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常用爆破全参数及爆破设计
隧道爆破设计

(一)直眼掏槽的布置形式 柱状掏槽 它是充分利用大直径空眼作为临空孔和岩石
破碎后的膨胀空间,使爆破后能形成柱状槽口
的掏槽爆破。
(a)菱形布置 (b)楔形布置
(c)三角形布置
作为临空孔(free hole)的空眼(buster hole) 数目, 视炮眼深度而定: 一般当孔眼深度小于3.0m时采用一个; 当孔眼深度为3.0m~3.5m时,采用双临空孔; 当孔眼深度为3.5m~5.15m时采用三个。
二、光面爆破与预裂爆破的关系
相同点 孔距必须与最小抵抗线相匹配 采取不耦合装药或装填低威力炸药 同组光爆孔(预裂孔)同时起爆
区别 起爆顺序不同 装药量不同
三、光面爆破与预裂爆破的成缝机理
爆炸后围岩的静压力场
应力集中的预裂效应
爆轰气体的楔入效应
四、隧道光面爆破
散。
b
L=0.5~0.7B
α
B
复式楔形掏槽 为了提高循环进尺,可以采用复式楔形掏槽
锥形掏槽
这种炮眼呈角锥形布置,各掏槽眼以相等或近 似相等的角度向工作面中心轴线倾斜,眼底趋于 集中,但互相并不贯通,爆破后形成锥形槽。
根据掏槽炮眼数目的不同分为三角锥、四角锥、 五角锥等。
(a)三角锥 (b)四角锥 (c)五角锥
由两排相对称的倾斜炮眼组成,爆破后形成一 个楔形槽。 楔形掏槽的分类及适用条件
分为:水平楔形掏槽和垂直楔形掏槽
水平楔形掏槽适用于岩层为水平层理时。
垂直楔形掏槽适用于中硬以上的均质岩石
(a)垂直楔形掏槽 (b)水平楔形掏槽
垂直楔形掏槽爆破参数
围岩级别 α (°)
斜度比
a(cm) b(cm) 炮眼数量(个)
隧道常用爆破全参数及爆破设计

一、单位耗药量单位耗药量(一)单位耗药量(二)炸药换算系数e值单位耗药量(四)单位耗药量K及其它参数(五)二、隧道爆破设计爆破设计(一)、规范规定《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规定:光面爆破参数预裂爆破参数说明:1、上表所列参数适用于炮眼深度1.0~3.5m ,炮眼直径40~50mm ,药卷直径20~25mm ;2、当断面较小或围岩软弱、破碎或对曲线、折线开挖成形要求较高时,周边眼间距E 应取小值;3、周边眼抵抗线W 值在一般情况下均应大于周边眼间距E 值。
软岩在取较小E 值时,W 值应适当增大;4、E/W :软岩取小值,硬岩及断面小时取大值;5、表列装药集中度q 为2号硝铵炸药,选用其它类型炸药时,应修正。
换算系数:⎪⎭⎫ ⎝⎛+=换算炸药爆力号硝铵炸药爆力换算炸药猛度号硝铵炸药猛度2221K (二)、爆破器材的选择⑴炸药:一般情况下,多采用二号硝铵炸药,洞内有水时应采用乳化油炸药、水胶炸药或其他防水性炸药;有瓦斯的隧道内,应采用煤矿安全炸药(如2、3号煤矿炸药,2、3号煤矿抗水炸药,煤矿水胶炸药,煤矿乳化油炸药,被筒炸药,当量炸药,离子交换炸药);在软弱围岩周边爆破时,选择低爆速光爆专用炸药,如二号低爆速炸药。
隧道常用炸药国产光面爆破专用炸药⑵雷管:在无瓦斯隧道内,可首先考虑采用非电毫秒雷管或半秒雷管;在有瓦斯的隧道内,采用煤矿瞬发电雷管或毫秒延期电雷管。
雷管的段间隔时间差应考虑控制在100ms左右,在软弱围岩中爆破,为避免振动强度的迭加作用,雷管最好跳段使用,特别是1~5段的雷管。
大断面隧道爆破,至少要求有1~15段雷管。
