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路课后习题答案
模拟电路课后答案

习 题3.1 在晶体管放大电路中,测得两个晶体管各个电极的电流如图P3.1所示,试分别标出各个晶体管的管脚e 、b 和c ;判断各晶体管是NPN 型还是PNP 型;并分别估算它们的β值。
( a)( b)图P3.1答:(a )从左至右依次为b , e , c ,NPN ,40(b )从左至右依次为b , c , e ,PNP ,60说明:(a)只有NPN 管的基极电流和集电极电流是流进管子的,故该晶体管应为NPN 型;因为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大于大于基极电流,故由左脚和右脚流进的电流的大小可判定左脚应为基极b ,而右脚应为集电极c ,剩下的中间脚只能是发射极e 了;晶体管的401.04===mAmAi i B C β 。
(b )由左脚流出电流的大小与右脚流进电流的大小的比较可判定左脚为基极b ,由基极电流是流出可判定该晶体管为PNP 型;由该晶体管为PNP 型及右脚电流是流入可判定右脚为发射极e ,剩下的中间脚当然就是集电极c 了;晶体管的601.01.01.6=-=-==mAmA mA i i ii i B B E B C β 3.2用直流电压表测得电路中晶体管各电极的对地静态电位如图P3.2所示,试判断这些晶体管分别处于什么状态(放大、饱和、截止、损坏)。
( 1 )( 3 )( 2 )( 5 )+6V+6V---18V-8.5V+12V( 4 )图P3.2解:(1)NPN 型晶体管,发射结正向偏置电压0.7V ,集电结反向偏置,故该晶体管处于放大状态;(2)PNP 型晶体管,发射结正向偏置电压0.7V ,集电结反向偏置,故该晶体管处于放大状态;(3)NPN 型晶体管,发射结偏置电压-0.7V ,为反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故该晶体管处于截止状态;(4)NPN 型晶体管,发射结正向偏置,正常情况下发射结正向电压应约为0.7V ,现正 向电压为3V ,可推断为发射结断路,故该晶体管已损坏;(5)PNP 型晶体管,发射结正向偏置电压0.7V ,集电结也正向偏置电压0.4V ,故该晶体管处于饱和状态。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4版)课后习题答案(周良权)

一、填空题
2.1 BJT用来放大时,应使发射结处于偏置,集电结处于偏置;而工作在饱和区时,发射结处于偏置,集电结处于偏置。
2.2 温度升高时,BJT的电流放大系数 ,反向饱和电流 ,发射结电压 。
2.3用两个放大电路A和B分别对同一个电压信号进行放大,当输出端开路时, ;都接人负载 电阻时,测得 ,由此说明,电路A的输出电阻比电路B的输出电阻。
图题所示电路在正常放大时ib5v200501maieic50mamaubuema指针微动uev指针微动ucv结论电源未接入不能正常工作处于正常放大工作状态三极管内部集电结断路不能正常工作re短路电路能正常放大rb断路电路不能正常工作三极管内部发射结断路或re断路不能正常工作三极管内部集电结短路或外极之间短路不能正常工作三极管内部发射结短路或外极之间短路不能正常工作225用直流电压表测得几个bjt的ube和uce如表题225所示试问它们各处于何种工作状态它们是npn管还是pnp管解答
(1)静态工作点;
(2)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3)电容Ce脱焊时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4)若换上一只 =100的管子,放大电路能否工作在正常状态
解答:
(1)
(2)
(3)
(4)换上一只 的管子,其IC和UCE不变,放大电路能正常工作。
2.31已知图题2.31所示电路中BJT为硅管, =50,试求:
解答:
(1)
(2)
(3)
(4)
2.29 已知固定偏流放大电路中BJT为硅管,输出特性及交、直流负载线如图题2.29所示,试求:
(1)电源电压Vcc;
(2)静态工作点;
(3)电阻Rb、RC的值;
(4)要使该电路能不失真地放大,基极电流交流分量的最大幅值Ibm为多少
模拟电路课后习题答案

第六章习题与思考题◆◆习题6-1在图P6-1所示的的各放大电路中,试说明存在哪些反馈支路,并判断哪些是负反馈,哪些是正反馈;哪些是直流反馈,哪些是交流反馈。
如为交流反馈,试分析反馈的组态。
假设各电路中电容的容抗可以忽略。
◆◆习题6-3 在图P6-1所示的各电路中,试说明哪些反馈能够稳定输出电压,哪些能够稳定输出电流,哪些能够提高输入电阻,哪些能够降低输出电阻。
解:(a) ① R e1引入第一级的交直流负反馈,其中交流电流串联负反馈可稳定本级的工作电流,提高输入电阻,直流负反馈可稳定本级的静态工作点;② R e2和Ce也引入第一级的直流负反馈,可稳定本级的静态工作点;③ R e3引入第二级的交直流负反馈,交流电压串联负反馈可稳定输出电压,提高本级的输入电阻,降低输出电阻,而直流负反馈可稳定本级的静态工作点;④ R F和C F引入级间(整体)交流电压串联正反馈,故总体来说不能稳定输出电压或输出电流。
