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高效精品教案《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含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教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教案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清楚的掌握宋元时期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情况,由此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2)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学生全面系统的思考问题的初步能力和概括归纳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师生互动,合作探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雕印的“灿烂的宋元文化”提问:这是怎么制出来的?(雕印)师:中国古代印刷术起源于印章和石刻,发展到隋唐时出现了什么技术?(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术经过五代,到了两宋时期兴旺发达。

雕版印刷术出现以后,我国刊印了大量精美的书籍。

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最早标有确切日期的印刷品,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思考雕版印刷的欠缺与不便之处呢?教师举例说明如:宋太祖时官方主持刻印《大藏经》,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完后堆积如山的雕版派不上用场。

另外,当时一个刻工一天只能雕刻四五十个字,一本六万字的书就需要三四年才能刻完。

学生通过示例归纳出结论:费时费工浪费性大。

师由此可见雕版印刷术需要改革创新了,于是到北宋时,有人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个人是谁?(北宋平民毕升)(二)、授新课(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师:观察毕升画像,阅读小字部分,简要归纳出活字印刷中的四道工序。

(刻制单字排版印刷拆版)学生动手体验,完成活动探究(1)师:同学们想一想,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相比较有哪些优点?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活字印刷突出两个变,变死字为活字,变死版为活版,既经济又省时。

由此可见,活字印刷把印刷术推进了一个新的阶段,。

元朝时王贞发明了木活字,才广泛推广和应用。

但是,毕升的这一创举比欧洲早400年。

师:今天的印刷业又有什么新的发展呢?(激光照排电脑排版高速印刷机等)(二)指南针的应用师:同学们见过大海吗?假如你是一名海员,驾驶一艘船在茫茫的大海上行驶,那么船上首先要具备什么?(指南针)师:说道指南针,这里有一个小故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咸阳修建一座阿旁宫,大门用磁石做成,如有人暗藏兵器入宫行刺,就会被磁石吸住。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学目标】①知道活字印刷术、指南针以及火药的发明、应用和传播。

②了解宋元时期中外交通的新发展和重要影响。

③通过本课学习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与发达的中外交通对世界文明进步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教学重难点】重点: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应用及传播难点:认识宋元时期的科技对世界文明的影响【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2017年5月,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20国青年评选出了中国的“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支付宝、共享单车,在这些来自五湖四海不同种族的留学生眼里,中国最便利的生活方式“新四大发明”已经深入到他们的生活里。

高铁跑出“中国速度”,拉近城市之间的距离;优质商品借助发达的电商平台,到达世界各地消费者的手中;扫码支付引领消费时尚,让不带钱包出门成为常态;共享单车为“最后一公里”提供解决方案,有效缓解交通拥堵……“新四大发明”是近年来中国科技创新的缩影,不仅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也刷新了世界对中国的认识,生动阐释了中国创新模式给世界的启示。

环节二:整体感知问题探究:结合本课子目录思考,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有何变化,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答案提示:环节三:新课教学(一)目标导学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1、自主学习:结合教材内容概括印刷术的发展历程。

答案提示:隋唐-雕版印刷术;宋朝-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此后,工匠发明木活字;元朝-王祯发明转轮排字法、元中期出现铜活字印刷。

2、问题探究:认真观看视频,小组讨论思考:与雕版印刷术相比,活字印刷术“活”在哪里?因而有何进步之处?答案提示:死字变活字,死版变活版;错字易更换,省时省力,可重复使用,印刷效率提高。

教师指导:雕版印刷一版能印几百部甚至几千部书,对文化的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刻版费时费工,大部头的书往往要花费几年的时间,存放版片又要占用很大的地方,而且常会因变形、虫蛀、腐蚀而损坏。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案设计
2.阅读教材P62-63,结合课本第64页,完成课后活动的第2小题:
3.过渡:在宋元时期的对外交通是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出去的,并且比前代有了更大的进步,那么在现今社会对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视程度如何呢?
合作展示:
阅读教材,依据课本知识和自学提示,以合作小组为单位选代表来介绍这三项发明的概况;分以下各组:活字印刷术组、指南针组、火药组。
回顾旧知识造纸术,了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火药和指南针的应用是宋元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
活动与探究
1.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出示自学提示)
2.出示材料: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在其《中国:发明与发现的摇篮》一书中说:“古代中国在1500年内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现代世界科技赖以存在的发明一半来自中国的北宋……”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教学任务】




