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大连市2013年初中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大连市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测(一)语文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一、积累与运用(28分)1.(2分)字体规范、端正、整洁得2分。
有一项不合要求扣1分,有两项不合要求、写错字、写出田字格外的不得分。
2.(4分)(1)jué(2)qǐ(3)屈-曲(4)决-绝(一处1分)3.(2分)吴碧霞是漳州龙文区退职多年的一位民办教师修改意见:把“退职多年的”与“一位”互调位置。
(画线1分,修改意见1分)4.(2分)问题一:词语储备不够(经常感到词穷) 问题二:行文格式存在问题5.(12分)(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2)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3)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4)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每小题2分。
写错两个字扣1分,写错3个字,该题不得分)6.(6分)(1)(2分)示例①:甲面对孙侦探的敲诈,他把自己辛苦积攒的全部积蓄交了出来。
示例②:乙祥子面对杨家上下的奴役、辱骂,他怒辞杨宅。
(2)(4分)示例:刺配孟州时,明知要挨打也不行贿,是刚强;(2分)菊花会(忠义堂)上,武松第一个站出来反对招安,是刚强。
(2分)(符合题意的其他情节也可)二、古诗文阅读(18分)(一)(7分)7. (3分)(1)估计,揣度(2)逃走(3)把8.(2分) 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始皇派他到边疆去带兵。
9.(2分)天下苦于秦王朝的统治很久了,/他们诈称是受百姓爱戴的扶苏、项燕的部属。
(二)(8分)10.(2分) D11.(2分)且复出一非理之言/万姓为之解体/怨谤既作/离叛亦兴(划对两处得1分,划对三处得2分,划五处及五处以上不得分)12.(2分) 如果损害百姓来奉养自身(“若”1分,大意1分)13.(2分)必先正其身(答“必先存百姓”1分)(三)(3分)14.(3分)“满”字既写出了词人刚刚拂净身上的落花,随即又落满一身的景象,(1分)又写出了词人离愁别恨的郁积于心、难以排遣。
2013吉林市一模语文参考答案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吉林市普通中学2012-2013学年度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B(A“法学角度”错,“文化学的角度”; C“全世界的责任观念”错,指当代中国;D “人肉搜索”应该有限定语“侵犯个人隐私权”)2.B(A“以求达到一种新的平衡”不全面; C“对一切”不当;D强加因果)3.C(少了“积极参与、交往对话”,还有“政府的积极引导”)4.B(骥足:喻指杰出的才能)5.C(①更能体现的是才华;③看到别人的优点,知人之论;④治理耒阳县的失败)6.D(不是在成都举行宴会,而是涪城)7. (10分)(1)您乐善好施敬慕美名,很像(有些像)汝南的樊子昭。
虽然智力一般(不多),也称得上是一时的杰出人物。
(“好施慕名”“虽”“佳”各1分,语意2分)(2)刘备采纳了(认为……是对的)庞统所说的中等计策,随即(用计)斩杀杨怀、高沛,回军进攻成都,所过郡县纷纷(都)被攻克。
(“然”“即”“克”各1分,语意2分)8.(5分)首联是景中有情(作者触景生情)。
(1分)先是描写了春天里夕阳映照在平凉城西北边塞处,不过此景却是冷落、萧条的春天之景,(2分)映衬出诗人在平凉城头遥望西北,因关心国家领土而黯然神伤,发出天涯路尽的感慨!(2分)。
(哀景衬哀情等也可以)9.(6分)用典的手法,(1分)借用了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1分)表示自己愿意效法班超投身于收复失地、保卫国土的完整的事业。
2013年初三语文一模试题

语文试题卷一、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阔绰.chuò哂.笑chēn 鳞次栉.比zhìB.倒坍.tān荷.hè戟龙吟凤哕.huìC.虬.须qiú扁.舟biǎn 迥.乎不同jiǒngD.不逊.xùn 叱咤.chà尽态极妍.yán2.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遗憾擎天撼地嶙峋波光粼粼B.荣鹰义愤填膺诓骗恃才放旷C.真谛根深蒂固余暇冥思遐想D.踌躇一筹莫展叱咄相形见绌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杭州有良好的治安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毋庸的。
②据说艺术家住在一个不太大的城市里,隔壁人家养了小狗,它和艺术家相处很好,艺术家常常用吃的东西它。
③第四轮六方会谈美韩首次双边,就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目标交换看法。
