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体毛笔楷书书写歌诀《楷诀百韵歌》
柳体书法口诀

柳体书法口诀《柳体书法口诀一:基本笔画》小朋友们呀,要写好柳体字,先把笔画来认清。
横画呢,就像一根小扁担,要写得平稳又有力。
起笔轻轻顿一下,就像小蚂蚁停下来歇脚,然后慢慢地向右行笔,到了结尾呀,再顿一下,就像到了目的地又歇会儿。
竖画像个小柱子,直直的,起笔也要顿,像小火车出发前加油,向下行笔时要稳稳当当,不能歪。
撇呢,就像一把小梳子的齿,从粗到细,轻快地撇出去,捺画就像小滑梯,捺脚要舒展,像小脚丫用力踩地。
点就像小雨滴,轻轻落下,可要有小顿笔哦。
掌握了这些基本笔画,就像搭房子有了小砖头,这可是写好柳体字的第一步呢。
《柳体书法口诀二:笔画顺序》小朋友们,写柳体字有个笔画顺序的讲究呢。
一是先横后竖,就像盖房子先搭横梁再立柱子。
比如说“十”字,要先写横,这横就像小床的床板,平平稳稳的,然后再写竖,竖就是床腿,把床板撑起来。
二是先撇后捺,就像小鸟张开翅膀,先左边的小翅膀(撇),再右边的大翅膀(捺),“人”字就是这样。
三是从上到下,就像小猴子从树上往下跳,一层一层的,像“三”字,先写最上面的一横,再中间的,最后下面的。
四是从左到右,像小朋友排队,从左边开始排起,“林”字,先写左边的“木”,再写右边的。
记住这个笔画顺序呀,字就写得又快又好看啦。
《柳体书法口诀三:结构之重心》小朋友们,柳体字的结构里重心很重要呢。
重心就像小娃娃站在地上,要稳稳当当的。
比如说写“中”字,中间那一竖就像小娃娃的身体,要写在正中间,就像小娃娃站在跷跷板的正中间,这样字才不会倒。
如果重心偏了,字就像喝醉了酒的小老头,歪歪斜斜的。
再看“田”字,四个小方块要分布均匀,中间的十字交叉点就是重心的位置,就像四个小伙伴手拉手围着一个中心点。
我们写柳体字的时候,心里要想着这个重心,这样写出来的字才扎实、稳定。
《柳体书法口诀四:结构之对称》小朋友们,柳体字好多结构都是对称的呢。
就像蝴蝶的翅膀,两边是一样的。
比如说“日”字,左边和右边就像照镜子一样。
楷书结构口诀100条

楷书结构⼝诀100条王羲之碑帖第⼀法:⼗字在上横抗肩,竖笔上粗细下端,竖笔书写带撇意,位置写在中⼼线。
第⼆法:⼚字作头横抗肩,横撇不连更美观,撇如柳叶中间宽,撇笔长写字舒展。
第三法:布字头部横笔长,先撇后横是传统,笔顺来⾃篆书意,楷书⾏书都响应。
第四法:左字头部横笔短,横笔短了撇笔长,先横后撇不写错,笔顺和篆写法同。
第五法:三框包围上横短,上横短了下横长,上横与竖不连接,竖笔垂露更健康。
第六法:⼘字在上点作横,竖笔垂直上端粗,在下在右点下斜,竖笔必须⽤垂露。
第七法:⽴⼑短横为垂露,位置写在中上部,竖钩垂直向右弯,衄挫挑钩如发弩。
第⼋法:冈字框部左垂露,左右两竖必垂直,左短右长分阴阳,两竖向背有弹性。
第九法:⼋字在上要写⼤,撇低捺⾼是妙法,⼋字在下捺变点,撇⾼起笔点稍下。
第⼗法:⼈字之头撇捺展,撇捺下端不⽔平,撇低捺⾼分阴阳,下部结构往⾥送。
