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音乐人生的励志故事

合集下载

音乐人生的励志故事_励志故事

音乐人生的励志故事_励志故事

音乐人生的励志故事分享几个关于音乐人生的,一起来看看吧。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音乐人生的励志故事,供大家参阅!音乐人生的励志故事:每一个钟头都有新的光线音乐家鲁宾斯坦经常到好友画家毕加索的画室看他画画。

一次,鲁宾斯坦在好几个月内看到毕加索不断地在画同样的东西。

背景是阳台的铁栏杆,近景是一张桌子、一瓶葡萄酒、一把吉他。

当毕加索画了将近五十幅同样的作品后,鲁宾斯坦不耐烦地问:“每天都描绘同样的静物,难道你不厌倦吗?"毕加索反问道:“你不觉得自己在说废话?难道你不知道,每一分钟都是不同的我,每一个钟头都有新的光线,每天虽然看同一瓶酒,但我可以从中看到不同的个性,看到不同的酒瓶,不一样的桌子,不同的世界里的不同的生命!在我的眼睛里,这一切都是不同的。

”从此以后,鲁宾斯坦在重复弹一首歌时,皆可弹出不同的韵味。

音乐人生的励志故事:不该忘了舒曼我们不敢走近他们,只能远远地观望。

1854年2月,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星期一,时年44岁的罗伯特·舒曼(1810-1856)身着绣有花朵的长袍礼服,从杜塞尔多夫的喧闹街道走到了镇上那座古老的桥边,纵身跳进了涨溢的莱茵河。

这位音乐家立刻被捞了上来。

人们认出了他,诚惶诚恐地把他送回了家。

他的妻子克拉拉(1819-1896)帮他擦干了身上的水,安顿他上了床。

那个时候,克拉拉正怀着他们的第八个孩子,而且即将生产。

克拉拉不肯离去,连续在他身边守了16天。

这之后,医生们警告说舒曼可能会伤害她,而舒曼也最终同意到恩德尼希(在波恩附近)的一家疗养院去接受治疗。

两年之后,精神病、三期梅毒以及用以治病的大量水银夺去了舒曼的生命。

葬礼在波恩举行,人们蜂拥而至,“如同获悉了一场巨大的灾难”。

曾受舒曼奖掖的后进、克拉拉的长期密友约翰尼斯·勃拉姆斯主持了葬礼。

这是欧洲文化的一个转折时刻,它象征着浪漫天真时代的结束。

同一年,亨利希·海涅也因同样的原因离开了人世,为这个时代的悲剧性加上了注脚。

音乐家励志故事作文素材

音乐家励志故事作文素材

音乐家励志故事作文素材《音乐家励志故事作文素材》素材一《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贝多芬是音乐史上的一位巨人,但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

