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原理与应用
红外探测器是什么-红外探测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红外探测器是什么,红外探测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人开始重视安防产品,家庭安防产品销售量开始逐年增长,红外探测器普及到越来越多的家庭,那么,什么是红外探测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一、什么是红外探测器?红外探测器是将入射的红外辐射信号转变成电信号输出的器件。
红外辐射是波长介于可见光与微波之间的电磁波,人眼察觉不到。
要察觉这种辐射的存在并测量其强弱,把它转变成可以察觉和测量的其他物理量。
一般说来,红外辐射照射物体所引起的任何效应,只要效果可以测量而且足够灵敏,均可用来度量红外辐射的强弱。
现代红外探测器所利用的主要是红外热效应和光电效应。
这些效应的输出大都是电量,或者可用适当的方法转变成电量。
二、红外探测器的原理无线红外探测器的基本原理是,将入射的红外辐射信号转变成电信号输出的器件。
红外辐射是波长介于可见光与微波之间的电磁波,人眼察觉不到。
要察觉这种辐射的存在并测量其强弱,把它转变成可以察觉和测量的其他物理量。
一般说来,红外辐射照射物体所引起的任何效应,只要效果可以测量而且足够灵敏,均可用来度量红外辐射的强弱。
在红外线探测器中,热电元件检测人体的存在或移动,并把热电元件的输出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
然后,对电压信号进行波形分析。
于是,只有当通过波形分析检测到由人体产生的波形时,才输出检测信号。
例如,在两个不同的频率范围内放大电压信号,且将被放大的信号用于鉴别由人体引起的信号。
于是,误将诸如热电元件的爆米花噪声一类噪声当作为由人体所产生而在准备加以检测乃得以防止。
三、红外探测器的使用方法而红外探测器有很多种类,不同分类的红外探测器有不同的使用方法。
1. 接近探测器:是一种当入侵者接近它时能触发报警的探测装置。
在接近探测器中,通常有一个高频率的LC震荡电路,震荡电路的LC回路通过导线连通到外部的金属部件上。
当人体靠近时,通过空间的电磁偶合,会改变LC回路的谐振频率,引起震荡频率改变,探测器的检测电路能够识别这种频率的改变而发出警示信号。
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原理及使用要求全解析

技术性维修保养由具备行业资质的专业公司提供安装,日常预防性保养由公 司内部人员执行并作相应的维护指导工作。
每月维护事项: 对红外线报警系统预防性维护保养,包括:线路整理、收发器清理加药(
防虫蚂)。
季度维护事项: 对红外线报警系统预防性维护保养。包括:防潮、防锈、除尘、除蜘蛛网
、查线路驳口老化,松脱及检查系统运行是否有异常情况,更换 老化零 部件及装置并测试其表现是否指定要求。 检查公司围墙内外是否有影响红外报警系统的杂草存在并及时清除。
纠正措施: 调整探测器与周界 的距离
问题项: 探测器的覆盖到旁 边的小路,造成行 人经过时的误报。
纠正措施: 调整探测器至场站 近端。
问题项: 入侵报警系统误报 严重,无法准确反 映周界防线情况。
纠正措施: 对系统维护,降低 误报率,排除环境 干扰,安装监控。
问题项: 周界入侵报警系统 缺乏报警记录。
4. 报警输出接线不正确。
4. 检查接收器端子及输出线路。
1. 光束没有对准,光轴不重合; 2. 发射与接收之间有障碍物; 3. 频率设置不正确; 4. 外罩非常脏或雪、冰覆盖; 5. 发射器无发射输出。
1. 重新校正光轴; 2. 检查发射与接收之间的障碍物; 3. 确保发射器与接收器频率设置相同; 4. 清洁外罩,使用加热器; 5. 检查发射器供电电源,电流及配线。
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受雾影响严重,室外使用时均应选择具有自动增益功 能的设备(此类设备当气候变化时灵敏度会自动调节);另外,所选设备的 探测距离实际警戒距离留出20%以上的余量,以减少气候变化引起系统的 误报警;
在室外使用时要选用双光束或3光束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以减少小鸟、 落叶等引起系统的误报警;
9/13
主动红外与被动红外探测器的区别及应用

主动红外与被动红外探测器的区别及应用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是由发射机和接收机组成,发射机是由电源、发光源和光学系统组成,接收机是由光学系统、光电传感器、放大器、信号处理器等部分组成。
主动红外探测器是一种红外线光束遮挡型报警器,发射机中的红外发光二极管在电源的激发下,发出一束经过调制的红外光束(此光束的波长约在0.8~0.95微米之间),经过光学系统的作用变成平行光发射出去。
此光束被接收机接收,由接收机中的红外光电传感器把光信号转换成信号,经过电路处理后传给报警控制器。
由发射机发射出的红外线经过防范区到达接收机,构成了一条警戒线。
