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重点特训----热力环流
202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大气与气候---热力环流

气压高低比较 ③ > ② >①海①来自拔升高
②
气
压
降 低
③
B
A
C 受热均匀
若地面受热均匀,等压面应该是平行的
夯基 基础知识梳理
一、热力环流
相关概念
气压:即大气压强,单位面积上 垂直大气柱的重力。
等压面:是把空间内气压值相同 的各点组合而成的面。
等压线:是把同一等高面内气压 值相同的各点组合而成的线。
城市上空悬浮颗粒物多,遇到暖湿气流,凝结核多,易形成局地暴雨。 5、“浑浊岛”:指由于城市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居民炉灶等排放出的烟尘污染物比 郊区多,造成城区的低云量多于附近郊区,这就使得城市的散射辐射比郊区强,直接 辐射比郊区弱,大气的浑浊度显著大于郊区。
等压面
随 海 拔 升 高 , 气 压 降 低
特别提醒
“一个关键”(冷热不均是热力环流形成的关键)是确定近地面两地点的冷热。热 容量大的地球表面,与热容量小的地球表面相比,白天气温较低,夜晚气温较高。
①同一性质下垫面,考虑纬度差异 ②不同性质下垫面,考虑热容量差异 “两个方向” 垂直方向:与冷热差异有关,受热 上升 ,遇冷__下__沉_
水平方向:与气压差异有关,从 高 压流向 低 压 “三个关系”①温差关系:近地面两地有气温差。
城市风
为什么城市中心区比郊区气温高? ➢ 人类活动密集,生产、生活释放热量多 ➢ 建筑高大密集,通风性差,不易散热 ➢ 下垫面硬化多,绿化少,吸热快
夯基 基础知识梳理
一、热力环流
2. 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
城市风
空气会如何流动?
城市风
思考:为了减轻城市的大气污染,在城市规划时,根据城市热岛环流的特点,应该 怎样布局大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工业企业?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热力环流

解析:第(1)题,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甲地、乙地、丁地、丙地;甲地为高压,因此气温低于乙地; 甲地是高压,气流下沉,天气晴朗;乙地是低压,气流上升。 第(2)题,甲、丙两地之间气流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空气遇冷收 缩下沉;乙、丁两地之间气流在垂直方向上运动,故不受地 转偏向力的影响;风速的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 水平气压梯度力既影响甲、乙两地之间的风速和风向,也影 响丙、丁两地之间的风速和风向;四地之间热力环流形成的 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答案:(1)C (2)D
(3)看等压线数值的大小变化,确定风向: 依据等压线数值,由高压指向低压,且垂直等压线,按北 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以此确定风向。 (4)结合等压线图判断天气状况: ①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寒冷干燥。 ②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温暖湿润。 ③低气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高气压过境时,多晴朗天气。 ④低压中心和低压槽控制区多阴雨天气;高压中心和高压脊 控制区多晴朗天气。
的是 M 。
等压线图的判读技巧
(1)看等压线的弯曲、闭合等分布状况: ①等压线闭合,数值上呈现内大外小的为高压中心;反之 为低压中心。 ②等压线弯曲度较大且由低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为低 压槽;而由高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为高压脊。 (2)看等压线分布的疏密,判断风力大小: 等压线密集的地方,风力较大;等压线稀疏的地方,风力 较小。
(B )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冬季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陡 崖;陡崖冬季日温差是 8 ℃左右,夏季日温差是 10 ℃左 右,冬季日温差小于夏季;冬季山顶气温日变化最小;山 顶冬季日温差小于夏季日温差。第(2)题,根据热力环流原 理,夜间吹山风,冷空气沿山坡下沉集聚在谷地,导致一 天中最低温出现在山谷。 答案:(1)D (2)B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热力环流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热力环流一、典题示例材料一海陆风示意图。
材料二小说《三国演义》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公元234年春,诸葛亮在上方谷设伏兵,安排大将魏延诱敌深入。
当司马懿等人追进上方谷时,山上士兵即投下石块堵塞谷口,同时引燃谷内干柴,顿时火海一片。
正当司马懿父子以为必死无疑时,天空竟然下起了大雨,司马懿趁机逃脱。
打扫战场时发现四周山顶上散落着未烧尽的衣服碎屑和草木灰。
(1)说出白天与夜间A、B代表的陆、海近地面气温高低状况,并解释原因。
(2)在图中画出各点之间的垂直气流和水平气流。
(3)判定A、B之间的气压高低,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高低与等压面凹凸有何对应关系?(4)对比海陆间白天与夜间风向的差异。
(5)用热力环流知识解释上方谷下雨的原因。
(6)为什么打扫战场时发现四周山顶上散落着未烧尽的衣服碎屑和草木灰?答案:(1)白天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夜间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原因是与海洋相比,陆地吸热速度和散热速度快。
(2)绘图略。
(白天:B→A、A→A1、A1→B1、B1→B;夜间:A→B、B→B1、B1→A1、A1→A)(3)白天:A气压低、B气压高;夜间:A气压高、B气压低。
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向上凸起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
