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检验技师考试微生物检验考试试题及答案(2)
微生物检验师试题及答案

微生物检验师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细菌的基本形态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球状B. 杆状C. 螺旋状D. 线状答案:D2. 以下哪种微生物不属于细菌?A. 乳酸菌B. 酵母菌C. 肠球菌D. 大肠杆菌答案:B3. 微生物检验中,常用的染色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革兰氏染色B. 酸性染色C. 碱性染色D. 瑞氏染色答案:C4. 微生物检验中,用于检测细菌运动性的培养基是?A. 肉汤培养基B. 琼脂平板C. 半固体培养基D. 液体培养基答案:C5. 以下哪种微生物属于病毒?A. 酵母菌B. 支原体C. 噬菌体D. 放线菌答案:C6. 微生物检验中,用于检测细菌耐药性的方法是?A. 纸片扩散法B. 稀释法C. 琼脂扩散法D. 以上都是答案:D7. 以下哪种微生物属于真菌?A. 链球菌C. 青霉菌D. 以上都是答案:D8. 微生物检验中,用于检测细菌生长温度范围的培养基是?A. 肉汤培养基B. 琼脂平板C. 液体培养基D. 以上都不是答案:B9. 以下哪种微生物属于放线菌?A. 链球菌B. 支原体C. 放线菌答案:C10. 微生物检验中,用于检测细菌对氧气需求的培养基是?A. 肉汤培养基B. 琼脂平板C. 液体培养基D. 厌氧培养基答案:D11. 以下哪种微生物属于原生动物?A. 酵母菌B. 支原体C. 阿米巴D. 放线菌答案:C12. 微生物检验中,用于检测细菌对抗生素敏感性的方法是?A. 纸片扩散法B. 稀释法C. 琼脂扩散法D. 以上都是答案:D13. 以下哪种微生物属于藻类?A. 蓝藻B. 酵母菌C. 放线菌D. 支原体答案:A14. 微生物检验中,用于检测细菌对pH敏感性的培养基是?A. 肉汤培养基B. 琼脂平板C. 液体培养基D. 以上都不是答案:B15. 以下哪种微生物属于病毒?A. 酵母菌B. 支原体C. 噬菌体D. 放线菌答案:C16. 微生物检验中,用于检测细菌对盐分敏感性的培养基是?A. 肉汤培养基B. 琼脂平板C. 液体培养基D. 高盐培养基答案:D17. 以下哪种微生物属于原生动物?A. 酵母菌B. 支原体C. 阿米巴D. 放线菌答案:C18. 微生物检验中,用于检测细菌对温度敏感性的培养基是?A. 肉汤培养基B. 琼脂平板C. 液体培养基D. 以上都不是答案:B19. 以下哪种微生物属于藻类?A. 蓝藻B. 酵母菌C. 放线菌D. 支原体答案:A20. 微生物检验中,用于检测细菌对抗生素敏感性的方法是?A. 纸片扩散法B. 稀释法C. 琼脂扩散法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21. 微生物检验中,常用的染色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革兰氏染色B. 酸性染色C. 碱性染色D. 瑞氏染色答案:A、D22. 以下哪些微生物属于细菌?A. 乳酸菌B. 酵母菌C. 肠球菌D. 大肠杆菌答案:A、C、D23. 微生物检验中,用于检测细菌运动性的培养基是?A. 肉汤培养基B. 琼脂平板C. 半固体培养基D. 液体培养基答案:C24. 以下哪些微生物属于病毒?A. 酵母菌B. 支原体C. 噬菌体D. 放线菌答案:C25. 微生物检验中,用于检测细菌耐药性的方法是?A. 纸片扩散法B. 稀释法C. 琼脂扩散法D. 以上都是答案:D26. 以下哪些微生物属于真菌?A. 链球菌B. 曲霉菌C. 青霉菌D. 以上都是答案:B、C、D27. 微生物检验中,用于检测细菌生长温度范围的培养基是?A. 肉汤培养基B. 琼脂平板C. 液体培养基D. 以上都不是答案:B28. 以下哪些微生物属于放线菌?A. 链球菌B. 支原体C. 放线菌D. 酵母菌答案:C29. 微生物检验中,用于检测细菌对氧气需求的培养基是?A. 肉汤培养基B. 琼脂平板C. 液体培养基D. 厌氧培养基答案:D30. 以下哪些微生物属于原生动物?A. 酵母菌B. 支原体C. 阿米巴D. 放线菌答案: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31. 细菌的基本形态包括球状、杆状和螺旋状。
检验技师微生物试题及答案

