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业务招待费审核要点
公司业务招待相关费用审批使用管理规定

公司业务招待相关费用审批使用管理规定为了规范公司业务招待相关费用的审批和使用,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制定以下管理规定。
一、费用审批流程1.申请人填写《业务招待费用申请表》,并准备好相关凭证和发票;2.申请人将申请表、凭证和发票提交给直接上级审批;3.直接上级审批后,将申请表、凭证和发票提交给财务部门进行财务审批;4.财务部门完成审批后,将申请表、凭证和发票归档备案。
二、业务招待费用的范围1.业务招待费用是指为客户、供应商或合作伙伴等相关人员提供在餐饮、交通、住宿等方面的费用;2.业务招待费用应合理、必要且符合公司规定的报销标准。
三、费用标准和限额1.餐饮费用:按公司规定的标准报销,单日限额不得超过XXX元;2.交通费用:按公司规定的标准报销,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需提供相关票据;3.住宿费用:按公司规定的标准报销,需提供住宿发票;4.其他费用:如礼品、景点门票等,需提供相关凭证和发票。
四、费用报销要求1.所有费用报销需提供相应的发票,以便进行财务审批;2.报销材料应真实、完整,不得伪造或篡改;3.报销材料应按规定的时间和流程提交,逾期将不予受理;4.报销内容应与申请表上填写的费用一致,如有差异需及时说明原因。
五、费用审批注意事项1.直接上级在审批时应严格按照公司规定的费用限额进行审批,如有需要超额报销的情况,需向上级领导提出申请;2.财务部门在审批时应核实报销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并与申请表进行核对;3.审批过程中如发现漏报、重复报销或其他违规行为,应及时通知申请人进行整改,并按公司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罚。
六、违规行为处理1.对于严重违反费用审批和使用管理规定的行为,将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2.对于轻微违规行为,将进行口头警告或书面批评,并要求申请人整改。
七、监督和反馈机制1.公司内部设立监察部门,负责对费用审批和使用管理的监督和检查;2.员工可以通过内部举报渠道对违规行为进行举报,公司将对举报人的信息进行保密并及时处理。
业务招待费审计发现问题建议

业务招待费审计发现问题建议
当进行业务招待费审计时,可能会发现一些问题。
以下是一些建议,可在发现问题时采取相应的行动:
1. 制定明确的招待政策:确保企业有明确的招待政策和相关流程,并向员工进行培训和沟通,以确保他们了解政策的要求和限制。
2. 严格审查报销单据:对所有涉及业务招待费的报销单据进行仔细审查。
核实费用是否符合公司政策,并且有足够的说明和证据支持。
3. 建立审批程序:确保对于高额或特殊性质的招待费用,设立审批程序。
这样可以提高审查的严谨性,并减少潜在的滥用风险。
4. 强化内部控制措施:通过加强内部控制措施,如财务监控和审计机制,来预防和检测违规行为。
确保审计人员能够有效地发现和纠正问题。
5. 教育与宣传:加强员工教育和宣传,提高他们对合规性和道德原则的认识。
通过例会、培训和内部沟通等方式,提醒员工遵守公司的招待政策和规定。
6. 采取纠正措施:如果审计发现了违规行为或问题,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
这可能包括警告、处罚甚至解雇等。
同时,可制定改进措施以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7. 审查供应商合作关系:审查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确保业务招待费用的支出是为了推动正当业务目的,并与合作伙伴达成共识。
8. 定期审计与监督:建立定期审计和监督机制,确保业务招待费用的使用符合合规要求,并及时发现和纠正潜在问题。
以上建议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执行。
审计发现问题时,重要的是采取积极的行动,确保公司的资源得到正确和合理的利用,并维护企业的声誉和信誉。
业务招待报销注意事项