(三)、参数确定一个φ32*25cm 药卷用药量0.195kg 一个φ25*25cm 药卷用药量0.125kg 一个φ20*25cm 药卷用药量0.0875kg 炸药密度0.85~1.05g/cm 3 光面爆破岩石饱和抗压强度39.7~46.25MPa ,属于中硬岩 规范参数装药不偶和系数D (炮眼直径Rh/药卷直径Rc )1.5~2,宜取2.0 周边眼间距E 取45~60cm最小抵抗线V,应大于周边眼间距,取60~75cm 相对距E/V 取0.8~1周边眼装药集中度q (kg/m )0.2~0.3 眼深:全断面3~3.5m ,台阶法1~3m单位用药:全断面0.9~2kg/m3,台阶法0.4~0.8kg/m3 炮眼直径取43mm ,考虑油压凿岩机炮眼直径42~46mm 时,V =0.5~0.7,q =0.28~0.38 炮眼直径34~38mm 时,V =0.4~0.6,q =0.14~0.21 中空孔到装药眼间距λ:岩层系数,中硬岩以上取1.9~2.2:中空孔径(mm ) d :装药眼径(mm )掏槽炮眼间距不小于20cm ,掏槽炮眼比辅助眼深10cm 周边眼炮泥堵塞长度不小于20cm 全断面开挖:222dd d A ++⎪⎪⎭⎫ ⎝⎛++=ϕϕϕλπϕ断面尺寸:72.97m2,宽11m ,高8m 1.3循环进尺的选定在软弱围岩中,宜采用0.8~1.5m ,一般取1.1m 。
隧道爆破设计方案(台阶法)

隧道爆破设计方案(台阶法)方案名称:隧道爆破设计方案 (台阶法)一:引言隧道爆破是在建设隧道时,为了方便地挖掘土层或岩层而采取的破坏方法之一。
台阶法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隧道爆破设计方法,本文将详细介绍隧道爆破设计方案 (台阶法) 的各个环节。
二:勘察分析1. 地质与地下水情况调查2. 隧道预期断面与纵断面设计3. 岩体参数测定4. 隧道支护方式设计三:设计参数确定1. 地表炮点布置方案2. 钻孔、装药、引爆线参数确定3. 投掷体参数确定4. 施工工期安排四:施工准备1. 施工人员培训及安全意识提升2. 施工设备准备与检修3. 施工现场布置五:施工过程1. 预处理2. 钻孔施工3. 装药4. 引爆线布置5. 投掷体布置6. 引爆操作六:安全保障与风险控制1. 施工现场安全措施2. 爆破后的处理措施3. 灾害预防与应急响应准备七:质量控制1. 爆破震动监测与控制2. 爆破产物排泄控制3. 施工现场环境治理八:验收与总结1. 施工记录整理2. 施工成果验收3. 总结与改进措施九: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但不限于:1. 地质与地下水调查报告2. 隧道预期断面与纵断面设计图纸3. 岩体参数测定报告4. 施工现场安全控制措施图纸5. 施工记录与监控数据法律名词及注释:1. 隧道爆破:在隧道建设中,采用爆破方法破坏土层或岩层以便挖掘。
2. 台阶法:一种常见的隧道爆破设计方法,按照一定的步骤逐层破坏岩体。
---方案名称:隧道爆破设计方案 (层状分区法)一:引言隧道爆破是在隧道建设中常用的破坏土层或岩层的方法之一,层状分区法是一种常见的隧道爆破设计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隧道爆破设计方案 (层状分区法) 的各个环节。
