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与内地人的买房观念差异
香港和内地的市场差异——王石谈香港和中国内地的房地产市场比较

政
( 5 ) 市 场 结构
:
香 港 的 房地 产
三高
,
”
为 特点
” ,
,
即
高地
市场 基本 上 由几 个 大 的 发展 商 所 垄
:
价
,
高房价
高利 润
,
之 所 以会长
( 2 ) 发展 商 与 政 府 的 关 系
发
断
,
新鸿 基
、
长 江 实业 等 八 家大 的
期维持 三 高
主 要 因 为 香 港 市场 总
,
商确定 了 发 展 目 标 后
业 管 理 等 都 借 鉴 了 香 港 市 场
数量来 控 制 房 地 产 市场 的 容 量
,
说
开发 的 专 业 公 司 来 进 行 建设
比较 香 港 和中 国 内 地 房 地 产市 场十
明政 府在 房 地 产 方 面 的 政 策 态 度 是 非常关键 的 即 使 是 自 由 化 的 资本
年 同期
更多 地分
,
,
反而下 降 3 0
市 场需 求 并 未
。
流 了 香 港在 国际 贸 易 中 的 业 务 是地 缘经济变化的结 果
香港
“ 。
这
,
往往各地政府给自己 的地方公司 ( 或以 开发 区 的 形 式 ) 划 拨 土 地
、
在 卖方市 场 下
,
明显
或 发 展 商 购 买农 田
其 他土
,
其他 上 百 家 中 小 发 展 商 仅 明显有行业卡特尔的性质
。
的局限性是 供给 不 足
金融 危机后
, 。
而 在 东南 亚
,
港人为何买房不为住

一
大 家知 道 ,这种 想 法有 点市侩 , 但
是 从 社 会 的种 种 报 道 以及 笔 者 身
边的朋 友经 历 来看 . 这种观 念 不在
莫测 , 高忽 低 , 忽 更像 是 一 个 投 资
产 品 市场 , 不是 “ 动 产 ” 我就 而 不 。
这 其 一是 香 港 的 房 价 的确 是 变幻
定 年龄 . 似乎 没有 房子 会被 视 为 种 不成功 的 ls ( oe 失落够 买车 养车 ( 香港 停
车 位一 个 月要 4 0 0 0港元 以上 ) 而 : 且 买菜极 其麻 烦 , 最 近的 菜 市场 去 仅 仅 走 路 来 回也 要 1小时— — 呵
楼 , 主 卧 只能 容得 下一 张 1 其 _ 5米
年 .升 官有 钱 而 且 家 里人 口增 加
了。 卖掉 原 来 的房 子 , 再 买更 大一
些 的 ,但 也 多 是 大 的 两 室 一 厅 , 或
揭 中的利 息部分 要低 , 然是 划算 仍
的。他 们认 为 . 总能 等到房 价 下跌
一
也很 方 便 .但 是 朋 友 经 常 苦 着脸 说 , 在这 个地 方 必 须有 车 , 住 否则
每 天 下 山就 相 当于跑 了 1 0 0 0米 .
