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实训基地信息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实训基地调研报告

实训基地调研报告

实训基地调研报告实训基地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我们小组的调研目的是了解实训基地的情况,包括基地的规模、设施和教学资源等,以及学生对于实训基地的需求和建议。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希望为进一步改进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研,共发放了200份问卷,回收了180份有效问卷。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对实训基地规模、设施和教学资源的评价,以及对实训基地的需求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1. 实训基地规模: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认为实训基地的规模适中,有丰富的实训设备和场地供学生使用,但也有一些学生认为实训基地规模过小,场地和设备不足以满足学生的实训需求。

2. 实训基地设施:大部分学生对实训基地的设施进行了积极评价,认为基础设施齐全,满足了大部分实训要求。

然而,也有少数学生对设施的新颖性和先进性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增加一些最新的设备和技术。

3. 教学资源:学生普遍对实训基地提供的教学资源满意,认为教学设备和参考资料都比较丰富。

但也有一些学生认为教学资源的管理不够规范,希望能够更好地管理和维护学习资源。

4. 实训需求:学生普遍对实训基地的需求集中在提升实际动手能力和增强实践经验上。

他们希望能有更多的实际操作机会,并希望实训基地能提供更多的实训项目供学生选择。

5. 建议和改进意见:根据学生的建议和改进意见,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a. 增加实训基地的规模和设备,以满足学生更多样化的实训需求。

b. 更新实训基地的设施和技术,引入最新的设备和教学资源。

c. 提升实训基地的管理水平,加强对教学资源的管理和维护。

d.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实训能力和专业素质。

e. 清晰规划实训项目,提供更多的实训项目供学生选择。

四、结论根据以上调研结果,我们认为实训基地已经在设施和教学资源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我们建议实训基地进一步扩大规模、更新设施和技术,并加强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

公共实训基地信息调查报告

公共实训基地信息调查报告

公共实训基地信息调查报告公共实训基地信息调查报告1. 背景在当今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教育需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工作经验,许多高校建立了公共实训基地。

本调查报告旨在调查和分析各个公共实训基地的情况,为相关高校提供参考依据,以促进公共实训基地的进一步发展和优化。

2. 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首先,设计了一份针对公共实训基地的问卷,涵盖了基地的设施设备、师资力量、实训项目、学生参与情况等方面的内容。

然后,通过与公共实训基地的管理者和负责人进行面对面的访谈,进一步了解和获取详细的信息。

最后,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3. 调查结果3.1 公共实训基地的设施设备在调查的各个公共实训基地中,设施设备的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

大部分基地设施设备较为齐全,其中包括计算机、实验仪器、生产设备等。

然而,也有少数基地的设施设备较为陈旧或者不足,需要进一步投入和改善。

3.2 公共实训基地的师资力量在师资力量方面,大部分公共实训基地都有一支经验丰富、教育背景较好的师资团队。

这些教师具备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实训活动。

然而,也有个别基地存在师资力量不足或者专业背景不够匹配的情况,需要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3.3 公共实训基地的实训项目公共实训基地的实训项目种类丰富多样,涵盖了各个专业领域。

常见的实训项目包括软件开发、机械加工、电子电路实验等。

这些实训项目有助于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一些基地还与企业合作,提供实习机会,增加学生的实际工作经验。

3.4 学生参与情况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公共实训基地的参与度较高。

他们积极参与实训项目,获得了较好的实践经验和职业能力的提升。

然而,也有个别学生对实训项目的参与度较低,需要加强学生动员和引导,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性。

4. 结论和建议公共实训基地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平台,通过本次调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 加大投入,改善设施设备。

公共实训基地调查报告

公共实训基地调查报告

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技能培训成为提升劳动力素质、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

公共实训基地作为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载体,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任。

为深入了解我国公共实训基地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我们开展了此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考察等方法,对全国范围内部分公共实训基地进行了调查。

