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应用
探究式教学在化学中的应用

探究式教学在化学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化学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而有效落实这一目标的关键,是积极主动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在化学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课堂教学基本思路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为途径,合作讨论为形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教师导、学生学的教学程序。
一、探究式教学的特征所谓探究式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和条件,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充当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通过自己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去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探究式教学的优点1. 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体现时代呼唤主体精神。
探究式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最大的不同,在于学生不再是一味听教师讲、看教师做,而是在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自己来确定时间的分配,进行方案设计并进行实验操作,对实验事实加以分析并做出结论。
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就能直接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由此激发其主动参与的热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 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厚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初三化学的首要任务在于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实施探究式教学乃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有效途径。
因为实验本身就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和求知欲。
只有当学生亲自进行实验探究时,所形成的兴趣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3. 学生的智力潜力被充分挖掘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使学生一味地死记硬背,而探究式教学能给学生提供主动探究知识的宽松环境,让他们在成功的设计和实验操作的愉悦情绪下,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思维更加活跃。
三、探究式教学的模式探究式教学一般分为五个阶段:1. 提出问题,明确目标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是现代教学所提倡的优良学习方式。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从教材或生产、生活实践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设计一些富有探索性的实验,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探究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探究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探究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摘要】化学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提倡运用探究式教学。
广义的探究式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特定的教学情景,诱导学生产生问题,经学生自主理性思考、设计方案、讨论交流、实验探究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式。
在化学教学中开展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应用;有利于学生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去自主构建知识;有利于培养和陶冶学生的情感体验。
此外,从理论探究和实验探究两方面举例论述探究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化学教学;应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必须“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鉴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弱化传统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强化探究式教学,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建构。
一、探究式教学内涵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Schwab)首次提出将“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
探究式教学是理科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创新,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突破口。
要理解探究式教学,首先得厘清什么是探究。
顾名思义,探究即是探索、研究知识的过程。
探究的出发点是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落脚点在于问题的解决。
由于探究复杂多样,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探究,指一切独立解决问题的活动,它既包含了科学家们的特定研究又包含了一般人解决问题的活动,而狭义的探究特指科学探究。
所谓的科学探究是指“科学家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
可见,狭义和广义探究的对象和方式所涵盖的范围有所不同。
在此,根据广义探究理解的立场,笔者认为探究式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特定的教学情景,诱导学生产生问题,经学生自主理性思考、设计方案、讨论交流、实验探究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式。
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论文]
![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1b8966f9b6648d7c1c74671.png)
探究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新课程改革下,新的教学模式不断出现,探究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并且得到了广泛应用,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本文从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内涵入手,提出了创设探究情境,促进探究教学;善于质疑,生成探究教学;进行探究教学多种方法运用等途径,以期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更好地应用探究式教学法。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探究式教学教学方法初中化学教学具有广阔的探究空间,但是部分教师因为担心学生探究会耽误时间,担心实验的成功率等问题,忽略学生探究的过程,反而反复强调公式,大量做题以提高成绩,阻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化学教学中进行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给学生探究的空间和时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实践的过程。
一、探究式教学的内涵当今,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是,由传授知识逐步转向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由探究知识的结果逐步转向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建构过程,立足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探究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索新的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操作方案,并实施这个实验操作,在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不断探索问题,不断发现问题,进而不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这种教学模式注重激发学生的质疑、思考、实验验证、总结的积极思维,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
二、创设探究情境,促进探究式教学探究的过程应该是学生主动进入的过程,不是被动和强制的过程,教师要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的情绪处于急于探索未知空间的状态,从而产生自主探究的原动力。
营造探究氛围是进行探究教学的前提。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并学会与他人的交流合作。
”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索动机和探索需求,创造宽松和谐的探究环境,促使学生形成主动探究的心态。
