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清贫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2清贫课件(共22张PPT)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2清贫课件(共22张PPT)

二、再谈“清贫”,升华情感
学习完这篇文章,此时此刻你对“清贫”又有了怎 样的理解呢? 清贫关键在“清”,这是一种人生信念。 清贫是一种价值观念,一种品德修养。 清贫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传统。
三、拓展阅读,提升认识
读完这篇文章,相信大家对以 方志敏为代表的共产党员有 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有时 候,“清贫”和“富有”是可 以结伴而行的,你觉得以方志 敏为代表的共产党员的“富 有”又是什么呢?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述“清贫”,提挈全文。“我”一向过着朴素的 生活,从没有奢侈过。 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写“我”被俘时被两个国民党兵士搜身、逼问 的过程。 第三部分(第9自然段):写家中几套旧的汗褂裤和几双缝上底的线袜是“ 我”唯一的财产。 第四部分(第10自然段):点明清贫、朴素是革命者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
“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这传神的动作描写把 国民党兵士贪婪丑陋的嘴脸刻画得淋漓尽致,并且把这当作一件 趣事来谈可以看出方志敏被捕时毫不恐惧,这也是对敌人强烈的 嘲讽与鄙弃。这种胸襟和蔼度着实令人敬佩。 敌人搜遍他全身之后只发现了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作为共 产党的将领的方志敏身上竟然一个铜板都没有。这一看似“有 趣”的事实恰恰证明了方志敏清贫廉洁的可贵品质。
传神生动的语言和动作描写把人物的性情、品质刻画得淋漓尽致。 那么国民党兵士从“满肚子热望”到“猜疑”“不相信”,从“企 望着有新的 发现”到“失望”,直至“怀疑而又惊异”,这一系列 情绪上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呢? 国民党兵士情绪上的变化进一步从侧面印证了方志敏清贫的人生信 念和矜持不苟的革命情操。当最后确定方志敏这位共产党将领确实 没有钱的时候所显露出来的惊异,恰恰说明了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 信念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高尚品质。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2《清贫》 (共23张PPT)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2《清贫》 (共23张PPT)部编版

随堂练习
二、想一想。
在当今我们生活富裕了,清贫还需要吗?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
课后作业
拓展阅读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写 写自己的感受。
课外拓展
方志敏同志诗一首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 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 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 乃是宇宙的真理! 为着共产主义牺牲, 为着苏维埃流血, 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
随堂练习
一、根据课文填空。 1、 本文通过描写方志敏被俘的时候,敌人对其进行搜身的 故事,表现出了方志敏的( 清贫),同时也表现了以方志敏 为代表的革命者的( 清贫),反映了革命者们(矜持不苟)、 (舍己为公)的优秀品质。
品读鉴赏
文章的最后一段说“清贫,洁白朴素的 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 方”,请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品读鉴赏
这句话是对全文的总结,揭示了文章主旨,也是共产党员 追求清贫的品格的宣言。“清贫”,是不追求物质享受;“洁 白”,是心地纯洁、一心为公;“朴素”,是生活节俭。这三 个词从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揭示了共产党员美德的内涵。这句 话指出了清贫的意义在于它是战胜困难、克敌制胜的关键。恪 守清贫、洁白、朴素,才能不沾染贪污腐化的不良风气,才能 获得人民的敬爱与支持。(重点)
助学资料 方志敏被捕前后
1927年,国民党叛变革命后,方志敏被江西反动当局驱逐出境。8 月,他创建了工农革命军第二师,从此开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斗争。 1934年11月,红十军团组建,方志敏任军政委员会主席。红十军团组建 后不久便北上抗日,国民党调集重兵围剿。1935年1月,红十军团被国 民党军重重包围在江西怀玉山区,方志敏不幸被捕。在监狱中,方志敏 受到了严刑拷打,但他始终没有屈服。他借着敌人要他写供状的机会, 分秒必争地写出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狱中纪实》等16篇文章。 8月6日,方志敏被杀害。

12清贫课件(共30张PPT)