(4)白天,近地面风由海洋吹向陆地,为海风;夜间,近地面风由陆地吹向海洋,为陆风。
(5)谷内干柴被引燃后,空气强烈受热上升,易凝结成雨。
(6)谷内气流上升时,将未烧尽的衣服碎屑和草木灰带至空中,然后随热力环流在气温较低的四周山顶落下。
二、归纳总结1.热力环流的形成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如图所示:2.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1)海陆风(2)山谷风(3)城市风三、方法技巧热力环流中“三个关系”的判读方法(1)气温与气压的关系:近地面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近地面气温低,空气冷却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如图中甲、乙、丙三地所示)。
高三地理 一轮复习 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与风

2比海洋增温快,夜晚陆地比海洋降温快,
近地面陆地气压低于海 近地面陆地气压高于海 形成
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形成海风
形成陆风
影响 海陆风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
(2)山谷风:
白天山坡比同高度的山 夜晚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降
(2)因地面冷热不均,导致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 进而等压面发生弯曲,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上凸者 气压高,下凹者气压低,即PC>PD,PB>PA。
(3)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区类型相反, 即近地面为高压,高空则为低压。
2.应用 (1)判断气压高低:如上图中比较同一地点不同高度气
压值和同一水平面上不同点的气压值可得:PB>PA>PC>PD。 (2)判断下垫面的性质和冷热:
[考点一线串] 1.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关键抓住以下两点关系:
(1)温压关系:(如上图中甲、乙、丙三地所示)。
(2)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从高压吹向低压。(如上图 中①②③④处风向所示)
[指点迷津] (1)图中气压的高低是相对于同一水平高度而言的,因而图
中高压的数值并不一定大于低压的数值。在同一水平面 上,高压的数值大于低压;在垂直方向上,近地面低压 的数值要高于对应高空高压的数值。 (2)在同一水平面上,气流总是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
响时
夹角 压;南半球反之
图示
[技法一招鲜] 在等压线图上判断风向时,可用“左右手法则”来 判断,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具体方法是: “伸出右(左)手,手心向上,让四指指向水平气压梯度 力的方向,拇指指向就是气流偏转方向。高空的风向与 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垂直;近地面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 力方向成一锐角。如下图(单位:bpa):
高中地理人教版高三一轮总复习 热力环流 (25张PPT))

一、热力环流
海气 拔压 越越 高低
空间气压值相同 的各点组合而成 的面叫做等压面。
1000(百帕) 1005
等温面、等高面 等压面 1010
B
A
C
在无其它因素的影响下,理论上同纬度海拔 相同的地方,气压值也相同。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 它是大气运动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低
高
B
AC
【练习4】右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冬季情况的示意图,图中阴
影部分为林地,空白部分为均值裸地。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②、④两地的风向分别是:
A、西风和东风
B、东风和西风
C、西南风和东北风 D、西北风和东南风
高 低压 高
2)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上图
中等压面分布的是:
图2-5为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箭头为气流方向,空间高度为对流层厚度。 据图判断5~6题。
高高低低
(1)气压高低是相对于同一水平面的其它地方而言, 同一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2)同一地点高空气压与地面气压状况相反;地面冷 高压,热低压(热力成因)
(3)根据等压面凹凸判断气压高低:同一水平面上, 等压面向上凸为高压,等压面向下凹为低压(高高低 低) (4)空气下沉运动,地面高压;空气上升运动,地面 低压;同一水平面上,空气始终是由高压流向低压。
气压:②>①=③>④=⑤>⑥ 气温: ①=③ > ② >④=⑤ >⑥
高
低
高
④
⑥
⑤ 1000(百帕)
低①
热
高②
冷
等压面的弯曲
1010
低③
热
【练习3】下列四幅等压线分布示意图中,正确的是哪幅? 〖解析〗 ①明确图形结构: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热力环流

[解析] 由通过风向的主体变化可推测,山谷的大致走向为东西走向,由偏南风 与偏北风的风速比较,偏北风风速较低,推测南坡较高,在下坡运动过程中受重 力影响风速较大,故D项符合题意。
(2)因地面冷热不均,所以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进而使等压面发生弯曲。 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向上凸处气压高,向下凸处气压低,即PC>PD,PB>PA。 (3)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区类型相反,即近地面为高压,高空 则为低压。
2.等压面图的应用
(1)判断气压高低:如图9-20中,比较同一 地点不同高度气压值和同一水平面上不 同地点气压值可得 PB>PA>PC>PD (2)判断下垫面的性质 ①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 a.夏季:等压面向下凸处为陆地,向上凸处为海洋(湖泊)。 b.冬季:等压面向下凸处为海洋(湖泊),向上凸处为陆地。 ②判断裸地与绿地:裸地同陆地,绿地同海洋。 ③判断城区与郊区:等压面向下凸处为城区,向上凸处为郊区。
