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之国学精粹:劝学篇
有关劝学的作文400字8篇

有关劝学的作文400字8篇《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
文章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
下面由小编给大家整理有关劝学的作文 400字,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从我们呱呱坠地,睁开双眼,用好奇的目光打量周围的人和事开始,我们就开启了学习的大门!幼儿时我们的呀呀学语。
之后我们进入学校,开始系统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明白只有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下来。
一个人整日整夜的苦苦思考,却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
学习应能取长补短,要善于利用学习的帮助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学习是一条走不完的路,正如老师所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可见,学习惯于如此光明,我们要把握时机,努力学习更多的知识。
人的一生是在不断学习和积累中度过的。
同样是忙碌的一世,结果有的人一事无成;而有的人却硕果累累。
这些都和学习态度密不可分。
学贵有恒。
只要你坚持不懈地学习学习再学习,一切的问题都会解决。
腹有诗书气自华,胸有科学谋略高。
不能因为游戏而"挤"掉学习,要真正明白只有学在先,把头脑武装起来,才回有知识。
可为勤学才是正途!这篇课文讲了孙权劝吕蒙学习后,吕蒙学有所成的故事。
吕蒙从以前的不学到后来的"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的过程中,少不了吕蒙的努力钻研,虽然已不是最合适的学习年龄,但吕蒙"乃始就学"并学有所成。
说明了学习不在于早晚,只要肯学,就一定会学有所成。
由吕蒙努力的精神中我不由得想到了自己,我总是在数学上栽倒,站起来,再倒。
重复了n次,可是没有一点转机。
学了这一课后,我便受到了启示:自己以前总是不肯多挤出一点时间出来补习数学,老师留的作业写完后只想着玩,不肯去学。
但吕蒙却在"军中多务"的情况下挤出时间,博览群书。
高中作文素材之国学精粹:劝学篇

作文素材之国学精粹:劝学篇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译文:学到的知识经常温习,不是令人愉快的事吗?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译文:温习学过的知识,并从中得到新的见解,可以凭此当老师了。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译文: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茫然无所适从;只空想而不认真读书,就会疑惑不解。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译文: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是智慧。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译文:聪慧敏捷而爱好学习,请教不如自己的人而不感到羞耻。
6.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译文:默默地把知识记住,学习从不满足,教导别人不知疲倦,这些我做到了吗?7.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译文:他的为人,发愤读书忘记了吃饭,乐于求知忘记了忧愁,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如此罢了。
8.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论语》译文: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喜好古代文献,勤奋地去追求知识的人。
9.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论语》译文:学习起来如恐赶不上,学到后还害怕丢失了。
10.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论语》译文:抬头看,越觉得高大;用心钻研,越觉得高深。
看起来似乎在前面,忽然又在后面出现了。
11.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论语》译文:古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今人学习是为了装饰自己,给别人看。
12.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好智不好学,其弊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论语》译文: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就是易受愚弄;爱好耍弄聪明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就是放荡无所约束;爱好诚实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就是容易被人利用而害人害己;爱好直率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就是容易出言偏激伤人;爱好勇敢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就是好斗闹乱子;爱好刚强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就是容易狂妄任性。
关于劝学的作文素材200字左右

关于劝学的作文素材200字左右
劝学啊,真的就像吃饭睡觉一样重要。
别觉得学习累,等你学成了,那就是你最大的财富。
别老想着玩,书里的世界更精彩。
你说学习苦?嘿,那是你还没尝到知识的甜头。
学进去了,你会发现学习其实挺有趣的。
真的,骗你干嘛,我就是这么过来的。
劝学?哎呀,你直接说“好好学习”不就行了!对,就是这么简单。
别找借口,别说没时间,时间都是挤出来的。
想学好,就别怕累。
劝你一句,学习这事儿,真的得靠自己。
老师只能引导你,路还得自己走。
所以啊,别再犹豫了,拿起书本,开始学吧!。
《劝学》作文300字

《劝学》作文300字《劝学》顾名思义就是劝别人学习的文章。
下面我们为你带来《劝学》作文30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劝学》作文300字篇一从我们出生那一天起,就开始了漫长的学习之路。
一开始,我们学习走路,学习怎样喊妈妈。
长大一点后,我们迈入学校的大门,学习老师传授给我们的知识道理,教导我们怎样做人。
步入社会后,我们参加了工作,在那种种争名逐利的世俗之争中逐渐明白了是非真理,明白了只有不断学习充实自已,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明白了怎样正确的待人处事。
渐渐地,我们走向生命的尽头,但学习却从未停止。
学不可以已。
在我们周围需要学习的东西不计其数,可有的人只是稍稍有所有就,便觉得什么事都了然于胸,却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真正的学者是有着“为解一惑求学百余里”的精神的。
现如今,许多我都“耻学于师”,明明名师在旁,却碍于面子,让困惑一直遗留下去。
有的人竞还要嘲笑那些勤问问题怕人。
试问连向老师请教问题都会觉得羞耻,又怎能做到“不耻不问”呢?孔子,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
我们与相比,当然是不值一提的小人物。
可是像孔子这样有学问有道德的学者都要“三省吾身”更何况我们呢?圣人越学习就越愿意向别人请教,遇人越耻师就变得越遇蠢。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只要你坚持不懈的学习,并能做到善假于物也,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自已不轻言放弃,成功又怎么会轻易的放弃你呢?俗话说:“无为才无位。
”没有努力,当然就不会有回报。
学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我们不能只求形式上的学习,只是做做样子给别人看,要寻其根渊,把问题弄透彻,这样才能品出学习的真谛!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
如果你真的做到“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那么就不怕学习时“度日如年”了。
《劝学》作文300字篇二我的爷爷他个子不高,面容慈祥,在我眼里,他脸上的一条条皱纹里总是藏着无穷无尽的知识,眼睛里总是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和别人的爷爷一样,我的爷爷也非常疼爱孙子。
孟子劝学篇(5篇)

