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光面爆破参数的选用标准

合集下载

光面爆破参数

光面爆破参数

光面爆破设计1.光爆标准:眼痕率不少于70%;超挖尺寸不得大于150mm,欠挖尺寸不得超过质量标准要求;岩面上不应有明显的炮震裂隙。

2.光面爆破的起爆顺序。

起爆顺序:掏槽炮→辅助炮→周边炮→底板炮→底角炮。

3.光面爆破参数的确定(1)周边孔间距E。

周边眼通常布置在距开挖断面边缘0.1m至0.2m处,光爆孔的孔底的孔底朝隧道开挖轮廓线方向倾斜3~5°。

当爆孔孔径D为42mm时,周边孔间距E =(10~14)D,即0.42mm~0.59mm;Ⅱ、Ⅲ级围岩周边眼的间距为0.55m,Ⅳ级围岩约为0.50m比较合适。

(2)光爆层厚度W。

光爆层厚度就是周边眼最小抵抗线,它与开挖的隧道断面大小有关。

断面大,光爆眼所受到的夹制作用小,岩石比较容易崩落,可以大些;断面小,光爆眼受到的夹制力大,光爆层厚度相对要小些。

同时,光爆层厚度与岩石的性质和地质构造有关,坚硬岩石光爆层可小些,松软破碎的岩石光爆层可大些。

(3)密集系数K。

周边眼密度系数是周边眼间距E与光爆层厚度W的比值,是影响爆破效果的重要因素。

K=E/W(K取值0.8)(4)孔深L。

围岩循环进尺:L=0.5×B×90%=0.5×6.0×90%=2.70m(隧道宽度B=6.0m)。

除掏槽眼和底角眼取值3.2m外,其余各眼炮孔深度取3.0m。

在实际操作中应视掌子面的凹凸情况,调整各炮眼钻孔长度,使所有炮眼眼底处于同一垂直面上。

(5)装药量Q。

一是确定炸药单耗量q,炸药单耗量对装药效率、炮孔利用率、开挖壁面的平整程度和围岩的稳定性都有较大的影响。

它取决于岩性、断面积、炮孔直径和炮孔深度等多种因素。

q取值1.2kg/m3。

二是装药集中度Q。

光面爆破装药量的计算,主要是确定周边眼光爆层炮眼装药集中度,即Q=qEWQ确定为0.11~0.30kg/m。

(6)炮孔数量N。

炮孔数量取决于掘进断面积、岩石性能和炸药性能。

孔数过少将造成大块增多,周壁不平整,甚至会出现炸不开的情况;相反,孔数过多将使凿岩工作量增大。

隧道光面爆破作业标准

隧道光面爆破作业标准

隧道光面爆破施工作业标准1. 作业条件隧道开挖爆破采用光面爆破,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书面技术交底,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安全教育,特殊工种的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仔细检查钻孔设备,风、水、电等管线路,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 作业标准(1)资源配置隧道施工所需材料规格、尺寸及数量等参照图纸设计要求执行,并保证用于施工的材料符合国家质量标准。

开挖作业使用火工品必须按照正规程序办理,并投入使用。

其他工程所用材料必须应符合设计规定,满足质量验收标准,经检验合格和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使用。

结合正常施工需要,机械设备配置如下:双线全断面开挖设备配置表(2)工艺流程光面爆破施工工艺流程图(3)作业要点⑴钻爆设计控制要点最大限度地减少爆破震动对围岩的扰动,避免造成或加大既有裂隙而出现渗漏水现象;控制后续爆破对隧道初期支护或衬砌结构的震动影响;根据分部开挖方案,爆破时不影响相邻洞室的支护结构的稳定性;控制爆破震动对临近建筑物的影响,确保地表建筑物的安全。

提高爆破效果,即隧道开挖轮廓的质量及机械化施工对岩石块度要求。

动态设计,隧道开挖时进行爆破监测,及时反馈信息,经济技术指标设计合理,操作方法利于推广应用。

根据隧道岩质情况,按《光面爆破参数表》进行选择。

施工过程中通过爆破效果检查,结合地质变化情况适当调整,以求达到安全、经济和最佳爆破效果。

光面爆破参数表⑵减震措施根据以往研究成果及施工经验,影响爆破振动强度的主要因素有:爆破器材的质量、爆破体的物理性质、爆破开挖方式、微差时间间隔、单段起爆药量等。

为此,减振爆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①爆破器材要获得比较好的减震效果,必须根据炸药与岩石的匹配程度选择合适的爆破器材。

