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讲练: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
高二地理教案: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一)教案一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一)一、素质教育目标1.了解水稻生长所需的自然条件及水稻分布;理解水稻与人口的关系;理解亚洲水稻种植业的主要特点。
了解种植园农业的分布;了解种植园的特点;理解非洲种植园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的能力;通过学生搜集资料的活动,培养学生归纳、整理、总结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科技兴农的意识;认识到农业生产若要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必须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同时改造自然,进而一步提高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1)水稻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内在联系;(2)科学技术与水稻种植业发展的关系;(3)非洲种植园区位的选择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2.难点(1)比较分析法的运用;(2)水稻种植业、种植园农业达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的分析。
3.疑点影响水稻种植业和种植园农业的区位因素有何差异。
4.解决办法(1)通过读地图、景观图,分析水稻种植业、种植园农业所需的自然条件及分布;(2)通过课堂讨论,明确科技兴农的道理;(3)通过实力分析,明确经济效益与区位选择的关系。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具准备投影片、录像片、“世界人口平均密度图”和“世界三大主粮单位面积产量对比表”。
五、学生活动设计1.读图分析、比较分析归纳地理结论;2.根据资料介绍,学生自己讨论分析;3.实践活动:(1)社会调查:到水稻种植区采访农民,了解水稻种植业的生产过程,使学生懂得“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树立热爱劳动的意识。
(2)搜集资料:将学生分成两大组,一组搜集有关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相关资料、数据,编写成报告;一组搜集有关我国水稻种植业的相关资料、数据,编写成报告;各组各选一人进行课堂发言。
六、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水稻生长所需的自然条件及水稻分布;(2)理解水稻与人口的关系;(3)理解亚洲水稻种植业的主要特点;(4)了解种植园农业的分布和种植园的特点;(5)理解非洲种植园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二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二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世界四种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区位因素和特点。
2.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出发,分析、归纳、总结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优势与不足以及发展方向等能力。
(2)。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初步学会运用农业区位因素分析、评判某一地区的农业选择。
二、教学过程概义:农业地域类型是指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成型的区域性的农业生产类型。
一、水稻种植业1.分布----看图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2.影响亚洲水稻种植的区位因素----幻灯----彩图(1)高温多雨的气候(2)比较平坦的地形(3)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4)种植历史悠久,有丰富的生产经验3. 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A.经营模式→→小农经营B.单位面积产量→→高C.机械化水平→→低D.水利工程量→→大E.科技水平→→低F.商品率→→低亚洲水稻种植的特点、原因及发展措施-----幻灯片填表(先空白,后已填各一张)二、大牧场放牧业1.世界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学生讲出美国,阿根廷,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南美洲的粮仓——潘帕斯草原 ----介绍----自看“潘帕斯”意思是没有树木的大草原。
它位于阿根廷的中、东部,面积约76万平方千米。
潘帕斯草原气候温暖湿润,平坦的沃野无边无际。
阿根廷人总是夸耀这块富饶的土地,说从大西洋岸边一直耕到西边的安第斯山麓,连一块石头也找不到。
潘帕斯草原的大部分土地已被开垦为农田和牧场。
田里盛产小麦、玉米等粮食。
牧草丰美的草原到处是白色、黄色、黑色、花色的良种牛群。
草原上种植的玉米,大部分用来饲养牛羊,牛肉产量很高。
阿根廷每年要宰杀1千多万头牛,除了小部分供国内食用,还大量冷藏出口,牛肉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
牛肉是阿根廷的主食,菜市上最热闹的地方是牛肉铺,宴席上大都是用牛肉做成的佳肴。
潘帕斯草原是阿根廷农牧业的主要产区,也是南美的粮仓。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教案

一、课标要求: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和区位条件;加深对农业区位含义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读图分析能力、阅读归纳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科技兴农意识;了解我国农业的辉煌成就和农业问题的紧迫性。
三、重点和难点重点: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和区位条件难点:季风水田农业水利工程量大的原因;美国商品谷物农业专业化和区域化特征;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
四、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复习导入:提问1: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有那些?学生:自然方面: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土壤,地形,水源社会经济方面: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机械,科技提问2:按生产对象不同,农业可以分为哪些类别?学生: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教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农业中的种植业。
通过分析教科书47页四幅图来分析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提问:看47页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图,说明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在哪些地区?学生:东亚、东南亚和南亚。
提问:对比水稻种植业分布图和亚洲气候类型图,说明水稻种植也主要分布在哪些气候类型区?学生:亚洲季风区和热带雨林气候区提问:这些气候有什么共同点?提问后讲解水稻习性。