热力环流
1. 热力环流形成过程
(1)垂直运动:热上升、冷下沉。 (2)水平运动:由高压向低压。 (3)近地面气压差异:热低压、冷高压。 (4)垂直方向气压差异:垂直方向上近 地面与高空高低压名称相反,但高空气 压值低于近地面。
等压面图的判读与应用
1.等压面图的判读技巧
(1)由于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不同高度的大气所承担的空气柱高度 不同,导致在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增加气压降低,即PA>PC,PB>PD。
(a) (b)
4.下列说法可能的是 (A)
A.a地风向为西北风
B.③地气温低于④地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训练:热力环流的原理和应用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训练:热力环流的原理及应用山谷风环流因山地平原地形的差异而产生,对冬季静稳天气(近地面风速较小,大气稳定)下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而海陆风的影响则相对较弱。
静稳天气下,下图中山前地区的偏南风与偏北风以日为周期的消长与进退影响着北京及其以南地区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变化。
据此完成1—3题。
1.冬季海陆风环流对京津冀地区的影响较弱,其主要原因是A.植被覆盖率较低B.海平面略有下降C.热岛效应较明显D.海面被海冰覆盖2.下图所示的山谷风环流中,能将南部大气污染物汇聚至北京的气流是A.①B.②C.③D.④3.在静稳天气条件下,北京市冬季凌晨至清晨大气污染物浓度明显降低的地区是A.北部地区B.南部地区C.东部地区D.西部地区草原犬鼠(土拨鼠)有自己的生存智慧。
它们善于挖掘洞穴,其洞穴有两个出口:一个是平的,而另一个则是隆起的土堆(如下图)。
这使地面上的风能够吹进洞穴,形成“穿堂风”,给犬鼠带去习习凉风。
据此,完成4—5题。
4.根据上图犬鼠洞穴的“穿堂风”,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甲为气流出口B.甲洞口气压比乙洞口高C.乙处气温较低D.甲洞口地面气流流速较快5.湖南省衡阳市丘陵地区的民居要利用“穿堂风”,以下布局合理的是A.房屋东西朝向,房前河流,屋后水泥地面B.房屋东西朝向,房前水泥地面,屋后山林C.房屋南北朝向,房前山林,屋后河流D.房屋南北朝向,房前水泥地面,屋后河流河北省张北坝上地区,建有特大型风电站。
山区风机布局在山脊、鞍部、沟谷等风力强劲、风向稳定的地方,风电场占地面积大,对捕鼠黄鹰柄息、觅食危害较大。
下右图为山脊上空黄鹰空中盘旋路线示意图。
据此回答6—7题。
6.据图推测常影响黄鹰在空中盘旋的风最可能是A.谷风B.西南季风C.盛行西风D.热岛风7.下列天气对黄鹰飞行威胁最小的是A.雨雪天气B.低温寒潮C.北风强劲D.微风和煦山谷风是山区昼夜间风向发生反向转变的风系。
白天太阳辐射导致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强烈,暖空气沿坡面上升,形成谷风;反之,则形成山风。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热力环流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热力环流一、知识讲解(一)热力环流的形成——一个过程、两个方向、三个关系1.一个过程2.两个方向3.(1)温差关系:(如上图中甲、乙两地所示)。
(2)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
(如上图中M、N处风向所示)。
(3)等压面的凹凸关系:①受热地(乙地):低空下凹、高空上凸。
②冷却地(甲地):低空上凸、高空下凹。
4.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1)海陆风①成因分析——海陆热力差异是前提和关键②影响与应用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
(2)山谷风①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白天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升温快,气流上升,夜晚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降温快,气流下沉,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
所以,山谷地区不宜布局有污染的工业。
(3)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①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②影响与应用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于下沉距离之外。
二、经典高考试题1.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
完成下题。
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A.东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解析高空等压面分布是乙处高,甲处低,则可推知高空气流由乙流向甲,进一步推出近地面由甲流向乙,如图所示:甲乙两地经度相同,根据纬度可知近地面由甲流向乙是南风,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向右偏,南风偏转成西南风。
B项正确。
答案B2.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1)~(2)题。