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0份;访谈了20家公共实训基地的负责人和教师,实地考察了10家公共实训基地。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一)公共实训基地的发展现状1. 数量逐年增长。

近年来,我国公共实训基地数量逐年增长,尤其在东部沿海地区和部分内陆城市,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

2. 基础设施完善。

大多数公共实训基地具备良好的教学设施、实训设备和师资力量,能够满足职业技能培训的需求。

3. 专业设置合理。

公共实训基地的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紧密相连,涵盖了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多个领域。

4. 培训模式创新。

部分公共实训基地积极探索“校厂合作”、“订单式培养”等新型培训模式,提高了培训效果。

(二)公共实训基地存在的问题1. 师资力量不足。

部分公共实训基地教师数量不足,且专业结构不合理,难以满足培训需求。

2. 实训设备老化。

部分公共实训基地的实训设备老化、落后,影响培训效果。

3. 培训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

部分公共实训基地的培训内容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导致培训效果不佳。

4. 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公共实训基地在建设、运营过程中,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制约了其发展。

(三)公共实训基地的发展趋势1.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和公共实训基地的重视,政策支持力度将逐步加大。

2. 师资队伍建设加强。

公共实训基地将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

3. 实训设备更新换代。

公共实训基地将不断更新实训设备,提高实训效果。

4. 培训模式创新。

公共实训基地将继续探索“校厂合作”、“订单式培养”等新型培训模式,提高培训质量。

实训基地调研报告

实训基地调研报告

实训基地调研报告《实训基地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为了更好地了解实训基地的运作情况及其对学生实习能力的提升作用,我们对多家实训基地展开了调研,并撰写了本次报告。

二、调研内容1. 实训基地的规模和条件我们首先对实训基地的规模和条件进行了调研。

了解了基地的建筑面积、设备设施、员工配备等情况,发现大多数基地的设施完备,条件良好。

2. 实训课程设置我们还就实训基地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深入了解。

发现不同基地的课程设置存在差异,有的基地侧重于技能的培训,有的则更注重实际应用。

这让我们意识到实训课程设置的多样性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3. 实训基地与企业合作情况我们也调研了实训基地和企业的合作情况。

发现基地与企业的合作较为紧密,学生的实践机会比较充分,这对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很大帮助。

4. 学生实习体验最后我们还就学生在实训基地实习的体验进行了调研。

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对实习基地的实践环境和师资力量都较为满意,认为实习对他们的职业发展有很大帮助。

三、调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实训基地在学生的实习能力提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 实训基地的课程设置多样化,对学生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3. 实训基地和企业的合作密切,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习机会。

四、建议基于以上结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实训基地应继续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际操作的机会。

2. 实训基地应不断优化课程设置,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选择。

3. 实训基地应加强师资力量的培训,提高教学质量。

总结:实训基地作为学生实习教学的重要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希望通过本次调研,能为实训基地的发展和提升学生实习能力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实训基地情况汇报

实训基地情况汇报

实训基地情况汇报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实训基地的情况,我们对实训基地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汇报,以下是我们的调研情况汇报:一、实训基地的基本情况。

实训基地位于市区中心,交通便利,周边环境优美。

基地占地面积较大,内部设施齐全,包括实训教室、实验室、办公区域等,能够满足学生的实训需求。

此外,基地还配备了先进的实训设备和工具,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训条件。

二、实训基地的教学资源。

实训基地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用书、教学视频、教学软件等。

教师团队实力雄厚,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能够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实训学习。

同时,基地还与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和就业机会。

三、实训基地的管理情况。

实训基地的管理工作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和规定,保障了基地的正常运行。

基地管理人员积极负责,工作细致认真,能够及时解决实训中出现的问题,保障了学生的实训质量。

四、实训基地的实训效果。

通过对学生进行实训成绩和实训反馈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学生在实训基地的学习效果明显,实训成绩得到了显著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学生对实训基地的满意度也较高,对实训基地的设施、教学资源和管理工作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五、实训基地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实训基地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设施维护不够及时、部分教学资源更新不及时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得到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进一步完善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六、实训基地的未来发展规划。

