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安全周知卡 ——液氨
液氨安全周知卡

液氨安全周知卡
液氨是一种广泛用于冷藏、冷冻和化学制剂的有毒气体。
为了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以下是液氨安全的几个重要方面,需要大家周知和遵守:
1. 了解液氨的性质和危害:液氨是一种无色、刺激性气体,能导致严重的眼睛、皮肤和呼吸道刺激。
其蒸气具有高度腐蚀性,可能对人体造成永久性损伤。
因此,接触液氨的风险应始终被认真对待。
2. 掌握正确的操作程序:在与液氨打交道时,必须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包括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等。
应确保操作区域通风良好,并避免直接吸入液氨蒸气。
了解安全操作程序,并接受相关培训,以确保正确使用液氨。
3. 紧急情况的应对措施:在液氨泄漏或事故发生时,必须迅速采取措施以最大程度减少损害。
首先,迅速撤离危险区域,然后向相关人员报告情况。
同时,切勿尝试修理或遏制泄漏,应等待专业人员到场处理。
4. 定期维护和检查:定期维护和检查液氨设备和系统是保障安全的重要措施。
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检查管道和阀门是否有渗漏,以及蒸发器和压缩机是否正常工作。
若发现任何问题,应立即采取措施修复。
5. 加强培训和意识:为了提高液氨安全意识,必须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确保员工了解并掌握液氨安全操作。
此外,通过标志和警示标识提醒员工,减少潜在的人为错误和危险行为。
所有工作人员都应遵守这份液氨安全周知卡,并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操作。
只有正确使用和遵循安全规定,才能确保液氨在工作环境中的安全使用。
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请务必牢记这些重要内容。
祝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氨气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样本

氨气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样本介绍本周知卡用于提醒和教育工作人员有关氨气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注意事项。
氨气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化学品,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了解并遵守氨气的安全操作规程至关重要。
危险性氨气具有以下危险性:- 爆炸性:氨气能够与空气形成可爆炸的混合物,在火焰或高温条件下容易爆炸。
- 毒性:高浓度的氨气对人体呼吸系统和眼睛造成损害,并且可能导致严重的中毒。
- 腐蚀性:氨气具有腐蚀性,可能对金属和其他材料造成损害。
安全操作规程在使用氨气危险化学品时,应遵守以下安全操作规程: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和防护服。
确保个人防护装备符合相关标准。
2. 严禁吸烟:在使用或储存氨气时,禁止吸烟或使用明火。
3. 充分通风:确保工作区域通风良好,避免氨气积聚。
4. 防止泄漏:定期检查和维护氨气,确保无泄漏。
发现泄漏应及时采取紧急措施并报告。
5. 存储和运输:按照相关规定正确存储和运输氨气,避免与其他危险物质混合。
紧急应对措施在意外情况下,应采取以下紧急应对措施:1. 立即撤离:发生泄漏、火灾或爆炸时,立即撤离危险区域。
2. 报警:拨打紧急电话,并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3. 紧急处理:根据安全培训内容采取适当的紧急处理措施,如使用安全喷淋系统、紧急洗眼器等。
培训和宣传为了增强工作人员对氨气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认识,应定期进行培训和宣传活动,包括但不限于:- 安全操作培训:培训工作人员正确使用和处理氨气。
- 紧急应对演练:组织紧急情况演练,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能力。
- 安全标志和标识:在场所内合理设置安全标志和标识,以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安全事项。
总结氨气是一种危险化学品,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通过了解氨气的危险性、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以及进行培训和宣传,可以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并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健康。
氨安全周知卡

氨安全周知卡
---
氨是什么?
氨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它广泛用于工业和农业领域,包括化肥制造、制冷剂和清洁剂等方面。
---
氨的危险性
- 氨具有刺激性,可能引起眼睛和皮肤刺激;
- 吸入氨气可能导致呼吸不适、喉咙痛和咳嗽等症状;
- 在高浓度下,氨气可导致严重呼吸道症状和肺损伤;
- 氨与其他化学物质(如漂白剂和酸)可能产生有害气体。
---
氨的安全措施
- 接触氨气时,应佩戴防护眼镜、手套和呼吸器具;
- 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氨气环境;
- 在使用氨气时,确保通风良好;
- 不要与氨混合的化学物质进行接触;
- 在应急情况下,立即从氨气环境中撤离,并寻求医疗帮助。
---
急救措施
- 如有氨气中毒症状(如呼吸急促、胸闷、喉咙疼痛等),应立即就医;
- 在等待救援期间,将患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
- 如氨气接触到眼睛或皮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寻求医疗帮助。
---
请谨记以上安全措施以保证在接触氨气时的安全性。
如有任何疑问,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加强安全意识,保护您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氨区告知卡