二:勘察分析1. 地质与地下水情况调查2. 隧道预期断面与纵断面设计3. 岩体参数测定4. 隧道支护方式设计三:设计参数确定1. 地表炮点布置方案2. 钻孔、装药、引爆线参数确定3. 施工工期安排四:施工准备1. 施工人员培训及安全意识提升2. 施工设备准备与检修3. 施工现场布置五:施工过程1. 预处理2. 钻孔施工3. 装药4. 引爆线布置5. 引爆操作六:安全保障与风险控制1. 施工现场安全措施2. 爆破后的处理措施3. 灾害预防与应急响应准备七:质量控制1. 爆破震动监测与控制2. 爆破产物排泄控制3. 施工现场环境治理八:验收与总结1. 施工记录整理2. 施工成果验收3. 总结与改进措施九: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但不限于:1. 地质与地下水调查报告2. 隧道预期断面与纵断面设计图纸3. 岩体参数测定报告4. 施工现场安全控制措施图纸5. 施工记录与监控数据法律名词及注释:1. 隧道爆破:在隧道建设中,采用爆破方法破坏土层或岩层以便挖掘。
隧道光面爆破参数的选用

隧道光面爆破参数的选用隧道光面爆破是一种通过光学爆破技术来实现隧道开挖的工程方法。
它具有施工速度快、破碎效果好、环境污染小等优点。
在进行隧道光面爆破参数选择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岩石性质、材料爆炸参数、装药类型、装药布置等。
一、岩石性质岩石性质是选择隧道光面爆破参数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抗压强度、硬度和断裂特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通常情况下,抗压强度较高的岩石适合选择较大的装药量和较高的爆炸能量,而抗压强度较低的岩石则适合选择较小的装药量和较低的爆炸能量。
二、材料爆破参数光面爆破所使用的材料爆破参数主要包括爆破能量、装药密度和装药比例。
爆破能量是指单位体积爆炸材料的能量,它直接影响到破碎效果。
装药密度是指单位体积装药的质量,一般情况下,装药密度越大,能量传递越容易,爆破效果越好。
装药比例是指爆炸材料中炸药和引爆剂的比例,不同的装药比例对爆破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
三、装药类型装药类型主要包括炸药、引爆剂和其他辅助爆破材料。
炸药是产生爆炸能量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爆破效果的主要因素。
不同的炸药具有不同的爆炸速度和能量释放特性,需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引爆剂是引爆炸药的物质,一般需要选择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可靠性的引爆剂。
其他辅助爆破材料主要包括增塑剂和憎水剂等,它们的选择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
四、装药布置装药布置是指在岩体上进行装药的位置、形式和方式等。
合理的装药布置可以使爆破能量得到最有效地传递,提高爆破效果。
一般情况下,装药布置要遵循均匀分布、高能量集中、对称布置等原则,同时考虑岩石的断裂特性和实际施工情况进行选择。
综上所述,隧道光面爆破参数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岩石性质、材料爆破参数、装药类型和装药布置等因素。
只有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参数,才能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不断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最佳的爆破效果。
隧道爆破设计方案(全断面法)