孟子劝学篇(5篇)孟子劝学篇(5篇)孟子劝学篇范文第1篇1、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孔丘2、重情轻物,厚养薄葬。
字严3、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
曾参中夫四德者也。
《家语弟子行》4、大孝终身慕父母。
孟轲5、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高校》6、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
《后汉书》7、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其次》8、诗书立业,孝悌做人。
王永彬9、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出自《孝经》10、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
林逋《省心录》11、永言孝思,思孝惟则。
《孟子》12、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劝孝歌》1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14、生前厚养实为孝道;归后薄葬真乃贤儿。
《格言集锦》15、天地之性,人为贵。
人之行,莫大于孝。
《孝经》16、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
《四言》17、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李毓秀《弟子规》18、深恩未报惭为子,浅薄不消羞作人。
《格言集锦》19、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劝报亲恩篇》20、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劝报亲恩篇》21、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
王永彬22、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名贤集》23、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增广贤文》24、不得乎亲,不行以为人;不顺乎亲,不行以为子。
《孟子离娄上》25、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
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孤独。
《劝孝歌》26、首孝弟,次谨信。
李毓秀《弟子规》27、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孝经》28、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
《动报亲恩篇》29、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三国志魏书》30、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礼记》31、尧舜之道,孝悌而已。
高中作文素材之国学精粹:劝学篇

作文素材之国学精粹:劝学篇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译文:学到的知识经常温习,不是令人愉快的事吗?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译文:温习学过的知识,并从中得到新的见解,可以凭此当老师了。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译文: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茫然无所适从;只空想而不认真读书,就会疑惑不解。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译文: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是智慧。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译文:聪慧敏捷而爱好学习,请教不如自己的人而不感到羞耻。
6.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译文:默默地把知识记住,学习从不满足,教导别人不知疲倦,这些我做到了吗?7.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译文:他的为人,发愤读书忘记了吃饭,乐于求知忘记了忧愁,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如此罢了。
8.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论语》译文: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喜好古代文献,勤奋地去追求知识的人。
9.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论语》译文:学习起来如恐赶不上,学到后还害怕丢失了。
10.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论语》译文:抬头看,越觉得高大;用心钻研,越觉得高深。
看起来似乎在前面,忽然又在后面出现了。
11.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论语》译文:古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今人学习是为了装饰自己,给别人看。
12.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好智不好学,其弊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论语》译文: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就是易受愚弄;爱好耍弄聪明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就是放荡无所约束;爱好诚实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就是容易被人利用而害人害己;爱好直率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就是容易出言偏激伤人;爱好勇敢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就是好斗闹乱子;爱好刚强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就是容易狂妄任性。
《劝学》为主题的两百字作文

《劝学》为主题的两百字作文
题目:《劝学》的现代启示
在荀子的名篇《劝学》中,他以深邃的智慧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价值。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是他对持之以恒学习态度的精辟诠释。
荀子强调,学习并非一蹴而就之事,而是需要我们日积月累,点滴积累,如同涓涓细流汇成浩渺江海。
当今社会,知识更新迭代速度日益加快,《劝学》的理念更显其时代意义。
我们要理解,不论是专业技能的磨砺,还是人格品质的提升,都离不开持续不断的学习。
只有通过勤奋努力、刻苦钻研,才能在学业上取得突破,在人生道路上稳步前行。
同时,《劝学》也告诫我们,学习不仅是获取知识的过程,更是塑造品格、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
学习能使人明智,使人谦逊,使人坚韧,使人在面对生活挑战时有更深厚的底蕴和更广阔的视野。
总结来说,《劝学》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激励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积极探索,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懈求索。
让我们秉持“学不可以已”的精神,用学习的力量丰富自我,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高中作文万能课本素材:劝学

