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说明书之背景技术的撰写
专利申请撰写之背景技术部分书写

专利申请撰写之背景技术部分书写中国最高法院司法解释(法释〔2009〕21 号)第2 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权利要求的记载,结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阅读说明书及附图后对权利要求的理解,确定权利要求的内容。
该规定明确了权利要求的折衷解释的原则。
在该原则下,权利要求解释的范畴,并不限于解决权利要求中的术语不清楚的问题,还包括基于说明书和附图等内容,将原本含义清楚的术语所涵盖的范围,进行扩大或缩小的解释。
因此,要达到既能够维持专利权稳定,又能够为权利行使提供一个较理想的保护范围,申请文件的撰写非常重要。
并且,对于很多发明,申请人都要在世界各国申请专利。
这样,申请文件的撰写,还要考虑各国的法律要求。
实务中,对于权利要求书、说明书的发明内容部分、具体的实施方式部分等重要部分,撰写中通常都会受到足够的重视。
而对于背景技术部分的撰写,其重要性往往容易被忽视。
然而,即使是对于背景技术部分,撰写上的不慎,也可能会给申请人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本文立足于中国专利申请,结合其他国家的专利申请实践,对说明书背景技术部分的撰写问题进行简要的探讨。
1、基于中国实务的撰写策略根据中国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二章第2。
2。
3 节的规定,背景技术部分应当写明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理解、检索、审查有用的背景技术,并且尽可能引证反映这些背景技术的文件。
尤其要引证包含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中的独立权利要求前序部分技术特征的现有技术文件。
此外,还要客观地指出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缺点,但是,仅限于涉及由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解决的问题和缺点。
在中国的实务中,背景技术部分的撰写,主要可以从以下对几个方面产生的影响而进行权衡。
(1)对说明书的充分公开的影响发明通常都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做出的,其中一部分技术特征属于已知的技术特征,一部分特征属于相对于已知技术做出贡献的技术特征。
对于已知的技术特征,说明书中往往不作详细的描述,甚至在背景技术部分也丝毫没有提及。
专利说明书中背景技术的撰写技巧探讨

专利说明书中背景技术的撰写技巧探讨作者:李意来源:《法制与社会》2018年第06期摘要目前很多背景技术在说明书这块内容中为撰写人员最容易忽略和不重视的一块内容,使得背景技术的撰写质量很低,有的甚至达不到其起到的技术要求。
背景技术的撰写质量降低,拉低了整体五书的撰写总质量,其完全是撰写代理人员可以避免的问题,也是撰写人员需要注意和学习的问题,本文从多个角度阐述背景技术撰写的重要性以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专利背景技术撰写作者简介:李意,北京市浩东律师事务所。
中图分类号:D923.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ki.1009-0592.2018.02.357当今世界的竞争已经不仅是经济实力的竞争,还伴随着科技与人才的竞争,其中体现了科技与人才的双项创新的一个指标就是专利技术。
当今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申请专利,在我国专利的申请量也在也逐年攀升,但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并不仅仅是需要在专利申请数量上体现,在专利质量上也需要进一步的提升才是关键,如何在现阶段有效的提升专利的申请质量,提高专利的撰写水平,是现阶段知识产权从业代理人员需要思考和行动的问题。
专利的申请文件一般包括五书,其分别是权利要求书、说明书、说明书附图、说明书摘要和摘要附图,对于说明书中,其包括了一部分叫做背景技术,所谓背景技术即是涵盖了与本专利发明相关的现有的接近的技术,也是表明发明者的技术基础以及前人的技术基础。
然而,目前很多背景技术在说明书这块内容中为撰写人员最容易忽略和不重视的一块内容,使得背景技术的撰写质量很低,有的甚至达不到其起到的技术要求。
背景技术的撰写质量降低,拉低了整体五书的撰写总质量,其完全是撰写代理人员可以避免的问题,也是撰写人员需要注意和学习的问题。
(一)确定领域在拿到专利技术交底书时,代理人撰写专利文件前要确定该项专利的领域与方向,确定为代理人代理的业务范围的领域后方可进行撰写工作。
(二)检索相关领域现有技术在通过检索网站检索现有技术前也可以通过与发明人沟通,因为发明人为本领域专业的技术人员,所以其对于现有技术的了解更为前线和深刻,撰写代理人可以通过与发明人的语言沟通,进一步了解和询问到现有技术的情况。
背景技术的撰写