12清贫课件(共30张PPT)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上课课 件
导入新课

清白、清廉 与其浊富,宁比清 贫

贫穷 贫穷清廉,贫穷而守节
1935年1月,在北上抗日途中,由于叛徒的出卖,方志敏同志不幸被 捕。在被关押的六个多月里,方志敏多次拒绝敌人高官厚禄的诱惑,坦言 “朝三暮四,没有气节的人,我是不能做的……”他考虑的不是自己,而 是党的事业。他利用敌人让他写“供词”的纸和笔,写了《我从事革命斗 争的略述》《可爱的中国》等十余篇著作。他希望把“十余年斗争的经验 ,特别是把这次失败的血的教训”贡献给党。他把生命的最后一刻化作情 与血的文字,献给了党和人民,谱写了一曲共产党人的正气歌,留下了一 份珍贵的精神财富。1935年8月6日,方志敏在南昌英勇就义。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不会读的字查字典解决, 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没把握的地方作批注。
2.听范读,注意自己标注的地方,看自己哪些地方读的不 准确。
3.再读一遍,把课文读通读顺,然后读给爸爸妈妈听。
读了上面的资料,你对方志敏同志已经 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本文讲了方志敏同志 的什么事情呢?现在,让我们开启今天的预 习之旅!
方志敏(1899年—1935年),江西弋 阳县人,我国早期革命领导人之一,闽浙赣 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的创造者。
1935年1月24日,北上抗日途中,由于 叛徒的出卖,方志敏同志被捕,坚贞不屈, 拒不投降。在敌人的监狱里,方志敏用敌人 让他写“供词”的纸笔,在极端艰苦的条件 下,写下了传世之作《清贫》和《可爱的中 国》等,成为教育后代的生动教材。
学习提示
你从文章的那些地方感 受到了方志敏甘于清贫的高尚 情操?结合具体的字词句以及 手中的资料说说自己的感受。
这在方的伟人们看来,颇似奇迹,或认为夸张;而 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

第12课《清贫》课件-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12课《清贫》课件-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动作描写
第 8 自 然 段:
国方兵士
一心敛财
又在我躲藏的地方周围,低头注目搜寻了一番,也毫无所得。
那个持弹欲放的兵士,也将拉着的引线,仍旧塞进榴弹的木柄里, 转过来抢我的表和水笔。
他们用怀疑而又惊异的目光,对我自上而下地望了几遍,就同声 命令:“走吧!”
在搜查过程中国方兵士心理是怎么想的?
兵士自私贪婪
“绝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我是老出门的,骗哼!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 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
“你们要相信我的话,不要瞎忙吧!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个个 都有钱,我今天确实是一个铜板也没有,我们革命不是为着发财!”
廉洁奉公
语言描写
“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炸死去!”
“哼!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 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
“你骗谁!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
“绝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我是老出门的,骗不 得我。”
“你们要相信我的话,不要瞎忙吧!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 个个都有钱,我今天确实是一个铜板也没有,我们革命不是 为着发财!”
国 方 兵 士:
凶恶的眼光——低头注目——怀疑而又惊 异
凶狠 贪婪
方 志 敏: 微笑着——淡淡地说
正义凛然 从容不迫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 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神态、动作 悲痛) (神态、动作、语言 英勇无畏) (神态、动作 、语言 感动)
12 清 贫
咏竹 方志敏
雪 压 竹 头 低, 低 下 欲 沾 泥。 一 朝 红 日 起, 依 旧 与 天 齐。
“清贫”一词出自《五诫篇》: “与其浊富,宁比清贫。” 作者姚崇是唐玄宗时一位廉洁奉公的宰相。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2 清贫 (共9张PPT)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2 清贫 (共9张PPT)部编版

பைடு நூலகம்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12 清贫
默读课文,圈点勾画出你认为应该重点识记的词语,并借助工具书理解 其意思。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 一件什么事情?
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方志敏是清贫的? 它真的很“清贫”吗?边读边勾画出来,批 注。
课文中还有那里体现了方志明的清贫呢?可以 结合课文中有关方志敏与国方两个兵士在动作、语 言、神态等方面的对比中来体会。
分角色朗读
他为什么要坚持清贫生活?清贫的生活对于革命者有什么意义?在物 质生活极为富足的今天,我们还需要“清贫”精神吗?
请你结合劳动模范、科学家,甚至家中过着简朴生活的长 辈,来谈谈自己的“清贫”的理解。
家庭作业:
一、古有“贫穷而守节”之说,本文用“清贫”这个词作为 标题,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表明本文赞美的是共产 党员恪守清贫的崇高品质,可谓一箭双雕。请你课下搜集有 关“清贫”的名言警句和历史小故事。 二、阅读书籍:方志敏著《可爱的中国》