第⼗⼀法:单⽴⼈旁独站⽴,撇如⽜⾓竖垂露,竖笔上细下端粗,竖画尖接撇之肚。
第⼗⼆法:勿字折钩向左曲,如同凳⼦侧腿⽴,凳⼦侧⽴凳不倒,衄钩斜度重⼼笔。
第⼗三法:⼉部变化多在撇,在左在中为竖撇,⼉在下部为斜撇,写好浮鹅钩笔画。
第⼗四法:⼏在下部横抗肩,撇为竖撇钩伸展,⼏在外沿如古钟,左右对称是关键。
第⼗五法: 京字之点可竖点,点笔落在中⼼线,侧点与横相脱离,下部窄了横笔展。
第⼗六法:两点之⽔要呼应,中⼼靠拢不离散,⾸点起笔稍靠右,提锋遥指点右边。
第⼗七法:秃宝盖点如露珠,横细抗肩钩饱满,钩锋遥指下笔⾸,宝盖窄了下部展。
第⼗⼋法:硬⽿旁钩不可⼤,横笔宜低不宜⾼,竖笔接横⽤垂露,和左写平如上吊。
第⼗九法:左⽿旁部⽿廓⼩,⽿廓上宽下边收,竖笔必须⽤垂露,向左稍弯为避右。
第⼆⼗法:右⽿旁部⽿廓⼤,⽿廓写3不美观,横笔宜低不宜⾼,竖笔垂直向下展。
第⼆⼗⼀法:凶字底框分阴阳,左竖稍短右竖长,横笔抗肩呈凸状,两竖下端平线上。
第⼆⼗⼆法:⼑部在下不要宽,钩锋遥指横左端,挑钩宜短且饱满,折笔⾓度是关键。
楷书口诀一百法,练字必备。

楷书口诀一百法,练字必备。
第一法:十字在上横抗肩,竖笔上粗细下端,竖笔书写带撇意,位置写在中心线。
第二法:厂字作头横抗肩,横撇不连更美观,撇如柳叶中间宽,撇笔长写字舒展。
第三法:布字头部横笔长,先撇后横是传统,笔顺来自篆书意,楷书行书都响应。
第四法:左字头部横笔短,横笔短了撇笔长,先横后撇不写错,笔顺和篆写法同。
第五法:三框包围上横短,上横短了下横长,上横与竖不连接,竖笔垂露更健康。
第六法:卜字在上点作横,竖笔垂直上端粗,在下在右点下斜,竖笔必须用垂露。
第七法:立刀短横为垂露,位置写在中上部,竖钩垂直向右弯,衄挫挑钩如发弩。
第八法:冈字框部左垂露,左右两竖必垂直,左短右长分阴阳,两竖向背有弹性。
第九法:八字在上要写大,撇低捺高是妙法,八字在下捺变点,撇高起笔点稍下。
第十法:人字之头撇捺展,撇捺下端不水平,撇低捺高分阴阳,下部结构往里送。
第十一法:单立人旁独站立,撇如牛角竖垂露,竖笔上细下端粗,竖画尖接撇之肚。
第十二法:勿字折钩向左曲,如同凳子侧腿立,凳子侧立凳不倒,衄钩斜度重心笔。
第十三法:儿部变化多在撇,在左在中为竖撇,儿在下部为斜撇,写好浮鹅钩笔画。
第十四法:几在下部横抗肩,撇为竖撇钩伸展,几在外沿如古钟,左右对称是关键。
第十五法: 京字之点可竖点,点笔落在中心线,侧点与横相脱离,下部窄了横笔展。
第十六法:两点之水要呼应,中心靠拢不离散,首点起笔稍靠右,提锋遥指点右边。
第十七法:秃宝盖点如露珠,横细抗肩钩饱满,钩锋遥指下笔首,宝盖窄了下部展。
第十八法:硬耳旁钩不可大,横笔宜低不宜高,竖笔接横用垂露,和左写平如上吊。
第十九法:左耳旁部耳廓小,耳廓上宽下边收,竖笔必须用垂露,向左稍弯为避右。
第二十法:右耳旁部耳廓大,耳廓写3不美观,横笔宜低不宜高,竖笔垂直向下展。
第二十一法:凶字底框分阴阳,左竖稍短右竖长,横笔抗肩呈凸状,两竖下端平线上。
第二十二法:刀部在下不要宽,钩锋遥指横左端,挑钩宜短且饱满,折笔角度是关键。
书法口诀歌,读着就想写字!