知识与
能力
1.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和影响,了解宋元时期对外交往的基本史实。
过程与
方法
2.通过对四大发明的介绍及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
情感态
教师总结:社会出现相对安定局面;经济发展为科技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民族交融加强促进民族文化的共同提高;对外交往发展;隋唐文化的辉煌成就为宋元时期的科技发展奠定基础。
3.过渡:我们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科技发明影响深远,那他们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传播出去的呢?
二、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
1.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简介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与中外交通
活字印刷术
科技发明指南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案-最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案-最新
宋元时期的都市与文化
备课人:授课时间:
课题
13、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课型
新授课
学习
目标
1.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了解宋元时期对外交往的基本史实及影响。
3. 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1、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北宋朱彧[yù]《萍洲可谈》
据材料指南针有什么好处?
2、四大发明对人类文明有什么贡献?
完成练习册选择题
学生知道四大发明的重要性
认知目标
一 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并抢答本节课的基础知识,构建起本节课的知识框架。
记忆基础知识
找学生代表回答,其他学生质疑补充。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化设计
1、导入新课。
2.认知学习目标。
3、问题引领、自主学习、解析课
4、问题拓展深化。
5、小结
检测
读课前提示,知道四大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和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出示目标
一 让生根据本课的导学提纲自主学习并合ຫໍສະໝຸດ 交流本课的基础知识,并构建起知识框架.
备基础知识
二 知识拓展:
学生抢答
引入以同学们熟悉的烟花为引子,问一问烟花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是否知道我国的四大发明?从而引入新课。
播放印刷术发展的视频
根据所学内容总结宋元时期科技发展的原因。
板书设计(思维导图)
课后反思

7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教案《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7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教案《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七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用和外传;2.了解宋元时期我国陆路和海路发达的概况;3.理解宋元时期我国出现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分析宋元时期交通发达的原因及影响。

教学重难点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2.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材料一韩国学者宣称“韩国是活字印刷术起源国”有两手“证据”:证据一:《白云和尚抄录佛祖直指心体要节》,印刷于1377年,发现于韩国清州,2001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于认定它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金属活字印刷品。

证据二:韩国学者根据《梦溪笔谈》的记载对泥活字进行还原,发现了“问题”,例如“易碎”“不牢固”等。

韩国学者提出,事实上毕昇创制的胶泥活字及其印本并未见流传,可见仅仅还停留在理论阶段,只是一个设想,并没有付诸实施。

材料二1965年,浙江温州市郊白象塔内出土佛经印本残页《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有关专家考证认定为是毕昇之后大约50年(1103年)北宋时期的泥活字印本,应是迄今发现存世最早的活字印刷品。

且依照《梦溪笔谈》中的记述,后人完全可以再造毕昇当年发明的活字,清朝就有苏州李瑶、安徽泾县翟金生用毕昇遗法制泥活字证明可行。

根据以上两段材料,你如何看待中韩关于“活字印刷术起源国”之争?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1.雕版印刷术(1)发展历程:我国在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辽、宋、西夏、金时期,这一技术进一步发展。

(2)存在弊端:刻版费工费时,刻好的版只能印制一种书籍。

2.活字印刷术(1)发明者:北宋时的匠人毕昇。

(2)流程:胶泥刻字→烧汁字模→排字固版→印刷拆板。

拆板后的完好泥字可再次进行排字固版。

三、指南针、火药的应用1.指南针(1)发展过程①司南:汉代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制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

②罗盘:北宋时期,人们把带有磁性的钢针安置在刻有度数的盘中,就制成了罗盘。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案(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案(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发明时间、排版方式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用和外传,知道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状况。

2.过程与方法阅读文字材料和《相关史事》,获取有效历史信息,了解宋元时期科技发展的状况;探究文中《材料研读》、识读《元朝交通路线图》,学习宋元时期中外交通的新发展和重要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古人不懈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与发达的中外交通对世界文明进步作出的重要贡献;认识到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

[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

难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 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两方面的内容,即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和发达的中外交通。

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火药的广泛使用,是这一时期科技的重大成就。

科技的进步促进了海陆交通的发达和海外贸易的繁荣,中外交流频繁;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传播到欧洲,有利于资产阶级文化的传播,大大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

发达的海陆交通也加强了各民族各地区经济、科技文化的交流,同时也成为中国融入世界的桥梁。

学习这部分内容,要了解宋元时期科技进步的主要原因。

宋元时期科技进步的主要原因包括: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元朝实现了大一统,使社会出现相对安定局面;宋元时期的经济继续发展,仍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科技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民族交融加强,各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各族人民互相学习,促使各族文化共同提高;对外交往有了重大发展,在同亚非欧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中,一方面我国的先进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另一方面我国也吸收了外来文化,丰富了本民族文化;隋唐文化的辉煌成就也为宋元时期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学情分析(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讲述法、图示法、讨论归纳法、课堂讨论法。

[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小黑板等。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教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教案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插图、进行想象和分析的方法,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宋元时期的科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重难点重点: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难点: 认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导入:多媒体展示烟花绽放的画面和音乐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联想,导入本课。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有人在“百度知道”上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知道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术吗?”,由此引出雕版印刷术,并探讨雕版印刷术的不足。

