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格系列推板基本原理

合集下载

服装制板与推板技术第二章服装工业推板概述

服装制板与推板技术第二章服装工业推板概述
采用摞剪法时,一般先绘制出小规格的基本样板;再把需要推板的各个号型 系列样板剪成各规格近似的轮 廓;然后将全部规格样板,大规格在下,小规格 在上,按照各部位规格差数逐边逐段地推剪出所需要的规格系 列样板。这种方 法较为原始,现在已不多用。 3. 等分放码法
等分放码法也称总图推板法,是以最大规格和最小规格作为基准样板,按照 设定规格系列连接最大档和最 小档各放码控制点,并进行多级等分,然后将各 分级放码控制点连接形成各号型的系列样板的方法。
第一节 服装推板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Here your title
(4)确定坐标轴X 轴为AD 线的 1/3 点处,Y 轴为AB 线 的 1/4 点处,将 A、B、C、D 四点按各部分分配比例进行扩 大:A 点沿 X 轴向左扩大横向档差 1/4=0.25 cm,沿 Y 轴向 下扩大纵向档差 2/3=0.67 cm ;B 点沿 X 轴向右扩大横向档 差 3/4=0.75 cm,沿 Y 轴向下扩大纵向档差 2/3=0.67 cm ; C 点沿X 轴向右扩大横向档 差 3/4=0.75 cm,沿 Y 轴向上扩 大纵向档差 1/3=0.33 cm ;D 点沿X 轴向左扩大横向档差 1/4=0.25 cm,沿 Y 轴向上扩大纵向档差 1/3=0.33 cm。然 后连接 A1、B1、C1、D1 点得到放大样板,如图 2-1(d) 所示。
第一节 服装推板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Here your title
服装推板是服装工业化生产的产物。 根据工业化批量生产的要求,同一款式的服 装要适应不同体型的人群 穿着,就要进行 规格尺寸的缩放处理,以保证满足大多数消 费者的需求。同一款式的服装根据人的体型 不同可 以设定多个规格,这些规格样板可 以通过制板来实现。但单独绘制样板不仅会 造成同一款式各个规格样板之间 “形”的 误差,反复计算也加大了制板师的工作量, 因此,进行科学、高效的样板缩放有利于提 高制板的速度 和质量,使工业化生产更科 学、规范,更容易被控制。

服装工业推板的原理与原型推板

服装工业推板的原理与原型推板

服装工业推板的原理与原型推板服装工业推板的原理1、推板的定义服装工业推板是工业制板的一部分,它是以中间规格标准纸样(或基本纸样)作为基准,兼顾各个规格或号型系列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地计算,正确合理地分配尺寸,绘制出各规格或号型系列的裁剪用纸样的方法。

在服装生产企业中,通称推板,也称放码、推档或扩号。

2、推板的类型推剪法▼推画制图法(一图全号法)▼3、推板的原则服装的造型结构不变,是“形”的统一;推板是制板的再现,是“量”的变化。

4、推板的依据选择和确定中间规格绘制标准中间码纸样基准线的约定推板的放缩约定档差的确定合理选择基准线和基准点要适应人体体型变化规律;有利于保持服装造型、结构的相似和不变;便于推画放缩和纸样的清晰。

常用的基准线位置如下:上装:前片——胸围线,前中线或搭门线、前宽线;后片——胸围线,后中线、后宽线;一片袖——袖根线,袖中线;领子——通常从后领中线进行放缩,基准位置为领尖;下装:裤装——横裆线,裤中线(挺缝线);一般的裙装——臀围线,前、后中线;圆裙以圆点为基准、多片裙以对折线为基准线。