背景技术的撰写作者姓名:周明新作者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光电部分析二处摘要本文提出了作者的浅显的观点,指出说明书背景技术在整个专利申请文件中的重要作用,从法理和技术角度去阐述为什么在专利申请文件撰写过程中需要重视背景技术的撰写,同时,给出了笔者认为说明书背景技术的撰写中应当注意的地方。
关键词背景技术引证文件整个专利申请文件由权利要求书、说明书等多部分构成,说明书是专利申请文件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撰写规范的说明书不仅是专利申请能够得以授权的一个前提,同时,作为一份详细的技术说明书能够指导公众去实现专利文件中涉及的技术方案。
说明书包括发明或实用新型名称、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发明或实用新型内容、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通常情况下,申请人在撰写过程中重点关注发明或实用新型的内容以及具体实施方式,以便能够详细充分的描述其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避免出现公开不充分、不支持、不清楚等导致无法授权的问题,而对于说明书的其他组成部分,尤其是背景技术部分并不会过多关注。
专利申请人在撰写说明书背景技术部分往往过于简单,一方面,目前的专利法并没有因为说明书背景技术部分撰写不规范导致不能授权的条款,我国专利法并没有规定申请人在专利说明书背景技术部分对现有技术进行披露的具体要求,也没有规定申请人在没有披露或没有真实披露现有技术的法律后果,目前的专利法、实施细则以及审查指南上对说明书背景技术部分的撰写要求都是一个建设性的意见,而不是强制性的约束,例如,专利法实施细则第17条规定,背景技术部分应该写明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理解、检索、审查有用的背景技术,有可能的话,并引证反映这些背景技术的文件,因此,导致专利申请人在撰写申请文件的过程中不会过多关注背景技术部分的撰写;另一方面,申请人在撰写背景技术过程中往往担心如果撰写内容过多,尤其是当其引用了与本申请最相关的现有技术时,这些相关的现有技术会被审查员拿来作为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从而评价创造性,导致授权率降低。
专利撰写与申请说明书-背景技术

专利撰写与申请说明书-背景技术背景技术部分是专利说明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阐明该发明的技术背景和技术领域,为后续的发明实施和问题解决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
本节将详细介绍背景技术的撰写与申请的相关要点。
背景技术的撰写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技术领域:首先需要确定该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例如电子、机械、医药等。
这有助于读者准确定位技术领域,并对该发明进行正确的评估。
2.叙述现有技术:在背景技术部分,需要详细陈述与该发明相关的现有技术。
这些现有技术可以包括其他专利、学术论文、产品说明书等,需要全面而准确地归纳整理。
3.阐明现有技术的问题:接下来,需要明确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这些问题可以是技术上的缺陷、安全性问题、高成本、低效率等。
这样有助于彰显该发明的技术优势和解决问题的创新性。
4.描述解决问题的需求:在背景技术部分,需要清晰地描述对现有技术问题解决的需求。
例如,市场需求、法规要求、用户需求等。
这些需求将全面揭示该发明的商业价值和应用前景。
在撰写背景技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简明扼要:背景技术部分不应过于冗长,应简明扼要地陈述现有技术和问题,避免过多的细节描述。
2.调研支持:撰写背景技术时需要进行充分的调研,查阅相关文献和专利以支持自己对现有技术和问题的陈述。
4.陈述客观准确:在阐述现有技术问题和需求时,需要客观准确,避免过度夸大或不实的描述。
申请人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和分析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最后,背景技术部分的撰写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可以参考相关专利的撰写样例和要求,以确保专利申请的质量和成功率。
同时,需要注意背景技术部分与发明内容的衔接,编写连贯流畅的文章,降低读者理解的难度,提高发明的可替代性和申请的成功性。
专利撰写与申请说明书-背景技术

专利撰写与申请说明书-背景技术背景技术部分是专利申请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描述与专利所涉及的发明领域相关的现有技术、问题、缺陷以及当前技术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手段。
本篇文章将以1200字以上的篇幅详细介绍背景技术的撰写要点和注意事项。
首先,在撰写背景技术部分时,应该明确描述该专利所涉及的技术领域,并简要介绍该技术领域的背景信息。
