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物学:第4节 7、节肢动物

合集下载

初中生物学节肢动物知识点汇总

初中生物学节肢动物知识点汇总

初中生物学节肢动物知识点汇总
1.节肢动物的概述
(1)种类: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分为昆虫纲(蜜蜂、蚂蚁、苍蝇等);甲壳纲(虾、蟹等);蛛形纲(蜘蛛、蝎等);多足纲(蜈蚣、蚰蜒等)。

(2)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3)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①食用:虾、蟹等为人类和其他海洋生物提供了动物蛋白。

②传粉:蜜蜂等昆虫为地球上几十万种开花植物传播花粉。

③药用:蝎、蜈蚣、蝉蜕等可以入药。

④科研:果蝇是非常经典的实验材料。

2。

代表动物——蝗虫
(1)头部:感觉和摄食中心。

有一个口器、一对复眼、三个单眼和一对触角。

复眼在视觉上起主要作用,单眼只能辨别明暗。

触角有触觉和嗅觉的作用。

(2)胸部:运动中心,有三对足、两对翅。

后足强大,适于跳跃;前、中足适于爬行。

前翅革质,起保护后翅的作用;后翅膜质,有飞行能力。

胸部肌肉发达,牵引足和翅进行运动。

(3)腹部:有听觉、呼吸、生殖的一些器官。

①第一腹节的两侧各有一个半月形的薄膜状结构,能感觉声波的振动,产生听觉。

②从中胸到腹部第八节,每一个体节两侧各有一个气门,与气管相通,
是气体进出的通道。

(4)外骨骼
①作用: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②蜕皮: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的生长而长大,蝗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一生共蜕五次皮。

经五次蜕皮后的蝗虫,进人成虫阶段。

3.昆虫: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

其主要特征包括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等。

节肢动物的简介

节肢动物的简介

节肢动物的简介节肢动物是一类具有显著特征的动物,它们的身体由许多节段组成,每个节段上都有一对关节肢和外骨骼。

下面将对节肢动物的分类、特征、生态和重要性进行详细介绍。

一、分类节肢动物是动物界中最大的门之一,包括了昆虫、蛛形动物、甲壳动物和多足动物四个亚门。

其中,昆虫是节肢动物中最多样化的群体,包括了蜜蜂、蚂蚁、蝴蝶等。

蛛形动物包括了蜘蛛、蝎子等。

甲壳动物有螃蟹、龙虾、虾等。

多足动物主要包括了蜈蚣、蜣螂等。

二、特征节肢动物的显著特征是其身体由许多节段组成,每个节段上都有一对关节肢和外骨骼。

这种外骨骼不仅保护了节肢动物的内脏器官,还为它们提供了支撑和运动的功能。

节肢动物的关节肢使它们能够进行复杂的运动,如行走、游泳和飞行等。

此外,节肢动物还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生殖能力,在不同的环境中都能生存和繁衍。

三、生态节肢动物广泛分布于地球的各个角落,从海洋到陆地,从热带到极地都有它们的身影。

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既是食物链中的消费者,又是分解者和传粉者。

例如,昆虫是植物的重要传粉者,对于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蛛形动物则在控制害虫数量和维护农田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重要性节肢动物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都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

首先,昆虫是农作物的重要害虫,它们对农业产生了很大的危害。

同时,一些昆虫也是农作物的重要传粉者,为农作物的繁育提供了帮助。

其次,节肢动物中一些物种还被用于食品、药物和工业的生产过程中,如蜜蜂的蜜、蚕的丝等。

此外,蛛形动物和多足动物也在医学和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总结起来,节肢动物是一类具有显著特征的动物,其身体由许多节段组成,每个节段上都有一对关节肢和外骨骼。

它们广泛分布于地球各个角落,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的生产生活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于节肢动物的研究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PPT课件-节肢动物