检验技师微生物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A. 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B. 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质粒C. 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DNAD. 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质粒、DNA2. 以下哪个不是微生物的分类?A. 细菌B. 真菌C. 病毒D. 植物3. 革兰氏染色法主要用于区分:A. 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B. 细菌和真菌C. 病毒和细菌D. 真菌和病毒4. 微生物实验室常用的培养基是:A. 琼脂B. 土豆泥C. 肉汤D. 牛奶5. 以下哪个不是微生物的生理功能?A. 营养代谢B. 繁殖C. 运动D. 光合作用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微生物的分类依据包括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特性、______、______等。
2. 微生物的培养条件通常包括温度、pH值、氧气、______等。
3. 微生物的计数方法有平板计数法、______、______等。
4. 微生物的消毒方法包括热力消毒、化学消毒、______等。
5. 微生物的保存方法有冷冻干燥法、______、______等。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微生物实验室的无菌操作规程。
2. 描述微生物的分离培养方法。
3. 解释微生物的耐药性及其产生机制。
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1. 论述微生物在医学检验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答案:一、选择题1. C2. D3. A4. A5. D二、填空题1. 遗传特性,生态分布2. 营养物质,水分3. 稀释摇管法,膜过滤法4. 紫外线消毒,辐射消毒5. 冷冻保存法,干燥保存法三、简答题1. 无菌操作规程包括:穿戴无菌工作服、手套和口罩;使用无菌器材;操作前进行手部消毒;在无菌操作台内进行操作;保持操作区域的清洁等。
2. 微生物的分离培养方法包括:选择适当的培养基;进行稀释和接种;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观察和选择生长良好的菌落进行分离培养。
3. 微生物的耐药性是指微生物对抗生素等药物的抗性。
初级微生物检验试题及答案

初级微生物检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微生物的基本单位是:A. 细胞B. 组织C. 器官D. 系统2. 以下哪个不是微生物的特点?A. 体积小B. 种类繁多C. 繁殖速度快D. 需要复杂的生活环境3. 细菌的基本结构不包括:A. 细胞壁B. 细胞膜C. 核糖体D. 核膜4. 以下哪个是厌氧性微生物?A. 乳酸菌B. 酵母菌C. 光合细菌D. 好氧性细菌5. 微生物的分类依据主要是:A. 形态B. 功能C. 遗传信息D. 生活习性6. 微生物检验中常用的染色方法是:A. 革兰氏染色B. 苏木精-伊红染色C. 尼氏染色D. 以上都是7. 以下哪个不是微生物培养的常用培养基?A. 牛肉膏蛋白胨B. 琼脂C. 血琼脂D. 石蜡8. 微生物的计数方法不包括:A. 直接计数法B. 稀释涂布法C. 显微计数法D. 重量法9. 以下哪个是微生物的致病性指标?A. 菌落形态B. 菌落颜色C. 菌落大小D. 菌落的致病力10. 微生物检验中,无菌操作的目的是:A. 避免污染B. 提高实验效率C. 减少实验成本D. 增加实验的趣味性答案:1-5:A D C A C6:A7:D8:D9:D10: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微生物检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2. 革兰氏染色法将细菌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大类。
3. 微生物的培养条件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4. 微生物的计数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5. 微生物检验中,无菌操作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1. 鉴定微生物种类、评估微生物数量、评估微生物活性2. 革兰氏阳性、革兰氏阴性3. 温度、pH值、氧气供应4. 直接计数法、稀释涂布法、显微计数法5. 无菌操作、无菌环境、无菌器材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微生物检验中常用的几种微生物培养方法。
检验师微生物试题及答案