果 有 一 两套 房 子 出租 就 可 以 解决
自己的生 活 费 了。
大体 来说 。 正 想买 一套房 子 真 后 一 辈子住在 里 面的 香港人 很 少 。
和 内地人 不 同的是 . 香港人 普
离岛或 是偏 远地 区了 . 么就是 在 要
比较吵 的 交通 线上 . 比如在 高架桥 旁边 ; 不行就 只得 找 旧楼 了。 再 况 且 也 不是 人 人 都 习 惯 豪 宅
香港楼市的购房者心理与行为分析

香港楼市的购房者心理与行为分析随着香港楼市的持续火热,购房者的心理与行为也日益受到关注。
购房者在选择购买房屋时,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等。
本文将就香港楼市的购房者心理与行为展开深入分析。
首先,在香港这个繁华的城市,购房者普遍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
高昂的房价使得许多购房者不得不背负沉重的贷款压力,甚至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
面对高房价,购房者往往会出现担忧和焦虑的情绪,担心自己无法承受房贷的重压。
因此,购房者在选择购房时,往往会更加谨慎和审慎,不敢轻举妄动。
其次,购房者的心理与行为也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
在香港这个购房热点城市,购房者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压力,被要求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社会期望。
在这种社会氛围的影响下,许多购房者不仅希望能够拥有一套房子,还希望这套房子能够体现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购房者往往会受到周围人的影响,选择购买在某些热门地段的房产,以展示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身份认同。
另外,购房者的个人因素也对其选择购房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着重要影响。
每个人的个性、家庭情况、职业背景等都会影响其在购房过程中的决策。
一些购房者可能更加看重房屋的品质和装修风格,倾向于选择装修精致、设施齐全的房产;而另一些购房者可能更加注重房产的投资性能,希望在购房中获得更高的回报。
购房者在选择购房时,往往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做出相应的选择。
综上所述,香港楼市的购房者心理与行为受到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
购房者在选择购房时,往往会考虑经济、社会和个人因素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做出最终的购房决策。
对于购房者来说,除了考虑房价和地段等硬性指标外,还需要更加重视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做出符合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购房选择。
愿购房者在面对复杂的楼市情况时,能够理性冷静地做出选择,获得满意的居住体验。
香港人为什么就不抱怨房价高 是有原因的

这是偶对香港的一个印象:香港之所以成为香港,还是有道理的。
说的是和大陆对比,香港抱怨房价高的人群比例没大陆高。
不敢:香港高房价已经把民众绑架
就是房地产商已经把香港的居民都给绑架了。为什么?我们都买惯了高房价,高房价之后,你把自己全家的财富全放进去。放进去以后,你就不能指望房子跌,因为房价一跌的话,你原来的资产就可能因此变成负资产。所以现在香港的老百姓跟内地的老百姓不一样,内地那边老百姓都希望跌,香港是不希望它跌。
从去年以来,在上述问题上,不光百姓,包括政府和媒体的声音,大都是混杂和缺少理性的。大家要政府回答的,是为什么他赚钱了我没有赚,为什么他住大房子是80万我住要120万。而这其中,很多问题是政府无法回答的,或者只能交给市场来回答的问题。
值得关住的是,政府在这样的一连串的骂声中,丧失了基本的判断。他们把维护公平的责任和救济低收入百姓的责任混同了。现在不分皂白的简单压制房价的做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广州的老张,就是这个典型分子。当然,也是这个原因,老李在接受访谈时,提出对于房价要区别对待的态度,就显得难能可贵了。
一个社会的公平,是建筑在法制、制度完善的基础上,同时也是建筑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上的。而经过了数百年的市场经济洗礼,香港人已经深刻认识到,金钱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公平的一条普遍准绳。而我们呢?我们经历了50多年的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宣传,这给人们在认识上造成了很多误区。其中最要命的,是不承认金钱面前人人平等。进入市场经济改革阶段后,中国社会仍没有实现从政治平等,向经济权力平等的观念过渡,这就是我们面临的难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由于改革初期的一些不规范现象,造成今天在一些人眼里,有钱人的钱全是偷来的、抢来的,都是贪腐来的。而在香港,大家对有钱人是保持着一种神圣和尊敬的态度的。而这种尊敬,是对一种制度、一种辛苦、一种能力和一种责任的尊敬。从另外一个侧面讲,我们的有钱人也有很多问题,比如他们金钱的来路有问题,他们的社会责任不到位等等,当然这是另外一个题目。
最新调查:两岸四地消费者同忧通胀港澳人更怕买房

大学、香港城 市大学 、澳 门科 技大学、台湾 辅仁大学 的学者
合 作进行 ,样本涵盖了大陆3 个大中小城市和港澳台地区。 6
调查显示 : 公众最关注十二五期间 “ 收入分配’改革 ’
目前 第 十 二个 五 年 规 划 已 经 进 入 最 后 的 编 制 阶 段 。 C T 2 数 字 1 0 场 研 究 公 司 最 新 调 研 数 据 显 示 , 收 入 分 CV和 0市
于 解 决 收入 分 配 差距 过 大 的 问题 。
“ 动者 报 酬在 初 次 分 配 中 占比偏 低 ” 劳 ,认 为 公 共 服 务支 出
在政 府总支出中占比偏低”的人 占总受访者 的71 。 %
据 了解 . 白上世 纪 8 年代 起收 入 最 高 1% 人群 和 收 入 最 0 0
配 区域 经济 发 展 等 问题 受 到公 众 的 普遍 关注 。 公 司 的 在 线 调 查 显 示 .近 六成 公 众 认 为健 全 社 会 保 障 制 度 .