A.质疑款待协商B.置疑款待磋商C.置疑招待磋商D.质疑招待协商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教师指导下扩大阅读的量,可以说是提高语文水平的不二法门....。
B.跨入校门,走进办公室,然后走向教室……这按部就班、日复一日的行程,看似平常,却是任.重道远...。
C.记者看到,巨型花灯“飞狗”“福象”把公园里的绿树红花映照得扑朔迷离....。
D.篮球比赛很快就结束了,乔治所在的队得了冠军,乔治为此立下了汗马功劳....。
5.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前年,在新疆,我看到了大片大片夏季的白桦林。
在宽阔因而显得壮丽无比的额尔齐斯河的两岸,将那冷冷的河水覆盖着。
A.无数的白桦生长着,浓阴蔽日,如同一道绿色的云B.生长着无数的白桦,浓阴蔽日,如同一道绿色的云C.生长着无数的白桦,如同一道绿色的云,浓阴蔽日D.无数的白桦生长着,如同一道绿色的云,浓阴蔽日6.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举国皆知的那句话——“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道出了杭州得天独厚的宜居环境。
2013年上海市青浦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含详解)

2013年上海市青浦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一、阅读(80分)1.(17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北大人的精气神儿①在过去的几年间,我编撰并出版了三种有关北大的书籍(《北大旧事))、《老北大的故事))和《北大精神及其他》),因而被热心的读者想当然地目为“校史专家”。
其实,我愿意像五四新文化人那样,持“爱美”(a.ma teur)的心态发言与著述,却不想将自己的思路与职责定位为“宣传北大”,引以为傲,保留自我反省批评的权利与义务。
当然,也不无将北大作为思考当下中国教育及思想文化状态切入点的意味。
话一出口,马上意识到,这种既喜欢谈论“老北大的故事”,又保持一定距离,以便于反省与质疑,其实正是北大人的共同特征。
②在我就学或访问过的众多国内外大学中,对母校有强烈认同感的,比比皆是;但像北大师生那样,喜欢借谈论校史上的奇人逸事寄托情怀的,却不多见。
北大最值得骄傲的,并非那些看得见摸得着、可用数字或图象表达出来的图书仪器、校园风光、获奖项目、著名学者等,而是流传在口耳间、充溢在空气中、落实在行动上的“北大精神”。
至于什么是“北大精神”,历来众说纷纭,最表面的一点是,北大人推崇个性与气质,在专业成就之外,颇有刻意追求“特立独行”的倾向。
③面对众多有关北大人“眼高手低”的讥评,我从不申辩,因这大致符合事实,但又不便“有则改之”。
“心高气傲”与“志向远大”,其实很难截然分清。
锉钝了北大人的锋芒,你还能指望其“铁肩担道义”?抑制了北大人的狂放,又哪来科学研究中不时突发的奇发妙想?任何一所正规的大学,都需要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稳定的教学秩序;但不是每所大学都能像北大一样,容许甚至欣赏才华横溢因而可能桀骜不逊的学生。
谁都知道,无规矩不成方圆;可一旦有了规矩,必定对个人志趣与才情造成某种压抑。
如何在规矩与个性间保持某种“必要的张力”,让处于成长期的大学生既感觉如鱼得水,又不至于误入歧途,对于教育家来说,是个极为棘手的难题。
在我看来,理想的大学应该是为中才设立规则,为天才预留空间。
广东省增城市2013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广东省增城市2013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本试卷共8页,分三部分,共22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同时填写考场试室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这两个号码的标号涂黑。
2.选择题的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选择题答题区中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写成在试题上。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后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5分)一、(6小题,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痴.想(cī)头晕目眩.(xuàn)伫.立(zhù)猝.然长逝(chù)B. 匀称.(chân)随声附和.(hã)荫.庇(yìn)风餐露宿.(xiù)C. 峥.嵘(zhēnɡ)张皇.失措(huánɡ)瞻.望(zhān)芸.芸众生(yún)D. 慰藉.(jì)惟妙惟肖.(xiào)踝.骨(hái)眈.眈相向(dān)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 侧隐中流砥柱蓬篙断璧残垣B. 荣膺恪尽职守干澡眼花潦乱C. 阴霾原驰腊象沉湎风雪载图D. 归咎骇人听闻炫耀鲜为人知3.下列加点的文字用括号内的词语替代后,不符合...原意的一项是(3分)A. 广州市区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道路宽阔车水马龙。