为此,在隧道开挖爆破时,掏槽眼、扩槽眼和掘进眼选用高爆速的2#岩石硝铵炸药(有水地段采取乳化炸药),光爆孔采取专用的φ25小直径光爆炸药(炸药均要求防水性能好)。

雷管采用精度高的非电毫秒延期导爆管雷管,避免爆破时出现串段现象,防止因爆破器材质量问题,增大爆破振动,降低爆破效果。

隧道常用爆破全参数及爆破设计

隧道常用爆破全参数及爆破设计

一、单位耗药量单位耗药量(一)单位耗药量(二)炸药换算系数e值单位耗药量(四)单位耗药量K及其它参数(五)二、隧道爆破设计爆破设计(一)、规范规定《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规定:光面爆破参数预裂爆破参数说明:1、上表所列参数适用于炮眼深度1.0~3.5m,炮眼直径40~50mm,药卷直径20~25mm;2、当断面较小或围岩软弱、破碎或对曲线、折线开挖成形要求较高时,周边眼间距E应取小值;3、周边眼抵抗线W 值在一般情况下均应大于周边眼间距E 值。

软岩在取较小E 值时,W 值应适当增大;4、E/W :软岩取小值,硬岩及断面小时取大值;5、表列装药集中度q 为2号硝铵炸药,选用其它类型炸药时,应修正。

换算系数:⎪⎭⎫ ⎝⎛+=换算炸药爆力号硝铵炸药爆力换算炸药猛度号硝铵炸药猛度2221K (二)、爆破器材的选择⑴炸药:一般情况下,多采用二号硝铵炸药,洞内有水时应采用乳化油炸药、水胶炸药或其他防水性炸药;有瓦斯的隧道内,应采用煤矿安全炸药(如2、3号煤矿炸药,2、3号煤矿抗水炸药,煤矿水胶炸药,煤矿乳化油炸药,被筒炸药,当量炸药,离子交换炸药);在软弱围岩周边爆破时,选择低爆速光爆专用炸药,如二号低爆速炸药。

隧道常用炸药国产光面爆破专用炸药⑵雷管:在无瓦斯隧道内,可首先考虑采用非电毫秒雷管或半秒雷管;在有瓦斯的隧道内,采用煤矿瞬发电雷管或毫秒延期电雷管。

雷管的段间隔时间差应考虑控制在100ms左右,在软弱围岩中爆破,为避免振动强度的迭加作用,雷管最好跳段使用,特别是1~5段的雷管。

大断面隧道爆破,至少要求有1~15段雷管。

隧道常用雷管注:各系列非电导爆管雷管延迟时间(ms)(三)、参数确定一个φ32*25cm药卷用药量0.195kg一个φ25*25cm药卷用药量0.125kg一个φ20*25cm药卷用药量0.0875kg炸药密度0.85~1.05g/cm3光面爆破岩石饱和抗压强度39.7~46.25MPa,属于中硬岩规范参数装药不偶和系数D(炮眼直径Rh/药卷直径Rc)1.5~2,宜取2.0 周边眼间距E取45~60cm最小抵抗线V,应大于周边眼间距,取60~75cm相对距E/V取0.8~1周边眼装药集中度q(kg/m)0.2~0.3眼深:全断面3~3.5m,台阶法1~3m单位用药:全断面0.9~2kg/m3,台阶法0.4~0.8kg/m3炮眼直径取43mm ,考虑油压凿岩机炮眼直径42~46mm 时,V =0.5~0.7,q =0.28~0.38 炮眼直径34~38mm 时,V =0.4~0.6,q =0.14~0.21 中空孔到装药眼间距λ:岩层系数,中硬岩以上取1.9~2.2:中空孔径(mm ) d :装药眼径(mm )掏槽炮眼间距不小于20cm ,掏槽炮眼比辅助眼深10cm 周边眼炮泥堵塞长度不小于20cm 全断面开挖:断面尺寸:72.97m2,宽11m ,高8m 1.3循环进尺的选定在软弱围岩中,宜采用0.8~1.5m ,一般取1.1m 。