他出生于一个并不富裕的音乐世家,小时候的贝多芬就展现出了极高的音乐天赋。

他的父亲望子成龙,急于把贝多芬培养成莫扎特那样的神童,每天逼着他练琴。

这就像现在有些家长,看孩子有点天赋就使劲儿地压榨,不过贝多芬他爸更狠,为了让小贝多芬多练琴,冬天的时候屋子里都舍不得给好好生火,那小手冻得呀,跟小红萝卜似的。

可是贝多芬没有被这种近乎残酷的训练打倒,反而刻苦练习,小小年纪就开始在音乐界崭露头角。

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想轻易放过他。

在他最意气风发的时候,听力开始衰退。

这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就像厨师没了味觉一样致命。

但贝多芬是个硬骨头,他不但没有自暴自弃,还写出了许多伟大的作品。

像《命运交响曲》,那开头“当当当……”强有力的音符,就像他对命运的怒吼。

他听不见声音,就靠咬木棒感受钢琴的震动来作曲。

他在自己的世界里为音乐癫狂,那创作时头发乱得像鸟巢一样也顾不上,眼睛里就只有乐谱,这股子倔强真是让人佩服。

在失聪的痛苦下,他依旧创作出不朽的经典,就如同一盏灯,在黑暗中倔强地散发着光芒,直至照亮整个古典音乐的天空。

素材二《莫扎特:天才背后的付出》莫扎特,一个被视为音乐神童的家伙。

他出生在一个音乐氛围超浓的家庭,老爹就是个挺有名的音乐家,所以莫扎特算是含着音乐的金钥匙出生的。

但可别以为他是只靠天赋就一步登天了。

小莫扎特那生活节奏就像个拧紧了发条的小机器人。

才三岁呢,就跟父亲一起学习弹琴演奏。

他老爹对他的训练可没少花心思。

有一次,莫扎特他们一家出去旅行演出。

那时候交通不像现在这么方便,全靠马车,一路颠簸。

马车小,坐久了浑身不得劲儿,屁股都快麻成一团了。

但莫扎特一路上都没闲着,在那晃晃悠悠的马车里还在想着音乐,时不时就在腿上打手拍,琢磨节奏呢。

到了演出的地儿,别人都是赶紧休息一下,这小子倒好,下了马车就直奔琴房,熟悉场地的钢琴,一个音一个音试,那认真程度就像个小工匠精心雕刻艺术品一样。

音乐家的励志故事5则

音乐家的励志故事5则

音乐家的励志故事5则音乐是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音乐家的故事,欢迎阅读。

一、闻音识人1707年,亨德尔在不被人知的情况下游历威尼斯。

到达后不久,他应私人朋友之邀参加一个蒙面舞会。

但亨德尔不擅跳舞,便坐下弹钢琴。

正值意大利着名作曲家斯卡拉蒂也在场,当时两人并不相识,但他听过亨德尔非凡的演奏。

此时,他忽然听到美妙的琴声传来,斯卡拉蒂一下子惊呆了,他指着戴着假面具坐在钢琴旁的人大声喊叫:“啊,魔鬼!魔鬼!那个弹琴的如果不是魔鬼,便一定是亨德尔!”斯卡拉蒂说完就冲过去掀掉弹琴人的面罩,果然是亨德尔。

从此两人成了极好的朋友。

二、最穷的作曲家斯蒂芬·福斯特是19世纪美国一位自学成才,具有国际声誉的音乐家。

福斯特的歌曲优美抒情,朴素真挚,在艺术上有着一定的成就。

其中如《哦,苏珊娜!》《家园故老》《老黑奴》等,在美国家喻户晓,而且在我国也广为流传。

他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可观的艺术财富,可是当他离开人世时,他的全部经济遗产只有皮夹子里的3角8分钱。

三、意外的成功美国作曲家乔治·格什温的第一部交响乐作品是《蓝色狂想曲》,它的诞生是富于戏剧性的。

当时美国最着名的斯坎德爵士乐团指挥请他写一部“庄重的作品”,但格什温认为自己对交响乐一窍不通,始终不从命。

指挥先生无奈之中想出了一条妙计,他在报上抢先刊登了一则广告,说三周后在音乐厅上演格什温的交响乐新作。

格什温看了骑虎难下,只好硬着头皮埋头苦干了两个星期才完成任务。

谁知首场演出竟大获成功,并以此奠定了他音乐家的地位。

四、恕不会客德国钢琴家、指挥家封·彪罗(1830-1894)生性孤僻,不好交友,尤其对不速之客随便上门打扰极为讨厌。

为了能专心工作,他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房门上经常挂着免见牌,上面写着:“午饭前恕不会客,午饭后我不在家”。

五、“替身”成名肖邦初到巴黎时不被人知,誉满全城的是匈牙利钢琴家李斯特。

一个晚上,李斯特举行公演。

【励志故事】一辈子走好一条路

【励志故事】一辈子走好一条路

【励志故事】一辈子走好一条路从前有一个小孩叫小明,他从小就梦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家。

每天,他都会用心地练习钢琴,不断提高自己的演奏技巧。

他的家人、朋友和老师都看到了他的天赋和努力,他们都认为小明未来一定会成为一位伟大的音乐家。

当小明上了高中后,他的梦想遭遇了巨大的挑战。

高中生活繁忙而紧张,他不仅要应付复杂的学业,还要参加各种社团和考试。

在这些忙碌中,他逐渐丧失了对音乐的热爱,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适合从事音乐这个职业。