检验师微生物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微生物学中,细菌的基本形态有哪几种?A. 球状、杆状、螺旋状B. 球状、杆状、链状C. 球状、杆状、弧状D. 球状、杆状、棒状答案:A2. 以下哪种培养基主要用于分离和培养肠道致病菌?A. 血琼脂培养基B. 麦康凯培养基C. 伊红美蓝培养基D. 巧克力培养基答案:B3. 微生物学中,革兰氏染色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鉴定细菌的致病性B. 区分细菌的形态C. 区分细菌的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D. 检测细菌的代谢产物答案:C4. 以下哪种微生物属于病毒?A. 支原体B. 衣原体C. 立克次体D. 腺病毒答案:D5. 在微生物学中,以下哪种方法用于检测细菌的耐药性?A. 琼脂扩散法B. 纸片扩散法C. 稀释法D. 以上都是答案:D6. 微生物学中,以下哪种培养基主要用于培养真菌?A. 血琼脂培养基B. 萨布罗培养基C. 伊红美蓝培养基D. 巧克力培养基答案:B7. 以下哪种微生物属于厌氧菌?A. 大肠杆菌B. 金黄色葡萄球菌C. 破伤风杆菌D. 肺炎链球菌答案:C8. 在微生物学中,以下哪种染色法用于检测细菌的芽孢?A. 革兰氏染色法B. 酸性染色法C. 碱性染色法D. 抗酸染色法答案:B9. 以下哪种微生物属于原核生物?A. 酵母菌B. 放线菌C. 病毒D. 支原体答案:D10. 在微生物学中,以下哪种方法用于检测细菌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A. 琼脂扩散法B. 纸片扩散法C. 微量稀释法D. 管法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A. 温度B. pH值C. 氧气D. 光照答案:ABCD2. 微生物学中,以下哪些培养基用于鉴别细菌?A. 血琼脂培养基B. 麦康凯培养基C. 伊红美蓝培养基D. 萨布罗培养基答案:ABC3. 以下哪些微生物属于需氧菌?A. 大肠杆菌B. 金黄色葡萄球菌C. 破伤风杆菌D. 肺炎链球菌答案:AD4. 在微生物学中,以下哪些方法用于检测细菌的代谢产物?A. 糖发酵试验B. 氧化酶试验C. 硝酸盐还原试验D. 硫化氢试验答案:ACD5. 以下哪些微生物属于真核生物?A. 酵母菌B. 放线菌C. 支原体答案:A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所有细菌都具有细胞壁。
微生物检验师试题及答案

微生物检验师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微生物检验中,用于检测细菌生长的培养基是:A. 营养琼脂B. 选择性培养基C. 鉴别培养基D. 厌氧培养基答案:A2. 在微生物检验中,以下哪种微生物属于革兰氏阴性菌?A. 大肠杆菌B. 金黄色葡萄球菌C. 链球菌D. 酵母菌答案:A3. 微生物检验中,用于检测细菌运动性的培养基是:A. 营养琼脂B. 半固体培养基C. 鉴别培养基D. 厌氧培养基答案:B4. 微生物检验中,以下哪种微生物属于厌氧菌?A. 大肠杆菌B. 金黄色葡萄球菌C. 产气荚膜梭菌D. 酵母菌答案:C5. 在微生物检验中,用于检测细菌的氧化酶活性的试剂是:A. 甲基红试剂B. 氧化酶试剂C. 糖发酵试剂D. 革兰氏染色液答案:B6. 微生物检验中,以下哪种微生物属于真菌?A. 大肠杆菌B. 金黄色葡萄球菌C. 曲霉D. 酵母菌答案:C7. 在微生物检验中,用于检测细菌的发酵能力的培养基是:A. 营养琼脂B. 半固体培养基C. 糖发酵培养基D. 厌氧培养基答案:C8. 微生物检验中,以下哪种微生物属于革兰氏阳性菌?A. 大肠杆菌B. 金黄色葡萄球菌C. 链球菌D. 酵母菌答案:B9. 在微生物检验中,用于检测细菌的耐药性的方法是:A. 纸片扩散法B. 稀释法C. 琼脂扩散法D. 以上都是答案:D10. 微生物检验中,以下哪种微生物属于病毒?A. 大肠杆菌B. 金黄色葡萄球菌C. 流感病毒D. 酵母菌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1. 微生物检验中,以下哪些微生物属于细菌?A. 大肠杆菌B. 金黄色葡萄球菌C. 曲霉D. 流感病毒答案:A、B2. 在微生物检验中,以下哪些微生物属于革兰氏阳性菌?A. 大肠杆菌B. 金黄色葡萄球菌C. 链球菌D. 酵母菌答案:B、C3. 微生物检验中,以下哪些微生物属于厌氧菌?A. 大肠杆菌B. 金黄色葡萄球菌C. 产气荚膜梭菌D. 酵母菌答案:C4. 在微生物检验中,以下哪些微生物属于真菌?A. 大肠杆菌B. 金黄色葡萄球菌C. 曲霉D. 酵母菌答案:C、D5. 微生物检验中,以下哪些微生物属于病毒?A. 大肠杆菌B. 金黄色葡萄球菌C. 流感病毒D. 酵母菌答案: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题)1. 微生物检验中,所有细菌都能在营养琼脂上生长。