档差档差是指某一款式同一部位相邻规格之差。

各部位档差不相同,这主要是由人的体型变化特点决定的;根据款式及产品定位不同,档差有所不同;各规格间,档差并非均匀变化,可存在有“跳档”或“零档差”现象。

女装原型的推板1、女上装原型的推板规格尺寸及档差(单位:cm)后片:后背长AF=38后袖窿深AD=B/6 7后领宽=B/20 2.9后背宽=B/6 4.5后胸围=B/4 2.5后腰围=W/4 1.5-1后领深=后领宽/3后落肩=后领宽/3后冲肩=2后肩省长=后肩斜长/2前片:前领深=后领宽-0.2 1前落肩=后落肩*2前领宽=后领宽-0.2前胸省宽=前领宽/2前胸宽=B/6 3前胸围=B/4 2.5前腰围=W/4 1.5 1前肩斜长=后肩斜长-1.5 袖片袖长54(档差1.5)袖山高=AH/4 2.5袖肘线高=袖长/2 2.5。

服装工业推板的原理

服装工业推板的原理

服装工业推板的原理通常,同一种款式的服装有几个规格,这些规格都可以通过制板的方式实现,但单独绘制每一个规格的纸样将造成服装结构的不一致,如:牛仔裤前弯袋的这条曲线,如果不借助于其他工具,曲线的造型或多或少会有差异。

另外,在绘制过程'p,由于要反复计算,出错的概率将大大增加。

然而,采用推板技术缩放出的几个规格就不易出现差错,因为号型系列推板是以标准纸样为基准,兼顾了各个规格或号is!系列关系,进行科学地计算,绘制出的系列裁剪纸样,保证了系列规格纸样的相似性、比例性和准确性。

目前,服装工业纸样推板通常有两种:(一)推拉探剪法〔又称推剪法〕这种方法一般是先绘制出小规格标准基本纸样,再把需要推板的规格或号型系列纸样,依此剪成各规格近似纸样的轮廓,然后将全系列规格纸样大规格在下,小规格(标准纸样,在上,按照各部位规格差数逐边、逐段地推剪出需要的规格系列纸样。

这种方法速度快,适于款型变化快的小批量、多品种的纸样推板,由于需要较高的熟练技艺,方法又比较原始,已不多用:。

(二)推画制图法(_又称一图全号法)该方法伴随着数学及技术的普及而发展起来,是在标准纸样的基础仁,根据数学相似形原理和坐标平移的原理,按照各规格和号型系列之间的差数,将全套纸样画在一强样板纸上,再依此拓画并复制LI各规格或号"l3系列纸样,随着推板技术的发展,推画制图法.又分“档差法”、“等分法”和“射线法”等(,服装工业推板一般使用的是毛板(也可以使用净纸样)。

本书推荐介绍的推板方法是目前企业常用的档差推画法。

这种方法又有两种方式;①以标准板作为基准,把其余几个规格在同一张纸板止推放出来,然后再一个一个地使用滚轮器复制,最后校对一遍;②以标准板作为基准,先推放出相邻的一个规格,剪下并与标准板核对,在完全正确的情况下.再以该板为基准,放出更大一号的规格,依此类推。