基于对实训基地的调研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实训基地的未来发展规划,包括加大基地设施的更新和维护力度、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提升教师团队的专业水平等方面。

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能够进一步提升实训基地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训效果。

总结:通过本次实训基地的调研情况汇报,我们对实训基地的情况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也为下一步的实训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公共实训基地信息调查报告

公共实训基地信息调查报告

公共实训基地信息调查报告公共实训基地信息调查报告第一章调查背景公共实训基地是为提供各类职业培训服务而设立的场所,为了充分了解公共实训基地的运营情况和发展状况,进行本次信息调查。

第二章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全面了解公共实训基地的基本情况、培训项目、设施设备、师资力量、学员人数及就业情况等相关信息,以便为进一步优化公共实训基地的运营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第三章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公共实训基地的管理人员和学员,实地访谈则主要与公共实训基地的相关负责人进行的面对面访谈。

第四章调查内容1.基本情况1.1 公共实训基地名称1.2 成立时间1.3 所属机构1.4 地质1.52.培训项目2.1 提供的培训项目种类及名称 2.2 培训项目内容概述2.3 培训项目收费情况3.设施设备3.1 实训场地面积3.2 实训设备种类及数量3.3 设备维护保养情况3.4 设备更新计划4.师资力量4.1 师资团队规模4.2 师资团队专业背景及资质情况4.3 师资培训和发展计划5.学员人数及就业情况5.1 学员人数统计5.2 学员就业率及就业行业情况5.3 就业跟踪及留存情况第六章调查结果及分析根据本次调查的结果,综合分析公共实训基地的情况,包括基本情况、培训项目、设施设备、师资力量、学员人数及就业情况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优化建议。

第七章附件附件1:________问卷调查表附件2:________实地访谈记录第八章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档中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其注释详见附件3。

公共实训基地报告

公共实训基地报告

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满足这一需求,各地纷纷建设公共实训基地,以提升职业技能水平,促进就业创业。

本文以某市公共实训基地为例,对其建设背景、功能定位、运行模式、成效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提供参考。

二、建设背景近年来,我国制造业、服务业等产业快速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

然而,我国高技能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尚不完善。

为解决这一问题,某市决定建设公共实训基地,旨在:1. 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满足产业发展需求;2. 促进就业创业,助力脱贫攻坚;3. 推动产教融合,促进职业教育改革;4.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三、功能定位某市公共实训基地主要承担以下功能:1. 职业技能培训:为各类劳动者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包括初、中、高级工种,以及技师、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培训;2. 技能鉴定:为培训合格的劳动者提供职业技能鉴定服务,确保培训质量;3. 产教融合:与企业、院校合作,开展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推动产教融合;4. 技术研发:开展技术研发,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5. 交流合作:举办职业技能竞赛、论坛等活动,促进交流合作。

四、运行模式某市公共实训基地采取以下运行模式:1. 政府主导:由政府主导,负责基地建设、管理、运营;2. 市场化运作:引入市场机制,实行市场化运作,提高基地运营效率;3. 校企合作:与企业、院校合作,开展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4. 专业化管理:设立专业管理机构,负责基地日常运营管理;5. 社会化服务:面向社会开放,为各类劳动者提供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等服务。

五、成效某市公共实训基地自成立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1. 培训规模不断扩大:每年培训人数逐年增加,为各类劳动者提供职业技能培训;2. 培训质量不断提高:通过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提高培训质量,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3. 就业创业成效显著:为劳动者提供就业创业指导,助力脱贫攻坚;4. 产教融合深入推进:与企业、院校合作,推动产教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5. 社会影响不断扩大:举办职业技能竞赛、论坛等活动,提高基地知名度,扩大社会影响力。