初级检验技师考试微生物检验考试精彩试题及问题详解(2)

初级检验技师考试微生物检验考试试题及答案(2)一、名词解释1.消毒2.灭菌3.防腐4.无菌5.无菌操作6.正常菌群7.菌群失调二、填空题1.化学消毒剂杀菌或抑菌的作用机理是,和。
2.干热灭菌法包括,,。
3.巴氏消毒法常用于消毒和。
4.常用的湿热灭菌法包括,,、和。
5.紫外线杀菌机理是,导致细菌和。
6.环境中的有机物对细菌有作用,其可与消毒剂发生反应,使消毒剂的杀菌力。
7.普通琼脂培养基灭菌可采用法。
8.手术室空气消毒常采用法。
9.用于新生儿滴眼,预防淋球菌感染常用的消毒剂是。
10.葡萄球菌对其敏感,常用于浅表创伤消毒的消毒剂是。
11.一般化学消毒剂在常用浓度下,只对细菌的有效。
对芽胞需要提高消毒剂的和方可奏效。
12.影响化学消毒剂消毒效果的因素主要有、、和等。
13.常用于消毒饮水和游泳池的消毒剂是和。
14.生石灰可用于和的消毒。
15.酚类消毒剂包括和。
三、单选题1.关于紫外线杀菌不正确的是A.紫外线杀菌与波长有关B.紫外线损伤细菌D.NA.构型C.紫外线的穿透力弱,故对人体无害D.紫外线适用于空气或物体表面的消毒E.一般用紫外线灯做紫外线的杀菌处理2.关于高压蒸汽灭菌法不正确的是A.灭菌效果最可靠,应用最广B.适用于耐高温和潮湿的物品C.可杀灭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D.通常压力为2.05kg/C.m2E.通常温度为121.3℃3.对普通培养基的灭菌,宜采用A.煮沸法B.巴氏消毒法C.流通蒸汽灭菌法D.高压蒸汽灭菌法E.间歇灭菌法4.关于乙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浓度在70~75%时消毒效果好B.易挥发,需加盖保存,定期调整浓度C.经常用于皮肤消毒D.用于体温计浸泡消毒E.用于粘膜及创伤的消毒5.欲对血清培养基进行灭菌,宜选用A.间歇灭菌法B.巴氏消毒法C.高压蒸汽灭菌法D.流通蒸汽灭菌法E.紫外线照射法6.杀灭细菌芽胞最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是A.紫外线照射B.干烤灭菌法C.间歇灭菌法D.流通蒸汽灭菌法E.高压蒸汽灭菌法7.湿热灭菌法中效果最好的是A.高压蒸汽灭菌法B.流通蒸汽法C.间歇灭菌法D.巴氏消毒法E.煮沸法8.酒精消毒最适宜浓度是A.100%B.95%C.75%D.50%E.30%9.关于紫外线,下述哪项不正确A.能干扰D.NA.合成B.消毒效果与作用时间有关C.常用于空气,物品表面消毒D.对眼和皮肤有刺激作用E.穿透力强10.关于消毒剂作用原理是A.使菌体蛋白变性B.使菌体蛋白凝固C.使菌体酶失去活性D.破坏细菌细胞膜E.以上均正确11.紫外线杀菌原理是A.破坏细菌细胞壁肽聚糖结构B.使菌体蛋白变性凝固C.破坏D.NA.构型D.影响细胞膜通透性E.与细菌核蛋白结合12.血清,抗毒素等可用下列哪种方法除菌A.加热56℃30minB.紫外线照射C.滤菌器过滤D.高压蒸汽灭菌E.巴氏消毒法13.判断消毒灭菌是否彻底的主要依据是A.繁殖体被完全消灭B.芽胞被完全消灭C.鞭毛蛋白变性D.菌体D.NA.变性E.以上都不是14.引起菌群失调症的原因是()A.生态制剂的大量使用B.正常菌群的遗传特性明显改变C. 正常菌群的耐药性明显改变D.正常菌群的增殖方式明显改变E. 正常菌群的组成和数量明显改变15.关于正常菌群的描述,正确的是()A.一般情况下,正常菌群对人体有益无害B.肠道内的痢疾杆菌可产生碱性物质拮抗其他细菌C.口腔中的正常菌群主要是需氧菌D.即使是健康胎儿,也携带正常菌群E.在人的一生中,正常菌群的种类和数量保持稳定16.关于菌群失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菌群失调进一步发展,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症就可称为菌群失调症B.菌群失调症又称为菌群交替或二重感染C.长期使用抗生素会改变正常菌群成员的耐药性,从而引起菌群失调症D.可使用生态制剂治疗菌群失调症E.内分泌紊乱也会引起菌群失调症17.实验室常用干烤法灭菌的器材是()A.玻璃器皿B.移液器头C.滤菌器D.手术刀、剪E.橡皮手套18.关于煮沸消毒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煮沸100℃5分钟可杀死细菌繁殖体B.可用于一般外科手术器械、注射器、针头的消毒C.水中加入1-2%碳酸氢钠,可提高沸点到105℃D.常用于食具消毒E.不足以杀死所有细菌。
初级检验技师考试微生物检验考试试题及答案(2)word版本

初级检验技师考试微生物检验考试试题及答案(2)初级检验技师考试微生物检验考试试题及答案(2)一、名词解释1.消毒2.灭菌3.防腐4.无菌5.无菌操作6.正常菌群7.菌群失调二、填空题1.化学消毒剂杀菌或抑菌的作用机理是,和。
