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分类复习二词语理解与运用

合集下载

统编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专题二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统编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专题二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C
【解析】 “忍俊不禁”与后面的“笑起来”语义重复。
D
பைடு நூலகம்
D
D
D
退出
4.(2017,随州)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C ) (1)科学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新奇美好的世界,使人类对未来充满 ________。 (2)家家户户门楣上挂着艾草,植物的草香着艾叶的芬芳,萦绕在五月 乡村的上空。 (3)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我们随州有着________的资源优势。 (4)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凭借________的故事情节和细腻深刻的人性 描摹赢得观众一致好评。 A.憧憬 融合 独一无二 扣人心弦 B.幻想 融合 得天独厚 触目惊心 C.憧憬 混合 得天独厚 扣人心弦 D.幻想 混合 独一无二 触目惊心

见异思迁 :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 ____________ 不专一。 不毛之地 :不长草木的地方。 __________ 刨根问底 :比喻追究底细,形容钻研的精神。 __________ 大相径庭 :形容彼此相差很远。 __________ 神采奕奕 :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__________ 骇人听闻 :事出怪诞,听起来令人害怕。使人听了非常震惊。骇:惊 __________ 吓,震惊。 随声附和 :别人说什么,自己也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附和: __________ 跟着别人说。 杞人忧天 :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__________
来回翻身,多次重复。 8.翻来覆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解 9.不求甚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了解,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忍不住笑。忍俊,含笑。不禁,不能自制。 10.忍俊不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截然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两者毫无共同之处。截然,形容界限分明,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割断一样。 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12.花枝招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专项复习(二)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专项复习(二)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专项复习(二)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1.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D)A.这些小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更增添了节日欢快的氛围。

B.有些人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在他们发表见解的时候太咄咄逼人。

C.他在床上翻来覆去,试着强迫睡意到来。

D.这里人迹罕至,连草坪都被踩坏了。

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A.他是一个喜欢随声附和的人,总是有很多自己的想法。

B.把他人的东西据为己有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C.父母双双惨死之后,剩下了一个孤苦伶仃的他。

D.大李是外科医生,他对手术技术精益求精,患者送他个绰号“李一刀”。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C)A.小张今天下午居然收到了哥哥寄给他的足球赛门票,真叫他喜出望外。

B.在大家的眼里,他已经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人了。

C.他俩师从一人,所以两幅画的风格大相径庭。

D.每个人都可以在这组美不胜收的收藏中找到适合自己风格的照片。

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B)A.面对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老兵们的敬意油然而生。

B.台风来了,大家各得其所,尽量让损失降到最低。

C.我们不能把这两件无关的事情混为一谈。

D.他总是担心同伴因路太远不能及时赶来,真是杞人忧天。

5.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D)A.对别人漠不关心的人,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关心。

B.夕阳洒在她满头的银发上,使她显得神采奕奕。

C.他们两个人性格截然相反:一个能言善辩、巧于辞色,一个沉默寡言、金口难开。

D.小梁获得奥林匹克物理竞赛二等奖的消息真是骇人听闻啊!6.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A.开封市各大景区常年面向社会招募文明旅游志愿者参与文明劝导,为提升我市文明旅游的形象精益求精。

B.眼下全国普遍降温,多数地区提前进入冬季,呼朋引伴一起去涮火锅的时刻又到来了。

C.王源的新专辑《宝贝》以双生面貌呈现,当中收录了同名歌曲风格截然不同的两个版本。

D.一天的实验做下来,年轻人都感觉疲惫不堪,可王泽山晚上还要反复查找实验过程有无疏漏之处。

2024年秋季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二词语理解与运用

2024年秋季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二词语理解与运用
人教 七年级上册
期末专题训练 专题二 词语理解与运用
期末专题训练
1. 下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早上,我刚准备出门去学校,大雨就淅.淅.沥.沥.地下起 来了。妈妈一边拿雨伞,一边絮.絮.叨.叨.地说:“上课要认 真听讲,出门要加一件外套,还要注意书包不要被雨淋湿
了……”听爸爸说妈妈看到我周末和朋友肆.意.玩.耍.,很为 我的学习状态担心。我走出大门时,对妈妈说:“不用为
不完(看不过来)。此处望文生义,使用错误。
123456789
9. 依据文段,文中画横线的空白处词语运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
眼前云浪留痕的天空、草花烂漫的大地、绿树丛中婀
娜多姿的乡村,宛如一幅渐次舒展的长轴画卷。四野苍翠
的群山,
出这方山水的美丽轮廓:说是山,似乎
有些夸张,这里的山很温柔低调,更不无任性与傲慢;低
123456789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B )
A. 我们中学生应多读一些文质兼美、底蕴深厚的文章,要 从中断.章.取.义.,反复斟酌。
B. 弼马温果是神.通.广.大.!末将战他不得,败阵回来请 罪。
C. 为保障游客的合法权益,使游客不被参.差.不.齐.的旅游 信息欺骗,国家大力整顿了旅游市场。
123456789
5.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B )
A. 同学们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
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B. 他喜得眉.开.眼.笑.,巴不得去奉承。 C. 近年来,曲靖市面貌焕然一新,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
鹤.立.鸡.群.,蔚为壮观。 D. 监控画面中,每道工序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A. 勾画
深情款款