有一天,他参加了学校的音乐比赛。

在比赛前,他非常紧张,一度想放弃参赛。

当他走上舞台,看到观众们期待的眼神,他感到一种强烈的责任感。

他决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演奏。

当小明开始弹奏钢琴时,所有的紧张感都消失了。

他全身心地沉浸在音乐中,他的手指在琴键上飞舞,音符跳跃出琴弦,传达着他内心的情感。

观众们陶醉在他的音乐中,他们流连忘返地欣赏着他的表演。

比赛结束后,小明收到了来自评委和观众们的赞扬。

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感受到音乐所带来的喜悦和满足感。

他意识到,尽管高中生活很忙碌,但音乐是他真正热爱的事物。

他决定回归自己的梦想,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音乐作为他未来的职业。

从此以后,小明用更加坚定的步伐走在了音乐之路上。

他报考了一所著名的音乐学院,并努力学习和演奏,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平。

他参加了各种音乐比赛和演出,赢得了许多荣誉和认可。

他的音乐被人们称为是灵魂的抒发,他的演奏被人们称为是一种审美的享受。

小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了一名成功的音乐家。

他的音乐影响了无数人,激励着他们去追寻自己的梦想。

小明深知,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坚持、努力和付出。

正是因为他在面临困难和挑战时没有放弃,他才能够迎来成功的道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是一段漫长而坎坷的旅程,成功终究属于那些坚持不懈、追求梦想的人。

面对困难和挫折,我们不能轻易放弃,而是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努力去实现它。

只要心怀梦想,迈出第一步,我们就能够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一名音乐家的热情励志故事

一名音乐家的热情励志故事

一名音乐家的热情励志故事
伊芙琳.格兰妮出生在英国苏格兰东北部的农场。

从小酷爱音乐的她,8岁时开始练习钢琴,并显露出了特殊的天赋。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小格兰妮的听力在渐渐下降,医生断定12岁时她将彻底失聪。

失去听力,这对学音乐的人来说,将是多么大的痛苦!但是格兰妮并没有因此减弱对音乐的热情和追求。

为了能更好的“聆听”音乐,她尝试着使用各种办法。

她几乎用她所有的感官来感受着整个声音世界。

她决心做一名打击乐独奏家,于是向伦敦著名的皇家音乐学院提出了申请。

该校从未招收过耳聋的学生,但是她的演奏让所有的老师折服,因此能够破例入学。

毕业后,她一直从事打击乐独奏的谱写和改编工作,成为第一位专职的打击乐独奏家。

格兰妮曾这样说过:“从一开始我就决定——一定不要让其他人的观点阻挡我成为一名音乐家的热情。

”她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事实证明她做到了,而且很优秀。

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无论你选择什么样的目标,从一开始就要有必胜的信心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放弃。

职业生涯名人小故事

职业生涯名人小故事

职业生涯名人小故事
标题:贝多芬的坚持与音乐人生
正文:
贝多芬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他的音乐作品至今仍然被广泛演奏和欣赏。

虽然他的健康状况一直很糟糕,但他的音乐才华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使他成为了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贝多芬在年轻时就患上了耳疾,这使得他的音乐生涯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尽管他不得不被迫减少演出和录音,但他并没有放弃音乐。

相反,他变得更加专注和努力,将自己的音乐才华发挥到极致。

贝多芬的音乐人生是充满了挑战和坚持的。

在他的音乐生涯中,他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他从未放弃。

他的音乐作品反映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其中包括著名的《第九交响曲》。

这首曲子是贝多芬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它表达了贝多芬对于生命和自由的坚定信念。

贝多芬的坚持和努力不仅为他自己,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他的音乐人生不仅为人们带来了无数的享受和感动,同时也激励了许多人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拓展:
贝多芬的音乐作品不仅仅是优美动人,更体现了他对于生命和自由的信念。

他的音乐作品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

在贝多芬的生命中,音乐是他对于生命和自由的表达,这种表达不仅体现在他的音乐作品中,也体现在他的人格和哲学思想
中。

贝多芬的坚持和努力不仅为他自己,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他的音乐人生不仅为人们带来了无数的享受和感动,同时也激励了许多人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贝多芬的音乐作品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它们将继续激励人们勇往直前,追求自己的梦想。

