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章语言文字的运用专题一字音与字形核心突破一掌握关键的高考真题研究能力讲义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 语言文字运用 第一章 考点一(含解析).docx

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 语言文字运用  第一章 考点一(含解析).docx

考点一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体察细微,辨识语境Ⅰ精做课标真题,把握复习方向[考点要求]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1.(2010·课标全国)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看到果农家里汗牛充栋....的黄灿灿的橙子,我深感欣慰,因为这说明我们开发的新品种产量高,品质好。

B.有些人取得一点成绩,便自命不凡....,洋洋自得,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这样的人终究不会有大的作为。

C.对那些少不更事....的年轻人,我们不仅要多加指导,还要给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使他们尽快地成熟起来。

D.开发商们对商品房面积的计算方式一直讳莫如深....,由此导致的开发商与业主之间的经济纠纷经常发生。

答案 A解析汗牛充栋:只用来形容书籍极多,不适用于描绘橙子,可换作“堆积如山”。

试题评点该题考查成语运用,题干是“负”选型(选出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A项“汗牛充栋”属望文生义,难度不大。

2.(2011·新课标全国)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促使知识分子自觉自愿又步履维艰....地开始了从器物技术到思想文化的现代性追求。

B.经过长达两个星期的鏖战,本届世界锦标赛最终尘埃落定....,中国队在赛程极其不利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获得冠军。

C.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D.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

答案 D解析A项步履维艰: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

B项尘埃落定:多用来表示事情经过了曲折变化终于有了结果。

C项妙手偶得: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

D项指日可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

用在此处褒贬不当。

试题评点该题保持了2010年的命题方式。

推荐K12学习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章语言文字的运用专题一字音与字形核心突破一掌握关键的高考

推荐K12学习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章语言文字的运用专题一字音与字形核心突破一掌握关键的高考

第一章语言文字的运用专题一字音与字形核心突破一掌握关键的高考真题研究能力——精做真题,研判方向1.(2014·浙江)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摭.拾(zhí)哄.笑(hōnɡ)擎.天柱(qín) 钻.木取火(zuān)B.屏.息(bǐnɡ) 包扎.(zhā)夹.克衫(jiā) 言之凿.凿(záo)C.孱.弱(càn) 牌坊.(fānɡ)干.细胞(ɡàn) 铩.羽而归(shā)D.吟哦.(é) 皲.裂(jūn)胳.肢窝(ɡā) 蜚.声中外(fēi)答案 D解析A项“擎”读qínɡ。

“哄”为多音字,形容许多人的大笑声或喧哗声或许多人同时发出声音时读hōnɡ,指哄骗或哄逗时读hǒnɡ,指吵闹或开玩笑时读hònɡ。

B项“扎”读zā。

“扎”为多音字,指捆、束或用于捆起来的东西时读zā,指刺、钻或驻扎时读zhā,作姓或在“挣扎”中读zhá。

C项“孱”读chán。

孱弱:(身体)瘦弱;软弱无能;薄弱,不充实。

试题评点该题在考点和题干上都与往年的字音题保持一致,但有几点变化值得注意:①时隔三年再次出现三字词语(2010年已考查过),②多音字明显多于往年,③难度略有增加。

2.(2014·浙江)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这个节目融合了京剧、粤剧、秦腔等中国戏曲的精萃,舞者多变的动作和戏剧化的表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喜怒哀乐的情绪。

B.城郊的这座园林,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溪流小径曲折萦纡,到了春天,杂花生树,草长莺飞,真是一处世外桃源。

C.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有些备受国人青睐的外国名品,其实是用中国的原料,在中国的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已不是地道的泊来品。

D.该公司在把握市场脉搏的基础上,另辟蹊径,依靠独树一帜的管理理念以及出奇不意的营销策略赢得了商机,获得了发展。

答案 B解析A项萃—粹。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一篇语言文字运用第一章语言基础知识 1正确使用词语(含熟语)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一篇语言文字运用第一章语言基础知识 1正确使用词语(含熟语)