总结:水稻种植需要水热充足,雨热同期练习巩固:讨论1:英国是否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讨论2:地中海气候区适合种植水稻吗?提问:对比水稻种植业分布图和亚洲地形图,分析水稻种植业地形有什么特点?学生:地势低平。
提问:对比水稻种植业分布图和亚洲人口分布图,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学生:人口稠密。
讨论:季风水田种植区人口稠密的意义?教师主要从劳动力,粮食需求方面来说明。
教师总结季风水田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教师讲解:季风水田农业特点:本区人口稠密,地少人多,所以小农经营;地少人多,精耕细作,所以单产高;地少人多,每家的总产量不高,农民将大部分收获粮食自用,所以商品率低;季风区为主,降水年际变化大,所以水利工程量大;板书设计: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一、季风水田农业1、主要农作物2、分布3、区位条件4、主要特点随堂练习1.亚洲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优势条件有()A.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 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C.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D.便利的效能运输条件2.东亚水稻种植区必须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其原因是()①该区机械化水平低②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③亚洲水稻种植区气候干旱④水稻生产需要大量的灌溉水源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22讲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教案

第22讲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最新考纲核心素养定位考情报告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1.掌握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和生产特点。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2.学会分析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3.掌握分析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条件的方法。
(综合思维)以翔实的文字材料或区域图为背景,考查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及乳畜业的分布、特点、生产条件,考查频度一般,考查形式多为选择题。
[梳 理 知 识 体 系][再 现 基 础 知 识]一、农业地域类型1.概念: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较稳定的、成型的区域性农业生产类型,它是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以混合农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易错提示】 农业类型与农业地域类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农业类型强调农业部门结构,如种植业与畜牧业等;农业地域类型侧重于农业的区域特点,如东亚、东南亚、南亚地区的水稻种植业等。
二、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分布:主要分布在A.南亚、B.东南亚、C.东亚的季风区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2)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①需投入大量劳动力。
②单位面积产量高。
③农户家庭经营为主,生产规模小。
④机械化水平和商品率较低。
⑤水利工程量大(3)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条件:①全年或夏季高温多雨。
②地势较平坦。
③丰富的劳动力。
④市场需求量大。
⑤悠久的种植历史和丰富的种植经验。
【易错提示】 1.亚洲水稻种植业水利工程量大的原因是: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对水稻生产威胁很大;灌溉是农业生产的基础。
2.水稻种植业生产区农业机械化水平一般较低,分布区经济水平一般较低,主要靠人工精耕细作。
但日本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较高。
这与日本农业科技水平、农业设备制造水平、经济水平高有紧密的关系。
(1)分布:主要分布在美国(中部平原)、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乌克兰等国以及我国的东北、西北地区。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农业专题(国家特级教师示范课公开课课件)

二、自我诊断
【 例1 】 我国某边防站(海拔4900米)的驻防 官兵在艰苦的条件下,为改善生活试种疏菜,他们 先盖起简易阳光房,但种的蔬菜仍不能生长。后来, 他们又在简易阳光房中搭架,架上盆栽,终于有了 收获。回答l 一2 题 1 .盖简易阳光房改造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 ) A .热量 B.水分 C .土壤 D .光照 2 .在简易阳光房中再搭架盆栽,蔬菜才能生长, 解决的问题是 ( ) A.蒸发量大 B .多虫害 C.地温低 D.太阳辐射强
PPT心得分享 © 2007 GEC Corporation
三、梳理骨干知识,构建思维框架 (二)、农业地域类型
地域类型 分 布 特 点
区位因素
季风水田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 混合农业
大牧场放牧业 乳畜业 种植园农业
PPT心得分享 © 2007 GEC Corporation
三、梳理骨干知识,构建思维框架 (二)、农业地域类型
A
C
PPT心得分享
© 2007 GEC Corporation
三、梳理骨干知识,构建思维框架
(一)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气候(大气圈)
地形(岩石圈)
土壤(土壤圈)
植被(生物圈)
热量、降水、光照、温差 灌溉水源 不作考虑。 土壤是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土壤 各种地形由于水热条件及坡度不同, 不同的光热、水分条件影响农作 肥料高低、酸碱度、质地等影响农作物 农业的生产方式不同。比如我国东北地 降水不足或不稳定的情况下要考虑 物的种类、分布和复种制度。比如我 的生长。比如酸性土壤适合茶树的种植。 区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山地地区发展 灌溉水源,发展灌溉农业。比如我国的 国糖料作物的分布,各地区的种植制 林业。 绿洲。 度,东西部的生产对象。
高中地理农业地域类型教案

高中地理农业地域类型教案高中地理辅导网-畜牧业部分导入新课:同学们,农业是“人类利用自然的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
”承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种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分析了他们的区位条件和特点,今天我们要学习两种新的农业地域类型——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师讲述: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
