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S后备时间电池计算公式
UPS后备时间计算

基本公式:
负载的有功功率×支持时间= 电池放出容量×电池电压×UPS逆变效率
其中:负载的有功功率= 负载总功率×负载的功率因数
UPS逆变效率≈0.9
电池放出容量= 电池标称容量×电池放电效率
电池放电效率与放电电流或放电时间有关,可参照下表确定:
放电电流2C 1C 0.6C .4C . 2C 0.1C 0.05C
放电时间12min 30min 1h 2h 4h 9h 20h
放电效率0.4 0.5 0.6 0.7 0.8 0.9 1
电池组容量(ah)= 电池容量(AH)x 电池数量(只)
Ups主机负载(w)=ups主机功率(ah)X0.7
电池容量(AH)x 电池电压(V)X电池数量(只)
电池后备(延时)时间= ——————————————————
UPS主机功率(实际负载)(Ah)
Ups电源功率(实际负载)(Ah)x 需要后备时间(小时)
电池总容量(安时数)(AH)= ———————————————————————— Ups电源启动直流(电池电压)
电池总容量(AH)
电池组数量(组)= ————————
电池组容量(AH)
电池组容量(AH)
每组电池数量(只)=————————
电池容量(AH)
合计电池数量(只)= 电池组数量(组)X 每组电池数量(只)。
UPS后备蓄电池计算方式

UPS后备蓄电池计算方式UPS(不间断电源)后备蓄电池是为了保证电力供应的持续性而设计的。
在停电或电网电压波动时,UPS蓄电池会为连接到其上的设备提供电力,以维持设备持续运行。
计算UPS后备蓄电池需求的方式与其连接设备的负载和使用时间有关。
以下是计算UPS后备蓄电池需求的一般步骤:1.确定负载:首先,需要确定待连接到UPS的设备负载。
负载通常以瓦特(W)为单位,表示设备的功率消耗。
2.计算功耗时间:接下来,需要确定UPS需要提供电力的持续时间。
这可以根据需要UPS供电的最长连续时间来确定。
一般来说,可以根据系统的需求和预期的停电持续时间来设定。
3.计算总功耗:将所有待连接到UPS的设备的功耗相加。
4.判断UPS容量:根据总功耗和功耗时间,可以计算所需的UPS容量。
计算公式为:UPS容量(VA)=总功耗(W)/功耗时间(小时)。
注意,VA是电压乘以电流,而不仅仅是功率。
5.单位转换:在计算过程中,通常使用瓦特(W)单位来表示负载功率,而UPS容量一般以千伏安(kVA)表示。
因此,需要将所需的UPS容量从瓦特转换为千伏安,公式为:UPS容量(kVA)=UPS容量(VA)/1000。
6.电池安全系数:在计算出所需的UPS容量后,还需要考虑安全系数。
由于实际应用中无法预测到意外情况或额外负载,建议将计算值乘以一个安全系数,通常为1.2至1.5之间。
7.选择合适的电池:根据计算得出的UPS容量和安全系数,可以选择合适的蓄电池。
蓄电池的容量一般以安时(Ah)表示,应该至少能够满足计算得出的UPS容量和安全系数的要求。
总之,计算UPS后备蓄电池需求需要确定设备负载、功耗时间和UPS 容量,并考虑安全系数,然后选择合适的蓄电池容量。
这样可以确保在停电或电力波动时,UPS能够提供足够的电力给连接设备,以确保其持续运行。
UPS后备时间电池计算公式

U P S后备时间电池计算
公式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
1、计算蓄电池的最大放电电流值:
I最大=Pcosф/(η*E临界)
注:P → UPS电源的标称输出功率
cosф→ UPS电源的输出功率因数(UPS一般为)
η→ UPS逆变器的效率,一般为~(实际计算中可以取)
E临界→蓄电池组的临界放电电压(12V电池约为,2V电池约为)
2、根据所选的蓄电池组的后备时间,查出所需的电池组的放电速率值C,然后根据:
电池组的标称容量= I最大/C
3、由于使用E临界——电池的最低临界放电电压值,所以会导致所要求的电池组的安时容量偏大的局面。
按目前的使用经验,实际电池组的安时容量可按下面公式计算:
时间与放电速率C
例如1. 10KVAUPS延时60分钟
电池的最大放电电流=标称功率10000×÷(效率*32节*每节电池放电电压)
电池组的标称容量=÷=
10KVA延时60分钟,电池配置为32节1组12V44AH。
选配时32节12V 1组容量≥44AH
例如1. 20KVA延时180分钟
电池的最大放电电流=标称功率20000×÷(效率*32节*每节电池放电电压)
电池组的标称容量=÷=
20KVA延时180分钟,电池配置为32节1组12V190AH。
选配时32节12V 1组容量≥190AH。
UPS(不间断电源)蓄电池后备时间的恒功率计算方法

