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自然界的水循环导学案
《自然界的水循环导学案》

《自然界的水循环》导学案
导学目标:
1. 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2. 掌握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及其作用;
3. 认识水循环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导学环节:
一、导入:水的重要性
1. 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找出水的存在形态;
2. 引导学生讨论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提出问题:水是如何在自然界中循环利用的呢?
二、水的来源与循环
1. 讲解水的来源: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
2. 分析水循环的过程:蒸发、凝结、降水、地表径流、地下渗透;
3. 展示水循环的示意图,让学生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三、水循环的作用
1. 讨论水循环对自然界的重要性:维持地球气候、滋润植被、维持生物生存;
2. 分析水循环与生态系统的干系:水循环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
3. 思考水资源的利用与珍爱: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珍爱水环境。
四、水循环的实践活动
1. 观察周围的环境,了解当地的水循环情况;
2. 设计小实验,模拟水循环的过程;
3. 制定水资源珍爱计划,提倡勤俭用水、珍爱水源。
五、总结与展望
1. 总结水循环的重要性及作用;
2. 展望未来,呼吁大家关注水资源问题,共同珍爱地球的水环境;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传播水资源珍爱的理念。
导学反思:
1. 你对水循环的认识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2. 你觉得如何才能更好地珍爱水资源?
3. 你愿意为水资源珍爱做出什么贡献?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水循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重视水资源的珍爱与利用。
希望大家能够积极行动起来,为珍爱地球的水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愿我们的地球更加美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3.1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两篇(附导学案)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教学目的】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地球上有着丰富的水及水圈的概念、特点和水的重要性;2.了解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3.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概念主要环节及其类型及意义;能力目标1.通过教材P58图3.2,使学生能够分析出河流的补给类型和特点,思考径流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及其原因;2.学生运用图解方法正确表示出水循环的全过程德育目标1.认识可利用的淡水在地球水体中只占有很小的比例,理解水循环和水平衡对淡水资源更新的重要意义,牢固建立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思想。
2.通过自然界水循环的学习,树立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水循环的分类及过程、意义图析【教学媒体与教具】计算机软件、地球卫星图片、地球水体储量表、地球水储量百分比图、水循环示意图【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出示计算机图片:地球卫星图片、太阳系九大行星图片。
请同学们看,这是人类的家园——地球,与太阳系其它大行星相比,它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呢?(有丰富的水)是的,我们所居住的这颗行星,表面四分之三为水所覆盖,是一颗“水的行星”。
我们这一章要学习的就是地球上的水。
【板书】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引导】水有哪些物理化学性质?(固液气三态变化、比热、胀缩、溶剂等)那么,地球上的水都存在哪里呢?(海洋、河流、湖泊、地下、冰川、沼泽、大气、生物体等)【总结】水在地理环境中以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这实际上就是水圈。
【板书】一、水圈1、定义在水的三态中,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之;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计算机显示】水圈的构成图(教材第58页图3.1)。
【引导】在地球上的各种水体中,主要包括哪些类型?其中最主要的是哪种类型?占总水量的多少?【学生回答】地球上的水体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其中海洋水是最主要的,占全球水储量的96.53%。
3.1自然界的水循环导学案

自然界的水循环班级姓名【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学习目标】:能够根据示意图指出自然界水循环的各个环节,说出三个水循环的类型。
通过案例的小组合作,能够分析自然和人为因素对水循环的影响。
通过典型案例,能够说出水循环对的地理意义。
活动探究一、地球上相互联系的水体1.阅读教材图3.1,说出地球上的水分别以哪些形式存在。
活动探究二、水循环的各环节和过程1.(2015届成都2诊)(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说出图示地区主要的水循环类型并简述其过程。
(10分)总结:画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活动探究三自然和人为因素对水循环的影响(2016 课标3)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
据此完成1~3题。
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C.降水变率增大D.河道淤积2.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①降水量增加②坡面径流增加③蒸发(腾)量增加④地下径流增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4(2010年·福建高考卷)阅读分析材料和图表.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古马里是曾经西非草原上繁荣的贸易帝国。
下图示意该区域的地理环境。
(1)指出尼日尔河从P点到Q点河段的水量变化趋势,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4分)总结小组讨论: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1)改变地表径流——最主要的影响方式举例:(2)影响地下径流举例:(3)影响局地大气降水举例:(4)影响蒸发举例:活动探究四水循环过程及其地理意义(2013 安徽)下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
3.1 水循环(导学案)-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导学案班级:姓名:日期:【教学目标】1、能够从各个环节相互联系的角度,说出水循环的概念2、画出水循环示意图3、列举归纳水循环地理意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水循环的各个环节2.教学难点: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研学流程】【学】通过阅读课本P46-P49,标注重点(水循环过程及其地理意义等)(要熟记课本重点知识,加深理解,注意运用)一、水循环的类型及过程1、水循环:水循环是指的水在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的环节,(思考:影响各环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水循环的类型类型发生领域海洋与陆地之间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主要环节及示意图特点最重要的类型,又被称为大循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补给陆地水的水量很小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的近十倍典例长江流域的水循环塔里木河流域的水循环未登陆的台风参与的水循环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更新陆地淡水资源: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联系起来,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
不同水体以不同的周期自然更新。
2、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由于水循环的存在,在一定时期内,全球的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从而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3、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1)物质迁移:降水和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地表径流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水循环成为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2)能量转换:水循环对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能起到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4、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对全球自然环境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自主探究:探究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各环节名称。
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水循环的三种类型中,水循环总量最大的是________循环,能使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得到补充和更新的是________循环,图中A、B、C、D、E之间的循环属于________循环。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3.1 自然界的水循环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1)