生物PPT课件-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的分类
节肢动物的品种极多,分
类亦极之复杂,这里只介绍较
为人们所熟悉的几个纲及其代
表动物。三叶虫纲(已绝种)、 甲壳纲(例:虾﹑蟹、寄居蟹、
藤壶)、蛛形纲 (例:蜘蛛﹑
蝎子)、昆虫纲 (例:蟑螂﹑
蝗虫)、多足纲(例:蜈蚣)﹑
肢口纲(例:鲎(hou))。
沼虾、寄居蟹、藤壶
是虫媒植物,借蜜蜂等昆虫传播花粉。
(4)供人类食用,尤其甲壳纲中的各种虾蟹,
不仅滋味鲜美,而且营养价值也高。
(5)抑制害虫,不少昆虫危害作物、果树和森林,
称为害虫,而害虫又被肉食性蜘蛛和其他昆虫所
食,如上述金小蜂抑制棉红铃虫等。
(6)制成药物,节肢动物本身或其产品可以制成 药物,防治疾病,如蝎子、蜈蚣、地鳖等。 (7)传播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
(1)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2)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和一个口器
(3)胸部有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
2.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1)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为头、
胸、腹三部分;
(2)体表有外骨骼;
(3)足和触角分节。
3.节肢动物与人类关系
(1)提供工业原料,例如家蚕 。 (2)作为经济鱼类的天然饵料,例如鲱鱼、大 黄鱼、小黄鱼以及带鱼等都以桡足类作为主要 食饵。 (3)完成植物的传粉作用,油菜和多种果树都
(8)严重危害农作物、果树和森林等,尤其飞蝗, 危害特别严重。

节肢动物课件

节肢动物课件

(4)为什么大旱之年易发蝗灾?
蝗虫是一种喜欢温暖干燥的昆虫,干旱的环境有利于它们的繁殖、生长 发育和存活。因为蝗虫将卵产在土壤中,土壤比较坚实,含水量在 10%~20%时最适合它们产卵。
干旱使蝗虫大量繁殖,迅速生长,酿成灾害的缘由有两方面。一方面, 在干旱年份,由于水位下降,土壤变得比较坚实,含水量降低,且地面 植被稀疏,蝗虫产卵数大为增加,多的时候可达每平方米土中产卵4 000~5 000个卵块,每个卵块中有50~80粒卵,即每平方米有20万~ 40万粒卵。同时,在干旱年份,河、湖水面缩小,低洼地裸露,也为蝗 虫提供了更多适合产卵的场所。另一方面,干旱环境生长的植物含水量 较低,蝗虫以此为食,生长的较快,而且生殖力较高。
口无肛门
蜇等
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 涡虫,猪肉绦虫,
有三个胚层
血吸虫等
身体细长,消化管前端有口, 蛔虫,钩虫,蛲 后端有肛门,体表有角质层 虫等
环节动物 软体动物
节肢动物
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多数 生有刚毛
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身体 外面有贝壳(或者具有被外 套膜包被的内壳)
身体有很多体节构成,并且 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
呼吸:气门位于胸腹部 3.昆虫是节肢动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动物 4.与人类关系:食用;药用;传粉;科研;危害;
软体动物 1、特征2、举例
节 1、节肢动物是生物圈中种类
肢 和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

类无脊椎动物。
物 2、身体分部,躯体、足和
触角均分节,体表有外骨骼
17、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昆虫的 外骨骼 能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 足 和 翅
重要科研成果都与这种小小的昆虫分不开。
5. 有不少节肢动物也给人类带来诸多困扰,例如, 蚊、蜱、螨叮咬人,并传播疾病。