(b) ① R e1引入第一级的交直流负反馈,其中交流电流串联负反馈可稳定本级的工作电流,提高输入电阻,直流负反馈可稳定本级的静态工作点;② R e2和Ce引入第二级的直流负反馈,可稳定本级的静态工作点;③ R e3引入第三级的交直流负反馈,交流电流串联负反馈可稳定输出电流,提高本级的输入电阻,提高输出电阻,而直流负反馈可稳定本级的静态工作点;④ R F引入级间(整体)交直流负反馈,其中交流电流串联负反馈可稳定输出电流,提高输出电阻,提高输入电阻,而直流负反馈可稳定各级静态工作点。
(c) ① R e1引入第二级的交直流负反馈,其中交流电流串联负反馈可稳定本级的工作电流,提高本级输入电阻,提高输出电阻,而直流负反馈可稳定本级的静态工作点;② R e2和Ce引入第二级的直流负反馈,可稳定本级的静态工作点;③ R F引入级间(整体)交直流负反馈,其中交流电流并联负反馈可稳定输出电流,提高输出电阻,降低输入电阻,而直流负反馈可稳定各级静态工作点。
模拟电路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word精品

第二章习题与思考题♦题2-1试判断图P2-1中各放大电路有无放大作用,简单说明理由。
EP2-1解:(a) 无放大作用,不符合“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的外部直流偏置要求;(b) 不能正常放大,三极管发射结没有偏置(正偏) ;(c) 无放大作用,三极管集电结没有偏置(反偏) ;(d) 无放大作用,三极管发射结没有偏置(正偏) ;(e) 有放大作用(电压放大倍数小于1);(f) 无放大作用,电容C2使输出端对地交流短路,输出交流电压信号为0;(g) 无放大作用,电容C b使三极管基极对地交流短路,输入交流信号无法加至三极管基极;(h) 不能正常放大,场效应管栅源之间无直流偏置;(i) 无放大作用,VGG的极性使场效应管不能形成导电沟道。
本题的意图是掌握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和放大原理U1♦题2-2试画出P2-2中各电路的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
设电路中的电容均足够大, 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解:-O +v ccRA営&本题的意图是掌握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的概念,练习画出各种电路的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
(c)+交紇诵聲十W白浙!SAOO1卩a浦诵踣I交说通路(1 •:)1BQ1CQ♦题2-3在NPN 三极管组成的单管共射放大电路中,假设电路其他参数不变, 分别改变以下某一项参数时,试定性说明放大电路的 I BQ 、I CQ 、U CEQ 将增大、减小还是不变。
① 增大Rb;②增大VCC ③增大3。
解:①Rb =■ 1 BQ■ 1 CQ ■ ~ U CEQ② V cc = 1BQ = 1 CQ = UCEQ ( =V CC- R c 1 CQ )不疋I BQ 基本不变本题的意图是理解单管共射放大电路中各种参数变化时对 Q 点的影响♦题2-4在图2.5.2所示NPN 三极管组成的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电路中,假设电路其他参数不变,分别改1BQCQ BQ■I B QUCEQ — V CC - 1 CQ R C1CQ=V cc变以下某一项参数时,试定性说明放大电路的 I BQ 、 I CQ 、U CEQ 、「be 和| A u|将增大、减小还是不变。
模拟电路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

解:①电路产生饱与失真;
②应降低Q点,为此可增大Rb2或减小Rb1。
本题得意图就是用图解法分析波形失真。
◆题2-9试作出图P2-9中所示放大电路得负载线。已知:Rb=560kΩ,Rc=5、1kΩ,R1=R=10kΩ,RL=1MΩ,两个直流电源均为12V,三极管得输出特性曲线如图P2-6(b)所示。
本题得意图就是掌握放大电路得组成原则与放大原理。
◆题2-2试画出P2-2中各电路得直流通路与交流通路。设电路中得电容均足够大,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
解:
本题得意图就是掌握直流通路与交流通路得概念,练习画出各种电路得直流通路与交流通路。
◆题2-3在NPN三极管组成得单管共射放大电路中,假设电路其她参数不变,分别改变以下某一项参数时,试定性说明放大电路得IBQ、ICQ、UCEQ将增大、减小还就是不变。① 增大Rb;②增大VCC;③增大β。
解:
①
②
③
④
本题得意图就是理解分压式稳定Q放大电路中各种参数变化时对Q点与电压放大倍数得影响。
◆题2-5设图P2-5中得三极管β=100,UBEQ=0、6V,VCC=12V,Rc=3kΩ,Rb=120kΩ。求静态工作点处得IBQ、ICQ与UCEQ值。
解:
本题得意图就是学习运用静态分析得基本方法求解一个简单得但课堂上并未讲过得放大电路得静态工作点。
◆题2-6已知图P2-2(a)中:Rb=510kΩ,Rc=10kΩ,RL=1、5kΩ,VCC=10V。三极管得输出特性如图(b)所示。①试用图解法求出电路得静态工作点,并分析这个工作点选得就是否合适;②在VCC与三极管不变得情况下,为了把三极管得静态集电极电压UCEQ提高到5V左右,可以改变哪些参数?如何改法?③在VCC与三极管不变得情况下,为了使ICQ=2mA,UCEQ=2V,应改变哪些参数?改成什么数值?