XXXXXX高速公路一期土建工程XX合同段隧道爆破设计方案XXXXXXXX合同段项目经理部2010年12月隧道爆破设计方案一、工程概述本合同段有四座隧道。
隧道设计为左右幅分离式双洞单向行车双车道,净跨11.2m,净高7.0m的三心圆拱曲墙断面。
隧道区域处于构造剥蚀丘陵—低山地貌区,主要出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碎石土、中元古武当山群片岩和上元古界震旦系上统灯组片岩。
本段内短隧道为Ⅳ、Ⅴ级围岩,中长隧道为Ⅲ、Ⅳ、Ⅴ级围岩,其中Ⅲ级围岩采用全断面法爆破开挖(Ⅴ级围岩主要采取人工配合机械开挖,不需要爆破)、锚、喷、格栅、网、初期支护,全断面复合式衬砌。
爆破方法采用光面爆破。
二、光面爆破的特点光面爆破施工,可以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增强围岩的自承能力,特别是在不良地质条件下效果更为显著,不仅可以减少危石和支护的工程量,而且保证了施工的安全;由于光面爆破使开挖面平整,岩石无破碎,减少了裂隙,这样可以大大减少超欠挖量。
据有关资料统计,光面爆破与普通爆破相比,超挖量由原来的15%~20%降低到4%~7%,不但减少出碴量,而且还很大程度的减少了支护的工作量,从而降低的成本,加快了施工进度。
根据公路隧道“新奥法”施工的需要和工程地质条件,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我标段的四座隧道中的Ⅲ、Ⅳ级围岩决定采用光面爆破施工。
三、光面爆破方案的确定目前,大断面隧道光面爆破施工有2种方法:一是预留光爆层法;二是全断面一次性开挖法。
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条件及围岩情况,本段隧道采用全断面一次性开挖法。
四、全断面(Ⅲ级围岩)爆破方案设计1、爆破参数的选择光面爆破参数选择主要与地质条件有关,其次是炸药的品种与性能;隧道开挖断面的形状与尺寸,装药结构与起爆方法。
隧道主要为Ⅲ、Ⅳ、Ⅴ级围岩,Ⅲ级围岩全断面爆破断面面积为83.1m2,Ⅳ级围岩上导坑爆破断面面积为58.45m2,采用2号岩石乳化炸药,Ⅴ级围岩主要采取人工配合机械开挖,不需要爆破。
周边眼采用不耦合间隔装药,其他炮眼采用连续柱状装药,采用导爆索和毫秒延期导爆雷管起爆。
隧道爆破设计方案

隧道爆破设计方案本爆破设计方案依据《爆破规程》,并结合我单位类似工程施工经验进行编制。
一、工程地质条件本隧道处于岑溪至梧州高速公路上,位于广西岑溪市与苍梧县交界处,隧道内普遍分布的第四系松散层以粘土、含碎石亚粘土为主,其厚度变化较大,在硬质砂岩地段一般在0.5-0.8m,而在软质长石砂岩、页岩地段,层厚0.5-20m不等,下伏基岩为中奥陶统缩尾岭组岩层,岩性以砂、页岩为主,以层状和页片状为主要特征,岩层产状多在80-1300∠30-650间。
由于地层时代较老,经历多次构造运动,岩层中节理、裂隙发育,风化带厚度较大,弱风化与微风化间的界面从地表往下在7-66m之间,在地表测绘区存在两条断裂带,对隧道施工有影响的F2断层从ZK32+130及YK32+140附近经过,隧道洞身围岩分别为Ⅰ-Ⅲ类,其中以Ⅱ类围岩居多,毛洞形成较差,洞口稳定性差,容易产生坍塌。
本隧道为两座独立的分离式隧道,两座独立隧道的轴线间距为50米,其中隧道右线长1452米(YK30+935 ~YK32+387),左线长1440米(ZK30+920 ~ZK32+360)。
隧道以Ⅱ类围岩为主,其中明洞72m,占2.5%;Ⅰ类围岩150m,占5.2%;Ⅱ类围岩为2040m,占70.5%;Ⅲ类围岩为630m,占21.8%。
