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敬老综合性学习活动

合集下载

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核心素养教学设计一、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讨论“孝”的内涵,认识到孝敬父母、学会感恩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养。

2.思维发展与提升:懂得个人的快乐生活是通过别人付出得到的,自觉培养对父母、长辈、社会的感恩意识。

3.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够在日常行为中做到心存感激、孝敬父母、回报社会,用感恩的心态努力学习,积极生活。

4.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宣传、发动、反馈、交流等一系列环节让学生真正把践行孝道落实到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并推及到关爱身边的所有老人,感恩师长、感恩同学、感恩社会、感恩生命中的一切。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讨论“孝”的内涵,认识到孝敬父母、学会感恩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养。

教学难点:懂得个人的快乐生活是通过别人付出得到的,自觉培养对父母、长辈、社会的感恩意识。

三、教学设想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是部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这个综合性学习对宣扬孝亲敬老,陶冶学生情操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生进入初中学习已经一个学期,他们依然活泼好动,愿意参与各种活动。

他们已经可以做到声音洪亮清晰、语言流畅地表达,也能大体说清一个活动的意向,但是还不能独立制定出恰当、科学的活动方案,在制作符合要求的手绘海报方面还有欠缺,需要老师给以指导。

与父母相处不能够耐心倾听。

四、教学方法:朗读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六、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中华民族有一种美德叫“孝”,古人有云“百善孝为先”,一切事情从孝开始做起。

孝字是会意字,老与子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孝字。

老是上一代,子是下一代,上一代与下一代融成一体称为孝,所以上一代与下一代密不可分。

孝字,就好像一个儿子背着一个老子。

上一代念念想着如何栽培好下一代,才能对他的父母、祖先有所交代,也是对社会有所交代。

孩子念念背负着父母,就是念念把奉养父母的责任担在肩上,时时想着父母,想着如何让父母生活得更快乐圆满。

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综合性活动教案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综合性活动教案

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综合性活动教案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综合性活动教案

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综合性活动教案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综合性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体会分析孝为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进一步体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含义。

2.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心存感恩、孝敬父母、回报社会的美好品德。

3.提升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及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懂得一些制作海报的基本知识。

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心存感恩、孝敬父母、回报社会的美好品德。

三、教学难点:提升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及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懂得一些制作海报的基本知识。

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任务驱动法第四单元单元整体架构人文主题:本单元围绕修身正己的主题选取了《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驿路梨花》《最苦与最乐》《短文两篇》这4篇文章组成单元。

通过学习,感受人物身上蕴含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了解古今仁人志士的嘉言懿德,树立人生标杆,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加强个人修养和行为规范。

语文要素:四篇课文体裁多样,有散文、小说、议论文和文言文。

学习本单元,掌握略读的阅读方法,根据一定目的或需要,确定阅读重点。

在阅读过程中,对内容和表达等要产生自己的感受和心得。

综合性学习解析人文主题:通过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进一步懂得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做到体谅父母,关心父母,敬爱老人。

语文要素: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学会活动的策划、组织与实施,并且在活动中学会与同学合作,提高组织能力、合作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

懂得一些制作海报的基本知识,能够制作手绘校园海报,能够尝试设计和制作简单的公益海报。

六、教学过程单元整体架构课前预习教师语言:请大家课前搜集古往今来关于孝的名言和意味深长的小故事,在课上进行交流分享。

第一课时新课导入教师语言:(播放中文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同学们,听着这动人的旋律,相信大家都会想起一首耳熟能详的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综合性学习活动。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综合性学习活动。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综合性学习活动。

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主持人:感恩是一种美丽和高尚的行为,让我们用《让爱住我家》的背景音乐来开始“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综合性研究活动。

A:真心关怀就像一杯清茶,足以温暖冰封的心;而真诚问候则像一根火柴,足以照亮暗淡的夜空。

尊敬的领导和同学们,欢迎来到初一年级(2)班的活动现场。

B: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到场的各位领导和老师。

现在让我们一起感受一篇新闻报道。

A:听完这个感人的故事,我们深感父母的爱是无私而伟大的。

他们从没有想过让孩子回报,只是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长。

我们不断接受着他们的无私爱。

那么我们对父母了解多少呢?下面我们进行一个小调查。

B:父母是最了解我们的人,我们又了解他们多少呢?让我们分组回答一些问题,比如父母的生日、喜欢吃的东西、工作情况等等。

A:通过这个小调查,我们或许会发现我们对父母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那么怎样才算是孝敬父母呢?让我们再进行一个小讨论,看看我们应该如何孝敬父母。