业务招待费报销注意事项
1、费用报销单摘要栏只书写:业务招待费;
2、每笔业务招待费报销均需填写《业务招待情况说明》(见附件),作备案资料(不要粘贴在报销单及发票后面,由经办人填写,供审核审批人员签字时参考,《业务招待情况说明》应尽量详实,审签审批到总经理处收回销毁,在报销凭证上禁止出现接待领导单位及领导姓名);
3、《业务招待情况说明》需经办人及部门负责人签字;
4、费用报销单上按报销流程由相关人员依次签字;审查、审核人员签字前必须检查发票及《业务招待情况说明》。
5、如费用中涉及多个事项请在备注中说明。
例如:餐费XX元,娱乐XX元、水果XX元、酒水XX元。
如有其他需要说明的也可在备注说明栏填写。
6、涉及对外接待,费用项目较多的,另附文字说明,可不填写《业务招待情况说明》。
业务招待相关费用审批使用管理规定

业务招待相关费用审批使用管理规定
为加强管理,节约开支,杜绝浪费,有效使用业务招待费用,特制订本规定。
一、本规定所指业务招待费包括:公司在经营、管理等对外经济业务往来、公务接待活动以及各类会议中所发生的餐宿、烟酒、糖茶、水果、饮料、礼品等费用。
二、公司业务招待费计划指标,由公司总经理统一下达,并由总经理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签批工作。
年度招待费用不超过公司业务毛利额的2%。
三、除必要的公务活动和经营业务往来应酬以外,一律不准宴请和变相请客送礼,如确实需要宴请和赠送礼品的,也应本着从简而不失礼节的原则,严格控制费用支出。
四、使用业务招待费必须认真履行审批手续,即计划招待客人时,必须事前向总经理办公室提出申请,填写《业务招待费用审批表》,经部门主管或总经理同意审批后,再到总经理办公室办理有关手续,并严格按照总经理办公室审批标准,到指定地点餐宿。
五、各单位、部门在接待客人过程中,必须严格按总经理办公室规定的标准(包括酒水)执行。
超出批准总额部分在未获部门经理事先同意审批情况下,由招待部门或当事人自行承担。
六、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执行,由总经理办公室监督执行,本规定所涉及的招待消费项目未到总经理办公室审批备案的,公司财务部不予核准报销。
总经理办公室
2008.2.27
业务招待费用审批表
业务招待费用审批表。
业务招待费报销制度知识讲解

业务招待费报销制度为了有效控制公司的业务招待费支出,节约成本费用,提高工作积极性,提高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一)业务招待费用支出范围第一条业务费:指招待来访客户所需的茶叶、烟、水果、饮料以及赠送客户(特定对象)的纪念品等而发生的费用;第二条招待费:只因工作需要招待有关人员发生的就餐费、娱乐费以及宴请客人、客户(包括工作餐)的酒水、烟及食品等费用。
(二)业务招待费的使用原则:第三条业务招待费应坚决贯彻“态度热情,费用从简”的原则。
第四条业务招待费严格执行规定限额和招待标准,严格执行分档次接待原则,控制非业务性接待,严禁随意进行业务招待,特殊情况需说明原因,经请示分管领导同意后方可进行招待,否则财务部门不予报销。
第五条严禁发生随意招待现象,除公司领导外。
业务招待发生前要向部门领导申请,包括招待单位、人数、时间、地点、陪同人员等,隆重或重大的业务招待由部门领导请示公司分管领导同意后方可安排。
紧急情况下需口头请示同意后,方可进行业务招待,但事后要履行审批手续,否则,财务部门不予报销。
第六条接待用餐时,严格控制陪客人数,实行对口接待。
原则上陪客人数不得超过对方人数。
(三)业务招待费的审批程序第七条业务招待费的支出实行“预先申请,据实报销”的管理方式。
第八条业务招待费的审批权限(1)业务费的审批权限:一律由对口部门或行政人事部填写《业务招待申请审批单》,其他部门和个人一律不得安排。
(2)招待费的审批权限:公司分管领导审批单次10000元(含酒水)以内限额的招待费,公司总经理审批单次10000元以上限额的招待费。
第九条招待费又分为工作餐和客餐两种:工作餐即指平时员工加班的就餐以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前来公司办理业务临时就餐;客餐指除工作餐外,专门为宴请客人的就餐及酒水。
第十条工作餐及客餐招待的审批程序(1)工作餐的审批程序:加班部门或对口接待部门负责人填写《业务招待申请审批单》,详细注明招待的事由、参加人员以及人数,经分管领导签字批准后,由行政人事部安排用餐或对口接待部门相关人员陪同客人用餐。
公司业务招待相关费用审批使用管理规定