二、人员组织为搞好动态设计,成立专门的爆破小组,组长:孙学斌,成员:袁开新、游元明、兰作火。
三、爆破器材本工地所用的爆破器材主要有以下几种:序号火工品名称规格产地1 乳化炸药32mm¡200mm¡150g 广西建化机械厂2 非电毫秒雷管1~15段广西建化机械厂3 导爆索外径≤6.2mm广西建化机械厂4 火雷管8# 广西建化机械厂5 导火索外径5.2~5.8mm 广西建化机械厂四、爆破方案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选择不同的施工方法。
S1、S2-1衬砌段为土方开挖,开挖方法为人工配合挖掘机施工,不做爆破设计;当S2-1衬砌段接近S2-2衬砌段时及S2-2衬砌段,采用松动爆破,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
爆破参数及爆破设计

爆破参数及爆破设计2011年5月爆破参数及爆破设计本采区采用多排孔齐发爆破方法,起爆方式为电雷管起爆,采用硝铵炸药爆破。
1、爆破参数1)台阶高度:9m(并段爆破分段采剥);2)钻孔角度:75°—85°;3)钻孔深度:10m;4)钻孔直径:115mm;5)最小抵抗线:W P=(25~45)D=25×0.115=2.875mD为钻孔直径,本设计取3m;孔间距:a=Q/H W P q=52.5/10*3*0.3=5.8m,本设计取6m;其中:Q=G×(L-L t)=1/4πD2△d(L-L t)Q—炮孔装药量,kg;W P——炮孔底盘抵抗线,m;q—炸药单耗,kg/m3;H—钻孔深度,m;G—每孔最大可能的装药量,kg;L—炮孔孔深,m;L t—炮孔填塞长度,m;g—每米炮孔的可能装药量,kg/m;G=1/4πD2△dD—炮孔直径,m△d—装药密度,kg/m36)排距:因采取多排孔齐发爆破故排距b= W P =3.0m;7)每m钻孔落矿量:V=a×b×1=6×3=18m3;8)单位炸药消耗量:0.30kg/m3。
2、炮孔布置采用宽孔距小抵抗线方式,改善爆破效果,减少大块率。
布孔方式为排间直列布孔,又称方形布孔。
如图2-1所示图2-1 排间直列布孔a—孔距;b—排距3、装药与填塞采用人工装药方式,严格按照预先计算好的装药量装填。
装药结构采取连续结构装药,但总装药长度不超过孔深的2/3。
装药长度L B=4Q/πD2△d,装药长度取7m。
装药结构如图2-2所示图2-2 连续柱状装药D—孔径;L t—填塞长度;L B—装药长度炮孔装药前,对炮眼参数进行检查验收,测量炮眼位置、炮眼深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否则不能装药。
若炮孔过深则应用岩粉等堵塞物堵塞到符合设计深度;若炮孔中有水,应采用防水炸药。
炮孔充填长度与炮孔直径、最小抵抗线、装药高度、爆破岩石性质和充填物料质量有关。
隧道常用爆破参数及爆破设计

一、单位耗药量单位耗药量(一)单位耗药量(二)炸药换算系数e值单位耗药量(四)单位耗药量K及其它参数(五)二、隧道爆破设计爆破设计(一)、规范规定《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规定:光面爆破参数预裂爆破参数说明:1、上表所列参数适用于炮眼深度1.0~3.5m ,炮眼直径40~50mm ,药卷直径20~25mm ;2、当断面较小或围岩软弱、破碎或对曲线、折线开挖成形要求较高时,周边眼间距E 应取小值;3、周边眼抵抗线W 值在一般情况下均应大于周边眼间距E 值。
软岩在取较小E 值时,W 值应适当增大;4、E/W :软岩取小值,硬岩及断面小时取大值;5、表列装药集中度q 为2号硝铵炸药,选用其它类型炸药时,应修正。