多种多样的动物《节肢动物》课件

多种多样的动物《节肢动物》课件
感觉器官发达
为了适应陆地环境,节肢动物的感觉器官非常发达,如触 角、复眼等,能够敏锐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确保生存和 繁殖的成功。
水生生活习性
水中呼吸方式
独特的运动方式
感觉器官适应水生环境
繁殖方式多样
水生节肢动物通常通过鳃或气管进行呼吸 ,以确保在水中的呼吸需求得到满足。有 些种类还能够通过皮肤进行氧气交换。
01
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经济价值
食品来源
某些节肢动物,如昆虫和甲壳类 ,在许多地区被作为重要的食品 来源。它们富含蛋白质和其他营 养物质,对人类的饮食健康具有
重要作用。
药用价值
节肢动物中的一些物种,如蜘蛛 和蝎子,其毒液具有药用价值。 通过科学研究和提取,这些毒液 可用于生产治疗心脏病、疼痛等
疾病的药物。
水生生物:甲壳纲动物大多 生活在水中,包括海洋、淡 水等环境。它们具有各种适 应水生生活的特征,如扁平 的身体、发达的鳃等。
多样性:甲壳纲动物的物种 数量也相当丰富,包括了许 多经济价值较高的种类,如 虾、蟹等海鲜。
经济价值:甲壳纲动物是人 类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尤 其是在沿海地区。此外,部 分甲壳纲动物还具有药用价 值,如贝壳可以作为中药材 。
重要性:昆虫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 传粉、分解有机物、控制害虫等。此外,许多昆 虫对人类具有经济价值,如蜜蜂产蜜、蚕丝制作 等。
蛛形纲
蛛形纲包括蜘蛛、蝎子、蜈蚣等动物 。它们具有八条腿,身体分为头胸部 和腹部两部分。以下是蛛形纲的一些 特点
网状结构:蜘蛛是蛛形纲中的代表动 物,它们能够编织出复杂而精美的网 状结构,用于捕捉猎物和保护自己。
02
重点内容回顾
课程中,我们重点探讨了节肢动物的生理特征、生态习性以及与人类的

动物生物学节肢动物门课件

动物生物学节肢动物门课件

Mesozoa Sarcomastigophora Ciliophora Apicomplexa Microspora
Mollusca Nemertea Platyhelminthes Ctenophora Cnidaria Placozoa Porifera Myxozoa
4
3
COULD THIS BE POSSIBLE?

分析:昆虫在地球上繁盛的原因
(4)昆虫具有两对(或一对)能飞翔的翅,还有3对足, 足因用途不同被特化成多种类型。足和翅不仅使昆虫克服 了重力,而且增加了它生存和扩散的机会,通过飞翔可以 在更大的范围内寻找食物及栖息场所并更有效地逃避敌害。 昆虫的翅使其成为无脊椎动物中侵入空中的唯一类型。 (5)繁殖问题。①昆虫有多种生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 孤雌生殖、多胚生殖及幼体生殖等。②繁殖力较高。③昆 虫生活周期短。一些种在条件有利时每年繁殖数代到数十 代,环境不利时,可以休眠或滞育,这些特征都有利于它 的繁盛。④昆虫卵的卵壳和卵黄膜之间有一层极薄的蜡层, 有保水作用。昆虫卵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有胚外浆膜和羊 膜,羊膜包围成一个充满液体、周围通常封闭的空腔(即 羊膜腔),使胚胎始终在液体环境中发育,从而使昆虫彻 底摆脱了对水的依赖。
Uniramia(单枝亚门) Echinodermata Vertebrata Lophophores Chelicerata(螯肢亚门) Crustacea(甲壳亚门) Other Chordata Arthropoda Annelida Hemichordata
Other pseudocoelomates Nematoda
上皮细胞分泌新的表皮,同时分泌的几丁质酶和蛋白酶分解、吸收旧 的表皮——一般,在动物的背中线处破裂,个体从中钻出,迅速吞入空 气、水分——使身体长大——新的表皮经鞣化变硬