公共实训建设报告

公共实训建设报告

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适应这一需求,各地纷纷加强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为劳动者提供技能培训、职业资格鉴定、创新创业等服务。

本报告旨在分析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现状、问题及对策,为我国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提供参考。

一、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1. 提高劳动者素质。

公共实训基地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劳动者提升技能水平,提高就业竞争力。

2. 促进就业创业。

公共实训基地为劳动者提供职业资格鉴定、创新创业等服务,助力劳动者实现就业创业梦想。

3. 推动产业升级。

公共实训基地培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

4. 增强区域竞争力。

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有助于提升区域产业集聚度和竞争力。

二、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的现状1. 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我国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基地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

2. 培训内容日益丰富。

公共实训基地根据市场需求,不断优化培训课程,满足劳动者多样化需求。

3. 培训质量不断提高。

公共实训基地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师资力量,提升培训质量。

4. 社会效益日益凸显。

公共实训基地在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创业、推动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1. 基地布局不合理。

部分地区公共实训基地布局分散,资源利用率不高。

2. 培训课程设置滞后。

部分实训基地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培训效果不明显。

3. 师资力量不足。

公共实训基地师资力量薄弱,难以满足培训需求。

4. 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部分地区对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不足,制约了基地发展。

四、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对策1. 优化基地布局。

合理规划公共实训基地布局,提高资源利用率。

2. 丰富培训内容。

根据市场需求,不断优化培训课程,提升培训效果。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引进和培养高素质师资,提高培训质量。

4.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实训基地信息调查报告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2017.5目录一、背景介绍 (4)(一)调查目的 (4)(二)调查内容 (4)(三)调查对象 (4)(四)调查范围 (4)(五)组织方式 (4)(六)回收情况 (5)二、调查结果 (5)(一)全国公共实训基地概况 (5)1.总体发展状况 (5)2.各地发展状况 (6)3.建设级别 (7)4.经费来源 (8)5.建设规模 (8)6.建设模式 (9)7.服务和运维模式 (10)8.专业设置 (10)9.服务成果 (11)10.服务对象和服务功能 (11)11.培养等级 (12)(二)独立编制公共实训基地概况 (12)1.发展状况 (12)2.基地性质 (13)3.服务能力 (13)三、主要特点及问题 (14)(一)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稳步增长 (14)(二)加强公共实训基地规划管理 (14)(三)加强公共实训基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研究 (15)(四)进一步明确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定位 (15)附件1:国家级公共实训基地名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2:正在建设公共实训基地名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3:全国公共实训基地通讯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公共实训基地信息调查报告一、背景介绍(一)调查目的通过对我国现有公共实训基地的调查,力求全面、准确地掌握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现状,为公共实训基地科学化管理提供依据。

(二)调查内容对全国公共实训基地基本情况、基地性质、建设规模、经费来源、建设模式、运维模式、服务能力以及专业设置等项目进行调查。

(三)调查对象经人社部门批准,面向社会提供公共性实训服务的机构。

(四)调查范围全国已建成的国家级、省级、地市级以及县级公共实训基地;正在建设的公共实训基地;已正式申报立项,正在筹建的公共实训基地。

(五)组织方式本次调查由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和中心共同组织,并联合下发《关于填报公共实训基地信息调查表的函》(中就培函﹝2016﹞53号),以省(市、自治区)为单位,统一征集、审核并汇总,上报我中心进行统计分析。

(六)回收情况本次调查除甘肃、宁夏、海南、青海、湖北5省暂未开展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工作外,共收到全国26省(市、自治区)578份公共实训基地信息调查表。

其中,广东、新疆、西藏、吉林、浙江、福建、安徽、江苏、安徽9个省(自治区)上报了县级公共实训基地信息。

因县级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规模小、形式多样等原因,未将县级公共实训基地信息列入调查分析中。

