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电子教案

合集下载

第2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

第2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

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课标要求: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目标:1.读图说出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分布地区。

2.阅读地图,从气候、地形、人口等因素,分析影响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的农业区位条件。

3.归纳并比较季风水田农业与商品谷物农业在农业区位条件和农业生产特点上的异同。

4.结合案例或实例说明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会产生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季风水田农业与商品谷物农业等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区位条件和产生的主要特点。

难点:比较农业地域类型在农业区位条件和农业生产特点上的异同。

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教学内容安排:知识结构:对环境的影响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地区教学思路:季风水田农业主要作物或农产品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教学资源建议:分布地区学时建议:每节 2 学时地域类型比区位条件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季风水田区位条件较商品谷物农业两结合案例说出农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读图分析比较者生产对地理环境生产特点异主要特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商品谷物农业同生的影响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主了要农,作主物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1.本节教材中的数据、图像、文字资料。

2.《世界农业总论》张同铸等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 2019.4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人教版必修二高中地理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二高中地理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
(5)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调查,了解当地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6)总结提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农业地域类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提出人地协调发展的策略。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其参与度、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2)终结性评价:通过期中、期末考试,检测学生对农业地域类型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农业地域类型?它们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是什么?
2.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农业地域类型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从农业地域类型的视角,我们应该如何关注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实践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结合课堂所学,绘制一张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标注出我国及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并简要说明各类型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人教版必修二高中地理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世界不同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特点,特别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如水稻种植、小麦种植、玉米种植等。
2.使学生掌握农业地域类型的划分依据,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资源等因素。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和空间分析方法,分析农业地域类型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2.请大家举例说明,世界其他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有哪些?它们与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
3.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你们认为这些地域类型有哪些特点和影响因素?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介绍农业地域类型的定义、分类及划分依据,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两种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特点;以及这种农业地域类型产生的自然、社会、经济原因。

学习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

过程与方法:1.结合文字资料与图示资料的阅读,初步掌握提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2.利用案例完成知识的学习与应用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世界和我国粮食问题的重要性;2.初步形成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点】1.利用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学习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2.对比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两种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理解在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过程中,各个农业区位因素对其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1.学习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形成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2.结合文字资料与图示资料的阅读,初步掌握提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与讲议结合。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通过前面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树立了农业区位因素的基本理论,并且有了农业地域类型的一些基本认识,学习了种植业和畜牧业兼有的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这一节我们继续学习两种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

下面我们先看一段录像,请大家认真观看,录像里反映的是什么农业类型。

教师提问:以上录像内容反映了什么农业类型?生:种植业。

师:很好。

在这一节内容的学习中,我们就将认识两种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

一、季风水田农业1.主要分布区:亚洲季风区。

2.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作物以水稻为主3.世界最大的稻米生产国——中国(阅读P47图3.10 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和分布,重点分析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完成P48读图思考题。

)4.本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有利区位条件:(学生活动)读图思考1.季风水田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与这里的地形和气候有什么关系? 2.水稻种植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业,这里有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力条件吗? 3.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还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教师提示):从水稻的生长习性结合读图思考1、2引导学生分析图3.10,分析气候、地形、劳动力对水稻分布的影响。

高中地理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

高中地理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

3.2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亚洲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两种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特点;以及这种农业地域类型产生的自然、社会、经济原因。

学习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
过程与方法:
1.结合文字资料与图示资料的阅读,初步掌握提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
2.利用案例完成知识的学习与应用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世界和我国粮食问题的重要性;
2、初步形成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重点
1.利用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学习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
2.对比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两种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理解在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过程中,各个农业区位因素对其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1.学习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形成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
2.结合文字资料与图示资料的阅读,初步掌握提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自学指导法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类型分布图”和“亚洲地

引导学
“农业区位的主导
通过对比商品谷物农业来总结。

”(过
说出美国农业区与
讨论并归纳。

列举我国主要的农业区
【课后反思】
通过使用地理比较的学习方法和案例教学的方法的指导教学,并且通过大量的学生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掌握区位分析的思维方法。