B:我们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减轻父母的负担;我们可以主动与父母聊天,分享自己的心事;我们可以尊重父母的意见,不要随便顶嘴或做出不负责任的行为。

A:这些都是我们孝敬父母的具体行动,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做起,让孝亲敬老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1.尊敬父母,要有礼貌,听从他们的教导,不顶撞他们,不和他们发脾气。

2.生活要节俭,不浪费,不乱花钱,不向父母提过高要求。

3.在学校里要听老师的话,认真完成作业。

小组讨论后,我们认识到孝敬父母是一种礼仪,一种做人的境界。

我们应该感恩父母,从今天起,为他们送上一声问候,一杯热茶,一点进步,一点付出。

不要等失去报恩的机会才后悔莫及。

我们可以看看微电影《天堂午餐》来深刻理解这个道理。

我们也可以通过具体的行动来孝敬父母。

例如,我们可以陪父母聊聊天,母亲节或者是父母的生日给父母一朵鲜花,或者是说一句祝福的话。

甚至只是一个微笑,都是对父母的尊敬。

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让父母感受到我们的爱和关心。

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设计(精选5篇)

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设计(精选5篇)

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设计(精选5篇)第一篇: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设计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的孝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优良传统。

2.培养正确的道德意识和继承中华传统美德的意识,增强家庭和社会责任心。

3.学会尊敬、关心、爱护、感恩,将尊亲敬老内化为自己真正发自内心的感悟,形成真切体会。

在生活中养成尊亲敬老的行为习惯,时时表现“孝亲”,处处实践“敬老”。

4.通过各种活动形式培养资料收集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以及自我表达能力。

活动内容1.制订“孝亲敬老”活动方案。

2.开展“孝亲敬老”活动,如制作宣传海报、制作手抄报、进行主题演讲、办黑板报等。

3.写一篇文章,谈谈对“孝亲敬老”活动的感受与思考。

本节课活动重点:成果汇报与展示活动准备:PPT课件、学生搜集汇总的资料活动步骤:一、开悟知恩,了解中华“孝”文化经典古籍说“孝”1.《诗经·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意思是父母生我养我,拉扯我长大,呵护备至,我想好好报答,但上天无情,想要报答父母也没有机会了!2.《尔雅》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

汉代贾谊的《新书》界定为“子爱利亲谓之孝”。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3.孔子在《孝经》中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夫孝,德之本也”。

古人尽“孝”故事1.子路借米子路,春秋末鲁国人。

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

尤其以勇敢闻名。

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

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教案

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教案

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教案[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课题: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一、【活动目的】1、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优良传统;2、培养心存感恩、孝敬父母、回报社会的美好品德;3、提升收集资料及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二、【活动准备】1、思想准备:认真思考与“家”有关的问题,打算为“家”做些什么;如何为家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2、材料准备:①背熟《游子吟》;②学唱《常回家看看》等歌曲;③查资料,认识中外家庭伦理的差异;④查询与长辈有关的资料,比如年龄、生日、属相、身体状况、兴趣爱好等;⑤搜搜家里的“传家宝”;⑥感受家庭的好风尚;⑦想想要做哪些体贴长辈的小事情;⑧准备感恩的小礼物……三、【活动建议】1、采取个体活动与集体活动相结合的方式。

2、请求父母给予大力支持,积极配合。

3、老师也给予一定的帮助,包括资料的提供。

4、活动结束后要进行评价和总结。

5、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四、【活动过程】(一)、播放《常回家看看》歌曲,学生跟唱,课前暖场。

(二)、诗意导入:中华民族有一种美德叫“孝”,古人有云:“百善孝为先”,一切事情从孝开始做起。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大地乃万物之源,父母是我们的生命之本。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尽孝要趁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多媒体展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2遍)(三)、学生齐读一遍“活动目的”内容。