模拟电路课后习题与解答

第三部分 习题与解答习题1客观检测题一、填空题1、在杂质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的浓度主要取决于掺入的 杂质浓度 ,而少数载流子的浓度则与 温度 有很大关系。
2、当PN 结外加正向电压时,扩散电流 大于 漂移电流,耗尽层 变窄 。
当外加反向电压时,扩散电流 小于 漂移电流,耗尽层 变宽 。
3、在N 型半导体中,电子为多数载流子, 空穴 为少数载流子。
二.判断题1、由于P 型半导体中含有大量空穴载流子,N 型半导体中含有大量电子载流子,所以P 型半导体带正电,N 型半导体带负电。
( × )2、在N 型半导体中,掺入高浓度三价元素杂质,可以改为P 型半导体。
( √ )3、扩散电流是由半导体的杂质浓度引起的,即杂质浓度大,扩散电流大;杂质浓度小,扩散电流小。
(× )4、本征激发过程中,当激发与复合处于动态平衡时,两种作用相互抵消,激发与复合停止。
( × )5、PN 结在无光照无外加电压时,结电流为零。
( √ )6、温度升高时,PN 结的反向饱和电流将减小。
( × )7、PN 结加正向电压时,空间电荷区将变宽。
(× )三.简答题1、PN 结的伏安特性有何特点?答:根据统计物理理论分析,PN 结的伏安特性可用式)1e (I I T V Vs D -⋅=表示。
式中,I D 为流过PN 结的电流;I s 为PN 结的反向饱和电流,是一个与环境温度和材料等有关的参数,单位与I 的单位一致;V 为外加电压; V T =kT/q ,为温度的电压当量(其单位与V 的单位一致),其中玻尔兹曼常数k .J /K -=⨯2313810,电子电量)(C 1060217731.1q 19库伦-⨯=,则)V (2.11594TV T =,在常温(T=300K )下,V T =25.875mV=26mV 。
当外加正向电压,即V 为正值,且V 比V T 大几倍时,1e TV V >>,于是TV V s eI I ⋅=,这时正向电流将随着正向电压的增加按指数规律增大,PN 结为正向导通状态.外加反向电压,即V 为负值,且|V|比V T 大几倍时,1eTV V <<,于是s I I -≈,这时PN 结只流过很小的反向饱和电流,且数值上基本不随外加电压而变,PN 结呈反向截止状态。
模拟电路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模拟电路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题目一
已知信号源 $U_1 = 10 \\sin(\\omega t)$,其电阻为 $R_1 = 100 \\Omega$,电感为L1=100mH,求相电角。
解答
根据电路理论,通过电阻和电感的电流 $i_1 = I_m \\sin(\\omega t +
\\phi)$ 与电压 $u_1 = U_m \\sin(\\omega t)$ 满足以下公式:
$$ \\begin{aligned} i_1 &= \\frac{U_m}{Z} \\sin(\\omega t) \\\\ &=
\\frac{U_m}{\\sqrt{R_1^2 + (\\omega L_1)^2}} \\sin(\\omega t + \\phi)
\\end{aligned} $$
其中,Z为电路的阻抗,$\\phi$ 为相电角,I m为电流幅值,U m为电压幅值。
由此可解得相电角 $\\phi = \\arctan(\\omega L_1/R_1) = \\arctan(0.314) \\approx 17.8^\\circ$。
题目二
已知有一个偏置电压为V CC=12V的电路,其有源器件为晶体管,其I C=
5mA,V CE(sat)=0.2V,则求晶体管功耗P T。
解答
根据电路理论,晶体管的功耗P T为其集电极电压V CE与集电极电流I C的乘积,并乘以当前电路中的个数:
1。
模拟电路课后习题答案(康华光版)

第二章2.4.1电路如图题2.4.1所示。
(1)利用硅二极管恒压降模型求电路的I D 和 V o 的值;(2)在室温(300K )的情况下,利用二极管的小信号模型求v o 的变化范围。
解(1)求二极管的电流和电压mA A V R v V I D DD D 6.8106.8101)7.0210(233=⨯=Ω⨯⨯-=-=- V V V V D O 4.17.022=⨯==(2)求v o 的变化范围图题2.4.1的小信号模型等效电路如图解2.4.l 所示,温度 T =300 K 。