魏碑口诀
魄力雄强 精神飞动
气象浑穆 兴趣酣足
笔法跳跃 骨血润达
点画峻厚 结构天成
意态飘逸 血肉丰美
草书要决
草书行行如春蚓 字字造型似秋蛇
全章一起要贯通 有气有神是精品
狂草要决
狂草如激电湍流 字字如惊蛇出洞
点线变化多姿美 疏密虚实心有数
气势磅礴态万千 结构布白心畅意
笔笔得到位 楷书要写好
清朗必整齐 重在用腕上
行书口诀
行楷书写要流畅 主笔沉着是关键
快写简化是特征 连笔轻细不可粗
伸缩性大变体多 用笔最好是长锋
执笔用笔如草书 使墨必须调湿润
执笔必须悬起肘 全篇排头是标准
灵活多变才自如一气呵成要贯通
隶书口诀
方劲古拙如龟如鳖
蚕头雁尾笔必三折
雁不双飞蚕无二色
点画俯仰左挑右磔
书法口诀歌,读着就想写字!
2015-06-20书法道
书法入门歌
书法为艺术,前人心血凝。
学转折贵圆露。
有垂还欲收,勾划忌平庸。
左垂宜竖露,右直利悬针。
捺似金刀势,撇如犀角形。
横行锋务敛,结构气欲清。
毫发不松懈,布局巧用心。
疏密必相间,迟速便能通。
轻重相扶持,正偏顾盼情。
浓淡相映易,向背必适中。
虚实必兼顾,起伏延绵陈。
纵横穿插势,吞让有分寸。
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尊。
神形能兼备,飘逸潇洒容。
日日不歇笔,不懈功竟成。
楷书口诀
楷书称正楷 起笔多藏锋
学书必先行 行笔用中锋
笔画形态稳 回锋要自然
字字得端正 结构讲造型
结构搭配匀 多临古人帖
章法要讲究 用笔讲技巧
中国书法口诀:楷书口诀

中国书法口诀:楷书口诀下面是由整理的中国书法口诀:楷书口诀,欢迎阅读。
中国书法口诀:楷书口诀1、方字不方正,左右都内行。
(田白回向)左阴笔划细,右阳粗笔明。
2、划斜体不斜,整体要端正。
(五古直质)上斜虽明显,立稳是主功。
3、中划长启下,横担要分明。
(喜吾娄安)一笔揽腰过,不失砥柱用。
4、人字八交叉,叉处空中顶。
(会合金命)下部要对准,不要偏西东。
5、八字下交叉,亦在字正中。
(天父文支)如若偏东西,此字不成形。
6、本来字端正,横笔斜上行。
(主王生正)倘要平或下,反倒减美容。
7、有字无正笔,划撇偏斜行。
(易母力乃)偏者要稍正,整体美容生。
8、上划不要长,下划是主功。
(丕互立并)整体两划间,排列宜适中。
9、左右有竖者,左短宜瘦形。
(页自因固)右竖粗又壮,主笔浑圆成。
10、有横又有竖,横短要记清。
(木米朱未)竖长不得减,撇捺展长风。
11、有字笔划多,横长竖短行。
(染粟架桑)撇捺要收缩,以点补其空。
12、乙字本偏斜,弯度是硬功。
(乙已包乞)宜活不宜死,划少亦生风。
13、划少本单薄,粗壮不减容。
(卜了月土)该字不宜长,免去瘦弱病。
14、上下都有点,上点向内行。
(兼煎兴羔)下点应向外,扎根各西东。
15、以点为字边,上下要照应。
(冷次洪海)上点俯其下,下点望星空。
16、点多宜收偃,不要展外生。
(亦赤然点)方向宜相背,碎石铺仙宫。
17、左直且要短,让位于右方。
(伊侈使便)左右形相顾,右撇宜奔放。
18、左撇右直者,左缩右应展。
(川升卯邦)为使中不空,左右相顾盼。
19、天覆天要大,覆盖宜于严。
(审官富宫)万象包在内,不准露其边。
20、地载地要广,托住万宝藏。