(四)、分七个环节开展孝亲敬老具体活动:A、晒晒我家的“档案袋”(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生日、属相、健康状况、兴趣爱好等);B、秀秀我家的传家宝,比如纪念品、家谱、军功章荣誉证书、金银珠宝……C、说说我家的好家风(家风,是一种由父母或祖辈所提倡并能身体力行和言传身教、用以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的一种风尚和作风。

家风是一个家庭所长期培育和形成的一种文化和道德氛围,有一种强大的感染力量,是家庭伦理和家庭美德的集中体现。

“家风'已经形成,就能不断地继承发展并有着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前后继承、陶冶家庭成员性情的作用。

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教案

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教案

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孝亲敬老的含义,认识到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 培养学生关爱老人、尊敬老人的情感态度。

3. 提高学生表达、倾听、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尊敬老人的快乐。

2. 培养学生主动关心、关爱老人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与孝亲敬老相关的故事、图片、视频等素材。

2. 准备活动场地和所需道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孝亲敬老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孝亲敬老的思考,导入新课。

2. 学习孝亲敬老的含义: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孝亲敬老的含义,让学生认识到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 分享关爱老人的经历:学生分享自己关爱老人的经历,互相交流学习。

4. 观看孝亲敬老的视频:教师播放一段孝亲敬老的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感受到尊敬老人的快乐。

5.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活动,通过表演、演讲等形式展示自己对孝亲敬老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帮忙做饭、洗碗等。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孝亲敬老的感悟文章。

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通过实际行动来表达对老人的尊敬和关爱。

2.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养成尊敬老人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识。

七、教学重难点:1. 引导学生将尊敬老人的理念付诸实践。

2. 培养学生具备关爱他人的同理心。

八、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关于尊敬老人的实际行动案例。

2. 准备社会公益活动相关信息。

九、教学过程: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尊敬老人的理念付诸实践。

3. 讨论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如志愿服务、捐款捐物等,让学生认识到尊敬老人不仅是个人的责任,也是整个社会的责任。

4.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活动,通过讨论、制定计划等方式,制定一个尊敬老人的实际行动方案。

十、作业布置:1. 让学生根据实际行动方案,选择一个尊敬老人的实际行动,如给老人让座、帮助老人过马路等,并在日常生活中付诸实践。

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的活动方案3个

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的活动方案3个

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的活动方案3个方案一:“孝亲敬老之家庭大改造”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让家充满爱,孝亲敬老在行动”二、活动目的。

通过对家庭环境的改善和家庭互动的增强,表达对长辈的敬爱,同时让家庭成员更加深刻地理解孝亲敬老的意义。

三、活动主体。

以家庭为单位(每个家庭至少有一名青少年和一位长辈参与)四、活动时间和地点。

1. 时间:周末(例如周六上午9点下午5点)2. 地点:各个家庭内部为主,社区小广场(用于最后的成果展示和分享环节)五、活动流程。

1. 上午。

家庭会议(9:00 10:00)召集家庭成员围坐在一起,泡上一壶长辈爱喝的茶或者准备点水果。

然后,由青少年主持会议,话题围绕长辈的生活习惯、喜好以及家里哪些地方让长辈觉得不太方便或者不舒服。

例如,可以问问爷爷为什么总是坐在那个旧椅子上,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原因。

家庭环境改造计划(10:00 12:00)根据家庭会议讨论的结果,大家一起制定一个家庭环境改造计划。

如果发现奶奶总说厨房的柜子太高拿东西不方便,那就计划把常用的东西放在低处的柜子里,或者加一个小梯子;要是爷爷喜欢看书但是光线不好,那就商量在他的读书角加一盏台灯。

这个计划要具体、可行,每个家庭成员都要分配任务哦。

2. 中午。

爱心午餐(12:00 13:30)全家一起动手做一顿长辈爱吃的午餐。

青少年可以在家长的指导下,尝试做一两道简单的菜。

在做饭的过程中,大家可以分享一些家庭的温馨故事或者回忆。

3. 下午。

家庭环境改造实施(13:30 15:30)按照上午制定的计划,全家齐心协力对家庭环境进行改造。

可以把它当成一个有趣的家庭装修项目,大家互相帮忙,在改造的过程中说不定还能发现一些被遗忘的家庭小物件呢。

成果展示与分享(15:30 17:00)各个家庭来到社区小广场。

每个家庭派一名代表(可以是青少年),向其他家庭展示自己家庭的改造成果。

比如展示改造后的厨房布局、长辈舒适的新休息区等,并分享在这个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特别是如何从长辈的角度出发进行改造的。

