度;1.2.2 场地平整土方量的计算场地平整:将现场平整为施工所要求的设计平面;场地平整的步骤:确定场地设计标高->计算挖、填土方工程量—>确定土方平整调配方案—>选择土方机械、拟定施工方案。
机械效率知识点梳理与典型例题

机械效率知识点梳理与典型例题一、知识梳理:(一、)正确理解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1、有用功:叫有用功。
通常是机械对物体所做的功就是有用功。
例如,你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时,W有用=Gh;又如用滑轮组拉动重物在水平面上匀速移动时,W有用=fs。
2、额外功:叫额外功,通常是克服机械自重和摩擦所做的功。
3、总功:叫总功。
通常是人使用机械时对机械所做的功。
W总=Fs,既然是人做的功,那么这里的F就是人使用机械时所用的力,s是人的力所通过的距离。
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关系是W总=W有+W额外。
(二、)机械效率1、定义:机械效率是,表达式= 。
由表达式可知:(1)总功一定时,机械做的有用功越多,或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就越高。
(2)当有用功一定时,机械所做的总功越少,或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2. 机械效率是个比值,通常用百分数表示,由于使用任何机械都要做额外功,因此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总 l。
二、分类典型例题:题型一:对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认识,并能利用机械效率公式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例1:下列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机械效率可以提高到100% B.机械效率总小于1C.功率大的机械机械效率高 D.机械效率越高,有用功就越多例2:各种机械在使用时产生额外功的原因不完全相同,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具体分析图1中三种做功情况(滑轮规格均相同,不计绳重),产生额外功最多的应是图。
若钩码的质量为100g,在三种情况中均被提高1m,各种情况机械做的有用功均为J,通过分析可判断出图的机械效率最大。
例3:小红用塑料桶从井中打水;小军把不小心掉进井中的塑料桶打捞上来。
在这两个情形中水桶中都有水。
那么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两个情形中,两人对水做的功都是有用功B、两个情形中,两人对水做的功都是总功C、两个情形中,两人对水做的功都是额外功D、小红对水做的功是有用功,小军对水做的功是额外功题型二:会简单计算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和机械效率例1:一台起重机将重5000N的货物提高2m,如果额外功是2500J,则起重机做的有用功是J,该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专题:滑轮组机械效率题型一:滑轮组竖直放置克服重力计算1、用滑轮组将重6×102N的物体匀速提高2m,拉力所做的功为2×103J,所用的时间为20s。
求:(1)有用功;(2)拉力的功率;(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用如下图所示的滑轮组吊起重物,不计绳重和摩擦。
(1)当物重为150N时,绳端所用的拉力是60N,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2)当所吊重物为300N时,10s内重物被匀速提高2m时,绳端拉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3、工人用类似图中的滑轮组提起重为2000N的物体。
求:(1)若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工人提起这个重物至少需要用多大的力?(2)若工人匀速提起这个物体时所用的拉力是80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大?(3)若工人用800N的拉力在1分钟内将这个物体提高了3m,他做功的功率是多少?4、小明做“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时,用下图所示的滑轮,组装成滑轮组,用此滑轮组将重为3.6N的物体匀速提起时,拉力的功率为0.36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忽略摩擦及绳重)求:(1)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和动滑轮的总重;(2)若用此滑轮组提起小于3.6N的重物时,其机械效率将如何改变?说明理由。
5、用图3所示滑轮组,在0.5min内将900N的重物G匀速提升50cm。
这时绳自由端的拉力F为300N,若不计拉绳质量及滑轮摩擦的条件下,求:(l)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大?(2)F拉力的功率是多大?(3)每个滑轮质量相等,则每个滑轮的重力是多大?6.用滑轮组提升重物(如图10-18).被提的物重G为9×104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5%,拉力F做功的功率是2.5kw.要把重物匀速提升1m。