提高最 低 收入保 障线是 解决 收入分 配 问题的有效 措施 .有
5 7 556的人寄 希望 于根 据 G P I 价上 涨 指 数 建 立 工资正 常增 D  ̄物 ] :
心稳 中有 升,环 比上 升了30 ,达 到 9 。而 台湾地 区消费 者对 38
于投资的信心则出现了上升 为川 5 比去年同期上升2 。 3O
在物 价 方面 ,两岸 四地 消 费者 对于 物 价 的走 势 信 心均 显不 足 。其 中,大 陆和香港 的物价 分 指数 为 6 和 5 ,与 E 6 3 7 3 季度相比 均有下 降,显示了消费者对通胀 的担 l 尤。而澳 门和 台湾地 区物价分 指数为 5 D9 , 8  ̄4 同样很低 , 示出消费者对于物价 消极 的心 态。 1 4 显 本 次 调 查 是 由首 都 经 贸大 学 、 中央 财 经 大 学 、 中国人 民
楼房风水两地的差异

随着传统文化的日益推广,风水也渐渐被很多人所青睐,而且很多人对此深信不疑,不明了的人以为这个只是迷信一说,其实是不对的,能流行几千年,自然有它的妙处,而因为环境的原因,在大陆对于风水一说并没有十分的推广和流行,相反,在香港风水一说确实深入人心。
两地市民对风水的看法有何不同?
香港著名易学大师麦玲玲说,她的内地客户以女孩子为主,她们大多来问婚姻,结了婚的来问生子。
而男的多是来问生意。
对比香港和内地客户的不同,她觉得内地的同胞更加认真,比如听她开讲座的时候,大家都在拼命拿本子记录,而且他们学习的能力也很强。
由此可以看出香港对于风水一说十分的看重。
风水对楼价的影响
香港是一个寸土寸金的地方,近年来,香港房价不断创造历史新高,不少本地的工薪层存了几十年的辛苦钱,却也依旧望“楼”兴叹。
但是在香港有一种房确实是十分便宜,香港人称之为“凶宅”,其实也就是风水不好之类的房,这一类房子在香港的售价竟然比平常楼房
的房价低百分之20至40之间。
然而在内地来说,风水一说对楼房价格影响则小许多,内地人买楼房,多是注重地理位置,于售楼价格,极少对风水看重,不得不说这是两地文化的差异。
可怜的香港住房

可怜的香港住房香港作为国际大都市,人口稠密,土地资源有限,一直以来都是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香港的住房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的燃眉之急。
可怜的香港住房问题已经成为了香港社会的一大顽疾,让很多居民倍感压力和不安。
香港的住房问题主要是由于供需失衡造成的。
香港的土地资源有限,而人口却不断增长,这就导致了供应不足。
由于供应不足,房地产价格被推高,让很多普通市民望房兴叹。
尤其是年轻人,他们想要在这个繁华的城市中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却面临着极大的困难。
即使是一些普通的公寓,价格也是天价,让很多家庭难以承受。
这样的供需失衡现象已经持续了很多年,成为了香港社会发展的一大隐患。
香港的住房问题还与政府政策和地产开发商的行为有关。
香港政府在土地分配和规划上没有做好,导致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和住房供应的不足。
地产开发商在开发过程中往往将目光放在高端市场,而忽视了普通市民的需求。
他们推出的楼盘价格高昂,普通市民很难买得起。
政府和地产开发商在这个问题上的行为也让人倍感可怜,他们的做法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公平与稳定。
政府需要更多地参与土地规划和住房供应,而地产开发商也应该更多地考虑到普通市民的需求,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高利润。
香港的住房问题还涉及到社会的不平等和贫富差距。
在这个国际大都市中,富人的购买力与普通市民形成了明显的对比。
富人可以轻松购买到高端的住房产品,而普通市民却有着买不起住不上的尴尬。
这种贫富差距不仅直接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直接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如果继续推高住房价格,这种社会的不平等现象只会越来越严重,将会带来更多的社会问题。
香港的住房问题并非毫无解决的办法。
政府可以加大土地供应,规划出更多的住房用地,增加住房的供应量。
政府也可以制定更多的政策,鼓励地产开发商在住房开发中更多地考虑到普通市民的需求,并适度调控房价。