UPS(不间断电源)蓄电池后备时间的恒功率计算方法
恒功率法
关于UPS(不间断电源)的后备时间以及所需蓄电池容量的计算一般用到两种方法,分别是恒功率法和最大放电电流法。
数据中心UPS(不间断电源)蓄电池的计算方法通常采用恒功率法。
计算公式如下:
W=S×PF×1000
η×N
(1)
根据厂家产品介绍,UPS额定直流电压DC=384V(32只电池组)时,UPS直流关机电压为DCmin=335V,单体电池放电终止电压=335/192=1.75V。
电池终止电压一般取1.75。
如果后备时间为30分钟,查下表西恩迪LBT电池恒功率放电表可知:需要配置12V 114AH 电池2组。
功率值214.7W*2=429.4W>399W。
各电池厂家恒功率值会略有区别,需结合厂家提供的恒功率放电表才能得出合适的电池选型。
UPS计算

UPS电池配置方法
后备时间总公式:
W(负载功率)×T (放电时间)
C(电池容量)=
V(电池组电压)×Y(UPS带载逆变效率)×K(容量系数)
分解
W为负载功率
C 为电池组容量(UPS配置的电池安时AH数)
V 为电池组电压(电池组电压)
Y为UPS电池逆变效率(按UPS带载率大小而,取70%-90%计算)
K为电池容量系数值(下表查询)
根据放电时间要求查表确认容量系数(小时)
举例:
如2台RRU满载功率共为1000W,要求备电时间为3小时以上,该UPS 的电池配置多大容量电池组?
对应该电池容量系数表查询:3小时备电K为0.75;
负载功率W=1000W;
2KV A UPS额定电池电压V=48V;
UPS带载逆变效率取Y=0.85
套入公式:
1000×3
C(电池容量)= = 104AH
48×0.8×0.75
如配置方案为,2KV A UPS 配置电池组为48V/100AH。
UPS电源电池计算方法

1.1.1 UPS 电源系统
UPS 电源系统需根据智能大厦的设备规模和功率进行计算,留有冗余及扩展空间。
供电范围需包括网络中心所有设备及楼层设备间的所有设备供电。
另外,根据具体需求,还有必要考虑兼顾安防系统、一卡通系统等设备的集中供电。
1)UPS 的选择
按照规范规定,UPS 容量应为负荷容量的1.5倍。
假定现在经负荷计算负荷为27KW ,则UPS 容量应为27X1.5=40.5KW ,因此选用40KV A 的UPS ,目前一般采用在线式UPS ,通常还要求提供远程监控通信接口。
如果是重要工程,根据业主需求还可采用双机并机运行方式。
2)UPS 外配电池组的计算
通常按照以下公式来计算:
外配电池组容量(AH )= × 后备时间
以40KV A UPS 为列,上式中,UPS 输出功率因素取0.8,UPS 效率取0.9,UPS 直流电压取12X32=0.384KV ,后备时间取2小时。
则根据上面的公式,得到此UPS 外配电池组容量为185AH 。
根据此计算结果,可配置200AH 电池组,即100AH 电池2组,每组32节,即12V 100AH 的电池共需64节。
通常来说每个机柜可装16节电池,则需要配置4个电池柜;如果配置12V 65AH 的电池则需要3组,每组也是32节,即12V 65AH 的电池共需96节,6个电池柜。
实际工程中,96节12V 65AH 的电池费用大于64节12V 100AH 的电池,通常会选用12V 100AH 的电池。
UPS 额定功率(KVA)xUPS 输出功率因数 UPS 直流电压(KV)xUPS 效率。
UPS后备蓄电池容量计算方法介绍