隧道常用爆破参数及爆破设计教材

隧道常用爆破参数及爆破设计教材

一、单位耗药量单位耗药量(一)单位耗药量(二)炸药换算系数e值单位耗药量(四)单位耗药量K及其它参数(五)二、隧道爆破设计爆破设计(一)、规范规定《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规定:光面爆破参数预裂爆破参数说明:1、上表所列参数适用于炮眼深度1.0~3.5m ,炮眼直径40~50mm ,药卷直径20~25mm ;2、当断面较小或围岩软弱、破碎或对曲线、折线开挖成形要求较高时,周边眼间距E 应取小值;3、周边眼抵抗线W 值在一般情况下均应大于周边眼间距E 值。

软岩在取较小E 值时,W 值应适当增大;4、E/W :软岩取小值,硬岩及断面小时取大值;5、表列装药集中度q 为2号硝铵炸药,选用其它类型炸药时,应修正。

换算系数:⎪⎭⎫ ⎝⎛+=换算炸药爆力号硝铵炸药爆力换算炸药猛度号硝铵炸药猛度2221K (二)、爆破器材的选择⑴炸药:一般情况下,多采用二号硝铵炸药,洞内有水时应采用乳化油炸药、水胶炸药或其他防水性炸药;有瓦斯的隧道内,应采用煤矿安全炸药(如2、3号煤矿炸药,2、3号煤矿抗水炸药,煤矿水胶炸药,煤矿乳化油炸药,被筒炸药,当量炸药,离子交换炸药);在软弱围岩周边爆破时,选择低爆速光爆专用炸药,如二号低爆速炸药。

隧道常用炸药国产光面爆破专用炸药⑵雷管:在无瓦斯隧道内,可首先考虑采用非电毫秒雷管或半秒雷管;在有瓦斯的隧道内,采用煤矿瞬发电雷管或毫秒延期电雷管。

雷管的段间隔时间差应考虑控制在100ms左右,在软弱围岩中爆破,为避免振动强度的迭加作用,雷管最好跳段使用,特别是1~5段的雷管。

大断面隧道爆破,至少要求有1~15段雷管。

(三)、参数确定一个φ32*25cm 药卷用药量0.195kg 一个φ25*25cm 药卷用药量0.125kg 一个φ20*25cm 药卷用药量0.0875kg 炸药密度0.85~1.05g/cm 3 光面爆破岩石饱和抗压强度39.7~46.25MPa ,属于中硬岩 规范参数装药不偶和系数D (炮眼直径Rh/药卷直径Rc )1.5~2,宜取2.0 周边眼间距E 取45~60cm最小抵抗线V,应大于周边眼间距,取60~75cm 相对距E/V 取0.8~1周边眼装药集中度q (kg/m )0.2~0.3 眼深:全断面3~3.5m ,台阶法1~3m单位用药:全断面0.9~2kg/m3,台阶法0.4~0.8kg/m3 炮眼直径取43mm ,考虑油压凿岩机炮眼直径42~46mm 时,V =0.5~0.7,q =0.28~0.38 炮眼直径34~38mm 时,V =0.4~0.6,q =0.14~0.21 中空孔到装药眼间距λ:岩层系数,中硬岩以上取1.9~2.2:中空孔径(mm ) d :装药眼径(mm )掏槽炮眼间距不小于20cm ,掏槽炮眼比辅助眼深10cm 周边眼炮泥堵塞长度不小于20cm 全断面开挖:222dd d A ++⎪⎪⎭⎫ ⎝⎛++=ϕϕϕλπϕ断面尺寸:72.97m2,宽11m ,高8m 1.3循环进尺的选定在软弱围岩中,宜采用0.8~1.5m ,一般取1.1m 。

光面爆破作业指导书

光面爆破作业指导书

中铁一局集团一公司宜万铁路项目经理部关键工序光面爆破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2005年3月10日一、工程概况由我公司施工的云雾山隧道出口起止里程为DK245+724~DK248+724,施工长度3000m。