公司业务招待相关费用审批使用管理规定
一、出款事项
1、公司一般招待费审批金额不得高于公司招待费支出标准。
2、公司招待费出款需经有关审批人员签字,其出款金额应不超过公司业务招待费审批标准,用款明细应简明扼要,有详细招待费用报销单及事由说明,如重复支付或超过招待费支出标准者,经审批人审批后才可支出。
3、招待费用报销时,应提供招待费账或票据,如无账或票据,可提供有关资料,以加强绩效管理。
4、招待费用记录应放置在有关部门事项文件的同级目录,并建立招待费用报销情况记录表,定期统计供有关部门参考。
二、收款事项
1、收款时,应附开票函明细,报销特别项目时必须提供凭证。
2、收款清单应明确付款方、付款事由、付款金额、收款日期、开票日期及票据号码等相关内容,并由有关部门进行存档。
3、收款应向有关部门报批,经审批后方可收款,并定期审核收款情况。
4、收款账户应专门开设业务招待费收款账户,收款的费用应实时折让成本帐户。
三、审核事项
1、审核有关招待费支出及收款情况,并提交相关审批人审批。
2、对招待费支出进行检查,查验招待费用支出账户及报销资料的真实性。
业务接待费审计要点

业务接待费审计要点最近在整理业务接待费审计要点,有些心得要分享。
我理解业务接待费审计,首先得看制度这个事儿。
就是公司有没有一套完整的业务接待费管理制度呢。
比如说我们生活里租房也有规则,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类似这道理。
如果公司没有明确的制度,那这管理肯定乱套啊。
我总结出来关于这个制度的审计要点,要查看制度上有没有规定接待的标准,像人均消费多少,哪些项目能报销之类的。
对了还有个要点,那就是费用的真实性。
这可太重要了。
我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就很困惑,到底怎么去验证真实性呢?我想了很多方法。
举个例子,要是审核一笔接待费用里的餐饮部分,那发票肯定得检查吧,看是不是真实的发票。
而且我发现就像点菜小票或者消费清单也得看,可不能光看发票一个数儿。
有次发现一张发票金额很大,但是点菜小票上的菜品单价也就是正常家庭聚餐的价格,那这里面肯定有猫腻啊。
再说报销流程这一块。
我理解报销流程得是规规矩矩的。
比如说部门领导审核、财务审核这些步骤是不是一个没落。
我见过有的公司报销业务接待费很随意,员工自己填个单子,随便找个人签字就拿去财务报销了,这肯定不行。
要像工厂里的生产线一样,每个环节都要有人把关才对。
我总结的一个技巧就是,把报销流程画出来,看看有没有缺漏环节就一清二楚。
然后还有预算控制这方面也是审计要点。
就好比咱们居家过日子也得有个预算不是。
如果业务接待费总是超预算,那肯定是哪里不正常。
这时候就得查是不是有特殊情况导致超支,还是说就是毫无节制地花钱。
业务接待费审计其实还得看看有没有违规列支的情况。
我之前就不太理解什么叫违规列支。
后来慢慢明白就是把不属于业务接待费的费用放到这个里面报销了。
比如有的公司把给员工的奖励通过业务接待费这个名义报销,这就是违规列支啊。
学习这个业务接待费审计要点,我觉得就是得细心,不怕麻烦。
有时候可能需要反复查看一些资料,还得实地调查。
参考资料的话,各个行业的内部审计手册就很有帮助,还有像国家规定的财务支出规范那些文件,都能给我们很多引导。
业务招待费审核要点,解决你遇到的实际问题!【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业务招待费审核要点,解决你遇到的实际问题!【会计实务经验之谈】业务招待费用的审核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业务招待费用税前扣除的基本要求是:在业务招待费用的核算中,要按照管理费用所规定的二级科目进行归集,如果不按相应规定归集,而将属于业务招待费用性质的支出隐藏在其他科目中,则不允许税前扣除。
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现的情况有:⑴ 单位单独购买的招待用烟、酒、食品、礼品等,因取得了开具的商品零售发票,入帐时,就直接进入经营费用或管理费用的其他项目,而未归集到业务招待费用中;⑵ 单位食堂招待客户等业务招待开支直接混入职工福利费;⑶ 将业务招待费挤占会议费、将业务招待费混入业务宣传费等等情形,在辅导中应督促企业自查补报和正确调帐。
同时,对于业务招待费用的明细帐,应重点审核:⑴ 每笔业务招待费用的列支是否提供了证明其真实性的有效的凭证或资料,票据是否合法;⑵ 审核其是否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有关,是否实际发生;⑶ 按收入限额计算是否准确:对于业务招待费的扣除,需要确定扣除的计算基数,按照税法规定,其扣除的计算基数为企业所得税申报表主表第一行的销售(营业)收入,具体内容为附表一中的:①主营业务收入,②其他业务收入,③视同销售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经税务机关查增的收入,根据规定,销售收入是纳税人的申报数,而不是税务机关检查后的确定数,税务机关查增的收入,应在纳税调整增加额中填列,不能作为业务招待费扣除计算基数。