2.干热灭菌法包括,,。
3.巴氏消毒法常用于消毒和。
4.常用的湿热灭菌法包括,,、和。
5.紫外线杀菌机理是,导致细菌和。
6.环境中的有机物对细菌有作用,其可与消毒剂发生反应,使消毒剂的杀菌力。
7.普通琼脂培养基灭菌可采用法。
8.手术室空气消毒常采用法。
9.用于新生儿滴眼,预防淋球菌感染常用的消毒剂是。
10.葡萄球菌对其敏感,常用于浅表创伤消毒的消毒剂是。
11.一般化学消毒剂在常用浓度下,只对细菌的有效。
对芽胞需要提高消毒剂的和方可奏效。
12.影响化学消毒剂消毒效果的因素主要有、、和等。
13.常用于消毒饮水和游泳池的消毒剂是和。
14.生石灰可用于和的消毒。
15.酚类消毒剂包括和。
三、单选题1.关于紫外线杀菌不正确的是A.紫外线杀菌与波长有关B.紫外线损伤细菌D.NA.构型C.紫外线的穿透力弱,故对人体无害D.紫外线适用于空气或物体表面的消毒E.一般用紫外线灯做紫外线的杀菌处理2.关于高压蒸汽灭菌法不正确的是A.灭菌效果最可靠,应用最广B.适用于耐高温和潮湿的物品C.可杀灭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D.通常压力为2.05kg/C.m2E.通常温度为121.3℃3.对普通培养基的灭菌,宜采用A.煮沸法B.巴氏消毒法C.流通蒸汽灭菌法D.高压蒸汽灭菌法E.间歇灭菌法4.关于乙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浓度在70~75%时消毒效果好B.易挥发,需加盖保存,定期调整浓度C.经常用于皮肤消毒D.用于体温计浸泡消毒E.用于粘膜及创伤的消毒5.欲对血清培养基进行灭菌,宜选用A.间歇灭菌法B.巴氏消毒法C.高压蒸汽灭菌法D.流通蒸汽灭菌法E.紫外线照射法6.杀灭细菌芽胞最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是A.紫外线照射B.干烤灭菌法C.间歇灭菌法D.流通蒸汽灭菌法E.高压蒸汽灭菌法7.湿热灭菌法中效果最好的是A.高压蒸汽灭菌法B.流通蒸汽法C.间歇灭菌法D.巴氏消毒法E.煮沸法8.酒精消毒最适宜浓度是A.100%B.95%C.75%D.50%E.30%9.关于紫外线,下述哪项不正确A.能干扰D.NA.合成B.消毒效果与作用时间有关C.常用于空气,物品表面消毒D.对眼和皮肤有刺激作用E.穿透力强10.关于消毒剂作用原理是A.使菌体蛋白变性B.使菌体蛋白凝固C.使菌体酶失去活性D.破坏细菌细胞膜E.以上均正确11.紫外线杀菌原理是A.破坏细菌细胞壁肽聚糖结构B.使菌体蛋白变性凝固C.破坏D.NA.构型D.影响细胞膜通透性E.与细菌核蛋白结合12.血清,抗毒素等可用下列哪种方法除菌A.加热56℃30minB.紫外线照射C.滤菌器过滤D.高压蒸汽灭菌E.巴氏消毒法13.判断消毒灭菌是否彻底的主要依据是A.繁殖体被完全消灭B.芽胞被完全消灭C.鞭毛蛋白变性D.菌体D.NA.变性E.以上都不是14.引起菌群失调症的原因是()A.生态制剂的大量使用B.正常菌群的遗传特性明显改变C. 正常菌群的耐药性明显改变D.正常菌群的增殖方式明显改变E. 正常菌群的组成和数量明显改变15.关于正常菌群的描述,正确的是()A.一般情况下,正常菌群对人体有益无害B.肠道内的痢疾杆菌可产生碱性物质拮抗其他细菌C.口腔中的正常菌群主要是需氧菌D.即使是健康胎儿,也携带正常菌群E.在人的一生中,正常菌群的种类和数量保持稳定16.关于菌群失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菌群失调进一步发展,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症就可称为菌群失调症B.菌群失调症又称为菌群交替或二重感染C.长期使用抗生素会改变正常菌群成员的耐药性,从而引起菌群失调症D.可使用生态制剂治疗菌群失调症E.内分泌紊乱也会引起菌群失调症17.实验室常用干烤法灭菌的器材是()A.玻璃器皿B.移液器头C.滤菌器D.手术刀、剪E.橡皮手套18.关于煮沸消毒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煮沸100℃5分钟可杀死细菌繁殖体B.可用于一般外科手术器械、注射器、针头的消毒C.水中加入1-2%碳酸氢钠,可提高沸点到105℃D.常用于食具消毒E.不足以杀死所有细菌。
初级检验技师考试微生物检验考试试题及答案(2)

初级检验技师考试微生物检验考试试题及答案(2)一、名词解释1.消毒2.灭菌3.防腐4.无菌5.无菌操作6.正常菌群7.菌群失调二、填空题1.化学消毒剂杀菌或抑菌的作用机理是,和。
2.干热灭菌法包括,,。
3.巴氏消毒法常用于消毒和。
4.常用的湿热灭菌法包括,,、和。
5.紫外线杀菌机理是,导致细菌和。
6.环境中的有机物对细菌有作用,其可与消毒剂发生反应,使消毒剂的杀菌力。
7.普通琼脂培养基灭菌可采用法。
8.手术室空气消毒常采用法。
9.用于新生儿滴眼,预防淋球菌感染常用的消毒剂是。