其中Ⅱ级围岩段长1721米,Ⅲ级围岩段长543米,Ⅳ级围岩段长468米,Ⅴ级围岩段长260米,明洞8米。

主要以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为主,其中DK245+568~DK245+967.6为灰色中薄层泥质条带灰岩夹灰绿色页岩、细晶灰质白云岩,节理发育,围岩为Ⅳ级;DK245+967~DK246+228上部为灰~灰白色,厚~薄层白云岩和灰岩,下部为溶崩角砾岩,顶部为灰绿色水云母页岩,节理发育,岩体较破碎,围岩属Ⅲ级;DK246+228~DK246+511为泥质白云岩,节理发育,岩层次级皱褶较发育,岩体较破碎~破碎,围岩属Ⅲ级,以上三段应注意岩爆及软质岩变形问题;DK246+511~DK248+232为白云岩及白云灰质岩,节理较发育,岩体较完整,围岩属Ⅱ级,此段可能发生涌水、突泥、岩爆等地质灾害;DK248+232~+417为白云质灰岩、泥质灰岩,底部为页岩加灰岩,节理较发育,岩体较完整,围岩属于Ⅳ级,此段页岩上下界面易突水;DK248+417~DK248+724为灰岩与页岩互层及夹层、灰岩等,岩体较完整,地下水丰富,岩石属于Ⅴ级。

周家湾隧道DK248+576~DK249+720全长1144米。

其中Ⅳ级围岩段长1039米,Ⅴ级围岩段长105米,明洞18米,DK249+281~DK249+470段为燕尾式隧道186米。

表层覆盖棕黄色粉质黏土夹碎石厚1.85m,下部为碎石土厚2.3m.下伏泥质粉细纱岩及页岩互层,节理裂隙发育,页岩表面风化,裂隙发育呈碎片状,局部有粉质黏土充填.白龙坝隧道DK250374~DK251+192全长818米。

其中Ⅳ级围岩段长773米,Ⅴ级围岩段长31米,明洞14米地表为粉质粘土加碎石,下伏砂质页岩夹粉砂岩,岩石破碎,围岩为Ⅳ、Ⅴ级,主要以Ⅳ为主。

光面爆破

光面爆破

光面爆破:光面爆破已被规定为在地下开挖工程中控制周边超挖的标准方法。

它不仅可以得到一个光滑的岩面,同时减少`了围岩中的裂隙,使随后的支护工程量得以减少。

这种方法是20世纪50-60年代由瑞典发展起来的,它不但适用于地下工程,也适用于露天开挖。

一.什么叫光面爆破:在主体岩石爆破后,沿设计轮廓线将爆破孔起爆的爆破方法称光面爆破。

二.光面爆破的基本作业方法:1.预留光爆层:预留设计的光爆层,隧道一般留60-80cm,露天一般留1.5-2.0m,它与孔径有关。

2.一次分段爆破法:主体石方爆破与光面爆破一起进行分段爆破,主爆孔先响,光爆孔后响。

它们的延迟时间一般选择为150-200ms。

三,光面爆破的优点、缺点:优点:1.减少超欠挖,节约工程成本。

2.开挖面完整,可以减少支护工作量,有利于后期作业。

3.露天光爆,环保效果好,对保留岩体破坏小。

缺点:钻孔工艺不当,要求钻孔水平高,钻孔量大,对钻孔人员素质要求高。

四.光面爆破与预裂爆破的区别:1.预裂孔先与主体石方起爆,而光面爆破是在主体石方爆破后起爆,所以预裂爆破的夹制作用大。

2.预裂爆破用药量大,光面爆破用药量小。

五.光面爆破适应条件:1.在坚硬岩石和整体性较好的软岩石中效果明显。

在不均匀岩体,构造发育的岩体中,虽然效果不明显,但对减轻围岩的破坏、超欠挖作用很大。

2.爆破方法的适用性:(1)大于1.5米深(浅孔)范围。

(2)露天深孔爆破。

(3)隧道、导流洞及地下开挖工程,铁、公路、场平等露天开挖工程。

六.光面爆破的设计原理与设计步骤:设计原理:光面爆破设计不仅要考虑周边孔,还必须同时严格控制靠近周边孔的主爆孔的装药。

设计原理:任何主爆孔产生的裂隙破坏区均不能超过周边孔的裂隙破坏区。

瑞典爆炸研究所利用的爆破振动速度计算经验公式:v=70Q0.7/R1.5V:振速,cm/s,Q:单孔药量,kg。

R:距离,m。

一般产生危险的振速范围是v=70-100cm/s。

设计步骤:1.收集资料:开挖断面的大小,循环进尺,岩石种类,构造和物理力学性质。

隧道光面爆破参数的选用标准

隧道光面爆破参数的选用标准

隧道光⾯爆破参数的选⽤标准隧道光⾯爆破参数的选⽤1 前⾔在地下⼯程采⽤光⾯爆破技术进⾏施⼯时,要实现光爆质量标准的要求,就必须注意选取好有关的技术参数,依据光爆机理,必须使周边眼中的装药爆破后所产⽣的冲击压应⼒低于围岩的抗压强度,⽽由此衍⽣的切线⽅向的拉应⼒则应⼤于两个炮眼连线⽅向上围岩的抗拉强度,这样就能使围岩不受损伤⽽在炮眼连线⽅向上的岩⽯被拉断形成贯穿裂缝,使爆破后的围岩断⾯轮廓整齐,最⼤限度地减轻爆破对围岩的扰动,尽可能的保持原围岩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的爆破技术。