注意引导学生发言,启发学生读图思考。

她能以低起点、小步子的问题和环环相扣的发问方式引导学生明白地理概念、地理原理的深刻含义及其实践应用。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高中地理教案范本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高中地理教案范本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高中地理教案范本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种植业的概念、特点以及其在农业地域类型中的地位和作用。

1.2 教学内容种植业的定义与分类种植业的生产特点种植业在农业地域类型中的地位和作用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案例分析,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理解种植业的概念和特点。

1.4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种植业的定义与分类学生阅读案例,分析案例中的种植业特点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种植业在农业地域类型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章:种植业的分布与影响因素2.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种植业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2 教学内容种植业的分布特点影响种植业分布的主要因素2.3 教学方法采用地图分析法,结合案例讲解,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和分析案例来理解种植业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4 教学活动教师展示种植业分布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分布特点学生阅读案例,分析案例中种植业分布的影响因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和观点第三章:种植业的生产技术与经营管理3.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种植业的生产技术及其经营管理。

3.2 教学内容种植业的生产技术种植业的经营管理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案例分析,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理解种植业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

3.4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种植业的生产技术学生阅读案例,分析案例中的种植业经营管理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提高种植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第四章:种植业的生态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4.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种植业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可持续发展策略。

4.2 教学内容种植业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策略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案例分析,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理解种植业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可持续发展策略。

4.4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种植业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学生阅读案例,分析案例中的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策略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实现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五章:种植业案例分析5.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典型的种植业地域类型及其特点。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地理教案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地理教案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地理教案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地理教案1【教学目标】(一)学问与技能1.了解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两种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分布。

2.通过学习大牧场放牧业,学会分析农业区位因素,训练读图分析力量。

3.把握大牧场放牧业在经营方式、商品化、专业化、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特点。

4.了解西欧乳畜业的形成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区位因素的分析,学会归纳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

2.通过比拟西欧乳畜业和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异同点,把握辨别乳蓄业和大牧场放牧业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自然条件是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条件,大家要注意自然规律,在爱护环境的前提下因地制宜。

2.人文条件越来越大地影响到农业区位选择,事物是进展的,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重点】1.理解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两类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因素。

2.培育利用图表资料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力量。

【教学难点】西欧乳畜业与阿根廷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的比拟。

【教具预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那么一日三餐我们除了五谷杂粮和蔬菜,还会吃什么呢?对了,我们还要吃肉,除了肉我们还可以改善下子自己的生活喝点牛奶。

大家身边应当有订牛奶的同学,那大家知道这牛奶从哪里来?我们吃的牛羊肉又从哪里来呢?好的,今日教师就为大家解释下,接下来我们学习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请大家把书翻到51页。

【板书】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过渡】那么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为三类,分别是游牧业、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

首先我们以阿根廷为例,为大家介绍大牧场放牧业。

【播放幻灯片】出示面对市场的畜牧业地域类型。

【提问】师:大家把幻灯片上的图片和书本结合起来后,发觉大牧场放牧业的主要产品有哪些呢?生:有牛肉和羊毛。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
教师
学校
授课班级
日期
章节名称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
(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
学时
1课时
教材分析
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以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为例,具体分析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及生产特点。整节教材紧紧围绕人地关系这一主线,通过介绍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阐述了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教材首先介绍了季风水田农业的主要作物,然后呈现了亚洲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形成条件的相关地图,接着归纳了季风水田农业的生产特点。为了表现季风水田农业生产特点的发展变化,教材又通过展示两幅“我国水稻种植景观”图。最后教材安排了阅读材料:“袁隆平的水稻科学研究”,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树立科技兴农的观念,同时了解我国在世界水稻种植业发展中的地位和贡献。听讲并带着问题课后思考。来自巩固知识。板书设计
亚洲
季风区
季风水田农业
水稻
农作物
分布
单产高
商品率低
自然
一高
三低
一大小
机械化水平低
生产特点
形成条件
科技水平低
人文
水利工程量大
小农经营
④培养学生辩证的地理思维意识;
⑤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
学以致用
让学生根据本节所学的主要内容,完成课件上的“学以致用”部分的题目。
阅读材料、思考并回答。
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课堂小结
本节所学的主要内容: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条件以及生产特点,并提出问题:下一节即将学习“商品谷物农业”和季风水田农业有什么差异?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然地理基础知识和区域地理分析方法,会判读相关专题地图;而且学生刚学完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对农业区位条件的分析角度还比较熟悉,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较弱。此外,虽然日常生活中大多以米饭为主食,但学生缺乏农业生产经历,对水稻的生长条件和区位分布了解不足。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农业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使学生理解种植业在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1.2 教学内容农业的定义和分类种植业的定义和特点种植业在农业中的重要性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农业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种植业的特点和重要性。

