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显微镜之原理
光学显微镜原理

光学显微镜原理
光学显微镜是一种先进的显微技术,可以将极小的物质显示出来。
通
常使用一组反射镜或透镜放大物体、把物体的细节记录在电子或光学部件上,用于研究微观物质的结构和形态。
它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
和工业技术等领域的高级技术,在观察极小物质或细胞状态等方面有着重
要的价值。
光学显微镜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来放大微小物体,它有三个要素:光源、光学系统、检测器。
光源是产生光以照射物体的光源,通常是灯泡或
激光。
光学系统是由反射镜、透镜等组成的系统,这些光学元件通过反射、折射、合成等技术把极小的物体放大。
检测器是能够记录下放大后的物体
图像的设备,可以是照相机、扫描仪、立体显微镜等。
光学显微镜实际上是一种光学像差观察系统,它通过数组的反射镜和
透镜把极小物体放大,而且可以调节物体的位置,观察物体的形状、结构,辅以计算机系统可以得到物体的更多细节信息。
光学显微镜的主要性能参数有像差能力、放大倍率、分辨率、工作距
离等。
光学显微镜的基本原理

光学显微镜的基本原理
光学显微镜是一种利用透镜或物镜和目镜的组合来放大和观察微小物体的仪器。
其基本原理如下:
1. 放大原理:光学显微镜利用物镜和目镜的组合放大物体的细节。
物镜放大物体的细节,然后目镜进一步放大物镜中的影像,使得观察者可以看到更清晰的样品细节。
2. 折射原理: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显微镜中,光线从空气中进入玻璃物镜中,再从玻璃目镜中进入空气或者观察者的眼睛中。
通过适当选择物镜和目镜的焦距,可以使光线聚焦在样品上并最终进入眼睛,形成放大的影像。
3. 分辨原理:显微镜的分辨率指的是能够分辨的两个最近物体之间的最小距离。
分辨力受到光波长的限制,显微镜通常使用可见光,其波长约为400-700纳米。
根据铺赛-瑞利准则,分
辨力取决于光学系统的数值孔径和波长,分辨力越高,能够看到的细节就越清晰。
4. 照明原理:显微镜中的样品通常需要照明才能看到。
光源(如白炽灯、LED等)发出光线,并经过准直器和滤光器的
控制,通过凸透镜产生平行光线,在物镜下方照射样品。
照明光线被样品反射、折射或透射后,通过物镜和目镜进入观察者视野。
总结起来,光学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可以归结为放大原理、折射
原理、分辨原理和照明原理。
这些原理的有效结合使得光学显微镜成为了一种广泛使用的观察和研究微小物体的工具。
光学显微镜的实验原理

光学显微镜的实验原理
光学显微镜是一种利用光学原理观察微小物体的仪器。
它由物镜、目镜和光源组成。
其实验原理如下:
1. 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准直器使光线垂直并准直进入光路。
2. 横截面为圆形的准直光束通过物镜,其中的一个面是凸面,使光线发生折射,并在焦点附近汇聚。
3. 微小待观察的物体放在物镜的焦点附近,这样物体上的光线几乎全部平行地进入物镜。
4. 物镜汇聚和放大了物体上的光线,并将它们投射到目镜中。
目镜中的光线会经过凹透镜将它们有效地延伸至无穷远处,以便使人眼看到清晰的放大影像。
5. 由于眼睛与入射光线之间有一定的夹角,所以在目镜中放大的图像将看起来比物体实际大小要大。
6. 观察者通过调节焦度,使物体放大的图像清晰可见。
通过这种光学原理,光学显微镜可以放大物体至几百倍乃至几千倍,并提供清晰的延伸图像。
它在生物学、医学、材料科学以及其他领域的研究和实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光学显微镜成像原理

