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早读材料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三年级下册《元角分与小数》知识点归纳单元知识点1、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会认、读、写简单小数。
2、经历探索如何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能结合购物情境比较小数的大小。
3、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
(与元、角、分密切联系)4、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买文具1、初步理解小数的具体意义,体会小数与它所表示的实际的量的单位之间的联系,会认、读、写简单的小数2、将这些小数与以前学过的数比较,使他们发现小数都有小数点。
3、注重“0”在小数中的特殊地位。
货比三家1、灵活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的方法,并能独立比较小数大小。
2、培养估算意识。
3、小数部分末尾连续的“0”可以去。
买书1、在多种算法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算法的共性,即相同单位(数位)的数才能相加。
2、熟练掌握竖式求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3、掌握竖式格式(小数点对齐)。
寄书1、运用小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正确处理小数加减计算过程中需要进位或退位的算法问题。
3、灵活运用估算知识,并能解释估算过程。
三年级下册《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点归纳单元知识点1、结合实例,感知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结合图案的欣赏与设计的过程,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等在设计图案中的作用,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感受图形的美。
轴对称图形1、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2、能在方格纸上画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镜子中的数学1、镜子内外方向相反2、利用镜面对称的现象,判断一些图形的位置与方向,例:17页练一练平移和旋转1、感知平移与旋转的现象2、判断日常生活中物体运动的平移与旋转现象3、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例:19页试一试。
三年级下册《乘法》知识点归纳单元知识点1、两位数乘整十数的乘法:探索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找出计算规律。
三年级下册早读

900÷3= 300 540÷9= 60 ÷ ÷
84÷4= 21 ÷ 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0÷4= 0 ÷
除法估算:除数不变,把被除数看成与它接近 的整百、整十数,再计算。
248÷ 248÷4≈ 60
240
152÷ 152÷5≈ 30 342÷ 342÷5≈ 70
两步除法解决问题
180
每个书 架有6 层
先算每个书架放几本: 先算每个书架放几本: ÷3=60(本) 180÷ 180 60( 再算每层放几本: 再算每层放几本: 60÷6=10(本) 60÷ 10(
面积和周长是不能相比较的。 面积和周长是不能相比较的。 填土地面积单位时,比较小的土地面积( 公园、 填土地面积单位时,比较小的土地面积(如:公园、 体育场馆、超市、果园、广场)等一般情况下填公顷。 体育场馆、超市、果园、广场)等一般情况下填公顷。 城市的占地、国家的面积、江河湖海的面积等一般情 城市的占地、国家的面积、 况下填平方千米。 况下填平方千米。
5
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4×4=16(平方分米) × (平方分米)
4
剩下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剩下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5-4=1(分米) (分米) 1×4=4(平方分米) × (平方分米)
一个长方形,长扩大 倍 宽扩大2倍 长方形的面积一定扩大( 一个长方形,长扩大4倍,宽扩大 倍,长方形的面积一定扩大( 8 )倍。
350
150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
1.从被除数的高位算起,每次用被除数的最高位试着除以 从被除数的高位算起, 从被除数的高位算起 除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就用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除数。 除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就用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除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上面。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上面。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 小。 每求出一位商, 每求出一位商
三年级早读下册.doc

三年级数学早读下册
1、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①先确定一个方向,再根据这个方向辨认其他三个方向;②
确定一个方向的方法:可借助工具(如指南针),也可借助身边的事物(如太阳);③ 根据太阳辨认方向:早晨面向东北向西,左手指北,右手指南。
2、认识地图上的方向和绘制简单的示意图:①地图上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②
绘制简单的示意图的方法:先选好观察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的中心位置,在确定好各物体的方向,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用箭头“f”标出北方。
3、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①正东和正北之间是东北方向;②正东和正南之间是东南方
向;③正西和正南之间是西南方向;④正西和正北之间是西北方向。
4、描述行走的路线:以出发点为基准,先确定到达的地点所处的方向,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
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
5、表格。
(完整版)三年级数学下早读资料