(熙熙攘攘)B. 明天就要发布中考分数了,他如坐针毡....,来回在屋里踱步。
(坐卧不安)C. 父亲苦心孤诣....奋斗了十年,终于将公司发展壮大,成为了优秀的企业家。
2013年深圳市一模语文 试题(含答案)

A.③②⑤④⑥①B.④⑥②⑤③①C.③①⑥④②⑤D.④⑥③①②⑤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艺祖①仕周世宗,功业初未大显。
是时,江南李璟据一方,国力全盛。
闻世宗亲至淮上,而滁州其控扼,且援寿州,命大将皇甫晖、监军姚凤提兵十万扼其地。
太祖以周军数千与晖遇于清流关隘路,周师大败。
晖整全师入憩滁州城下,令翼日再出。
太祖兵再聚于关下,且虞晖兵再至,问诸村人,云有镇州赵学究②在村中教学,多智计,村民有争讼者,多诣以决曲直。
太祖微服往访之。
学究者固知为赵点检也,迎见加礼。
太祖再三叩之,曰:“彼方胜,我已败,畏其兵出,所以问计于君也。
”学究曰:“然且使彼来日整军,再乘胜而出,我师绝归路,不复有噍类③矣。
”太祖曰:“当复奈何?”学究曰:“我有奇计,所谓‘因败为胜,转祸为福’者。
今关下有径路,人无行者,虽晖军亦不知之,乃山之背也,可以直抵城下。
方西涧水大涨之时,彼必谓我既败之后,无敢蹑其后者。
诚能由山背小路,率众浮西涧水至城下,斩关而入,彼方战胜而骄,解甲休众,必不为备,可以得志。
所谓‘兵贵神速,出其不意’。
若彼来日整军而出,不可为矣。
”太祖大喜,且命学究指其路。
学究亦不辞,而遣人前导。
即下令誓师,夜出小路亟行。
三军跨马浮西涧以迫城,晖果不为备,夺门以入。
既入,晖始闻之,旋率亲兵擐④甲与太祖巷战,三纵而三擒之。
既主帅被擒,城中咸谓周师大兵且至。
城中大乱,自相蹂践,死亡不计其数,遂下滁州。
(节选自宋代王铚《默记·卷上》)注:①艺祖:始祖,与后文出现的“太祖”、“赵点检”均指宋太祖赵匡胤。
②赵学究:即宋开国功臣赵普。
③噍类:jiáo 能咬嚼的动物,特指活着的人。
④擐:huán 套、穿。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监军姚凤提兵十万扼其地控制,把守B.令翼日再出同“翌”C.问诸村人众多D.无敢蹑其后者追随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三军跨马浮西涧以迫城夺门以入B.太祖兵再聚于关下所以问计于君也C.且虞晖兵再至城中咸谓周师大兵且至D.再乘胜而出三纵而三擒之7.下列句子中,与例句的句式类型相同的一句是例句:既主帅被擒A.晖整全师入憩滁州城下B.学究者固知为赵点检也C.与晖遇于清流关隘路D.我师绝归路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赵匡胤在周世宗朝做官,当初功业并不显赫。
2013年初三语文一模试题

语文试题卷一、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阔绰.chuò哂.笑chēn 鳞次栉.比zhìB.倒坍.tān荷.hè戟龙吟凤哕.huìC.虬.须qiú扁.舟biǎn 迥.乎不同jiǒngD.不逊.xùn 叱咤.chà尽态极妍.yán2.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遗憾擎天撼地嶙峋波光粼粼B.荣鹰义愤填膺诓骗恃才放旷C.真谛根深蒂固余暇冥思遐想D.踌躇一筹莫展叱咄相形见绌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杭州有良好的治安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毋庸的。
②据说艺术家住在一个不太大的城市里,隔壁人家养了小狗,它和艺术家相处很好,艺术家常常用吃的东西它。
③第四轮六方会谈美韩首次双边,就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目标交换看法。
A.质疑款待协商B.置疑款待磋商C.置疑招待磋商D.质疑招待协商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教师指导下扩大阅读的量,可以说是提高语文水平的不二法门....。
B.跨入校门,走进办公室,然后走向教室……这按部就班、日复一日的行程,看似平常,却是任重道远....。
C.记者看到,巨型花灯“飞狗”“福象”把公园里的绿树红花映照得扑朔迷...离.。
D.篮球比赛很快就结束了,乔治所在的队得了冠军,乔治为此立下了汗马功...劳.。
5.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前年,在新疆,我看到了大片大片夏季的白桦林。
在宽阔因而显得壮丽无比的额尔齐斯河的两岸,将那冷冷的河水覆盖着。
A.无数的白桦生长着,浓阴蔽日,如同一道绿色的云B.生长着无数的白桦,浓阴蔽日,如同一道绿色的云C.生长着无数的白桦,如同一道绿色的云,浓阴蔽日D.无数的白桦生长着,如同一道绿色的云,浓阴蔽日6.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举国皆知的那句话——“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道出了杭州得天独厚的宜居环境。
2013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201311