换算系数:⎪⎭⎫ ⎝⎛+=换算炸药爆力号硝铵炸药爆力换算炸药猛度号硝铵炸药猛度2221K (二)、爆破器材的选择⑴炸药:一般情况下,多采用二号硝铵炸药,洞内有水时应采用乳化油炸药、水胶炸药或其他防水性炸药;有瓦斯的隧道内,应采用煤矿安全炸药(如2、3号煤矿炸药,2、3号煤矿抗水炸药,煤矿水胶炸药,煤矿乳化油炸药,被筒炸药,当量炸药,离子交换炸药);在软弱围岩周边爆破时,选择低爆速光爆专用炸药,如二号低爆速炸药。
隧道常用炸药国产光面爆破专用炸药⑵雷管:在无瓦斯隧道内,可首先考虑采用非电毫秒雷管或半秒雷管;在有瓦斯的隧道内,采用煤矿瞬发电雷管或毫秒延期电雷管。
雷管的段间隔时间差应考虑控制在100ms左右,在软弱围岩中爆破,为避免振动强度的迭加作用,雷管最好跳段使用,特别是1~5段的雷管。
大断面隧道爆破,至少要求有1~15段雷管。
(三)、参数确定一个φ32*25cm 药卷用药量0.195kg 一个φ25*25cm 药卷用药量0.125kg 一个φ20*25cm 药卷用药量0.0875kg 炸药密度0.85~1.05g/cm 3 光面爆破岩石饱和抗压强度39.7~46.25MPa ,属于中硬岩 规范参数装药不偶和系数D (炮眼直径Rh/药卷直径Rc )1.5~2,宜取2.0 周边眼间距E 取45~60cm最小抵抗线V,应大于周边眼间距,取60~75cm 相对距E/V 取0.8~1周边眼装药集中度q (kg/m )0.2~0.3 眼深:全断面3~3.5m ,台阶法1~3m单位用药:全断面0.9~2kg/m3,台阶法0.4~0.8kg/m3 炮眼直径取43mm ,考虑油压凿岩机炮眼直径42~46mm 时,V =0.5~0.7,q =0.28~0.38 炮眼直径34~38mm 时,V =0.4~0.6,q =0.14~0.21 中空孔到装药眼间距λ:岩层系数,中硬岩以上取1.9~2.2:中空孔径(mm ) d :装药眼径(mm )掏槽炮眼间距不小于20cm ,掏槽炮眼比辅助眼深10cm 周边眼炮泥堵塞长度不小于20cm 全断面开挖:222dd d A ++⎪⎪⎭⎫ ⎝⎛++=ϕϕϕλπϕ断面尺寸:72.97m2,宽11m ,高8m 1.3循环进尺的选定在软弱围岩中,宜采用0.8~1.5m ,一般取1.1m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位耗药量
单位耗药量(一)
单位耗药量(二)
炸药换算系数e值
单位耗药量(四)
单位耗药量K及其它参数(五)
二、隧道爆破设计
爆破设计
(一)、规范规定
《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规定:
光面爆破参数
预裂爆破参数
说明:
1、上表所列参数适用于炮眼深度1.0~3.5m,炮眼直径40~50mm,药卷直径20~25mm;
2、当断面较小或围岩软弱、破碎或对曲线、折线开挖成形要求较高时,周边眼间距E
应取小值;
3、周边眼抵抗线W 值在一般情况下均应大于周边眼间距E 值。
软岩在取较小E 值时,W 值应适当增大;
4、E/W :软岩取小值,硬岩及断面小时取大值;
5、表列装药集中度q 为2号硝铵炸药,选用其它类型炸药时,应修正。
换算系数:⎪
⎭
⎫ ⎝⎛+=换算炸药爆力号硝铵炸药爆力换算炸药猛度
号硝铵炸药猛度2221K (二)、爆破器材的选择
⑴炸药:一般情况下,多采用二号硝铵炸药,洞内有水时应采用乳化油炸药、水胶炸药或其他防水性炸药;有瓦斯的隧道内,应采用煤矿安全炸药(如2、3号煤矿炸药,2、3号煤矿抗水炸药,煤矿水胶炸药,煤矿乳化油炸药,被筒炸药,当量炸药,离子交换炸药);在软弱围岩周边爆破时,选择低爆速光爆专用炸药,如二号低爆速炸药。