Ω≈==02.36.826mAmV I V r D T d 当r d1=r d2=r d 时,则mV V r R r V v d d DDO 6)02.321000(02.32122±=Ω⨯+Ω⨯⨯±=+∆=∆O v 的变化范围为)(~)(O O O O v V v V ∆-∆+,即1.406V ~1.394V 。
2.4.3二极管电路如图2.4.3所示,试判断图中的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求出AO 两端电压V AO 。
设二极管是理想的。
解 图a :将D 断开,以O 点为电位参考点,D 的阳极电位为-6 V ,阴极电位为-12 V ,故 D 处于正向偏置而导通,V AO =–6 V 。
图b :D 的阳极电位为-15V ,阴极电位为-12V ,D 对被反向偏置而截止,V AO =-12V 。
图c :对D 1有阳极电位为 0V ,阴极电位为-12 V ,故D 1导通,此后使D 2的阴极电位为 0V ,而其阳极为-15 V ,故D 2反偏截止,V AO =0 V 。
图d :对D 1有阳极电位为12 V ,阴极电位为0 V ,对D 2有阳极电位为12 V ,阴极电位为 -6V .故D 2更易导通,此后使V A =-6V ;D 1反偏而截止,故V AO =-6V 。
2.4.4 试判断图题 2.4.4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为什么? 解 图a :将D 断开,以“地”为电位参考点,这时有V V k k V A 115)10140(10=⨯Ω+Ω=V V k k V k k V B 5.315)525(510)218(2=⨯Ω+Ω+⨯Ω+Ω=D 被反偏而截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拟电路课后习题答案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第七章 习题与思考题
◆◆ 习题 7-1 在图P7-1所示的放大电路中,已知R 1=R 2=R 5=R 7=R 8=10k Ω,R 6=R 9=R 10=20k Ω:
① 试问R 3和R 4分别应选用多大的电阻; ② 列出u o1、u o2和u o 的表达式;
③ 设u I1=3V ,u I2=1V ,则输出电压u o =
解:
① Ω=Ω==k k R R R 5)10//10(//213,Ω≈Ω==k k R R R 67.6)20//10(//654 ② 1111211010I I I o u u u R R u -=-=-
=,2226525.1)20
10
1()1(I I I o u u u R R u =+=+=, ③ V V u u u I I o 9)1332(3221=⨯+⨯=+=
本题的意图是掌握反相输入、同相输入、差分输入比例运算电路的工作原理,估算三种比例电路的输入
输出关系。
◆◆ 习题 7-2 在图P7-2所示电路中,写出其
输出电压u O 的表达式。
解:
本题的意图是掌握反相输入和同相输入比例 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
◆◆ 习题 7-3 试证明图P7-3中,)(1122
1
I I o u u R R u -=
)+(
解:
◆◆ 解:
◆◆ 解:
◆◆ 习题 7-6 试设计一个比例运算放大器,实现以下运算关系:u O =。
请要求画出电路原理图,并估算各电阻的阻值。
希望所用电阻的阻抗在20k Ω至200k Ω的范围内。
解:
上图为实现本题目要求的一种设计方案,使5.0)1()5.0(21=-⨯-=⋅=uf uf uf A A A ,即
I O u u 5.0=。
本题的意图是在深入掌握各种比例运算电路性能的基础上,采用适当电路实现给定的运算关系。
以上只是设计方案之一。
◆◆ 习题 7-71为阻值在1k Ω~10k Ω之间可调的电位器,R 2=R 3=20k Ω,R 4=R 5=33k Ω,R 6=R 7=100k Ω,试估算电路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比例系数的可调范围。
解:
当R1 当R1 ◆◆ 解:
u o -=2 o u =,
A uf =
本题的意图是了解T 型反馈网络比例电路的特点,学习估算电压放大倍数和输入电
阻。
◆◆ 习题 7-9 写出图P7-9(a)和(b)所示运算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
解:
(a ) 11110110
I I O u u u -=-=
(b ) 321321444
14
)141(411)141(14I I I I I I O u u u u u u u ++-=+⨯+++⨯