2 ⼯程概述秋千坪隧道位于翻坝⾼速公路宜昌秭归县境内,全长3542⽶,为上下分离式公路隧道,隧道围岩以晋宁其Ⅲ级花岗岩和砂岩为主。

3 光⾯爆破主要参数的确定光⾯爆破对围岩扰动⼩,⼜尽可能保存了围岩⾃⾝原有的承载能⼒,从⽽改善了衬砌结构的受⼒状况;由于围岩轮廓圆顺、壁⾯平整,减少了应⼒集中和局部落⽯、掉块现象。

确定合理的光⾯爆破参数,是获得良好光⾯爆破效果的重要保证。

光⾯爆破的主要参数有:周边眼间距(E)、周边眼密集系数(K)、最⼩抵抗线(W)、不耦合系数(D)和装药集中度(γ)。

3.1 炮眼深度炮眼深度受开挖⾯⼤⼩的影响,炮眼过深,周边岩⽯的夹制作⽤较⼤,故炮眼深度不宜过⼤,⼀般最⼤炮眼深度取断⾯宽度(或⾼度)的0.5~0.7倍。

L=0.5H=0.5×7.97=3.99m(H为隧道开挖轮廓的⾼度,H=7.97)钻孔采⽤YT-28风钻,炮眼孔径为φ42mm,为克服及减少岩⽯的夹制作⽤,除掏槽眼和底眼深度L=3.7⽶外,其余周边眼、辅助眼等炮孔深度L=3.5⽶。

3.2 光⾯爆破不耦合系数(D)及装药直径(d)炮眼直径d k与药卷直径d i之⽐称为不偶合系数,合适的周边眼不偶合系数应使爆炸后作⽤于炮眼壁的压⼒⼩于围岩抗压强度,理论与实践证明,当不偶合系数在1.5~2.0范围时,缓冲作⽤最佳,光爆效果最好D=d k/d i=(1-a)×{(ρ0/[δc])1/r+a}?式中D——不耦合系数;d k——炮眼直径(cm);d i——装药直径(cm);a——爆⽣⽓体分⼦余容系数,a=0.395;ρ0——爆⽣⽓体初始压⼒,ρ0=6997Pa;[δc]——岩⽯三轴抗压强度,对于中硬的花岗岩或者砂岩[δc]=800MPa;r——绝热指数,1/r=0.8299。

光面爆破参数的合理确定_secret

光面爆破参数的合理确定_secret

光面爆破参数的合理确定1 炮眼间距的确定1.1 根据应力波与爆生气体综合作用确定炮眼间距炸药爆炸后,首先在岩体中产生爆炸应力波。

在不耦合装药条件下,作用于孔壁上的初始应力峰值为(1)式中:ρ0为装药密度,kg/cm3;D为炸药爆速,m/s;rc,rb分别为药卷半径和炮孔半径,m;n为爆轰产物与孔壁碰撞时压力增大倍数,n=8~11。

爆炸应力波在岩石中传播时,径向压应力σr 与切向拉应力σθ分别为式中:r为所需确定点距爆源的距离;α为应力波衰减系数,α=(2-μ)/(1-μ);μ为岩石泊松比。

孔壁围岩处于拉应力状态,因此岩石处于体积应力状态下。

在静力条件下,岩石破坏强度的经验公式为式中:σ1为岩石破坏时的最大主应力;σ3为作用于岩石上的最小主应力;m,S为常数,取决于岩石性质及原岩的破坏程度,对于完整岩石S=1,破损岩石S<1。

在爆炸应力波作用下,岩石动态抗压强度随应变率增加而提高,大约比静力抗压强度提高约10倍,而动态抗拉强度随应变率增加约只提高1倍,因此,孔壁保护的条件为σr0≤10σ1。