2013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2013.4注意事项:1.本试卷6页,共120分,其中书写分4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钢笔或墨水笔写在答题卷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标“▲”处表示此处的答案应写在答卷纸上。
一(24分)1.用诗文原句填空。
(10分)(1)▲,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2)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酒困路长惟欲睡,▲。
(苏轼《浣溪沙》)(4)欲把西湖比西子,▲。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5)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6)▲,风多杂鼓声。
(杨炯《从军行》)(7)▲,欲上青天览明月。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8)角声满天秋色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9)人们常用“▲,▲”,来表达自己在艰难困苦面前,对未来充满信心与展望。
(用李白《行路难(一)》中原句回答)2.下列加点字读音两两相同....的一项是(▲)(2分)A.绯.红——腹诽.即.物起兴——既.往不咎B.亵渎.——案牍.恪.尽职守——格.格不入C.诘.责——集结.深恶.痛疾——好高骛.远D.慰藉.——狼藉.断壁残垣.——亘.古不变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黝黑无可置疑芒刺在背B.干瘪格物致志狂妄自大C.荣膺颔首低眉冥思暇想D.污秽莫衰一是怒不可遏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他为人和善,与邻里相处和睦,是个八面玲珑....的人。
B.在这段时间里,他受到祖国人民无与伦比....的热情接待。
C.宽敞而毫无遮拦的办公桌前,每个人都在众目睽睽....下不停地工作着。
D.作为记者,我不能对神父的证实吹毛求疵....,但是把地震比喻成对海地儿童迟来的报复显然是对上帝的诽谤。
某学校即将开展“且听书语,共品书香”的读书节活动。
以下是他们的活动方案,请你帮助他们完善。
第一阶段:发动准备阶段利用年级组长和班主任、晨会、班会等渠道进行全面广泛的宣传和发动,确保全校每一位同学都能积极参与校园读书节的活动,共同投入建设文化校园的热潮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中考适应性测试(一)语文学科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须用0.5mm黑色字迹签字笔在试卷规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和考号。
2.考生须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能在本试卷上作答,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卡交回。
4.本试题包括三道大题,27道小题,共8页。
如缺页、印刷不清,考生须声明。
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应和.(hè)健.谈(jiàn) 扭.带(nǐu) 苦心孤诣.(zhǐ)B.伫.立(chù)荆.棘(jīng) 暴躁.(zào) 翩.翩起舞(piān)C.捷径.(jìng) 掩应.(yìng)阿.谀(ā)水泄.不通(xiè)D.诅咒.(zhòu) 笨拙.(zhuō) 吐露.(lù)神采奕.奕(yì)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在当前_______的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下,中国_______是国际政治舞台上一支重要力量,______是世界经济发展版图上最为强劲的_______。
日美欧作为曾经的世界经济三大核心,尽管近期艰难重启,但前景仍旧_______。
在世界各国的关注目光中,中国给了世界响亮而自信的回答:中国梦,升级版中国经济。
A.错综复杂不仅……也引擎扑朔迷离B.变化多端既……又发动机眼花缭乱C.盘根错节虽然……却动力扑朔迷离D.纵横交错不但……而且力量眼花缭乱3.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有意义的人生,就是不断追求高境界的人生。
②高尚的境界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而是在实践锤炼过程中养成的。
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④只有在不断提升精神境界中,才能领略人生的无限风光。
⑤一个人追求真理、向往进步,并把这种追求和向往化为行动,精神境界就能够不断得到提升。
A.⑤④①②③B.②③④⑤①C.③②⑤①④D.④⑤③①②4.下面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最苦与最乐》的作者是梁启超,他是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