隧道常用炸药
国产光面爆破专用炸药
⑵雷管:在无瓦斯隧道内,可首先考虑采用非电毫秒雷管或半秒雷管;在有瓦斯的隧道内,采用煤矿瞬发电雷管或毫秒延期电雷管。
雷管的段间隔时间差应考虑控制在100ms左右,在软弱围岩中爆破,为避免振动强度的迭加作用,雷管最好跳段使用,特别是1~5段的雷管。
大断面隧道爆破,至少要求有1~15段雷管。
隧道常用雷管
注:各系列非电导爆管雷管延迟时间(ms)
(三)、参数确定
一个φ32*25cm药卷用药量0.195kg
一个φ25*25cm药卷用药量0.125kg
一个φ20*25cm药卷用药量0.0875kg
炸药密度0.85~1.05g/cm3
光面爆破
岩石饱和抗压强度39.7~46.25MPa,属于中硬岩
规范参数
装药不偶和系数D(炮眼直径Rh/药卷直径Rc)1.5~2,宜取2.0 周边眼间距E取45~60cm
最小抵抗线V,应大于周边眼间距,取60~75cm
相对距E/V取0.8~1
周边眼装药集中度q(kg/m)0.2~0.3
眼深:全断面3~3.5m,台阶法1~3m
单位用药:全断面0.9~2kg/m3,台阶法0.4~0.8kg/m3
炮眼直径取43mm ,考虑油压凿岩机
炮眼直径42~46mm 时,V =0.5~0.7,q =0.28~0.38 炮眼直径34~38mm 时,V =0.4~0.6,q =0.14~0.21 中空孔到装药眼间距
λ:岩层系数,中硬岩以上取1.9~2.2
:中空孔径(mm ) d :装药眼径(mm )
掏槽炮眼间距不小于20cm ,掏槽炮眼比辅助眼深10cm 周边眼炮泥堵塞长度不小于20cm 全断面开挖:
断面尺寸:72.97m2,宽11m ,高8m 1.3循环进尺的选定
在软弱围岩中,宜采用0.8~1.5m ,一般取1.1m 。
在中硬岩、硬岩隧道一般采用眼深3~5m ,从经济效益看,眼深取大值为
好,但要与钻眼的效率和装运能力相匹配。
1.4掏槽形式的选择
为了减小爆破的地震强度,一般宜采用楔形掏槽,眼深大时最好采用多重楔形掏槽、直眼分层掏槽。
有条件钻大直径空眼时,可选用螺旋掏槽。
在中、小断面台车钻眼时,多采用直眼掏槽。
2
22d
d d A ++⎪⎪⎭⎫ ⎝⎛++=ϕϕϕλπϕ
(四)、钻爆设计 1、炮眼数 炮眼数目的确定 n
r S
K N ⋅⋅=
式中K —单位炸药消耗量(kg/m 3)见下表;
S —开挖断面面积(m 2);
r —每米炮眼长度装药量(kg ); n —炮眼装药系数,见下表。
单位炸药消耗量K (kg/m 3)
炮眼装药系数n值
注:1.软岩隧道的炮眼平均装药系数n大约在0.2~0.4的范围内;
2.硬岩隧道的炮眼平均装药系数n大约在0.6左右。
深眼爆破炮眼装药系数n值
在小直径(35~42mm)炮眼,开挖断面为5~50m2的条件下,每平方米面积钻眼数为1.5~4.5个,当岩体完整坚硬,开挖面积小时,比钻眼数应增加;光面爆破炮眼数应增加20%左右。
2、炮眼深度L
软弱围岩通常以进尺作为眼深,掏槽另加10~20%;中硬岩、硬岩的掏槽一般超钻10~20cm;
导坑掘进爆破的眼深L按导坑断面宽度B决定:L=(0.5~0.7)B
一般合理深度为1.5~2.5m。
3、炮眼直径
软弱围岩一般采用人工风钻打眼,炮眼为小直径d=35~42mm;中硬岩、硬岩大断面开挖多以台车钻眼,直径以48mm为多;也有采用直径为64~91mm。
2、炮眼布置原则
⑴掏槽眼
布置在断面中下方,偏离中心线1.5~1.8m,设置在中线的左侧和右侧,距底板线1.5~1.8m。
⑵周边眼
在围岩风化、破碎的地质条件下,宜采用光面爆破、轮廓线钻眼法、预留光爆层或风镐开挖修边;在围岩虽然较软但岩体整体性较好时,宜采用预裂爆破。