七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专题复习二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习题课件

七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专题复习二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习题课件
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
第四页,共二十五页。
突然醒悟(xǐngwù)过来了。 16.恍然大悟(huǎng rán dàw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xíngróng)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
17.淅淅沥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混为一谈:______把___不__同__的__事___物__混__在__一__起___,__说__成__是___同_ 样的事物。
解析:A句中的“冷”是指天气寒冷;B句中的“冷”是指生僻,少见的;C句中的 “冷”是指寂静(jìjìng),不热闹。D句中的“冷”例句中的“冷”都指灰心或失望。
第十四页,共二十五页。
9.下列句子中的关联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D ) A.即.使.我们在学习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也.不能骄傲自满。 B.好天气虽.然.让百姓的菜篮子轻松了,但.是.不少蔬菜批发商、商户和 菜农却有些发愁。 C.食品谣言的存在,不.仅.是民众相关知识的贫乏,而.且.是食品安全焦 虑的体现。 D.成长的路上,挫折也伴随着我们快速成长,但只.要.认准方向努力, 才.能打出灿烂的明天。
解析(jiě xī):眼花缭乱:眼睛看到纷繁复杂的东西而感到迷乱。用在此处,不合语意。
第八页,共二十五页。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D ) A.他整天沉迷游戏,其他人认为他不.可.救.药. 。 B.经过三个月的跋山涉水,小乌龟终于见到了大.名.鼎.鼎.的百兽之王。 C.我疲.惫.不.堪.地登上了海拔 888 米的长城。 D.复旦大学成功独立研发预防 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的 药物,这可真骇.人.听.闻.了。
第六页,共二十五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2 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2  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20.混为一谈: 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21.悔恨莫及: 指事后的懊悔都来不及了。 22.不求甚解: 现在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23.见异思迁: 看见不同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 定,喜爱不专一。
24.拈轻怕重: 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25.麻木不仁: 本义是肢体麻木,没有感觉,形容对外界的事物反 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26.漠不关心: 形容对人或事物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27.不远万里: 不以万里为远,不顾万里长途的遥远。形容不怕路 途遥远。
也会眉眼盈盈,

A.卧 安静 神清气爽
B.爬 安详 神采奕奕
C.卧 安详 神采奕奕
D.爬 安静 神清气爽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D )
昔日的荒地如今
,成为一片沃土。1913 年我来时见到的废墟上,建
起了干净的农舍,看得出人们生活得幸福、舒适。树林留住了雨水和雪水,干涸
已久的地里又
了泉水。人们挖了水渠,农场边上,枫树林里,流淌着源
源不断的泉水,浇灌着长在周围的鲜嫩薄荷。了青春和活力,还有探索新生活的
勇气。
A.朝气蓬勃 冒出 高昂
B.生机勃勃 流出 昂贵
C.朝气蓬勃 流出 高昂
D.生机勃勃 冒出 昂贵
6.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B )
6.翻来覆去: 既指来回翻身,也指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7.喜出望外: 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8.暴怒无常: 脾气非常恶劣,时常极端愤怒,变化不定。形容人 很容易发怒,而且很没有规律。
9.各得其所: 指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安置。 10.人声鼎沸: 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 杂喧闹。

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题二词语理解与运用点训人教辽宁课件

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题二词语理解与运用点训人教辽宁课件

坚固 牢固 坚固 牢固
123456789
3.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臭氧一词对大家来说,熟悉又陌生。二十世纪后期,随
着科学家发现南极上空
臭氧洞,臭氧