对于缩小的规格,采用的方法与放人的过程- 样。

推板的原理来自于数学中任意图形的相似变换,各衣片的绘制以各部位间的尺寸差数为依据,逐部位分配放缩量。

服装推板原理

服装推板原理

服装推板原理服装服装推板原理 1来自于数学中任意图形的相似变换,但却不完全等同于规则几何图形的扩缩比例关系。

在样板推放时,我们既要用任意图形相似变换的原理来控制“版型”,又要按合适的推档规格差数(即档差)来满足“数量”。

因此“量”与“型”是推放的依据。

(一)“量”与“型”的关系1.“量”是数量,即服装规格国家标准。

成衣工业化生产的制板规格,需要参照服装号型国家标准GB/T1335.1-1997(男子)来执行,是“量”的基础。

服装号型规格是推档的依据,服装样板各控制部位的“量”也是以此为基础确定的。

2.“型”是造型,其出发点是衣片结构,量与型的关系相辅相成,“量”在服装样板各部位的分布要符合款型需要、准确无误。

“型”要满足“量”,“量”实质上是为“型”服务的,“型”又受到“量”的控制,推板时必须从“量”与“型”双向考虑,真正符合立体塑型的要求。

二)推板原则系列尺寸的样板推放,根据服装结构平面图(裁剪样板)分解的局部板块进行放大缩小。

并且每个模板由于风格和造型的需要以及特定的局部位置而形成自己的板型(平面几何)。

有些图形比较复杂,有些比较简单,但它们都是相互联系的,统一在一个整体中的结构造型中。

1.服装整体结构中每个独立的样板块,有的是因款式造型需要断开的,有的是因人体结构的需要而分割开的或将两者有机结合。

例如三开身结构,使样板分割形成不同板块,有时在一件衣服中因造型需要可能是由多块分割组成的,较为复杂,但最终都离不开人体,都与创造一个人体是分不开的。

这是由服装结构设计的根本属性决定的。

因此服装推板离不开人体体型,离不开人体体型的变化发展规律。

总体版型是在标准型上确定的,放大与缩小就是建立在标准体的变化生长发展规律之上。

可以说“量”与“型”的把握,离不开人体。

所以推板首先要掌握和了解人体的变化规律和服装各控制部位标准数据的推算。

2.国家标准号型数据基本体现了人体的变化规律,给出了主要标准数据。

从服装号型系列分档数值5·4系列标准人体,从A型体生长发展规律来看,人体总体高即“号”每增长或减少5cm,上体基本增长或减少2cm,下体基本增长或减少3cm,全手臂长增长或减少1.5cm,肩宽增长或减少1.2cm,背长增长或减少lcm,胸围增长或减少4cm,腰围增长或减少4cm,臀围增长或减少3.2cm,领围增长或减少lcm,这是主要的服装号型各系列分档数值。

服装推板原理

服装推板原理

服装推板原理服装推板是一种常见的服装陈列方式,通过将服装架在斜向的板上,让服装自然地向前倾斜展示。

这种陈列方式不仅可以有效地展示服装的款式和特色,还可以节约空间,吸引顾客的注意力。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服装推板的原理及其优势。

首先,服装推板的原理是利用斜面的重力作用。

斜面可以使服装自然地向前倾斜,展示出服装的整体效果。

这种展示方式不仅可以更好地展示服装的特色和款式,还可以让顾客更容易地观察服装的细节,从而提升购买欲望。

其次,服装推板还可以节约展示空间。

相比于传统的平面陈列方式,服装推板可以更加紧凑地展示更多的服装,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

这对于一些小型服装店或者临时性的陈列活动来说,尤为重要。

另外,服装推板还可以提升顾客的购买体验。

通过斜向展示,顾客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服装的整体效果,更容易找到自己喜欢的款式。

这种直观的展示方式可以让顾客更加愿意停留在陈列区域,增加他们的购买欲望。

此外,服装推板还可以提高店铺的陈列效率。

通过合理设计推板的高度和角度,可以更加有效地展示不同款式的服装,让整个陈列更加有层次感和美感。

这有助于提升店铺的整体形象,吸引更多顾客。

最后,服装推板的原理还可以延伸到其他产品的陈列。

除了服装,一些小型商品、鞋子、包包等都可以采用推板的陈列方式,让产品更加直观地展示给顾客,提升产品的吸引力。

总的来说,服装推板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陈列方式,通过利用斜面的重力作用,可以更好地展示服装的特色和款式,节约空间,提升顾客的购买体验,提高店铺的陈列效率,适用于各种服装店和零售场所。

希望本文对您了解服装推板的原理有所帮助。

服装工业推板的基本原理与基本依据

服装工业推板的基本原理与基本依据

服装⼯业推板的基本原理与基本依据⼀、服装⼯业样板推板的基本原理服装号型、规格系列推板,运⽤了数学中相似形原理、坐标等差平移原理和任意图形在投影射线中的相似变换原理,图4-1是任意图形投影射线相似变换原理⽰意图。

服装样板推放、绘制出的成套号型规格系列样板,必须具备三个⼏何特征,即相似性、平⾏性和规格档差⼀致性。

(1)同⼀品种、款型、体型的全套号型规格系列样板,⽆论⼤⼩,都必须保持廓形相似。

(2)全套号型规格系列样板的各个相同部位的直线、曲线、弧线都必须保持平⾏。

(3)全套号型规格系列样板,由⼩到⼤或由⼤到⼩依次排列,各相同部位的线条间距必须保持相等的规格档差和结构部位档差。

服装⼯业样板推板的基本依据(⼀) 标准样板是服装⼯业推板的基准依据(⼆) 产品的号型规格系列是样板形成系列的技术依据(1) 推板的号型系列设置执⾏上装5.4系列,下装5.2系列国家标准。