音乐家的励志小故事

音乐家的励志小故事

音乐家的励志小故事在音乐家的身上有许多的励志故事,那么关于音乐家的励志小故事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音乐家的励志小故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音乐家的励志小故事[1]:贝多芬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是欧洲音乐史上最著名的音乐家之一,他1770年出生在德国的波恩,在贝多芬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对他的期望非常高,希望自己的儿子成为莫扎特式的音乐神童。

在贝多芬才4岁的时候,父亲便把一堆的曲谱放在贝多芬面前让他弹奏,有时候贝多芬把小手都练肿了还是不敢休息。

一天,教堂的钟声都已经敲了12下了,贝多芬还在练习,他必须等到父亲回来检查他的曲子才能睡觉,母亲看着眼睛眯成一条缝的贝多芬,垂怜的对他说:“孩子,都12点了,先去睡觉吧。

”“不行,爸爸等会回来看见我没有练琴,会打我的。

”妈妈对这个酒徒的丈夫也没有办法,只好抱着贝多芬在琴边流泪,很快,贝多芬在母亲的怀抱睡着了,妈妈便把他抱上了床。

当钟声再次敲响的时候,贝多芬的酒徒父亲回来了,“那个小兔崽子呢,怎么不练琴了?”“你不看看都几点了,还让孩子练琴,你要把他弄死才肯罢休啊?”对,你说的对”贝多芬父亲一边说着,一边来到贝多芬床边,把贝多芬提了起来,母亲怎么拦也拦不住。

贝多芬迷迷糊糊的在琴上一边弹,一边闭着眼睛,尽管如此,贝多芬的琴声还是十分流畅自然。

“行,这还有点莫扎特的样子。

”父亲在一边高兴的说。

“用痛苦带来欢乐。

”没错!这个人就是音乐巨人——贝多芬!音乐家的励志小故事[2]:莫扎特假如说贝多芬通过不懈的斗争而尽力濒临上帝的话,那么莫扎特就是天使在世间。

莫扎特出生于萨尔兹堡宫廷乐师家庭,很小就露出出极高的音乐禀赋,即兴演奏和作曲都非常精彩,六岁即创作了一首小步舞曲,并在欧洲旅行演出取得胜利,被誉为“神童”。

1773年任萨尔兹堡大主教宫廷乐师,1781年不满主教对他的严格管教而愤然辞职来到维也纳,走上了艰巨的自在音乐家途径。

莫扎特学起音乐来就犹如别的婴儿学谈话一样发自自然。

音乐奇才的事迹鼓舞了我

音乐奇才的事迹鼓舞了我

音乐奇才的事迹鼓舞了我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往往忽略了音乐的力量。

然而,当我了解到音乐奇才的事迹时,我被他们的才华和毅力所震撼,深深地被他们所鼓舞。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几位音乐奇才的故事,以及他们如何激励我追求自己的梦想。

首先,我想提到的是贝多芬。

贝多芬是一位世界著名的作曲家,他的音乐作品深深地触动了人们的心灵。

然而,贝多芬在创作过程中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

由于耳朵失聪,他无法听到他自己的作品,但他并没有放弃音乐。

相反,他坚持不懈地努力创作,最终创作出了一系列伟大的作品。

贝多芬的故事告诉我,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另一个让我深受鼓舞的音乐奇才是李斯特。

李斯特是一位钢琴家和作曲家,他的演奏技巧被誉为世界一流。

然而,他并没有满足于此,他还将自己的才华用于音乐创作。

李斯特的作品创新独特,充满激情和感情。

他的音乐风格影响了许多后来的音乐家。

李斯特的事迹鼓舞着我,让我明白只有不断超越自己,不断追求卓越,才能在音乐道路上取得成功。

除了贝多芬和李斯特,还有一位音乐奇才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是肖邦。

肖邦是一位波兰作曲家和钢琴家,他的音乐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情感。

尽管他生活在病痛折磨中,但他依然创作了许多美妙的作品。

肖邦的音乐充满了力量和激情,他的故事告诉我,即使生活艰难,也要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用音乐传递自己的情感。

这些音乐奇才的事迹深深地鼓舞了我。

他们的才华和毅力让我明白,只有通过不断努力和坚持,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无论是面对困难还是挫折,我都要坚持下去,像他们一样,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用音乐影响他人的心灵。

在我的日常生活中,音乐已经成为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每当我感到失落或困惑时,我会静下心来,聆听一首美妙的音乐。