《综合性学习___孝亲敬老,从我做起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综合性学习___孝亲敬老,从我做起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综合性学习___孝亲敬老,从我做起》导学案《综合性进修___孝亲敬老,从我做起》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孝道文化的重要性和内涵,明确孝敬父母的意义;2. 掌握孝敬父母的具体方式和方法,培养孝顺父母的认识和能力;3. 培养尊老爱幼的优良品德,增进家庭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导学重点:1. 了解孝道文化的内涵和意义;2. 掌握孝敬父母的方式和方法;3. 培养尊老爱幼的品德和态度。

三、导学难点:1. 如何在平时生活中体现孝敬父母的行为;2. 如何培养尊老爱幼的品德和态度。

四、导学过程:1. 进修孝道文化: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孝道文化的内涵和意义,明确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可以引用古代孝子孝女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孝道的伟大和深刻。

2. 掌握孝敬父母的方式和方法:介绍孝敬父母的具体方式和方法,如尊敬父母、孝敬父母、关心父母等。

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体验孝敬父母的行为,并思考如何在平时生活中实践。

3. 培养尊老爱幼的品德和态度:引导学生尊重老师、尊敬尊长,关爱弱势群体,培养尊老爱幼的优良品德和态度。

可以组织学生到养老院进行志愿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尊老爱幼的重要性。

五、导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家庭中多为父母分担家务,关心父母的身心健康;2.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尊老爱幼的公益活动,增进社会和谐稳定;3. 鼓励学生写一篇感恩父母、尊敬尊长的文章,表达对家人的爱和感激之情。