这包括相关技术的发展历程、现有技术的普及程度以及相关技术所涉及的行业应用等方面。
同时,应该概述该技术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说明当前技术无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其次,应当详细描述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法和手段。
这包括描述相关技术的基本原理、工作方式以及实现方法等方面。
重点突出现有技术的优缺点,并指出当前技术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这有助于评估现有技术的局限性,以及后续介绍本发明的优势和创新点。
在描述现有技术时,还要注意避免对现有技术进行不必要或错误的批判。
应以客观、中立的态度介绍现有技术的特点和限制。
若有必要指出其他技术的问题和不足,应基于充分的事实和数据进行支持,避免主观臆断。
另外,背景技术部分还应简要介绍一些先前的相关专利和文献。
这些文献可以是同领域内已有的专利或学术研究成果,也可以是与该技术领域相关的行业标准或法规等。
介绍这些文献的目的是为了突出本发明的创新点和区别于现有技术的特点。
在撰写背景技术部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保持客观和中立。
描述现有技术时,避免过于主观的评价和批评,以便更好地突出本发明的创新点。
其次,要做到精准和详细。
描述现有技术时,要给出具体的例子和实证数据,方便读者对现有技术有更深入的了解。
此外,要注意与说明书的其他部分保持一致。
背景技术部分作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应与说明书的其他部分相互协调一致,避免出现信息冲突或逻辑不连贯的情况。
最后,背景技术部分应具备简洁明了和具体有力的特点。
要避免冗长的描述和与本发明无关的信息,将重点放在与本发明相关的技术问题和解决方法上。
专利申请中的背景技术介绍

专利申请中的背景技术介绍在当今的高科技时代,专利申请成为了许多企业和个人保护创新成果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申请专利之前,了解背景技术是至关重要的。
背景技术介绍可以帮助专利申请人更好地了解相关领域的现有技术和发展趋势,从而更好地规划和保护自己的创新成果。
本文将就专利申请中的背景技术介绍进行探讨。
一、背景技术介绍的重要性专利申请中的背景技术介绍是对相关技术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描述。
它不仅可以帮助专利申请人了解自己的技术在该领域中的位置,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评估自己的创新成果是否具有独特性和可实施性。
此外,背景技术介绍还可以帮助专利审查员更好地理解申请人的技术发展思路,从而更快地审查专利申请。
二、背景技术介绍的内容背景技术介绍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相关领域的现有技术:申请人应对相关领域的现有技术进行全面的调研和了解。
这包括已有的专利、论文、技术报告等。
通过对现有技术的了解,申请人可以更好地评估自己的技术是否具有创新性和可实施性。
2.技术发展趋势:除了了解现有技术,申请人还应对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进行研究。
这包括新的技术突破、市场需求变化等。
通过对技术发展趋势的了解,申请人可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创新成果,使其具备更好的市场竞争力。
3.技术问题和挑战:背景技术介绍还应对相关领域存在的技术问题和挑战进行分析。
这些问题和挑战可能包括技术难点、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等。
通过对技术问题和挑战的了解,申请人可以更好地评估自己的创新成果在解决这些问题和挑战方面的优势和局限性。
三、背景技术介绍的撰写方法撰写背景技术介绍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客观、准确:背景技术介绍应客观、准确地描述相关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避免夸大或歪曲事实。
2.简明扼要:背景技术介绍应尽量简明扼要,避免冗长和啰嗦。
只需提供关键信息,不必过多赘述。
3.重点突出:背景技术介绍应突出申请人的技术在相关领域中的独特性和创新性。
可以通过对现有技术的对比和分析来突出申请人的技术优势。
专利申请撰写之背景技术

背景技术≠现有技术
现有技术:A 22 本法所称现有技术,是指申请日以前 在国内外为公众所知的技术。
背景技术:可以属于现有技术,但并不必然属于现有 技术
(1)有证据证明其在申请日(优选权日)前已经公开→现有技术 (2)申请日(优先权日)前未公开,即使撰写人认为该技术还存在 不足并将其写入背景技术中,也不能认为该技术为现有技术
例:一种半导体冷凝水装置( 201110161060.8 )
案情介绍:
申请文件的“背景技术”:在某些特殊功能的空气净化器产品中,需 要不断使用微量的水(0.2-2毫升水/小时),对于这种需要不断使用微量 的水的场合,利用微型制冷装置,将空气中的水分冷凝析出就是一个可行 的办法。鉴于产生冷凝水的装置要求具有能耗小、水量微量、不能结冰、 体积小等特点,利用大型的蒸发器是不能满足要求的。本发明的“发明内 容”基于此需求,提出了利用微型的半导体制冷片,实现制备定量冷凝水 的目的。