第二章:水稻种植业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稻种植业的分布和特点。

使学生掌握水稻种植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2.2 教学内容水稻种植业的分布区域水稻种植的特点和技术水稻种植的管理方法和产量提高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水稻种植业的分布和特点。

第三章:小麦种植业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小麦种植业的分布和特点。

使学生掌握小麦种植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3.2 教学内容小麦种植业的分布区域小麦种植的特点和技术小麦种植的管理方法和产量提高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小麦种植业的分布和特点。

实践法:引导学生参与小麦种植的实践活动,掌握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

第四章:玉米种植业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玉米种植业的分布和特点。

使学生掌握玉米种植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4.2 教学内容玉米种植业的分布区域玉米种植的特点和技术玉米种植的管理方法和产量提高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玉米种植业的分布和特点。

第五章:蔬菜种植业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蔬菜种植业的分布和特点。

使学生掌握蔬菜种植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5.2 教学内容蔬菜种植业的分布区域蔬菜种植的特点和技术蔬菜种植的管理方法和产量提高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蔬菜种植业的分布和特点。

实践法:引导学生参与蔬菜种植的实践活动,掌握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

第六章:水果种植业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果种植业的分布和特点。

使学生掌握水果种植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6.2 教学内容水果种植业的分布区域水果种植的特点和技术水果种植的管理方法和产量提高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水果种植业的分布和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的分类
渔业 种植业 副业 林业
畜牧业
混合农业
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 商品谷物农业 热带种植园农业 热带迁移农业
农区畜牧业 大牧场放牧业 高寒牧业 游牧业
乳畜业
返回
南亚(印度)
东亚(中、日、韩、朝) 东南亚(泰国、越南、印尼)
分布有什么差异?
回到商品农业
东亚(中、日、朝、韩)
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他的成果不仅在很大 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 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 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 平(责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稻)。由于 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开辟了粮食大幅度增产 的新途径; 1976年—1999年,全国累计推广 杂交水稻35亿多亩,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
主要粮食作物单产量比较
小麦 单产(Kg) 248
玉米 407
水稻 510
“耙田、插秧、收割全部机械化当然好,既轻松 又快捷,但买一套机器对我实在太难了。” 韶关市
曲江区大坑口镇农户杨财华说,虽然现在有农机购机 补贴,但购机对大多数农户仍是难题。他跟记者算了 笔账:耙田机、插秧机、收割机全套买下,即使都买 小型的也至少需5万元。而不计全家人工,一亩水稻 的纯收益不到500元,这意味着他(全家6亩多水稻)需 搭上10多年耕田收益才能换来一套机器。
食经销商负责销售。
返回
农业地域类型
季风水田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
农产品种类
水稻
玉米、小麦
气候类型 季风气候及热带雨林气候
形 劳动力条件
丰富
成 条
交通条件
较差
件 土地资源状况
较少
社会经济水平

温带大陆性气候 相对缺乏 发达 丰富 高
最基本特点 人多地少,生产规模小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旧金山 洛杉矶
樟市镇北约村书记叶德胜说,当地农户拥机器拥 有比例也很低,基本上是种了10亩以上的农户才考虑 买一台小型耙田机。而买收割机的农户则更少,10亩 以上的大耕户收割机拥有率也不到20%。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水利工程还有: 灵渠 都江堰 郑国渠 红旗渠 ……
亚洲水稻种植的特点、原因及发展措施
特点
原因
发展措施
商品谷物农业
分布: 美国、加拿大、乌克兰、澳大利亚、 阿根廷 我国:东北部,西北部 (国营)
作物: 玉米 小麦 经营方式:家庭