正常情况下,接收机收到的是一个稳定的光信号,当有人入侵该警戒线时,红外光束被遮挡,接收机收到的红外信号发生变化,提取这一变化,经放大和适当处理,控制器发出的报警信号。
目前此类探测器有二光束、三光束还有多光束的红外栅栏等。
一般应用在周界防范居多,最大的优点就是防范距离远,能达到被动红外的十倍以上探测距离。
被动红外探测器主要是根据外界红外能量的变化来判断是否有人在移动。
人体的红外能量与环境有差别,当人通过探测区域时,探测器收集到的这个不同的红外能量的位置变化,进而通过分析发出报警。
但外界环境是:不但人体会发出红外能量,许多物体在一定的条件下都会散发红外能量,而在可见光中这种能量尤其突出,所以任何被动红外探测器的抗白光干扰就成了一个重要的指标。
在室内光线稳定、红外能量比较恒定的情况下,这种探测方式表现非常好。
但室外情况就不同了,长期以来被动红外红外探测在室外只有极少数厂家才能做到。
正所谓室内室外一小步,科技含量三大步。
主动红外探测器设备选择1.根据防范现场最低、最高温度及其持续时间,选择工作温度与之适合的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若环境温度过低可使用专用加热器以保证探测器的正常工作。
2.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受雾影响严重,室外使用时均应选择具有自动增益功能的设备(此类设备当气候变化时灵敏度会自动调节);另外,所选设备的探测距离实际警戒距离留出20%以上的余量,以减少气候变化引起系统的误报警。
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使用和安装要点

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使用和安装要点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Active Infrared Intrsion Detector)是由发射机与接收机配对组成,发射机发出红外光束,同时接收机接收发射机发出的红外光束。
当发射机发出的红外光束被完全遮断或按给定的百分比部分被遮断时,则接收机因接收不到红外光束即会产生报警信号。
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分类按光束数分类:单光束、双光束、四光束、光束反射型栅式、多光束栅式;按安装环境分类:室内型、室外型;按工作方式分类:调制型、非调制型。
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的探测距离各个品牌都有不同型号,一般会有10米、20米、30米、40米、60米、80米、100米、150米、200米、300米等。
使用实例小超市、便利店客人进出口在进出门口内侧安装一对室内型短距离(≤10米)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当客人进出时主动红外探测器会发出“报警”信号,该“报警”信号联动叮咚门铃,这样对小超市、便利店的营业员是一个提示,还体现了对客人的迎送之礼,活跃了小超市、便利店的气氛。
窗户入口防范在窗户外侧安装室外型双光束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一般安装在窗外墙、近窗下沿,该类安装方式比较适合于二楼以上的窗户,以防范爬上来的入侵者,但其安装要求不会影响开窗(指对外开窗,对平移窗和内开窗不会影响。
内侧安装室内型双光束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
安装在室内窗侧墙面、窗框下沿上方,距窗框下沿80毫米至100毫米效果较好。
但对开窗不要产生影响(指对内开窗,对平移窗和外开窗不会影响)。
用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代替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某计算机机房安装了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后,由于空调间隔启动经常发生误报警,改用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后就消除了误报警现象。
封门:二对双光束主动红外探测器,一对离地150毫米,另一对离地700~800毫米。
封窗:二对双光束主动红外探测器,一对离窗下沿100毫米,另一对离窗下沿600毫米。
住宅小区和单位周界防范由于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具有性能好、安装方便、价格低廉等优点,所以近年来被广泛选用安装于机关、工厂、住宅小区等处的围墙、栏栅上,以对周界侵入进行防范。
红外探测器原理与应用

主动红外探测器原理与应用一、主动红外探测器组成与工作原理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是由主动红外发射机和主动红外接收机组成。
探测器利用发射机发车红外射线,由接收机接收。
当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的红外光束被完全遮断或按给定百分比遮断时,产生报警信号。