B.《钦差大臣》的作者是俄国作家雨果。
课文节选部分从邮政局长手持一封拆开的信开始。
C.《爱莲说》作者是北宋著名哲学家周敦颐,《马说》作者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
D.《我爱这土地》和《大堰河——我的保姆》是当代诗人艾青的两首抒情诗。
5.走近名著(3分)⑴根据要求填空(1分)这一天,他们走到野猪林的险恶处,董超,薛霸硬把A捆在树上,举起水火棍欲将A打死。
正在这时,林中突然飞出一条禅杖,将水火棍一隔,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
这段文字出自《水浒传》,文中的A是___________。
⑵.下面关于名著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骆驼祥子》中祥子一共买了三辆车,但终因生活所迫,三辆车都不得已卖掉了。
B. 鲁滨逊是笛福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在一次海难中他和一个叫“星期五”的仆人一同流落到荒岛上。
C.《西游记》中唐僧在流沙河收伏了沙悟净,沙和尚成了唐僧的第二个徒弟。
D.《格列佛游记》中小人国正遭到另一小人国(布莱夫斯库)入侵,格列佛涉过海峡把敌国舰队的大部分船只掳来,迫使敌国遣使求和。
6.诗文填空(请规范书写)(12分)⑴.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________。
⑵.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无案牍之劳形。
⑷.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
⑸.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⑹.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⑺.__________,山岳潜形。
⑻.晓镜但愁云鬓改,_________________。
⑼.闲来垂钓碧溪上, _。
⑽. ___________________,随风直到夜郎西。
⑾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 ___________, _________ ”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7.选出对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有误的一项()(3分)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A.这是元代散曲家的一首小令,“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曲的题目。
B.首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由远及近、从视觉到听觉写出潼关地势的险要。
C.“望西都,意踌蹰。
”驻马西望,感慨横生,作者心中涌起对秦汉王朝的怀念之情。
D.作者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悲痛之情,他悲痛的原因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8. 综合探究(4分)材料一:2012年11月2日,江苏扬州扬大附中学生徐砺寒在骑车上学途中不慎剐蹭到一辆路边的轿车。
他在原地等了半小时没等到车主,就留了一张字条:‚我是扬大附中一名学生,在今天中午的放学途中不小心弄坏了您的车。
主要是一划痕及左后视镜。
我无法及时赔偿,对不起。
‛并在字条上留下了联系方式。
车主看后很感动,没有要求孩子赔偿。
材料二:2012年7月26日,沈阳出现暴雨预警。
沈阳铁西公安微博发起避雨、送伞和送热水的‚雨中情‛行动,受到了博友和市民的积极回应。
随后大雨中,10把雨伞都被市民借走,雨停后却收回了12把。
原来,在最开始借伞的4人中,有一人在还伞时,还将自家的两把雨伞送给了铁西公安局,希望尽绵薄之力,向更多的人传递心中那份温暖。
材料三:正能量是指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鼓舞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感情……⑴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向我们传达出同.一种..正能量,你认为这种正能量是什么。
(2分)⑵请根据提示,在横线上仿写句子。
(2分)人心与社会需要‚正能量‛源源不断地濡养,同时,也需激发、提升和传递‚正能量‛。
它是美化大千世界的光与热,是消除社会毒瘤的白血球;,。
二.阅读理解(6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17分)【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元年,关中饥,米斗直绢一匹;二年,天下蝗;三年,大水。
上①勤而抚之民虽东西就食未尝嗟怨。
是岁,天下大稔②,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
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③粮,取给于道路焉。