学生阅读课文,总结出活字印刷术出现的时间和发明人,并归纳出“活”的特点。

小组派代表发言,比较那组说的全面、准确。

二、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远离尘世的喧嚣,回归大自然的怀抱,旅游已经成为当今的时尚。

假如你要去原始森林旅游,为防止迷失方向,你应该携带哪些物品?1、指南针学生观察教材中“汉朝的司南(模型)”图片,教师给出设问引导观察:司南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根据磁石指南的原理制成的)。

学生观察宋朝的罗盘针模型,小组讨论。

教师给出问题:“罗盘针比司南有哪些进步?它是用什么方法制成的?这种导航仪器为什么会在北宋末年得到很快的应用?它的广泛应用对中国和世界有何作用?”由多媒体的烟花图片,提问:烟花的主要成分是什么?2、火药学生阅读,了解火药的发明过程,在哪些方面应用,产生的意义。

教师给出表格,学生进行整理。

比较哪组归纳的全面和完整。

三、沈括和郭守敬宋朝是个辉煌的朝代,除了发明之外,在自然科学方面有哪些成就呢?我们对其中的两个代表人物进行了解。

学生阅读,归纳出沈括和郭守敬的成就。

四、小结下面我们回顾本课书所学的知识,总结一下我们这一节可课学了些什么东西?(学生发言,利用表格总结)五、课堂练习必答题:1、欧洲到15世纪才有活字版,比毕升的发明晚()A、300年B、400年C、800年D、1000年2、我国制成最早的指南仪器是在()A、战国时期B、两汉时期C、唐朝时期D、北宋时期3、推测一下谁最有可能使用突火枪()A、蒙恬B、孙武C、卫青D、岳飞4、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其标志性的成就是①造纸术的发明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④火药的广泛使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选做题:材料一《韩非子﹒有度》记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指东西方向)。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2. 了解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并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

3. 培养学生对科技的好奇心与对历史的研究兴趣。

【教学重点】1. 大创新的发生及其影响。

2. 中外交通和丝绸之路的历史。

3. 科技成就的评价及其与现代的关系。

【教学难点】1. 科技成就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2. 探究中外交通及丝绸之路的历史演变。

【教学方法】1. 运用课件及图片,生动形象地展示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及中外交通的历史。

2. 结合教材,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探究不同科技成就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3. 以问答形式开展教学互动,引导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回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介绍现代人们使用的电子设备,引出宋元时期人们智慧与国力的表现。

二、展示(10分钟)1. 用丰富的图片展示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种植水稻、造纸印刷、火器的发明等。

2. 展示中外交通的历史:从秦汉时期的丝绸之路,到宋元时期的陆路和海路贸易等。

三、探究(20分钟)1. 学生分组探究每种科技成就的重要性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2. 各组结合教材,用代表作品向全班宣讲。

3. 教师对每组的发言进行点评,对学生的发言进行鼓励和指导。

四、讨论(15分钟)1. 以问答形式开展互动探究:(1)中国古代造纸术的发明对后来的科技有哪些影响?(2)现代医学中使用的针灸法是从哪个时期开始的?2. 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由全班一起探讨解答。

五、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用简短语言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归纳宋元科技成就及对现代的影响。

六、作业(5分钟)1. 完成课堂作业,并分组选出代表向全班汇报。

2. 了解世界各种不同的文化交流,跟班里的外国同学沟通交流。

3. 阅读相关书籍,了解更多相关知识。

【教学后记】本节课主要是学习了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同时也介绍了中外交通及丝绸之路的历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❶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四大发明;宋元时期对外交往的基本史实
教学难点:四大发明的影响。

❷教学过程➷
多媒体展示燃放烟花图——多放几张
学们都看到了,屏幕上的是美丽的烟花。

每逢盛大
的节日或庆典,人们都要燃放烟花炮竹来表达喜悦
2.(多媒体出示表格)引导学生填空
目标导学三 发达的中外交通
1.(多媒体出示问题:宋代交通发达的原因)读教材讨论宋元时代交通发达的原因
(宋元由于航海技术的进步,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


3.(多媒体出示问题: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学生分组讨论宋元时代海外交通的路线
提示:(1)陆路: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
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使东西方的使臣、商人往来非常方便。

(2)海陆: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
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元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到鼎盛时期。

三、课堂总结
宋元时期政治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各民族之
间经济文化的交流、继承隋唐时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等等,都是宋元时期文化灿烂辉煌的原因。

通过综合题目的设计培养学生归纳问题、概括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会运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❸板书设计➷
❹教学反思➷
让学生回顾一下宋元灿烂辉煌的科技成就:三大发明的应用、传播和意义,北宋沈括、元代郭守敬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果等。

并概括出这些成就意义,即创造了中华文明史上继隋唐之后的又一个文化高峰。

从而加深学生对本课的理解,并掌握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