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知识点笔记-第一章-河北衡水中学理科学霸-2016年高考状元笔记
高考物理第一题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物理第一题知识点归纳总结在高考物理考试中,第一题往往是选择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物理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本文将对高考物理第一题常考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考生备考时有针对性地回顾重要知识。
一、运动学知识点1.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位移是速度与时间的乘积;速度是位移改变量与时间的比值;加速度是速度改变量与时间的比值。
2. 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匀速运动时速度不变,加速度为零;变速运动时速度变化,加速度不为零。
3. 等加速度运动:加速度恒定的运动称为等加速度运动,可利用公式v = u + at 和s = ut + 1/2at²进行计算。
4. 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是指只受重力作用的物体的运动,竖直向下为正方向,重力加速度g≈9.8 m/s²。
5. 平抛运动:平抛运动是指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运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分别使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运动学公式进行计算。
二、力学知识点1. 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物体静止时要保持静止,物体运动时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2. 牛顿第二定律和力的合成:牛顿第二定律表明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外力成正比。
利用力的合成可以求解复合力问题。
3. 牛顿第三定律和力对:牛顿第三定律表明任何两个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 静力学:研究物体处于静力平衡状态时的力学现象,包括物体受力平衡条件和杠杆原理的应用等。
三、能量与动量知识点1. 动能和功的关系: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功是力对物体做的功。
动能定理表明,物体做功等于其动能的增量,即FΔs =(1/2)mv² - (1/2)mu²。
2. 动量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条件下,系统的总动量守恒。
利用动量守恒定律可以解决多物体碰撞问题。
3. 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弹性碰撞是指碰撞前后物体的总动能和总动量都保持不变;非弹性碰撞是指碰撞前后物体的总动能和总动量发生变化。
【状元笔记】高考物理知识口诀,5分钟回顾所有知识点

【状元笔记】高考物理知识口诀,5分钟回顾所有知识点!2015-11-05掌门1对1高考物理复习口诀一、运动的描述1.物体模型用质点,忽略形状和大小;地球公转当质点,地球自转要大小。
物体位置的变化,准确描述用位移,运动快慢S比t,a用Δv与t 比。
2.运用一般公式法,平均速度是简法,中间时刻速度法,初速度零比例法,再加几何图像法,求解运动好方法。
自由落体是实例,初速为零a等g.竖直上抛知初速,上升最高心有数,飞行时间上下回,整个过程匀减速。
中心时刻的速度,平均速度相等数;求加速度有好方,ΔS等aT平方。
3.速度决定物体动,速度加速度方向中,同向加速反向减,垂直拐弯莫前冲。
二、力1.解力学题堡垒坚,受力分析是关键;分析受力性质力,根据效果来处理。
2.分析受力要仔细,定量计算七种力;重力有无看提示,根据状态定弹力;先有弹力后摩擦,相对运动是依据;万有引力在万物,电场力存在定无疑;洛仑兹力安培力,二者实质是统一;相互垂直力最大,平行无力要切记。
3.同一直线定方向,计算结果只是“量”,某量方向若未定,计算结果给指明;两力合力小和大,两个力成q角夹,平行四边形定法;合力大小随q变,只在最大最小间,多力合力合另边。
多力问题状态揭,正交分解来解决,三角函数能化解。
4.力学问题方法多,整体隔离和假设;整体只需看外力,求解内力隔离做;状态相同用整体,否则隔离用得多;即使状态不相同,整体牛二也可做;假设某力有或无,根据计算来定夺;极限法抓临界态,程序法按顺序做;正交分解选坐标,轴上矢量尽量多。
三、牛顿运动定律1.F等ma,牛顿二定律,产生加速度,原因就是力。
合力与a同方向,速度变量定a向,a变小则u可大,只要a与u同向。
2.N、T等力是视重,mg乘积是实重; 超重失重视视重,其中不变是实重;加速上升是超重,减速下降也超重;失重由加降减升定,完全失重视重零四、曲线运动、万有引力1.运动轨迹为曲线,向心力存在是条件,曲线运动速度变,方向就是该点切线。
2016年衡水物理高考复习资料 第1部分-专题10