(2) 推板的号型规格系列,按国标要求进⾏Y、A、B、C四种体型搭配组合。

(3) 不论采⽤何种⽅法制图推板,全套号型规格系列样板都必须具备:款型相似、线条平⾏、全套样板从⼩号到⼤号各相同的结构部位必须保持等差或等距。

(4) 不论是⼿⼯推板,还是运⽤计算机辅助推板,在设计绘制标准样板的平⾯结构图(净样板)时,最好运⽤数学⽐例设计公式,尽量不⽤定⼨或少⽤定⼨。

(三) 号型规格系列档差是号型规格系列样板扩放、推画的数值依据(1) 上下装成⾐规格系列主要结构部位,如⾐长、胸围、肩宽、领围、袖长及裤长、腰臀围的规格档差,从号型控制部位分档档差转化、移植。

(2) ⼀些没列⼊号型控制部位的次要的具体结构部位的规格档差值,则可运⽤标准样板结构设计制图的⽐例公式,从上下紧相邻的号型相同部位规格差值中计算求取。

今天的⽂章分享就到此结束,如果对我⽂章有任何疑问和看法,可以在下⽅留⾔和⼩编互动!。

服装纸样推放的原理及方法

服装纸样推放的原理及方法

服装纸样推放的原理及方法一样板推放的目的1.服装本身的多规格在当今服装工业的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同一款式的服装按照多种规格或号型系列的要求组织生产,从而满足大多数消费者的需求。

2.保证服装的外型不变采用推板技术能很好的把握各规格或号型系列变化的规律,使款型结构一致,3.速度快采用推板技术有利于提高制板的速度和质量,使生产和质量管理更科学,更规范,更容易控制。

二样板推放的原理推档的原理来自于几何相似型原理。

但人体不同于几何图形,因此既要用相似型原理来控制“形”,又要按人体规律来满足“量”。

下面用女上装原型的分割来进一步阐述推板的原理。

原型的主要控制部位的公式:前后胸围:B/4+2.5背宽尺寸:B/6+4.5胸宽尺寸:B/6+3后领中点到胸围线尺寸:B/6+7(一)原型的分割(图一)图一(二)原型放大、缩小量的位置及分量(图二)三样板推档的方法1.直接推档法特点:A、利用基准样板做曲线板,毛缝可直接用,速度快。

B、易产生误差,要求操作人员熟练。

C、对于分割线较多的款式,难度大,误差也会越大。

2.制图法净缝推板,在同一张纸上推放。

特点:A、准确B、图纸易保存C、速度慢D、适用于分割线较多的款式。

3.等分法利用最大和最小码建立坐标,几个码分几份。

4.计算机放码四样板推档的一般步骤(一)首先要选择和确定基准样板。

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进行工业样板推档,首先要选择和确定基准样板,基准样板又称中间码纸样或封样纸样。

是制板人员依据号型系列或订单上提供的各个规格码,选择具有代表性并能上下兼顾的规格作为基准,以此规格进行制板。

一般来说,基准样板采用中间规格,通常的规格有S、M、L、XL码等,在这四个规格中多选择M码作为标准中间码,S码规格以M码规格为基准进行缩小,L码规格以M码规格为基准进行放大,而XL码又在L码基础上放大,这是因为,目前推档的过程多数情况是由人工来完成,这或多或少会产生误差,选择中间规格的样板进行推档能尽量减小误差的产生,如果以最小规格去推放其余规格或以最大规格推缩其余规格,产生的误差相对来说会大些。