主动红外发射机通常采用红外发光二极管作光源,其主要优点是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交直流均可使用,并可用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直接驱动。
现在的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多数是采用互补型自激多谐振荡电路作驱动电源,直接加在红外发光二级管两端,使其发出经脉冲调制的、占空比很高的红外光束,这既降低了电源的功耗,又增强了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的抗干扰能力。
主动红外接收机中的光电传感器通常采用光电二极管、光电三极管、硅光电池、硅雪崩二极管等,按GBl0408.4—2000《入侵探测器第4部分: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规定:“探测器在制造厂商规定的探测距离工作时,辐射信号被完全或按给定百分比遮光的持续时间大于40ms时,探测器应产生报警状态。
”目前市售的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均给出最短遮光时间范围。
例如:某品牌的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最短遮光时间范围是30ms—600ms。
给出一个范围的原因是不同的使用部位可以设定(调节)不同的最短遮光时间,这有益于减少系统的误报警。
例如:将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构成电子篱笆警戒时,就应将最短遮光时间调至30ms附近;用在围墙上或围墙内侧警戒时,就应将最短遮光时间调至600ms附近。
具体数值使用者可通过试验确定。
主动红外发射机所发红外光束定发散角,在GBl0408.4—2000标准中规定:“室内使用时,发射机与接收机经正确安装和对准,并工作在制造厂商规定的探测距离,辐射能量有75%。
被持久地遮挡时,接收机不应产生报警状态。
”从另一角度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当接收机接收的能量小于25%时,系统就要产生误报警。
为了减少由此引起的误报警,安装使用中应让发射机与接收机轴线重合。
目前,除单光束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外,还有双光束和4光束的。
红外探测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人开始重视安防产品,家庭安防产品销售量开始逐年增长,红外探测器普及到越来越多的家庭,那么,什么是红外探测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一、什么是红外探测器?红外探测器是将入射的红外辐射信号转变成电信号输出的器件。
红外辐射是波长介于可见光与微波之间的电磁波,人眼察觉不到。
要察觉这种辐射的存在并测量其强弱,把它转变成可以察觉和测量的其他物理量。
一般说来,红外辐射照射物体所引起的任何效应,只要效果可以测量而且足够灵敏,均可用来度量红外辐射的强弱。
现代红外探测器所利用的主要是红外热效应和光电效应。
这些效应的输出大都是电量,或者可用适当的方法转变成电量。
二、红外探测器的原理无线红外探测器的基本原理是,将入射的红外辐射信号转变成电信号输出的器件。
红外辐射是波长介于可见光与微波之间的电磁波,人眼察觉不到。
要察觉这种辐射的存在并测量其强弱,把它转变成可以察觉和测量的其他物理量。
一般说来,红外辐射照射物体所引起的任何效应,只要效果可以测量而且足够灵敏,均可用来度量红外辐射的强弱。
三、红外探测器的使用方法而红外探测器有很多种类,不同分类的红外探测器有不同的使用方法。
1. 接近探测器:是一种当入侵者接近它时能触发报警的探测装置。
在接近探测器中,通常有一个高频率的LC震荡电路,震荡电路的LC回路通过导线连通到外部的金属部件上。
当人体靠近时,通过空间的电磁偶合,会改变LC回路的谐振频率,引起震荡频率改变,探测器的检测电路能够识别这种频率的改变而发出警示信号。
接近探测器比较适用于室内,如对写字台、文件柜、保险柜等一些特殊物件提供保护,也可以用于对门窗的保护。
通常被保护的物件是金属的,实际上可以构成保护电路的一部分,因而只要有人试图破坏系统时,就会立即触发报警。
2.移动/震动探测器机器:能够探测固定物体位置被移动的传感器称为移动探测器。
其实运动是无处不在的,地球在转动,地球上的任何东西都在“移动”,这里所要探测的其实是相对的移动,比如放置在桌面上的物体被移开了桌面、停放的车辆被开动或搬动了等等。
红外探测原理及其应用

红外探测原理及其应用红外探测是一种通过检测物体散发的红外辐射来实现目标探测和识别的技术。
红外辐射位于可见光和微波之间,波长范围为0.75微米至1000微米。
红外探测原理基于红外辐射与物体的热状态之间的关系,主要有热辐射法、被动红外探测法和主动红外探测法。
热辐射法是通过测量物体产生的热能来实现红外探测。
物体温度越高,辐射能量越大。
使用红外相机或热成像仪可以将物体的红外辐射转换为电信号,并根据信号的强弱和红外辐射的分布特征来判断物体的存在、位置和温度。