高中作文万能课本素材:劝学《劝学》“劝”字在《劝学》一文中统领全篇,荀子意在勉励人们:要不断地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提高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多向解读】1.学与思是辩证统一的。
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是学习的延伸。
荀子有言:“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学习与思考只有紧密结合,相互促进,才能达到博学精通、智慧明达的境界。
2.学习贵在坚持。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要想到达成功的彼岸,一定要持之以恒。
对待学习,一知半解就自以为是,稍遇挫折就颓唐不振,持这种态度的人难成大器。
3.借助外物,能补己之短。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生活中,我们如果能够借助外力的帮助,就能弥补不足。
荀子在《劝学》中这样写道:“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正是因为荀子的《劝学》历来为人传诵,影响颇广,于是很多人都认为蟹是一种非常懒惰、浮躁的动物。
但实际情形却不是这样的:蟹不是“六跪”,而是“八跪而二螯”;蟹偶尔寄居于蛇或鳝鱼的洞穴,但它极其善于挖洞,且洞中必有水,因为蟹喜欢其洞底最好是活水泉眼所在。
蛇和鳝利用天然的缝隙,把头钻进去,转动身子,产生动力,从而挖成洞穴。
这些都是它们的习性。
【多向解读】1.学贵有疑。
无论是求学还是做事,我们都要有敢于质疑的精神。
如果后世读书人把荀子的话奉为真理,毫不怀疑,那么无端被扣上黑锅的蟹就可能将黑锅背到底了。
更重要的是,后人可能因此而永久地把错误当做常识。
2.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谦虚谨慎,细致认真,不可主观臆断,甚至凭空捏造。
荀子主观臆断,没做调查研究,就把蟹当成反面教材,让文章的说服力大打折扣,我们当引以为戒。
3.迷信权威。
荀子是一位令我们景仰的大思想家。
正是因为这个,很多人被他的光环给照花了眼睛,才盲目地迷信权威,不做一丝一毫的质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素材之国学精粹:劝学篇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译文:学到的知识经常温习,不是令人愉快的事吗?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
译文:温习学过的知识,并从中得到新的见解,可以凭此当老师了。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译文: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茫然无所适从;只空想而不认真读书,就会疑惑不解。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译文: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是智慧。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
译文:聪慧敏捷而爱好学习,请教不如自己的人而不感到羞耻。
6.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译文:默默地把知识记住,学习从不满足,教导别人不知疲倦,这些我做到了吗?
7.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
译文:他的为人,发愤读书忘记了吃饭,乐于求知忘记了忧愁,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如此罢了。
8.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论语》
译文: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喜好古代文献,勤奋地去追求知识的人。
9.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论语》
译文:学习起来如恐赶不上,学到后还害怕丢失了。
10.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论语》
译文:抬头看,越觉得高大;用心钻研,越觉得高深。
看起来似乎在前面,忽然又在后面出现了。
11.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论语》
译文:古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今人学习是为了装饰自己,给别人看。
12.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好智不好学,其弊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论语》
译文: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就是易受愚弄;爱好耍弄聪明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就是放荡无所约束;爱好诚实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就是容易被人利用而害人害己;爱好直率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就是容易出言偏激伤人;爱好勇敢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就是好斗闹乱子;爱好刚强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就是容易狂妄任性。
13.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
译文:我曾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去苦思冥想,没有益处,不如
去学习。
14.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论语》译文:每天懂得那些不知道的知识,每月不要忘记那些已经掌握的知识,这可以说是爱好学习的了。
1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
译文:广博地学习而且坚守自己的志向,切实地发问而且对当前实际问题进行思考,那么仁德就在这里面了。
16.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论语》
译文:各种工匠在工场制成他们的产品,君子通过学习获得真理。
17.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
——《孟子》
译文:学习不知厌倦,是智慧;教人不怕疲劳,是仁爱。
18.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孟子》
译文:不一心一意,就学不好。
19.学不可以已。
——《荀子》
译文:学习不可以停止。
20.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
译文:木材经过绳墨比量后就能取直,刀剑放到磨刀石上磨过就会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省察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行为不会犯错了。
2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荀子》
译文:我曾经整天苦思冥想,不如学习一会儿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跟瞭望,不如登高看得广阔。
22.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荀子》
译文:没听到不如听到,听到不如见到,见到不如知道,知道不如实行。
学习到了实行,就达到了顶点。
23.学问不厌,好士不倦,是天府也。
——《荀子》
译文:勤学好问,不知厌烦;爱好士人,不知疲倦,这是天然的知识宝库。
24.不学之于学也,犹喑聋之比于人也。
——《淮南子》
译文:不学习与学习之间的差别,就像聋哑人与正常人一样。
25.砥所以致于刃,学所以尽其才也。
——《盐铁论》
译文:磨砺是为了使刀刃锋利,学习是为了能充分发挥他的才能。
26.人而不学,虽无忧,如禽何!——《法言》
译文:人如果不学习,即使没有忧愁,和禽兽有什么区别!27.学不宿习,无以明名。
——《论衡》
译文:学问不经过长期学习和积累,就无法成名。
28.天地之性,人为贵,贵在识知也。
——《论衡》
译文:天地之间有生命的东西,人是最宝贵的,贵在人懂得求知。
29.天地之所贵者人也,圣人之所尚者义也,德义之所成者智也,明智之所求者学问也。
——《潜夫论》
译文:天地间可贵的是人,圣人所崇尚的是义,德行和道义想要
有所成就靠的是智慧,明达智慧的人追求的是学问。
30.道成于学而藏于书,学进于振而废于穷。
——《潜夫论》
译文:道德的成就在于学习,而蕴藏在经典书籍之中;学业的长进在于勤奋,而荒废于怠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