第12课清贫课件(共23张)

第12课清贫课件(共23张)
弘扬革命精神
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包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 延安精神等,需要继续弘扬。
激励人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可以激励人们牢记历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中国梦而奋斗。
结合自身实际谈体会和感悟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学习方志敏等革命先烈的事迹,我深刻认识到坚守清贫、无 私奉献的重要性,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
配角形象特点及作用
衬托主人公
配角往往与主人公形成鲜 明对比,突出主人公的形 象特点。
推动情节发展
配角的行动和言语往往对 情节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揭示社会背景
通过对配角的描写,可以 揭示当时社会的某些特点 和风貌。
人物间关系分析
主人公与其他人物的关系
分析主人公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 如亲情、友情、爱情等,揭示这些关 系对主人公性格和命运的影响。
结论
总结全文,强调“清贫”是一 种高尚的生活态度,值得人们 追求和实践。
关键语句解读与赏析
“我甘愿坚守着清贫”
表达了作者对“清贫”的坚定信仰和执着追求。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
揭示了“清贫”对于革命者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展现了革命者的崇高精神和坚定信念。
“方志敏同志正是信仰的楷模、忠诚的化身”
情感真挚、以情动人
在朴实的语言中融入真挚的情感,通过讲述亲身 经历或身边人的故事,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感动。
3
语言简练、意蕴深远
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考和感悟,使读者在 品味中体会到言外之意和更深层次的内涵。
细腻入微、生动传神的描写手法
观察细致、描写入微
对人物、景物、事件等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描写,使读者仿佛置 身于现场,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体验。

12《清贫》课件(共34张PPT)

12《清贫》课件(共34张PPT)

2.“从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 底”这传神的动作描写把国民党士兵 贪婪丑恶的嘴脸刻画得淋漓尽致,方 志敏把这当作一件趣事来谈,可以看 出他面对被捕毫不畏惧,这恰恰是对 敌人强烈的嘲讽与蔑视。这种胸襟和 气度着实令人敬佩。
3.敌人搜遍全身之后只发现了一块表和 一支笔,作为共产党的高级将领方志敏 身上居然一个铜板都没有。这一看似 “有趣”的事实恰恰表现了方志敏清贫 廉正的高尚情操。
(2)敌人从“摸”、“捏”到“威吓”再到弓着 背过细地捏他的衣角裤裆,这些动作描写形象的再 现了国民党士兵的贪婪本性,也说明当时的国民党 军队从上到下都以发财为目的。从中我也理解了方 志敏所说的“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个个都有钱” 的深意。
那么国民党士兵从“满肚子热望”到“不相信”, 从“企望着有新的发现”到“失望”直至“怀疑 而又惊异”这一系列情绪上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呢?
3.作者是如何刻画人物的?
(通过细腻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来展现 人物特点)
4.方志敏为什么要坚持一种“清贫”的生活态度?
精读课文
自学提示一
你从方志敏被捕时的情景体会到了什么? 1.“满肚子热望”说明国民党兵认为从方志敏身上一定 能得到一笔可观的意外之财,因为方志敏当时是红10军 团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在他们看来 方志敏应该和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一样十分有钱。但是事 实是方志敏清贫一生,清廉一生。
2.判断下面句子的描写手法。 考卷就要发下来了,我的心里十分紧张。 (心理描写) 班长说:“这次拔河比赛,同学们表现都很棒!” (语言描写) 看到一个小同学摔倒了,他走过去把他扶了起来。 (动作描写)
课堂总结
这篇文章反映的不仅仅是革命先烈为了革命事 业而甘于过清贫、朴素的生活,更体现了方志敏 将清贫作为自己的巨大财富的高尚革命气节。这 种革命气节,在艰苦的战争年代需要它,在改革 开放的今天同样需要它,不论在何时, 同学们再见!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清贫》精品课件(共76张PPT)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清贫》精品课件(共76张PPT)