10.葡萄球菌对其敏感,常用于浅表创伤消毒的消毒剂是。
11.一般化学消毒剂在常用浓度下,只对细菌的有效。
对芽胞需要提高消毒剂的和方可奏效。
12.影响化学消毒剂消毒效果的因素主要有、、和等。
13.常用于消毒饮水和游泳池的消毒剂是和。
14.生石灰可用于和的消毒。
15.酚类消毒剂包括和。
三、单选题1.关于紫外线杀菌不正确的是A.紫外线杀菌与波长有关B.紫外线损伤细菌D.NA.构型C.紫外线的穿透力弱,故对人体无害D.紫外线适用于空气或物体表面的消毒E.一般用紫外线灯做紫外线的杀菌处理2.关于高压蒸汽灭菌法不正确的是A.灭菌效果最可靠,应用最广B.适用于耐高温和潮湿的物品C.可杀灭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D.通常压力为2.05kg/C.m2E.通常温度为121.3℃3.对普通培养基的灭菌,宜采用A.煮沸法B.巴氏消毒法C.流通蒸汽灭菌法D.高压蒸汽灭菌法E.间歇灭菌法4.关于乙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浓度在70~75%时消毒效果好B.易挥发,需加盖保存,定期调整浓度C.经常用于皮肤消毒D.用于体温计浸泡消毒E.用于粘膜及创伤的消毒5.欲对血清培养基进行灭菌,宜选用A.间歇灭菌法B.巴氏消毒法C.高压蒸汽灭菌法D.流通蒸汽灭菌法E.紫外线照射法6.杀灭细菌芽胞最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是A.紫外线照射B.干烤灭菌法C.间歇灭菌法D.流通蒸汽灭菌法E.高压蒸汽灭菌法7.湿热灭菌法中效果最好的是A.高压蒸汽灭菌法B.流通蒸汽法C.间歇灭菌法D.巴氏消毒法E.煮沸法8.酒精消毒最适宜浓度是A.100%B.95%C.75%D.50%E.30%9.关于紫外线,下述哪项不正确A.能干扰D.NA.合成B.消毒效果与作用时间有关C.常用于空气,物品表面消毒D.对眼和皮肤有刺激作用E.穿透力强10.关于消毒剂作用原理是A.使菌体蛋白变性B.使菌体蛋白凝固C.使菌体酶失去活性D.破坏细菌细胞膜E.以上均正确11.紫外线杀菌原理是A.破坏细菌细胞壁肽聚糖结构B.使菌体蛋白变性凝固C.破坏D.NA.构型D.影响细胞膜通透性E.与细菌核蛋白结合12.血清,抗毒素等可用下列哪种方法除菌A.加热56℃30minB.紫外线照射C.滤菌器过滤D.高压蒸汽灭菌E.巴氏消毒法13.判断消毒灭菌是否彻底的主要依据是A.繁殖体被完全消灭B.芽胞被完全消灭C.鞭毛蛋白变性D.菌体D.NA.变性E.以上都不是14.引起菌群失调症的原因是()A.生态制剂的大量使用B.正常菌群的遗传特性明显改变C. 正常菌群的耐药性明显改变D.正常菌群的增殖方式明显改变E. 正常菌群的组成和数量明显改变15.关于正常菌群的描述,正确的是()A.一般情况下,正常菌群对人体有益无害B.肠道内的痢疾杆菌可产生碱性物质拮抗其他细菌C.口腔中的正常菌群主要是需氧菌D.即使是健康胎儿,也携带正常菌群E.在人的一生中,正常菌群的种类和数量保持稳定16.关于菌群失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菌群失调进一步发展,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症就可称为菌群失调症B.菌群失调症又称为菌群交替或二重感染C.长期使用抗生素会改变正常菌群成员的耐药性,从而引起菌群失调症D.可使用生态制剂治疗菌群失调症E.内分泌紊乱也会引起菌群失调症17.实验室常用干烤法灭菌的器材是()A.玻璃器皿B.移液器头C.滤菌器D.手术刀、剪E.橡皮手套18.关于煮沸消毒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煮沸100℃5分钟可杀死细菌繁殖体B.可用于一般外科手术器械、注射器、针头的消毒C.水中加入1-2%碳酸氢钠,可提高沸点到105℃D.常用于食具消毒E.不足以杀死所有细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级检验技师考试微生物检验考试试题及答案(2)一、名词解释1.消毒2.灭菌3.防腐4.无菌5.无菌操作6.正常菌群7.菌群失调二、填空题1.化学消毒剂杀菌或抑菌的作用机理是,和。
2.干热灭菌法包括,,。
3.巴氏消毒法常用于消毒和。
4.常用的湿热灭菌法包括,,、和。
5.紫外线杀菌机理是,导致细菌和。
6.环境中的有机物对细菌有作用,其可与消毒剂发生反应,使消毒剂的杀菌力。
7.普通琼脂培养基灭菌可采用法。
8.手术室空气消毒常采用法。
9.用于新生儿滴眼,预防淋球菌感染常用的消毒剂是。
10.葡萄球菌对其敏感,常用于浅表创伤消毒的消毒剂是。
11.一般化学消毒剂在常用浓度下,只对细菌的有效。
对芽胞需要提高消毒剂的和方可奏效。
12.影响化学消毒剂消毒效果的因素主要有、、和等。
13.常用于消毒饮水和游泳池的消毒剂是和。
14.生石灰可用于和的消毒。
15.酚类消毒剂包括和。