++-= 本题的意图是对比例电路及求和电路进行综合训练。
◆◆ 习题 7-10 试用集成运放组成一个运算电路,要求实现以下运算关系: 解:
如上图所示,采用两级反相求和电路实现给定的运算关系,使第一级:
)1.02(311I I O u u u +-=;第二级:3212111.052)5(I I I I O O u u u u u u +-=+-=。
本题的意图是对求和电路进行综合训练,学习用适当电路实现加法和减法的复合运算关系。
◆◆ 习题 7-11 在图P7-11(a)电路中,已知R 1=100k Ω,R 2=R F =200k Ω,R ’=51k Ω,u I1和u I2的波形如图P7-11(b)所示,试画出输出电压u o 的波形,并在图上标明相应电压的数值。
解:
本题的意图是掌握求和电路的工作原理,并学习利用波形叠加的方法画求和电路输出
电压波形。
◆◆ 习题 7-12i =2sin ωt(V),R=R ’=10k Ω,C =1μF ,试求u o 的表达式,并计算当
f=10Hz 、100H z 、1000Hz 和10000Hz 时u o 的幅度(有效值)和相位,最后画出电路的幅频特
解:
◆◆R=R ’解: ① ② t=(10~20)ms 期间, )](2)01.0(200[2)01.0(10
102
6
4V t t u O --=--⨯--=- 当t=20ms 时,u O =0。
③ … …
uO 的波形见下图。
本题的意图是,当积分电路的输入信号为矩形波时的输入、输出关系,学习画波形,并体会积分电路的波形变换作用。
◆◆题 7-14 图P7-14为一波形转换电路,输入信号u I 为矩形波。
设运算放大器为理想的,在t=0时,电容器两端的初始电压为零。
试进行下列计算,并画出u o1和u o 的波形。
① t=0时,u o1= u o = ② t=10ms 时,u o1= u o = ③ t=20ms 时,u o1= u o =
④ 将u o1和u o 的波形画在下面。
时间要对应并要求标出幅值,波形延长到t>30ms 。
解:
① t=0时,u O1=0,u O2=。
② t=(0~10)ms 期间,u I =-1V,U O1(t 0)=0,则
)(100)1(1001V t t u O =-⨯-=,V t t u O )5.0100(5.0)1(100+-=+-⨯= t=10ms 时, u O1=1V ,u O =。
③ t=(10~20)ms 期间,u I =1V,U O1(t 0)=1V ,则
V t t u O ]1)01.0(100[1)01.0(11001+--=+-⨯⨯-=,
t=20ms 时, u O1=0,u O =。
④ … …
u O1和u O 的波形如下图所示,可见,积分电路将矩形波转换为三角波。
本题的意图是对求和电路和积分电路进行综合训练,并通过画波形来体会积分电路的波形变换作用。
◆◆ 习题 7-15 试分析图P7-15电路中的各集成运放A 1、A 2、A 3、A 4分别组成何种运算电路,设电阻R 1=R 2=R 3=R ,试分别列出u o1、u o2、u o3和u o 的表达式。
解:
① A1、A2、A3均组成电压跟随器,A4组成同相输入求和电路,因此
②
)
(3
1000
03213
322113
322113
32211321321332
211I I I O R
R R R O I O I O I u u u I I I u u u u u u O O O u u u u R u u R u u R u u R u u R u u R u u R u u R u u R u u i i i i O
I O I O I O ++=−−−−→−=-+-+-−−−−−→
−=-+-+-−−−−−−−−−→
−=-+-+-⇒==++⇒=====⇒+
++===+
+++-+虚短虚断
本题的意图是训练运用“虚短”和“虚断”的基本概念,分析由多个电压跟随器组成的求和运算电路。
◆◆ 习题 7-16 在图P7-16中,设A 1、A 2、A 3、A 4均为理想运放; ① A 1、A 2、A 3、A 4各组成何种基本运算电路
② 分别列出u o1、u o2、u o3和u o4与输入电压u I1、u I2、u I3之间的关系。
解:
① A 1:同相输入比例电路,A 2:反相输入求和电路,A 3:差分输入比例电路,A 4:积分电路。
② 1113)501001(I I O u u u =+=, )2()100
200
200200(32322I I I I O u u u u u +-=+-=
本题的意图是对比例、求和、积分等各种运算电路进行综合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