展示“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学生:美国、阿根廷牧牛为主澳大利亚、南非牧羊为主共同点: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这些地区草场承转:阿根廷是世界的粮仓和肉库,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已成为大牧场放牧业的典型,下面就以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为例来分析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
上节课我们已经分析了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有了一定的基础,那么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有哪些呢?学生:气候、地形、水源、土壤市场、劳动力、政策、交通、科技、机械下面,利用材料,简析它们对大牧场放牧业的有利影响?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全班分成四组,每组解决一个问题,材料1:位于潘帕斯草原的1月平均气温图,7月平均气温图。
潘帕斯草原年降水量及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小组一:生1:气候师:要求学生研读图文材料,进行具体分析生3:气候温暖,草被茂盛师:应该从气候角度进行分析,年均温、年降水量。
后教师板书:温暖较湿润,有利于牧草生长。
材料2:潘帕斯草原面积约76万平方千米。
阿根廷人口分布图。
小组二:生1:地广人稀。
生1:地形、人口师:如何影响?生1:人口密度师:人口密度与大牧场放牧业有什么关系?生1:地广人稀,租金低,适合大范围生产。
生2:自然因素,水资源比较充足。
生3:地广人稀,经营方式以放牧的形式。
1高中地理辅导网材料3:阿根廷每年要宰杀1千万头牛,除供国内食用外,还大量冷藏出口。
阿根廷牛肉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
阿根廷人口分布图,潘帕斯牧牛业的分布图小组三:生1:每年供应国外市场,说明国内市场需求量少,出口、冷藏保鲜技术,交通比较便利。
高中地理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3.2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一、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亚洲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两种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特点;以及这种农业地域类型产生的自然、社会、经济原因。
学习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过程与方法:1.结合文字资料与图示资料的阅读,初步掌握提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2.利用案例完成知识的学习与应用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世界和我国粮食问题的重要性;2、初步形成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重点1.利用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学习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2.对比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两种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理解在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过程中,各个农业区位因素对其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学习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形成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2.结合文字资料与图示资料的阅读,初步掌握提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自学指导法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安排学生活动安排第一课时【课前复习】投影显示“农业区位因素”(随着学生的复习一一出现)【导入新课】学生介绍“水稻的生长习性”【讲授新课】一、季风水田农业1.指导学生阅读“亚洲水稻农业分布示意图”2.指导学生阅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和“亚洲地形分布图”3.指导学生阅读“亚洲人口分布图”4.提示学生思考:世界主要粮食作物有哪些?水稻种植对气候和土地的要求是什么?东南亚的气候和地形还适宜其他农作物生长吗,为什么不选择?水稻种植对劳动力数量有什么要求?5.引导学生总结本区农业生产的特点。
6.引导学生总结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因素。
7.提醒学生思考:“农业区位的主导因素是自然因素还是社会因素?通过对比商品谷物农业来总结。
”(过渡)。
第二课时二、商品谷物农业1. 指导学生阅读“美国地形”和“美国气候示意图”;提醒学生注意比较两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地形条件的相似与区别。
2. 提问:美国农业区主要粮食作物是什么?为什么与东亚的主要作物不同?列举农业区位因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

3.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4.对比分析法:比较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优缺点,使学生认识到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
5.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农业基地,了解农业地域类型的实际情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教学内容:简要介绍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以及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3.教学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学活动设计: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地图展示等方式,详细讲解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特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2.教学内容:
(1)水稻种植业:介绍水稻种植业的特征、分布区域及气候、土壤等影响因素;
(1)导入:以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为背景,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探究: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地图观察、小组讨论等形式,探究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特征和影响因素;
(3)讲解:针对教学重难点,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农业地域类型的内涵和分布规律;
(4)巩固:设计练习题和思考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案例分析、地图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农业地域类型的基本概念和分布规律;
(2)运用对比分析法,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优缺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农业地域类型的实际情况,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2.教学步骤:
2.分析家乡所在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结合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等因素,思考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并撰写一篇建议书,字数不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考纲要求]
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特点。
世界粮食问题。
解决粮食问题的途径。
[知识讲解]
1.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1)水稻种植业
分布:绝大部分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还有非洲的埃及、尼日利亚、拉丁美洲的古巴、委内瑞拉、巴西、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采用旱地直播技术)亚洲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条件:水稻种植业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要大量劳动力,这里劳动力丰富;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这里人口密集,人均耕地少,可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水稻在这里种植历史悠久,稻米是人们喜爱的主要食粮。
小农经营
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属自给农业)
亚洲水稻种植业特点机械化水平低(除日本)
水利工程量大:灌溉是水稻生产的基础,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
科技水平低
(2)大牧场放牧业
分布及放牧牲畜品种美国、阿根廷牧牛
(干旱、半干旱地区)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牧羊
潘帕斯草原发展气温温和,草类茂盛,是世界上优良的天然草场之一
大牧场放牧业的地广人稀,土地租金很低,为牧场的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性
区位优势距海港近,促进了牧场的商品经营,海上冷冻船的发明促进了牛肉的销售
培育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的研究
阿根廷为改善交通运输条件,使肉牛方便地通过布宜诺斯艾利斯等港外运
发展牧牛业大打机井,开辟水源
采取的措施种植饲料
种植园农业:热带——单一经济作物——密集型: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
我国海南岛的国营橡胶农场,生产形式与其相似,但性质、规模、管理方式都与种植园有很大差别。
(3)商品谷物农业
种植作物:小麦、玉米
分布: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我国的东北、西北国营农场
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优越的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广阔;土壤深厚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和,降水丰富,
夏季潮湿
美国商品谷便利的交通运输: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的航运及公路、铁路
物农业的区地广人稀
位优势高度发达的工业:提供农业机械、电力、公肥、农药等
先进的科技
美国农业一体化:生产过程的所有环节都有专门的服务公司,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农业生产只是
其中一个环节。
(4)混合农业
类型:最主要是谷物和牲畜混合农业,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是形式新颖的混合农业
分布: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
农场是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有利于保持土壤的肥力
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小麦耕作活动与牧羊活动交替进行 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为农牧业的限制性条件,政府实施西水东调促进发农业发展
乳畜业:随城市发展而产生的农业地域类型。
影响因素:市场、饲料
分布:北美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及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围。
[能力训练]
1.下图中,正确反映我国城郊农业变化大势的是 ( )
2.下列生产活动,属于因地制宜,对自然因素科学改造的行为是
( ) A .在珠江三角洲种植甜菜
B .在横断山区修筑梯田
C .在江淮平原地区生产双季稻
D .在海南岛种植天然橡胶 3.下列各组所列地区,都分布有世界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生产基地是: ( ) A .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
B .拉丁美洲、东亚、东南亚
C .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
D .东南亚、南亚、澳大利亚 4.关于水稻种植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是一种技术密集型的农业 B .全分布在东亚季风区
C .比其他农业生产类型生产过程复杂
D .单产一般比小麦低 5.下列国家或地区,农业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的是
( ) A .五大湖流域 B .古巴 C .葡萄牙 D .潘帕斯草原
6.关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密西西比河下游平原发展商品谷物生产的区位条件最优越
B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
C .美国人口众多,为商品谷物生产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D .美国商品谷物生产一般是国营的 7.世界混合农业最主要的结构形式是 ( ) A .粮食作物—经济作物
B .蔗—国—桑—鱼
C .畜牧业—谷物生产
D .农—林—牧--副—渔 8.下列各项属于正确体现农业地域性的例子有 ( )
A .在松嫩平原种植水稻、油菜、甜菜
B .在江南丘陵地区修梯田,扩大耕地
C .在内蒙古高原东部有计划地退耕还牧,适应发展畜牧业
D .发达国家大力发展“石油农业” 9.读某农场土地利用图,完成下列要求。
⑴该农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这种农业地域类型在非洲主要分布的国家是 ,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 也属这种类型。
⑵若图中农场分布在澳大利亚东南部,则该农场可能位于 盆地中,该农场七月的气候特点是 。
10.读澳大利亚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⑴图中,A 是 (山地),B 地位于A 山地的 坡,降水多属 雨;C 地由于位于 区,降水 。
⑵D 地的农业区域类型主要是 ,该地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 ,主要畜牧业产品是 。
⑶澳大利亚政府不遗余力地修建水利工程,将
东部丰富的水资源调入西部的某盆地,大大
促进了该盆地农牧业的发展。
[能力训练答案]
1、B
2、C
3、A
4、C
5、D
6、B
7、C
8、C
9、(1)混合农业南非基塘生产
(2)墨累—达令
10、 (1)大分水岭迎风地形雨影稀少
(2)混合农业小麦羊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