3.1自然界的水循环【课标细化】1.了解地球水体的三态变化及存在形式。
2.了解水循环过程和主要环节。
3.认识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我的预习】阅读教材54页1、2自然段(1)结合图3.1,思考自然界的水从存在形式和空间分布及含盐度课分成哪些种类?比较三种形态的水分布特点和数量特点。
【我的疑惑】【课堂探究】探究点一陆地水体的相互转化及其影响【典型案例1】1.地球有“水的行星”之称,为何还会出现水资源危机?2“黄河之水天上来”,可理解成黄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什么?“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说的是哪种类型的水循环3.目前,人类主要对水循环的哪些环节施加影响?4.河流域湖泊的关系十分密切,假设河流水位与湖泊水位有差异,分析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并判断图中表示出的两种情况下河流水与湖泊水的补给关系是否正确。
5.思考黄河下游河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
【典型案例1】1.自然原因:①真正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所占比重极小;②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
人为原因:①工农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水量增加,使水资源的数量减少;②生产、生活排放废弃物增多,以及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污染了河流和湖泊,使水资源的质量下降;③水资源浪费严重。
2.大气降水。
海陆间水循环。
3.①地表径流(建水库,跨流域调水);②降水(人工降水);③下渗(破坏植被等);④陆地水的蒸发(围湖造田等)。
4.水位高的补给水位低的。
正确5.黄河下游补给地下水【迁移案例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民网2008年8月12日电:据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卫星遥感中心对青海湖监测对比结果显示,今年青海湖的水体面积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6.38平方千米,较2004年增加了131.69平方千米,是面积增大以来增加幅度最大的一年。
青海湖位于柴达木盆地边缘,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其主要补给水源是冰雪融水。
(1)它与下面三幅图中的哪幅图所示的湖泊水循环性质相似?(2)试推测近几年青海湖面积扩大的原因。
3.1水循环—导学案

3.1水循环【知识速递】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1.概念: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的基本过程和主要环节类型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发生领域海洋和陆地之间陆地和陆地上空之间海洋和海洋上空之间主要环节及示意图特点典例长江参与了水循环的地表径流,夏季风参与了水循环的水汽输送塔里木河流域的降水降落在海洋上的雨水3、认识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砂田也谓石田,是用不同粒径的砾石和粗砂覆盖在土壤表面而成,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经过长期生产实践形成的一种世界独有的保护性耕作方法,具有明显的蓄水、保墒、增温、压碱和保持地力作用。
因其起源于甘肃兰州,故也称为兰州砂田、甘肃砂田。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水体更新——促进地球上各种水体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能量交换——对到达地表的太阳能起着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3)物质转移——水循环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陆地径流源源不断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
(4)地质作用——塑造地表形态。
三、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自然因素1、影响蒸发的因素。
(2)影响降水的因素。
(3)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风。
(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影响因素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年降水量决定地表径流流量大小的最主要因素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同地表径流流量呈正相关植被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地质条件(土壤质地) 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区,河水易下渗,减少地表径流的流量蒸发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影响大人类活动沿岸取水会导致径流量减少。
(5)影响下渗的因素(6)、海绵城市(如图)四、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1)积极影响①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量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
自然界的水循环(导学案)

3.1自然界的水循环(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水圈的特点及水体组成。
2.理解水循环的过程、环节、意义及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3.正确认识和利用水循环的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自主学习】之一——相互联系的水体1.从形态上看:(1)水在地理环境中以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
共同构成了一个___________的圈层。
(2)气态水:数量______,分布______;液态水:数量______,分布次之;固态水:仅在______、______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2.从空间分布上看:(1)海洋水:占全球水储量的______%,是地球水的主体。
(2)大气水:数量虽少,但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3)陆地水:包括________、________、沼泽水、土壤水、________、________、生物水等,数量虽不多,但在自然环境中作用巨大。
3.陆地水体相互联系: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具有的关系。
【合作探究】之一——相互联系的水体材料一:《长江之歌》中唱到: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材料二:长江流域水系模拟图结合材料,讨论以下问题:1、长江流域上存在哪些陆地水体?2、河流的补给是指河水的来源,长江的补给水源可能涉及哪几种水体?3、观察下图,说明河流水和地下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河流枯水期: 补给 ,原因是: 。
河流丰水期: 补给 ,原因是: 。
两图说明河流水和地下潜水之间具有 关系。
【自主学习】之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1.水循环概念:指自然界的水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的类型(1)海陆间循环:发生在____________之间,使陆地水得到______,水资源得以再生。
2012112921、3.1自然界的水循环导学案