进人们的视线。虽然
每个人都听过它的大名,但
是对它却又

A. 呈现才ຫໍສະໝຸດ B. 出现才C. 出现

D. 呈现

不是 几乎 不是 几乎
消极丧气的时候,切勿
,多个回合的碰壁又算得了什
么,后边还有许多个机会。
A. 因为 B. 即使 C. 即使 D. 因为
势如破竹 一蹶不振 一蹶不振 势如破竹
一蹶不振 势如破竹 势如破竹 一蹶不振
自吹自擂 自高自大 自得其乐 自暴自弃
123456789
点拨:第一空:“因为”表示因果关系,“即使”表示假设关 系。“生活就是不停面对新挑战”是“生活就是99个回合” 的原因,故第一空填“因为”。第二空:势如破竹,形容节 节胜利,毫无阻碍;一蹶不振,比喻一遭到挫折就不能再振 作起来。与“一帆风顺”并列,语意一致,应填“势如破 竹”。第三空:与“消极丧气”并列,语意一致,应填“一 蹶不振”。第四空:自吹自擂,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 喻自我吹嘘;自高自大,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自得 其乐,自己从其中得到乐趣;自暴自弃,自己甘心落后,不 求上进。“消极丧气”的时候,容易令人“自暴自弃”。
123456789
9. [2023·大连期中]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
项是( B )
生活中,有人喜欢
,有人习惯低声细语,有人说
话绵里藏针……无论是日常攀谈还是正式发言,语言都可谓交
流的工具、思维的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项二 词语理解与运用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项二 词语理解与运用
C. 鲁滨逊热爱航海、冒险,即使遭遇危险也从不惧怕,
他真是胆. 大. 包. 天.啊! D. 这篇文章以小见大,见. 微. 知. 著.,立意新颖而深刻,得
到了评委的一致认可。
1 2 3 4 5 6 7 8 9 10
点拨:A 项中“日理万机”指每天处理大量要务, 形容政务繁忙(多指高级领导人)。该成语用错对象。 B 项中“余音绕梁”指歌唱停止后,余音好像还在 绕着屋梁回旋,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耐人寻味。 该成语不符合语境。C 项中“胆大包天”形容胆量 极大(多用于贬义)。该成语属于褒贬误用。故选D。
忧. 天. ,总是皱着眉头思考解决方法。
C. 春天到了,郁金香、樱花、玉兰都开了,公园、校园、
街头处处繁花似锦,穿行在花丛中的人们笑. 逐. 颜.开.。 D. 居民们听得津津有味,手打着节拍,人. 云. 亦. 云. 地跟唱着,
喝彩声此起彼伏。
1 2 3 4 5 6 7 8 9 10
点拨:A 项“骇人听闻”指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 社会上发生的坏事)。此处是褒贬误用。B 项“杞人 忧天”指为不必要忧虑的事情而忧虑,不合语境。D 项“人云亦云”指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 形容没有主见。此处是褒贬误用。“笑逐颜开”指 眉开眼笑,符合语境,故选C。
D. 网传天然气要涨价,争先恐后前往燃气公司营业厅购气
的市民济. 济. 一. 堂.。
1 2 3 4 5 6 7 8 9 10
点拨:A 项中“不耻下问”指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 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该成语用错对象。B 项中 “巧夺天工”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 巧。该成语用错对象。D 项中“济济一堂”形容许多有 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该成语不合语境。故选C。
获得了“最佳风采奖”。 D. 先进文化理念是科技创新的思想源泉,科技创新推

七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专题复习二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作业课件

七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专题复习二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作业课件