问:(1)需多大的拉力F?(2)需花多长时间?7.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在10s 内将240N 的物体匀速提升2m ,已知工人的拉力为100N 不计绳重与摩擦阻力,求:(1)工人做功的功率;(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如果用此滑轮组匀速提升300N 的重物,拉力应为多大?8.湛江港一装卸工人用如图1l 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质量为80 kg 的货物,所用的拉力F 为500N ,绳子自由端在50s 内被匀速拉下4m ,求:(g 取10N /kg)(1)提升前货物静止在地面上,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4m2,求货物对地面的压强.(2)提升时绳子自由端的速度.(3)拉力F 的功率.(4)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9.滑轮组在建筑中应用广泛,如图15所示为建筑工人自制的滑轮组。
某工人用此滑轮组将质量为90kg 的重物提高5m ,所用的拉力是600N 。
求:(1)该重物受到的重力; (2)工人通过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 (3)工人做的总功; (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0.如图10所示,拉力F=80N ,物体重G=120N ,若绳子自由端匀速拉动的距离s=4m ,物体被提高的距离h=2m ,然后在水平方向匀速平移5m ,求:(1)拉力所做的有用功、重力在水平方向做的功;(2)拉力所做的总功W 总;(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1、小明做“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时,用图15中所示的滑轮,组装成滑轮组,请在图中画出使用该滑轮组时最省力的绕法。
用此滑轮组将重为3.6N 的物体匀速提起时,拉力的功率为0.36W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忽略摩擦及绳重)求: (1)所需拉力为多大 (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 (3)动滑轮的总重。
12.如图所示装置 ,绳重及摩擦不计。
装卸工人将重为800N 的货物提至高处,人对绳的拉力F1为500N ,货物在1min 内匀速上升了5m 。
(1)请在图上画出绳子的绕法;(2)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如果重物是600N ,要把重物提升5m ,图F 图13.如图所示,工人师傅用一个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滑轮组,把重为500N 的箱子匀速提升5m ,动滑轮的质量为8kg ,不计绳重和摩擦,取g=10N/kg .(1)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细绳组装滑轮组. (2)在向上提升箱子的过程中,人对绳子的拉力为多大? (3)在向上提升箱子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15.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每个滑轮等重.不计绳重和摩擦,物体重G1从200 N 开始逐渐增加,直到绳子被拉断.每次均匀速拉动绳子将物体提升同样的高度.图乙记录了在此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物体重力的增加而变化的图像. (1)每个动滑轮重多少牛? (2)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多少牛?(3)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时,物体重多少牛?16.如图11所示,重物A 是体积为10dm3,密度为7.9×103kg/m3的实心金属块,将它完全浸没在水中,始终未提出水面。
若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要保持平衡,(g=10N /kg )求:(1)作用于绳端的拉力F 是多少?(2)若缓慢将重物A 提升2m ,拉力做的功是多少?(3)若实际所用拉力为400N ,此时该滑轮的效率是多少?17. 如图17所示,是建筑工人利用滑轮组从竖直深井中提取泥土的情形。
某次操作中,工人用400 N 的拉力F 在1分钟内将总重为900 N 的泥土匀速提升5 m 。
在这段时间内:(1)拉力F 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2)拉力F 做功的功率是多少?(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大?18.某建筑工地为了搬运建材,采用的滑轮组示意图如图9所示。
钢丝绳的拉力F 由电动机提供。
此滑轮组在30s 内将质量为450kg 的建材匀速提升了6m ,拉力F 所做的功为36000J ,不计绳重和轴摩擦,g 取10N/kg 。
试求:(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钢丝绳移动的速度。
(3)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小于1的原因是什么?120.在一些建筑工地、港口常见到各种大型起重机。
图9—20所示是一种起重机的简图,为了保证起重机起重时不会翻倒,在起重机右边配有一个重物m0,已知OA=10m ,OB=5m ,起重机功率为30KW ,起重机本身重力不计。