返回导航
第一章 语言基础知识
研究考情·复习定位 真题精做·把握考向 题型突破·解题建模 考场技法·核心突破 学以致用·考点闯关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波澜壮阔 随波逐流 宵衣旰食 引人入胜 B.波澜壮阔 随遇而安 全力以赴 引人入胜 C.声势浩大 随遇而安 宵衣旰食 娓娓动听 D.声势浩大 随波逐流 全力以赴 娓娓动听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一应俱全 一览无余 易如反掌 东山再起 B.应有尽有 一览无余 轻而易举 再接再厉 C.一应俱全 一目了然 轻而易举 东山再起 D.应有尽有 一目了然 易如反掌 再接再厉
返回导航
第一章 语言基础知识
研究考情·复习定位 真题精做·把握考向 题型突破·解题建模 考场技法·核心突破 学以致用·考点闯关
返回导航
第一章 语言基础知识
研究考情·复习定位 真题精做·把握考向 题型突破·解题建模 考场技法·核心突破 学以致用·考点闯关
⑥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这个温.文.尔.雅.的节目走红,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节 目中一举夺冠的小姑娘更是成为谈论的焦点。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A 【解析】 本题要关注语境、使用对象、感情色彩等问题。①巧夺天工: 专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此处使用对象错误;②望尘莫及: 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形容远远落后,此处望文生义;③ 博学审问:广博地学习,详细地求教,使用正确;④充耳不闻:形容不愿听取别 人的意见,使用正确;⑤左支右绌: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一方面,那一方面又 有了问题;⑥温文尔雅:指态度温和,举止文雅,此处形容节目不对。
返回导航
第一章 语言基础知识

202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考语言文字运用知识梳理

202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考语言文字运用知识梳理

202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考语言文字运用知识梳理补写句子“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是题目总要求。

【方法技巧】1.厘清段落结构层次整体把握文段主要内容。

“站”得高才可看得“深”。

微观填写,需要有宏观主体背景作为依托。

全段谈及什么话题,有哪些观点,段内、段与段间的结构层次怎样……观其大略,勾其要旨,这就是格局。

厘清段落结构层次,整体把握文段主要内容,既是填写句子的前提条件,也为对各段内容压缩(按句式、限字数)做准备。

2.前后关联词的对应关联词是句子内部分句间、段落间的连贯性表达,体现出逻辑思维和辩证分析。

由上下文给出的关联词,结合语境,推断出对应的关联词以及相应填写的内容。

遇到有关联词的地方,要有强烈的敏感度。

3.前文总说,后文分说总说的内容有几点,分说的内容要按顺序对应。

所填写的句子对应在分说的哪一点上,从而抓住所填写的关键内容。

要从宏观上了解段落间的结构层次关系。

要有顺序感。

4.句式内容的对称有时前句或后句的句式表达,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所填写的句子有仿写的意味。

要有寻找前后句式对称的意识。

5.关键词就是得分点填写句子虽然有很多主观成份,但是句子中的关键信息,往往在前后文中有提示和照应。

这些关键信息,就是重要评分要素。

能不能得分,往往看有没有这些关键信息。

要学会扣关键词语,以前后勾连,衔接紧密,表述一致。

还要学会与关键词相对应的意思表达。

6.标点的提示作用标点在分句间结构与句群间关联和句意前后文衔接的连贯性上,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要学会看所填写句子后面紧随的标点。

如问号,前面问什么,后面就答什么;后面答什么,前面就问什么;如冒号,表示总分或解释说明;如分号,表示并列,此时特别要注意并列前后的句式对应。

修辞手法从历年高考真题分析,修辞用法在语言文字运用中以主观题型出现,分值有所增加,为5分。

常考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借代、用典、反问、设问、对偶等。

一、复习常见的修辞手法修辞考点的基础点:修辞手法的理解。

整理精编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字音教案1(1)

整理精编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字音教案1(1)

整理精编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字音教案1(1)语言文字运用——字音(一)考点解读:1.考点要求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考查识记字音,不要求拼写;重点考查声母和韵母,注意读音和意义的相关性。

2.考点剖析“重点考查声母和韵母”,主要是针对多音字和形声字而言。

考查多音字,重点考查那些声韵母不同的多音字,对那些声韵母相同、声调不同的多音字少考或不考;考查形声字,重点考查声旁与形声字本字声韵母不同的字,对声旁与形声字本字只是声调不同的字少考或不考。