三、单选题1.关于紫外线杀菌不正确的是A.紫外线杀菌与波长有关B.紫外线损伤细菌D.NA.构型C.紫外线的穿透力弱,故对人体无害D.紫外线适用于空气或物体表面的消毒E.一般用紫外线灯做紫外线的杀菌处理2.关于高压蒸汽灭菌法不正确的是A.灭菌效果最可靠,应用最广B.适用于耐高温和潮湿的物品C.可杀灭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D.通常压力为2.05kg/C.m2E.通常温度为121.3℃3.对普通培养基的灭菌,宜采用A.煮沸法B.巴氏消毒法C.流通蒸汽灭菌法D.高压蒸汽灭菌法E.间歇灭菌法4.关于乙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浓度在70~75%时消毒效果好B.易挥发,需加盖保存,定期调整浓度C.经常用于皮肤消毒D.用于体温计浸泡消毒E.用于粘膜及创伤的消毒5.欲对血清培养基进行灭菌,宜选用A.间歇灭菌法B.巴氏消毒法C.高压蒸汽灭菌法D.流通蒸汽灭菌法E.紫外线照射法6.杀灭细菌芽胞最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是A.紫外线照射B.干烤灭菌法C.间歇灭菌法D.流通蒸汽灭菌法E.高压蒸汽灭菌法7.湿热灭菌法中效果最好的是A.高压蒸汽灭菌法B.流通蒸汽法C.间歇灭菌法D.巴氏消毒法E.煮沸法8.酒精消毒最适宜浓度是A.100%B.95%C.75%D.50%E.30%9.关于紫外线,下述哪项不正确A.能干扰D.NA.合成B.消毒效果与作用时间有关C.常用于空气,物品表面消毒D.对眼和皮肤有刺激作用E.穿透力强10.关于消毒剂作用原理是A.使菌体蛋白变性B.使菌体蛋白凝固C.使菌体酶失去活性D.破坏细菌细胞膜E.以上均正确11.紫外线杀菌原理是A.破坏细菌细胞壁肽聚糖结构B.使菌体蛋白变性凝固C.破坏D.NA.构型D.影响细胞膜通透性E.与细菌核蛋白结合12.血清,抗毒素等可用下列哪种方法除菌A.加热56℃30minB.紫外线照射C.滤菌器过滤D.高压蒸汽灭菌E.巴氏消毒法13.判断消毒灭菌是否彻底的主要依据是A.繁殖体被完全消灭B.芽胞被完全消灭C.鞭毛蛋白变性D.菌体D.NA.变性E.以上都不是14.引起菌群失调症的原因是()A.生态制剂的大量使用B.正常菌群的遗传特性明显改变C. 正常菌群的耐药性明显改变D.正常菌群的增殖方式明显改变E. 正常菌群的组成和数量明显改变15.关于正常菌群的描述,正确的是()A.一般情况下,正常菌群对人体有益无害B.肠道内的痢疾杆菌可产生碱性物质拮抗其他细菌C.口腔中的正常菌群主要是需氧菌D.即使是健康胎儿,也携带正常菌群E.在人的一生中,正常菌群的种类和数量保持稳定16.关于菌群失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菌群失调进一步发展,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症就可称为菌群失调症B.菌群失调症又称为菌群交替或二重感染C.长期使用抗生素会改变正常菌群成员的耐药性,从而引起菌群失调症D.可使用生态制剂治疗菌群失调症E.内分泌紊乱也会引起菌群失调症17.实验室常用干烤法灭菌的器材是()A.玻璃器皿B.移液器头C.滤菌器D.手术刀、剪E.橡皮手套18.关于煮沸消毒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煮沸100℃5分钟可杀死细菌繁殖体B.可用于一般外科手术器械、注射器、针头的消毒C.水中加入1-2%碳酸氢钠,可提高沸点到105℃D.常用于食具消毒E.不足以杀死所有细菌。
19.杀灭物体表面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称为()A.灭菌B.防腐C.无菌操作D.消毒E.无菌20.新洁尔灭用于皮肤表面消毒的常用浓度是()A.0.01~0.05%B.0.05~0.1%C.1~5%D.10%E.2%四、问答题1.试述影响化学消毒剂作用效果的因素。
2.试述湿热灭菌的原理和种类3.简述肠道正常菌群对机体的有益作用。
4.什么是菌群失调与菌群失调症,其机制如何?答案:一、名词解释答案1.消毒杀灭物体上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杀死细菌芽胞的方法,如注射使用的酒精。
2.灭菌:杀灭物体所有上病原微生物(包括病原体、非病原体,繁殖体和芽胞)的方法,如高压蒸汽灭菌法。
要求比消毒高。
3.防腐:防止、抑制体外细菌生长繁殖方法,细菌一般不死亡。
如食品中的化学添加剂。
4.无菌:指物体中或物体表面不存在活菌的状态。
5.无菌操作:指防止微生物进入人体或其它物品的操作方法。
医疗中的手术、介入治疗等。
6.正常菌群:是定居于人体表和开放性腔道中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群。
7.菌群失调:正常菌群之间的数量和组成发生明显的改变即为菌群失调,多见于长期使用抗生素。