(至皇孟盖)疏密要适宜,轴线在中央。
21、两字并其一,左高右要低。
(斯部红即)左部占要位,右部让分厘。
22、左右合一起,右部为主体。
(读蝶塘)右部高左部,右占广天地。
23、竖多分长短,不是争高低。
(册再用甫)全为字形美,参差而不齐。
24、横多宜匀布,长短有距离。
(三羊量书)重者不可多,字形美无比。
欧体毛笔楷书书写歌诀《楷诀百韵歌》

欧体楷诀百韵歌河南安阳袁红战《楷诀百韵歌》歌诀共316句1580字,全面系统的用歌诀形式归纳了楷书最基本的运笔、结构、章法上的基本规律。
《楷诀百韵歌》毛笔书法入门教程,已由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
引言习字法为先,规矩成方圆;下笔必有因,须知所以然。
欧书立法度,楷模世人传;结体多峻险,矛戟列森然。
运笔运笔讲节奏,最戒匀无变;提按别轻重,行顿有快慢;方折辅以圆,直多曲笔伴;瘦劲透秀润,方健寓婉转。
起笔分藏露,折笔力彰显;笔走中锋线,力存留驻间;回藏或出锋,齐力聚毫端。
运笔贵适度,分寸须细掂。
一、点善用三角点,俯仰体秀健。
上点要居中、上下点互牵、左右点照应、脚点叉腿站、多点聚一心、四点左右看。
二、横横画不宜平,势斜俯仰变;起收出斜角,折方稍带圆。
长横腰稍细,短收不重按;辅横宜灵活,左尖或右尖。
三、竖竖头出三角,折藏力更显;收尾如垂露,或者似针悬。
左右竖相背,中竖头足攒;短竖体多斜,或和点置换。
四、撇写撇贵提按,短劲长舒弯;斜长弯速度,细辨须果断。
平撇多居上,斜撇对角看;竖撇多居左,或者把横穿。
五、捺一波三折变,上直底部弯;出锋先歇脚,尾莫翘上天。
斜捺大步迈,平捺行舟船;反捺似长点,意在求形变。
六、钩写钩贵挺健,出钩顿在先。
竖钩分直弯,平推出钩尖,横钩鸟视胸,斜钩似撑杆,卧钩向心挑,弯钩势包揽。
七、折折画如关节,折前先提肩,内方外带圆,顿挫棱角显。
横折有正斜,高正矮斜偏;竖折和撇折,顿后再折返。
八、提提画又称挑,短小势精悍;起笔折出角,出锋迅且尖;长短和平斜,方位要周全;一要留白匀,二要躲右边。
间架结构总规律一、重心平稳稳中求活竖直横平稳,字正挺腰杆;合体比例匀,独体守中线;布白宜匀整,左右多照看;主笔稳全局,穿插避松散。
横斜短竖歪,撇捺舞蹁跹;腿长字灵动,呼应气韵贯;左右多错落,上下不等宽;以点带横竖,严中活泼添。
二、布白均匀匀中求变间距留白匀,落笔先计算;横竖匀分割,撇捺角中穿;交叉求等分,点提找空钻;以匀定比例,简窄繁多占。
颜体毛笔楷书书写歌诀《楷诀百韵歌》

颜体楷诀百韵歌河南安阳袁红战《楷诀百韵歌》歌诀共316句1580字,全面系统的用歌诀形式归纳了楷书最基本的运笔、结构、章法上的基本规律。
《楷诀百韵歌》毛笔书法入门教程,已由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
引言书开豪放风,唐后多尊颜;一派盛唐气,丰腴筋骨含。
艺高人品正,德艺皆典范;胸中养正气,多把颜书观。
运笔运笔讲节奏,如音贵婉转;平淡匀无变,少趣形呆板。
提按别轻重,快慢连顿转;方圆宜兼施,曲直粗细变。
起笔如蚕头,圆厚筋骨含;笔笔走中锋,肉多骨微显;回锋要护尾,重顿有折转,出钩似鹅头,捺尾学鸿雁。