外来人员签字:
(全体签字)对以上事项已知悉,并承诺严格遵守。
值班人员签字:时间:年月日时分
风向
氨区设有风向标,注意观察风向,人员需处于上风向。
紧急
逃生
氨区两侧设有紧急逃生门,紧急情况下需在氨区陪同人员的引导下有序撤离。(原路退出或从逃生门撤离)(进入氨区后详细向外来人员交代逃生门位置和逃生路线。以及逃生门使用方法)
释放
静电
进入氨区前请在门口触摸静电释放器释放静电。
其它注意事项
外来区、制备区和卸载区。必须听从值班人员的引导,不得擅自行动。
应急
处理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2%硼酸液或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不慎接触液氨,发生伤害时,请及时告知值班人员,协助进行处理和救护。
外来人员进入氨区告知卡
内容
氨区为我厂重大危险源,为了您的人身安全和现场生产安全,进入氨区前,请知晓并遵守以下事项:
随身
物品
进入氨区不得带火种,不得穿钉子鞋和易产生静电火花的化纤、毛料衣物,氨区门口及氨区内不得使用无线通讯工具。请将无线通讯工具和火种一起放入火种箱。
人身
伤害
急性中毒:可引起咽痛、咳嗽、呼吸道充血等其它呼吸系统伤害,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可致眼睛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及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及相关安全周知卡目录1、乙酸2、盐酸3、乙醇4、甲醇5、甲苯6、纯苯7、液氨8、三乙胺9、甲醛10、氯乙醛11、氯化亚砜12、二甲基甲酰胺13、水醛14、氢氧化钠15、碳酸钠16、碳酸钾17、三氯化铝18、乙酸酐19、对甲苯磺酰氯20、对甲氧基苯甲酸21、碘22、焦亚硫酸钠23、乙酸钠24、双氧水非常全面,给需要的同行参考。
危险化学品安全信息卡消防措施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
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危险性类别腐蚀品刺激性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醋酸(冰醋酸,乙酸)Acetic acidCH3COOH危险性标志危险性理化数据熔点(℃):16.7沸点(℃):118.1相对密度(水=1):1.05饱和蒸气压(kPa):1.52(20℃)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爆炸。
与强氧化剂可发生反应,与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钾等反应剧烈。
稀释后对金属有腐蚀性。
接触后表现健康危害:吸入本品蒸气对鼻、喉和呼吸道有刺激性。
对眼有强烈刺激作用。
皮肤接触,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引起化学灼伤。
误服浓乙酸,口腔和消化道可产生糜烂,重者可因休克而致死。
慢性影响:眼睑水肿、结膜充血、慢性咽炎和支气管炎。
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肤干燥、脱脂和皮炎。
现场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所污染的衣服,用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常,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饮大量温水,催吐。
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泄漏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电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
氨重大危险源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

氨制冷车间重大危险源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ammonia氨NH 3 UN NO. 1005 最大存储量 CAS NO.7664-41-7 8t有毒气体,对人体有害!●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 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
● 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 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
● 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
若不能切断气源,则允许熄灭泄露处的火焰。
● 所用灭火剂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
●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 高浓度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
●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服,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
就医。
●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的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防护措施部门责任人:付红宾现场责任人:梁尔兵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危险性 储运要求 泄漏处置急 救 灭火方法 危险的安全状态。
4.2.2 现场配有事故喷淋水源、消防水源、灭火机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防毒衣等消防防护用品,做为处理事故之用,所属单位要加强管理,使之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4.2.3 加强重大危险源的检查。
所属区域操作工要做好当班的巡回检查,严格交接班制度;承包管理人员至少每天巡检一次;安全管理人员至少每班巡检一次,每月进行一次综合检查。
查静电跨接,查避雷设施,查安全附件等。
液氨重大危险源贮存场所安全标志牌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置知识。
严加密闭,防止泄漏,工作场所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生产、使用储罐液氨的岗位及贮氨场所应设置氨气泄漏检测报警仪,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应至少配备两套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长管式防毒面具、重型防护服等防护器具。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工作场所浓度超标时,操作人员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可能接触液体时,应防止冻伤。
厂外:
报警电话:
厂内:
重大危险源贮存场所
级别:一级危险物质(氨[液化]1051M3)
重大危险源危险物质安全周知牌
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储罐等压力容器和设备应设置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并应装有带压力、液位、温度远传记录和报警功能的安全装置,设置整流装置与压力机、动力电源、管线压力、通风设施或相应的吸收装置的联锁装置。重点储罐需设置紧急切断装置。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
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在传送过程中,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配备相应品种和专用、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注意防护:
重大危险源干部承包和岗位人员巡检牌
安全是最大的政治,是干部的政治生命。
安全文化的传教士、现场管理督查员、岗位安全的守护神。
安全措施
干部承包责任人
液氨储存场所安全生产风险告知牌

主要事故类型
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
管控责任人
企业负责人
应急
处置
措施
1、发生火灾事故或其他事故,立即组织现场救助并拨打 119 报警;
2、同时第一时间报告单位负责人,启动应急救援程序;
3、按照应急救援程序,配合完成事故处置;
警示电的安全技术措施;
6、配备空气呼吸器、防化服、防化学手套类的劳动防护用品;
7、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各类特种设备必须注册登记且定期检测,安全阀、压力表类安全附件必须于检测周期内使用;
8、液氨存储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应登记建档、定期检测、评估、监控等。
9、液氨储罐上方应按规范要求加设喷淋系统(要求全覆盖整个液氨储罐区域),喷淋系统具备手动与自动开启功能,自动要与报警装置联动开启。
液氨储存场所安全生产风险告知牌
风险点名称
液氨储存场所
风险等级
较大风险/橙色
编号
主要
防范
措施
1、落实各类机械设备及特种设备的各项安全技术措施;
2、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定期开展消防应急与疏散演练,于明显位置张贴各类安全警示标志。
3、落实员工安全教育与培训,应急救援器材配备齐全;
4、液氨存储区域应安装有毒气体浓度报警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mmonia
UN NO.1005 生产(或贮存)场所最大数量
液氨
CN NO.23003
吨
NH3
危险
有毒 具有刺激性
危险性
泄漏处理
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 撤离现场无关人员至上风处
织溶解坏死
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 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温不宜超过 30℃ 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 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罐储时要有 防火防爆技术措施。露天贮罐夏季要有降温措施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
脱去污染的衣着,大量清水冲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医。
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 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防护措施
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 切断泄漏源
肿;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 喷雾状水吸收、溶解
综合症
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液氨或高浓 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
急救
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
成污染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
储运要求
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和胸外心脏按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