推板基础知识

推板基础知识

胸围B 腰围W 臀围H 领围N 肩宽SW 头围HS 袖长SL 袖口CW 袖笼周长AH衫规格设计:『170/88A』身高170CM;净身胸围在86~89之间1、衣长L:742、胸围B:1103、肩宽SW:47.24、袖长SL:595、领围N:39推板基础知识一、推板的定义按照服装号型档差规格,以母版(一般为中间码)为依据,考虑各个部位尺寸的相关性,通过计算缩放量,绘制完成同款多规格系列工业样板的缩放过程就称为推板或放码二、推板的依据在进行推板前首先应对标准母版进行核对;其次应以人体或服装各部位的规格档差为依据设置产品的规格系列,进行全套裁剪样板的推移与放缩。

规格系列可分为号型规格、成品规格、配属规格三大类。

三、推板的方法1.点放码法(坐标法)2.纸板推放法3.线放码法4.摞剪法5.等分法四、推板的流程确定基准线→确定放码点→确定放码方向→确定放码量→拓板→复验与标注五、服装推版原理分析与计算(一)原理分析:1.服装结构制图过程中比例计算的基数是服装成品尺寸,而服装推版过程中比例计算的基数却是服装各尺码之间的规格档差2.服装推版过程中比例计算公式是删除了调节值内容的,只要是因为在衣片的结构设计过程中,已对衣片作了相应的调节;3.服装推版过程中某些控制点或控制部位可以采用该部位所占整体比例进行推算。

(二)公式计算1.上装推版计算(1)衣长:当袖窿深线为X坐标时,衣长的推放量分配在衣长两端水平线处。

(2)腰节长:腰节长档差-衣长上平线处的放缩量{3}袖窿深:2/10胸围档差(4)横开领:2/10领围档差(5)前直开领:2/10领围档差(6)后直开领:不变,一般保持原有数值(7)肩宽:1/2肩宽档差(8)落肩量:保持原有的肩线斜度(9)前胸宽:1.8/10胸围档差或 1.5/10胸围档差(10)后背宽:1.8/10胸围档差或 1.5/10胸围档差(11)袖窿宽:1/10胸围档差(12)胸围大:一般四开身结构按照1/4胸围档差计算;三开身按照胸宽加袖窿宽的档差计算(13)袖长:袖长档差—袖山高放缩量(14)袖山高:1.5/10胸围档差(15)袖肥:2/10胸围档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0
165
170