一、点颜点多肥厚,俯仰有照看。
上点要居中、左点上下牵、脚点叉腿站、左右互顾盼、多点聚一心、四点成弧弯。
二、横横画稍细挺,斜中生动感;身直尾巴重,回锋方带圆。
短仰壮有力,长俯收重按;辅横宜灵活,左尖或右尖。
三、竖竖为字之骨,粗重力蕴含。
收尾如垂露,或者似针悬。
边竖多相向,中竖擎南天;短竖体多斜,活泼爱贪玩。
四、撇写撇宜轻盈,短壮长舒展;斜长弯速度,细辨须果断。
平撇多居上,斜撇对角看;竖撇多居左,中起把横穿。
五、捺一波有三折,渐行笔渐按;顿后略提锋,锋下凹角现。
斜捺大步迈,平捺行舟船;反捺似长点,意在求形变。
六、钩曲软直无韵,钩挺主笔显,出锋宜带下,竖钩分直弯,横钩鸟视胸,斜钩似撑杆,卧钩向心挑,弯钩势包揽。
七、折颜折有特点,转弯折出肩,耸肩有顿挫,削肩筋相连。
横折如关节,内方外带圆;竖折和撇折,左行再折返。
八、提提画又称挑,短小势精悍;起笔藏锋稳,出锋迅且尖;长短和平斜,方位要周全;一要留白匀,二要躲右边。
间架结构总规律一、重心平稳稳中求活竖直横平稳,字正挺腰杆;合体比例匀,独体守中线;布白宜匀整,左右多照看;主笔稳全局,穿插避松散。
横细竖粗壮,撇轻捺重按;腿长字灵动,呼应气韵添;左右多错落,上下不等宽;稳活相统一,静中求动感。
二、布白均匀匀中求变布白稍虚宽,落笔先计算;横竖匀分割,撇捺角中穿;交叉求等分,点提找空钻;以匀定比例,简窄繁多占。
柳体楷诀百韵歌基本运笔方法

柳体楷诀百韵歌基本运笔方法近代书家丁文隽曾对楷书的发展历程作过一个美妙的比喻,说楷书“汉魏萌其芽,两晋树其干,六朝发其花,隋唐结其实”。
楷书发展至唐代,从“初唐四大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到中唐的颜真卿,已达到最繁盛的阶段,笔法完备,风格流派纷呈,出现了多位标领百代的宗师。
在此背景下,柳公权却能独辟蹊径,另创新体,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柳公权采用集古出新的办法,“初学王书(王羲之、王献之),遍阅近代笔法,体势劲媚,自成一家”。
柳体对前人经验的吸收,主要得力于欧阳询和颜真卿。
欧体瘦,颜体肥:欧体方,颜体圆;欧体紧,颜体放。
柳体则融二家之长,又广泛借鉴北碑方劲、雄强之风,融会贯通,终于创造出“体势劲媚,骨力道健”的“柳体”楷书。
柳公权与颜真卿一样都是人格和书艺的典范,被后世并称为“颜柳”。
又因柳体比颜体稍显清瘦,尤以骨力取胜,故又有“颜筋柳骨”之称。
“楷如立、行如走、草如奔”。
楷书“端庄杂流利,刚劲含婀娜”,上可通篆、隶,下可达行、草。
学习书法从楷书入手,己成为许多习书者的共识,没有楷书的法度作基础,行、草书也就失去了根基。
学书以得骨力为先,柳体骨力劲健,法度严谨,所以在临帖方面,明朝书法家董其昌很早就有“白此以往不得舍柳法而趋右军(王羲之)”的告诫。
一、讲究节奏追求变化后人常把柳体和颜体并称为“颜筋柳骨”。
“柳骨”是柳体运笔最大的特点,柳书用笔一改中唐笔画的肥腴之风,用笔爽利快健,方圆兼备,且在蹲锋与铺毫之间显示出瘦硬劲挺之线条,骨力强劲。