政府也可以适度进行房屋补贴政策,帮助需要的家庭实现住房梦。
政府也可以与社会各界合作,鼓励更多的公共租赁住房项目的建设,让更多有需要的家庭能够得到帮助。
香港人的房子设计理念特点

香港人的房子设计理念特点
香港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繁荣的城市,其房子设计理念也同样充满着独特的特点。
香港人的房子设计理念体现了他们对于空间利用的精准和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下面就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首先,香港人的房子设计理念特点之一是注重空间的利用。
由于香港地域狭小,土地资源有限,因此香港人在设计房子时会尽可能地充分利用每一寸空间。
他们会采用一些创新的设计手法,例如嵌入式家具、可折叠式家具等,来最大限度地扩大居住空间。
此外,他们还会在设计中注重通风和采光,使得房子显得更加宽敞明亮。
其次,香港人的房子设计理念特点之二是追求简约和实用。
香港人在设计房子
时往往会选择简约的风格,避免过多的装饰和繁琐的设计,使得整个空间显得清爽舒适。
他们更加注重房子的实用性,会根据居住者的需求来设计房间布局和功能分区,使得每一寸空间都能得到充分利用。
最后,香港人的房子设计理念特点之三是追求高品质的生活。
香港是一个国际
化大都市,因此香港人在设计房子时会追求高品质的生活体验。
他们会选择高品质的建材和家具,注重房子的舒适性和环保性。
此外,他们还会在设计中融入一些现代科技元素,例如智能家居系统、智能家电等,使得居住更加便利和舒适。
总的来说,香港人的房子设计理念特点体现了他们对于空间利用、简约实用和
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这些特点不仅反映了香港人对于生活的态度,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希望在未来的设计中,我们也能够借鉴香港人的设计理念,创造出更加舒适宜居的生活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港人与内地人的买房观念差异
最近走访了一些来港不久的内地英才,颇有一点体会,同是中国人,香港与内地人对于买房的态度真是大相径庭。
在内地,大部分我所认识的年轻人都已经在讨论买房的问题;而在香港,我认识的大部分年轻人,甚至有一些资深人士,还仍然在讨论租房问题。
在香港,租房是很普遍的一种行为,笔者认识的一些很有钱的朋友,都宁可每月花两三万港元租房子,也不愿意去买大房子住的;而香港年轻人之中,想买房子的当然不少,但真正付诸行动的并不多,想买大房子的年轻人更少。
在香港住久了会发现,很难说服一个香港年轻人“一步到位”地买下较大的房子。
在他们的观念中,买房子就应该一步步来,先买小的,大约一室一厅或是两室一厅的,通常面积只是在40~50平方米,两个人住;等工作几年,升官有钱而且家里人口增加了,再卖掉原来的房子,买更大一些的,但也多是大的两室一厅,或是小的三室一厅。
只有非常有钱了,而且是有一定闲钱的人,才可能去买较大的、接近100平方米的房子(在香港,不少10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已经能进入豪宅级别)。
另外和内地不同的是,香港人普遍把买房子当作投资,即使是没有学习过任何财经知识的人也认为,买房子是可以出租养老的。
这是因为香港人没有退休金或养老金,退休时凭工作年限一次性从原公司拿走一笔钱,今后就靠这笔钱度日了。
那些没有大公司背景的港人,需要退休之后再打工——这时如果有一两套房子出租就可以解决自己的生活费了。
房子之所以可以养老,当然还是由于香港租金普遍较高,虽然其回报不如股市或是其他投资品种,但是对于那些不懂股市投资,或是希望分散风险的人来说,这些租金回报还是相当可观的。
造成香港人上述观念还有一个原因是:香港投资市场产品丰富,大部分香港人更愿意在年轻时把钱投入投资领域如股市、黄金、外汇等市场生钱;等老了再考虑用房子来养自己。
大体来说,真正想买一套房子后一辈子住在里面的香港人比较少。
这其一是香港的房价的确是变幻莫测,忽高忽低,更像是一个投资产品市场,而不是“不动产”。
我就认识一投行人士,原来不想卖房的,但在2007年的时候,房价从当年300万涨到连他自己都不相信的近500万的地步了,就赶紧卖掉了,然后在2008年的金融海啸之后,又买了一套500万左右的——当时的500万可是远远高于2007年的500万的房子质量哦!