3.1自然界的水循环导学案编写:柳银花审核:刘琳班级组别学号姓名组评师评【学习目标】1、了解水圈的构成和特点2、结合实例说明水循环的概念和类型,绘制简单的水循环示意图表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3、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自主学习】一、相互联系的水体1、水的存在形式水圈:由、和三种形式的水体构成,是一个但的圈层。
2、水体空间分布:水、水和水。
3、河流补给:指河水的来源。
4、自主学习世纪金榜69页归纳核心要点中五种主要的河流补给类型。
读54页图3.2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回答:(1)图中河流的补给可能涉及哪几种水体?(2)分析河流与湖泊的补给关系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1、概念: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类型及主要环节B⑤3、意义(1)使各种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平衡;(2)缓解来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3)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4)不断塑造着。
【典题解析】1、水循环是地球表层最为活跃,影响最为深刻的动力过程之一。
据此请回答下列两题:(1)古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从河水补给角度可理解为。
古诗曰“百川归大海,何日复西归”。
从水循环角度理解,通过环流实现水汽输送,形成水的海陆间循环。
(2)在全环水循环中,陆地水主要通过方式进入到大气层中。
【解析】(1)题借用古诗句考查河流补给来源以及形成陆地径流雨水补给的原因。
黄河流域河水补给形式上有多种形式,但是降水补人是主要方式。
陆地上地表径流主要通过大气环流(含季风环流)实现水汽输送和以降水的形式补充地表水。
(2)题主要考查水循环的环节等知识,应扣住“陆地水进入大气层”这一环节进行分析。
【答案】(1)雨水是主要补给季风(2)蒸发、植物蒸腾作用【当堂检测】1、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是:()A、大气运动B、水的三态变化C、太阳辐射能D、重力能2、下列河湖,没有直接参与海陆间水循环的是()A.塔里木河B.闽江C.长江D.太湖3、河流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来源是()A.湖泊水B.地下水C.积雪融水D.大气降水4、我国东北山区的河流主要补给形式是()A.积雪融水和大气降水B.大气降水和湖泊水C.积雪融水和湖泊水D.大气降水和冰川融5、下列水循环的环节中,人类可明显施加影响的是:()A、降水B、地表径流C、蒸发D、水汽输送6、对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A、使地表个圈层之间,进行能量交换B、使全球各地的降水保持不变C、使地表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D、使水资源不断得到更新,但不能持续利用7、右面联系图表示海陆间大循环过程,完成下列要求:(1)填出图中字母分别代表水循环的哪个环节:A: B :Array C:D:E: F :(2)这种水循环能使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得以再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地理必修一班级姓名组别
3.1 自然界的水循环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运用图示说明陆地水体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2. 运用图示说出水循环的过程、主要环节和类型。
3.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说明水循环对自然环境及人类的影响
【自主学习】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水的三态分布有什么特点?
2.地球上的水体包括哪些类型?
3.陆地上水体都有哪些类型?陆地各种水体之间具有什么关系?
4.河流的补给形式及特点:(结合课本P54图3.2和下表理解记忆)
(1)一条河流,往往有多种补给形式,但其径流的变化特点取决于最主要的补给方式的变化特点。
例如:济南附近的小清河,尽管上游靠地下水补给,但其最重要的补给水源是雨水,因此其径流的变化主要取决于降水量的变化。
1.水循环的概念、类型、环节。
2.用示意图描述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的过程(标明各环节)。
(结合课本P55图3.3)
3.水循环的意义。
(课本P56勾画并记住)
【我的疑惑】
【随堂练习】
1.黄河下游河床高出两岸地面数米,河水与两岸潜水的补给关系,正确的是()
A. 两岸潜水经常补给河水
B. 两岸潜水经常得到河水补给
C. 两岸潜水与河水互补
D. 两岸潜水与河水均不补给
图1为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回答2~3题。
2.该河流位于
A.亚热带季风区
B.亚热带大陆西岸
C.温带季风区
D.高寒地带
3.能正确反映该河流水文特征的是
A.由雨水和地下水补给
B.冬季断流
C.有一个汛期
D.年径流总量大
4、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类水循环中,均有的环节是和。
(2)、人类活动可以通过影响水循环中的环节来缓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矛盾,如、。
(3)、增加丁环节水量的主要措施有
【我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