柳体在笔画的起、收、转折处常采用方笔折锋,用方笔生成雄强、方峻、爽利、劲峭的美感;而在笔画收笔的顿笔回锋处,则多掺以圆笔裹锋,运笔不折不顿,显得格外丰润圆浑,内含而质朴。
柳体用笔常常是秀挺与雄健结合,长笔瘦,短笔肥,竖笔挺,折笔劲,所以柳体笔画显得轻重有致,变化多端,既筋骨强健,又血肉充实。
这些特点,在学习中需要认真体会领悟。
线条的美感生成于节奏和韵律,因此,运笔中应该有提按、轻重、快慢、方圆、曲直等变化,追求节奏感和韵律美,需注意要有指、腕运动的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体楷诀百韵歌
河南安阳袁红战
《楷诀百韵歌》歌诀共316句1580字,全面系统的用歌诀形式归纳了楷书最基本的运笔、结构、章法上的基本规律。
《楷诀百韵歌》毛笔书法入门教程,已由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
引言
柳书溶欧颜,唐楷开新面;
欧紧颜宽博,柳书具得兼。
结体松紧宜,笔法较露显;
端庄杂流利,入门更捷便。
运笔
运笔讲节奏,如音贵婉转;平淡匀无变,少趣形呆板。
提按别轻重,快慢连顿转;方圆宜兼施,曲直粗细变。
起笔多逆藏,折锋出劲健;笔走中锋线,力存留驻间;回藏或出锋,齐力聚毫端。
运笔贵适度,分寸须细掂。
一、点
柳点分方圆,点中有折转。
顶点要居中、上下排弧线、左右有向背、脚点叉腿站、
多点聚一心、四点左右看。
二、横
横画不宜平,势斜求动感;短粗长细挺,方起收稍圆。
短凹两头翘,长凸似挑担;辅横体灵活,左尖或右尖。
三、竖
竖起连三折,头方力彰显。
收尾如垂露,或者似针悬。
边竖有向背,中竖不倾偏;短竖体内斜,左右对脸看。
四、撇
柳撇挺似箭,头方尾巴尖;偶有尾带钩,个别把头弯。
斜撇起中右,平撇居高端;竖撇左边站,或者把横穿。
五、捺
捺壮起笔按,顿笔是关键;出锋提方角,尾巴稍长宽。
平捺有三折,斜捺步矫健;反捺似长点,意在求形变。
六、钩
体劲钩含蓄,回锋鹅头显;
出锋宜带下,竖钩分直弯,横钩鸟视胸,斜钩似撑杆,卧钩向心挑,弯钩势包揽。
七、折
柳书善用折,棱角宜突显,折前有提笔,顿挫出方肩。
横折如关节,内方外带圆;竖折和撇折,左行再折返。
八、提
提画又称挑,短小势精悍;起笔藏锋稳,出锋迅且尖;长短和平斜,方位要周全;
出锋要避右,专找空子钻。
间架结构总规律
一、重心平稳稳中求活竖直横平稳,字正挺腰杆;合体比例匀,独体守中线;布白宜匀整,左右多照看;主笔稳全局,穿插避松散。
横细竖粗壮,撇低捺伸展;腿长字灵动,呼应气韵添;左右多错落,上下不等宽;稳活相统一,静中求动感。
二、布白均匀匀中求变间距留白匀,落笔先计算;横竖匀分割,撇捺角中穿;交叉求等分,点提找空钻;以匀定比例,简窄繁多占。
均匀非平均,匀中要求变:中紧外宽松,主笔射周边,上紧略苗条,左紧右多展,繁紧简处疏,虚实气萧散。
三、穿插避让连贯照应穿插生趣味,紧密避松散;左让右则争,上下互包含。
补白插空处,迎让熄烽烟。
相向有争让,和谐不冒犯。
呼应生情韵,顾盼存自然;笔顺先理清,顺势最关键;引带势连贯,斜正俯仰看;相背互依靠,虽离心相牵。
四、突出主笔主次分明主笔统字形,收放是关键。
字中有老虎,撇捺钩竖弯。
老虎要放宽,这长那就短。
无虎猴称王,底横威风显。