” 专利法第26条第3款:说明书应当对发明或者实用 新型作出清楚、完整的说明,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 人员能够实现为准;必要的时候,应当有附图。摘要 应当简要说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技术要点。
END 未尽事宜,欢迎补充
感 谢
感 谢
阅
阅
读
读
怎样撰写背景技术
5. 面对发明人提供的技术交底,一定要判断现 有技术是否已经达到认识到认识技术问题产生 的内因,若没有,只需简单指出技术问题即可。
建议将技术问题产生原因放入到技术效果 部分说明,以引出发明的技术效果,可以进一 步体现非显而易见性。
怎样撰写背景技术
6. 基本概念
(1)在背景技术的首部对本发明主题中所涉及的基本 概念进行准确定义。
申请人答复时提供了一份证明材料(2009年发表于《Food Hydrocolloides》的一篇文献),证实了该酶的存在,并且本申请的制备方 法正是在该文献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
专利技术说明书范本

专利技术说明书范本摘要:本专利技术说明书旨在提供一个范本,用于撰写专利技术说明书。
范本包含了专利技术说明书的各个部分,包括背景技术、发明内容、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说明和权利要求等。
通过遵循该范本的结构和格式,撰写人员可以更加方便地编写专利技术说明书,提高其质量和可读性。
1. 背景技术本发明涉及一种(填写具体技术领域),尤其是(填写技术领域中的具体问题)。
目前已有的解决方案存在(填写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因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填写本发明的目标或优点)。
2.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标是(填写发明的目标或优点)。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填写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或方法)。
该方案包括(填写方案中的关键技术或步骤)。
通过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填写采用本发明可以解决的问题或带来的优势)。
3.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这里可以根据具体发明的特点,分为多个小节进行描述。
每个小节可以根据具体实施方式的不同,进行适当的分段和编号。
)4. 附图说明附图是本发明的一部分,用于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这里可以对附图进行逐个描述,解释图中的各个部分和元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作用。
)5. 权利要求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和技术方案,提出以下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1:(填写第一个权利要求的具体内容)权利要求2:(填写第二个权利要求的具体内容)......(这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列出多个权利要求,每个权利要求之间用换行符分隔)结束语:通过本范本,撰写人员可以更加方便地编写专利技术说明书。
同时,为了提高专利技术说明书的质量和可读性,撰写人员应该注意使用准确、简练的语言,描述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和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此外,还应该根据具体发明的特点,合理组织文章结构,使得整篇说明书具有一致性和连贯性。
通过遵循这些要求,可以编写出高质量的专利技术说明书,提高发明的专利申请成功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利说明书之背景技术的撰写
(一)重要性
根据专利法的规定,在专利文件的撰写中,说明书部分必须包括背景技术的撰写。
代理人也往往十分重视对背景技术的撰写,本文将从背景技术的重要性、形式上、内容上的具体要求以及检验背景技术优劣的十个问题出发具体阐述如何撰写说明书的背景技术。
(二)审查指南:
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说明书的背景技术部分应当写明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理解、检索、审查有用的背景技术,并且尽可能引证反映这些背景技术的文件。
尤其要引证包含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中的独立权利要求前序部分技术特征的现有技术文件,即引证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文件。