________,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A.强壮
高大
欲望
唤醒
B.强悍
强大
愿望
吹绿
C.强壮
强大
渴望
摇醒
D.强悍
高大
欲望
唤醒
第五页,共二十页。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B 每一条河流都是一曲古老的赞歌,唱出了远古文明的________,从未看过翻腾的巨浪的 人,难以想象万马奔腾(wàn mǎ bēn téng)、________的壮丽景象。让我们迈开脚步,打 开________,投入大自然的________。 A.光芒 一碧万顷 心曲 怀抱 B.辉煌 一泻千里 心扉 怀抱 C.光芒 一往无前 心扉 情怀
第十页,共二十页。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听到春游去游乐场的消息,我喜.出.望.外.。 B.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C.他欣赏《朝花夕拾》的世事洞明, 也喜欢《西游记》的扣人心弦,真是太见.异.思.迁.了。 D.学龄前的妹妹总是把汉语拼音和英语单词混.为.一.谈.,让人哭笑不得。
第九页,共二十页。
6.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D ) A.这些小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更增添了节日欢快的气氛。 B.儒家的圣贤从不否定人生,从不认为现实的世界是不.可.救.药.的、 必须超脱的罪恶的世界。 C.小李讲的故事生动幽默,逗得大家哄.堂.大.笑.。 D.一场春雨过后,田间野外,四处的绿草油.然.而.生.。
第十二页,共二十页。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B ) A.我的一位邻居说话的口气总是咄.咄.逼.人.,令人十分难堪。 B.这两本成语词典各.得.其.所.,一本重视溯源,一本例句丰富, 重点都很突出。 C.我们在读书和学习过程中,有不懂的地方要及时请教他人, 不要不.求.甚.解.。 D.图书馆挤满了人,有还书的,有借书的,工作人员应.接.不.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这些小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更增添了节日欢快的氛围。 •• ••
B.消法修正案将网络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等 条款纳入其中,市民们对此纷纷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
C.他把桦树苗全种到地表湿润的山谷,结果证实他的做法是对的, 现在这些桦树像少女般亭亭玉立,蔚然成林。 ••••
B.中国桥、中国车、中国路、中国港;墨子“传信”、北 斗“组网”、超算“发威”、“天眼”探空……,新变化 新成就值得浓墨重彩地宣扬。
C.现在的孩子在听什么音乐?是《小苹果》《最炫民族 风》,还是《雪绒花》《孤独的牧羊人》,以及贝多芬和 莫扎特的作品呢?
D.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3)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___不__毛__之__地___(不长庄稼的地方)上涌出的
神秘泉水。 (4)不管是那只家养的白鸭还是麝香鸭,都和真正的水鸭长得_____
__大__相__径__庭____(形容彼此相差很远)。 (5)等它克服了这种心理障碍后,它马上变得活泼而__神__采__奕__奕____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分类复习
专题二
词语理解与运用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分类复习
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1
2
3
4
5
6
7
8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分类复习
1.根据括号里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这是荒园,___人__迹__罕__至___(少有人来),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2)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___殉__职_______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分类复习
5.填入下列句子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 )
(1)任何不称职的或者____________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 这衣服。
(2)她一心想把这些____________的小生物布满大地。 (3)夜空,是那样________,又是那样亲切。
A.愚蠢 B.愚蠢 C.愚笨 D.愚笨
(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起来。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末去滨江路游玩的人很多,大人们漫步江畔,悠闲自得,
孩子们则在免费开放的室内沙场堆城堡、玩滑梯,乐此不疲。 • • ••
B .台风来了,大家各得其所,尽量让损失最小。 • • ••
C.今年第一季度“泸州好人”出炉,龙润珍等五位普通市民榜
D.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 ••••
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 党员。
【点拨】 “随声附和”的意思是自己没有主见,人家 说什么,也跟着说什么。是个贬义词。 【答案】B
4.[2018•淄博]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B )
A.仁爱是儒家文化的核心观念。孟子有言:“仁者爱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
上有名,他们助人为乐、孝老爱亲的故事很快家喻户晓。 • •••
D.韩国“岁月号”客轮拥有防破坏设计,但这样的设计并非天 •
衣无缝,一旦有水漫入某些隔间,船体也会迅速下沉。 •••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分类复习
【点拨】 “各得其所”的意思是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 到恰当的安置,用在此语境中不合适。 【答案】B
灵敏 机灵 灵敏 机灵
神秘 神秘 神奇 神奇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面对走过来的店员,我总是煞有介事地问书的价钱,以 •••• 避免自己的尴尬。 B.他硬是把这原来只是长了一星点杂草的不毛之地,变成 •••• 了草木茂盛的绿色原野。 C.白求恩同志对工作认真负责,从不挑肥拣瘦、拈轻怕重, •••• 表现出了共产党人的品格。 D.2017年10月1日晚10时许,美国拉斯维加斯曼德勒湾酒 店附近的音乐节发生骇人听闻的枪击事件,导致59人死 •••• 亡,527人受伤。
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结晶,她________个体心灵、_______民族精
神、________民众心智,________中华民族数千年坚毅前行。
A.安顿 B.启迪 C.安顿 D.启迪
振奋 引领 引领 安顿
启迪 安顿 振奋 振奋
引领 振奋 启迪 引领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分类复习
【点拨】答此题从词语搭配习惯入手,与“民族精神” 最搭的词语应该是“振奋”,跟“民众心智”最搭的应 该是“启迪”,根据这些判断,对照四个选项,符合的 选项为A。 【答案】A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分类复习
【点拨】 “不毛之地”与前面“长了一星点杂草”相 矛盾。 【答案】B
7.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父母双双惨死之后,剩下了一个孤苦伶仃的他。 ••••
B.在大家的眼里,他已经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人了。 ••••
C.他在床上翻来覆去,试着强迫睡意到来。 ••••
D.他俩师从一人,所以两幅画的风格大相径庭。 ••••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分类复习
【点拨】 “大相径庭”的意思是形容彼此相差很远, 这和前面的“他俩师从一人”相矛盾。 【答案】D
8.[2018•巴中]依次填入下列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面对文化传承创新这张有难度的时代考卷,我们不仅要善于做
好选择题,敢于做好应用题,还要精于做好综合题。中华优秀传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