多横有一长,钩画骨力含;右竖多放长,中竖挺且健。
横短竖宜长,撇捺宜伸展;
横长竖则短,撇捺收成点。
五、字形多样画重求变
柳书重细节,同处多求变;高矮和胖瘦,方正伴斜偏。
同旁体势异,同字不同面。
重者下宜大,并者右宜宽。
多横有伸缩,并竖分长短;点多姿态灵,钩多有隐显;重撇不排牙,捺无双飞雁;提画分平斜,折画出方圆;
独体字
1、平正结构:
体正戒呆板,心中装中线;横斜分长短,心齐可稳安;竖正居中间,边竖斜照看;空白分割匀,比角看近远;收放看主笔,腿长身灵便。
2、偏斜结构
体偏求平衡,主笔挽狂澜;偏右钩回抱,偏左钩右展。
体斜心须正,巧找平衡点;上点起笔点、转折交叉点、支撑字心点,上下聚中线。
上下、上中下结构
1、体态匀称穿插照应比例看简繁,腿长身稍短;各部须压扁,穿插有包含。
上下守中线,重心互贯穿;左右相照应,上下勿等宽。
2、宽窄收放自然成体宽处有规律,长横四连点;撇捺和宝盖,在哪那就宽。
简收繁处放,同形下宜宽;伸缩互错落,层楼出飞檐。
3、常见字型
天覆上盖下,如崖字势险;中担中宜宽,托上带下边;地载下托上,如塔势稳安;中有框绞丝,腰细姿态妍。
左右、左中右结构
1、结体紧凑比例适当
横画须压缩,结体勿宽散;比例布白匀,重心莫要偏。
左让右则抱,左紧右则展;相向不争执,相背不翻脸。
2、左右争让穿插紧密
左旁多谦让,让出右下边:底画多变提、右捺化为点、挺腰形苗条、左小扛在肩、左竖宜垂露、有钩宜左弯。
右部多好强:撇捺多舒宽、右竖宜下伸、右小宜手牵。
3、高低错落求动生趣
左右横起笔,上部宜平坦;下部画交错,以平避杂乱;中小靠上面,中正有倚攀;左右忌齐整,错落生波澜。
包围结构
1、全包围结构:
高框身板直,扁框肩膀宽;大框脚出钩,小框脚右探。
围框宜开窗,被围居中间;内横右宜断,被穿两边悬。
2、三面包围结构:
包下要包严,上紧空下边;包上包半边,敞口内宜满;包右上框短,虽包而不含。
3、两面包围结构:
左上右上包,上框盖不严,被围身宜正,肚子冒外边;左下须承抱,如舟鼓风帆。
章法布局
1、谋篇
集字而成章,落笔先谋篇;量纸来定字,因材把式选;分行巧布白,款印有预算。
上下留天地,左右空余边;界格或叠格,匀整字规范;纵直横无列,真趣存自然。
2、正文
书写上至下,先右后左面;起首不空格,行文无标点;通篇不分段,末行余空间。
首笔定格调,首字领全篇;字字有管束,行行气韵贯;虚实重留白,心存整体观。
3、落款
楷书宜落行,款识分双单;右题受书人,或把出处言;左题书写者,时间和地点。
空狭款宜穷,以印可代款;空余款可富,明志抒感叹。
落款忌过题,右高左宜谦。
4、用印
印章须用篆,补白调全篇;印与书风配,大小不超款;用印不过三,宁少勿太滥。
印面别朱白,印文分名闲;名章随款后,阴阳宜相连;引首首字右,压角下空填。
结语
古已有成法,善学贵借鉴;活学宜活用,莫作教条搬;
有法至无法,妙悟兼苦练;
艺本无止境,愈高眼愈宽。
本歌诀仅限个人下载交流使用,请勿擅自在任何地方传播,敬请朋友配合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谢谢合作!
版权所有,传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