二、填空题答案1.破坏菌体蛋白,抑制或干扰细菌的酶系统和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2.烧灼法,干烤法,焚烧法。
3.牛奶和酒类。
4.煮沸法,巴氏消毒法,高压蒸气灭菌法,间歇灭菌法,流通蒸气消毒法。
5.干扰细菌D.NA.合成,变异和死亡。
6.保护,减弱7. 高压蒸气灭菌法。
8. 紫外线消毒。
9.硝酸银10.龙胆紫。
11.繁殖体,浓度,作用时间。
12.浓度和作用时间,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环境中有机物对消毒剂的影响,消毒剂之间的拮抗。
13.氯,漂白粉14.排泄物,地面15.石炭酸,来苏儿三、单选题答案1.C.2.D.3.D.4.E.5.A.6.E.7.A.8.C.9.E. 10.E.11.C 12.C 13.B 14.E 15.A 16.E 17.A 18.E 19.D 20.B四、问答题1.影响化学消毒剂作用效果的因素主要有:(1)消毒剂的浓度和作用时间:消毒剂浓度越大,作用的时间越长,杀菌效果就越好。
但应注意例外,酒精在70~75%时杀菌的效果最强,而其浓度过高,会使菌体表面的蛋白迅速凝固,使酒精无法渗入菌体内部发挥作用。
(2)温度和酸碱度:通常温度升高,消毒剂的杀菌作用也增强。
消毒剂的杀菌作用也与酸碱度有关。
不同消毒剂有不同的最适酸碱度,如酚类消毒剂在酸性环境中的效果比较好。
另外,细菌在适宜的酸碱度抵抗力较强,如果偏离其最适的酸碱度,细菌就很容易被杀死。
(3)细菌的种类和数量:不同种类的细菌对消毒剂的敏感性不同,细菌的数量越大,所需的消毒剂浓度就越高,作用时间就越长。
所以应根据细菌的种类和数量来选择消毒剂的种类和浓度。
(4)环境中的有机物和其他拮抗物的影响:不同的化学消毒剂有其各自的拮抗物质。
细菌也经常与血液、痰液和脓液等有机物混合在一起。
这些混杂物可和消毒剂结合,从而影响化学消毒剂的杀菌作用。
2.试述湿热灭菌的原理和种类原理:使细菌菌体蛋白质凝固和变性;使细菌核酸降解;使细菌的胞浆膜损伤。
类别:(1)煮沸法:煮沸10分钟可达到消毒的目的,若需杀死芽孢,应延长时间至1-3小时。
可用于外科器械、注射器、胶管等的消毒。
(2)流通蒸汽灭菌法:是在常压下用100℃的水蒸气进行消毒,通常10-15分钟可杀死细菌的繁殖体,但不保证杀死芽孢。
(1)间歇灭菌法:利用反复多次的流通蒸汽加热,能够杀死细菌所有的繁殖体和芽孢,主要用于不耐热的物质,如某些营养培养基的灭菌。
(2)高压蒸汽灭菌法:是灭菌效果最好、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灭菌方法。
通常压力为1.05kg/cm2,温度为121.3℃,持续15-30分钟。
可杀死包括细菌芽孢在内的所有微生物。
该方法适用于耐高温和潮湿物品的灭菌,如生理盐水、普通培养基手术器械等。
(3)巴氏消毒法:加热61.1-68.8℃30分钟或者71.7℃15-30秒,可杀死物品中的病原菌和杂技菌,而不破坏物品的质量。
如牛奶和酒类的消毒。
3.简述肠道正常菌群对机体的有益作用。
(1)防御外来致病菌:如组成人体肠道黏膜表面形成一道生物学屏障,阻止病原体的入侵和粘附。
正常菌群的酸性代谢产物,造成肠内酸性环境,抑制病原体生长。
(2)营养作用:参与宿主的营养代谢及吸收。
合成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如烟酸、生物素、泛酸等。
(3)免疫作用: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包括:促进免疫系统的发育成熟;作为非特异性抗原来刺激机体的免疫应答;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
(4)抗肿瘤作用:能产生一些酶类代谢产物作用于致癌物质;抑制硝胺的合成或降解硝胺;作为抗原或免疫佐剂,刺激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
4.什么是菌群失调与菌群失调症,其机制如何?正常菌群、宿主与外界环境之间以及正常菌群各成员之间,在正常情况下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正常菌群的组成和数量发生明显变化就出现了菌群失调,若进一步发展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症,就称之为菌群失调症。
机制有:(1)长期使用抗生素,特别是长期使用广谱看抗生素,在抑制致病菌的同时也抑制了正常菌群中的敏感菌,使耐药菌过度增殖,出现菌群失调。
(2)机体免疫力低下或内分泌失调:恶性肿瘤、长期糖尿病等疾病使全身或局部免疫功能低下,导致正常菌群中某些菌过度生长,形成菌群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