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经济生活_高中政治笔记_2017状元笔记_陕西省高新一中文科学霸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整合归纳_0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整合归纳高一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核心知识点归纳一、价格☆☆1.影响价格的因素:A、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
B、供求影响价格。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2.价格变动对人民生活的影响:(需求曲线和弹性、互补品、替代品)①价格影响消费需求。
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上升,需求(购买、消费)会减少;商品价格下降,需求(购买、消费)会增加;②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需求弹性小);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需求弹性大);③商品的需求量还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其需求量会减少,其替代品需求量会增加,互补品需求量会减少;当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其需求量会增加,其替代品需求量会减少,互补品需求量会增加。
☆☆3.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①调节产量。
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③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④以市场为导向,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二、消费☆☆☆1、影响消费的因素及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
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最根本的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消费水平还受未来收入预期影响。
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就必须增加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其后顾之忧。
收入差距会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降低。
要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宏观调控,采取财政、税收等手段调节收入分配;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缩小收入差距,关注社会公平。
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消费需求(购买力)。
要大力发展生产,保证市场有效供给;要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6.人们的消费行为还受到消费观和消费心理的制约,应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7..政府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提高消费水平,充分发挥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归纳总结

加油!有志者事竟成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
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
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
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
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
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
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 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
1。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材料大全学霸状元笔记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大全学霸状元笔记第一部分经济生活第一章生活与消费一、货币1、商品⑴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2、货币的含义及本质⑴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⑵本质:一般等价物3、货币的职能⑴基本职能①价值尺度:含义: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形式:观念上的货币②流通手段: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形式:现实的货币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③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4、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⑴内容: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次数成反比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⑵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5、纸币⑴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代表的价值)⑵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磨损减少贵金属的无形流失⑶限度: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过多易导致通货膨胀,过少易导致通货紧缩6、电子货币: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转账、购买、支付的货币7、货币的发展:金属货币(金银条块—铸币)—纸币—电子货币二、信用工具和外汇1、结算方式⑴现金结算:用纸币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⑵转账结算:通过银行转账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2、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⑴信用卡:①含义: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②优点:功能多、方便、节省、安全等⑵支票:①含义: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完整word2017届高考经济生活必背基本知识点推荐文档

《经济生活》基本知识点必记必背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二课多变的价格(1)价值决定价格。
由于原材料、劳动力等成本上升,导致价值量增大,这是造成物价不断上涨的根本原因。
(2)供求影响价格。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3)纸币发行量。
当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时,就会引起纸币贬值, 物价上涨。
(4)其他因素: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市场调节的自发性(一些生产者、经营者恶意囤积、哄抬价格,对物价上涨起了助推作用)(1)一般说来,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2)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量有不同影响。
)(3)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变动影响人们消费选择:替代品比较多的商品,其价格上涨后, 消费者会选择替代品。
在互补商品中,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不仅会使这种商品的需求量上升,也会使另一种商品需求量上升,反之,也是这样。
)(1 )调节产量。
某种商品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就会减少产量;相反,会增加产量。
(2 )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相反,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拓展延伸】政府调控物价的原因以及稳定物价的措施①价格较快上涨导致人们实际生活水平下降。
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影响中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不利于社会稳定。
②加强宏观调控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③稳定物价,防止通胀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
④降低流通成本、稳定供给,这是尊重市场规律的要求。
⑤调控物价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体现以人为本。
措施提示科技+发展生产+纸币发行+市场监管+宏观调控①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②大力发展生产,保障商品的有效供给。
③合理控制纸币的发行量,使纸币发行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相符合。
【政治】状元笔记 (2)

堂 课 途 @高
堂 课 途 @高
堂 课 途 @高
堂 课 途 @高
堂 课 途 @高
堂 课 途 @高
堂 课 途 @高
堂 课 途 @高
堂 课 途 @高
堂 课 途 @高
堂 课 途 @高
堂 课 途 @高
堂 课 途 @高
堂 课 途 @高
堂 课 途 @高
堂 课 途 @高
堂 课 途 @高
堂 课 途 @高
堂 课 途 @高
堂 课 途 @高
堂 课 途 @高
堂 课 课 途 @高
堂 课 途 @高
堂 课 途 @高
堂 课 途 @高
堂 课 途 @高
堂 课 途 @高
堂 课 途 @高
堂 课 途 @高
堂 课 途 @高
堂 课 途 @高
堂 课 途 @高
堂 课 途 @高
堂 课 途 @高
堂 课 途 @高
堂 课 途 @高
堂 课 途 @高
堂 课 途 @高
堂 课 途 @高
堂 课 途 @高
堂 课 途 @高
堂 课 途 @高
堂 课 途 @高
堂 课 途 @高
堂 课 途 @高
堂 课 途 @高
堂 课 途 @高
堂 课 途 @高
堂 课 途 @高
堂 课 途 @高
堂 课 途 @高
堂 课 途 @高
堂 课 途 @高
堂 课 途 @高
堂 课 途 @高
堂 课 途 @高
堂 课 途 @高
堂 课 途 @高
堂 课 途 @高
堂 课 途 @高
堂 课 途 @高
堂 课 途 @高
堂 课 途 @高
堂 课 途 @高
堂 课 途 @高
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详细知识要点