造成住在香港的人并不一定想一辈子守住一套房的另一个原因是,香港的房子质量实在太差。
笔者在香港看过的房子不下百套,但没有一套是“零缺点”的:最大的问题是小,大部分现代的香港公寓楼,其主卧只能容得下一张1.5米的双人床,放1.8米宽的双人床根本挤不下;小卧室就别提了,连双人床都挤不进去(这下大家知道为什么香港的街道这么挤了吧?人在家里根本没法呆)。
如果要拥有几个像内地那么大的房子,那么大的面积,那么只能在离岛或是偏远地区了,要么就是在比较吵的交通线上,比如在高架桥旁边;再不行就得找旧楼了。
况且也不是人人都习惯豪宅的生活。
不久前参观了一位住在中环半山的朋友的房子,朋友单位提供的住房,那海景,那房间面积和高档物业真是没得说。
中环的交通也很方便,但是朋友经常苦着脸说,住在这个地方必须有车,否则每天下山就相当于跑了1000米,而他的收入不够买车养车的(香港停车位一个月要4000港元以上);而且买菜极其麻烦,去最近的菜市场仅仅走路来回也要1小时——呵呵,这就是香港富人的生活,要一样不会有两样。
对于习惯那种方便居家生活的朋友来说,这种港式的富人区还不如一个低层的唐楼来得实在,年轻时租着住还行,但是要长期作为家居生活的社区,恐怕并不符合人的正常生活习惯。
说到底,如果香港人要买房子,心里的算盘会打得很响,最主要要考虑的是房子的按揭是否抵得上房租,以及这个房子是否具备强劲的升值潜力,一些买得起房子的香港人宁可租房子,只要租金比按揭中的利息部分要低,仍然是划算的。
他们认为,总能等到房价下跌的时候,到时出手买便宜货。
从过去20年的经历来看,几乎每5至10年便有一次这样的机会出现。
港人的上述考虑好像跟目前内地的年轻人有点不太一样。
老实说,如果在内地,即使能找到租金很便宜的房子,一些年轻人也可能会被“逼”着去买一套房,而且可能是大房子。
一是因为“一步到位”已经深入人心,二是觉得房子以后买会更亏,因为房价会涨得更离谱——当今中国的大部分年轻人,应该是没有经历过像香港1997年或是2003年那样的房地产暴跌的,心里根本不会有房价暴跌的神经;老实说,笔者本人也缺乏这种想象力;三是在当今的内地,到了一定年龄,似乎没有房子会被视为一种不成功的loser(编者注:失落者),尽管大家知道,这种想法有点市侩,但是从社会的种种报道以及笔者身边的朋友经历来看,这种观念不在少数,尤其在上海地区,那些没有房的外来男,几乎不可能找到心仪的本地女孩。
随着内地房价的高企,未来内地可能也会出现类似香港人的这种想法,觉得租房住也是不错的选择,甚至愿意一辈子租房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