光学显微镜成像原理光学显微镜是一种利用光学原理来观察微观物体的仪器。
它通过透镜和光学系统将被观察物体的细微结构放大,使人们能够观察到肉眼无法看见的微小细节。
光学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是基于光的折射、散射和干涉现象,下面将详细介绍光学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首先,光学显微镜的成像原理与物体的透明度有关。
当光线照射到透明的物体上时,一部分光线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另一部分光线会穿透物体并发生折射。
这些被反射和折射的光线会通过物镜聚焦到目镜中,形成放大后的物体影像。
因此,透明度是影响物体在光学显微镜下成像清晰度的重要因素。
其次,光学显微镜的成像原理还与光的波动特性有关。
当光线通过物体时,会发生散射现象,使得物体的边缘和细微结构产生光的衍射。
这些衍射光线会干扰原本的光线,形成干涉条纹,从而影响成像的清晰度。
因此,光学显微镜在成像过程中需要考虑光的波动特性,以减小衍射和干涉现象对成像质量的影响。
此外,光学显微镜的成像原理还与光的折射率有关。
当光线通过不同介质的界面时,会发生折射现象,使得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在光学显微镜中,物镜和目镜之间的空气和玻璃之间的界面会产生折射,影响光线的聚焦和成像质量。
因此,光学显微镜的成像原理需要考虑介质的折射率对光线传播的影响。
最后,光学显微镜的成像原理还与光线的聚焦和放大有关。
通过透镜和光学系统的设计,光学显微镜能够将被观察物体的细微结构放大,使其能够在目镜中清晰可见。
在成像过程中,光学显微镜需要通过调节物镜和目镜的焦距,使得光线能够在样本表面聚焦并形成清晰的影像。
同时,光学显微镜还需要通过适当的放大倍数,使得被观察物体的细节能够被放大并观察到。
总之,光学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是基于光的折射、散射和干涉现象,通过透镜和光学系统将被观察物体的细微结构放大,使人们能够观察到肉眼无法看见的微小细节。
在实际应用中,光学显微镜的成像原理需要考虑物体的透明度、光的波动特性、介质的折射率以及光线的聚焦和放大,以获得清晰的成像效果。
光学显微镜工作原理

光学显微镜工作原理
1 光学显微镜的原理
光学显微镜是一种成为“视觉望远镜”的设备,可以将物体变得
更大,更清晰,使我们可以查看不可见的物质。
它由多个部分组成,
包括:目镜、物镜、中央联杆、内部坐标筛、晕影环和望远镜座。
同时,也包括用于将激光打到物质上的准直器,以及显微镜的托架和支架。
目镜和物镜是光学显微镜的核心部件,它们将光线聚焦到显微镜
的中心,从而使显微物体变大。
目镜是由一个或多个几何形状的透镜
组成,它可以把它收集到的光线聚焦到中心,从而形成一个小而明亮
的光斑。
物镜则使用镜片把聚焦于中心的光线扩散到界面并将其反射
回物镜。
中央联杆是将目镜和物镜固定在一起的支架。
晕影环负责将物体围绕显微镜的中心镜片的周围的晕影区域,以
减少光线折射的影响,从而使更清晰的图像显现出来。
内部坐标筛是
在物体附近放置一个几何网格以确定物质形状和大小的仪器。
望远镜
座则是将光学显微镜固定在一起的支架,有助于对显微镜的精确调整。
光学显微镜的理论原理取决于折射率和反射率之间的差异,即,
将光线从光学显微镜物镜反射出去时,它们的理论高度和空间位置低
于物体的反射率。
通过镜片的叠加,就可以改变光线的方向,从而改
变物体图像的尺寸和质量。
总的来说,光学显微镜是由几何形状、空间位置和折射率之间的交互作用来获得完美图像的仪器。
虽然它可以以宏观和微观的程度来观察物体,但却受到噪音、波前片弯曲、材料性质和光强度的限制,从而影响了实际的观测效果。
光学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光学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光学显微镜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室工具,用于观察生物和化学样品的微观结构。
在使用光学显微镜时,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成像原理,这对于正确使用和解读显微镜图像非常重要。
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包括光源、凸透镜、物镜、目镜和样品台。
光源提供光线,凸透镜将光线聚焦,物镜放置在样品下方,将样品上的光线聚焦在目镜中,最终形成放大的图像。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光学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1. 折射和反射在光学显微镜中,光线的折射和反射是非常重要的原理。
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如空气)进入另一种介质(如水或玻璃)时,它会发生折射。
这意味着光线的方向发生了改变,因为光线速度在不同介质中不同。
这种折射现象可以通过斯涅尔定律来计算。
另一方面,当光线遇到表面时,它会发生反射。
这种反射可以是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镜面反射是指光线遇到光滑表面时的反射,如镜子或金属表面。
漫反射是指光线遇到粗糙表面时的反射,如纸张或织物。
在显微镜中,我们通常使用反射或漫反射的光线来照亮样品,使其更容易观察。
2. 放大和分辨率光学显微镜的主要功能是放大样品。
放大率是指样品在显微镜中放大的倍数。
例如,如果一个样品在显微镜中放大了100倍,那么我们将看到一个比实际大小大100倍的图像。
然而,放大率并不是唯一重要的因素。
分辨率也是非常重要的。
分辨率是指显微镜能够分辨的最小距离。
这取决于光线的波长和显微镜的设计。
例如,如果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小于显微镜的分辨率,那么这两个物体将被视为一个物体。
分辨率可以通过Abbe公式来计算,该公式考虑了光线的波长和目镜和物镜的焦距。
3. 对比度对比度是指图像中不同区域之间的亮度差异。
对比度越高,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越明显。
在显微镜中,对比度很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分辨样品中的不同部分。
对比度可以通过调整光源的亮度和样品的染色来改变。
4. 染色在显微镜中观察样品时,染色是常用的技术之一。
染色可以增强样品的对比度,并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观察细胞和组织结构。
光学显微镜的事实验原理