80
84
88
92
体型
Y
A
B
§4、服装推板基本知识
★一、样板缩放原理 二、衣片样板焦点确定 ★三、样板缩放方法 ★※四、档差计算方法 五、典型款式点放码各点计算
一、样板缩放原理
1、相似图形的缩放条件(见图2.4.1) (1)、必须有一交点(O点(0,0)); (2)、每条结构线必须成平行状(风格保持不变) (3)、每个图形端点的周边图形是相似的(A、B、C、D)。
图2.4.1 相似图形缩放原理
2、某些细部不变(保持风格) (1)、省道量不变; (2)、叠门、领缺量、圆角……保持不变。 3、焦点(原点O)设置原则(见图2.4.2) 焦点(原点O)的位置应尽可能设置在纸样结构图内部 ,距离焦点近的点 误差小,远点误差大。
图2.4.2 焦点设置原则
二、衣片样板焦点确定
三、各类风格服装规格设计
1、各类风格服装的特点 宽松类服装看不出身体轮廓;较宽松类服装略看出身体轮廓;较贴体类服装 比较明显显示身体轮廓;贴体类服装充分反映人体体型特征。 2、规格设计 ①、前腰节长FWL=人体腰节长+2左右=(0.2G+8)+2 ②、衣长L=a*前腰节长=0.4~0.6G+6 0.4G(短);0.6G(长)
图2.3.3 贴体卡腰类衣身平衡
2、衣身结构平衡的三种方法 ①、前衣身浮余量大部分或全部下放( 适用于宽松类服装)(如图2.3.1)。但下 放量必须≤2,因为下放量越大,前片起翘 程度越大。 ②、前浮余量部分下放收、部分收省, 适用于较贴体、较宽松及B-W<18 的贴体 类(如图2.3.2)。 ③、前浮余量全部收省,使用于BW≥18的贴体类。 3、内衣对衣身结构的影响 内衣厚度:衬衫:1.5,薄毛衣:2.5, 厚毛衣:4。对于秋冬装而言,后领口处 抬高a≤0.5,肩端点处抬高a /2。
(3)袖窿形状主要指前、后冲肩量及袖窿凹度:宽松型、较宽松型、较贴体型、 贴体型。
①宽松型
(见图2.3.4)
②较宽松型
(见图2.3.5)
(见图2.3.4)
(见图2.3.5)
③较贴体型 ④贴体型
(见图2.3.6) (见图2.3.7)
图2.3.6 较贴体型袖窿
图2.3.7 贴体型袖窿
五、女装胸腰差、臀胸差的衣身风格结构分类
⑦、实际前浮余量=B*/40+2 -0.7垫肩-0.05(B的松量-12) =
⑧、实际后浮余量= B*/40-0.5 -0.7垫肩-0.05(B的松量-12) ⑨、后衣长补充量(因衣长纵向厚度的影响)=0.5左右 ⑩、前衣身门襟处B的补充量≤1 3、细部设计
肩缝缝缩
(1)、领窝:
(除立领)
立领领窝:
B
C
D
E
F
G
A为上平线,横向N’/5=0.2,纵向0.2B’=0.2*4=0.8; B横向=0,纵向= A纵向-N’/5=0.8-0.2=0.6; C横向=0,纵向=2-0.8=1.2; D横向=H’/4=B’/4=1,纵向=C纵向; E横向=B’/4=1,纵向=原点=0; F为背宽线,与肩端点的冲肩量始终为1.5~3,故横向=G横向=S’/2=0.6, 纵向看占据的比例=0.8*1/3=0.24; G横向=S’/2=1.2/2=0.6,肩线与上平线夹角为一定数,故纵向=A纵向=0.8。
图2.4.7 一片袖各点放码
§5、工艺单制作
一、工艺单包含的内容 二、举例婴幼童连身帽装(棉装)工艺单制作
一、工艺单包含的内容
➢ 1、服装的名称 2、服装的各种图片 3、确定服装的尺寸与号型 4、服装的面料与辅料名称 5、服装的颜色搭配 6、服装的装箱配比与包装方法 7、服装的工艺要求
二、举例婴幼童连身帽装(棉装)工艺单制作
(二)、一片衣袖各点放码(见图2.4.7) 袖山高=2/6~5/6△,袖山高’=2/6’~5/6’袖窿深=2/6~5/6*0.8=0.24~0.67, 故A横向=原点=0,纵向=袖山高’=0.24~0.67; BC为袖肥尺寸,故B横向=0.2B’=0.2*4=0.8=,纵向=原点=0; C为B的对称点,故C横向=0.8,纵向=原点=0; D横向=CW’=0.4,纵向=袖长’-袖山高’=0.75~1.5-0.24~0.67; E为D的对称点,故E横向=0.4,纵向=D纵向=1.5-0.24~0.67=1.26~0.83
第二章 规格系列推板基本原理 §1、女装中间号型制图方法
一、前、后浮余量的影响因素 二、衣身结构平衡 三、各类风格服装规格设计 四、衣身廓体整体设计步骤 五、女装胸腰差、臀胸差的衣身风格结构分类 六、女装胸腰差、臀胸差的结构处理方法
一、前、后浮余量的影响因素
1、人体B*对前、后浮余量的影响
标准的前、后浮余量
第六步:确定服装的装箱配比
1、号型的配比 •一般大、中、小码的比例为1:2:1或1:2:3或3:2:1
2、颜色的配比 •各种颜色的数量平均分配 3、数量的配比 •由号型配比决定 第七步:确定包装方法 4、外观美观
5、梭织面料 •一件一胶袋 6、针织面料 •一件一胶袋 •多件一胶袋
胸腰差、臀胸差衣身风格类型 根据胸腰差、臀胸差可对女装衣身进行不同风格的确定:
(1)、B-W=结构线数量×每个结构线中收腰量=
(2)、H=
六、女装胸腰差、臀胸差的结构处理方法
1、胸腰差收省要领
①、后背中心最凹,故后腰中心处收省量应最
大△≤3,侧后腰省量※≤2△,否则,衣服将向
后中心处推。同时为了避免后袖窿处的蛤蟆嘴
①、领窝:
②、前胸宽=0.15B’=0.15*4=0.6 ④、袖山高=0.15B’=0.15*4=0.6
③、后背宽=0.15B’=0.15*4=0.6 ⑤、袖宽=0.2B’=0.2*4=0.8
五、典型款式点放码各点计算
(一)、衣身各点放码
图2.4.6 典型款式点放码
1、以Q为焦点(0,0)
则: A
1、工艺单的制作流程
款式图
服装类型
尺寸与号型
颜色搭配
面、里、辅料
包装方法
装箱配比
工艺要求
2、具体操作步骤 第一步:看款式图
正面图