被动红外探测法是通过检测物体吸收或反射入射红外辐射来实现红外探测。
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安防系统中,如红外线防盗系统和红外对射系统。
当有人或物体进入红外探测器的监测范围时,会导致红外辐射发生变化,从而触发报警。
主动红外探测法是通过发射红外辐射,再接收其反射或散射信号来实现红外探测。
常见的主动红外探测方法有红外测距和红外成像雷达。
红外测距利用红外激光或红外光束的发射和接收时间差来测量距离。
红外成像雷达则通过扫描探测区域并分析接收到的红外辐射信号,实现对目标的探测和成像。
红外探测技术在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在军事上,红外探测广泛应用于导弹制导、战机导航、舰船和边境监测等领域。
在医疗上,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用于检测和诊断疾病,如乳腺癌、皮肤癌和中风等。
在安防领域,红外探测技术可以用于监控摄像、入侵报警和人脸识别等。
此外,红外探测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气象观测、地质勘探、工业制程监测和环境保护等领域。
例如,红外气象卫星可以监测大气中的云、雾和温度等参数,为天气预报和气候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红外探测仪器也可以用于探测地下矿藏、油气田和地质灾害等。
总的来说,红外探测技术能够通过感测目标辐射的红外辐射来实现目标探测和识别。
凭借其非接触、高效、隐蔽等优势,红外探测技术在军事、医疗、安防和环境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主动红外探测器技术手册

主动红外探测器技术手册一、引言主动红外探测器是一种重要的安防设备,广泛应用于家庭、商业和工业领域。
通过感应红外辐射,主动红外探测器能够提供有效的警戒功能,帮助保护财产和人员的安全。
本手册旨在对主动红外探测器的技术原理、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进行详细介绍,以便用户能够正确地安装、设置和维护主动红外探测器。
二、主动红外探测器的原理1. 红外辐射概述:红外辐射是指波长在红光和微波之间的电磁波辐射。
红外辐射的特点是波长较长,能量较低,对人体和物体几乎没有损伤。
2. 主动红外探测器的工作原理:主动红外探测器主要由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组成。
发射器发射红外信号,接收器接收并识别返回的红外信号。
当有物体进入红外辐射区域时,接收器会感应到返回的红外信号,并通过内部电路产生警报信号。
三、主动红外探测器的分类主动红外探测器按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活动式探测器:通过感应物体的移动来触发警报,主要用于室内安防系统。
2. 电子束探测器:利用红外光束的遮挡来触发警报,主要用于门禁系统和人员进出口的安全控制。
3. 微波探测器:利用微波辐射的反射和干扰来触发警报,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主要用于室外安防系统。
四、主动红外探测器的使用方法1. 安装位置选择:根据实际需要和安防要求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
一般来说,应选择离地面1.8-2.4米的高度,避免直接阳光照射。
2. 安装调试:按照厂家提供的操作说明正确安装主动红外探测器,并进行相关参数的设置和调试。
3. 使用注意事项:避免把物体遮挡在主动红外探测器前方,以免影响探测器的正常工作;定期清洁主动红外探测器的镜面和光学器件,以保证其灵敏度和准确性。
五、主动红外探测器的维护保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原理与应用
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由主动红外发射机和主动红外接收机组成,当
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的红外光束被完全遮断或按给定百分比遮断时能产生报警状态的装置,叫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
主动红外发射机通常采用红外发光二极管作光源,其主要优点是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交直流均可使用,并可用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直接驱动。
现在的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多数是采用互补型自激多谐振荡电路作驱动电源,直接加在红外发光二级管两端,使其发出经脉冲调制的、占空比很高的红外光束,这既降低了电源的功耗,又增强了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的抗干扰能力