互动式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互动式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第一篇范文互动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近年来在我国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本文将以高中化学课堂为例,对互动式教学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一、互动式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现状1. 课堂提问在互动式教学中,课堂提问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手段。
教师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提问表达自己的疑惑,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2. 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互动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中化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问题,共同探讨化学知识的奥秘。
这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实验教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
在互动式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实验的乐趣。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原理,提高实践能力。
4.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方法。
在高中化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与化学知识相关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这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互动式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优势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互动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化学知识。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勇于表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高中化学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互动式教学方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探索化学知识的奥秘。
3.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互动式教学注重实验、案例分析等实践性环节,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化学知识。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互动式教学中的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项目式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式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摘要:项目式教学其实就是对某个项目进行深入探究的一种教学手段,主要通过深入探索来培养高中生自主处理疑难问题的能力,这个探究的过程能够呈现出了一个真实的情境,进而可以激发高中生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积极性与参与性。
针对化学这门学科的特征来讲,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具体的实践操作在项目式教学中存在很大优势。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高中化学;应用经实践证明,在高中化学课堂上真实情景的呈现能够增加高中生在课堂上的活跃度,项目式教学极大地提高了高中生分析问题并且能够及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高中生的创新意识与协作意识,进而促进高中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方位的提高,它符合新课改的教育要求。
笔者在文中从四个方面阐述了项目式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项目学习“教”与“学”在新课改的条件下,在化学这门学科中加大了对培养高中生问题处理能力的关注力度,在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化学教学知识点的选择必须要根据高中生现已掌握的学习经验以及未来会经历的一些现实问题为主,积极指引高中生高度重视人类所要面对的和化学有关的一些社会上的问题。
现如今,为了贯彻落实“核心素养”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遵守“以生为本”的原则,在开展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提倡现实问题情境的深入研究,逐步提升高中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实践水准。
基于此,项目式教学由于过于重视帮助高中生解决现实问题,并且在此过程中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项目式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高中生的实践能力及思维创新能力,有利于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的和谐相处,从教学手段而言,它打破了陈旧的根据课时要求进行单元授课的形式,把各个学科相关联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跨越了学科间的界限,符合新课改中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要求。
二、从“碎片化”思维到“整体性”思维现行高中化学教材编排模块化,有些关联的知识点被分散在不同模块,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必要的整合。
而教材设置的整理与提升栏目只对章节知识的简单整理与总结。
式教学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论文

探究式教学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摘要:在化学课堂中如何贯彻探究式教学这一理念,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给出了自己的理解。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高中化学教学自主探究式教学(inquiry teaching),又称发现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
它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
可见,在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能力都得到了加强。
那么这一教学理念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如何应用,笔者以教学实际为例予以说明。
一、创设情境,激发欲望探究式教学的载体与核心是问题,学习活动是围绕问题展开的。
探究式教学的出发点是设定需要解答的问题,这是进一步探究的起点。
从教学的角度讲,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精心考量,提出难度适度、逻辑合理的问题。
问题可以由教师直接提出,也可以通过实物展示或简短的实验引起学生的思考,或者由所谓的“常识”问题引出,甚至可以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在科学课堂上,演示实验也可以引发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个人理论及模型,但是有时学生会觉得不切实际从而使演示实验大打折扣,除非教师能将演示实验与学生的个人理论、模型与真实的生活经历联系起来。
为了启发学生的思考,教师可以适当地给出几种粗略的解释,其中有错误的,也有近似科学观点的,但教师不给任何指向的暗示。
二、合作探究,训练能力在富有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中进行实验探究。
这是教学的关键步骤,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拟定合理的研究计划,选择恰当的方法。
同时,要求教师提供一定的实验条件或必要的资料,由学生自己动手去实验或者查阅,来寻求问题的答案,提出某些假设。
这时,教师起到一个组织者的角色,指导、规范学生的探索过程。
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探究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探究和发现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批判性思维,帮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发掘科学知识。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法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具有以下几点有效应用:
一、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
二、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高中化学实验是化学知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可以让学生更多地实践动手,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化学实验技能。
三、增强学生与教师间的互动