“注意读音与意义的相关性”,主要是针对多音字和形近字而言。

因为汉字是表意文字,读音与意义是有关联的。

多音字,重点考查多音多义字,不太关注“多音同义字”,如“血”“熟”两个多音字,读音只因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而不同,意义是相同的,这些均不属考查重点。

形近字,主要考查依据形旁(表义的)去辨读字音。

命题这一特点,对于我们学习多音字有很大的启示:重点识记声韵母不同的多音字、多音多义字。

教学重点:重点识记声韵母不同的多音字、多音多义字。

教学难点:1.了解“字音”的考题特点和包含的知识点,掌握识记多音字、形声字等的方法技巧。

2.掌握做字音题的技巧。

知识梳理:考查现代汉语中的字音,一般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及《普通话异读词审查表》为命题依据。

常用字共2500个,次常用字1000个。

2012年语音试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和容易读错的字,采用的题型是选择题,类型有:①选择字音全部正确的;②选择字音有错误的;③选择字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

试题题面可出现也可不出现汉语拼音。

(一)这一题型考查的是容易读错的字。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形近误读。

汉语有的字字形相似,一旦对其字形识记不扎实,就会出现误读。

如“赝品”的“赝”(yàn)误读为“yīng”,“床笫”的“笫”(zǐ)误读为“dì”等。

2、音近误读。

有些字的读音相近,只是声调不同,在日常交际中稍有疏忽,就会出现误读。

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章语言文字的运用专题九转换核心突破一掌握关键的高考真题研究能力讲义 (

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章语言文字的运用专题九转换核心突破一掌握关键的高考真题研究能力讲义 (

专题九图文转换核心突破一掌握关键的高考真题研究能力——精做真题,研判方向[考点要求]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内涵。

(不少于50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这是一幅坐在轮椅上的残疾运动员奋力击球的感人画面。

他挥动球拍,展开青春的翅膀,驰骋球场,追逐人生的梦想。

解析本题要求为图片拟写解说词,属于图文转换题。

答题时要准确把握图片信息,明确人物的身份、身体特征、行为特点,展开联想。

要注意修辞方法的运用,要达到规定的字数。

试题评点该道图文转换题,用图文转换形式综合考查概括及运用修辞的能力。

这次考图文转换,材料为图片,要求拟写解说词,体现着读懂图画及准确表达的“题魂”。

在读懂图片时要仔细观察画中人物的身份、身体特征及行为特点。

如果能“看准”了,“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方法”的表述应该不成问题。

2.(2011·浙江)请看以下图文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由于人类不必要的装饰需要,全球象牙贸易恣意蔓延,100多万只大象因此失去了生命。

(1)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设计一句放在画面上方的广告宣传语,形成一则完整的公益广告。

要求:鲜明地表达广告主旨,有号召力;不超过15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这则公益广告的图文特点出发,简要评价它的创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示例)购买就等于杀戮,对象牙制品说“不”!(2)①人格化的表现方式使整则公益广告打动人心,小象的话以孩子的口吻说出,不仅能引起人们的同情,还能促使人类反思自己的行为。

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语文(江苏专用)讲义:第一章+语言文字的运用+专题五+核心突破一+Word版含答案.doc

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语文(江苏专用)讲义:第一章+语言文字的运用+专题五+核心突破一+Word版含答案.doc

专题五语言连贯核心突破一掌握关键的高考真题研究能力——精做真题,研判方向1.(2014·江苏)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遥远的箕山,渐渐化成了一幢巨影,遮断了我的视线。

________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很久,但一无所获。

①如果是冬日晴空,从那里可以一直眺望到中岳嵩山齿形的轮廓。

②箕顶宽敞平坦,烟树素淡,悄寂无声。

③而遗址都在下面的河边,那低伏的王城岗上。

④山势平缓,从山脚慢慢上坡,一阵工夫就可以到达箕顶。

⑤如此空旷,让人略感凄凉。

A.①②④⑤③B.①④⑤③②C.④①③②⑤D.④②⑤①③答案 D解析本题从排序的角度考查语言的连贯。

这是一段写游踪的文字,语段的中心是“箕山”,那么紧跟着的应该是登山,所以首选④;④的结尾已经登到“箕顶”,那么下面应该紧连②;②写出了“空旷”之势,所以应该紧连⑤;再看③,③中的词语“遗址”,与横线后面的句子连接紧密,所以③应该在最后。