三年级数学下早读资料班别姓名学号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再根据这个方向辨认其他三个方向。
2.地图通常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3.东北与西南相对,东南与西北相对。
4.在描述行走路线时,一般用“先向……再向……最后向……”等词语。
5.面东背西,左北右南;面西背东,左南右北;面南背北,左东右西;面北背南,左西右东。
6. 位置是相对的,观测点不同,看到物体的方向也会不同。
7.“四面八方”的“四面”是指东、南、西、北;“八方”是指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8.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先确定要到达的地点所处的位置,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
行走路线可能不是唯一的。
9.早晨,当你面向太阳时,你的后面是西方,左面是北方,右面是南方。
10.晚上,当你面对北极星时,你的前面是北方,后面是南方,左面是西方,右面是东方。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口算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时,先把被除数看成几个十或几个百或几个千。
再用表内除法口算。
2.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先把两位数分成几个十和几个一分别除以一位数,再把除得的商加起来。
3.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先除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如果有余数,一定要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并后继续除。
4.除法的验算:(1)没有余数:商×除数=被除数。
(2)有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5.除数若是一位数,首先来看第一位;首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哪位。
6.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方法:一商、二乘、三减、四比、五落。
7.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百位上的数比除数大,商是三位数;被除数百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商是两位数。
18.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在求出最高位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对着这一位商0.9.商个位上的0起占位作用,不能省略。
10.0乘任何数都得0。
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得0。
11.估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先把被除数看成与它最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再用口算除法的方法得出估算的结果。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数学早读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数学早读内容(总5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书本第5页:不参加运算的部分要抄下来,等号前后应该相等。
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算式中有加、减法,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书本第8页:在混合算式中,如果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小括号能改变运算顺序。
书本第13页: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看到的面都不一样站在一个位置上观察,最多能看到3个面,最少可以看到1个面书本第17页:三位数连加,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三位数连减,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书本第26页:用当天的读数减去前一天的读数,就是当天行驶的里程数用这个月的读数减去上个月的读数就是这个月的用电数量书本第36页: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被除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然后分别除以除数,再把所得的两个商相加。
书本第45页:周长是绕图形一周的长度蚂蚁爬过树叶一周的长度是树叶的周长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多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是把多边形的所有边长相加书本第48页:长方形的周长:(1)长+宽+长+宽(2)长×2+宽×2(3)(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1)边长×4(2)四条边相加书本第56页: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三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计算时每一步都不要忘记加上进位数。
书本第60页:0乘任何数都得00加任何数还得这个数任何数减0还得这个数书本第62页:连乘的运算顺序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书本第67页:一年有12个月,7个大月,4个小月,1个特殊月1、3、5、7、8、10、12月每月有31天,是大月;4、6、9、11月每月有30天,是小月;2月是特殊月2月有28天的年份是平年,2月有29天的年份是闰年。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共有多个章节,分别涵盖了不同的数学知识点。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归纳总结:第一章:数到1000此章包括了数数和数的排序,重点在于掌握三位数的读写,并能将三位数按大小排序。
第二章:加减法本章的知识点聚焦于加法和减法的概念以及运算方法。
学生需要学会使用加法口诀和减法口诀,并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数字计算问题。
第三章:两位数与三位数的加法本章重点讲解了两位数和三位数的相加运算。
学生需要能够正确对齐数字,并运用竖式加法求解问题。
第四章:两位数与三位数的减法本章主要介绍了两位数和三位数的相减运算。
学生需要学会正确对齐数字,并用竖式减法解决问题。
第五章:简单的数的乘法本章着重讲解了简单的数的乘法。
学生需要掌握乘法口诀表,并能用竖式乘法进行计算。
第六章:简单的数的除法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简单的数的除法。
学生需要了解除法的概念,能够运用竖式除法解决问题。
第七章:几何图形的认识本章集中介绍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例如矩形、三角形、正方形等。
学生需要学会认识和区分这些图形,以及测量它们的周长。
第八章:简单的面积和体积这一章教授了简单的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学生需要学会计算矩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并了解立方体和长方体的体积计算。
第九章:时、分的认识本章内容围绕时间的概念展开,学生需要掌握时和分,以及学会读和写时间。
第十章:金、银币的认识和使用这一章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了几种常见的金、银币,学生需要能够正确辨认这些币值并运用它们进行简单的交换和计算。
以上是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通过系统地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建立起数学基础,并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更好地应用和发展。
三年级数学下册早读资料