背面图

侧面图小部件与疑难部位的分

解图
第二步:确定服装的类型
女装

男装

童装
休闲装 职业装 中式服装 西式服装 舞台装
第三步:确定服装尺寸与号型 根据设计师与版型师的规定
13~9 11~7
C
8~4 6~2
(三)、号型规格设计

155
160
165
170
1.一号一型规格设计

80
84
88
92
例:女上装:最小公司一般3档
体型
A
2、一号多型的规格设计 例:女上装:5·4系 列

155
160
165
170

80
84
88
92
体型
Y
A
B
3、一号多型多组别规格设计 例:男装

155
②、衣长L’= 0.4~0.6G’=2~3
③、袖窿深BL’ =0.2B’=0.2*4=0.8
④、 N’=0.25B*’ =0.25*4=1 ⑥、 CW’=0.1B’=0.1*4=0.4 3、细部规格档差
⑤、 SH’=0.3B’=0.3*4=1.2 ⑦、 SL’= 0.15~0.3G’= 0.75~1.5
图2.4.3 衣片样板焦点设置原则
三、样板缩放方法
1、总图缩放法(见图2.4.4)
2、线放码(见图2.4.5) 3、点放码
图2.4.4 总图缩放法
图2.4.5 线放码
四、档差计算方法
1、档差计算原则
2、以5·4系列上装为基准:G’=5,B*’=4=W*’=H*’;计算成品规格
则:①、前腰节长FWL’=0.2G’=0.2*5=1
前浮余量:B*

40

2
后浮余量:B*

40

0.5
挺胸体的前浮余量比标准的大,平胸体比标准的小。
2、垫肩(用人台演示) 垫肩高到一定程度,浮余量消失,即垫肩越高,浮余量越小。垫肩每增
加1cm,前、后浮余量减少0.7cm。垫肩高为6cm,浮余量消失。 垫肩作用:修正体型;工艺制作方便。
第四步:面、里、辅料的确定:
➢面、里料的确定:由设计师决定 ➢辅料的确定:根据设计师的理念;款式;面、里料;工艺要求 (如:精做、大做、简做)
第五步:确定服装的颜色搭配 1、根据设计师的思路进行色彩搭配 •款式的剪接配色 •小部件配色 •辅料配色
2、在工艺单上必须注明色彩搭配的组合 •例如:G色(为大身色),A、B、C为配色
3、衣服松量 衣服松量产生的前、后浮余量减少量=0.05*(B的松量-12)(包括内衣) ≤1。 实际前、后浮余量=标准前、后浮余量-0.7*垫肩高-0.05*(B的松量-12)
二、衣身结构平衡
1、衣身结构平衡实质:为如何消除前、后浮余量,主要是消除前浮余量。
图2.3.1 宽松类衣身平衡
图2.3.2 较贴体类衣身平衡
(二)、服装示明规格
1、胸围制 2、领围制 3、代号制 ★4、号型制 (1)、号:人体身高 G;型:人体净胸围 B*(B)、人体净腰围 W*(W)
体型组别 B*-W* (女)
(男)Βιβλιοθήκη Y24~19 22~17
A
18~14 16~12
(2)、表示方法: 号/型----体型类别: G/B*(W*)---
B
2、以P为焦点(0,0)
则: A
B
C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