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门一、主要特征1.身体分部例如:昆虫纲(蝗虫):头、胸、腹三部分甲壳纲(虾):头胸部、腹部二部分蛛形纲(蜘蛛):头胸部、腹部多足纲(蜈蚣):头部、躯干部身体的分部在生理机能上也出现了分工:头部:感觉和取食中心胸部:运动和支持中心腹部:营养和繁殖中心2.附肢分节节肢动物的附肢也按节排列,与环节动物的附肢疣足相比,有了重大进步:疣足与节肢的比较疣足:按节分布,数量多;形态划一;与身体之间无关节附肢,不分节;无肌肉附着节肢:体部分布数量少;形态多样;身体之间有关节附肢分节;有大量肌肉附着3.具有发达的横纹肌节肢动物的肌肉与体壁之间不形成连续的肌肉层,而是发展为分离的肌肉束。

在节肢动物以前的动物肌肉都是平滑肌,从节肢动物开始形成横纹肌,获得高度发达的运动机能。

4.体被含有几丁质的外骨骼体壁含有几丁质是节肢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节肢动物的体壁具有一定的硬度,起着相当于骨骼的支撑作用,故称其为外骨骼。

坚硬的外骨骼会限制身体的生长,因此具有蜕皮现象。

5.呼吸系统多样性节肢动物呼吸器官形式多样,随着不同的生态类群而有一系列变化:1)体壁:低等的小型甲壳动物,如水蚤。

2)鳃:水生甲壳动物在足的基部由体壁向外突起薄膜状的结构,充满毛细血管。

如虾、蟹等。

3)书鳃:由足基部体壁向外突起折叠成书页状,有血管分布。

为水生种类鲎的呼吸器官。

4)书肺:由体壁向内凹陷折叠成书页状,为陆生的节肢动物蜘蛛、蝎的呼吸器官。

5)气管:由体壁内陷形成分支的管状结构,为陆生节肢动物昆虫、马陆、蜈蚣等的呼吸器官——气管上无毛细血管分布,是直接将氧气输送到呼吸组织。

节肢动物呼吸系统虽然形式多样性,但都是体壁的衍生物。

水生种类的呼吸器官都是体壁的向外突起;陆生种类的呼吸器官都是体壁的向内凹陷。

呼吸机制有两类:a.气管系统:直接将氧气输送到呼吸组织,与细胞进行气体交换b.其它类型是呼吸系统都通过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再由循环系统完成输送氧气的任务。