爆炸应力波在岩石中传播,使孔壁处产生裂纹的条件为σθ=σ3(4)由式(2),(4)可确定出孔边裂纹的初始裂纹长度为由式(5)可以看出,孔边初始裂纹长度与岩石性质μ、炮孔半径rb、初始应力峰值σr0有关,σr0和rb愈大,a就愈大。

在裂纹断裂扩展过程中,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为式中:Pb为爆生气体充满炮眼时的静压,P b =(Pc/Pk)k/n(rc/rb)2k Pk;Pc=ρD2/8;Pk=100MPa;k为凝聚炸药绝热指数,k=1.3。

随着裂纹扩展,其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逐渐减小,最终止裂。

裂纹最终扩展长度b可由下式求出,即K Ⅰ=KIC(7)式中:KIC为岩石断裂韧度,MPa/cm3/2。

显然,炮孔间距E=2b。

如花岗岩的KIC=60.4~65.9MPa/cm3/2,采用2号岩石炸药,将有关数据代入式(7),可得b=15rb ,则E=2b=30r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道光面爆破参数的选用
1 前言
在地下工程采用光面爆破技术进行施工时,要实现光爆质量标准的要求,就必须注意选取好有关的技术参数,依据光爆机理,必须使周边眼中的装药爆破后所产生的冲击压应力低于围岩的抗压强度,而由此衍生的切线方向的拉应力则应大于两个炮眼连线方向上围岩的抗拉强度,这样就能使围岩不受损伤而在炮眼连线方向上的岩石被拉断形成贯穿裂缝,使爆破后的围岩断面轮廓整齐,最大限度地减轻爆破对围岩的扰动,尽可能的保持原围岩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的爆破技术。

2 工程概述
秋千坪隧道位于翻坝高速公路宜昌秭归县境内,全长3542米,为上下分离式公路隧道,隧道围岩以晋宁其Ⅲ级花岗岩和砂岩为主。

3 光面爆破主要参数的确定
光面爆破对围岩扰动小,又尽可能保存了围岩自身原有的承载能力,从而改善了衬砌结构的受力状况;由于围岩轮廓圆顺、壁面平整,减少了应力集中和局部落石、掉块现象。

确定合理的光面爆破参数,是获得良好光面爆破效果的重要保证。

光面爆破的主要参数有:周边眼间距(E)、周边眼密集系数(K)、最小抵抗线(W)、不耦合系数(D)和装药集中度(γ)。

3.1 炮眼深度
炮眼深度受开挖面大小的影响,炮眼过深,周边岩石的夹制作用较大,故炮眼深度不宜过大,一般最大炮眼深度取断面宽度(或高度)的0.5~0.7倍。

L=0.5H=0.5×7.97=3.99m(H为隧道开挖轮廓的高度,H=7.97)
钻孔采用YT-28风钻,炮眼孔径为φ42mm,为克服及减少岩石的夹制作用,除掏槽眼和底眼深度L=3.7米外,其余周边眼、辅助眼等炮孔深度L=3.5米。

3.2 光面爆破不耦合系数(D)及装药直径(d)
炮眼直径d k与药卷直径d i之比称为不偶合系数,合适的周边眼不偶合系数应使爆炸后作用于炮眼壁的压力小于围岩抗压强度,理论与实践证明,当不偶合系数在1.5~2.0范围时,缓冲作用最佳,光爆效果最好
D=d k/d i=(1-a)×{(ρ0/[δc])1/r+a}½
式中D——不耦合系数;
d k——炮眼直径(cm);
d i——装药直径(cm);
a——爆生气体分子余容系数,a=0.395;
ρ0——爆生气体初始压力,ρ0=6997Pa;
[δc]——岩石三轴抗压强度,对于中硬的花岗岩或者砂岩
[δc]=800MPa;
r——绝热指数,1/r=0.8299。

将上述数据带入后:
D= d k/d i=2.01
则d i = d k/D=21mm。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我们采用直径为25mm的乳化炸药,即周边眼的不耦合系数
D=42/25=1.68,符合D=1.5~2.0的要求。

3.3 掏槽眼参数
采用垂直楔形掏槽,3对掏槽眼水平成对布置,炮眼与开挖面间的夹角α、上下两对炮眼的间距a和同一平面上一对掏槽眼眼底间距b,是影响此种掏槽效果的重要因素,参数的选用根据如下表1经验数据参考:
表1 垂直楔形掏槽爆破参数
夹角α取75°,a值取70cm,b值取30cm,见下图1:
图1 垂直楔形掏槽(单位:cm)
3.4 周边眼间距(E)、最小抵抗线(W)、周边眼密集系数(K)
周边眼应考虑0.03~0.05的外插斜率,周边眼间距一般取值范围为(8~18)d k,即336~756mm。