光学显微镜的事实验原理
光学显微镜是一种常见的实验仪器,主要用于放大观察微小物体。
它的实验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 光的折射和聚焦:当光从一个透明媒介(例如空气或玻璃)射入另一个透明媒介(例如玻璃片和样品),光线会发生折射。
透镜被安置在显微镜中,利用透镜的折射作用聚焦光线。
透镜可以将平行光线汇聚到一个点上,这个点称为焦点。
2. 放大和放大倍数:光学显微镜中的物镜和目镜形成一个透镜组,共同放大观察物体。
物镜位于物体底部,通过物镜将光线聚焦在背离物镜一段距离的地方。
目镜位于放大的物体图像的焦点处,使目镜看到一个放大的图像。
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的焦距之比。
3. 能够观察到细小物体:根据透镜组的原理,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微小物体。
物体的细节被聚焦并放大到目镜中,使观察者能够看到细小的结构和特征。
总结起来,光学显微镜的实验原理是利用透镜的折射和聚焦作用来放大观察微小物体,并通过目镜观察放大的图像。
光学显微镜的实验原理

光学显微镜的实验原理
光学显微镜是一种常见的实验设备,它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和透镜的成像特性来放大观察微小物体。
通过光学显微镜,我们可以看到肉眼无法观察到的微观世界,如细胞、微生物等。
下面将从原理、构成和应用三个方面来介绍光学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的原理是基于光的折射现象。
当光线从一个介质进入另一个介质时,会发生折射,即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光学显微镜利用了透镜的折射作用,使得通过透镜的光线发生折射后,会聚到焦点上,形成放大的倒立实像。
通过调节透镜与物体的距离,可以改变物像的放大倍数。
光学显微镜主要由光源、物镜、目镜和调焦系统组成。
光源是提供光线的来源,常用的光源有白炽灯和荧光灯。
物镜是位于物体侧的透镜,它负责将物体上的细节聚焦到目镜处。
目镜是位于人眼侧的透镜,用于放大物镜聚焦的倒立实像。
调焦系统可以通过调节物镜与物体的距离来实现对物体的清晰观察。
光学显微镜在生物学、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在生物学中,它可以观察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在医学中,光学显微镜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病理诊断,观察组织和细胞的病变情况。
在材料科学中,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质,用于材料的分析和表征。
光学显微镜是一种重要的实验设备,它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和透镜的成像特性来放大观察微小物体。
通过光学显微镜,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微观世界,探索未知的奥秘。
这种令人着迷的实验原理和应用使得光学显微镜在科学研究和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光闌與聚光器 :孔徑光闌是位於聚光鏡上的一個旋轉調節盤,也叫聚光鏡光闌。通 過調節孔徑光闌,您能夠調節通過聚光鏡照射樣本的光量,從而使影像獲得最佳 的對比度。但是關閉孔徑光闌過多會使得影像較模糊,因為那樣會產生對比度較 高但較暗,解析度較低的影像。
9
Southern Taiwan University
光學顯微鏡之照明(2)
NAM Lab.
Nano-electronic materials lab Lab.
當只從一個方向照明鏡子、拋光的金屬、焊料或塑膠的高反射率表面時,對比度會過 高,使得物件難以觀察。 漫射照明能從任何方向上照明物體,以獲得一致、清晰的反射影像。
3
Southern Taiwan University
光學顯微鏡之原理(2)
NAM Lab.
Nano-electronic materials lab Lab.
4
Southern Taiwan University
光學顯微鏡之結構(1)
NAM Lab.
Nano-electronic materials lab Lab.