案例解析新企业所得税税法规定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0.5%”是指发生额的60%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0.5%,还是指发生额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0.5%?税法是指发生额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的0.5%,但两个条件都要考虑。
举例说明对业务招待费如何扣除的理解:1、假设销售收入为20000万元,如果当年的业务招待费为80万元,20000×5‰=100,80×60%=48,100>48,则在税前扣除48万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领略业务招待费审核要点
业务招待费是指企业为经营业务的需要而支付的应酬费用,其超标扣除是许多企业面临的问题,也是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涉及调整最多的成本费用项目。
企业如果不能对业务招待费进行正确的税前扣除,不仅可能增加企业的纳税负担,还可能增加企业汇算清缴时的工作量。
因此,对于业务招待费的正确列支,应引起企业财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对此,本文将详述业务招待费的税前扣除政策及会计处理方法。
业务招待费用的审核
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业务招待费用税前扣除的基本要求是:在业务招待费用的核算中,要按照管理费用所规定的二级科目进行归集,如果不按相应规定归集,而将属于业务招待费用性质的支出隐藏在其他科目中,则不允许税前扣除。
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现的情况有:⑴单位单独购买的招待用烟、酒、食品、礼品等,因取得了开具的商品零售发票,入帐时,就直接进入经营费用或管理费用的其他项目,而未归集到业务招待费用中;⑵单位食堂招待客户等业务招待开支直接混入职工福利费;⑶将业务招待费挤占会议费、将业务招待费混入业务宣传费等等情形,在辅导中应督促企业自查补报和正确调帐。
同时,对于业务招待费用的明细帐,应重点审核:⑴每笔业务招待费用的列支是否提供了证明其真实性的有效的凭证或资料,票据是否合法;⑵审核其是否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有关,是否实际发生;⑶按收入限额计算是否准确:对于业务招待费的扣除,需要确定扣除的计算基数,按照税法规定,其扣除的计算基数为企业所得税申报表主表第一行的销售(营业)收入,具体内容为附表一中的:①主营业务收入,②其他业务收入,③视同销售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经税务机关查增的收入,根据规定,销售收入是纳税人的申报数,而不是税务机关检查后的确定数,税务机关查增的收入,应在纳税调整增加额中填列,不能作为业务招待费扣除计算基数。
问题解析
新企业所得税税法规定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0.5%”是指发生额的60%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0.5%,还是指发生额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0.5%?
税法是指发生额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的0.5%,但两个条件都要考虑。
举例说明对业务招待费如何扣除的理解:
1、假设销售收入为20000万元,如果当年的业务招待费为80万元,
20000×5‰=100,80×60%=48,100>48,则在税前扣除48万元。
2、如果当年的业务招待费为200万元:
20000×5‰=100,200×60%=120,100<120,则只能在税前扣除100万元。
因此,企业计算年度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应以上述规定的销售(营业)收入即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视同销售收入之和为基数计算确定。
对经税务机关查增的收入,根据规定,销售(营业)收入是纳税人的申报数,而不是税务机关检查后的确定数,税务机关查增的收入应在纳税调整增加额中填列,不能作为计算业务招待费的基数。
财务人员在进行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一定不可忘记视同销售收入也属于业务招待费计税收入基数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