这样就可以确定答案为D。

试题评点该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这几乎是江苏卷首次用选择题形式考查连贯。

所给语段是描写性语段,采用的是有语境排序题型。

因为是首考,故难度并不大。

2.(2015·江苏)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自宋元至明清,清明节除了要祭扫家墓,还要在门楣、窗户上插上柳条。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达到人丁兴旺、身体健康的目的②于是在郊游踏青时③它便成了人类文化中生命力的象征④人们企盼将这种生命力转移到自家门庭和家庭成员身上⑤不会忘记顺便折一些柳条回来⑥由于柳树最先送来春的消息并且具有旺盛的生殖力A.⑥③④①②⑤B.②⑤①④⑥③C.②④⑥③①⑤D.⑥④②⑤③①答案 A解析本题从排序的角度考查语言的连贯。

语段的第一句引出清明节要插柳条的习俗。

后面六句话我们经过阅读可知,其中④和①是说插柳条的目的,②和⑤是有关插柳条的行为,⑥和③则是说插柳条的渊源。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 教学PPT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 教学PPT课件
第二空要注意后文“不可忘本。不能忘……”的提示,所填成语应强 调不忘根本和来源。可填“饮水思源”。“饮水思源”,比喻不忘本。
第三空要围绕灾难来临时“火线救援”这一情境来写成语。可填“争 分夺秒/奋不顾身/赴汤蹈火”。“争分夺秒/奋不顾身/赴汤蹈火”,形 容充分利用时间/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比喻不避艰险,勇敢无畏。
使用科学的记忆方式也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记忆能力。合理地重复学习,有助于我们提升记忆 效果;其次要掌握学习记忆的技巧。 ② ,也就是说间隔一定的时间分多次进行学习, 要比集中一段时间突击学习的记忆效果更好。而且,与单纯重复学习相比,人们如果在学习 后进行测试,那么随后的记忆效果更好,被称为“测试效应”。此外, ③ 。例如,记 忆宫殿法是一种利用空间思维和联想能力,把要记住的事情按照一定的方法、顺序进行记忆 的方法,这种记忆术能快速提高时序记忆的准确性。
5.与单纯重复学习相比,如果人们在学习后进行测试,那么随后的记忆效果更好,这被称 为“测试效应”。
3.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后文“因为大量饮酒可能会导致记忆力产生不可逆的损伤”可知,此处是说饮 酒要适量,可以填“不能大量饮酒”或“要适量饮酒”。
第二空,根据后文“也就是说间隔一定的时间分多次进行学习,要比集中一段时间突击学习 的记忆效果更好”可知,此处是将分散学习与集中学习进行了比较,故可以填“分散学习比 集中学习更有效”。
2.对联的种类 包括正对、反对和流水对。 正对:构成对偶的上下句意思相近或相补、相衬。 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对立。 流水对:也叫“串对”,流水对讲究的是上下句内容相连。具体来说, 构成流水对的上下句会存在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
祖国有天皆丽日 神州无处不春风 人逢喜事尤其乐 月到中秋分外明 萍水相逢如亲友 停车暂住似归家 秀山轻雨青山秀 香柏鼓风古柏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语言文字的运用专题一字音与字形核心突破一掌握关键的高考真题研究能力——精做真题,研判方向[考点要求]1.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识记2.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识记与正确书写1.(2014·浙江)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摭.拾(zhí)哄.笑(hōnɡ)擎.天柱(qín) 钻.木取火(zuān)B.屏.息(bǐnɡ) 包扎.(zhā)夹.克衫(jiā) 言之凿.凿(záo)C.孱.弱(càn) 牌坊.(fānɡ)干.细胞(ɡàn) 铩.羽而归(shā)D.吟哦.(é) 皲.裂(jūn)胳.肢窝(ɡā) 蜚.声中外(fēi)答案 D解析A项“擎”读qínɡ。