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详细知识要点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知识要点说明:这个温习文档是我花了几周的时间用心整理而成的,并添加了一些自己的温习思绪及对知识的了解、重难点的剖析。
在这个文档中,我试图把知识要点编写得片面详细、重点突出、难点打破。
文档中最重要的知识点标志为★,重要的知识点标志为▲,这些知识要重点记忆并背熟;画下划线或加粗的是关键字;楷体字是对前一知识的解释、拓展,不要求记忆,只为增强了解。
在编辑运用的时分,要留意★▲符号有没有错位。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了解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商品是用于交流的休息产品。
〔成为商品必需同时具有两个基本条件:①必需是休息产品;②必需用于交流。
〕运用价值〔商品可以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异的人类休息〕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商品是运用价值和价值的一致体。
2.了解货币的含义及实质。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别出来固定地充任普通等价物的商品〔所以说货币是商品交流开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货币的实质是普通等价物〔普通等价物的特征: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任商品交流的媒介〕。
3.了解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腕是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货币之所以能充任价值尺度的职能是由于货币是商品,自身有价值。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用货币来表现〔表示为一定的价钱〕;只需求观念上的货币。
货币充任商品交流的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腕。
货币执行流通手腕职能时需求理想的货币。
以货币为媒介停止的商品交流,叫商品流通,其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
4.了解货币的其他职能。
货币除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腕两个基本职能外,还具有贮藏手腕、支付手腕〔货币被用来归还债务;支付工资、利息、税款、租金等〕和世界货币的职能。
5.了解纸币发生、含义、优点及发行规律。
发生:纸币是商品交流开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含义:纸币是由国度发行的、强迫运用的价值符号。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笔记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一.商品1.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基本属性(同时具备)(1)使用价值(自然属性):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2)价值(社会属性):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4.产生时间原始社会末期5.发展阶段:商品——商品;商品——等价物——商品;商品——一般等价物——商品;商品——货币——商品6.商品的生产者或消费者都不能同时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7. 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为什么都重视产品质量?(1)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必须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即顺利让渡处使用价值。
(2)消费者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购买到质量好的商品,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国家:①维护市场经济秩序②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二.货币1.产生: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一般等价物:能够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商品3.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4.贵金属特点: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5.职能:指货币在经济甚或中的作用(货币本质的体现)6.基本职能(1)价值尺度①含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②价格: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③特点:观念中的货币(2)流通手段①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②公式:商品——货币——商品(买、卖在时间和空间上可以分离)③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④特点:现实中的货币商品价格总额(价格平均水平*数量)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货币流通速度7.其他职能(1)贮藏手段:当做社会财富的代表被保存起来(2)支付手段:支付债务、地租、利息、工资、税款···(3)世界货币:购买国外商品,支付国际收支差额,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在国与国之间转移三.纸币1.铸币:具有一定形状、重量和面额价值2.纸币(1)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2)注意:国家无权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3.电子货币: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转账、支付、购买3.通货膨胀(1)含义: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现象(2)实质: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3)表现①纸币贬值②物价上涨③经济过热(4)危害:直接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①生活水平下降(购买力下降,商品销售困难)②社会经济生活秩序混乱(5)解决措施①要大力发展工农业生产,增加有效供给(根本)②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实行适度从紧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方针③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抑制消费基金过快增长④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减少流通环节(减少产品附加值)(6)原因:纸币发行量过多···(7)类型:需求拉动型,成本推动型,结构型(适度的通货膨胀有助于拉动消费和投资)5.通货紧缩(1)含义:物价全面持续上涨(2)实质: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3)表现①物价持续下降②市场疲软③经济萎缩(4)危害:引起物价下降,在短期内对居民生活有好处①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居民的消费心理②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5)解决措施:综合运用投资、消费、外贸出口等措施拉动经济增长,特别要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6.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关系(1)纸币的发行量具有客观的规律性要求,必须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不相符,则可能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现象(2)二者都会影响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因此都是必须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抑制的经济现象7.拓展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出口>进口→贸易顺差出口<进口→贸易逆差(3)交换:经济生活的中间环节产品(劳动)——市场——货币;货币——市场——商品(4)消费:经济生活的最终目的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第三课多彩的消费2.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反对两种错误倾向①反对情绪化消费②反对重物质消费轻精神消费3.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可持续性消费)(1)含义: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和,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2)表现:5R(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生)(3)原因: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个人生命健康②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③有利于促进商品生产者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环保意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要求④有利于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4.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第一单元总结综合探究1. 货币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2. 对待金钱的态度: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3. 树立正确金钱观的意义:正确的金钱观,知道我们理性地对待金钱,通过合乎道德与法律的正当途径赚钱,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于全面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我们的灵魂更纯洁,道德更高尚,人生更有意义。
高一必修一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K12教育文档)

高一必修一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一必修一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一必修一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高一必修一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②必须具备的条件:A、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B、必须用于交换,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交换是商品的基本特征。
C、凡是商品都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D、商品一定离不开流通领域,一旦进入消费领域就成为消费品,不再是商品。
③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A、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前者是自然属性,后者是社会属性)B、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C、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注:1、劳动产品不一定有价值,因为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
2、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因为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两者关系:对立统一统一:同时存在商品中,商品是两者的统一体。
对立:任何人都不能同时拥有两个属性。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因为商品是用来交换的,没有用的物品人们是不会要的),作为商品,必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缺一不可,这是两者统一的表现。
B、对立表现在:商品生产者和购买者,对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不可兼得.商品生产者要想实现商品的价值,他必须把使用价值让渡给购买者,而购买者为了得到使用价值,也必须支付出相应的价值给生产者,当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分离时,意味着交换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