三年级数学下册早读资料三()班姓名:1、早晨起床,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东北与西南相对,西北与东南相对。
3、0乘任何数都得0;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4、笔算除法要注意:①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
②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③哪一位不够商1就商0;④余数一定小于除数。
5、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不是三位数就是两位数。
6、除法可用乘法来验算:①在没有余数的除法里可用:除数×商,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来进行验算。
②在有余数的除法里可用:除数×商+余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来进行验算。
7、总数÷份数=平均数8、一天有24个小时,时针正好走2圈。
9、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天;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二十九。
10、一年有12个月。
有31天的月份称为大月,有30天的月份称为小月,一年里有7个大月,4个小月。
11、平年全年有365天,共52个星期零1天;闰年全年有366天,共52个星期零2天。
12、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也就是公历年份除以4,没有余数的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也就是除以400,没有余数的才是闰年)。
13、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14、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开始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结束时间15、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 km )、米(m)、分米(dm)、 厘米(cm)、毫米(mm)。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 m 2 )、平方分米( dm 2 )、平方厘米( cm 2 )、公顷、 平方千米( km 2 )。
其中公顷和平方千米常用来计算土地的面积。
16、物体的长短、高矮、厚薄或者两地之间的距离用长度单位,物体表面的大小或平面图形的大小要用面积单位。
三年级下册数学晨读资料

1、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2、工作总量=工作效率×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时间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3、总价=单价×数量单价=总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4、总数=份数×每份数份数=总数÷每份数每份数=总数÷份数5、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没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6、周长: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周长。
7、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8、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9、边长=正方形的周长÷410、长=长方形的周长÷2-宽长=(长方形的周长-宽×2)÷211、宽=长方形的周长÷2-长宽=(长方形的周长-长×2)÷212、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1)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先用整十数0前面的数与两位数相乘,计算出积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一个0(35×10=350)(2)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利用乘法口诀表表内乘法先将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所得的积的末尾添两个0.(20×50=1000)笔算:1、相同数位对齐2、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得到的是多少个“一”,所以积的末位要和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得到的是多少个“十”,所以积的末位要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12×14=168; 15×40=600)1 2× 1 44 81 21 6 813、探索规律: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积也扩大到原来的几倍;14、面积: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15、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16、长方形面积=长×宽长=长方形面积÷宽宽=长方形面积÷长17、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18、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1.、两个相同的数相除得1(都不为0);
2、0除以任何不是0 的数得0,
3 、0乘以任何数都得0。
4、任何数乘以1都等于这个数。
5,、任何数除以1都等于被除数。
6、除数不能为0
7、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二.1.笔算除法: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一位不够看两位。
2.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3.如果被除数的哪一位除后有余数,就把余数与被除数的下一位合起来继续除,不够商1的就商0。
4、当被除数的最高位大于或等于除数时,被除数是几位数商就是几位数,比如:665÷5 被除数最高位是6, 6比除数5大,则商是3位数。
当被除数的最高位小于除数时,被除数是几位数,商就比被除数小一位数,比如665÷7 被除数最高位是6,6小于被除数7,则商是2位数。
5、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将商乘以除数,看结果是不是等于被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将商乘以除数,再加上余数,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
11.运算法则:(1)如果只有加法或乘法其中的一种,可以按任意顺序计算;(2)只含加减法或乘除法,一般按从左至右的顺序计算;(3)加减乘除都有,先算乘除,后算加减;(4)如果有小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12.把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而中间的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成为对称轴。
13.1000克=1千克1000千克=1吨
14.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cm2)
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dm2)
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米(m2)15.一个长方形的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宽不变,它的面积也扩大到原来的2倍。
16.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它的面积也扩大到原来的4倍。
17.周长相等的正方形,面积也一定相等
18、周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对)
19、用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与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相等.( 对)
一张邮票的面积是16(平方厘米)课桌面的面积是24(平方分米)教室地面的面积是59(平方米)
笔记本的大小是24(平方分米)黑板大小是4(平方米)
讲台桌面是50(平方分米)篮球场是420(平方米)
一支钢笔长13(厘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0厘米=1分米
10分米=1米
1000米=1千米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