你们国民党当官,个个都有钱,我今天确实是
一个铜板也没有,我们革命不是为着发财!”
我再次向他们解释。
语言描写: 描述出作者这样的共产
党人的革命本质。
语言描写: 表现了国方兵士的深深地失望。
等他们确知在我身上搜不出什么的时候, 也就停手不搜了又在我藏躲地方的周围,低头 注目搜寻了一番,也毫无所得,他们是多么 失望啊! 近义词:
语言描写: 表现了国方兵士的深深地
怀疑,为后文做铺垫。
“你骗谁!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会没有 钱!”拿榴弹的兵士坚不相信。
“决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我 是老出门的,骗不得我。”另一个兵士一面 说,一面弓着背重来一次将我的衣角裤裆过 细地捏,总企近义望词着期:盼有新的发现。
“你们要相信我的话,不要瞎忙吧!我不比
体会国方兵士的想法, 为后文发展做铺垫。
反问语气: 体会国方士兵的失望。
哪知道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 底,除了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一个铜 板都没有搜出关。联词:
体现作者是多么“清贫”。
近义词: 发怒
他们于是激怒起来了,猜疑我是把钱藏在哪里,
不肯拿出来。他们之中有一个,左手拿着一个
木柄榴弹,右手拉出榴弹中的引线,双脚拉开
字词识记
ch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u
筹集
dānɡ
裤裆
jīn
矜持

企望
读一读

被俘

彼此
zhuó

金镯 威吓
ɡuà

汗褂裤 山坞
识字得文具
矜 筹








词语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志敏是一个怎样的人? 廉洁奉公,被俘时表现得正义凛然。
本文主要写方志敏的清贫,可是作者用了 大量的笔墨来描写国民党兵士,作者这样 写的意图是什么呢?
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衬托方志敏的 清贫。在对比中突出方志敏的大义凛然、 清贫守节。
课文中还写了其他的内容来体现方志 敏的清贫。请大家朗读第1自然段, 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郭沫若给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写过一首诗:
千秋青史永留红,百代难忘正学功。 纵使血痕终化碧,弋阳依旧万株枫。 这首诗高度赞扬了为革命事业付出艰苦 努力的方志敏,也写出了方志敏精神对后人 的影响。
方志敏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又有哪 些值得后人称道的品质呢?对于方志敏,大 家了解多少呢?
走近作者
方志敏(1899—1935),中国无产阶级革命 家、军事家。江西弋阳人。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 主义青年团。192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1 月在江西怀玉山遭国民党包围,在玉山陇首村被 俘。面对严刑和诱降,正气凛然、坚贞不屈。8 月6日在南昌英勇就义。遗著有《可爱的中国》 《狱中纪实》等。
• “哼!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 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 财,是想错了。”我微笑着,淡淡地说。
• “你们要相信我的话,不要瞎忙吧!我不 比你们国民党当官,个个都有钱,我今天 确实是一个铜板也没有,我们革命不是为 着发财!”我再次向他们解释。
从对方志敏的语言和神态描写中,你体会 到什么? 可以体会出方志敏的从容不迫和清贫, 他为了革命付出一切的高尚品质。
用一句话概括:本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本文主要写了方志敏一生清贫,被捕时 身无分文的故事。
这篇文章有哪些主要人物? 方志敏 两个国方兵士
第2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是对两个国方兵士的 什么描写?你从文中的哪个词中发现的?
心理活动描写
热望 热切希望
第2自然段的第二句话是对两个国方兵士的 什么描写?
12 * 清贫
“清贫”出自唐代姚崇《冰壶诫》“与 其浊富,宁比清贫”。这句话是对高尚 品德的一种追求。“清贫”是“清寒贫 苦”的意思。
字词学习
• 筹集 • 威吓 • 汗褂
矜持
裤裆 wù
深山坞
俘虏 企望
金镯 彼此
初读课文
根据阅读提示自学课文。四人小组交流 讨论。 • 默读课文,找出描写人物动作、语言、 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 和同学交流你对“清贫”的理解。
动作描写
第2自然段的第二句话中的动词圈出来。