根据试验统计,E值取500mm,最小抵抗线W=1.25E=625mm;周边眼密集系数K=E/W=0.8。

3.5 装药集中度(γ)
周边眼装药集中度按规范取值范围为0.07~0.35kg/m,根据试验统计,当γ取值0.2kg/m时,效果为好。

参数的选用根据如下表2经验数据参考。

表2 光面爆破周边眼一般参考数值
3.6 炮眼数量及装药量参数设计
3.6.1 炮眼数量
N=qS/τμ
式中:N——炮眼数量,不包括未装药的空眼;
q——单位炸药消耗量,一般取q=1.2~2.4kg/m³;
S——开挖段面积,㎡;
τ——装药系数,即装药长度与炮眼长度的比值,暂取0.7;
μ——每米药卷的炸药质量,kg/m,2号岩石硝铵γ=0.75。

即:N=(1.2×80.14)/(0.7×0.75)=183个
其中掏槽眼6个,周边眼46个,底眼16个,辅助眼115个。

3.6.2 每一循环装药量计算及分配
Q=qV
式中:q——单位炸药消耗量,取q=1.2kg/m³;
V——1个开挖循环进尺爆落岩石总体积,m³,有效进尺取95%:3.5米×95%=3.33米。

即:Q=1.2×3.33×80.14=320.2m³
各炮眼装药量分配如下:
因为计算炮眼数量时,采用τ=0.7,由周边眼装药集中度q=0.20.2kg/m,得出周边眼装药系数为0.3,设其它各炮眼装药系数取值:掏槽眼0.9,底眼0.9,辅助眼0.8,则6×0.9+46×0.3+16×0.9+115×0.8=(6+46+16+115)τ
计算得:τ=0.7
若计算τ≠0.7,则需重新调整τ值代入N=qS/τμ,并适当调整所设掏槽眼、底眼、辅助眼装填系数,使试选τ值与计算τ相符。

所以按上列装填系数进行分配是可以的。

每个掏槽眼装药量=0.75×3.83×0.9=2.585kg,折合为17.2卷,采用17卷;
每个辅助眼装药量=0.75×3.5×0.8=2.1kg,折合为14卷,采用14卷;
每个周边眼装药量=0.75×3.5×0.3=0.788kg,折合为5.3卷,采用5卷;
每个底眼装药量=0.75×3.7×0.9=2.498 kg,折合为16.6卷,采用17卷;
3.6.3 炮眼布置图
炮眼布置如下图
图2 炮眼布置图(单位:cm)
3.7 炮眼装药、堵塞及起爆
周边眼及辅助眼采用不连续装药结构,其中周边眼为导爆索连接传爆,其它炮眼采用底部放置非电毫秒延时雷管反向起爆装药结构,导爆管传爆。

炮孔装药完毕后,炮泥堵塞长度不小于20cm。

炮眼起爆采用非电毫秒延时雷管分段起爆,使用1、3、5…15段,顺序为: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底眼。

4 爆破效果
(1)开挖轮廓圆顺、平整、规则成型。

平均线性超挖<15cm,最大线性超挖<25cm,局部欠挖<5cm;
(2)炮眼利用率>95%,残痕保存率>80%,爆破后围岩稳定,基本无剥落、掉块现象。

(3)石碴平均块径<35cm,堆碴集中,抛距<20m。

5、体会
(1)同级围岩需根据不同的岩石构造、节理发育、破碎程度等情况,对选用的爆破参数进行适当调整,以获得较理想的爆破效果。

(2)周边眼装药时应使相邻炮眼药卷位置相互错开,以充分利用炸药性能,使爆破后孔内冲击压应力均匀。

(3)辅助眼及周边眼孔底要尽可能保持在同一平面上,以获得爆破后较平整的掌子面。

(4)提高测量画线布眼精度是保证光爆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周边眼钻孔时的角度是否准确是影响光爆质量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王海亮,铁路工程爆破,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83~102.
[2]张鸿,公路隧道光面爆破技术研究及应用[J].公路隧道,2007(2).6~9.
[3]关宝树,隧道工程施工要点集,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45~51.
[4]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JTJ042-9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19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