“哄”为多音字,形容许多人的大笑声或喧哗声或许多人同时发出声音时读hōnɡ,指哄骗或哄逗时读hǒnɡ,指吵闹或开玩笑时读hònɡ。

B项“扎”读zā。

“扎”为多音字,指捆、束或用于捆起来的东西时读zā,指刺、钻或驻扎时读zhā,作姓或在“挣扎”中读zhá。

C项“孱”读chán。

孱弱:(身体)瘦弱;软弱无能;薄弱,不充实。

试题评点该题在考点和题干上都与往年的字音题保持一致,但有几点变化值得注意:①时隔三年再次出现三字词语(2010年已考查过),②多音字明显多于往年,③难度略有增加。

2.(2014·浙江)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这个节目融合了京剧、粤剧、秦腔等中国戏曲的精萃,舞者多变的动作和戏剧化的表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喜怒哀乐的情绪。

B.城郊的这座园林,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溪流小径曲折萦纡,到了春天,杂花生树,草长莺飞,真是一处世外桃源。

C.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有些备受国人青睐的外国名品,其实是用中国的原料,在中国的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已不是地道的泊来品。

D.该公司在把握市场脉搏的基础上,另辟蹊径,依靠独树一帜的管理理念以及出奇不意的营销策略赢得了商机,获得了发展。

答案 B解析A项萃—粹。

“精粹”指(事物)精美纯粹的部分,也指精练纯粹。

“粹”指精华、纯粹,而“萃”指聚集,所以“精粹”不能写成“精萃”。

C项泊—舶。

“舶来品”指进口的货物,也指从海外引进的事物。

D项奇—其。

“出其不意”指趁对方没有料到(就采取行动)。

“其”,代词,他,指对方。

试题评点该题考查的依然是在具体语境中辨识错别字的能力,重点仍是同音字。

与往年命题思路大致相同,难度也相当。

3.(2015·浙江)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纠葛.(ɡé) 瓜蔓.(màn)牛皮癣.(xuǎn) 为.虎作伥(wèi)B.惬.意(qiè) 觊.觎(jì)蒙.蒙亮(mēnɡ) 扺.掌而谈(zhǐ)C.谄.媚(chǎn) 压轴.(zhóu)一溜.烟(liù) 间不容发.(fà)D.豆豉.(chǐ) 箴.言(zhēn)轧.马路(zhá) 开门揖.盗(yī)答案 B解析A项“蔓”读wàn。

C项“轴”读zhòu。

D项“轧”读yà。

试题评点该题几乎保持了与2014年字音题完全一致的考查点和题型,尤其保持了2014年出现的三字词语。

变化的是该年多音字数量减少,平时易误读的字,包括形似字和多音字,成了重点。

本题难度适中。

4.(2015·浙江)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风电属于绿色清洁能源,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不能墨守成规,应该把握机遇,发挥我国幅原辽阔、风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风电。

B.许多造诣远不能与他媲美的人早已声名雀起,他却仍然不急不躁,保持着艺术家应有的淡泊与执著,相信自己终究会跻身真正的大师行列。

C.为了抑制城市机动车数量的快速膨胀,某市实施限牌新政,规定参与摇号竞价的申请人必须持有驾照,这一门槛绊住了7万多人。

D.活根吸水与花茎泡水养出来的花,乍看似无二致,但一段时间后命运迥异:一个让你忍不住精心浇灌,另一个新鲜过后被弃若蔽屣。

答案 C解析A项原—员。

B项雀—鹊。

D项蔽—敝。

试题评点该题考查识记现代常用规范汉字字形的能力,重点还是同音字,仍采用语境辨识的方式。

该题因错别字较为明显而难度有所降低,不过几个干扰字形较难,如“墨守成规”“执著”“膨胀”“竞价”等,尤其要注意“执著”与“执着”是异形词。

5.(2016·浙江)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煲.汤(bāo)恫.吓(dònɡ)脐.带血(jì) 整齐划.一(huà)B.古刹.(chà) 衣钵.(bō)挑.大梁(tiǎo) 言为.心声(wèi)C.掣.肘(chè) 卤.味(lǔ)处.女座(chǔ) 寅.吃卯粮(yín)D.笃.定(dǔ) 痤.疮(cuó)病恹.恹(yānɡ) 血.气方刚(xuè)答案 C解析A项“脐”读qí。