2016版·二轮专题复习
甲
乙 图 106
2016版·二轮专题复习
2016版·二轮专题复习
【解析】 由题图乙知,0~0.25T0,外圆环电流逐渐增大且Δ Δit逐渐减小, 根据安培定则,外圆环内部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场逐渐增强且ΔB逐渐
Δt 减小,根据楞次定律知内圆环 a 端电势高,所以 uab>0,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
2016版·二轮专题复习 图 105
2016版·二轮专题复习
2016版·二轮专题复习
【误区点拨】 1.不能根据图乙获取 cd 线圈中磁场的变化信息. 2.不能正确地将磁场的变化与电流的变化相转换. 【尝试解答】 由题图乙可知在 cd 间不同时间段内产生的电压是恒定的, 所以在该时间段内线圈 ab 中的磁场是均匀变化的,则线圈 ab 中的电流是均匀 变化的,故选项 A、B、D 错误,选项 C 正确. 【答案】 C
【解析】 金属框 abc 平面与磁场平行,转动过程中磁通量始终为零,所 以无感应电流产生,选项 B、D 错误.转动过程中 bc 边和 ac 边均切割磁感线, 产生感应电动势,由右手定则判断 Ua<Uc,Ub<Uc,选项 A 错误.由转动切割
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的公式得 Ubc=-12Bl2ω,选项 C 正确.
2016版·二轮专题复习
发散 3 对电磁阻尼、涡流的理解 3.(多选)(2015·全国卷Ⅰ)1824 年,法国科学家阿拉果 完成了著名的“圆盘实验”.实验中将一铜圆盘水平放置, 在其中心正上方用柔软细线悬挂一枚可以自由旋转的磁针, 如图 104 所示.实验中发现,当圆盘在磁针的磁场中绕过 圆盘中心的竖直轴旋转时,磁针也随着一起转动起来,但略 有滞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016版·二轮专题复习
高考状元物理笔记高考得高分的秘籍

高考状元物理笔记高考得高分的秘籍物理是一门实际性很强的学科,有众多的概念和规律。
在高三温习中,课本应是我们的立足点。
读书,一定要读透,不要只是走马观花、浮光剪影地翻一遍;也不要对知识融会贯串,生搬硬套。
留意对知识的深化了解和体会:明白各个概念、公式和定律的外延及外延;对一组相互关连的概念,分清主次,比拟其相反点和不同点;对一组定律、公式,搞清其相互联络和来龙去脉……一方面要深化掌握各个知识点、知识块;同时还应站在高处;掌握整个物理知识体系,从全体上和相互联络下去掌握知识。
整个物理体系,就像一座宏伟的大厦,外部有谐和、完美的结构,每个知识点都有各自的位置,它们面前有相互联络。
归结和总结的任务,关于理清知识头绪,在头脑中树立一个完整而谐和的知识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建议高三的同窗能有一个总结本,用于知识的归结和整理,置信这对大家的学习不无裨益。
假设选了一本不好的习题书,埋头做下去,似乎在一块贫瘠的土地上辛勤耕作,汗水洒了许多,收获却甚为廖廖,选择习题时,最好是讨教一下教员或往届的先生,参考他们的意见,再依据自己的状况,做出适宜的选择。
做题要留意〝思〞,〝思〞是贯串解题的全进程的,在这里特别要谈一下很重要而又常被疏忽的〝题后思〞,每道题都对应着一个或几个知识点,一种或几种解题方法,解完题后要想一想,假设这些知识点或解题方法自己掌握不好,那么在这个题上做一个记号,同时把这个知识点或方法总结到自己的笔记本上,假设这道题自己没能解出来,看过答案之后,自己最好再独立地解一遍,以便更深化的体会和掌握这种方法。
选题要〝精〞,做题要〝思〞,假定能掌握住这两点,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置信大家假设既能立足课本,打牢基础,又能巧妙做题,稳步提高,那么你们付出的努力必会失掉相应的报答。
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

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在日常的学习中,相信大家一定都接触过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学习的重点。
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知识点发愁,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1第一节认识运动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参考系1.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2.参考系的选取是自由的。
(1)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用同一参考系。
(2)参照物不一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质点1.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是,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质点条件:(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2)物体的大小(线度)<<它通过的距离3.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绝对性。
4.理想化模型: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
(为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第二节时间位移时间与时刻1.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
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t=t2—t12.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还有min,h。
3.通常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路程和位移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标量。
2.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4.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是,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两者运算法则不同。
第三节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打点记时器:通过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来记录物体运动信息的仪器。
高中物理必修一笔记整理