求:⑴要使起重机吊起6×103kg 的货物时不会绕支点O 翻倒,右边配重m0至少为多少千克?⑵若机机械效率为80%,则把5×103kg 的货物沿竖直方向匀速提高15m ,需要多少时间?计算专题:滑轮组机械效率、功、功率题型二:滑轮组水平放置克服摩擦的计算3.用如图10-17的滑轮组水平地拉动物体.已知物重为1000N ,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240N ,当绳端的拉力是100N 时物体以0.5m /s 的速度匀速移动.求:(1)人拉绳端的移动速度;(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如图10-19所示,物块重200N ,移动过程中所受阻力为40N 。
(l )若不考虑滑轮重及摩擦,物块以0.2m /s 的速度匀速移动,拉力F 的功率是多大?(2)如果这个装置的机械效率是80%,则拉力F 是多大?6.如图所示,在50N 的水平拉力F 作用下, 重800N的物体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与地面间滑动摩擦力为120N.求:(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2)若物体的速度为0.2m/s,则1min 内拉力做的功为多少?(3)拉力的功率是多少?7.如图是搬运工人用滑轮组将仓库中的货物沿水平轨道拉出的示意图。
已知货物的质量为600kg ,所受轨道的摩擦力为其重力的0.1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若人以0.5m/s 的速度匀速前行,经100s 将货物拉出仓库,g 取10N/kg,。
求在此过程中:(1)人做的有用功为多大? (2)人的拉力为多大? (3)人拉力的功率为多大?8.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去拉物体A ,已知A 物质的密度是2 ×103kg /m3,底面积是0.3m3,重力为600N 。
物体A 在F=100N 的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匀速前进了2m 。
(g 取10N /kg)求:(1)物体A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2)物体A 的体积是多大?(3)若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80%,物体A 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是多少图9. 某人站在岸上利用滑轮组使停泊在水中的船匀速靠岸,已知滑轮组由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组成(滑轮重不计),如图所示,船重150000N ,船移动时受到水的阻力是船重的0.01倍,人水平拉绳的力为400N ,船靠岸的速度为0.72km/h 。
求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人拉绳子的功率及人对船做的有用功率。
10.如图所示的装置中,重30牛的物体A ,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以10cm/s 弹簧秤的示数为2牛,(不计机械内部摩擦和机械自重)求:(1)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 (2)拉力所做的功; (3)拉力的功率。
13.如图,用滑轮组拉着重为600N 的物体A 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在40s 内使物体移动了8m ,拉力F 做的功为1280J 。
求: (1)拉力F 的大小及拉力的功率;(2)若动滑轮重12N (不计摩擦及绳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15.如图所示,一个质量60kg ,底面积为0.1m2物块,通过滑轮组在25N 拉力作用下作匀速直线运动。
已知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物重的0.1倍。
(g 取10N/kg )。
求:(1)在图上作出物体对水平地面压力的示意图;(2)物体的重力是多少? (3)物体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4)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17.电气化铁路的高压输电线,无论在严冬还是盛夏都要绷直,才能使高压线与列车的电极接触良好,这就必须对高压线施加恒定的拉力。
为此,工程师设计了如图11.B.14所示的恒拉力系统,其简化原理图如图28所示。
实际测量得到每个水泥块的体积为1.5×10-2m3,共悬挂20个水泥块。
已知水泥块的密度为2.6×103kg/m3,g 取10N/kg 。
(1)请指出图11.B.14中的动滑轮和定滑轮分别是哪个?(2)每个水泥块的重力是多少?(3)滑轮组对高压线的拉力是多大?机械效率为多大?19.如图所示,斜面长S=10m,高h=4m.用沿斜面方向的推力F,将一个重为100N的物体由斜面底端A匀速推到顶端B.运动过程中物体克服摩擦力做了100J的功.求: (1)运动过程中克服物体的重力做的功;(2)斜面的机械效率; (3)推力F的大小.20.如图12-1-7所示,物体G所受到的重力大小为40N. 若将该物体放在倾角为300的斜面上,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2使物体沿斜面匀速向上移动1m,此时拉力F2的大小为25N,求:(1)此斜面的机械效率(2)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21、如图所示,将体积为2.0×10-3m3的木块,沿斜面匀速上拉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松木沿斜面移动1m,上升的高度为3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