蓄电池是UPS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UPS系统的可靠程度,其容量的正确选择对UPS系统的正常运行也是至关重要的。
电池容量过大会造成投资的浪费,容量偏小又不能满足UPS后备时间,造成安全事故,还会因电池放电倍率太大,严重影响电池使用性能和寿命。
因此介绍几种常用的电池容量计算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一、恒功率法(查表法)该方法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体现,蓄电池提供的功率等于后者稍大于负荷消耗功率。
W负荷≤W电池,P负荷≤P电池,P负荷={P,(VA)×Pf}/η;P电池=电池实际试验的恒功率数据;P负荷为电池组提供的总功率;P(VA)为UPS标称容量(VA);Pf为UPS功率因数;η为逆变器转换效率;Pnc为每cell需要提供的功率;n为机器配置的电池数量;N为单体电池cell数;Vmin为电池单体终止电压。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P负荷={P(VA)×Pf}/ηPnc=P负荷/(N×n)可以在厂家提供的Vmin下的恒功率放电参数表中,找出P电池等于或者稍大于Pnc的功率值所对应的型号蓄电池。
如果表中所列的功率值P电池均小于Pnc。
可以通过多组电池并联的方式达到要求。
恒功率法(查表法)是UPS蓄电池容量计算的最常用方法,蓄电池容量及型号的确定是根据对应型号蓄电池实际试验数据得来的,电池放电功率数据有限,不能满足所有放电时间下的电池容量计算。
不同电压等级电池和同电压等级不同容量电池因提供的恒功率与电池容量值没有线性关系,故不同电压等级和容量不可简单的数字换算来配置,需要严格按照提供的恒功率来配置。
不同品牌蓄电池的产品性能存在差异,放电参数相差较大,顾同容量不同品牌电池也不可以互换。
蓄电池恒功率数据都来自新电池试验数据,恒功率法(查表法)并没有考虑蓄电池的折旧以及温度的变化,故该方法适用于UPS蓄电池运行环境稳定,且UPS负荷长时间在额定容量80%以下运行时选用。
二、估算法该方法是和电力公式和蓄电池容量概念的体现。
UPS后备时间电池计算公式

U P S后备时间电池计算
公式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UPS电池放电时间计算方法(逆变效率按90%、12V电池放电终止电压)
1、计算蓄电池的最大放电电流值:
I最大=Pcosф/(η*E临界)
注:P → UPS电源的标称输出功率
cosф→ UPS电源的输出功率因数(UPS一般为)
η→ UPS逆变器的效率,一般为~(实际计算中可以取)
E临界→蓄电池组的临界放电电压(12V电池约为,2V电池约为)
2、根据所选的蓄电池组的后备时间,查出所需的电池组的放电速率值C,然后根据:
电池组的标称容量= I最大/C
3、由于使用E临界——电池的最低临界放电电压值,所以会导致所要求的电池组的安时容量偏大的局面。
按目前的使用经验,实际电池组的安时容量可按下面公式计算:
例如1. 10KVAUPS延时60分钟
电池的最大放电电流=标称功率10000×÷(效率*32节*每节电池放电电压)
电池组的标称容量=÷=
10KVA延时60分钟,电池配置为32节1组12V44AH。
选配时32节12V 1组容量≥44AH
例如1. 20KVA延时180分钟
电池的最大放电电流=标称功率20000×÷(效率*32节*每节电池放电电压)
电池组的标称容量=÷=
20KVA延时180分钟,电池配置为32节1组12V190AH。
选配时32节12V 1组容量≥190A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 P S后备时间电池计算
公式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U P S电池放电时间计算方法(逆变效率按90%、12V电池放电终止电压10.5V)
1、计算蓄电池的最大放电电流值:
I最大=Pcosф/(η*E临界)
注:P→UPS电源的标称输出功率
cosф→UPS电源的输出功率因数(UPS一般为0.8)
η→UPS逆变器的效率,一般为0.88~0.94(实际计算中可以取0.9)
E临界→蓄电池组的临界放电电压(12V电池约为10.5V,2V电池约为1.7V)
2、根据所选的蓄电池组的后备时间,查出所需的电池组的放电速率值C,然后根据:
电池组的标称容量=I最大/C
3、由于使用E临界——电池的最低临界放电电压值,所以会导致所要求的电池组的安时容量偏大的局面。
按目前的使用经验,实际电池组的安时容量可按下面公式计算:
例如1.10KVAUPS延时60分钟
电池的最大放电电流26.4A=标称功率10000×0.8÷(0.9效率*32节*10.5V每节电池放电电压)
电池组的标称容量=26.4A÷0.61C=43.3AH
10KVA延时60分钟,电池配置为32节1组12V44AH。
选配时32节12V1组容量≥44AH
例如1.20KVA延时180分钟
电池的最大放电电流52.9A=标称功率20000×0.8÷(0.9效率*32节*10.5V每节电池放电电压)
电池组的标称容量=52.9A÷0.28C=188.5AH
20KVA延时180分钟,电池配置为32节1组12V190AH。
选配时32节12V1组容量≥190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