音乐能够让我忘记一切烦恼,进入一个完全属于我的世界。

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我也能够成为一位优秀的音乐家,用音乐传递自己的情感,影响他人的心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音乐人生的励志故事关于音乐人生的励志故事1:短短的小指在普通人看来并无不妥,但在方昆眼里就是糟糕透顶的不幸。

自从儿子降生后,他就忧郁地注视着儿子的左小指。

这根小指在他心里的意味多得难以形容。

与肥头大耳、笨拙的拇指不同,小指圣洁又高贵。

他做梦也希望儿子能像小提琴大师帕格尼尼那样,靠神奇的手指闯天下。

他花了9个月等儿子的手指,当听到儿子从娘肚降临人世的第一声啼哭,他忍不住在医院肮脏的地板上跳起了小步舞。

儿子的手指第一次撞入眼帘时,他的泪哗地从眼眶涌了出来。

永不知愁的他第一次感觉撞见了鬼。

他想老天爷啊,你这是作的什么孽呀,儿子从这个音乐世家一降生,小指就出奇地短。

小指头和无名指头像一对仇人似的,生怕不能离得更远。

这时在他心里飞驰而过的,竟还是巴赫等光耀父业的故事。

不信佛祖的他破例去了寺庙,他要在祷告中化解音乐世家的这个不幸。

因为彻夜难眠,他变得胡子拉碴,往功德箱投币时几乎栽倒在地上。

熬到儿子3岁那年,不管儿子是怎样抽搭哭泣,他硬让儿子的小脑瓜夹起了锅盖大的小提琴。

为了有说服力,他把左右小指并在一起给儿子看,儿子惊惧地发现他的左小指明显长于右小指。

“看见了吧,这就是练琴的好处,好好练,没准你的小指还会长得更长。

”方音被父亲要他当音乐家的想法折腾得够呛。

他练琴再卖力,父亲依然嘴角朝下撇着:“中指音低,把位往下挪一点!”“瞧你,手干吗打颤?”“来,把小指往下再伸一毫米!”音乐世界里到处是堑壕,方音的童年和少年就是在掉下去又爬上来中度过的。