它们的经营 方式?
如何运用区位分析方法去分析 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 春小麦
冬小麦
美国中部平原年降 水量:500mm—
1000mm
对比:中国华北平 原,年降水量多在 400mm—800mm
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 最高的地方在哪里?
资料1
上图B地农民张大贵,初中文化水平。全家6口人,上有两位
老人农,业下地有域两类个型上学的季孩风子水。田张农大业贵承包了8块商地品,谷共物0.农5公业顷,农
活一主台农要水产由泵品他、种和一类妻台子电来动做脱。粒他机水家。稻与其另它外小型5家农村具邻每共家同自玉购备米买。、了一小一般麦头情耕况牛下、 张大贵经主营要方种式粮食,兼种小一农些经经营济作物。他家每大年农约场收经粮营食3800千
小农经营Βιβλιοθήκη 家庭为主,人均 耕地少集约化经营
单产高 商品率低
精耕细作,但农村 控制人口数量, 人多,自给为主 发展规模经营
机械化水平低 手工劳动为主 加快机械化发展
水利工程量大 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大力投资兴修 水利
科技水平低 靠传统经验
加大科技投入
水水稻种植业是 劳动密集型农业, 机械化水平较低, 农业由传统农业向 现代农业过渡。
思考:日本的 农业机械化和 美国的途径有 何不同?(从 地形因素考虑)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院士获得 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袁隆平是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他于1964年开始从事 杂交水稻研究,用九年时间于1973年实现了三系配套,并选育了 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强优高产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 号(亩产达623Kg)。为此,他于1981年荣获我国第一个国家特 等发明奖,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克千特 点,克其到机生中市械产场2化5规上0程0模出千度售克。留作家庭低小口粮、饲料用粮及上缴公大高粮,其余1300
比 较
生产率
低 资料2

上商图品E地率农民Johnson低,大学本科农艺专业毕业高,家住美国中
部密西最西基比本河特流点域。人多全地家少4,口生人产,规拥模有小一个生占产地规3模00大0,亩机的械农化场程,度高基 本大都型差生联异产合根小收本麦割原机,因。农忙每时年节小会麦雇产社佣量会3大经—约济5个是发2熟展1练0水0的吨平工,的人全差。由异他当家地拥一有大4型台粮
A
B C
纽约 华盛顿
(3)这里发展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地势 平坦,土壤 肥沃深厚, (水1源)充美足国;的五谷大物湖农及业密主西要西分比布河在的航中运部,平加原上发。达的公路铁路网, (提2供)了图便中利A的、交B、通C。三区属于小麦区的是 A、C ;属于玉米 带(的4)是商品谷B 物;农业最突出的特征是:高度机械化和商品。化
南亚(印度) 东南亚(泰、印尼、越南、缅甸)

亚 洲 地 形
洲 气 候 类 型
亚 洲 人 口 分 布
亚 洲 季 风 水 田 分

返回
影响亚洲水稻种植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从水稻生长习性来看:
高温多雨的气候,适宜水稻生长。地势低平,适宜水稻管理
•从水稻种植业过程和所需要的劳动力来看: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从水稻的产量和这里人口状况来看: •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 •从人的生活习惯来看: •当地人喜以稻米为主食
思考:为什么作为自给农业的季 风水田农业,是小农经营,而作 为商品农业的谷物农业,却要求 地广人稀?
思考:
美国是世界上最 大1的、农美产国品为什出么口有很多独家村? 国,2、它美的国农的产农品业为什么被称之为石油农业? 约有1/5供出口 之用。 2000年 美国农产品出口 总值为7 087亿 美元,占全世界 的12.7 %。
小结:
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优越 交通运输便利
你能否和季风
市场广阔
水田农业特点
地广人稀
比较得出商品
机械化水平高
谷物农业特点?
农业科技先进
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点: 生产规模大 商品率高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其他商品农业 也有这样的特
点吗?
第49页“读图思考”
粮食需求少
生产率高 产量高
商品率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