六、导学总结:通过本次导学活动,学生们应该深刻理解孝亲敬老的重要性,明确自己作为学生应该如何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培养孝顺父母、尊老爱幼的优良品德,为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学生们能够牢记孝亲敬老的道理,将之融入平时生活中,做一个懂得感恩、尊重他人的好孩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尊敬老人的名言
• 百善孝为先。 • 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
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 不为也,非不能也。(庄子) • 子孝父心宽。(陈元靓) • 子曰:孝,天之经,地之义, 民之行也。(《孝经》)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
尊敬老人的名言
• 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意大利谚语) • 老来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
3.做父母贴心小棉袄
• 大多数子女都曾在心底许过“孝”的宏 愿,设想着等到自己功成名就的一天,一 定要让父母过上最幸福的生活。但父母并 不指望“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拥有子 女的一点牵挂、一句问候,对他们来说已 是足够。因此,把爱渗透进平时点点滴滴 的生活细节中,“尊老”正是从“做老人 的贴心小棉袄”开始的。
孝亲敬老
记孝道 存感恩
什么是“孝”
“孝”字从字面意思来看:是由“老”字省 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 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孝”的古文字形与 “善事父母”的单意击此思处是添吻加合标的题,所以孝就是子女 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 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一种道德品质。
权。(司汤达) • 对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
仅表现于口头上,而且应体现于实际中。 (戴维·德克尔) • 你不同情跌倒在地的老人,在你摔跤时也 没有人来扶助。(印度谚语)
世界各国敬老文化
伊朗:每到敬老日,儿女们要为老人做七道菜, 让老人逐一品尝,象征祝老人生活幸福多姿 多彩。
日本:老人要身着盛装,接受儿女们祝贺;全 国还要举行“老人健步大会”,象征老人青 春不老,健康长寿。
十月怀胎 一朝分娩
母亲忍受剧痛把我们 带到这个美丽的世界
我 出 生 啦 !
生子忘忧,如获至宝
Hale Waihona Puke ……我我孩 要要子 你你啊 幸健! 福康快 、、长 快平大 乐安吧 ,,~
一岁之前 我们需要 每两三个 小时吃一 次奶并要 更换尿布
为了我们能健康成长 在我们三岁前母亲都不能 在夜里睡一个安稳觉
3 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人。 父母年老,患眼疾,需 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 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 中,挤取鹿乳,供奉双 亲。一次取乳时,看见 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 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 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 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 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 相赠,护送他出山。
黄香九岁就失去了母亲。他思慕母亲极 其哀切,乡人都称赞他的孝心。他年纪 虽小,却做事不顾劳苦,服侍父亲竭尽 孝顺。夏天酷暑炎热,黄香就挥扇而使 父亲的枕席子凉快。冬天天寒地冻,黄 香就以自己的身体去温暖父亲的被席。
加拿大:老人节也叫“笑节”,书 店里展出幽默类书籍,喜剧演 员演出滑稽节目,电视台专门 推出晚会,招待老人,让老人 感受快乐。
我们身边存在 许多的感动
感人事迹
一次闲谈,一句问候,一丝关怀!
只要我们人人都奉献一点爱,世 界就会变得更美好!
感人事迹
武警战士慰问高寒山区的爷爷奶奶
感人事迹
出资又出力的活雷锋背着生病的老奶奶去看病
己。我们应该帮助
非常浓厚,尊老敬
老人,为老人做一
老是一个很重要的
些事情,不要嫌弃
环节。
老人。
• 老人,为社会奉献, 为家庭奉献,是知 识的宝库,是智慧 的宝库。不仅养育 我们,还以言传和 身教向我们传播做 人的道理。这是我 们民族的魂,经由 老人,再经由我们, 一代又一代地传承。
百行孝为先
二十四孝
晋朝人吴猛,幼年母亲早逝,与父亲相依为命。 由于家贫买不起蚊帐,每到夏夜,吴父常常因 蚊虫叮咬而睡不好觉,吴猛年纪虽小,但非常 有孝心,为了让父亲睡好,自己竟赤裸上身, 让蚊子咬吸自己的血,希望蚊子喝饱了血就不 再叮咬父亲。吴父去世后,吴猛为父亲守丧三 年,三年里他烧纸供奉,早晚祭奠,从不间断, 受到后人的赞誉。
2 埋儿奉母
郭巨,晋代隆虑人,原本家 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 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 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 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 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 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 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 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 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 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 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 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 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 得以兼养孩子。
感人事迹
专业医生给敬老院工作人员细心讲解怎样照顾老人
我们身边的人其实 仍不够自觉
?
在公车上还要乘务员提醒给 老人让座,更有胜者,提醒 了也无动于衷。
?
一个个有儿有女的老人还要这样做苦力?
孝亲敬老 从我做起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报”答
• 1. 你了解你的父母吗? • A. 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 • B. 你父母的爱好是什么? • C. 你父母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2.我们能为父母做些什么?
• a. 你对父母说了一声谢 谢吗?
• b. 你离开家有向父母道 别吗?
• c. 你主动打电话回家问 候父母了吗?
• d. 你帮父母分担了家务 吗?
• e. 你与父母一起分享了 你的时间吗?
• f. 你帮妈妈梳过头发吗?
• g. 你帮爸爸洗过茶杯吗?
• h. 你时刻铭记父母恩情, 努力奋斗了吗?
父母不知道花了多少时间 教我们学走路 学说话
陪我们玩耍
教我们读书写字
• 每个人都会变老, • 在家里,许多老人
但是,尊老敬老却
都是先想到我们,
是每个人的本分。
再想到自己。所以,
中华民族之所以血
我们应该回老人,
浓于水,之所以历
做什么事应该先想
经沧桑,生生不息, 到老人,再想到自
之所以“人情味”
什么是“孝”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即使今后社 会如何进步,社会文明如何发达,这种美德 任何时候都不能丢。乌鸦尚有反哺(用口衔 食喂其母)之孝;羊亦知有跪乳(小羊吃奶 时要下跪在地上)之恩,更何况人呢?
当我们还没有出生时
母亲就为我们出生后 的一切做准备了
甚至在吃东西时都要 考虑日后是否对我们 的健康有好处……
1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 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 后八年即帝位。他以仁孝 之名,闻 于天下,侍奉 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 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 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 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 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 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 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 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 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 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