他的左小指虽然如父亲所言,已经明显长于右小指,但自卑的尘土还是遮住了他的心灵。

都快18岁了,他还是拉不过父亲,尽管父亲有点驼背,但父亲富有感情和力度地揉弦运弓,时常令他叹服不已。

他诅咒自己的小指,怪它比父亲的小指短半个指节,但又感到他心里还缺一样东西,那就是常把父亲折腾得死去活来的热爱。

方昆为了儿子能在西方音乐界闯出一条路来,毅然决定举家迁往美国。

方昆的叔叔在美国正害着病,年老无子,在愁苦的八字眉下,是希望方昆继承他家业的心愿。

方昆本不想劳叔叔大驾,在他看来一个人成天在钱里打滚是不幸的。

但现在为了儿子的前程,他甚至给叔叔写了一首献媚的祝福曲。

一家三口很快迁到了美国。

每逢周末方昆就带儿子去赴音乐会。

没想到儿子才上了半年中学,就完全变样了。

首先他爱上了一位身材高大的波兰女孩,有好几次方昆忧心忡忡,偷偷跟在后面,生怕这场恋爱毁了他的音乐。

以前在国内,儿子谈起想法,总是吞吞吐吐、含含混混,现在他开始吵架似的大嚷大叫了。

他请方昆忘掉过去在中国的那些念头,他要重新走一条路。

双方摊牌的那天,方昆的脸一会通红一会煞白。

他不死心地一个劲问儿子,“你真决定了?”“决定了!”“练了15年,不觉得可惜吗?”“不可惜,因为我只对医学感兴趣。

”方音以医学高材生的荣耀毕业后,去了纽约一家整理医院,专门负责缝唇。

同事们不久就惊奇地发现,方音缝过的唇简直像一件艺术品。

从没见过有人能把伤口缝得如此严丝合缝,下针不差丝毫。

那些目睹过成千上万例缝唇术的权威们,也被惊动了。

他们专程来了解这个初来乍到者的缝唇秘诀。

那天,他整个被外科权威们围了起来。

“缝唇全靠手感,可单凭手,怎么能做到丝毫不差呢?”有权威对此十分不解。

“我从小在家就受到父亲的严格训练。

”人群顿时一片哗然,有人马上大声反驳道:“这不可能,现代医术怎么可能在家里传授?”“不,我父亲只教我小提琴。

音准不准,全看手指到不到位,哪怕差一丝一毫,他都能听出来。

所以,我从小练就了心到手到的能力。

”权威们直到这时才涨红了脸,恍然大悟。

他们一时被方音神奇的手指迷住了。

对他们来说这个经验来得多么晚啊,“我们已经没法……唉,事情怎么会这么巧呢?”关于音乐人生的励志故事2:周围都是阳光女孩。

鹂站在她们中间,犹如一只火鸡站在鹤群里,是那样地扎眼。

恰在这时,一位中年妇女蹭到鹂的面前很客气地问:大姐,您也是陪女儿来应试的吧。

问话的妇女旁边站着一位甜甜的小女生。

鹂见对方一脸的善意,便友好地摇了摇头说,不,我也是参赛的。

那女人便好奇地“哦”了一声,之后便被她的小女生拉走了。

此时,轮到鹂上场了,鹂的心倒平静了许多,正如超女广告所说的,想唱就唱。

鹂对着镜子稍稍整了整装,就从容地走到了前台。

鹂没有多余的言语,上台便向三位评委行了鞠躬礼,然后说,我可以开始了吗?评委们点了点头。

于是鹂定了定神,随后又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就唱了起来。

因为是清唱,而且只有一分钟的时间,所以鹂选择了一首难度不是很大的民歌。

可是,在这短暂的一分钟时间里,鹂仿佛又回到了二十多年前的人生。

那时她刚十九岁,百灵鸟似的,歌不离口。

本来嘛,鹂在师范学院攻的就是声乐。

那时,鹂的偶像就是才旦卓玛、王玉珍等顶级民歌手。

鹂的清唱还是让主评老师眼睛一亮,主评老师对鹂又重新审视了一遍,便客气地问道,大姐您是干什么工作的。

鹂回答说,我没工作。

主评便“哦”了一声接着问,您以前学过声乐吗?学过,二十多年前在师范学院。

因为后来的一次意外,被汽车撞了,成了植物人。

是妈妈用音乐把我唤醒的,我不省人事之时妈妈一直陪伴在我身边,用录音机反复播放国内著名歌唱家的歌,有才旦卓玛的,还有王玉珍、郭兰英的。

妈妈从小就知道我喜欢她们的歌。

终于在二十年之后的一天,我伴着音乐的旋律醒过来了。

再后来我就在音乐声中慢慢地恢复了一些记忆,身体也一天天康复起来,所以今天我就来了,想圆一圆我以前的梦。

鹂一口气说了很多,却把事故的原因给省略了。

她是在某中学实习时,为了保护横过马路被一辆失控的汽车冲撞的小朋友而失去了知觉,也失去了成名的机会。

这段话深深地震撼着也是评委的美女歌唱家莺。

几分钟前,莺对这位面相有点儿呆滞的中年妇女也来应试“超级女声”觉得不可思议,甚至想嘲讽几句。

如今倒使她生出了几分敬重,她破例地走到钢琴旁,亲切地对鹂说:您会唱《雪山哈达》吗?鹂点了点头。

于是,宽广的高原旋律从莺娴熟的纤纤玉手中叮叮咚咚地跳了出来,而鹂的歌喉也在钢琴的伴奏下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曲终了。

莺首先献出了掌声。

观众席也爆发出掌声。

这时,主评老师很老练地对鹂说,大姐您先退下,我们三位评委商议一下再给您答复好不好?鹂便很听话地退了下去。

结果很快就出来了,二比一。

鹂进入前五十名。

复试的结果又出来了:鹂又进入到前二十名。

鹂却未能进入前十名,这是意料之中的事。

鹂也很知足,尽管被阻挡在前十名之外,她还是流下了幸福和感动的泪。

她朝着现场评委深深地鞠了躬,然后双眼四处搜寻着,她是在寻找评委老师莺,她不明白今天评委席上为什么没有莺老师呢?鹂怎能知道呢?莺老师在她进入前二十名之后,就自愿退出有丰厚报酬的评委席了,因为作为评委的她非常清楚当今粉丝们要的是什么,更清楚电视台和赞助商们要的是什么,而这一切鹂都没有——因为她的一次长睡,一切都已错过了。