两个国方兵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搜遍了方志敏的全身,一个 铜板都没有搜出,只搜出了一只时表和一 支自来水笔,这说明什么? 方志敏十分清贫
这句话明明是对两个国方兵士的动作描写, 却体现出方志敏的清贫,这是什么手法? 反衬
读一读描写两个兵士动作、语言、神态、 心理活动的语句,解决问题。
夺我的表和水笔。后来彼此说定表和笔卖出 钱来平分,才算无话。他们用怀疑而又惊异 的目光,对我自上而下地望了几遍,就同声 命令地说:“走吧!”
• 动词:拿、拉、抛掷、盯住、威吓、吼、 说、弓着、捏、搜、低头注目搜寻、塞、 转、抢夺、望、命令。
• 描写国方兵士神态的词语:激怒、凶恶、 企望、失望、怀疑而又惊异。
(1)圈出这些句子中的动词。 (2)把他们说的话画上横线。 (3)圈出描写他们神态的词语。 (4)找出对他们的心理活动描写。
• 他们于是激怒起来了,猜疑我是把钱藏 在哪里,不肯拿出来。
• 他们之中有一个,左手拿着一个木柄榴 弹,右手拉出榴弹中的引线,双脚拉开 一步,做出要抛掷的姿势,用凶恶的眼 光盯住我,威吓地吼道:
• “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 炸死去!”
• “你骗谁!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 拿榴弹的兵士坚不相信。
• “决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我 是老出门的,骗不得我。”另一个兵士一 面说,一面弓着背重来一次将我的衣角裤 裆过细地捏,总企望着有新的发现。
• 等他们确知在我身上搜不出什么的时候,也 就停手不搜了;又在我藏躲地方的周围,低 头注目搜寻了一番,也毫无所得,他们是多 么失望啊!那个持弹欲放的兵士,也将拉着 的引线,仍旧塞进榴弹的木柄里,转过来抢
我们现代社会也需要这种清贫的美德, 现代的人奢侈浪费太严重,我们要学习方 志敏甘于清贫、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优 秀品质。
清贫的人是值得我们尊敬的,学了这 篇课文,我也要努力做一个朴素的人,一 个有骨气的人。
读完这篇文章,相信大家对以方志敏为代 表的共产党员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有时 候,“清贫”和“富有”是可以结伴而行 的,你觉得以方志敏为代表的共产党员的 “富有”是指什么呢? 崇高的精神品质
这篇文章反映的不仅仅是革命先烈为了 革命事业而甘于过清贫、朴素的生活,更体 现了方志敏将清贫作为自己最大财富的高尚 革命气节。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我们不 用像革命先烈那样过着清贫的生活,但我们 也要学习方志敏同志追求精神上的富足。
作用:引出下文。
快速阅读第9自然段,说一说“传世宝” 指什么。 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
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设问,自问自答。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这一段在文中 起什么作用? 点明主题和中心。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说说你对“清贫”的 理解。
清贫是节俭朴素、高洁朴实、克己奉 公、秉公无私,更是为革命奉献自己的信 念和浩然正气。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需要代代相传的品质。
(5)从对两个兵士的动作、语言、神态、 心理活动的描写中,你体会到两个兵士当时 是怎么想的?
(6)你觉得这两个国方兵士是什么样的人?
贪婪、卑鄙无耻之徒。 (7)作者是怎样来表现他们的贪婪的?
通过对两个国方兵士的动作、语言、神 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他们的贪婪。
品读重点
在整个搜身的过程中,方志敏有怎样的 表现?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方志敏动作、 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方志敏的心理 活动。
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 生活,从没有奢侈过。
作用:开篇点题。
这在国方的伟人们看来,颇似奇迹,或认 为夸张;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 产党员具备的美德。
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共产党和国民党进行 比较,突出共产党员的矜持不苟和舍己为公。
所以,如果有人问我身边有没有一些积蓄, 那我可以告诉你一桩趣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