本报告以地市级以上公共实训基地作为调查分析数据,筛选出26个省(市、自治区)有效问卷222份。

二、调查结果(一)全国公共实训基地概况1.总体发展状况图2.1.1 全国公共实训基地发展状况据调查统计显示,自2007年各地建设公共实训基地数量开始加快,并以年均47%的速度增长。

截止2016年全国(地市级以上)已建成完成并投入使用162家,2017至2020年公共实训基地将新增60家, 2020年我国公共实训基地总量将达到222家。

如图2.1.1所示。

2.各地发展状况图2.2.1 各地公共实训基地发展状况总览据调查统计显示,广东(34家)、浙江(33家)、吉林(25家)、安徽(15家)、云南(16家)、北京(15家)、江苏(15家)等7个省(市)基地建设总数均超过15家,其中广东、浙江、江苏、吉林等4省每个地市均建立1个以上公共实训基地。

如图2.2.1所示。

1 广东34 14 四川 43 吉林25 16 湖南 44 云南16 17 河北 35 江苏15 18 贵州 36 北京15 19 上海 27 安徽15 20 广西 28 河南11 21 重庆 19 辽宁7 22 天津 110 新疆 6 23 陕西 111 西藏 6 24 山东 112 福建 6 25 内蒙古 113 黑龙江 5 26 江西 1合计222表2.2.2各地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数量统计3.建设级别3.福建0 3 3 64.广东 1 14 19 345.广西0 2 0 26.贵州0 1 2 37.河北0 1 2 38.黑龙江0 1 4 59.吉林0 3 22 2510.江苏 1 3 11 1511.江西0 1 0 112.辽宁0 1 6 713.内蒙古0 1 0 114.山西0 4 0 415.上海 2 0 0 216.天津 1 0 0 117.西藏0 0 6 618.新疆0 2 4 619.浙江0 2 31 3320.重庆 1 0 0 121.四川0 0 4 422.云南0 16 0 1623.河南0 8 3 1124.山东0 1 0 125.陕西0 0 1 1据调查统计显示,全国(地市级以上)将建有国家级6家、省级70家、地市级146家,所占全国基地总数分别为2.7%、31.53%和65.76%。

4.经费来源据调查统计显示,全国(地市级以上)已建成公共实训基地经费主要来源于就业专项经费、失业保险经费、教育费附加等三类。

独立建设公共实训基地经费主要有就业专项资金和失业保险经费;与院校合作共建的公共实训基地经费有就业专项经费和事业保险经费等,不足经费由院校自筹。

截止2016年底,有45家公共实训基地申请了发改委专项资金用于地基改扩建和新建,其中4家单位申请了发改委PPP项目,41家单位申请发改委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5.建设规模据调查统计显示,全国(地市级以上)公共实训基地投入总额达392.5亿元,设备投资与总投资额占比约为51%,已建成公共实训基地平均投入约为1.83亿元。

上海、天津、江苏三省(市)等4家已建成公共实训基地投资总额均超10亿元,广东、广西、重庆、内蒙古、河北、辽宁6省(市、自治区)8家公共实训基地投资总额均超5亿元用于建设公共实训基地,正在筹建的广州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鉴定基地投资总额达20亿元,是全国投入最多的公共实训基地。

6.建设模式据调查统计显示,全国(地市级以上)公共实训基地分与院校合作共建和独立建设两种建设模式。

与院校合作共建模式共180家占比84%;独立建设模式共42家占比16%。

7.服务和运维模式据调查统计显示,全国(地市级以上)已建成21家独立建设的公共实训基地服务模式中,合作模式占比64%、独立模式占比20%、委托模式占比16%;运维模式中委托模式占比55%、独立模式占比40%、其他模式占比5%。

全国(地市级以上)已建成141家与院校合作共建的公共实训基地服务和运维主要模式均已独立模式(即自我服务)为主,独立模式占比69%、合作模式占比23%、委托模式占比8%;运维模式中独立模式占比79%、委托模式占比16%、其他模式占比5%。