上谓长孙无忌曰:‚贞观之初,上书者皆云:‘人主当独运威权,不可委之臣下。
’又云:‘宜震耀威武,征讨四夷。
’唯魏徵劝朕‘偃武修文,中国既安,四夷自服。
’朕用其言。
今颉利④成擒,其酋长并带刀宿卫,部落皆袭衣冠⑤,徵之力也,但恨不使封德彝⑥见之耳!‛徵再拜谢曰:‚突厥破灭,海内康宁,皆陛下威德,臣何力焉!‛上曰:‚朕能任公,公能称所任,则其功岂独在朕乎!‛房玄龄奏:‚阅府库甲兵,远胜隋世。
‛上曰:‚甲兵武备,诚不可缺,然炀帝甲兵岂不足邪!卒亡天下。
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⑦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选自《资治通鉴》【注释】①上:唐太宗。
②稔:庄稼成熟。
③赍(jī):带。
④颉(xié)利:东突厥可汗。
⑤袭衣冠:受到文明礼教的熏染。
⑥封德彝:隋朝重要大臣。
⑦乂(yì):治理,安定。
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3分)⑴咸来问讯..( ) ⑵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 ) ⑶米斗直.绢一匹()10.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中国既.安,四夷自服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B.其.酋长并带刀宿卫。
其.真无马耶《马说》C.但恨.不使封德彝见之耳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D.是.岁,天下大稔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1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5分)⑴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⑵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12.请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上勤而抚之民虽东西就食未尝嗟怨13.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⑴乙文中有着与甲文相同社会风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⑵乙文中太宗对战争的态度很鲜明,甲文中哪句话也暗含着相同的感情?(1分)⑶甲乙两文都传达着使百姓安居乐业这一美好的愿望。
为实现这一愿望,唐太宗采用了怎样的政策(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4—20题(23分)五十五个信封朱红娜①班主任邓老师正在办公室里备课,听到有人喊报告,抬头一看,是班里的何皓皓同学。
②‚老师,我放在书包里的二百块钱被人偷了。
‛何皓皓慌慌张张,一副难过的表情。
③‚哦,怎么回事?‛④‚钱放在书包笔盒里,今天不见了。
‛⑤‚知道谁拿了吗?或者怀疑哪个了吗?‛⑥‚不知道。
老师,这钱是我妈前几天给我买球鞋的,我没买到球鞋会被妈妈骂死的。
你一定要帮帮我,你就告诉我妈,说我的钱被人偷走了。
‛何皓皓急得涨红了脸。
⑦‚你不能亲自告诉你妈吗?‛⑧‚我妈不相信我的。
求求你告诉我妈好吗?‛⑨‚你不想找回自己的钱了?‛⑩‚也不知谁偷的,不找了。
‛何皓皓嗫嚅..道。
○11邓老师定定的看着何皓皓,想从他脸上找出一些蛛丝马迹,但何皓皓一直低着头,不敢看老师。
○12这个一贯调皮捣蛋的学生今天似乎变了一个人。
难道就因为二百元钱?○13‚不行,我一定要帮你找回来。
‛邓老师很坚决地说。
○14课上,邓老师说:‚今天上课前,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很多年前,有一个学生,家里很穷。
一天,同学们出去游玩,在游玩的时候,他捡到10元钱。
当时10元钱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对他来说更是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可以买到很多自己一直想买而没买的东西。
看看周围并没人注意自己,他赶紧把钱装到裤袋里了。
一阵‚咚咚‛心跳以后,他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又跟大家一起玩了。
后来丢钱的同学发现自己的钱丢了,急得直哭。
那同学心里很不是滋味,很想把钱掏出来还给人家,但他始终没有掏出来,毕竟10 元钱对他的诱惑太大了。
但是,回去以后,一直不敢花这10元钱,以至几十年后,这10元钱成了他的一个心结,也成了他人生中的一个阴影。
他,就是我的一个小学同学,那个丢钱的人就是我。
他让我一定要把他的故事告诉我的学生。
”○15邓老师语气沉重又严肃地说:‚今天,何皓皓同学的二百元钱被人拿了。
‛邓老师顿了顿,也不拿眼睛扫描全班同学,双眼向上,左手反复将短头发向后拢,若有所思。
○16同学们你望望我,我看看你,仿佛要看出谁是偷钱的人。
○17邓老师接着说:‚要找出拿钱的人一点也不难,只要把大家的书包和口袋翻一遍就可以了,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