动物生物学-节肢动物门和触手冠动物

动物生物学-节肢动物门和触手冠动物
思考:如何解决这个矛盾?
蜕皮:节肢动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在体 内激素的控制下,蜕去旧皮,形成新皮以 适应身体间歇性生长的现象。 龄期:相邻两次蜕皮之间所经历的时间。
昆虫生长到一定时期,受到体内分泌的一种蜕皮激素的影响,上皮细胞分 泌出一种蜕皮液(几丁酶、蛋白酶),分解溶化旧的外骨骼,使昆虫的旧 皮层与真皮层细胞分离。与此同时,昆虫的旧皮之下,上皮层又分泌出新 的表皮。最后,昆虫收缩腹部肌肉来增加胸部血压,使背上拱起,于是旧 皮沿着头和胸部背面脆弱的地方脱去。生活在水中的昆虫,它们吸收了空 气和水后使身体膨胀,也在皮的特别脆弱的地方裂开,以后靠蠕动的力量 从旧皮内脱出。
异律分节
身体分部
昆虫纲(蝗虫):头、胸、腹三部分; 甲壳纲(虾、蟹):头胸部、腹二部分; 蛛形纲(蜘蛛、蝎):头胸部、腹部; 多足纲(蜈蚣、马陆):头部、躯干部。
主要特征
2、分节的附肢:具活动关节,以关节膜相连。
双歧型
原肢 内肢
单歧型
外肢
双 歧 型 附 肢 原肢
基节
附肢分节的意义: 附肢分节,即附肢各节之间以及附肢与体躯之间 都有可活动的关节,故名“节肢动物”。 ① 由于附肢分节,使灵活性大大增加。这就更加 适应于复杂的生活环境,继而导致附肢形态的高度特 化。 ② 附肢的形态特化,导致了附肢产生了多种功能。 附肢除了步行外,还有游泳、呼吸、交配、防卫、捕 食、咀嚼以及感觉等等功能。 所以,附肢分节是动物进化的 一个重要标志。
留身体背部的管状心脏。
血腔和开管式循环的生物学意义?
开管式循环由于血液主要在血 腔和血窦中运行,压力较低,可避 免动物机体因附肢折断而引起的大 量失血或致死。
主要特征
5、高效多样的呼吸器官
都是体壁的衍生物。 水生种类的呼吸器官都是体壁的向外突起; 陆生种类的呼吸器官都是体壁的向内凹陷。 随着不同的生态类群而有一系列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翅亚纲中蜉蝣目昆 虫,它们一生从幼虫 到成虫中间经过一个 亚成虫期,亚成虫期 与成虫相似,只需蜕 一次皮就可发育为成 虫,这种类型称原变 态。如蜉蝣。
不完全变态(incomplete metamorphosis): 具有卵、幼虫和成虫3个时期。 成虫不蜕皮。
渐变态(gradual metamorphosis)
嚼吸式(chewing-lapping type)
大颚可以咀嚼或塑蜡, 中舌、小颚外叶和下 唇须合并构成复杂的 食物管,可以吸取花 蜜。如蜜蜂的口器。
6 神经系统和感官
链状神经,神经节有愈合现象。
前脑:视觉和行为的神 经中心
脑 中脑:触觉的神经中心
后脑:发出的神经分布 到下唇和消化道。
视觉:单眼和复眼,可以 感觉物体的形状、颜色、 距离、运动以及光的强度 等。
咀嚼式(chewing type)
最原始的形式,以固体物为食,典型的如蝗虫的口器。
刺吸式(piercing- sucking type)
下唇形成一槽管,槽内2大 颚左右包围小颚,小颚合 抱形成食物道和唾液管, 吸食植物或动物体内的液 汁,如蝉、蚊子的口器。
虹吸式(siphoning type)
3.混合体腔和循环
混合体腔:裂体腔法形成中胚
层、出现按节排列的体腔囊。真 体腔断裂,部分中胚层分化成肌 肉及部分内部器官,部分成为背 部的循环系统和血管的腔壁,残 存的真体腔仅存在于生殖腺腔和 某些种类的排泄器官中。体壁与 消化道之间的空腔实际上是由真 体腔的一部分和囊胚腔形成的。。
混合体腔中血液和体腔液混合在一起,称血淋巴。混合体 腔称为血腔。背隔膜、腹隔膜将血腔分为背血窦、肠血窦 和腹血窦。
2.外骨骼和肌肉
体壁
上表皮(ep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cuticle)
外骨骼 外表皮(exocuticle) 上皮细胞内表皮(endocuticle)
基膜
蜕皮现象: 原理: 昆虫 前胸腺和咽侧体
肌肉:横纹肌
肌肉:横纹肌
昆虫蜕皮