主动红外接收机中的光电传感器通常采用光电二极管、光电三极管、硅光电池、硅雪崩二极管等,按GBl0408.4—2000《入侵
探测器第 4 部分: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规定:“探测器在制造厂商
规定的探测距离工作时,辐射信号被完全或按给定百分比遮光的持续时间大于40ms时,探测器应产生报警状态。
”目前市售的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均给出最短遮光时间范围,例如:某品牌的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最短遮光时间范围是30m—600ms为什么要给出一个范围呢?原因是不同的使用部位可以设定(调节)不同的最短遮光时间,这有益于减少系统的误报警。
例如:将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构成电子篱笆警戒时,就应将最短遮光时间调至30ms附近;用在围墙上或围墙内侧警戒时,就应将
最短遮光时间调至600ms附近。
具体数值使用者可通过试验确定主动红外发射机所发红外光束定发散角,在GBI0408.4 —2000
标准中规定:“室内使用时,发射机与接收机经正确安装和对准,并工
作在制造厂商规定的探测距离,辐射能量有75%。
被持久地遮挡时,接收机不应产生报警状态。
”从另一角度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当接收机接收的能量小于25%时,系统就要产生误报警。
为了减少由此引起的误报警,安装使用中应让发射机与接收机轴线重合。
目前,除单光束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外,还有双光束和4光束的。
工作原理是:当两光束完全或按给定百分比同时被遮断时,探测器即可进入报警状态。
这种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可以减少小鸟、落叶等引起系统的误报警。
市售的双光束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有两类,一类是采用双边凹透镜结构的,此结构的探测器两光束之间距离较近,一般只在10cm左右。
若上下各用一组双边凹透镜,即构成了4光束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
再一类就是采用两对红外发射和红外接收装置构成的双光束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
该探测器上下两光束距离可达20cm—25cm又称同步型双光束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
应用探讨:
①根据防范现场最低、最高温度和其持续时间,选择工作温度与之适合的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若环境温度过低可使用专用加热器,以保证探测器的正常工作。
②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受雾影响严重,室外使用时均应选择具有自动增益功能的设备(此类设备当气候变化时灵敏度会自动调节);另外,所选设备的探测距离较实际警戒距离留出20%以上的余量,以减少气候变化引起系统的误报警。
③在室外使用时一定要选用双光束或 4 光束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以减少小鸟、落叶等引起系统的误报警。
④多雾地区、环境脏乱、风沙较大地区的室外不宜使用主动红外。
⑤在空旷地带或在围墙上、屋顶上使用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时,应选择具有避雷功能的设备。
⑥遇有折墙,且距离又较近时,可选用反射器件,以减少探测器使用数量。
安装使用注意事项
①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的红外光束要对准(以测试指示装置正常发光为准),否则较强烈的振动或是风速较大时可能引起系统的误报警。
②在围墙上方或是围墙内侧安装时,应让光束距离壁30cm左右,并伪装发射机和接收机。
③多组探测器同时使用时,须将频率调至不同,以免相互干扰导致系统的误报
④警戒光束附近不能有可能遮挡物,如树的枝叶等,否则风刮树摇可能
引起系统的误报
⑤主动红外接收机不能长时间受到阳光的照射,否则,也会引起系统的误报警
⑥要保持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光学面的清洁,特别是遇有污雨或沙尘天气之后要擦试光学系统
⑦使用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作周界防范时,遇有恶劣天气时,必须加强人力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