(1)该城市可能位于()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B.40°N附近大陆西岸C.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D.40°N附近大陆东岸(2)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A.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B.降雪的可能性较郊区大C.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至郊区D.不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解析第(1)题,由图读出该城市冬季平均气温在0℃以下,40°N附近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或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与其比较吻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重点特训热力环流、单选题图1为“某区域热力环流剖面示意图”,图2为“该环流近地面与 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2•若该环流为城市与郊区间的热力环流 ,则下图中对该环流的近地面状况示意正确的是3•关于对流层中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热力环流中气温越低的地方,气压一定越高 B. 近地面气温高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气压较高 C. 在同一水平面上,气温越高,密度越小,气压则越低 D. 热力环流、气旋与反气旋都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4•图中,能够正确表示热力环流的是()C. c 处吹西南风D. d 处为上升气流A .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A . a 处吹东南风 b 处为上升气流B . ( )效区城区效区 等温面①效区城区效区等温面效区城区效区等压面效区城区效区 等压面④A.时间为白天B.山谷气温较高C.山谷易降水D.山坡气压较高6•下列现象的产生与热力环流有密切关系的是A.极光B.太阳风C.夜雨D.流星雨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热力环流实验,在图示密封的容器中左侧放置一个冰块盒,一个热水盒,在冰块盒上放置一个点燃的蚊香,图示箭头表示烟雾的部分路径。
DBF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5.图示右侧放置完成下面小C.湖、岸太阳辐射差异D.湖、岸植被类型差异7 •图示实验可以形成几个热力环流圈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 4个 &实验最不能证明的原理是 A .受热处气流上升B .冷却处气流下沉C.近地面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D •高空中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废气和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热岛环流。
下图为“城市热岛环流示意 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城市热岛环流示意9.市区与郊区相比,近地面 A .气温高,气压高B •气温高,气压低C.气温低,气压低 D •气温低,气压高10 •为了减少对市区空气的污染,该城市火电厂厂址应选择在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大湖湖泊与湖岸之间存在着局部环流,下图为我国某大湖东湖岸某时刻实测风速 垂直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形成大湖湖泊与湖岸之间局部环流的根本原因是 A .湖、岸热力性质差异B .湖、岸地形高低差异(m/s)12 •图示环流最明显的时间可能是 A .夏季白天 C.夏季晚上 13. 闵敏同学在研究“小区宜居环境”问题了解到:门、窗都敞开一般会有“穿堂风”流经房屋内。
从热力环流的原理判断,下列示意图中“穿堂风”现象最明显的是14. 读某地近地面风向示意图,图中甲为海洋,乙为陆地,该风为热力环流的一部分,图示 风向常出现在A .北半球白天B .南半球白天 C.北半球夜晚 D.南半球夜晚“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现象。
统民居景观,下右图示意穿堂风的形成。
据此完成下面各题B .冬季晴天 D.冬季阴天B.乂门•单地D.今大门F 左图是我国四川某山区的传找阳1山棒地谢15.“穿堂风”形成的原理和右图近地面气流运动的方向是A.热力环流原理由北向南 B •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由南向北C.热力环流原理由南向北D.温室效应原理由东向西16•要使房屋背后的山林夏遮荫、冬挡风,最适宜栽植的地带性植被是A.落叶阔叶林B.常绿硬叶林C.常绿阔叶林D.针阔叶混交林二、填空题17.某学生利用自己制作的学具,模拟演示“热力环流”过程。
实验开始前,学生观察到木盒中间悬挂的锡纸条没有明显的摆动,如图甲所示。
实验开始后,学生点燃蜡烛,并在、纸杯中放入冰块,逐渐观察到两张锡纸条有明显的摆动,如图乙所示。
多次重复实验,学生发②輻簸备1③甥娥鲁2④埒煙⑤W、⑥谴鬥水勇咗(1)根据实验过程绘制与乙一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并标出近地面气压的高低状况。
现结果相同。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畐甲(2) 该实验结果说明 ________ 引起热力环流,其中首先出现气流的 ______________ (垂直或水平)运动。
(3) 为更好地观察到实验现象,让锡纸条的摆动幅度更大,请提出你的建议。
(4) 原理迁移: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热力环流现象有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 。
18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海陆风包括海风和陆风, 是因热力环流而形成的, 其风向在一天中有明显变化。
材料二:图甲、图乙分别示意 M N 两点间两个不同时刻的热力环流情况 (单位:百帕),團甲图乙(1) A 、B 两点风力更大的是 _______________ ,判断理由是 ____________ 。
(2) 根据近地面风的受力分析,与等压线垂直的力为 ___________________ ,与风向相反的力为 ___________ 与风向垂直的力为 _______________ 。
(3)图甲中的M 地与N 地之间吹 ____________ (海或陆)风,乙图中的M 地与N 地之间吹 ______________ (海 或陆)风。