莺老师是怕伤害一位生命属于音乐的歌手啊!关于音乐人生的励志故事3:2011年,对于今年57岁的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来说,绝对是不平凡的一年:美国纽约市将一条新建马路命名为“马友友路(Yo-YoMaWay)”,总统奥巴马还亲自为他戴上了象征着平民最高荣誉的总统自由勋章!马友友的父母都是毕业留美的华人,在华而街做经济研究员。

从马友友一出生,父母就为马友友设计好了人生路线:做一位出色的经济人!马友友还没有学会讲话,他们就已经开始教认数字,所以马友友最先学会说的话并不是“爸爸妈妈”,而是“一二三……”,两岁时,他的父母就开始教他算术。

马友友在一种受命式的努力中,机械地过完了自己的童年。

读小学的时候,马友友是学校的“数学之星”,在许多数学竞赛中夺了大奖,马友友的父母、老师和同学都为他而开心,但马友友自己却觉得,这丝毫没有乐趣可言。

有一个傍晚,天色不太好,马友友在放学路上怕被雨淋,就从一条非常偏静的小路上往家里跑,在一幢老房子院子外面,他听到了一种极为美妙的音乐,那流水一般优美的旋律很快吸引住了马友友。

他停住脚步往院子里面看去,只见一位老人正在拉大提琴,那位老人拉提琴的神情无比陶醉,身体随着音乐而轻轻晃动,眼前的画面不禁让马友友轻叹了一声:“如果我能奏出这么美妙的音乐该多好啊!”就在这一瞬间,马友友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并不是数学,而是音乐!没多久,那位老人发现了马友友,他走过来把马友友请进了院子,在演奏了许多美妙的曲子之后,还为马友友讲了许多关于音乐的动人故事,这一切,都使马友友完全迷恋上了音乐。

那时候的美国到处都是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和补习班、兴趣班,而马友友的父母则把马友友放在了一个数学培训班里,可是马友友兴趣并不在这里,他时常“逃学”,溜到老人那里去听音乐,学拉大提琴。

结果不难想像,他的数学成绩在下降,很快,他的父母也发现了这些问题,于是把马友友叫到身边来说:“以前的事情,只要你改正就行了,以后,你一定要用心学好数学!”“为什么一定要学习数学?”马友友反抗说,“我并不喜欢数学!”“你只有学好数学,才能和我们一样做一位出色的经济师,甚至可以比我们更出色,成为一位伟大的数学家!”马友友的父母告诉他说。

“为什么一定要和你们走同一条路呢?我觉得音乐是最能让我开心的东西,而且我认为能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得更好,那样我会更开心!”马友友坚定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他觉得,自己的人生之路一定要自己来把握方向,绝不能让他人来操纵,哪怕是父母。

从那以后,马友友就经常去那位老人那里学习音乐,不久后,他的父母终于被他的坚持打动了,替他在一个音乐培训班里报了名。

任何人一旦做起真正是自己喜欢的事情,进步都是特别快的,到中学毕业的时候,马友友就在曼哈顿得了全市学生音乐会的一等奖,并前往哈佛大学就读。

也就在这些时候,他的音乐名声逐渐大了起来,许多重要的交响乐团以及包括钢琴家伊曼纽尔?艾克斯在内的音乐大师都向他发来邀请,与他一起演奏和表演。

在之后的多年里,马友友在音乐路上探索不断、一路向前,多次受到白宫邀请演奏音乐,而且还多次获得“唐大卫奖”和“格莱美奖”,成了一位名震国际的音乐大师!2006年,马友友被联合国任命为和平大使;2011年2月15日,马友友德国默克尔、美国前总统老布什、“股神”巴菲特一起,接受了由美国总统奥巴马新自颁发并戴上的象征着平民最高荣誉的总统自由勋章。

当晚,戴上总统自由勋章后的马友友无比感慨地说:“自己的人生只有一个主人,那就是我们自己,行走在自己铺设的人生轨迹上,一定是最开心最能取得成就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