鞣化激素是一种蛋白质,分子量大约在40000, 能启动鞣化作用,是几丁质外骨骼结构形成一 种关键物质
表变态 (epimorphosis):无 翅亚纲的昆虫中除原尾 目昆虫外,双尾目、弹 尾目和双尾目昆虫的一 种变态形式。从卵孵化 出的幼虫具备了成虫的 基本特征,胚后发育表 现在个体增大,性器官 逐渐成熟,触角及尾须 节数增多等变化;此外,
成虫期仍然蜕皮。
原变态 : (prometamorphosis)
直翅目、螳螂目、半翅目和同翅目等 类群的昆虫,卵孵化后,幼虫形态与 成虫差别不大,生活环境和习性相同, 只是翅和生殖腺未发育,称为若虫 (nymph),例如蝗虫。
半变态(hemimetabola)
卵孵化后,幼虫的形态、习性、生活环境与成虫 均不同,称为稚虫(naiad),例如蜻蜓。
完全变态(complete metamorphosis) 卵孵化后,幼虫的形态
作用机理: 1 使血细胞中的酪氨酸酶活性增强,并使酪氨 酸进入表皮细胞内,为反应作准备. 2 酪氨酸在酪氨酸酶作用下转变为N-乙酰多巴 胺。 3 鞣化激素还能直接作用于皮细胞,增加了N乙酰多巴胺的穿透性。使多巴胺进入外表皮组 织中. 4 多巴胺在进入外表皮组织中再进一步氧化为 邻位苯醌. 5 邻位苯醌有促进蛋白质与几丁质网状聚合的 功能,最终使表皮变得坚硬。
1.异律分节和附肢
相邻的体节愈合,形成了不
同的体区。
头部:取食和感觉中心 胸部:运动中心 腹部:生殖及代谢的中心
附肢结构:单肢型和双肢型
原肢 外肢 内肢
第1对:小触角 第2对:大触角 第3对:大颚 第4,5对:第1,2 小颚 第6,7,8对:颚足 第9-13对:步足 腹部6对:游泳肢
5.消化与取食
前肠:取食、食物的机械 研磨、贮存和初步消化
中肠:中肠常形成盲囊、 腺体等分泌消化酶,对食 物进行消化和吸收 后肠:对一些离子及水分 重新吸收。
节肢动物具原始的咀嚼 式口器
昆虫的口器类型复杂 由头部的3对附肢和
部分头部组成的,包括3 对附肢形成的大颚、小 颚、下唇和上唇及舌。
七、 身体分节有附肢的原口动物——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重点
❖ 节肢动物的体壁结构。 ❖ 节肢动物排泄器官类型。 ❖ 昆虫的口器类型。 ❖ 昆虫的变态类型。
进化地位 身体异律分节,有带关节的附肢;具混
合体腔和开管式循环系统;有几丁质的外 骨骼。
是原口动物中最进化的类群。
(一)身体结构
与成虫很不同,生活史中 有一个不取食不活动的蛹 期。
家蚕、金龟子、蜜蜂等 88% 的昆虫都属于完全变 态。
小颚的外叶合抱成长 管状的食物道,盘卷 在头部前下方,可以 伸长吸食花蜜等液汁。 但不能刺入组织中, 如蛾类和蝶类的口器。
舐吸式(sponging type) 头部和下唇为主构成了
吻,吻端是下唇形成的由伪 气管组成的唇瓣,下唇包围 上唇和舌构成食物道。舌中 有唾液管分泌唾液与食物混 同或将食物溶解,可由食物 道吸入唇瓣借毛细管作用收 集的液汁。如家蝇的口器。
循环——开管式循环系统
管状心脏+短动脉
4. 多样的呼吸和排泄器官
呼吸器官:
水生:鳃、书鳃
陆生:书肺、气管
排泄器官
腺体:
一般为囊状结构,一端是排泄孔,开口在体表与外界 相通。另一端是盲端。甲壳类的绿腺、颚腺、蛛形纲 的基节腺等。
马氏管
(ma1pighian tubules)
由内胚层或外胚层形成的 单层细胞的盲管,游离在动物 的血腔中收集血淋巴中的代谢 产物,位于中肠和后肠的交界 处。如蛛形纲、多足纲和昆虫 纲。
平衡、触觉、味觉、嗅觉、 听觉等。
7 生殖和发育 水生的种类很多是体外受精,陆生种类都是体内受精; 表面卵裂; 直接发育或间接发育; 有蜕皮(ecdysis)现象。
昆虫发育中的变态现象(metamorphosis)
增节变态(anamorphosis): 这是一种原始的变态类型。 昆虫纲中只有原尾目的昆 虫(如华山曙螈)属这种 变态类型。在增节变态过 程中,成虫和幼虫除大小 不同外,在外表上极为相 似,只是腹节的数目随脱 皮次数的增加而增加。通 常,初孵化时只有9节, 最后增加到12节。所以这 种类型称增节变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