图甲反映的是 ____________ (白天或夜晚)的热力环流情况,M 、N 两点中温度更高的(4)如果乙图中 M 与N 之间的风向是正东风,则高空 P 与Q 之间的风向是19. 如图是某地高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各题。
20001000^「西 AB(1)图中点①〜⑤,气压由高到低排序为等压面 亠等鬲面 M N 两点均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3000^④(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两地受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空气 _________ ;冷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气_________ 。
(3)用“T”完成图中热力环流。
(4)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之间,则 A B中代表城区的是,说明判断的依据:________ ,该热力环流对城市空气产生的有利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 。
(5) __________________ 若图中A处为海洋,B处为陆地,则该热力环流出现在 _ (填白天或夜间),对沿海地区的气候影响是_________ 。
20.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左图中,甲地空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升或下沉),其地面气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于或低于)乙地。
(2)请在左图中a、b线段上分别补画箭头,完成甲乙和甲丙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左图表示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则表示城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甲、乙、丙)(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右图所示的海陆热力环流现象通常出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天或夜间),此时近地面吹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海风或陆风)。
21 •读“北半球热力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I I I(D) (E) (F>(B) (A) (C){南、、、、、(北)■(1)A地气温比B、C两地_________ ,气压比B C两地__________ , D、E、F中,属于高压区的是___________将A,B,D,E按气压高低从大到小排序________________(2 )用“~”画出高、低空大气水平运动方向,完成热力环流示意图2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绿洲是沙漠中具有水草的绿地,绿洲与周围的沙漠在局部地区会形成热力环流。
材料二 图甲为夏季某日新疆吐鲁番盆地某绿洲与周围沙漠气温日变化示意图。
图乙为 该地景观图。
] "T r 1 "T T "T T00:0006:0012 0018:00":闻北哀吋何图甲洲局地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白天该地近地面吹 ______________ ,夜间该地近地面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简述沙漠绿洲局地热力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23. 读北半球某地热力环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B) (A} (C)(A) (3)若该热力环流表示“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 图中各地表示城市的是 表示郊区的是或—,若要建造一处绿化带,则图中之间或 之间比较合适。
(1 )沙漠气温比绿洲高的时间段是,此时段绿洲气压 (高或低),沙漠绿沙灑*(2)在下图中添加箭头,完成图示地区热力环流示意图,并填写风向。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 两处比较, __________ 处温度较低, 处气压较低, 雨天气。
C 、D 两处比较, ______________ 处温度较低, _____________ 处气压较低。
(3)简述城市热岛环流对城市大气环境带来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 24.新西兰是南半球著名的岛国(见下左图) ,由南岛(见下右图)与北岛共同组成。
当地气候湿润,降水丰沛。
新西兰首都惠灵顿依山坡而建,三面环山,西面朝向大海,大风日数 较多,有“风城”之称。
根据图上信息并结合全球性大气环流与热力环流知识解释惠灵顿被称为“风城”。
25.为了探究热力环流的形成,宿迁市某中学高一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 请根据实验内容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实验过程:在一个比较大的相对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内, 分别放置一个电炉和一大碗冰块,在玻璃柜顶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纸片 M,在玻璃柜底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竖立 纸片N (图中甲)。
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观察纸片M N 的偏动情况。
________ 处最可能出现阴(1或7月)。
崗空近地面(1)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纸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向(左或右)偏,甲图中冰块对应乙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图A B、C D四点中气压最高的是,气温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