全断面深眼爆破周边一般采用光面爆破,如采用预裂爆破,最好在崩落带增加几个炮眼,特别是拱部,增加的炮眼可与相应的内圈眼安排在同一段起爆。
周边眼参数的经验公式
间距:E=(8~18)d;
抵抗线:W=(10~20)d;
不偶合系数:D=(1.25~2.0)d;
装药集中度:q=0.04~0.4kg/m。
⑶扩槽眼、内圈眼、二台眼、底板眼
均比掏槽眼周边眼稀一些,比掘进眼稍密。
其间距或抵抗线一般位掘进眼的80%左右。
内圈眼距是周边眼距的1.5倍左右,抵抗线是内圈眼距的0.7倍左右,二台眼、底板眼的间距或抵抗线一般为掘进眼的80%左右。
⑷掘进眼
一般采用环形布置,抵抗线应小于同环的炮眼间距,常为炮眼间距的80%~100%。
掘进眼距更稀,应均匀布置,可采用线形布置或环形布置,一般情况下抵抗线为同排(或同环)炮眼间距的80~100%。
⑸布眼顺序
掏槽眼→周边眼→底板眼→内圈眼→二台眼→掘进眼。
3、炮眼布置图式
斜眼掏槽,直眼掏槽,环状布置,线形布置。
4、最大一段允许用药量的确定
α
3
3max
⎪⎭
⎫ ⎝⎛=K V R Q kp
max Q —最大一段允许用药量kg ;
kp V —振速安全控制标准(一般为设计文件所要求,距掌子面5m 处振速控
制在5cm/s );
R —爆源中心到振速控制点的距离,m ; K —与爆破地震波传播途径介质有关的系数;
a —爆破振动衰减指数;
隧道及地表建筑质点振速安全控制标准参考值
5、总装药量计算与炸药分配 ⑴单位岩体用药量K 值的确定
K =ωψ⎪⎭⎫ ⎝
⎛+Cbe S f 23.0 K -单位岩石体积用药量,kg/m3; f -岩石坚硬系数;中硬岩,取10; S -隧道开挖断面积m2,72.97m2; C -药卷直径影响系数,φ32药卷为1.1;
b -炮眼深度影响系数,中硬岩,炮眼深3.5m 以上取1.15; e -炸药能量系数,硝铵2号岩石炸药,取1.25;
Ψ-装药密度的影响系数,风力装填粉状炸药取1.0,可挤压的可塑性药卷取1.05,通常人工装药卷取1.1;
w -岩体结构,裂缝和层理的影响系数 ⑵总装药量 Q=KLS
Q -一次(一个循环)爆破总装药量,kg ; K -单位岩石体积耗药量,kg/m3; L -炮眼深度或循环设计进尺; S -断面积,m2; ⑶炸药量的分配
隧道爆破,炮眼所在部位不同,所起作用也不同。
掏槽眼要求抛掷;掘进眼
只要求松动,掏槽侧部要求松动,上部要求弱松动,下部要求加强松动,周边眼则要求光面爆破。
周边眼的装药量集中度约为0.3~0.4kg/m;掏槽眼装药长度约为炮眼深度的90%~95%。
周边眼装药量参考值
其他各部位炮眼的单孔装药量均可按下式计算q=K·a·W·L·λ
式中K—参阅下表选取,(kg/m2);
a—炮眼间距,(m);
W—炮眼爆破方向的抵抗线,(m);
L—炮眼深度,(m);
λ—炮眼所在部位系数,按下表选取。
系数λ值表
6、装药结构型式
周边眼采用三种形式:比较破碎岩层采用双传爆线;软岩采用竹片、导爆索、小直径药卷间隔装药,底部药量适当加强;较完整的软弱岩层采用小直径光爆炸药连续装药。
其他炮眼均采用连续装药。
7、起爆时差
起爆时差取50~100ms,周边眼雷管与内圈眼雷管跳段使用。
8、起爆方式
毫秒雷管、导爆管起爆,可以提高爆破效果
9、起爆顺序
掏槽眼→扩槽眼→掘进眼→二台眼→内圈眼→底板眼→周边眼光面爆破
对于预裂爆破,周边眼在掏槽眼爆破之前起爆,其它炮眼仍按上述顺序进行。
(五)、爆破参数实例
软岩隧道爆破用药量K及有关参数(经验数据)
中硬岩、硬岩隧道全断面深眼爆破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