8.专业设置据调查统计显示,全国(地市级以上)公共实训基地所设专业设置数量平均为11.6个,主要集中开展机械、服务、交通、信息和电工电子五大专业类。

其中,与院校合作共建为主的公共实训基地所涉专业名称按照《全国技工院校专业目录》设立,独立建制的公共实训基地所涉专业基本按照行业名称设立。

如图2.8.1所示。

公共实训基地当前拟建工业机器人、无人机、物联网、大数据分析、3D打印等新兴专业。

图2.8.1专业设置9.服务成果据调查统计显示,全国(地市级以上)已建成公共实训基地上年度为社会提供实训和鉴定服务人数共计277.3万人次,实训服务202万人次,鉴定服务75.3万人次。

如图2.9.1所示。

中国(上海)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中心、中国(天津)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中国(无锡)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管理服务中心、杭州市公共实训指导中心上年度实训和鉴定服务人数均超10万人次,中国(上海)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中心上年度实训和鉴定服务总人数超过39万人次。

图2.9.1 服务成果国家级79.51% 66.72%地市级67.08% 69.93%10.服务对象和服务功能据调查统计显示,全国(地市级以上)公共实训基地充分发挥了对社会提供公共服务职能,主要服务各类院校学生、企业在职职工、社会失业人员、军队转业人员和农村转移劳动力等五类群体,提供技能培训、技能鉴定、技能竞赛、师资培训、技术研发、创业培训、就业服务、教研研究等八类服务。

11.培养等级据调查统计显示,全国(地市级以上)已建成公共实训基地主要开展中级工和高级工两个等级的培训,其中122家单位开展初级工培训占比75.3%、149家单位开展中级工培训占比91.9%、151家单位开展高级工培训占比93.2%、115家单位技师培训占比70.9%、77家单位高级技师培训占比47.5%、61家单位新技术占比37.6%和21家单位其他培训占比12.9%。

(二)独立编制公共实训基地概况1.发展状况图3.1.1 独立编制的基地发展状况据调查统计显示,全国(地市级以上)10个省(市、自治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14家、在建和筹建6家, 2018年独立编制公共实训总数将达到20家。

如图3.1.1所示。

2.基地性质据调查统计显示,全国(地市级以上)独立编制类公共实训基地均经编办批准,20家基地编制人数共计421人,每个基地编制人数平均为21人。

独立编制类公共实训基地工作经费由事业经费和基地运维经费两部分组成。

其中,事业经费11家为全额拨款,5家为差额拨款,4家为预算外资金收入(即自收自支);运维经费主要有就业专项经费和失业保险经费。

其中有1家申请发改委PPP项目,1家申请发改委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3.服务能力据调查统计显示,已建成独立编制类公共实训基地上年度实训和鉴定服务总人数135.5万人次,占全国公共实训基地实训和鉴定服务总人数的48.9%。

其中,上年度实训服务人数约112.5万人次,实训完成率约为78.8%,占全国公共实训基地实训服务总人数的55.7%;上年度鉴定约23.1万人次,鉴定完成率约为55.5%,占全国公共实训基地鉴定服务总人数的30.7%。

三、主要特点及问题期间,通过电话沟通、访谈、调查问卷等方式,对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归纳总结如下:(一)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稳步增长自2000年公共实训基地项目正式启动以来,全国各地(地市级以上)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呈稳步增长的态势。

2007年,原劳动部出台“关于印发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劳社厅发[2007]1号)”文件,提出有条件的城市建设公共实训基地之后,全国各地积极相应,公共实训基地数量以年均47%的速度增长。

截止2016年,全国(地市级以上)建设并投入使用公共实训基地162家,其中国家级5家、省级51家和地市级106家。

至2020年,全国将新增60家,公共实训基地总量将达到222家。

(二)加强公共实训基地规划管理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政策性强、技术性强,建设规划应遵循“全面规划、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合作共赢、资源共享、协调发展”的原则开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