B项“为”读wéi。

D项“恹”读yān。

试题评点该题完全保持了自2014年以来字音命题的考查点和题型,难度适中。

该题最大的看点是“为”字字音的考查。

“为”是相当常见而最易忽略的多音字,它保持了文言文中的读音规则:作动词读wéi,作介词读wèi,表示被动、疑问读wéi。

“为”字字音的考查,鲜明地体现了浙江卷字音的考查重点:生活中常见常用却又常错的字。

6.(2016·浙江)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当前,文艺创作最突出的问题是浮燥,急功近利,粗制滥造,不仅是对文艺的一种伤害,也是对社会精神生活的一种伤害。

B.电视剧播出前,剧组为聚人气而做密集宣传,虽无可厚非,也应把握尺度;低俗的噱头或许能暂时搏得关注,但终究不会提升电视剧本身的价值。

C.史铁生、霍金或许抱怨过不公的命运,却并不曾在这个飞扬拔扈的对手面前认输,他们拼尽全力与对手掰手腕,直至打败对手,取得胜利。

D.影片《荒野猎人》中,“小李子”扮演的不再是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潇洒绅士,而是蓬头垢面、茹毛饮血,与自然鏖战的拓荒英雄。

答案 D解析A项燥—躁。

B项搏—博。

C项拔—跋。

试题评点该题在考查点、题型、难度方面与2015年保持一致,只是B项的错处较为隐蔽而已。

7.(2017·浙江)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风靡.(mí)各大城市的共享单车给大众出行带来了便利,但乱停乱放,妨碍交通,成为城市“烂疮.(chuānɡ)疤”,则与共享的初衷背道而驰。

B.某某快递公司陷入“自噬.(shì)”的困境,背后是快速扩张带来的后遗症;加盟模式曾是其业绩突飞猛进的密诀,但也是动摇其大厦基石的蚁穴.(xué)。

C.近日,《我是范雨素》一文在网上刷屏,开篇一句“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zú)读的书,命运把我装钉得极为拙劣”,便让很多人不禁.(jìn)潸然泪下。

D.作为一部主旋律片,《湄公河行动》真实再现了那场发生在金三角的缉.(jī)毒战役,片中抓捕过程之惊险,战斗场面之惨烈,令人咋.(zé)舌。

答案 D解析A项“风靡”的“靡”是多音字,应读mǐ,表“倒下”;表“浪费”时读mí。

B项“密诀”中的“密”应为“秘”,属音同字误用。

“秘”与“密”皆有“秘密”义项,但搭配有异,如“秘方”“密件”等。

C项“不禁”的“禁”为多音字,应读jīn。

“装钉”的“钉”应为“订”,属形似字误用。

D项无误,“缉”为多音字,读作qī的很少用到。

试题评点该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的字音、字形的能力。

此题回归到2006年的命题思路,将字音、字形的考查合为一题,并置于具体的语境中。

字音重点考查多音字与容易误读的字,字形重点考查音同或形似字。

题中不少字音、字形在往年高考题中出现过。

如“令人咋舌”在2011年考过,形似字“订”与“钉”、“缉”与“揖”中的“订”“揖”分别在2011、2015年出现过,而“烂疮疤”与2016年中的“痤疮”几乎相同。

1.纵观浙江卷近几年的字音与字形题,你发现其命题有何特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考查方式上先分后合,字音、字形先是分开考查,后合为一题考查。

(2)考查点稳定。

①知识点:字音考多音字、易误读的字,字形考同音字、形似字。

②词语类型:双音节词与成语。

③目的:只考查学习、工作、生活中易读错、易写错的常见常用字,不考偏、冷、怪的字;重在语境中辨音识形。

(3)题型稳定。

①以“正选型”(只选正确的一项)为主。

②设误一般只设一处(偶有两处)。

2.这样的命题特点,对于字音与字形复习来说有何启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勤翻、勤查字典、词典,积累好“三常字”(常见字、常用字、常混字)。

积累时应注意音、形、义整体协调。

(2)运用有效且高效的识记方法。

字音字形重在识记,识记要讲究方法,如“记少不记多”法、联想归类法等;要把短时记忆与分段记忆结合起来。

(3)短线复习与长线复习相结合,以长线复习为主。

每天每周每月记一批,练一批,整理好错题集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