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可以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解答疑惑,教师也能及时地纠正学生误区,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探究。
四、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高中化学本身具有批判性思维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让学生独立思考,认真检验实验结果,从而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化学知识水平。
五、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式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动手实践,从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能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点,也能够将学习到的化学实验技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浅析探究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 进行 探 究式教 学 的条件
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发下 , 运用 已有 的知识 和技能 , 充 当新知识 的探索者和发现者 的角色 , 通过 自己设计 方案 , 进行实践 , 去探 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 , 其基本 结构为 “ 情境 问题—— 问题提 出——活动探究——结论 获 得—— 意义建构 ” 。这一教学模式具有下述几个 要求 : 21探究式教学 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 探究需 要主体精神。“ 究教学” 式与传统教学模式 探 模 最大 的不同 , 就在于学生 不再是一 味听教师讲 、 看教师 做 , 而是在足够 的时问和空间范 围内 ,由 自己来确定时 间的分 配, 进行方 案设计并 进行 实验 操作 , 实验的事实加 以分析 对 并做出结论 。在这样 的学 习氛 围中, 学生就能真正感受到 自 己是学习的主人 , 是课 堂教学 活动的主体 , 由此激发其 主动 参 与 的 热情 、 “ 我 学 ” “ 要 学 ” 变 要 为 我 。 22 探究式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 _ 需要学生利用课
3 探 究式教 学 的落 实
探究式教学就是在教学 的过程 中引导学生 自主参与获 得知识 的过程 , 使学生从中掌握探究 能力 , 形成探 索未知世 界 的积极态度 , 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养和 自主学习的能力 , 促进学生个性 自主 全面发展 ,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只有领会它的实质 , 我 们 才能真正地正 确运用探究 的方式来 指导 我们 的教 学 , 它 不 限于形式 , 可根据现有的条件采 取不 同形式 的探究活动。 1根据教学内容 , 出探究的问题, 引起学生 的兴趣 。 ) 提 并 比如我们在学 习铁 的氢氧 化物时有一个这样 的实验 ,向其 中滴加溶 液 ,产 生的 实验 现 象是最 初 生 成 了白色 絮状 沉 淀 , 着沉 淀变 为灰绿 色 , 接 最后 变 为红 褐色 。学 生们 对这 个转 变很 感兴趣 , 便想 知道 是什 么原 因 , 时是 直接 给学 此 生解 释还 是还 学生 去探索 呢?如果 给他 们解 释 , 学生可 以 马上解 惑 , 但却剥夺 了学生们 独立思考 与尝试 探究 的好机 会 。但 如果探索 教学 ,那么教师需要仔细设计课堂探究过 程 、 究时间。 探 2 精心设计 问题 , ) 激活学生 的主动思 维 , 在问题意识 中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大量教学实践表 明: 任何创新都源于 问 题, 提出问题并动手解决问题的过程 , 是培养 学生创新思维 能力 的重要途径 ,也是创新 人才 素质 的重 要组成 部分 , 因 此, 如何设计问题课堂教学 , 培养学生 的思维 能力是教学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化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创设一种情景,让学生进行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从中学会对信息进行收集和处理,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并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创造力。
而采用“探究式化学教学模式”就能达到这些目的。
一、关于探究式教学的含义
“探究学习”的倡导者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施瓦布(jj.schwab)教授。
他强调学生的学习方法与过程,认为探究式过程和方法适合在理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并进一步指出,教师的新技术和习惯,不是命令学生学习,而是教授学习的方法,培养自我汲取知识的能力。
在初中教学中把科学领域的探究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化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并培养相应能力的教学方式称之为探究式教学。
二、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探究式教学需要发挥同学们的主动性,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作用就可以忽视,相反,只有发挥好了教师的宏观指导作用,才能保证探究式教学真正取得理想的效果。
首先,教师应做好备课。
探究式教学的备课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它更需要教师对课堂知识进行统筹规划,创造教学情景,在教学情景中实现理论知识的掌握。
其次,教师应把握一个度。
既要做好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统筹规划,又应
给同学们以广阔的自主空间,去发现问题,探究实质。
再次,教师应做好课后的反思。
只有不断地反思,才能有不断的进步。
教师课后要对探究式教学课程的实施进行反思,反思探究式教学是否发挥了同学们的主动性,是否带动了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兴趣,是否考虑到了同学之间不同的个性与差异等等,通过这些反思,不断提高探究式教学的水平。
三、丰富探究教学的方式与方法
只有不断丰富教学形式,才能使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实现对化学理论知识更好的掌握,而化学课程本身就包含了许多生动的实验,这为探究式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1.激发兴趣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对化学课程感兴趣是开展探究式教学的前提。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设置悬念,利用一些有趣的实验现象带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应该学会灵活运用。
比如在讲到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你能用生活中的例子证明空气的存在吗?你知道空气中含有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吗?你能想出一种比较合适的方法来测量出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吗?这种与生活比较接近的开放式的问题极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
2.利用小组讨论,在实验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将班级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带动教学。
例
如,在制氢气的实验中,可以将锌、铁、镁、铝与稀硫酸和稀盐酸反应的实验分配到各个小组,通过各个小组的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进行讨论和比较,然后通过小组内和小组间讨论,得出这几种金属制氢气的速率排名,并将实验结论引导到金属活跃性的问题上。
3.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性
初中学生的特点是好动,好奇心重,倘若在课堂授受式教学中,这可能是教学进行的不利因素。
然而,倘若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性,让他们发挥爱动手、爱思考的特点,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自主地进行观察和思考,那么教学的效果会更好。
四、实现课程教学的延续性
初中化学课程的探究式教学,不仅能够实现化学理论知识的形象化、生动化,而且能够将这种探究的精神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发现生活中的各种化学现象。
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学校中化学课程的探究式教学不仅实现了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并且能够培养学生学以致用,与日常生活相联系,进行课外的探究与学习。
例如,对于近期社会上关注较多的食品添加剂问题,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指导后,引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名称、化学成分、作用、对人体有无副作用以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鉴别和避免危害等等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培养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实现化学探究式教学的延续。
另外,化学课程的任课老师也可以将这些延续性的教学放到节假日的作业中,锻炼学生学以致用和社会实践的能力,切实的发挥化学课程探究式教学的效果。
(责任编辑刘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