高中物理必修一笔记整理1.物理定律及其应用物理定律是物理学中核心的概念,它概括总结了有关物理现象的规律。
它既可以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也可以是人类所制定的抽象规律。
一般而言,物理定律由三部分组成:定义,表达式和解释。
定义描述了物理定律所要表达的概念;表达式为定律提供了可表示形式;解释则用来解释这个定律。
定律有时也可以用数学模型表示,这种模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分析和推断定律,帮助人们对物理现象作出具体的解释。
这些定律可以用来解释自然界的物理现象,也可以作为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工具或制定新型技术的基石。
2.热力学热力学是研究热力原理及其应用的学科,其目的是揭示各种热力过程的运行规律,以预测物质未来的变化。
它研究物体间的热力状态及其能量、热力系统、以及热力过程的一般性问题。
热力学的基本定理是“热力学第一定律”,它宣称:所有的性质状态改变均可以概括为热量的流入或流出。
即:任何热力过程均可归纳为热力学的三种基本过程:绝热过程、等熵过程和等温过程。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熵定律,它宣称:任何热力过程,其熵总是增加,不变量恒定。
热力学最基本的抽象单位是温度。
温度是物体温度之间水平上的比较,它可以衡量物质中能量的分布状态,也可以作为过程中物质态变化的指标。
此外,温度变化也是热力过程中能量的变化的重要指标,可以帮助人们解释复杂的物理现象。
3.电磁学电磁学是一门涉及电和磁的理论研究,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
它研究电磁现象的机理、实体的电磁特性及其相互作用等问题,是无线通信,以及多种技术的基础。
从具体的角度看,电磁学包括:静电学、磁学、电磁学和电磁控制理论。
它运用了物理定律,如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定理等,同时也运用数学技巧,如矢量运算、变分法等。
静电学是研究电极和电场的学科,讨论的内容主要有:电荷的分布、静电力的引力、位置和洛伦兹力、电能守恒与电路等。
磁学是研究磁场在物体之间产生的作用,主要包括:磁矩与磁力线、磁共线性、磁位形式模式化等。
衡水重点中学状元笔记——物理

衡水重点中学状元笔记——物理一、力学知识点汇总 (1)二、电磁学知识点汇总 (7)三、常考公式汇总 (18)四、物理经典大题题型案例 (29)五、经典实验题汇总 (30)一、力学知识点汇总Ⅰ、力的种类:(13个性质力) 这些性质力是受力分析不可少的“是受力分析的基础” 1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不同星球上不同) 2弹力:F= Kx3滑动摩擦力:F 滑= μN4静摩擦力: O ≤ f 静≤ f m (由运动趋势和平衡方程去判断)5浮力: F 浮= ρgV 排 6压力: F= PS = ρghs7万有引力: F 引=G 221r m m8库仑力: F=K 221r q q (真空中、点电荷)9电场力: F 电=q E =q d u10安培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F= BIL (B ⊥I) 方向:左手定则11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f=BqV (B ⊥V) 方向:左手定则12分子力: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距离的减小而增ABⅡ、运动分类:(各种运动产生的力学和运动学条件及运动规律)是高中物理的重点、难点高考中常出现多种运动形式的组合追及(直线和圆)和碰撞、平抛、竖直上抛、匀速圆周运动等①匀速直线运动F合=0 a=0 V0≠0②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为零或初速不为零,③匀变速直、曲线运动(决于F合与V0的方向关系) 但F合= 恒力④只受重力作用下的几种运动:自由落体,竖直下抛,竖直上抛,平抛,斜抛等⑤圆周运动: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最低点和最高点);匀速圆周运动(关键搞清楚是什么力提供作向心力)⑥简谐运动;单摆运动;⑦波动及共振;⑧分子热运动;(与宏观的机械运动区别)⑨类平抛运动;⑩带电粒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带电粒子在f洛作用下的匀速圆周运动Ⅲ、物理解题的依据:(1)力或定义的公式(2)各物理量的定义、公式(3)各种运动规律的公式(4)物理中的定理、定律及数学函数关系或几何关系Ⅳ、几类物理基础知识要点:①凡是性质力要知: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②对于位移、速度、加速度、动量、动能要知参照物;③状态量要搞清那一个时刻(或那个位置)的物理量;④过程量要搞清那段时间或那个位侈或那个过程发生的;(如冲量、功等)⑤加速度a的正负含义:①不表示加减速;②a的正负只表示与人为规定正方向比较的结果。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补充:直线运动的图象1、从S —t 图象中可求: ⑴、任一时刻物体运动的位移⑵、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直线或切线的斜.......率.大小〕 ⑴、图线向上倾斜表示物体沿正向作直线运动,图线向下倾斜表示物体沿反向作直线运动. ⑵、两图线相交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相遇⑶、比较两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关系〔看两物体S —t 图象中直线或切线的斜率........大小〕 2、从V —t 图象中可求: ⑴、任一时刻物体运动的速度 ⑵、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0...表示加速....,a<0....表示减速....〕 ⑴、图线纵坐标的截距表示........t=0...时刻的速度〔即初速度..........0V 〕 ⑵、图线与横坐标所围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在t .轴上方的位移为正........,在t .轴下方的....位移为负.....某段时间内的总位移等于...........各段时间位移的代数和........... ⑶、两图线相交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速度相同 ⑷、比较两物体运动加速度大小的关系补充: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较补充: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1、速度与加速度没有必然的关系,即:⑴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也大;⑵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也大;⑶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也为零;⑷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也为零.2、当加速度a与速度V方向的关系确定时,则有:⑴若a 与V方向相同........,V..都增大....时,不管..a.如何变化⑵若a 与V方向相反....,V..都减小......a.如何变化....时,不管★思维拓展:有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一定是矢量吗?如:电流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