说明书中引证的文件可以是专利文件,也可以是非专利文件,例如期刊、杂志、手册和书籍等。
引证专利文件的,至少要写明专利文件的国别、公开号,最好包括公开日期;引证非专利文件的,要写明这些文件的标题和详细出处。
此外,在说明书背景技术部分中,还要客观地指出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缺点,但是,仅限于涉及由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解决的问题和缺点。
在可能的情况下,说明存在这种问题和缺点的原因以及解决这些问题时曾经遇到的困难。
引证文件还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1)引证文件应当是公开出版物,除纸件形式外,还包括电子出版物等形式。
(2)所引证的非专利文件和外国专利文件的公开日应当在本申请的申请日之前;所引证的中国专利文件的公开日不能晚于本申请的公开日。
(3)引证外国专利或非专利文件的,应当以所引证文件公布或发表时的原文所使用的文字写明引证文件的出处以及相关信息,必要时给出中文译文,并将译文放置在括号内。
如果引证文件满足上述要求,则认为本申请说明书中记载了所引证文件中的内容。
但是这样的引证方式是否达到充分公开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要求,参见本章第2.2.6节。
(三)法条:
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八条的规定,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说明书应当写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名称,该名称应当与请求书中的名称一致。
说明书应当包括以下组成部分:
(1)技术领域:写明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所属的技术领域;
(2)背景技术:写明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理解、检索、审查有用的背景技术;有可能的,并引证反映这些背景技术的文件;
(3)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内容:写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并对照现有技术写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4)附图说明:说明书有附图的,对各幅附图作简略说明;
(5)具体实施方式:详细写明申请人认为实现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必要时,举例说明;有附图的,对照附图说明。
(四)一个好的技术背景应该能够回答以下十个问题:
1、发明直接指向的技术范围是什么?
2、对于一个普通技术领域的人员来说,实际的发明申请是什么?
3、在本领域中,普通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具有的技术水平是什么?
4、这个技术领域是如何发展的?
5、这个技术领域的是开阔的还是狭小的?
6、这个技术领域的什么问题或缺点将会被本发明所解决?
7、如何以及在什么情况下,这个领域中的该问题变为已知的存在?
8、以前的技术中,这个问题为什么没能成功解决?
9、现有技术中有什么相似的缺点、不足,以及这些缺点不足如何被克服的?
10、什么是使现有技术远离本发明所建立的结果?
(五)背景技术的内容:
1、目的在于解释:为什么有此发明?这个问题怎么解决?为什么这个发明是重要的?其中,有必要描述发明的有用性。
2、背景技术与权利要求的范围要具有一致性。
3、背景技术可用图表予以说明,尤其发明是已有结构、功能的改进时。
(六)背景技术必须仔细撰写的原因:
1、帮助定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决定披露的充分程度。
2、帮助读者理解本发明。
3、同时,可以引入相关内容用于解释权利要求。
4、特别的,对于一个对现有技术做出小改动发明来说,详细的背景技术描述将十分有帮助,其中本发明显示现有技术中不能得出任何教导或没有任何暗示对于本发明,这样有助于评价创造性。
(七)应注意的事项:
1、不要描述主题名称作为现有技术,尤其当它不是的时候。
2、背景技术部分应当写明该具体领域现有的技术状况,最好能根据图描述。
可以引用别人申请的专利文件,也可以引用杂志、书本中的内容或介绍他人的使用的技术,也可以根据自己了解的情况进行描述。
3、在描述完现有技术后,还要客观地指出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缺点,仅限于自己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解决的问题和缺点。
自己也没有解决的缺点不要谈。
4、介绍背景技术和指出现有技术的缺点,是为了引出为什么要发明本技术,即本发明是在什么情况下做出的。
背景技术是判断本发明是否具有新颖性、创造性,是否可授予专利的对比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