1. 目鏡 2. 物鏡轉換器 3. 物鏡 4. 粗調旋鈕 5. 微調旋鈕 6. 載物台 7. 光源 8. 光圈和聚光器 9. 推進器
5
Southern Taiwan University
光學顯微鏡之結構(2)
NAM Lab.
Nano-electronic materials lab Lab.
• 目鏡 :目鏡是顯微鏡上用於觀察一端的鏡頭。一般來說,目鏡的放大倍率固定為 10x。要改變總放大倍率,就要改變物鏡的放大倍率。這是因為樣本的解析度由物 鏡的數值孔徑決定。因此,無論目鏡一側的放大倍率增加多少,影像的解析度都 不會增加。
簡介
NAM Lab.
Nano-electronic materials lab Lab.
• 光學顯微鏡是一種利用光學透鏡產生影像放大效應的顯微 鏡。
• 由物體入射的光被至少兩個光學系統(物鏡和目鏡)放大 。首先物鏡產生一個被放大實像,人眼通過作用相當於放 大鏡的目鏡觀察這個已經被放大了的實像。
• 一般的光學顯微鏡有多個可以替換的物鏡,這樣觀察者可 以按需要更換放大倍數。這些物鏡一般被安置在一個可以 轉動的物鏡盤上,轉動物鏡盤就可以使不同的目鏡方便地 進入光路。
• 聚焦裝置 :聚焦裝置顧名思義是幫助影像對焦功能。一般使用稱作齒條齒輪的傳動 裝置把手動旋轉轉換為上下運動。聚焦裝置有兩種類型:一種是上下移動轉換器 ,另一種是上下移動觀察台。通過上下移動轉換器或觀察台改變物鏡和樣本之間 的距離,從而使樣本對焦。在兩種類型中,外操作杆(焦距粗調)和內操作杆( 焦距微調)均用以對移動進行相應的粗調和微調。
光學顯微鏡之照明(1)
NAM Lab.
Nano-electronic materials lab Lab.
要觀察金屬、塑膠或半導體的高反射率表面,從某個角度照明可能會造成反射光無法完全到達鏡 頭。要清楚觀察物體的光澤或質地,就必須完全擷取鏡面反射光。 如圖所示,來自鏡頭側的垂直照明叫做同軸垂直照明。
2
Southern Taiwan University
光學顯微鏡之原理(1)
NAM Lab.
Nano-electronic materials lab Lab.
物鏡是由高解析度的玻璃鏡製成,有非常短的焦距,而產生了放大倒立成像,因此像是非常 靠近試片來觀察,經由對焦,其產生的是實像,不用經由目鏡即可用肉眼看到,或者成像於 紙張上。在多數的顯微鏡,目鏡是雙鏡組成的,一個在眼睛,產生虛像,使肉眼看到放大成 像;一個則靠近物鏡,產生實像。
2.垂直照射是從上方照射物體以觀察表面的。垂直照明分為同軸垂直照明與橫向照明。 (1)同軸垂直照明的方向和鏡頭光軸的方向相同,這樣就能在明視野下執行觀察。 (2)橫向照明是與物體成某個角度的照明。由於它能製造出物體凹凸的陰影,因此能 產生一個清晰的輪廓影像。(也叫做暗視野照明。)
8
Southern Taiwan University
• 推進器:觀察台固定夾用來固定樣本或預製裝片。有些用板簧製成,另一些設計 為可以水平打開,從而能夠夾住樣本。
7
Southern Taiwan University
光學顯微鏡應用之照明方法 NAM Lab. Nano-electronic materials lab Lab.
1.背光照明是用來透過透明物體以觀察內部的。
6
Southern Taiwan University
光學顯微鏡之結構(3)
NAM Lab.
Nano-electronic materials l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b Lab.
• 載物台 :觀察台用來將樣本放置在物鏡之下(或之前)。因為樣本難以手工移動, 所以通常使用能夠水平移動觀察台固定夾或觀察台本身的機械觀察台。許多醫生 和科研人員使用的顯微鏡都是通過上下移動觀察台來調整對焦,而許多小學和初 中使用的顯微鏡是通過上下移動鏡柱來調整對焦。
• 物鏡轉換器 :轉換器是安裝物鏡的部分。一般可以安裝四到五個物鏡。如果樣本在 任意物鏡下對焦,那麼即使轉換器旋轉後物鏡位置改變樣本也會保持對焦。
• 物鏡:物鏡是傳統顯微鏡結構中靠近樣本的鏡頭。一般使用4x, 10x, 20x, 40x 和100x 的物鏡,並且安裝在稱為轉換器的旋轉裝置上。不誇張地說,觀測影像的 品質就是取決於物鏡的性能。從這個角度說,他是光學顯微鏡最重要的部分。
Southern Taiwan University
Outline
• 簡介 • 光學顯微鏡之原理 • 光學顯微鏡之結構 • 光學顯微鏡之照明 • 結論 • 參考文獻
NAM Lab.
Nano-electronic materials lab Lab.
1
Southern Taiwa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